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初年为何会爆发南北党争

Posted 势力

篇首语:所谓活着的人,就是不断挑战的人,不断攀登命运险峰的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顺治初年为何会爆发南北党争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顺治初年为何会爆发南北党争

2、历史人物 唐代“牛李党争”中李党的领袖级灵魂人物李德裕发挥了哪些作用

顺治初年为何会爆发南北党争

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林小静

顺治初年的南北党争是指以陈名夏为首的“南党”与以冯铨为首的“北党”之间互相倾轧、弹劾的斗争,最终结果是以陈名夏被顺治下令绞死、“南党”势力受重创而结束。南北党争的直接参与者是“南北”两党的汉官,但是满族官员却起着至关重要的重用。南北党争的爆发有着深刻的政治背景,可以说,南北党争的背后是顺治试图制衡满族官员为主的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势力,但结果却是以顺治的失败告终。

陈名夏

为什么在清朝会爆发汉臣之间的党争?首先不得不提到顺治帝的用人之策。满清入关之初,为了安抚前明官绅,宣布仍继续任用明朝官吏。同时面对治理国政的诸多问题,顺治帝开始大量起用汉臣,他任命王永吉来治理河道,起用汉臣修改补充《大清律例》。在各个领域中,顺治帝同时实行满汉复职制,但凡职位皆有满汉官员分别担任,以至于汉族大学士的人数超过了满洲大学士的数量。其实早在明朝就出现了非常多的党争,很多明臣到了清朝做官,党争就延续到了清代。在这种情况下,顺治时期出现了汉臣间两股势力的对抗,一派是前明内阁大学士冯铨,他在前明投靠阉党,被归为“北党”,另一派是以陈名夏为首的“南党”,他们属江南地主知识分子的代表。

顺治帝

最初,“南党”的势力更盛,一方面是顺治帝亲政后,认为冯铨一党曾与摄政王多尔衮走得很近,势力坐大,因此下令罢黜冯铨,冯铨为首的“北党”的势力在朝中受到严重的打击。另一方面与科举制在清朝的不断推广有关,南方士人在八股文方面的能力远胜于南方,于是有更多的南方士人通过科举进入朝中,充实了“南党”的力量。而时任大学士的陈名夏利用手中的特权不断挑选南人进入朝廷,形成以自己为首的南方汉人的势力集团。出于对陈名夏等人为首的“南党”的限制,顺治帝亲政之初,被罢免的冯铨再一次被启用。顺治帝一开始是想通过调和“南北”两党,以此制衡八旗贵族的特权。但是以陈名夏为首的“南党”却自恃顺治帝的重用,通过李呈祥的《辨明满汉一体疏》和 “任珍案”对满官发起了激烈的攻击,最终令顺治不得不在满官与汉官中作出抉择。

顺治十一年(1654年),内翰林国史院大学士宁完我对陈名夏进行弹劾,其罪名是陈名夏反对薙发,其言曰:“陈名夏痛恨我朝薙发。鄙陋我国衣冠。蛊惑故绅,号召南党。布假局以行私,藏祸心而倡乱,何以明其然也”。宁完我对陈名夏的抨击无比的尖锐,又列其罪名“通敌”、“贪污”、“结党”,共十二大罪,势必致陈名夏于死地。面对宁完我为代表的议政王大臣的施压,顺治只好降旨从重议罪,以“言官隐嘿不纠,殊负职任”为理由,于顺治十一年三月十二日下令将陈名夏绞死。

宁完我

因此,可以说,顺治时期的“南北党争”的根源是顺治极力调和满汉矛盾,通过提拔汉臣来制衡满洲贵族,但是以陈名夏为代表的汉臣却企图凌驾于满臣之上,最终引起了后者对其的反攻。而对顺治帝来说,为了自己和皇族的利益他可以暂时与汉官联盟,但当满汉矛盾突然尖锐起来,他的立场只能在满人一边。这也是为什么顺治要清算陈名夏等人的深层原因。

参考文献:

王于飞:《陈名夏之死与顺治改制内幕》,《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07期。

李硕:《顺治帝与汉官集团之间的关系》,《满族研究》2016年03期。

欢迎朋友们订阅近代中国!

历史人物 唐代“牛李党争”中李党的领袖级灵魂人物李德裕发挥了哪些作用

唐朝后期,南北司(北衙宦官与南司翰林)的权力斗争十分尖锐,可说是贯穿始终的主要矛盾之一。在这样的政治背景下,作为朝官老大的宰相如果依附宦官当然会遭士人白眼不得人心,认为是叛徒;但反过来,如果南司士子没有掌握实权的权宦的推荐,又根本不可能当上位极人臣的宰相。南北司本身都是唐朝政府的重要组成部分,却分裂成两大政治势力和流派,这本身就是一种弊政。而贵为国家元首的皇帝若不能协调此种矛盾,就也只能隔岸观火让他们斗个死去活来了,唐朝晚期更是进入了宦官“全垒打”式的全方位治政时代。只有极少数较有作为的朝官通过某种“潜规则”巧妙摆平这种障碍,李德裕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与唐武宗的合作被史学家誉为“君臣相知成晚唐之绝唱”,这一篇我们单表李德裕与宦官势力的微妙博弈。>政治投资>无可否认,作为唐代“牛李党争”中李党的领袖级灵魂人物,李德裕参与的朋党之争确令朝政一派乌烟瘴气,但话说搞朋党有一手、搞建设更加有一手的唐武宗最佳宰相李德裕也是晚唐最后雄起的时代“会昌中兴”的主要经手人,可以说唐武宗在位的六年是李德裕政治生命中最辉煌的六年,这六年里外平回鹘、内制宦官,以及定昭义、汰冗官、助灭佛,可谓是功绩赫赫,也由此跻身大唐名相行列。> >为何在晚唐宦官专权、朝官被视如草芥的不利情况下,李德裕能突围力挽狂澜、“摆平”宦官集团完成唐朝最后一次的华丽转身?>父亲就是宰相的“官二代”李德裕初入政坛一帆风顺所向披靡,原本雄才大略的李德裕是不屑攀附宦官的,并曾以此嘲笑过依附宦官的牛党诸公。但此后经历了多次官场沉浮淬火的李德裕心里非常亮堂,那就是必须处理好与执当时大唐政治牛耳的宦官集团的关系,这是一种深层政治密码,不然纵有李训、郑注的传奇智谋和满肚子诡计,也逃脱不了“甘露之变”失败的命运,因为宦官集团已经作为一种根深蒂固的政治势力深深渗透到了李唐王朝的方方面面挥之不去,甚至于当时各地的节度使和官员都是通过重金贿赂神策军中尉获得官职,然后到了地方加紧盘剥百姓达到收支平衡的。换句话说,如果没有宦官的支持,就是皇帝做事决策也没有支撑点,也只有变相取悦宦官取得“合法”行政权后,再藉着政绩和宦官叫板甚至于反制他们了,这就叫做战略性退却。>话说李德裕被李训、郑注排挤出局,被贬任淮南节度使之时,早已不是青涩时代的那个李德裕了,此时的他做事胆大心细绵里藏针,不经意间就把敌人打倒或收编。>监军宦官杨钦义奉召进京,大家纷纷猜测他此次进京一定是高升做枢密使。对于此种猜测,李德裕也认为不会是空穴来风,不过处事稳重多谋略的他没有和其他趋炎附势的家伙一样去对还没升官的杨监军直接套近乎。一方面要避嫌,但另一方面当然也不能太无动于衷,这就得考李德裕的政治智商了,因为如果把杨钦义拍得舒服了,说不定自己回朝再当宰相的愿望就能实现了。> >李德裕采取的是“欲擒故纵”的那一招。作为地方长官,李德裕对杨回京的事表现得颇为冷淡,接待他如同平常一样公事公办,并未增加礼节,更加没有多送金银财宝,这当然引起杨钦义的痛恨咱走着瞧,山不转水转。>不料,不久后的一天,李德裕却杀个回马枪,单独延请杨钦义,并在节度使府正厅举行盛大酒会为老杨饯行,情礼极厚,单是送给老杨的古玩珍宝就堆满了几张大床,杨钦义当然是喜出望外,哪还有什么怨气。>而历史的戏剧性就在于,当杨钦义兴致勃勃进京行到汴州时,朝廷却下诏叫他哪来的回哪去,高升之事算是泡汤了!>这回可糗大了,回到淮南的杨钦义连忙把李德裕送给他的珍玩如数奉还原主,李德裕却坚决拒收。言下之意就是,大家山水有相逢,何必算计得那么尽呢。>果然这是一次非常精准的政治投资,因为不久以后杨钦义就被任命为枢密使,成了宦官头面人物,终于咸鱼翻生时来运转,应验了李德裕超群的投资头脑及眼光。

相关参考

岳乐是怎么死的?岳乐死后为何会被降级削谥

岳乐是清顺治时期到清康熙朝的大臣,全名爱新觉罗·岳乐,清太祖努尔哈赤第七子阿巴泰之子,清安和亲王。岳乐,初封镇国公,顺治时期,因为镇压张献忠所部叛乱有功,因功晋为贝勒,后来袭爵为安郡王,之后又因为支持...

安德海为何被杀

  安德海为何被杀?丁宝桢为何敢对安德海下手?  宦官乱政之事古来有之,清朝入主中原之后,吸取明朝宦官专政,党争严重致使国力衰退的教训,对于太监不得干政有了更多的规定。  顺治帝十年颁布诏书,这道诏书

清朝顺治帝的陵墓里为何会有十七位格格陪葬

顺治先后册立了2位皇后,一位是他母亲的侄女博尔济吉特氏,由多尔衮做主定婚、聘娶,顺治亲政,册为皇后,二人性格不合,顺治废掉皇后,降为侧妃;另一位是孝惠章皇后,博尔济吉特氏,顺治十一年(165年)五月,

孝庄的亲侄女顺治的皇后 为何会离奇失踪

如果从努尔哈赤建立后金称汗算起,到公元1912年宣统帝退位,在长达二百九十六年的历史中,将生前当过皇后和死后追封的算在一起,大清共有三十一位皇后。这些皇后当中所有人在死后都有迹可考,唯独顺治皇帝的第一

与顺治擦肩而过的女人

今北京西三环“公主坟”埋着清朝仅有的一位汉族公主孔四贞。清皇室怎么会赐封一名汉族公主呢?这其间还有一段历史渊源。孔四贞的父亲孔有德,原是明朝镇守辽阳的一名参将,明末降清,顺治初年封为定南王,后来成为清

北宋初年的大将曹彬为何会发明“缓刑”?

曹彬任节度使知徐州时,他手下有一个年轻的官吏犯了法,案件都已经查实了,本应处罚20大板。可是曹彬就是对此事不闻不问。曹彬一向执法严明,所以大家都对此事感觉奇怪。一年之后,曹彬忽然下令将那个下属抓了起来,...

北宋初年的大将曹彬为何会发明“缓刑”?

曹彬任节度使知徐州时,他手下有一个年轻的官吏犯了法,案件都已经查实了,本应处罚20大板。可是曹彬就是对此事不闻不问。曹彬一向执法严明,所以大家都对此事感觉奇怪。一年之后,曹彬忽然下令将那个下属抓了起来,...

清朝为何会兴起文字狱

据不完全统计,在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四朝发生166起,顺治7起。康熙12起,雍正17起,乾隆130起,清朝文字狱处决了200多人(以康熙初年庄廷龙明史案、雍正末年吕留良案杀害最多),涉及3000多人

揭秘北宋初年的大将曹彬为何会发明“缓刑”?

曹彬任节度使知徐州时,他手下有一个年轻的官吏犯了法,案件都已经查实了,本应处罚20大板。可是曹彬就是对此事不闻不问。曹彬一向执法严明,所以大家都对此事感觉奇怪。一年之后,曹彬忽然下令将那个下属抓了起来,...

与顺治擦肩而过的女人 清朝唯一汉族公主孔四贞

今北京西三环“公主坟”埋着清朝仅有的一位汉族公主孔四贞。清皇室怎么会赐封一名汉族公主呢?这其间还有一段历史渊源。孔四贞的父亲孔有德,原是明朝镇守辽阳的一名参将,明末降清,顺治初年封为定南王,后来成为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