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循和他的雕菰楼
Posted 债务
篇首语:入于污泥而不染不受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侵蚀,是最难能可贵的革命品质。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焦循和他的雕菰楼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焦循和他的雕菰楼
焦循(1763-1820),字理堂,一字里堂,晚号里堂老人。世居北湖黄珏焦庄(今属方巷)。清代扬州学派的中坚人物,博学多识,据张舜徽先生在《清代扬州学记》所列,一生著述五十九种,数百卷。经、史、历、算、声韵、训诂、医学、戏曲无所不包。在他的经学研究中,尤精家传的《周易》之学。焦循在《易通释·自序》中说:“循承祖父之学,幼年好《易》。”在给王昶(号述庵)的两封信中分别说道:“循,贱士也。家微寒,僻居下里。惟以先祖父之训,不敢为世俗之学。”“循居甘泉之北乡,地僻无师学。惟先人之教,以为生员所重在学术,不在科甲。于是命之究习经书,博览典籍。”
从焦循曾祖母、祖母身世来看,焦家的先世曾较为富有,曾祖焦源,江都县学生,精于《周易》之学,曾祖母卞氏是大家闺秀,能诗善画。焦循祖母是当时名士王方魏的孙女。王方魏的玄祖、曾祖皆好《周易》,并以《周易》授徒,焦循的祖、父既有家传,又受其影响,也都善《周易》之学。焦氏家族以忠厚传家,广施仁爱,常以德报怨。到焦循父亲焦葱(字佩士)这一代,初始日子过得还不错,曾修建祖产“湖干草堂”,阚长保《黄珏丛谈》记载:焦葱“拓其屋,绕以修竹,竹内种芍药一畦,周以绛桃,又植老梅数本,玉兰、山茶、海棠各一本。屋十余间,以半课子,半为宾客吟宴之地”。日久,别人欠他家债务久拖不还,以致焦家也时时借债,家道开始中落。乾隆四十九年(1784),焦循的父亲病重,自占一卦,认为气数已尽,不久于人世,遂将多年来他人所欠自己的“数千金”欠条、买族人房屋的凭据全部烧掉。又将自己欠人的债务全部还清,生怕日后子孙逼人债务或欠他人债务不还。
这一变故以及连年的灾荒,使焦家跌入困境。两年后,将剩下的几十亩田卖去,在忍受饥寒中居然又将卖地的钱买了书。他在《修葺通志堂经解·后序》中说:“乾隆丙午连岁大饥,余叠遭凶丧,负债日迫于门,有良田数十亩,为乡猾所勒买,得价银仅数十金。时米乏,食山薯者二日,持此银泣不忍去。适书贾以此书至,问售,需值三十金。所有银未及半,谋诸妇,妇乃脱金簪取银,得十二金,合为二十七金。问书贾,贾曰"可矣。"盖歉岁寡购书者,而弃书之家,急于得值也。余以田去而获书,虽受欺于猾,而尚有以对祖、父,且喜妇贤能成余志,是夕餐麦屑粥,相对殊自怿也。”这段记载,我们清楚地看到,当时焦循的家境已是相当的窘困,而好学之志又十分坚定。
焦循曾应阮元之邀,游幕鲁、浙年余,余时皆居家授徒糊口的同时,又孜孜不倦地治学。他的弟弟焦徵说他求知是一刻不停,“学有辍时,思无辍时也。食时、衣时、寝时、行路时、栉沐时、便溺时,凡不能学时,皆当即所学而思之。”后来参与《重修扬州府志》编纂,得修脯金五百,以少半在地形盘曲若蠃的雕菰淘中买地五亩,大部分作生圹(家族墓地)。修脯金的另一部分“葺其老屋曰"半九书塾",复构楼曰"雕菰"”为其书屋。“圹以藏骨,楼以息魂”。
“雕菰楼”虽只仅方丈许的二层小屋,然名气很大。规模虽小,四面开窗,但环境极佳,近观书塾外,曲水湾环,春草夏蒲、秋芡冬苇,高柳濒水,松柏碧梧;远眺白茆湖,帆樯出没,湖光山色,渔灯牧唱,尽收眼底,实是读书著述的好去处。焦循《登雕菰楼有作》说道:“开窗但杨柳,坐久身不知。鹭起人烟尽,牛鸣即涧迟。闲心变书史,病骨识天时。昔日张公子,犹有千首诗。”“雕菰楼”的名气更在于此后焦循“读书、著书恒在楼,足不入城市者十余年矣” 。
嘉庆二十五年七月,焦循病发。服药数日,不见起色,自觉近年思用太猛,难以康复,遂整理所著手稿,将其中存疑待考的全部烧毁,以免流传后世,贻误他人。七月二十四日,唤子廷琥于榻前,嘱其后事,遂停止服药,二十七日辰时去世。焦循去世后仅半年,其子焦廷琥也在极度悲痛中病逝。此后又遭兵燹水灾,焦家衰落,老屋年久失修,相继毁坏。据传,1956年,焦氏后人将书塾全部拆卖。
“雕菰楼”今虽不存,但焦循留下的治学精神和态度给后世学人树立了榜样。“雕菰楼”也成为海内外学人向往的地方。
人物志 焦循主要事迹?焦循的生平简介
【生卒】:1763~1820
【介绍】:
清中叶经学家、数学家。字理堂,又字里堂,晚年号理堂老人。扬州府甘泉县(今江苏邗江县)人。焦循出身于治《易》世家,自幼聪颖,学不随俗,39岁方中举。入京会试落榜后,无心仕途,筑雕菰楼于北湖,终身潜心学问。他继承发扬戴震的汉学传统和天文算学,并与当时的著名学者切磋探讨,尤与钱大听、段玉裁、王引之、阮元、汪莱等人交往甚密,相互启迪。所治群经,以《周易》经传用功最深,积十数年功夫,方完成其著名的《易学三书》。
焦循治《易》,不同于惠栋、张惠言惟汉易是从的学风,主会通百家之说,不墨守一家之言,企图在汉人象数之学的基础上,独辟蹊径,另立一解《易》新体例,成为清代汉学家解《易》的殿军。他反对区分伏羲、文王和孔子之易,反对区分卦辞和爻辞,视《周易》经传为一完整和精密的体系,认为它是“圣人教人改过之书”。焦循易学强调变通,并提出旁通、相错、时行三条原则,作为变通的规则,用来解释《周易》经传,由此构成其易学的一大特色。所谓“旁通”,即凡六爻皆相反的卦象,其刚柔爻象可以相互配合,相互推移。但刚柔互易只能是不当位的二与五、初与四、三与上爻互易,从而使不当位的爻象各当其位,不可任意为之。如果本卦不能相易,则与其对立卦的爻象互易,这样,一卦可以转化为许多卦,其卦爻辞也可以彼此串通,互相解释。所谓“相错”,即八卦交互重叠,如乾下坤上为泰,乾上坤下为否,坎上离下为既济,坎下离上为未济,凡相错者则相互联系,相互转化,其卦爻辞也可以相互发明。所谓“时行”,即刚柔爻象推移互易而不终止;在此过程中,凡遇不通之卦即变为旁通之卦,使趋向于通。此三种体例又以二五爻互易为总原则,称为“二五变通为易”。焦循易学的另一特征是提出比例说和引申说,用来处理卦爻辞之间的关系和字义。所谓“比例说”,即按照数学上比例的法则,处理卦爻画和卦爻辞之间的关系。凡相错之卦、旁通之卦、二五互易之卦,皆可成比例卦象,其卦爻辞也可以互释。所谓“引申说”,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广义包括比例说;狭义专指文字学中的假借说,即认为卦爻辞中的许多文字,应按照“六书”中的假借和转注加以理解,方能“一气相贯”,解释清楚。但卦爻辞在其中并无实际意义,只不过是卦爻象变易的抽象符号而已。这又将《周易》的内容完全形式化了。
焦循一生著述甚丰,包括经学著作、科学著作、史志和文学著作共300多卷,如《易通释》、《易图略》、《易章句》、《孟子正义》、《论语通释》、《加减乘除释》、《开方通释》、《释轮》、《释弧》、《医说》、《毛诗地理释》、《扬州府志》等。经史、历算、训诂,无不有所造就,尤精易学和算学,成为清代中期著名的学者之一。他在算术、代数、几何和球面三角等数学分支都有杰出的成就。他以数学法则解《易》,用乘方分析六十四卦的排列,用比例考察卦爻辞之间逻辑的关系,视《周易》经传为一有机整体,含有许多辩证思维和逻辑思维的积极成果,当时尤负盛名。他博采中西、会通百家的学术宗旨,也具有普遍的方法论意义。
相关参考
焦循(1763-1820),江苏扬州人。治学严谨,著述宏富,识力精卓,于学无所不通,于经无所不治,在易学、诸子、历算、方志等方面均有精深造诣。著书数百卷,皆精博。阮元谓之为“一代通儒”。清代学术,吴学
秦帝国外交政策的奠定者:范睢和他的远交近攻 公元前268年,一个人从齐国逃到秦国,他的到来对秦国的命运产生了重要影响,甚至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进程。这个人就是向秦昭王提出“远交近
青蛙小牛鸭子鹦鹉狐狸灰狼考研逃犯古代玄武门
俗话说,老子英雄儿好汉。这似乎是个比较普遍的规律。但这句俗语放到赵云和他的两个儿子身上,却不适合了。因为赵云和他的两个儿子可以说是三国虎父犬子的一个写照。关二爷武功了得,他的几个儿子也不含糊。关平、关
克里姆林宫的公主中,没有一个当上国王的。不仅是因为苏联以及后来的俄罗斯从无王位世袭一说,另外身为“克里姆林宫儿女”也未必是一种幸福。 今天我们要讲的就是斯大林和他那刚刚在美国去世的儿女斯维特兰娜
八一、北影兩家製片廠在同一時間同題拍攝《許茂和他的女兒們》,是建國後電影界一樁罕見的“撞車公案”。儘管已經過去30年了,許多老影迷依然對那段往事抱有濃厚的興趣,因爲“撞車公案”背後沉澱了太多的故事和祕
我國北宋的著名學者張載爲後世留下了許多寶貴的思想遺產,其中最著名也最爲人們所熟悉的是“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由於每一句都以“爲”字開頭,故簡稱“四爲句”。近千年來,張載
???明朝末年,各地农民纷纷起义,大明江山摇摇欲坠。那时候,江苏大运河边上有一座梁王城,那是农民起义的一个支派,为首的正是自封为“梁王”的邱仁贵。邱仁贵招兵买马,拥有部众三千余人,更有一支神奇的蜂子兵
菲律宾第1大亨和他的第三代子孙【菲律宾世界日报专讯】(《菲律宾星报》专栏作家IrisGonzales专栏文章)时间要回溯至20世纪20年代。当时,这位准大亨计划在菲律宾开办一家公司,这一公司直到今天仍
阿炳(华彦钧)算得上是最具国际影响力的无锡人之一,在无锡市中心寸土寸金的崇安寺商业区,竖立的一尊阿炳的雕像,反映出他在这座城市的地位和声望。 阿炳雕像头戴礼帽、佝偻着身子,左手握弦、右手持弓,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