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梦苡简介

Posted 船队

篇首语:你要学会努力奔跑,别被世俗跌得一塌糊涂。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李梦苡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李梦苡简介

2、知名人物 李梦九人物简介

李梦苡简介

李梦苡(约生于清康熙末年),字非珠。武平县城西花园村(今平川镇西厢村)人。清乾隆辛酉科举人,著名诗人。

以后,李梦苡就读于著名的鳌峰书院,与宁化的雷鋐(闽西著名理学家)同学,受教于当时著名儒学家漳浦人蔡世远门下。乾隆元年(1736年),朝廷特开博学鸿词科,蔡世远推荐李梦苡应试。不料梦苡考场患病,不能完卷而归。乾隆六年(1741年),李梦苡参加乡试,中辛酉科举人。

李梦苡无意功名,潜心著述,耽情诗酒。时友人周景写信给他,推荐他出去作官,梦苡回赠七律两首,表达自己不愿出仕之意,诗云:“懒性狂情尚未除,萧然吾亦爱吾庐。人图富贵思行乐,我喜穷愁可著书。海志山经成赋本,酒旗歌扇入诗余。原非贪食神仙字,甘老缥缃作蠹鱼。”“身无仙骨好楼居,卧看浮云自卷舒。虽使姓名知草木,何如山水话樵渔。清琴一曲弹秦月,浊酒三杯下《汉书》。千古神交惟五柳,传言周景莫题舆。”

除著述外,李梦苡还纵情山水,所到之处,辄有题咏,诗品隽永脱俗,时人争相传诵。书法亦极佳,所写的片言只字,每被人们当作墨宝珍藏。他生性诙谐善谑,县里至今还流传着许多有关他的趣闻佚事。相传东门街上有一家理发店,老板倾慕李梦苡名气,请他写一块招牌。李写了“观春轩”三字给他,老板非常欢喜,把它挂在店门上,不时炫耀,人们也都前来围观,赞不绝口。不料有人看后即讪笑不已,老板问起缘故,那人说:“观春轩三字作入声读,便成了‘割出血’,非珠先生是笑你的理发技艺太差,把顾客割出血来,你还洋洋得意?”老板听后哭笑不得,只好赶快取下招牌。又传说县城东门有间小食店,开张之日,老板请非珠先生写个招牌,非珠举笔写成“点心铺”,心字少了一点。人们都说“举人老爷连心字都写错了。”闹哄哄传开了,不但武平全县皆知,连邻县邻省都知道。于是每天都有很多人来看这位举人老爷的缺点“心”字。小食店因而生意兴隆,财源广盛。一天,老板特把非珠迎进小店,问他为何心字少了一点。非珠说:“古语云‘谦受益’,意思是虚心的人才能兴旺发财。再说人家空心,才需要来你这里吃点心,如果腹中不空何必来食点心呢?”老板大悟,连声说“是、是”。

据《福建通志·经籍著录》:李梦苡著有《西汉独见》四卷、《西峰诗文集》30卷。惜刻本今均散失不存。杨澜著《汀南廑存集》中辑录了他的诗作11首。其余诗文,仅散见于旧县志及李氏族谱中,已难窥全豹了。

李梦苡晚年穷困潦倒。死时因没有子嗣,由他的学生们代为殡葬,并在他的墓碑上题词:“诗人李非珠先生之墓”。

2、潘了拳

唐大(太)和二年(828年),因天灾-,12岁的潘了拳随母经沿田崆棋盘石移居福建道潮州海阳县车上(现广东省大埔县西河镇黄砂村),以耕牧为生,其母病逝后,结芦于该村的赤蕨岭,皈依三宝,守持五戒,奉行十善,在此期间,他尝坐禅于青溪高□。

大(太)和八年,潘了拳外出云游。他离开赤蕨岭经茶阳南下三河,由三河沿梅江溯流而上至芒洲岗,再由芒洲岗到浒梓,然后取道浒梓村口渡河西去,寄旅阴那坑尾。次年,相继游览了韩江上游与现在梅县雁洋、三乡毗连的铜锣湖山、阴那山和大埔第一高峰——明山嶂银窿顶。在漫游中,他发现阴那山宛延20余里的山涛岭浪,层峦叠翠,霞蔚云蒸,其中五峰连峙,形如仙掌,俨然佛门胜地,悟为是照应幼时圣僧启迪“了拳”之兆,遂择址山西构木为庵,收徒学佛。

潘了拳在阴那山修持30余年:一方面潜心精研佛家教理和人天行果、声闻行果,严格遵循佛教制度、履行佛教仪式,博得四众弟子的崇敬;一方面积累天文知识、修习医药常识,禳灾求福,护念众生,深受畲汉两族黎民百姓的爱戴。他虔诚奉劝门徒奉行五戒十善以净化自己,广修四摄六度以利益人群,并以实现人间净土为己任。他常以“惭”、“愧”二心所法薰陶自己、勉励他人。他说:“依自法力,崇重贤善为性,对治无惭而止息恶行;依世间力,轻拒暴恶为性,对治无愧而止息恶行”。他的“惭”、“愧”之说俱遍善心,符合人间佛教思想自利利他的广大行愿,不但给佛门弟子和社会信徒以深刻的教育,而且对当时带有抵抗性的民族同化起着疏导顺其自然的特殊作用,为社会安宁和时代进步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唐咸通七年(866年)九月二十五日,潘了拳在阴那山圆寂,终年四十九岁。为缅怀他的德泽,其徒众和乡间人士在他生前于阴那山西(现属梅县地境营造的庵堂旧址建筑灵光寺、寺中祀奉他的塑像,同时尊称他为惭愧祖师。此外,还在他曾经住过、经过歇足和坐禅的地方,分别兴建了赤蕨寺(现为大埔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高□寺、清泉寺、龙泉寺、宝月寺、宝元寺和万福寺等7座寺宇。是自唐宋以来为闽粤两省知名度很高的客家先哲——为人崇拜的著名高僧。

3、林宝树

林宝树,字光阶,号梁峰。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出生于武平袁畲白泥田村(今武东乡袁畲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幼年失学,九岁开始跟随父母参加农业劳动。11岁那年春节,父亲请人写好一捆春联,让他去张贴。因为他目不识丁,竟把“六畜兴旺猪为首……”的对联错贴在父亲的房门口;又在牛栏门上贴上“夫妻和睦百年偕好,子孙成龙坐山镇海”的春联。惹得乡邻一阵哄笑,父亲狠狠打了他一记耳光。这件事给林宝树父子以很大刺激,决心读书习文摆脱愚昧。从此全家人勒紧裤带,节衣缩食,供林宝树入私塾读书。不久,遇上灾荒年景,为使他不致辍学,父亲忍痛把他的一弟一妹卖到江西去。

林宝树天资聪颖,勤奋好学,23岁入学黉宫,考中秀才。26岁生日那天,族中伯叔兄弟团聚他家,大家你一斗我五升自愿凑谷为他筹集盘缠赴省参加乡试,还将族祠蒸尝积谷全数捐助给他。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八月,林宝树赴省参加已卯科乡试,中了举人。

同年,吏部授予他奉天海城知县(今辽宁省鞍山市南部)。由于父母年迈,海城离家万里,他辞官不赴(一说次年他携侄上任,在职三个月,便因看不惯官场黑暗愤而挂冠回乡)。

此后他长期在家赋闲,靠举子的微薄廪俸生活,潜心著述,隐山悟机氏在《梁峰公行略》中说他“晚年居家,手不释卷,深沉幽养,道味盎然,游优自得,然有难以言语形容者”。家居时他热心公益,乐于助人,经常为穷人诉讼提供免费文墨,为红白喜庆作司礼,为穷人抄写文契字据和计算往来账目,包写一年一度四乡八村的大字春联,等等。

林宝树一生著作甚丰,有《梁峰诗文集》、《四书大全摘录》(又名《学庸摘抄》)及《一年使用杂字》等问世。其《灵洞山赋》和《募建陈大士书院序》两文被视作文苑精华,由《汀州府志》全文录载。

林宝树著作中影响最为深远的是通俗启蒙读物《一年使用杂字》(俗称《年初一》)。他在几十年乡居生活中,深深体会到农民群众不识字的痛苦,而四书五经深奥艰涩,纵使读了几句,在实际生活中也无法应用,于是他决心进行“改子曰诗云之弊端,开乡俗文化之先河”的尝试,创作这部用客家方言写成、叙述客家农村生产生活习俗的通俗读物。全书共四千八百字,其中收进适合农村应用的单字近三千个。用白话韵文七言歌体写成,读来朗朗上口,易识易记,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使用价值。最早梓本刻于雍正七年(1729年),以后一再翻刻,流传于客家聚居的汀属八县,广东梅江流域和江西会昌、寻乌、安远诸县,历数百年而不衰,成为清代及民国期间,家家户户案头必备之书,也是研究闽西客家民俗文化的一份极有价值的资料。至今仍有许多人能记忆背诵。

4、李灿

李灿,字明文,号珠园,清雍正元年(1723年)生于武平县城北寨背窝里(今平川镇红东村),乾隆年间(1736~1820年)著名画家。

李灿的画,无论山水花鸟虫鱼,均功力雄厚,形态生动而有奇趣;尤工人物,所画须眉历历可数,意态逼俏;书法苍劲,诗品亦清新超脱,耐人寻味。其所画《牧牛图》,画一牧童骑在牛背上,因避风而伏身向下,背景为狂风大作,树摇草偃,叶落云飞。牧童头上戴的一顶破笠被狂风卷上高空,牧童回头仰视,作惊骇状。其题跋云:“一阵狂风吹笠去,牧童也有出头时”,饶有兴味。

李灿作画之前,对事物明察静观,虽蝇飞雀斗之微,亦必凝神谛视。其作画方法也很奇特。相传乾隆间武平某知县派人携重金登门求画,李灿当时正在厅里吃甘蔗,便把素绢挂在壁上,边吃边思索。接着,他用蔗渣蘸上浓墨,远远地朝素绢掷去,掷得绢上乌七八糟。差役大吃一惊,但又不敢拦阻。随后李灿用淡墨在蔗渣痕迹边添上几笔,刹时一只只生意盎然的鸣蝉便跃然绢上。再添几笔枝叶,就成了一幅《鸣蝉图》,见者无不叫绝。

由于李灿画技高妙,县人中流传着许多有关他的趣闻佚事。如说他中年曾遇吕仙,吕仙赠与七律一首,诗曰:“子是人间清品流,泛舟湖海任遨游。虎头使笔人争羡,摩诰挥毫世罕俦。今日有缘同我会,昔时无意赴青州。当年回首浑如昨,惜尔星星鬓亦秋。”

县人后来称李灿为“画仙”。称他的画为“仙画”。相传他画的一幅《教子升天》中有一条母龙腾云驾雾,吐气成云,正在教一条子龙如何飞翔。每当风雨阴晦之夕,隐隐可闻滚滚雷声,其龙栩栩如生,似欲破屋飞去。又有一幅《月亮图》,画中月亮每随朔望之期与天上真月同圆同缺。又传他赠给出嫁后正在坐月子的女儿以一幅《狐狸》,画中狐狸竟在门口跑掉,以后每天会衔一只鸡回来等等。

李灿的作品大都散失无存。所著有《珠园集》亦湮没无闻,唯旧志中辑其题画诗数首,可略窥一斑。画作中建国前夕仍存民间的有《渔翁图》、《渔樵问答图》、《醉翁亭》、《八仙过海》、《伯乐相马图》、《鹅》、《三笑图》、《静听佳音》、《九狮图》等。其中《伯乐相马图》等三幅被广东军阀严应鱼倚势豪夺据为已有,其余亦大都散失。

5、萧其章

萧其章,字焕东,号闇然。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出生于武平县十方镇黎畲村。清宣统三年(1911年)春,在汀州中学读书时由刘家驹、杨仰程介绍加入中华同盟会。从此,他积极参加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活动。不久到上杭县组织同盟会小组和民军,曹东旭、丘复等参加。秋,其章回到家乡兴办龙岗书院,延师授课,带头剪掉辫子,并向群众传播“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同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胜利得到全国响应,建立了中华民国。冬,其章在汀州中学毕业。民国2年(1913年)冬受汀州同盟会派遣东渡日本人明治大学攻读法律。与刘通(闽侯人)、刘克谟(武平人)、沈毅民(连城人)、余子雍(永春人)、傅柏翠(上杭人)是同学。他们相处很好,经常谈论国事。对清政府腐败无能,割地求和极为不满。对袁世凯窃国称帝十分愤怒。次年7月孙中山在日本组织中华革命党,其章和余子雍要求加入该党,孙中山亲自主持他们的入党仪式。民国4年春,中华革命党福建支部负责人王如意派其章和余子雍等回闽组织武装讨袁起义。到福州后他们住在三牧坊,拟好“讨袁檄文”,并将枪弹交给了南平新军,由他们负责打响武装讨袁第一枪。不幸被省当局侦破,其章、余子雍和沈毅民三人被捕。当晚省长李厚基亲自审讯,又是威胁又是利诱。其章理直气壮承认是中华革命党人,并当众发表讨袁演说,对党内情况他矢口不言。他说“要我讲出党内情况,是万万办不到的”。4月18日(民国《武平县志》记述为4月5日)其章,余子雍被害于福州屏山。在赴刑场路上其章慷慨激昂,再三高呼“誓讨,再造共和”。

民国5年(1916年)6月,袁世凯病死,不久恢复共和。次年4月18日,福建各界代表在福州召开萧其章、余子雍烈士追悼大会。孙中山亲书“杀身成仁”挽词,福建省负责人刘通致悼词。辛亥革命参加者傅维介献挽诗:“蝼蚁撼树尽棉力,蛇蝎吞人种祸胎。多少不平饮歃血,古今奇惨备戈烟。英雄墓下悲酸泪,尔为同胞造福来”。省随即给其章烈士父亲萧葆安、弟弟萧振东、儿子萧忠发抚恤费银洋500元,吸收其弟萧其俊参加工作,继承兄志。同时在福州西湖和武平金鸡岭建造萧其章烈士墓,旁边立有陆军上将姚雨平撰写的墓志铭。民国14年,武平县政府在县城乌石□建萧其章、钟文烈士亭,亭中横楹“至大至刚”四字为孙中山先生所题。

6、丘隆

丘隆,武平箬菜(今中赤乡育平村)人。明中叶著名农民起义首领。

据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载:丘隆出身贫苦农民家庭,是武平千户所驻军军官——千户刘铎的佃户。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由于社会矛盾激化,荆襄流民起义、广西大藤峡瑶民起义相继爆发。朝廷进行大规模镇压,以致劳民耗财,国库空虚。明王朝采取增加赋税的办法,嫁祸于民。地方官吏更趁机横征暴佥欠,搜刮民财,造成民不聊生,怨声载道。加上明宪宗朱见深宠幸万贵妃,重用宦官汪真,朝政日益腐败。当时任武平千户所的刘铎,对明王朝感到失望。丘隆遂暗中劝说刘铎,准备伺机发动驻所官兵起义。

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丘隆见时机成熟,遂与刘铎一起带头揭竿举事。起义军提出劫富济贫、惩办-污吏等口号,远近响应,四方农民纷纷参加义军。丘隆派人与在上杭举事的刘昂、温留生等农民起义军相联合,队伍迅速扩大至数千人。

丘隆起义军占领汀属各县后,迅速与刘昂、温留生等率部进击江西。不久便攻下了石城、广昌、信丰等县。然后折兵向南,攻下广东揭阳县。所到之处,惩办-污吏,开国库救济贫民,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起义军声势日益浩大,朝野为之震惊。

明宪宗在接到闽粤赣三省地方官的奏报后,即下旨调兵进行镇压。添设“汀漳兵备”,任命按察司佥事伍希闵兼理分巡事,率重兵驻扎上杭,会同三省官兵进剿。又在丘隆的家乡添设箬菜巡检司,在上杭湖洋添设鼓楼岗巡检司,各派官兵驻守。

正德七年(1512年),闽粤赣三省官军联合剿捕,起义军寡不敌众,不幸失败。丘隆、温留生、刘昂等先后被敌所擒,就义于上杭。起义军部众或被俘、或战死、或逃散,这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斗争终被镇压下去。

7、钟文

钟文,字冶民。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出生于武平县象洞乡沾阳村。父国华为清廪生,设私塾教书。钟文秉性坚毅,聪颖好学。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考入福州全闽师范学堂。因家贫未能支持,他毅然只身离家到漳州,函禀老父申述矢志向学之愿。其父深受感动,乃典卖田户,并向亲友筹借供其入学。由于成绩优异,深得校长陈宝琛之器重,将他选拔为官费生。宣统元年(1909年),以全班第二名成绩毕业。毕业后任岩前崇正学堂教员,不久他考入福州工业教员讲习所,学习2年,又以优等成绩毕业。民国元年(1912年),任武平县劝学所劝学员,为发展平民教育四处奔走。民国3年,任县立小学教员。民国5年升任校长。在职二年,成绩卓著,深受师生尊敬和社会好评。民国7年5月17日,军阀李厚基部团长-悌带领部队强驻学校,钟文向其宣传国民教育意义并出示当时省政府关于“学校不得驻军”的通令,劝其另择驻地。王恼羞其怒,以“抗军通匪”之罪将钟逮捕入狱。全城大哗,群情激愤。县知事胡献玙,劝学所长林绂庭,城绅刘光泰等竭力营救无效。18日-悌奉命攻打章丰,临出发时令营长高廷斌将钟文押至东门外马草坝执行枪杀。县立小学师生、家长、仕绅、百姓拦道号哭求免,高竟命士兵驱散群众。钟遂遇害,时年仅30岁。

民国8年(1919年),福建省长陈炯明手书“以身殉教”匾额表彰其热心教育精神。民国16年5月2日,武平县县务委员长谢鸣珂举行钟文纪念会,定5月2日为武平教育纪念日,并在钟文殉难处树立标志。民国22年冬,县长萧其俊将钟文事迹上报省政府,被批准追认为民国烈士。县人把他和讨袁烈士萧其章并称为“双烈”,建“双烈亭”于城南乌石□星光山顶以为纪念。

8、王启图

王启图,字慎斋,武平县平川镇西厢村人。生于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少时,其兄鄞舍爱才尊师,聘请秀才来家教启文、启图两弟读书。鄞舍对弟管教极严。有客来访,必先问明来由方令弟出见。督饬弟夜习,每待弟眠而后寝。启文、启图不负兄望,先后考取举人。道光二十年(1840年),启图考取进士,授吏部主事文选司。次年,其兄启文赴京候缺,因失言为人陷害。启图受株连被革职回家,含冤见弃20年。他曾作诗诉怨云:“虚抱葵心无暖日,逆来羊角有狂风”。“忘机未审蛛丝考,涉险方知鬼窟多”。回乡后,督课子弟习文,深沉自娱。一度应聘主讲诏安书院。咸丰十一年(1861年)复入都任职。因感“伴君如伴虎,与其宦海浮视,一事无成,不如洁身归去,侍奉高堂”。同治八年(1869年)他辞官回里,不复入都。晚年受聘主讲汀州龙山书院,以行端学粹,育英绩著,深得汀人好评。

启图热心公益。同治十三年(1874年),他在县城主持创建考棚,规模宏大,可容千人,供科举考试之用。光绪十年(1884年),他遵从母命,将其母寿诞贺金全数捐赠重建武所(今中山)西门永安桥。桥长113米,宽3.7米,离河面6.2米,七墩八拱。桥墩桥面均用长条麻石砌成。六个桥拱上都刻有“母命继志”四字。桥建成后,行人称便,当地群众感激万分。

启图善文工诗。在长汀执教时,曾代知府刘国光撰写《长汀县志》及《临汀汇考》序文各一篇。著有《励心堂诗文集》、《励心堂诗选》传世。光绪十年(1884年)病卒于家。

9、王景弘

王景弘(?~约1436年)王景弘,明朝龙岩县集贤里(今漳平赤水)香寮人。明洪武年间入宫为宦官,事奉燕王朱棣。建文元年(1399)随朱棣起兵夺取帝位,得成祖朱棣赏识。永乐三年(1405)奉成祖之命,以副使太监身份协助正使太监郑和,统率巨型海船62艘,官兵、水手等27800余人组成的庞大船队出使西洋(今南洋加里曼丹以西至非洲东海岸一带洋面)。六月,他们从苏州刘家港(今江苏太仓浏河镇)出发,经福建、广东南下,首先到达占城(今越南南方),历暹罗(今泰国)、爪哇、苏门答腊(今印度尼西亚)、三佛齐(今印尼的巨港)。在三佛齐歼灭以陈祖义为首的、企图抢劫船队的一群海盗。然后经满剌加(今马六甲),到天竺(今印度),锡兰山(今斯里兰卡),北上印度洋西岸的柯枝(今印度的柯钦),古里(今印度的科里库特),加尔各答,到达忽鲁谟斯(今伊朗-港南部岛屿)后折回,历时两年多,于永乐五年九月回到南京。返航时,西洋各国大都派遣使臣携带珍宝异物随船队到南京向明朝朝贡。

永乐五年(1407)十一月,王景弘再次与郑和率队出使西洋,沿同一航线,送各国使臣回国,随带中国丝绸、瓷器等物赏赐各国。永乐七年二月,船队经过锡兰山时,专程到立佛寺进香布施,供奉金银丝帛等物,祈求航海平安。在寺前立有用汉文、塔密尔文和波斯文镌刻的《布施锡兰山立佛寺碑》。碑文首刻:“大明皇帝遣太监郑和、王景弘等,昭告于佛世尊曰”,落款为:“永乐七年岁次己丑二月甲戌朔日谨施”。此次使洋,所到之国“各以珍宝珍禽异兽贡献”。历时一年半,于永乐七年七月回到南京。

永乐七年九月,王景弘受命第三次与郑和率队使洋。“驾驶海船四十八号,往诸番开读赏赐”。“十月到达福建长乐太平港停泊。十一月自福建五虎门开洋,张十二帆,顺风十昼夜至占城国”。然后到爪哇、满剌加、苏门答腊、锡兰山。在锡兰山时,“其王亚烈苦奈儿负固不恭,谋害舟师。”船队派“二千余人,出其不意,攻破其城,生擒亚烈苦奈儿及其妻子、属官”。后经小葛兰(今印度南端),古里,抵孟加拉湾后折回满剌加。经征得满剌加国王同意,在那里修筑城塞和仓库后回国。“九年六月,献俘于朝。帝赦不诛,释归国”。

永乐十年,景弘受命至闽浙沿海一带招募大批水手和造船工匠,在太仓、长乐、福州、泉州等地督练水师,监造海船,修建天妃宫。因而出现随郑和、王景弘出征的官兵“多闽人”的现象。

永乐十一年,明成祖北上到北京建新都。景弘随太子朱高炽在南京监国,兼管招募舟师,监造海船等事务,为郑和第四、五次出使西洋做准备。

永乐十九年正月,为送郑和第五次出使西洋时随船来中国访问的17个国家和地区的使节回国,成祖又一次派遣王景弘与郑和第六次出使西洋。“赍敕及锦绮纱罗绫绢等物赐诸国王,就与使臣同行”。沿途经苏门答腊、满剌加、榜葛剌(今孟加拉国),古里、木骨都束(今非洲索马里的摩沙迪加)、不剌哇(今非洲东海岸)等16国。“各国遣使千二百人贡方物”,“视前有加”。至永乐二十年九月回到北京。

永乐末年,宫廷皇位之争激烈。王景弘站在太子朱高炽一边,因“拥立皇储有功”,受仁宗朱高炽及其子宣宗朱瞻基重用,擢升为正使太监,并“赐其嗣子王祯为世袭南京锦衣卫正千户”。

洪熙元年(1425),王景弘和郑和同被任命为南京守备。八月,与郑和选用下西洋官兵一万余人修造南京大报恩寺等宫庙。

宣德三年(1428)八月,受命将大绢绵布等运到北京。宣德四年,受敕省视南京旧内。四月开始督造船只,操练水兵,准备再次下西洋。

宣德五年(1430)六月,宣宗朱瞻基“以践祚岁久,而诸番国远者犹未来朝贡,于是和、景弘复奉命历忽鲁谟斯等十七国”。此时,郑和已年届60,王景弘首次以正使太监身份与郑和统率船队使洋。他们于宣德五年闰十二月,在南京龙湾(今南京下关)集结船队,领官兵27411人,第七次出使西洋。次年二月,船队开至刘家港,在此刊立《通番事迹碑》,详述使洋事迹。二月底到达长乐太平港,在此“伺风开洋”。五月,带领部分人员溯闽江而上到镡州(今福建南平),在雪山寺三宝殿铸献铜钟一口,钟铭曰:“大明宣德六年岁次辛亥仲夏吉日,太监郑和、王景弘同官军人等,发心铸造铜钟一口,永远长生供养,祈保西洋往回平安,吉祥如意者”。回到太平港后,又于同年十一月,在南山寺以“正使太监郑和、王景弘”等人的名义刊立《天妃灵应之记》碑,并修葺附近寺庙。十二月中旬,从五虎门开船出海。次年一月到达占城。三月初到达爪哇后,在此停留,休整4个多月,于七月下旬到达旧港(即巨港)。八月初到满剌加,九月中旬到达苏门答腊北端。十一月底到锡兰山,十二月上旬抵古里。此时,派出一支船队访问阿拉伯半岛上的祖法儿(今佐法儿),阿丹(今亚丁)。同时派出由外交、贸易和翻译等7人组成的考察组随天方国(今麦加)的船只到伊斯兰教的圣地麦加朝圣,并绘制了麦加教堂的建筑图带回船队。宣德八年正月,船队到达终点站忽鲁谟斯,历17国。三月二十一日,郑和卒于古里,由王景弘率领船队扶榇返航。有十余国派遣使臣随船到北京朝贡,七月二十二日,回到南京。

宣德九年(1434)六月,景弘受宣宗之命,首次以正使太监身份独自统率船队出使南洋诸国。景弘先到苏门答腊,后到爪哇。回国时,苏门答腊国王遣弟哈尼者罕随船队进京朝贡。

正统元年(1436)二月二十三日,英宗敕命南京守备王景弘停罢采买营造,不再使洋。

王景弘晚年潜心整理航海资料,撰有《赴西洋水程》等书。卒年不详。

据郑健庐《南洋三月记》称:“景弘卒于爪哇,葬于三宝洞旁”。不确。

王景弘先后6次出使西洋,历30余国,60多个地方。每次使洋都随带金银、丝绸、铜铁及各种工艺品与外国交流。沟通了中国与亚非国家间的通商关系,铺设了海上“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国与亚洲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和科技交流,增进了友谊,使中华民族的声望远播于海外。他是我国航海史上仅次于郑和的一位杰出的航海家、外交家和军事家。

宣宗朱瞻基《赐太监王景弘》诗赞曰:“昔时将命尔最忠,大船摩曳冯夷宫,驱役飞廉决鸿蒙,遍历岛屿凌巨□”。

10、王琼

王琼,字良玉。明代中叶出生于武平县城西(今平川镇西厢村)一个富绅家庭。他从小才识过人,慷慨好义,热心公益事业。见学校简陋颓败,把自己私宅捐出办学堂。成化三年(1467年)春,他又捐资修缮县黉宫,将颓朽的木制棂星门改为石门。时,江西安远、广东程乡等地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县内盗贼乘机横行,打家劫舍,社会秩序混乱,县治土城年久颓坏,居民常遭兵灾寇乱,王琼以庠生身份,-朝廷,请求将武平土城改筑砖城,以御寇乱。然而,-如石沉大海,不见答复。

不久,王琼考选为岁贡,入国子监读书,后授南京兵马司指挥,负责当地捕盗及掌管沟渠等事宜。在职期间,他勤于职守,深受抚院赏识。每逢有兵戎大事,抚院都叫他出主意。王琼从旁赞决,条陈利害,出谋划策,多实际可行。弘治十一年(1498年),被提升为兵部主事,并先后奉命这年,王琼又上疏朝廷,把武平县城颓破狭隘及寇乱时居民流离失所的悲惨境遇如实反映,要求派员改筑砖城,以保障地方安全。明孝宗朱祐樘答应王琼的请求,命令南赣巡抚金泽负责这件事。金泽委派刘孟和张雷视和汀州丞黄冕等筹办。筑城经费除取给于丁粮和派民工外,还动用上杭河税所收银两,王琼又主动捐白银800两。弘治十三年(1500年)六月动工,十五年十月竣工。

此后,王琼被提升为兵部员外郎,供职多年。年老回乡居住,在家病逝。

知名人物 李梦九人物简介

·李梦九



李梦九,汽车工程专家。毕生从事汽车工程和内燃机方面的技术和教学工作,为国家培育了大量人才。在建立健全我国汽车机务技术和管理制度、研制汽车用 “节约式白煤炉”、指导并参与汽车节油、保修机工具、不解体检验、旧件修复以及开发新能源、新车型和机型的研究工作等方面成绩显著,为我国的汽车机务技术的提高和汽车工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李梦九,原名毓麟,又名舆岭,字梦九,1909年4月17日出生于天津市。1933年毕业于国立北平大学工学院机械工程系,获学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直至1946年。其间1937年至1942年,曾任北京市公共汽车处机务课课长,1944年至1945年,兼任北京市电车公司汽车课课长。抗战胜利后,1946年在平津区汽车修配总厂北平汽车修理厂任正工程师兼工场长,后在该总厂的北平营业所任正工程师。1947年又在南京国民政府交通部公路总局第八区公路局工程运输队任正工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在原八区局基础上组建交通部公路局,李梦九留任正工程师。其间,1952年他还奉派到北京铁道学院任兼职教授。1953年被提升为副总工程师。以后交通部机构多次变化,他一直担任交通部公路总局、交通部工业局、公路总局(只管汽车运输)等单位的副总工程师,直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他被迫强令退休。1978年,落实政策后,恢复工作,在交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任委员。1985年12月2日病逝于北京,终年76岁。

李梦九长期从事汽车运用与保修技术工作,理论基础坚实,动手能力强,为我国汽车工程事业做出贡献。他曾当选为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第一、二届理事会副理事长,并当选为中国公路学会第一、二届理事会副理事长。

首倡制定“红皮书” 建立保修新制度



李梦九早在北京市公共汽车处及北京市电车公司工作期间,曾负责汽车机务方面的技术管理、维修保养及大客车的车身设计和制造。1946年后,在北平修理厂时,除负责保修工作外,还负责整修旧车。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我国所用的汽车,来自世界各国,厂牌型号极其复杂,群众称之为 “万国牌”。当时南京国民政府虽曾制定过保修等制度,但面对 “万国牌” 的汽车,配件型号复杂,且极为缺乏,只能拆东补西,难于按制保修,他深感使用部门的困难。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他参加了全国整车委员会,协助领导对解放前遗留下来的 “万国牌” 汽车的技术改造,做了大量的工作,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合并减少了车型,互换总成及零部件,延长了汽车使用寿命,保证了汽车运输的需要。其次,他当时积极建议制定汽车运输保修技术标准和各项定额,以建立我国汽车机务技术管理制度及秩序。1951年运输局召开第一届全国汽车运输暨技术会议,这个会议分汽车运输和汽车运输技术 (即运务和机务) 两个方面分别召开。汽车运输技术会议是由当时运输局机务科长孙汉臣和李梦九共同主持的。在这次会议上产生了我国第一个 “汽车运输企业暂行技术标准与技术经济定额”,群众称之为 “红皮书”。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在汽车运输机务方面的第一个部颁法规性的技术文件,对建立和健全汽车运输企业机务管理工作,发展汽车运输生产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个文件的会前起草,会中讨论及会后审定、定稿均系李梦九亲自主持和组织的。1954年他又主持修改了这个标准与定额,采用了 “保修预防制度”,规定了各级保养修理项目的间隔指标,实行定期分级强制保养。第二次修改后的版本,1956年印刷出版后由交通部第二次颁布全国执行,此后虽又经过两次修改,但这种制度直至目前仍在执行。它对提高汽车完好率,保障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

解决保修技术难题 提高保修技术水平



李梦九重视理论联系实际,与工人群众打成一片,经常深入实际,协助生产上解决一些技术难题,受到基层广大技术人员和工人们的欢迎。

1953年,山东省进口200台匈牙利却贝尔柴油货运汽车和一些捷克斯可达大型柴油客车,由于我国基层技术人员、司机和修理工缺乏对柴油车的使用维修经验,加之国产配件,质量较差,在生产上存在一些技术问题,当时,他随匈牙利专家赴山东,解决了这些柴油车的技术问题,并组织该省有关技术人员和工人进行培训,由他讲解柴油车有关技术,历时月余,传播提高柴油车的使用维修技术,受到好评。

他非常关心汽车维修工作的技术改革,以改变汽车维修手工操作的落后面貌。他经常深入基层与工人研究改革保修工具。如他曾协助全国一等劳模吴振华在试制 “制动试验器”时,提出一些建议,提高其使用性能,解决制动的检验手段。另外,他对汽车保修厂的厂房设计、旧件修复工艺、汽车不解体检验技术等亦多加研究和关心指导。

1955年,他奉派赴越南参加工作组期间,曾对越南某修理厂的建设,提出改革设计方案,节约数亿元越币的投资,并协助他们建立技术管理制度,受到越南交通部的表彰。

1978年恢复工作后,他还常以多病之身,积极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和鉴定会等,对铁与铁合金的涂镀技术、汽车不解体检验技术等,提出很多改进意见。特别是对不解体检验技术所研制的14种设备,他十分关心,几次在会上提出了不少改进意见,改变了 “眼看,耳听,手摸”的汽车保修的落后面貌。数十年来,为我国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的提高做出了很大贡献。

研制成功节

约式白煤炉 倡导新能源、新车型

李梦九对汽车运输代用燃料、节油技术及开发新能源、新车型、机型等积极研究,成效显著。

50年代,汽油十分缺乏,1951年他与北京修理厂的技术人员和工人一起,研制成功了“节约式白煤炉”,较好地解决了煤气的滤清、去硫和结碴等问题,停车1小时以内,不须摇风、通炉、除碴,即可继续发动行驶。为当时 “蹲车时间”最长的炉型。为此,他受到交通部300万元 (旧币) 的奖金,其后,又被评为先进生产者。1955年该项成果在全国公路劳模大会上展出后,在京、津、内蒙、山东等地获得推广,为国家节约了大量汽油和资金,降低了运输成本,效益显著,受到好评。后来汽油缓解,我国也生产出自己的解放牌汽车,此项成果被评为战备成果,予以保留。

他做为交通部门的副总工程师,对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极为关注。早在50年代初,一机部筹建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时,原拟引进苏联2.5吨嘎斯牌汽车进行仿制,但交通部门做为汽车的主要用户,其所承担的运输任务,主要是较长距离的运输,因而需要较大吨位的汽车。在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中,虽然小吨位汽车用量较大,但在我国当时只能生产一种车型的情况下,他力主引进较大吨位的车型,经过力争,取得共识后,采纳了这种建议,决定引进较大吨位的吉斯150型车仿制,即后来的解放牌汽车。这个决定还是正确的,长期以来在我国运输生产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50年代,他还积极建议引进推广大型铰链车,即现在的铰接通道式大客车,以解决城市公共交通运输问题,他为研究解决大客车的铰接等技术问题起了重要作用。

1978年,在他恢复工作后,还多次参加解放牌汽车发动机四大件改造及旋转活塞发动机 (即转子机) 等的研究和鉴定工作,积极提出建议和支持,使这些科研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四大件改造通过鉴定后,由国家经委召开会议,在全国范围推广,为国家节约大量汽油和资金。转子机虽由于工业体制问题,未能大批量生产,但其性能是全国最好的一个。

在改革开放前,我国大客车的生产,由于没有客车专用的底盘,一直是利用解放和黄河货车底盘改制而成。新底盘到厂后,先要铲铆钉、锯大梁,既浪费,又不符合客车性能的要求。多年来,他一直主张建立我国自己的客车底盘厂。1975年,他恢复工作后,即积极支持研究专用底盘的大客车,在交通部列入科研计划后,积极参与,研制成功JT663(扬州厂)及JT680(广东厂)大客车。他亲自参加鉴定,严格把关,现已批量生产。此后,他又积极支持研制大型后置卧式柴油机的高档大客车,列入交通部 “六五”科技攻关项目,并确定引进适合我国国情的日本柴油机进行仿制。由重庆公路科研所与大连客车厂和内燃机厂协作研制出我国第一台JT1118型高档大客车及卧式柴油机。1985年,他还以多病之身,参加了鉴定会,并提出一些改进意见。目前,这种车型又已大为改进,性能良好。惜天不假年,他未能见到。

为国家培育了大量机械工程人才



李梦九大学毕业后即留校任教,曾开过汽车试验、热工试验、材料试验及材料力学等课程,设计和试制成功了凝水动力厂中的蒸汽发动机,并实际应用。

北平沦陷时期,学校改名北京大学工学院时,他曾开过汽车学、水力机械、机械设计、船用机械、造船学及材料力学等专业课和基础课,并根据需要编著了部份讲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他又曾奉派到北京铁道学院任教,讲授汽车学等课程。李梦九在高校任教近10年,为国家培育了大量机械工程人才,其中许多人成为高校和各有关部门的技术骨干。

简历



1909年4月17日 生于天津市。

1927—1933年 北平大学工学院机械工程系毕业,获学士学位。

1933—1937年 任北平大学工学院机械工程系助教。

1937—1942年 任北京市公共汽车处机务课课长。

1942—1946年 任北京大学工学院机械工程系讲师、副教授、教授。

1946—1947年 任平津汽车修配总厂北平汽车修理厂正工程师兼工场长。

1947年5月—10月 任平津区汽车修配总厂北平营业所正工程师。

1947—1949年 任交通部公路总局第八区公路工程管理局工程运输队正工程师。

1949—1951年 任华北公路局、交通部公路局正工程师。

1951—1953年 任交通部运输局工程师,兼任北京铁道学院教授。

1953—1966年 任交通部运输局公路总局、交通工业局、公路总局(只管汽车运输) 副总工程师。

1978—1985年 任交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

1978年 聘为交通部技术职称评定委员会委员。

1978年及1985年 当选为中国公路学会第一、二届理事会副理事长。

1963年及1983年 当选为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第一、二届理事会副理事长。

1985年12月2日 病逝于北京。

相关参考

如此有才,前途无量

明代文学家李梦阳,二十岁时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中举人,第二年又考中进士,年少得知的他,不仅是家族的骄傲,也成为家乡远近闻名的大才子。正当朝廷准备赐他官职的时候,却因为父母先后去世,不得不在家守孝,几年后才

明朝文坛四杰之一何景明 何景明的诗

  何景明是明朝文人、官员,前七子之一、明朝文坛四杰之一,与李梦阳并称文坛领袖,他的作品有盛唐遗风,代表作为《大复集》。  明朝文坛四杰之一何景明  何景明(1483年8月6日—1521年8月5日),

少女慈禧刘雪华版30集,刘雪华演过的电视剧有哪些?

刘雪华演过的电视剧有哪些?1983年《少女慈禧》饰慈禧太后  1985年《笑傲江湖》饰任盈盈  1985年《几度夕阳红》饰李梦竹   1985年《傲啸江湖》饰司徒飘飘1986年《圣剑飞鹰》饰皇浦英  

成吉思汗简介,成吉思汗简介

成吉思汗简介成吉思汗的简介是什么?成吉思汗生平事迹简介1162年,成吉思汗降生在蒙古部乞颜孛儿只斤氏的一个贵族之家。观其一生,他是在戎马征战中度过的,其功过也集中反映在武功之盛中。他的功劳在于:统一了

明朝皇帝列表及简介,明朝16位皇帝简介

明朝16位皇帝简介明朝十六位皇帝简介,有图有真相明朝皇帝列表(不要简介)太祖朱元璋(1328-1398)年号“洪武”1368年称帝,在位31年惠帝朱允炆(1377-1402)年号“建文”1398年即位

三皇五帝简介,三皇五帝简介

三皇五帝简介三皇五帝功绩简介  三皇,指天皇:伏羲,地皇:神农,人皇:轩辕。五帝,指金帝:颛顼,木帝:帝喾,水帝:尧,火帝:舜,土帝:大禹。  伏羲的功绩是一画开天、创造八卦,文字,渔猎,婚姻。  神

咸丰皇帝简介,咸丰皇帝简介

咸丰皇帝简介咸丰皇帝简介爱新觉罗·奕詝(1831年7月17日—1861年8月22日),清朝第九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的第七位皇帝,清朝以及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有实际统治权的皇帝,也是清朝最后一位通过秘密立储

王娡简介,王娡是谁?(简介)

王娡是谁?(简介)生平简介  王娡(约公元前179年—公元前126年),汉景帝刘启第二任皇后,汉武帝刘彻生母,王美人是愧里人,按当时的习惯应该在14-15岁就出嫁了,约三年后入汉宫,为景帝生下一男三女

《史记》简介,史记简介

史记简介《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马迁开始了《太史公

隋炀帝简介,隋炀帝简介

隋炀帝简介  1、人物简介  隋炀帝杨广(569年-618年4月11日),一名英,小字阿摐,华阴(今陕西华阴)人,隋文帝杨坚与文献皇后独孤伽罗次子[1],隋朝第二位皇帝。生于隋京师大兴,开皇元年(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