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曾经试图加入太平天国

Posted 太平军

篇首语:做一个决定,并不难,难的是付诸行动,并且坚持到底。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左宗棠曾经试图加入太平天国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左宗棠曾经试图加入太平天国

2、左宗棠出征前,问慈禧要一样东西,慈禧非但不生气,反而很高兴

左宗棠曾经试图加入太平天国

左宗棠和太平军联系的说法,最早见于晚清末年黄小配的历史小说《洪秀全演义》,其中写道:当洪天王入武昌时,左宗棠曾上书天王,劝他勿从外教。洪天王见他不明种族,又不识君民同重的道理,因此不甚留意。”  

此后,这种说法以讹传讹,变本加厉。  

野史传说,当太平军打到长沙城外时,左宗棠去太平军大营会见了洪秀全;当太平军杀到湘阴时,他去会见了石达开。  

1947年,历史学家范文澜在撰写《中国近代史》时,采用了这个说法,写道:据比较可信的传说,当太平军围长沙时,左宗棠曾去见洪秀全,论攻守、建国的策略,劝放弃天主耶稣,专崇儒教。秀全不听,宗棠夜间逃走。”  

有了历史学家的加持,左宗棠见太平天国的事情更加变得板上钉钉,很多人甚至感慨太平天国不能用人,否则何以不得天下?  

然而,这个说法看似有趣,其实千疮百孔。  

首先从时间地点上来看,就完全不对。  

1853年1月12日,太平军攻克武昌,仅仅过了一个月多点,就于2月9日弃城,沿江东下。而根据《左宗棠年谱》,左宗棠早在1852年10月8日就已进入长沙张亮基幕府了。  

其次,左宗棠是名扬海内的传统封建士大夫。  

他在年轻时以诸葛亮自许,曾经为自己取号今亮”,自许文章西汉两司马,经济南阳一卧龙”。后来,又接连得到三位封疆大吏的赏识。  

早在1830年,即道光十年,江宁布政使贺长龄就以国士见待”年仅18岁的左宗棠。1837年,时任两江总督的陶澍与左宗棠相遇,结果陶一见目为奇才,纵论古今,为留一宿”,后来又结为儿女亲家。  

1849年冬,林则徐因病辞去云贵总督一职,返回福建途中经过长沙。林则徐对左宗棠一见倾倒,诧为绝世奇才”,两人于江中宴谈达曙,无所不及”。临别之际,林则徐还写了一副对联相赠左宗棠: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  

回福建后,身染重病的林则徐深知来日不多,就命次子聪彝代写遗书,向皇帝一再推荐左宗棠为绝世奇才”、非凡之才”。  

能够得到三位省部级高干的赏识、推荐,可见左宗棠的才能确实非同小可。而且,当时他的名字也已经为咸丰皇帝所知晓。  

所以,时刻等待机遇展示自身能力的左宗棠,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去投靠当时被看作流寇”的洪秀全。  

三、左宗棠除非会分身,否则没办法见到太平天国高层。  

萧朝贵率太平军进抵长沙的时间是1852年9月11日,洪秀全、杨秀清率太平军主力到达长沙的时间,是10月13日。  

当萧朝贵抵达长沙时,左宗棠正与郭嵩焘等在湘阴东山白水洞经营避难处所。而当洪秀全、杨秀清等率主力抵达长沙时,左宗棠早已于5天,就缒城而入”长沙,进入张亮基幕府,并且获得张的充分信任,一以兵事任之”,日夕区画守具”了。  

正因为以上三个原因,左宗棠多个版本的传记,都没有采纳这一说法。  

如杨东梁著《左宗棠评传》,写道:按以上纪载,不足为凭,兹不取。”王天奖著《左宗棠评传》,有的记载称:左宗棠曾去长沙见洪秀全,进说方略。此说与左宗棠的思想立场和有关史实全不合节,不足凭信。”  

所以,左宗棠有意加入太平天国这种以讹传讹的说法,可以到此休矣。

左宗棠出征前,问慈禧要一样东西,慈禧非但不生气,反而很高兴

导读:晚清时期,朝廷腐败不堪,内有太平天国等起义,外有西方列强的虎视眈眈,清朝统治岌岌可危。在这种情况下,曾经不可一世的八旗军早已消亡,朝廷不得不重用汉臣,故出现了晚清中兴四大名臣,左宗棠便是其中之一,也是最令世人佩服的一个。

左宗棠,湖南湘阴人,五岁时就到省城长沙读书,因天资聪慧,加上他读书刻苦,20岁时就考中了举人,可谓是少年得志。然而,接下了的几次会试考试中,均以落榜而告终,从此他就不再为了科举而读书,而是认真研究兵法、地理等方面的知识。

虽然左宗棠没能通过科举考试入朝为官,但他的才华还是受到了不少人的称赞和赏识,其中就有名满天下的林则徐。听闻左宗棠是位难得的奇才,林则徐亲自到长沙与其见面,两人针对当时的天下局势秉烛夜谈,左宗棠对西北局势的分析,令林则徐非常高兴,不仅赞他为绝世奇才,还留下了“西定新疆,舍左君莫属”的预言。

公元1852年,太平天国大军围攻长沙,在湖南巡抚张亮基的邀请下,左宗棠踏入仕途,此时他已经41岁。左宗棠的一生,经历了湘军平定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平叛陕甘同治回乱等重要事件,让他得以青史留名的则是率军收复新疆。据说,在左宗棠准备抬着棺材出征新疆之前,发生了一件趣事,他非要问慈禧太后哦要一样东西,慈禧非但不生气,反而很高兴,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左宗棠虽然是朝廷重臣,官至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封二等恪靖侯,但他有一个最大的遗憾,那就是没能考中进士,最高学历仅为举人。反观与他齐名的李鸿章、曾国藩等大臣,无一不是进士出身,张之洞还是当年的探花。于是,他就在出征前上书慈禧太后,希望慈禧赐他“进士”。

慈禧看到左宗棠的奏折后,几乎没有任何的犹豫,就让皇帝下旨御赐左宗棠进士出身。有人认为,左宗棠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有攀比心理,把功名利禄看的很重,真的是这样吗?答案是否定的。若左公贪图功名利禄,为何以前索要进士的名头,而非要选择在带兵出征之前呢?

在中国古代,有太多因遭朝廷猜忌而被杀掉或者贬职的大臣,左宗棠深知功高震主的道理。此次出征新疆,他手握近十万大军,还有朝廷所拨的巨款,若他不故意留下贪图功名的污点给朝廷,很可能会被其他人诬陷,所以他才问慈禧索要“进士”的身份,借此打消慈禧对他的猜忌。

相关参考

击毙湘军3位悍将,左宗棠:我们兵力不足

曾国藩拿下安庆后,决定兵分三路与太平军展开全面争夺,曾氏兄弟亲自率主力攻打金陵,试图夺取首功;左宗棠进军浙江、江西,对抗李世贤兵团,使其不能有效援助天京;李鸿章则进军江苏、上海,对抗李秀成兵团,牵制这

左宗棠出征前,问慈禧要一样东西,慈禧非但不生气,反而很高兴

导读:晚清时期,朝廷腐败不堪,内有太平天国等起义,外有西方列强的虎视眈眈,清朝统治岌岌可危。在这种情况下,曾经不可一世的八旗军早已消亡,朝廷不得不重用汉臣,故出现了晚清中兴四大名臣,左宗棠便是其中之一

曾国藩与左宗棠最大的盾起源于太平天国之后吗

那么天京城被攻克后,两人就洪秀全的继承者幼主洪天贵福是否已死的问题,向朝廷打起的笔墨官司,就是二人从此产生了天大矛盾的根源。天京攻陷后,曾国藩听信众将所言,认定洪秀全之子洪天贵福已死于乱军之中,江南匪

为何说湘军名将彭玉麟是清朝最后的清官?

...尉,一生为官清廉,刚直不阿,曾六辞高官,与曾国藩、左宗棠一起被称为大清三杰,是清朝有名的“中兴名臣”,近代史学家称其为“帝国最后一抹斜阳”。1853年彭玉麟加入了湘军,开始了书生向将军的转型,在与太平军的...

为何说湘军名将彭玉麟是清朝最后的清官?

...尉,一生为官清廉,刚直不阿,曾六辞高官,与曾国藩、左宗棠一起被称为大清三杰,是清朝有名的“中兴名臣”,近代史学家称其为“帝国最后一抹斜阳”。1853年彭玉麟加入了湘军,开始了书生向将军的转型,在与太平军的...

步步为营成功收复新疆 湘乡湘军名将刘锦棠

...军起义,并且立下很多战功。31岁时随着清朝的著名大臣左宗棠进军新疆,并且以湘军统领的身份统帅各路军营,并且为收复新疆立下汗马功劳。在收复新疆的战役

步步为营成功收复新疆 湘乡湘军名将刘锦棠

...军起义,并且立下很多战功。31岁时随着清朝的著名大臣左宗棠进军新疆,并且以湘军统领的身份统帅各路军营,并且为收复新疆立下汗马功劳。在收复新疆的战役

镇压太平天国之后李鸿章的10万湘军去哪了

在镇压太平天国行动中,三支由官员自己组织的军队一直是军队的主力,他们就是曾国藩的湘军、左宗棠的楚军和李鸿章的淮军。但是在镇压了太平天国之后,李鸿章的淮军和左宗棠的楚军都还存在了一段时间。后来在部分淮军

李鸿章的十万湘军在镇压太平天国之后,去哪了

在镇压太平天国行动中,三支由官员自己组织的军队一直是军队的主力,他们就是曾国藩的湘军、左宗棠的楚军和李鸿章的淮军。但是在镇压了太平天国之后,李鸿章的淮军和左宗棠的楚军都还存在了一段时间。后来在部分淮军

国民政府三次试图“收回”香港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1941年12月23日,中、美、英三国在重庆召开联合军事会议,讨论对日作战。24日,蒋介石表示他希望团结三国的力量,制定出包括香港、马来亚、缅甸在内的全亚洲范围的对日作战计划,并向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