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真是因为女人吗?
篇首语:习惯使我们双手机巧,使头脑笨拙。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唐玄宗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真是因为女人吗?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2、春秋战国 吴王僚昏庸吗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是被逼还是狼子野心
唐玄宗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真是因为女人吗?
若论完美,唐太宗李世民大概是中国历史上最完美的皇帝。政治上,他协助父亲李渊一手建立了中国所有朝代中最为强盛的唐朝;军事上,他打遍天下无敌手,平定了当时与其一起逐鹿天下的各路英豪;爱情上,他更是桃花运不浅,一口气把最贤慧的长孙无垢、天才美女徐惠妃、中国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前朝公主大杨妃等四大极品女人全部揽入怀中。同行中的前赵皇帝石虎虽然拥有四万名美女常伴左右,却没有一个被历史铭记的;唐玄宗李隆基虽然晚年得到一代美人杨玉环,但最后眼睁睁看着她被吊死,所以纵观五千年华夏历史,唐太宗无疑是中国最有桃花运的君主。那么这四个女人到底有多好呢?今天就给你们扒一扒,李世民身边的女人们:
其一,最钟爱的女人——爱情典范长孙皇后。李世民的最爱的女人是长孙皇后,祖先是北魏拓跋氏,随着北魏孝文帝的姓氏改革,几经折腾她们家这一支最后改姓长孙,她的父亲长孙晟在隋朝官至右骁卫将军。长孙皇后很小时就知书达理,饱读经书,13岁时,嫁给了时年17岁的李世民。这么一个小女孩居然在13岁的就已能尽行妇道,悉心事奉公婆, 照顾丈夫起居,无需娘家操心,俨然一个称职的李家二少奶奶。长孙后不仅会持家,而且还能写诗。现在留传下来的诗只有一首,即《春游曲》:上苑桃花朝日明, 兰闺艳妾动春情。这首诗的妙处是不仅仅从正面写“艳妾”之艳,而且用烘托、映衬、侧写等虚实相生的手法,写出艳妾难以用语言形容的美。长孙后非常满足,她骄傲的宣布“林下 何须远借问,出众风流旧有名”,可见对丈夫三千宠爱在一身的自豪。不过长孙后从来都不是一个对权利很看重的女人,她知道外戚恃宠而骄的下场。她不愿以自己特殊的身份干预国家大事,她有自己的一套处事原则,那就是男女有别,应各司其职,说白了就是该女人家管的事我管,不该我管的我哪能插 手。 长孙皇后去世后,李世民悲痛万分,太宗哀伤不已,看到长孙后的遗作,痛苦的说道:“我岂不知道皇后 之崩是天命而不能割情?只是想到失去贤妻良佐,仍然克制不住悲伤啊”,于是建层观远眺昭陵,并亲自抚养皇后留下的幼子幼女,太宗死后,与皇后同穴合葬于昭陵。
其二,天才美女——徐惠妃。如果说李世民是军事天才,那么徐惠就是文学天才。在别的孩子的舌头还在舔脚趾的时候,她的舌头已经开始给爹妈点名了,那时她才五个月大。4岁时,当别的孩子还只认得一二三四的时候,她已经把《四书》、《五经》念得滚瓜烂熟了。8岁时,她已经能出口成诗了,而且辞致清丽,颇有水准,所以早早的她就出了名,而且名气翻山越岭跑到了李世民的耳朵里。李世民虽然不荒淫,但也好色,这样的好女子岂能放过?于是一道圣旨召为才人,将一代才女揽入怀中。入宫对徐惠来说是一件仅次于来到这个世上的好事,因为宫中的藏书超过任何一个地方的收藏,求知欲极旺的她得以有机会遍览群书,才学和见识也进步的更快了。李世民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对徐惠日益礼顾,颇怀眷恋,于是将她由二十七世妇最末一级才人一下晋迁为九嫔中的第八级充容。有一次,太宗派人召人请徐惠,徐惠迟迟不来。李世民等了很久,才见徐惠珊珊来迟,便大为恼火。容光焕发的徐惠见李世民一脸怒气,只是嫣然一笑,挥笔写下了一首诗,递给丈夫。诗文写到:朝来临镜台,妆罢暂徘徊。千金始一笑,一召讵能来。
李世民看了忍俊不禁, 气一下子全消了。除文学造诣外,徐惠在政事上也颇有眼光。李世民晚年多次远征高丽,同时修建了夺处豪华的宫殿,统治渐趋腐化,搞得老百姓怨声不断。贞观二十二年(648),徐惠上《疏建》给李世民,指出“黩武玩兵,先哲所戒”,例举“秦皇并吞六国、晋武奄有三方,反成覆财之业”。说明“地广者,非长安之术;人劳者,为易乱之符”。进谏太宗节俭,不宜大兴土木,“卑宫菲食,圣王之所安;金屋瑶台,骄主所虑;有道之君以逸逸人,无道之君以乐乐身……”李世民看后顿时悔悟,称赞徐惠所言有理,并重重奖赏了一番。然而红颜薄命,太宗过世后,徐惠相思成灾,太医开方熬药,她竟然坚决不喝,铁了心想随夫而去。就爱情而言,最大的痛苦莫过于习惯了一个人的存在,而对方却突然消失了,徐惠这样做也在情理之中。就在李世民去世的第二年,徐惠得偿所愿,从容去世,终年24岁。
其三,最有浪漫故事的女子隋炀帝的女儿。李世民喜爱漂亮女人,大隋公主自然也不例外,她有高贵的血统,有与众不同的才气,更加与众不同是漂亮与聪慧。大杨妃应该是李世民晋封秦王后的第一位妃子,长孙皇后去后,李世民一度想立为皇后,但群臣以她是隋炀帝之女而强烈反对,最后只得作罢。而她的儿子吴王李恪是少有的文武全才,李世民宠爱的不得了,质量远比长孙皇后的几个儿子高出很多。李世民曾想该立李恪为太子,然而一干重臣尤
其是太尉长孙无忌极力反对,最终帝国交给了能力偏低的李治,才有了后来的武则天及其大周。好多影视剧以他们为题,虚构了很多浪漫的故事,不过或许历史上确有其事,否则为何二人能生下如此优秀的儿子李恪,此人便是南唐国主李煜的远祖。
其四,唯一女皇帝——武则天。红颜薄命这四个字在武则天身上算是栽了跟头,她拥有天使般的容貌,连拥有过无数美女的李世民都赞叹道“美容止,美容止啊!”,侍寝完毕,李世民在回味无穷之际给她起了个名字叫“媚”。不过上天送给她最好的礼物不是脸蛋,而是她的命,可以说她的命完全对得起自己的容貌。李世民晚年沉湎女色,体内郁毒久积引发背部恶疮,太子李治因此经常侍候父亲,一来二去,他与武则天见面的机会就频繁起来。两人年龄相近,干柴碰上烈火,一顶大大的绿帽子就落在了李世民的头上。难得的是,李世民并没有发现,武则天的命硬可见一斑。新皇帝和武则天早就心有灵犀,新皇后知道他们的事情之后,不仅不生气,反而很高兴,并且悄悄地想利用武则天来对付李治身边的女人萧淑妃,没想到结果却引火烧身,最终武则天成了大唐后宫乃至大唐朝的主宰。武则天32岁那年,她如愿以偿当上了皇后。虽然武则天的年龄比李治大5岁,但她的命却远比丈夫硬,终于在弘道元年(683年),熬死了李治。又经过九年的准备,公元690年,武则天认为称帝的条件成熟,先借佛僧法明之口,广造舆论:“武后为弥勒佛转生,当代唐为天子。”接着又一手导演了,以唐睿宗为首的六万臣民上表劝进,请改国号的壮举。至此,水到渠成,则天武后在“上尊天示”、“顺从众议”的“万岁”声中,登临大宝,实现了梦寐以求的夙愿,改唐为“周”,自号“圣神皇帝”。这一年,她已经67岁。古人七十已是古来稀,相当的高寿了,然而武则天一干就是十五年,直到82岁。
成功的人生必定首先是独立的人生,男人如此,女人亦如此。唐太宗的四位妻子之所以能成为极品,不是因为嫁给了唐太宗,而是因为她们首先成就了自己,成就了自己独立的性格,成就了自己的世界观,最后才能在李世民众多的女人中脱颖而出,成为一个个历史的极品。所以人首先要做好自己,不要依附别人,你就是你,自己的人生由自己掌握!
春秋战国 吴王僚昏庸吗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是被逼还是狼子野心
玄武门政变是大唐历史上的一次重要政变,在这场政变中,李世民击杀兄弟李建成、李元吉两人,逼迫父亲退位。尽管李世民后来篡改历史,但是,从诸多的历史史料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出李世民的狼子野心。
历史上真实的李渊并非通行历史读本中所说是什么“昏庸无能”,“连做个守成的中等君主也是不成的”人物,当武德初年刘文静和李世民相邀结,与李渊的第一号心腹裴寂闹对立时,李渊就坚决除掉刘文静,以维护其威严。但自己的儿子看来究竟比外人可靠,因此仍旧因循传统习气,让李世民担负运营山东的重担,同时叫元吉当李世民的助手,这也几包含着牵制李世民的意味。无法李世民的雄心决非杀个刘文静就能抑止,区区元吉更不在话下,悍然把本来应该归公的平定山东胜利果实占为己有,不只把收得的精兵良将作为秦府的私甲,把山东的文士谋臣作为自己的智囊顾问,而且凭“于管内得专处分”的特权,和李渊的诏敕相对立。
这就使李渊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对裴寂等心腹说:“此儿典兵既久,在外专制,为读书汉所教,非复我昔日子也。”“自是于太宗恩礼渐薄”,“建成、元吉转蒙恩宠”。 建成、元吉也决非如历史读本中所诟骂是什么“纨绔无赖子”、“凶险”之徒。《旧唐书》所说“建成残忍,岂主鬯之才,元吉凶狂,有覆巢之迹,若非太宗逆取顺守,积德累功,何致使三百年之延洪,二十帝之纂嗣?或坚持小节,必亏大猷,欲比秦二世、隋炀帝,亦不及矣。”似乎由建成、元吉来做皇帝,唐政权就会马上垮台,连秦二世、隋炀帝的结局都不如,也无非是受了《实录》、《国史》对建成、元吉所加诬害之词的影响。
但是窜改历史总是件心劳力拙的蠢事,今天认真研读文献,仍不难看出建成、元吉对唐皇室的积极作用。李渊太原起兵后不时让建成、世民共同充任统帅,直到正式称帝为止,其间建成、世民都完成了任务,并无显著的上下优劣之分。元吉年龄小,以偏师留守太原,武德二年(619)并州被刘武周攻陷时他只需十七岁,失败的义务恐怕应该由辅佐他的窦诞、宇文歆等多承担一些。而且李世民也并非常胜将军,武德元年七月他所统率的主力就在泾州被薛举打得大败亏输。以后打王世充、打窦建德、打刘黑闼在李世民指挥下确实取得胜利,但元吉也参与指挥。
如李世民和窦建德决战时“留元吉与屈突通围王世充于东都,世充收兵拒战,元吉设伏击破之,斩首八百级,生擒其大将乐仁昉、甲士千馀人”,这样才使李世民无后顾之忧。此时元吉才十九岁,在封建统治阶级中不能不说是早熟的军事人才。至于政事上,建成当了太子后“高祖忧其不娴政术,每令习政事,自非军国大事,悉委决之”。也就是让他学习掌管日常工作。史书上也找不到他此时在政事上弄得如何糟的话,相反在这方面他最少在阅历上要比李世民丰厚得多。 李世民以平定山东而威权日盛,当然使身为太子的建成感受压榨,元吉也有自己的打算,不甘屈居李世民之下。于是分离起来共同对付李世民。
关于武德九年六月四日玄武门之变,陈寅恪先生在《唐代政治史述论稿》的中篇里已有所阐述,这里只谈一点和陈先生稍有出入的见地,即这次军事政变对李世民方面来说实属“孤注一掷”。当时李渊之支持建成、元吉,李世民是很分明的(这也是政变胜利后急于要叫李渊退居太上皇的缘由之一)。六月四日公断,以剪除过李世民羽翼刘文静的裴寂为首席大臣,其结果之不利于李世民也是能够估计的。
即便公断后维持现状,不对李世民作什么大处分,元吉之攫取秦府精锐也是势在必行的,李世民眼看就要成为没有几实力的空头皇子。再就双方当时的军事力气来看,这时东宫、齐府的兵力合起来已远较李世民在京城里所能控制的来得强大,假如不是在东宫、齐府兵到来前已将建成、元吉袭杀,出示建成、元吉首级使东宫、齐府兵瓦解,李世民一方肯定要失败。
这种兵力的不敌,老于行阵的李世民等人岂能不知。所以玄武门之变实是李世民等人处在极端不利的窘境中的冒险行动,其成败与否全在能否出乎意料地把前来听候公断的建成、元吉袭杀。这当然没有非常把握,使见过大世面的李世民都弄得极为慌张,要占卜一下吉凶。
历史就是这样。就当时的历史条件来说,太子和诸皇子以致对皇帝抢夺最高权利的事情是必然发作的,但终究谁胜谁败,像玄武门之变的结局那样,就不能承认有很大的偶尔成分。
更悲剧的是玄武门政变的发生为后代当权者们提供了先例,有唐一代,政变次数简直数不胜数,比如说,后来的张柬之“兵谏”武则天的神龙政变、太子李重俊击杀武三思、韦后乱政毒杀中宗、李隆基、太平公主共谋诛杀韦后等等,诸如此类难以胜数,整个中唐就在颠沛流离中度过了几十年……
相关参考
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李世民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大家都知道,唐朝的建立离不开李世民初期的南征北战,李渊称帝之后,身为秦王的李世民发动了玄武门之变。玄武门之变的结果,是李世民成功的杀掉了自己
玄武门之变的真实历史,公元626年7月2日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政变
本站网:小编整理了一些关于“玄武门之变的真实历史,公元626年7月2日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政变”的详细内容,方便你详细了解!大名鼎鼎的唐太宗李世民,相信大家对他不陌生,他是唐朝第二任皇帝,开创了唐朝贞观之
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位皇帝,史称唐太宗,出身军人世家,少年时候就已经从军,而且还曾往雁门关解救隋炀帝。李世民在四岁的时候,被一个相面书生看中,认为李世民到20岁的时候,必能济世安民,于是李渊替他取名为李世
「”玄武门之变”大家都知道了,但你想过这样一个问题么——李世民的大哥李建成就那么弱,被弟弟轻而易举取了项上人头?今儿个,就是把这事儿扯清楚。玄武门之变前,大唐的政治格局挺奇怪:李渊一边确定了长子李建成
纵观历史,政权更替,有和平传承的,武力夺权的也不在少数。最有名的兵变莫过于唐朝初年李世民发动的玄武门之变,另外还有周勃诛吕,曹魏的高平陵之变,西晋八王之乱,东晋王敦之乱,隋朝的江都政变,唐朝武则天时期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就是玄武门之变为什么会发生,李世民怎么就敢在李渊没死之前动手杀死李建成,更诡异的是李渊为什么也没有生气,反而轻飘飘的说自己这些天听信谣言,误会李世民了,然后李世民抱着李渊
李世民能够上位成功,其实是因为他的杀伐果决。当初就是他发动了玄武门之变,最后才逼得父皇李渊退位。而李世民在做了皇帝多年以后,自然要为后事做好谋划。他在临终前问将武则天:朕死了你怎么办?武则天只说了八个
唐太宗玄武门之变成功的关键点,在于信息采集。采集自哪里呢?自然是老爹的后宫和敌方阵营的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团队。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史书虽多次强化了时任秦王的李世民一直处于被动状态的印象,连决定
唐太宗玄武门之变成功的关键点,在于信息采集。采集自哪里呢?自然是老爹的后宫和敌方阵营的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团队。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史书虽多次强化了时任秦王的李世民一直处于被动状态的印象,连决定
唐朝時我國歷史有名的一個朝代,這個統治中原近300年之久的大唐王朝,曾經有過許多的輝煌時刻,歷史有名的就是唐玄宗時期的「開元之治」,還有唐太宗時期的「貞觀之治」。大多數人認為唐玄宗李隆基是個開明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