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布政司 现今保定巷

Posted

篇首语:最淡的墨水,也胜过最强的记性。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明代布政司 现今保定巷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明代布政司 现今保定巷

2、历史人物 明朝第十一位皇帝朱厚熜简介

明代布政司 现今保定巷

保定巷位于开封城内西部,片街,包括前保定巷和后保定巷,从清末至今变化不大。保定巷约占半个街区,其中数条很窄的小巷又弯曲不直,如果一个人初次穿行其间,可能会迷路,多少会有些神秘感。开封作为八朝古都,明初还作为陪都,称北京,保定巷的名称来历源于开封曾为陪都。

前保定巷,主街呈“┣”状,南起省府西街,北部3个街口均通后保定巷,东口通大坑沿街。南北主街长220米,东西主街长150米、宽3米至5米,所含自然街合计总长约700米。宋代该街一带为御史衙署,元代为汴梁路官署,明代为布政司署。相传名称来历有二:其一,明初朱元璋曾住此,并商议将国都“定鼎”于开封,故人将此街呼为宝鼎街,后讹为“保定街”“保定巷”。其二,该街清代有保定人居住,建祠堂,故名保定巷,为居民区。后保定巷,主街呈“L”形,东口通大坑沿街,南口接前保定巷,西北部通大厅门街。南北主街长130米,东西主街长170米、宽4米至5米,所含自然街合计总长490米。因该街在前保定巷之北,故名。该街布局大致为“两横三竖”,南、北、东五个街口(现为四个街口)通相邻的三条街。街东北部地势较高,开封人称“高高山”。该街原53号(今6号)许氏宅院保存基本完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是中共地下党活动点,2012年被确定为开封市不可移动文物,为居民区。

清乾隆四年(1739年)《祥符县志》街镇表中记载有“保定巷”,属“第七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祥符县志》城图标注的前保定巷、后保定巷在抚院东侧、大坑沿街西侧。该志街镇表记载,前保定巷、后保定巷、南保定巷、北保定巷属“第七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河南省城地舆全图》标注有前保定巷、后保定巷、保定巷、北保定巷,在前保定巷东侧还有一片水域。1912年《河南省城街道图》、1914年《开封府城之图》和1935年《开封市图》标注为保定巷,为片街。1935年《河南省会公安局分区新旧街道对照表》、1937年《开封市新旧街道名称表》记载,“前保定巷、后保定巷”属西区。1948年《开封市城关区全图》标注为“前保定巷、后保定巷”。1952年《开封市区街镇名录》记载,“前保定巷、后保定巷”属第三区省府镇。1958年《开封市区街名录》记载,“前保定巷、后保定巷”属鼓楼区大坑沿街道办事处省府前街居委会和大坑沿居委会。1965年《开封市区街名录》记载,“前保定巷、后保定巷”属鼓楼区西司门街道办事处省府前街居委会和大坑沿居委会。1981年《开封市地名表》记载,“前保定巷、后保定巷”属鼓楼区西司门街道办事处。1983年至1985年《开封市区街名录》记载,“前保定巷、后保定巷”属鼓楼区西司门街道办事处省府西街居委会和大坑沿居委会。

北宋时期东京城内的御史台地址是现今的保定巷。《东京梦华录》“大内西右掖门外街巷”一节记载:“大内西去右掖门、袄庙,直南浚仪桥,街西尚书省东门,至省前横街南,即御史台,西即郊社。省南门正对开封府后墙,省西门谓之西车子曲。”在御史台和郊社之间有一条通道,正对开封府后墙。这条通道的大致位置即前、后保定巷南北走向的主街,南起省府西街,北至大厅门街。御史台旧址位于保定巷南北主街的东侧。

明代开封城内的布政司署及其北侧,是现今的保定巷。《如梦录》“官署纪”记载,“布政司署,在钟楼西路北……署前街西,是守道署。街东口,折向北,略东是守道住宅。北首都事厅,往北经历司,再北左布政住宅;堂后口往西路北,右布政住宅。折向南,路西是架阁库,俗传狄青得宝之处。(清代人常茂徕注释:按:即今抚署东,保定巷。据此应作宝定巷)”明代,布政司与按察司之间有一小块地域,是守道署(今眼病医院位置)。守道署门前街的东口即前保定巷南口。守道署隶属于布政司,是监察考核机构。明、清时期,地方行政实行省、府、县三级政府体制。道处于府之上,布、按二司之下是省级政府的派出机构。道又分为守道和巡道,分别隶属于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其主官称道员。清代,驻开封的守道署有记载,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开封府署”中记载,“承宣布政使司旧在按察司东。明末,河水没,驻于杞县。国朝康熙二年(1663年)左布政使徐化成改建今署(今汴京饭店地址)。经历司、理问所、照磨所、司狱司、巨盈库旧俱在本司内,今移署。织染局,在钟楼南”。保定巷地处明代布政使司大院旧址,其南北主街以东的街道形成在康熙二年(1663年)之后。布政使司未迁走前,其大院内有办公机构,也有住宅,可能还有向西、东或北方向另开的旁门。 《如梦录》的记载中有守道住宅、都事厅、经历司、左布政住宅、右布政住宅、架阁库等。这些机关单位和大小住宅在布政使司迁址后就逐渐形成了居民区,被称为保定巷。

现今保定巷南北走向的主街在明代位于布政使司大院的西侧,西临守道署。而保定巷内东西走向的两条横街则应是明代布政使司大院内的主要通道,还应是区分该大院前、中、后院的重要地标。其一,前保定巷横街以南区域应是原布政使司大院的前院,地势低洼。清道光年间又一次黄河水患,至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河南省城地舆全图》标注:积水都未消失,导致南北不通畅。加之后来省府西街路北临街处建房,又造成从前保定巷的横街中部向南不能直通,折向西通至南北主街。其二,前保定巷横街与后保定巷横街之间区域为原布政使司大院的中院,现今在两街中部有一小巷相通。其三,后保定巷横街以北区域应是原布政使司大院的后院,原来有一南北街在横街中部偏东,向北通至大厅门街东部,其北口应是原布政使司大院的北门(偏东)。1948年《开封市城关区全图》还显示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则北部不通,现在向西还能通至后保定巷西部的南北主街。

历史人物 明朝第十一位皇帝朱厚熜简介

明代天子

中文名:朱厚熜

别号:嘉靖天子,号天池钓叟、雷轩、尧斋,道号万寿帝君

国籍:中国明代

民族:汉族

出生地:湖广布政司安陆州(今湖北钟祥)

出生日期:正德二年八月初旬日(1507年9月16日)

死日期: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十四日(1567年1月23日)

职业:兴世子-兴王-天子

信奉:玄门

重要造诣:对倭寇战役的巨大成功

重要造诣:整理朝纲、减轻赋役;裁抑阉人权势;制礼作乐

代表作品:《送毛伯温》、《敬一箴》、《范浚心箴》、《失火或问》等

年号:嘉靖

庙号:世宗

谥号:肃天子

(历史lishixinzhi.com)

陵墓:十三陵之永陵

历史事宜:大礼议、壬寅宫变、戚继光抗倭等

前任:明武宗

继承人:裕王朱载垕(明穆宗)

在位时刻:1521年5月-1567年1月(45年)

朱厚熜人物平生

晚期阅历

朱厚熜是兴献王朱祐杬之次子。兴献王封地位于今湖北省钟祥市,明代时是三大府之一的承天府,正德二年(1507年)9月16日,朱厚熜出生于湖广安陆(今湖北钟祥市)的兴王府。他的父亲朱祐杬是明宪宗第四子,于成化二十三年七月十一日(1487年7月30日)受封兴王,弘治七年玄月十八日(1494年10月16日)就藩湖广安陆州。朱厚熜的母亲蒋氏是北京中戎马批示使(追封玉田伯)蒋斅的女儿,她于1493年与朱祐杬结婚,1494年随朱祐杬就藩安陆。

朱厚熜幼时就聪敏过人,兴王教他读诗频频后就可以正确背诵。稍大今后在父亲的指导下进修古籍,通《孝经》、《大学》及修身齐家治国之道。不仅如此,兴王还让他列入王府的祭奠和仪式,因而他很小的时刻便熟习了种种礼节和范例。

正德十四年六月十七日(1519年7月13日),兴王朱祐杬病薨,年仅12岁的朱厚熜袭为兴王,朱厚熜在长史袁宗皋的帮手下接收王府。

承继皇位

正德十六年(1521年)4月20日,明武宗驾崩。因为明武宗没有子嗣,在其弥留之际,首辅杨廷和预料到以后的继承人题目,他征引《皇明祖训》中“兄终弟及”的准绳,在武宗死前五天以天子的名义公布敕令,令朱厚熜延长为其父服丧时刻,并承继兴王爵位。武宗驾崩后的当天,杨廷和让司礼监请太后懿旨,正式宣告朱厚熜为天子继承人。

正德十六年(1521年)4月22日,一个由司礼监、皇室和朝廷代表构成的使团前去安陆,朱厚熜以兴王的身份接见了使团并接收了太后的圣旨,在王府接收诸臣施礼,随后同使团前去北京。

在朱厚熜及使团抵达北京城外的良乡时,两边发生了第一轮争执。依据杨廷和的支配,要礼部用太子的礼节驱逐朱厚熜,即由东华门入,居文华殿。但朱厚熜其实不接收这类计划,他对其右长史袁宗皋说:“遗诏以我嗣天子位,非皇子也。”两边互不让步,最后由皇太后令群臣上笺劝进,朱厚熜在郊野受笺,从大明门入,随即在奉天殿即位。

正德十六年(1521年)5月27日,朱厚熜正式即天子位,次年改元嘉靖。

即位不久后,嘉靖帝与杨廷和、毛澄为首的武宗旧臣们之间关于以谁为嘉靖帝皇考(即宗法意义上的父亲),和嘉靖帝生父尊号的皇统题目发生了长达三年半的大礼议之争。嘉靖帝掉臂朝臣阻挡,追尊生父为兴献帝后又加封为献天子、生母为兴国皇太后,改称孝宗敬天子曰“皇伯考”。嘉靖十七年(1538年)玄月,兴献帝被追尊为“睿宗知天守道洪德渊仁宽穆纯圣恭简敬文献天子”,并将兴献帝的牌位升袝太庙,排序在武宗之上,改兴献王墓为显陵,大礼议事宜至此以嘉靖帝的成功终究完毕。

嘉靖中兴

嘉靖帝统治前期,涌现“嘉靖中兴”的局势。嘉靖帝力革前朝弊端,励志师法太祖、成祖履行“新政”,雷厉风行履行了革新,政治上集异纳谏,勤于政务,袭击权臣和封建田主贵族权势,大赦世界,诛杀了钱宁、江彬等佞臣,整理朝纲,统辖表里大政,履行新政,裁抑司礼监的权利,撤废镇守寺人,庄重监察轨制,严分厂、卫与法司权柄,注重任用张璁、夏言等贤臣,他吸取了前朝阉人当权乱政的经验,对阉人严加牵制,中央集权获得中兴和增强,使朝政为之一新;经济上严革贪污腐化,勘查皇庄和勋戚庄园,还地于民,勉励耕织,从新整理赋役,施助灾荒,减轻租银,体恤民情,管理水患,汰除军校匠役十万余人,极大地减缓了事先猛烈的社会经济抵牾;

相关参考

明代300残兵在荒岛创建世外桃园,现今富得流油,却变成印度尼西亚疆土?

1644年,李自成攻进北京市,崇祯帝自缢,当政我国200多年的明王朝宣布覆没。之后随之南明永历皇帝被杀,中国台湾明代残留阵营郑氏被清军剿灭,明王朝的印痕好像所有被抹除。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

明代巡抚制度详细介绍

明代的省级制度有过两次重大变化:明初承元制设行省统驭郡县卫所,洪武九年改行省为布政使司,确立都、布、按并立的体制;宣德以后陆续向各地派驻的巡抚,逐步成为地方最高军政长官,巡抚衙门成为新的省级权力机构。

东屏古村落历史

一、苏州陆巷古村的历史典故陆巷古村是明代正德年间宰相王鏊的故里,是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村,被誉为“太湖第一古村”。王鏊曾连捷解元、会元、探花,其门人唐伯虎称他为“海内文章第一,山中宰相无双”。王鏊母亲姓

清代官员、文学家樊增祥 楷书四屏

樊增祥(1846-1931)清代官员、文学家。原名樊嘉、又名樊增,字嘉父,别字樊山,号云门,晚号天琴老人,湖北省恩施市六角亭西正街梓潼巷人。光绪进士,历任渭南知县、陕西布政使、护理两江总督。辛亥革命爆

通政使司

  通政使司(汉语拼音:Tongzhengshisi),中国明代中央掌受内外章疏敷奏封驳之事的官署。简称通政司,俗称银台。前身为察词,洪武三年(1370)置,掌受四方章奏。十年,始设通政使司,长官为通

国家反倒繁荣昌盛

明代文人张大复在《梅花草堂笔谈》中说道:“泰昌(1620年8月~9月,明光宗朱常洛年号。光宗系万历皇帝之子,继位仅一个月即去世)初,发帑罢税,何论边徼关梁,拚舞讴诵,即穷巷妇女稚子,皆有生气尔。时斗米

温州永宁巷历史古街

1.浙江温州那条街最古老,温州的古巷子,1、朔门街道。朔门街道的老巷子有很多,从二医后面开始直到望江路。其中永宁巷打绳巷,朔门街最为特色,朔门街目前因为经过政府扶持现在商业气息比较浓,如果单单是逛巷子

九思巷历史

1.成都九思巷的故事九思巷:原名九寺巷。《论语·季代》中说:“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是指待人处事应有的品德,以此命名含有君子自谦和警已

上官巷历史

一、上官来源及历史,一、姓氏源流上官(Shàngguān)姓源流单纯,源出有一:出自芈姓,春秋时楚国有上官大夫,其后以邑名为氏。春秋时,楚怀王封他的小儿子兰为上官邑(今河南省滑县东南)大夫,子兰的后代

明清时期的布政使是干啥的

跟着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明朝。布政使的诞生布政使首创于明朝,是元朝行省制度的发展,我们知道元朝为了管理辽阔的疆土,开创了行省制度,是我国省制的开端,明朝则是省制发展史上的一段重要时期。行省全称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