科举考试有什么魔力 这三位考生改变了晚清命运

Posted 科举

篇首语:关山初度尘未洗,策马扬鞭再奋蹄!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科举考试有什么魔力 这三位考生改变了晚清命运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科举考试有什么魔力 这三位考生改变了晚清命运

2、中国历史 为什么古代的普通读书人也能得到做官的机会?

科举考试有什么魔力 这三位考生改变了晚清命运

在1888年,江南贡院正在举行科举考试。而这次考场与以往不一样的是,里面有着三个人将影响和改变晚清的命运,当然了这是后话,在当时,谁也无法预见。曾国藩、左宗棠、洪秀全,一开始都努力遵循传统科举的路径,以图安放自己的人生。但除了曾国藩以“赐同进士出身”的身份,享受到体制带来的资源分配便利,其他二人都是依靠自身努力,在残酷的社会竞争中建立自己的人生坐标。

每年高考的时候,总有人把高考制度和中国传统科举制相提并论。其实,二者并无多少可比性。

在科举时代,只要院试中式,当上秀才,就算是有了功名;通过乡试,成为举人,就有做官的资格。高考虽然是全国统考,和科举会试却是天差地别。从录取人数上讲,那更没法说了。会试一般三年举行一次,每次只取大约不超过400人,差不多是地级市高考“状元”才有机会入围。硬要对比的话,现在的高考勉强相当于传统科举时代的院试,本科生顶多就是个秀才。

但同样作为一种选拔机制,高考和科考有一点是相通的。这就是,从考试中脱颖而出的人,都有机会获取一定社会资源,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人脉资源。

一个人考进什么样的大学之所以重要,就在于这将奠定其朋友圈的基础,进而影响其人生与事业的格局。而在科举时代,一旦会试中式,成为进士,这个人将从此拥有全新人际圈子,彻底改变其一生命运。

下面不妨通过三位改变了晚清命运的人物――曾国藩、左宗棠和洪秀全,谈谈科举考试对一个人所产生的深刻影响。

(一)十年七迁曾国藩

曾国藩、左宗棠和洪秀全出生年月相差无几,曾国藩出生于1811年(嘉庆十六年),左宗棠比他小一岁,洪秀全比曾小三岁。他们属于同一时代人,在历史上又有过重大交集――太平军兴后,曾左在湖南举办团练,最后剿灭了洪秀全。

但这三人的科场历程完全不一样,对各自的人生也产生截然不同的影响。

曾国藩的科考经历并不顺利,仕途却是一路亨通。不过,对他仕途起到关键作用的,正是他的科考经历。

曾国藩并非出自望族,他父亲曾麟书年过四十才中了个秀才,而且这还是曾家几百年来出的第一个秀才。而曾国藩十五岁(周岁,下同)就通过了府试,二十二岁参加院试考取秀才(比他父亲晚一年),次年参加湖南乡试中举,可谓春风得意。

中举后,曾国藩再接再厉,当年冬天就入京准备会试。第二年(1835年)会试不中,因来年有恩科,便暂居京城读书,结果恩科依然未中,只有打道回府。这时候,曾国藩的内心应该是崩溃的。他在路上借钱买了一部廿三史,回家后闭门研读。

过了三年(1838年),曾国藩又满血复活,赴京赶考去了。这次他终于会试考中,取第三十八名贡士。不过在5月份的殿试中,他的成绩并不如人意,只取三甲第四十二名。这是进士中的最差等级了,叫作“赐同进士出身”。话虽如此,能够进入三甲的也是人中翘楚、祖坟冒烟。

不过,位列三甲的进士很可能沉沦为下级官僚,而不能进入翰林院一路升转,日后有机会拜相。清制,殿试之后还有朝考,这是对二三甲进士进行重新选拔授职的机会。朝考为皇帝亲自主持阅卷,若能胜出被选为庶吉士,仍可进翰林院。

这时候,曾国藩的人品大爆发。这次会试的总考官是穆彰阿,时为领班军机大臣。穆彰阿在历史上名声不是很好,和林则徐是死对头,但“终道光朝,恩眷不衰”。他有个特点,就是很会四处笼络人才,门生故吏遍及天下。但曾国藩这时候应该无缘攀上这位朝中重臣,否则他的成绩也太对不起座师了。曾国藩是通过他的湖南老乡,也是穆彰阿的门生,后来担任过两广总督的劳崇光,这才得以引荐给穆彰阿,并受到赏识,乃至于引为知己。

有穆彰阿的赏识,加上自身的努力,曾国藩在京城十余年间,简直是坐上火箭升官。首先是过朝考这关。穆彰阿不仅圈定曾国藩为翰林院庶吉士,而且把他排在一等第三名,更在道光帝面前大夸特夸。结果,道光帝朱笔一挥,把曾国藩划为一等第二名。进入翰林院选为庶吉士,奠定了曾国藩青云直上的关键一步。

从1838年到1847年,曾国藩从一个穷翰林院庶吉士到翰林院检讨(从七品),再从翰林院侍讲学士(从四品)连升四级,升授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从二品),短短不到十年,实现了许多官员一辈子也无法企及的仕途梦想。对此,连他自己都深感意外,在家书中表示:“湖南三十七岁至二品者,本朝尚无一人”。

曾国藩的才具不必多说。他一生飞黄腾达,和他在科考中奠定的人脉基础有很大关系。在科举时代,座师和同年的提拔举荐,是个人仕途亨通的重要保证。而如果自己有朝一日出任乡试主考官或会试总裁官,又可招揽更多士子至麾下,形成庞大的利益共同体。比如曾国藩的得意门生李鸿章,其父就是与曾国藩同年登科,所以早在曾国藩当京官的时候,就以年家子身份投其门下。

顺便一说,曾国藩这个名字,还是穆彰阿给起的。

中国历史 为什么古代的普通读书人也能得到做官的机会?

在我国古代社会,寒门学子经过自己的努力,是有可能考取功名走上仕途,进而改变自己命运的;因为这方面有着比较稳定的制度保障,这就是科举制。科举制是官府定期举行面向全社会的科目考试,根据考生的成绩择优选拔人才、委以官职的一种制度,其形成、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处于宗法封建时代,任用官吏主要依从宗法制的“世卿世禄”原则,官爵多是世袭的。至汉代初年,官爵世袭制逐步瓦解,选官制度开始形成。当时实行的是一种称为“察举制”的推荐制度,由地方长官和中央的一些高级官吏,定期或不定期地将经过考察的人才作为授官的人选推荐给朝廷。按照官府设定的科目,所举荐的人中分为“贤良”、“方正”、“孝廉”、“秀才”等类别。在这一过程中,也需要对举荐人进行考试,比如,贤良、方正科的要对策,明经科要试经等等。后来,考试这一环节显得越来越重要,而地方长官举荐的影响力则越来越小,他们的职责一度变成只是物色和选送人去应试。到了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建立了九品中正制。这个制度是各郡推举有声望的人担任中正官,负责考察和他们同籍的士人,并按照才能将他们分为九等(九品),供官府按等级选用和授予官职。但由于地方的豪门世族势力强大,对中正官考核人才难免会有人为的影响和干预,发展到后来,评定士人品级常只看门第出身,不重视真才实学,以致官僚统治阶层中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现象。

隋代建立后,隋文帝废除了九品中正制,参考汉代察举制的做法,采用公开考试的方法来选拔人才。初时设立的是秀才、明经两科考试;至隋炀帝时又设立了进士科,以文辞取士。唐朝初年,又打破考生的员额限制,允许士人自由投考,使原来的等额考试变成了竞争性的差额考试。我国科举制度的形成,一般是以隋代创设进士科为标志的;到唐代,科举制度已渐趋成熟。

科举考试的内容,各个朝代不尽相同,但都离不开儒家经典和时务策论。比如唐代的科考,分为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等科目,其中以明经和进士两科最重要。明经考试主要为易(《周易》)、诗(《诗经》)、书(《尚书》)、三礼(《仪礼》、《周礼》、《礼记》)、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等,包括帖经和墨义。帖经类似于今天考试的填充题,一般是摘录经书的一句,其中隐去几个字,要求考生填充;墨义则是关于经文的问答。进士考试主要是考时务策论,即论述时局和施政的方法,后来又加上诗赋、杂文等内容。至明清时,科举考试行八股文,考题多出自“四书五经”,答卷时的发挥不能脱离程朱理学,文体要按固定格式,字数方面也有限定,其僵硬死板束缚了读书人的思想,受到许多有识之士的批评,也有一些人试图对之进行改革,但收效甚微,最终不了了之。

明清两代是科举制发展最为成熟的时期,考试制度更为严密复杂。具体说来,每一名希望通过科举入仕的士子,至少需要过四关。首先,要参加其所在地知县主持的“县试”和知府主持的“府试”,获得“童生”的资格。第二,要参加地方学政主持的“院试”,获“生员”(俗称“秀才”)资格,这就算是国家的正式学生,可进入“府学”(或县学)学习。第三,生员在府学中要参加定期举行的“岁试”和关键的“科试”,“科试”合格者可取得去省城参加“乡试”的资格。第四,每三年举行一次“乡试”,由朝廷派遣的官员和各省巡抚主持,考试中选者称“举人”(第一名为“解元”),可获得任官资格。科举制的顶级考试是“会试”及其后的“殿试”,均在京城举行,各省举人需进京赶考。会试由皇帝任命的朝中一品或二品官员主考,其录取者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贡士经过复试后要参加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此后,由朝廷正式出榜公布考试结果,成绩分为三甲:一甲为前三名,分别称状元、榜眼、探花,均为赐进士出身及第;二甲为赐进士出身;三甲为赐同进士出身。三甲均称为“进士”。殿试之后,由朝廷根据成绩分别授予官职。

我国最后一次科举考试是1904年举行的进士考试,这次考试录取了科举历史上的最后一名状元。科举制从隋唐之际形成到清末被废止(1905年),大约有1300年的历史。在此漫长的过程中,科场难免出现腐败和黑暗,但它的大门始终是面向全社会的,在报名应试、层层选拔、凭借才学获得任官资格这些环节上,它确实体现了公平的原则。科举制在为政府发现人才的同时,也为所有读书人提供了进入仕途、实现个人抱负的机会。在科举制下,官府必须从知识阶层中取士,由此为读书人设立了一个奋斗目标,他们在沿着金字塔式的科考体制向上攀爬的过程中,在精神上也逐渐走近、趋同于统治政权,其结果是催生并维系了一个“士大夫”阶层。这一阶层既承担国家行政、又承担民众教化,是整合中国古代社会的主要力量。在这点上说,科举制在增强广大士人对国家政权的向心力、维护王朝统治秩序的安定方面,确起到一定的作用。         (董佳贝 撰)

相关参考

历代科举考试如何防范考生夹带这种作弊行为?

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1300年。科举考试本来是一项非常公平的选拔人才的形式,特别是对于寒门学子来说是改变命运的最有效途径,但随着科举考...

历代科举考试如何防范考生夹带这种作弊行为?

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1300年。科举考试本来是一项非常公平的选拔人才的形式,特别是对于寒门学子来说是改变命运的最有效途径,但随着科举考...

古代考试如何防止考生作弊?这一作弊法曾刷新吉尼斯世界纪录

  古代宋朝以后,寒门子弟想要出人头地,改变家族命运基本上都会选择科举这条路。不过当时科举的录取率非常低,只在3%~10%之间,也就是说最少会有90%的人无功而返。而且科举每三年才举行一次,如果三次都

唐朝的科举考试有多黑

原标题:唐朝的科举考试有多黑?考的不是才华,而是这种东西在唐朝的时候,科举制度还不是很完善,考生们要想取得好名次,都得找大名人推荐,还有以前“举孝廉”的影子。比如唐朝这位考生卢肇,就是因为意外认识了一

没有指纹验证和人脸识别的科举考试,当时是如何验证考生身份的呢

从隋朝设立科举制度开始,科举考试成为了选拔人才的唯一途径,对于古代的很多文人来说,考试成为了他们进士及第的唯一办法,而且也是走上仕途的唯一途径。那么在古代考试没有现在的人脸识别或者指纹验证,他们到底是

才子唐伯虎竟曾经“作弊” 揭秘明代科举考试

每年的高考为了防止作弊,管理非常严格,现代高考更是为了防止层出不穷的“高科技”作弊手段,而进行了极其严格的把控。其实高考作弊在古代也存在,古代高考为了防止考生作弊,也是如临大敌。贡院考生“装备”大全根...

才子唐伯虎竟曾经“作弊” 揭秘明代科举考试

每年的高考为了防止作弊,管理非常严格,现代高考更是为了防止层出不穷的“高科技”作弊手段,而进行了极其严格的把控。其实高考作弊在古代也存在,古代高考为了防止考生作弊,也是如临大敌。贡院考生“装备”大全根...

清朝科举考试有多难

尽管以前的科举跟现在的高考绝非同一回事,但许多人还是忍不住要拿科举来比附高考。好吧,既然如此,又到高考时间了,考生已坐进了考室,考室外的我们也来聊聊科举吧。今天不聊别的,只聊科举考试考什么。你会不会以

李贺因避讳无法科考 中国古代考试中的趣闻轶事

中国科举考试,是古代帝王用以选拔官吏的制度,因分科取士而得名。科举考试始于隋炀帝,而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推行学校教育而告终。一千多年以来,科考为历代皇朝招揽选拔了难以数计的优秀人才,同时也流传着许多...

万万没想到才子唐伯虎竟曾在科举考试中“作弊”

每年的高考为了防止作弊,管理非常严格,现代高考更是为了防止层出不穷的“高科技”作弊手段,而进行了极其严格的把控。其实高考作弊在古代也存在,古代高考为了防止考生作弊,也是如临大敌。贡院考生“装备”大全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