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裕太后简介

Posted 光绪

篇首语:知识就像内裤,看不见但很重要。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隆裕太后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隆裕太后简介

2、历史人物 隆裕太后简介 中国清王朝末代太后隆裕太后生平

隆裕太后简介

隆裕太后( 1868年1月28日-1913年2月22日)

叶赫那拉氏,讳静芬,光绪帝的表姐和皇后,慈禧太后之弟都统桂祥的女儿。清王朝与中国的末代太后。

光绪十四年(1888年)被慈禧太后钦点成婚,次年立为皇后。

此照片摄于光绪十五年正月二十七日,(1889年2月26日),隆裕21岁。

婚期过后住进东六宫之一的钟粹宫。她和光绪帝之间感情很不好,而慈禧太后之所以会挑选她为光绪帝之皇后,也是希望由自己的亲侄女来监视光绪帝的一举一动,因此光绪帝对她多有所防备。

她姿色并不出众,且性格柔懦,身为皇后既不得宠,在宫中也得不到慈禧太后的欢心,平日与诸命妇王妃见面时也不太有威信。

1903年,35岁的隆裕照于颐和园乐寿堂。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因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在联军攻入紫禁城前夕,皇后随着慈禧太后、光绪帝和其余宫眷一同逃往西安。二十七年(1901年),一行人再度回到了紫禁城,而在珍妃死后,皇后依然不得宠。

1903年

1903年,美国女画家卡尔为隆裕画的素描画像

1909年,隆裕与溥仪在建福宫庭院

1912年,44岁,照于养心殿。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光绪帝在南海瀛台涵元殿驾崩,依慈禧太后遗命由宣统帝即位,宣统帝称她为“兼祧母后”,尊为皇太后,上徽号隆裕,而宣统帝时年仅三岁,因此由太后抚养宣统帝,同时和宣统帝生父—摄政王载沣一同主掌风雨飘摇的清王朝。宣统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戊午(1912年2月12日),以太后名义颁布《宣统帝退位诏书》,结束清朝自1644年以来共二百六十八年的统治,同时也结束了中国的帝制时期。

她死于1913年2月22日,终年46岁。此照片为她与5个太监摄于假山上的石桌旁,隆裕坐在中间,太监们站在身旁。紫禁城内花园假山上设置石桌石墩的共有两处,一在御花园的西侧养性斋门前的假山上,一在建福宫花园(俗称西花园)东侧的假山上。从照片来看,这应是在建福宫花园摄下的。该照片摄于博仪登极之后,隆裕太后已是46岁的人,身着薄棉旗袍,外罩马甲坎肩,脚蹬花盆底鞋,是她在宫内日常生活的穿戴,虽是寻常的晚清或逊清皇室生活小照,却为我们后人了解晚清宫廷生活留下了珍贵的形象资料,也是难得的。

历史人物 隆裕太后简介 中国清王朝末代太后隆裕太后生平

   裕隆太后简介: (1868-1913),叶赫那拉氏,满洲镶黄旗人,名静芬。小名喜子,慈禧之弟副都统桂祥之女。光绪十四年(1888年)被慈禧太后钦点成婚,次年立为皇后,并在婚期过后住进东六宫之一的钟粹宫。她姿色并不出众,且性格柔懦,身为皇后既不得宠,在宫中也得不到慈禧太后这位姑姑的欢心,平日与诸命妇王妃见面时也不太有威信。>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因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在联军攻入紫禁城前夕,皇后随着慈禧太后、光绪帝和其余宫眷一同逃往西安。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一行人再度回到了紫禁城,而在珍妃死后,皇后依然不得宠。>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光绪帝在中南海瀛台涵元殿被毒害身亡,依慈禧太后遗命由宣统帝溥仪即位,宣统帝称她为「兼祧母后」,尊为皇太后,上徽号 皇太后,而宣统帝时年仅三岁,因此由太后抚养宣统帝,同时 太后也和宣统帝生父—摄政王载沣一同主掌风雨飘摇的清 。宣统三年十二月戊午(1912年2月12日),以太后名义颁布《宣统帝退位诏书》,结束 自1644年入关以来共二百六十八年的统治。>  民国二年正月十七日(1913年2月22日),隆裕太后在西六宫之一的长春宫病逝,享年46岁。上谥曰孝定隆裕宽惠慎哲协天保圣景皇后,中华民国政府以国丧规格处理丧事,与光绪帝合葬崇陵。>>  光绪十三年(1887年),叶赫那拉氏19岁,是年适逢光绪选妃,叶赫那拉氏成为后妃的候选人。经过反复筛选,至九月二十八日(11月1日)五人"入围":慈禧的内侄女、其弟桂祥之女;江西巡抚德馨的一双女儿;侍郎长叙的一对千金。黄濬《花随人圣庵摭忆》中记载了一段宫中太监的回忆:>  "西后为德宗选后,在体和殿,召备选之各大臣小女进内,依次排立,与选者五人,首列那拉氏,副都统桂祥女,慈禧之侄女也(即隆裕皇后)。次为江西巡抚德馨之二女,末列为礼部左侍郎长叙之二女(即珍妃姊妹)。当时太后上坐,德宗侍立,荣寿固伦公主(荣寿固伦公主,1854-1924,恭亲王长女。咸丰十一年十二月初九日,两宫皇太后宣布将恭亲王长女抚养于宫中,晋为固伦公主)及福晋命妇立于座后。前设小长桌一,上置镶玉如意一柄,红绣花荷包二对,为定选证物。>      西后手指诸女语德宗曰:「皇帝,谁堪中选,汝自裁之,合意者即授以如意可也。\'言时,即将如意授与德宗。德宗对曰:\'此大事当由皇爸爸主之(据宫监谓,当时称谓如此)。子臣不能自主。\'太后坚令其自选,德宗乃持如意趋德馨女前,方欲授之,太后大声曰:\'皇帝\',并以口暗示其首列者(即慈禧侄女),德宗愕然,既乃悟其意,不得已乃将如意授其侄女焉。太后以德宗意在德氏女,即选入妃嫔,亦必有夺宠之忧,遂不容其续选,匆匆命公主各授荷包一对与末列二女,此珍妃姊妹之所以获选也。">  光绪十五年正月二十七日,是钦天监选定的皇后入宫吉日。午正三刻,是奉迎皇后的吉日,光绪帝头戴珠冠身着龙袍,升坐太和殿,文武百官三跪九叩,礼部官员宣读册封皇后的诏书。奉迎正使和副使待光绪帝回宫之后,率领着奉迎大臣们前往后邸迎接皇后入宫。与此同时,瑾、珍两嫔也由神武门被迎入后宫。慈禧终于由她的侄女完成了一个自己无法完成的心愿,那就是将叶赫那拉氏家族的女人由大清门经由午门、太和门被抬入皇宫。>  隆裕皇后在历史上的记载较少,《清史稿》中对她只有寥寥数语的记载:「德宗孝定景皇后,叶赫那拉氏,都统桂祥女,孝钦显皇后侄女也。光绪十四年十月,孝钦显皇后为德宗聘焉。十五年正月,立为皇后。二十七年,从幸西安。二十八年,还京师。三十四年,宣统皇帝即位。称『兼祧母后』,尊为皇太后。上徽号曰隆裕。宣统三年十二月戊午,以太后命逊位。越二年正月甲戌,崩,年四十六。上谥曰孝定隆裕宽惠慎哲协天保圣景皇后,合葬崇陵。」>  隆裕皇后的个性是历史上一个颇有争议的地方。在一些史料与研究中,人们往往将她描述成是一个昏庸而愚蠢的妒妇。有学者认为「隆裕为人,庸懦无能,对权力却非常热中(注:原文如此,疑为「衷」)]对于珍妃「因失宠而生妒忌,又因妒忌而生怨恨。她利用自己统摄六宫的地位与慈禧姑侄的身份,『频频短之于慈禧』,向姑母、慈禧太后告珍妃的状……」,也有史料说「后密白于慈禧……」,嫉妒成性。这样的描述在影视作品中反映更加明显,由石岚导演的戏剧片《清宫怨》里,隆裕皇后被描述成一位监视光绪帝、盲目反对维新变法实行的反面角色。然而在一些史料中,也有截然不同的说法。其实,隆裕并非一些野史、笔记小说与影视戏剧作品中描述的那样愚蠢而且善妒。>>  庆亲王的四女儿(四格格)是一个年轻美丽的寡妇,她问我:「你真的是在欧洲长大并受教育的吗?我听人说,谁要是到了那个国家并喝了那里的水,就会把本国的一切忘得乾乾净净。你到底是通过学习才会讲他们的语言,还是因为喝了他们给你的水呢?」我提起在巴黎的时候曾碰到她的哥哥载振贝勒,当时他正途经巴黎去伦敦参加爱德华国王的加冕典礼……她说:「英国也有国王吗?我一直以为太后是全世界的女皇呢。」……等这些问题问完之后,皇后说:「你们怎么那样无知,我知道每一个国家都有一个最高统治者,而有些国家是共和政体,像美国就是,美国对我们很友好。>      不过遗憾的是现在到美国去的都是些平民,没准人家美国人以为我们 都是这样的人,我倒真希望能够有几个满洲贵族去,好让他们知道我们到底是个什么样子。」然后她告诉我,她正在读一些不同国家的历史,当然是已经翻译成中文的。隆裕皇后不仅博览群书,对西方历史与政治也是有一定了解的。因此,她不会盲目反对维新变法的实行。虽然她的政治天赋比不上慈禧太后,但是在「开眼看世界」这一方面,隆裕皇后在当时的紫禁城中是非常进步的。作为慈禧太后的侄女与光绪皇帝的正宫,在帝后矛盾之下,隆裕皇后也并非如同一些学者所认为的那样是「坚定在站在慈禧太后这一边」,盲目参与到帝后矛盾中去,而是尽量调和帝后矛盾,尽管她对政治并没有极大的热情。在赫德兰先生的著作中他这样描述隆裕皇后:>  她十分和善,毫无傲慢之举。我们觐见时向她问候致意,她总是以礼相待,却从不多说一句话。太后、皇上接见外国使节夫人时,皇后总是在场,但她坐的位置却与太后、皇上有一点距离。有时候她从外面走进太后、皇上所在的大殿,便站在后面一个不显眼的地方,侍女站在她左右。在别人不注意的时候,她就会退出大殿或者到其他房中。每到夏天,我们有时候会看见皇后在侍女的陪伴下在宫中漫无目的地散步。她脸上常常带着和蔼安详的表情,她总是怕打扰别人,也从不插手任何事情。>  她作为清廷后宫的掌管者,遵从了 传统对妇女的要求,具有忠恕忍让的品德,「谦让恭敬,先人后己,有善莫名,有恶莫辞,忍辱含垢,常若畏惧」,是一个典型的 传统妇女。她的思想被禁锢在安守本分的传统德行中,正是因此她的政治天赋远远比不上慈禧太后。她没有勇于冲破满洲入关以来积极推行的理学思想,也没有勇气冲破「后宫不得干政」的传统,在传统伦理道德与祖宗家法的双重束缚下,从小受到严格贵族教育的隆裕皇后不同于并非来自高等贵族家庭的慈禧太后,她只能屈从于传统的要求。>      因此,在慈禧太后死前,她并不如珍妃那样热心参与朝政,尽管她对西方政治与历史较为了解,但这只是作为她喜爱读书的副产品,并非作为她的政治观点存在。她没有自己鲜明的政治立场,她不是站在慈禧太后或光绪帝任何一方的,而是同时作为光绪的妻子和慈禧的儿媳及侄女调和家庭矛盾。她并没有意识到在「家国一体」的中国,帝后矛盾并非只是家庭矛盾,更是统治阶级内部的利益冲突与斗争,仅仅调和家庭矛盾是不够的,而她却没有能力进行统治阶级内部的利益分配,更无法在诡谲的宫廷斗争中调和各方势力。她受到的传统教育与她对帝后矛盾局限的认识决定了她只能请示和服从慈禧,劝戒和忍让光绪。由此,她也必然会被视为保守一党。>

相关参考

光绪皇后孝定景皇后简介 隆裕太后生平简介

隆裕(1868年2月3日―1913年2月22日),叶赫那拉氏,满洲镶黄旗人,名静芬。小名喜子,慈禧之弟副都统桂祥之女。光绪十四年(1888年)被慈禧太后钦点成婚,次年立为皇后,并在婚期过后住进东六宫之

隆裕太后,袁世凯与隆裕皇太后是什么关系

袁世凯与隆裕皇太后是什么关系袁世凯与隆裕皇太后是上下级关系。宣统三年(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12月6日,载沣奉隆裕太后懿旨辞去监国摄政王的职位,垂帘听政的隆裕太后,成为即将终结的大清王朝事

隆裕太后未曾与光绪同房只因其长相丑陋吗

照片中的这位清装女人就是光绪的皇后隆裕,我们看这位隆裕太后看起来还是非常端庄的,容貌虽然说不上非常的漂亮,但是一眼看去却让人觉得这个人性格比较柔软,看起来非常谦恭的样子,没有飞扬跋扈的气场,可能这与其...

隆裕太后颁布退位诏书后结局

  隆裕太后是慈禧太后的亲侄女,同时也是中国最后一位太后,她代替清帝溥仪颁布退位诏书,清朝灭亡!  最近宫斗剧十分火热,相比于在后宫中斗得死去活来的后宫嫔妃,太后却可以稳坐不动,笑看风起云涌。所以网友

隆裕太后的丈夫是光绪吗

隆裕太后,全名叶赫那拉。静芬,满洲镶黄旗人,光绪十五年嫁给光绪皇帝爱新觉罗。载恬为妻。那个时候光绪帝与慈禧太后之间,争夺权力的销烟已经越发浓厚。而慈禧太后虽然牢牢占据上风,但是也要防止光绪帝的进攻。所

中国最后一位皇太后隆裕太后的悲惨人生

导读:隆裕的相貌很一般,甚至可以说是难看。美国传教士赫德兰在《一个美国人眼中的晚清宫廷》里说:“隆裕皇后长得一点都不好看。她面容和善,常常一副很悲伤的样子。她稍微有点驼背,瘦骨嶙峋。脸很长,肤色灰黄,

隆裕太后为中华民国做出贡献 死后新中国为她下半旗

慈禧太后执掌朝政大权,被后人谩骂“牝鸡司晨”;隆裕太后执掌朝政大权,却是世人心中的好太后。隆裕太后死的那天,为她降半旗的除了满清,还有列强。在男尊女卑思想盛行的当时,这可是无比隆重的悼念。隆裕生前究竟

清朝隆裕太后是中国最后一位皇太后

公元1912年(宣统三年)2月12日,清王朝养心殿里举行了最后一次朝见仪式,这也将成为中国封建王朝的最后一次。一切准备后,隆裕太后拿起早已准备好的退位诏书,看了数行后终于忍不住泪流满面,也顾不得太后的

所谓“女中尧舜”的隆裕太后

  1913年2月22日凌晨,隆裕太后病逝于长春宫,她是末代皇帝溥仪名义上的母亲。时任民国总统的袁世凯随即下令全国下半旗致哀三日,文武官员穿孝二十七日。  祭奠当天,袁世凯亲自臂戴黑纱,举哀致祭。当时

揭秘历史上隆裕太后为什么要答应清帝退位?

近代史上,隆裕太后是亲眼见证大清朝谢幕的末代皇后,那么隆裕太后为什么要退位呢?又是什么令她忍受满腹屈辱同意在交出权柄的诏书上加盖玉玺的呢?让我们将岁月的年轮倒回一百多年前,重新审视那个在军阀的铁蹄中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