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臣李侍尧数次犯法,乾隆为何不忍杀他

Posted 总督

篇首语:年轻不是用来放纵的理由而是奋斗的资本!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名臣李侍尧数次犯法,乾隆为何不忍杀他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名臣李侍尧数次犯法,乾隆为何不忍杀他

2、清朝大贪官李侍尧为何能够死里逃生

名臣李侍尧数次犯法,乾隆为何不忍杀他

李侍尧,字钦斋,清代乾隆朝名臣。他宦海沉浮多年,几起几落,《清史稿》中说李侍尧“屡以贪黩坐法,上终怜其才,为之曲赦。”这其中究竟有什么玄机?且容我们慢慢道来。

(李侍尧朝服像)

李侍尧出身名门,其先祖是清朝开国功臣李永芳,李侍尧凭借父祖功勋,以荫生身份步入官场,初入仕途便受到乾隆帝赏识,先后担任正蓝旗汉军副都统、热河副都统、工部侍郎、广州将军等,积累了丰富的处理军政事务经验。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以后署理两广总督,整饬当地吏治,整顿铸钱及经济,均得到乾隆的支持,工作很见成效,在朝野颇有声望。乾隆二十三年即改为实授。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改授湖广总督,改革湖广地区盐政,乾隆很是满意,清廷决定对其加封太子太保。

可以见得,李侍尧入仕前十年,由于其年轻气盛心怀正义,在中央和地方任上都颇有作为,破除了不少弊政,可谓顺风顺水春风得意。

(两广总督署)

可是古代社会风气恶浊的官场,为官一久,也难免会被侵蚀变质。李侍尧为官生涯的第一个挫折发生在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这一年李侍尧调任为两广总督。其属下的右江镇总兵李星垣贪腐罪行被发现,清廷严命李侍尧按律将其羁押,拟罪处刑。李侍尧长期在两广做封疆大吏,经年累月就在地方上飞扬跋扈,有了自己的“小集团”,这个获罪的李总兵,当初也是李侍尧保举方得以为任一方,自然属于李侍尧的“自己人”,于是在对待李星垣的问题上含含糊糊从轻处理了。乾隆帝得知李侍尧对罪臣处罚过轻,于是责备李侍尧袒护他,将其降职以示惩戒。但李侍尧毕竟是皇上宠臣,不久清廷将其召回京城署理工部尚书。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又调署刑部。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再回到两广总督任上,袭二等昭信伯。

上面这一次官场挫折并没有给李侍尧带来多大的打击,但是接下来这次事件就令李侍尧差点丢了性命。李侍尧在地方上任职已久,为人阴刻嚣张,在地方进贡问题上也有不少贪墨行径,手下僚属对他也是敢怒不敢言,后来的大权臣和珅与李侍尧不和,于是利用云南粮储道海宁在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正月上诉李侍尧贪纵营私的罪状。乾隆大为震惊,特命尚书和珅、侍郎喀宁阿按律治理。李侍尧过往的不少劣迹败露,清廷下诏将其夺官,逮捕回京。和珅等上奏拟斩监候,夺取爵位并授给其弟李奉尧。又下大学士九卿商议李侍尧的罪状,改为斩立决。

(乾隆帝戎装照)

乾隆帝一方面有惜才之心,李侍尧所犯并非叛国谋逆之类的死罪,不至于处死。乾隆曾臣下公开讲“李侍尧历任封疆,办事明干,在督抚中最为出色”,还夸李侍尧“最能办事”。不难看出乾隆皇帝对他的赏识。另一方面李侍尧是自己一手提拔,现在却身陷囹圄,也使得皇帝脸面难堪。乾隆最终决定庇护李侍尧,下旨要各部商议,改为斩监候。李侍尧这才捡回一条命来。次年李侍尧又回到官场,继续做乾隆皇帝的臣仆。之后有盐商检举李侍尧在两广任上贪赃,乾隆皇帝也只是派人将李侍尧抓起来拘押几天“意思意思”。晚年李侍尧参与平定了甘肃回乱和台湾林爽文起义,也算是将功补过,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与稳定。

参考文献:

赵尔巽等:《清史稿》

李小泉:《李侍尧研究》

欢迎朋友们订阅近代中国!

编辑: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胡一舟

清朝大贪官李侍尧为何能够死里逃生

有史家举要清朝三大贪官要案,一是甘肃布政使王亶望折监冒赈案,二是云贵总督李侍尧贪纵营私案,三是嘉庆帝立诛和珅案。这三个大贪案均发生在乾隆朝,王亶望后来被乾隆下令杀头,和珅被新皇上嘉庆所杀,而李侍尧案发后却诡异地死里逃生。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民国赵尔巽编写的《清史稿·李侍尧传》等史料记载了事件原委。

李侍尧,八旗勋旧大臣之后,其父李元亮官至户部尚书。乾隆初年,李侍尧以荫生授印务章京。乾隆十四年,乾隆帝初见李侍尧,即夸其“天下奇才”,立擢副都统。此后,李侍尧又历任工部侍郎,户部侍郎,广州将军等职。乾隆二十一年后,李侍尧历任两广总督、户部尚书、湖广总督、工部尚书等高官,乾隆四十二年,李侍尧调任云贵总督,官至从二品。此人精明干练,颇有才略。《清史稿》评价他:“短小精敏,过目成篇。见属僚,数语即辩其才否。拥几高望,语所治肥瘠利害,或及其阴事,若亲见,从皆悚惧。”这是说他很会驾驭属潦,对他们的长短处尤其是“阴事”了解的清清楚楚,故属下都怕他。我想,这就为李侍尧之立功和贪贿埋下了伏笔。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正月,原云南粮储道海宁在乾隆帝召其面询时,不断地夸奖李侍尧颇能办事,而私下又议论李侍尧在滇的婪赃劣迹。乾隆帝闻讯传谕将海宁交军机大臣严讯,严审之下,海宁供出了李侍尧的婪赃情形。正月二十六日,乾隆帝立刻下谕派尚书和珅、侍郎喀宁阿前往贵州查办事件。同天,乾隆帝又命户部尚书英廉查封李侍尧在京家产。和珅、喀宁阿等抵昆明府后密提李侍尧家人,严讯之下家人供出了李侍尧承受官员馈送的详情。接着,和珅等又审李侍尧,李侍尧对家人所供各情供认不讳。于是,乾隆帝命和珅将李侍尧解京质审,并将送银各员亦一并革职严审定拟。

据史料,李侍尧婪赃罪行罄竹难书,但不同今日之判决有个总计数额,且选用同年五月初七日大学士公卿核议的李侍尧罪状书,计有:营私罔利,任意贪婪,李将上贡的珍珠卖与同知、知县等人索要银子二三千两,又复将珍珠收回;一皋司馈送李金如意三柄,李接着将金如意售卖给皋司得银五千两;一通判管理乐马厂,李逼勒他送银八千两。另据史料,李侍尧任所被查抄的资财,其金银、珠宝、洋货等共九百零一项。各类珍珠共二千颗,宝石及宝石料共一百四十多块,各类金器共重五千四百六十三两九钱一分,朝珠六十余盘,自鸣钟等洋货四十四项,玉器共一千余件。另有各类名人手卷、画轴、墨迹等共二百余个。同时,其家人倚主之势勒索诈骗的房产、资财等亦是不计其数。

按清律,李侍尧罪行严重。乾隆帝就痛斥说:“李侍尧由将军用至总督,历任各省前后二十余年。因其才具尚优,办事明干,在督抚中最为出色,遂用为大学士。李侍尧具有天良,自应感激朕恩,奉公洁己,以图报效……乃负恩婪索盈千累万,甚至向属员变卖珠子,赃私狼藉。如此不堪,实朕梦想所不到,不特朕用人颜面攸关,即各省督抚闻之谅无不惭愧痛恨矣。”这一年四月初三日,“李侍尧专案组”的和珅、喀宁阿等奏请皇帝,拟将“李侍尧除挟势求索罪至满流,办理案件将承审官具呈供词任意删改,以致轻重失实,各轻罪不议外,按侵盗钱粮一千两以上例拟斩监侯”。和珅他们的意见说,即使不论李侍尧别的罪行,就是按侵盗钱粮一千两以上的罪行,就可以判处死刑缓期执行。五月初七日,大学士九卿核议奏拟从重改拟斩决,也就是说他们不同意和珅等“专案组”的意见,提出“将李侍尧即行正法”。

然而,李侍尧案经大学士九卿核议具奏后,乾隆却没有批依议,也没有对此提出不同意见驳回重拟,而是于同日发上谕一道,一方面要求各督抚以李侍尧案为戒,一方面要求他们对此案发表各自意见,“毋得游移两可”。乾隆这一招极为老辣。当时,大多数督抚认为大学士九卿从重改拟斩立决的定案“洵属平允”“只有这样更足以惩一儆百,为诸臣之炯戒”,一致赞成将李侍尧从重请旨即行正法。两广总督富勒浑和江南河道总督陈辉祖的意见却被乾隆认为“自异其说”、“游移其辞”,有不同程度的欺君嫌疑而交部察议。惟有安徽巡抚闵鹗元直抒己见,极力主张留李侍尧一条活路。其实,闵鹗元猜准了乾隆帝不想杀李侍尧的心思,他认为李侍尧“勤劳久著”的这一点与乾隆帝想到了一起。因为李侍尧得以免死,可以使得乾隆在众臣僚面前洗去李侍尧进奉见长加恩从宽的嫌疑。

透过扑朔迷离的李侍尧案烟雾,我们可以发觉一个关键词——进贡。李侍尧为官二十多年,是以进贡见长而备受众人瞩目的。乾隆帝也不得不承认,李侍尧和山东巡抚国泰贡品在同僚中最优。进贡,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个传统。贡品成为天子与诸侯间政治经济联系的纽带,也是臣工取悦于皇帝的主要手段之一。进贡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朝贡,二是地方向朝廷进献的常贡,三是个人向皇帝的进贡。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向皇帝进贡的,具有进贡资格是社会地位和权力的象征。乾隆时期,有资格向皇帝进贡的人主要有六类,其中地方大吏包括总督、巡抚、将军、提督等。

作为具有进贡资格的地方大吏,李侍尧从乾隆十八年任热河副都统起至乾隆四十五年,进贡次数有档可查的达一百二十多次,有学者统计,李侍尧一年之中进贡次数最多达九次。按例,督抚进贡只有年节三贡,但李侍尧进贡的次数和名目远远超出,其名目有迎銮贡、木兰贡、谢恩贡、传办贡、贺捷贡等。据考证,在今天故宫博物馆钦安殿御座前,立有一对錾胎珐琅太平有象香薰驮于象背之上,其通高174厘米,长102厘米,錾工极精,珐琅鲜艳如初,是广州錾胎珐琅的代表作之一。此对香薰就是李侍尧在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的进贡物品之一,至今还立于殿上熠熠生辉。

进献贡品需要大投入,李侍尧在置办贡品时不但费心,更要花银的。譬如,李侍尧进贡龙袍要在苏州订做,龙袍、龙褂共九套,计银四百五十两。李侍尧仅在苏州置办古玩、玉器、龙袍等物,就用银二万三千多两。再如,李侍尧任两广总督时,在广东以紫檀木、花梨木、红木为基本材料加工制作宫廷家具进贡,这批家具从订制到完工花了二年多时间,工银花费自然不菲。如此频繁进贡,投入巨大,银从何来?

按例,办贡资用应从官员养廉俸银中支付,除织造、盐官、关差每年有专门银两用来办贡外,所有臣工置办商品均由自己出资。但是,云贵总督岁给养廉也不过二万两左右,这二万两银也仅仅是李侍尧万寿供中一盘朝珠的价格。李侍尧自然不会自己掏腰包的,来源就是“众人头上刮”喽,他仅仅被查实勒索下属的银两就达三万多两。李侍尧上任云贵总督后,对云南钱局铸钱之事特别关心,常常亲自过问钱局的事情,并当众以钱局应有出息为由责难皋司汪圻。汪圻知道其中原委,立备三柄金如意送给李侍尧。但李侍尧并非满足,传话让汪圻每年必须奉上例银五千两。临安府、署东川府知府看见别的官员都送银给李侍尧办贡,知道李侍尧“素性傲戾,不讲情理,若不从便有祸患”,也连忙筹措银子交给道员庄肇奎送李侍尧。结果,庄肇奎发现银子尚未凑齐,离李侍尧交待的数额还差二千两,为避免惹麻烦,他不动声色地自己拿了二千两银补足了一万六千两,准时如数地将银子交给李侍尧家人带赴苏州办贡。这样,李侍尧的努力并没有白费,从他每年进呈贡品的单子中可以看出,其所呈上的贡品,颇受乾隆帝的喜欢,被驳回的数量极少,无怪乎乾隆帝夸他为“贡优奇才”。

由此可以看出,精明的乾隆帝不想杀李侍尧,原因是多方面的。看中李侍尧的才干是一个方面,李侍尧婪赃大多与办贡有关也是一个方面。据有史家分析,乾隆让和珅来办理李侍尧案,似乎要借此扼制督抚以进贡为名而肥己的贪婪劣迹,一方面可以为皇帝纳贡正名,另一方面可以制止督抚贪婪日盛的势头。所以,乾隆在上谕中教训各督抚“须痛自梦省,毋谓查办不及幸逃法网,辄自以为得计。总之,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触目警心,天良具在,人人以李侍尧为炯戒,则李侍尧之事未必非各督抚之福也。”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十月初三日,乾隆帝依闵鹗元的意见下谕,留下了李侍尧一条性命。《清史稿》记载说:“屡以贪黩坐法,上终怜其才,为之曲赦。”第二年年初,乾隆帝派李侍尧任陕甘总督镇压回民起义。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同年五月又任命李侍尧查办甘肃布政使王亶望折监冒赈案。李侍尧感恩不尽,效力自然不在话下。然而,乾隆这一赦免之举,更推动了地方大吏以进贡为借口的侵贪之风。虽然皇帝屡颁谕旨停止进贡,但臣工们的进贡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公事废弛,贿赂公行,官官相护,进贡成了各级官吏“升迁倚仕”的法宝,与进贡相伴的官吏侵贪对清代吏治产生了恶劣的影响。

相关参考

清朝大贪官李侍尧为何能够死里逃生

有史家举要清朝三大贪官要案,一是甘肃布政使王亶望折监冒赈案,二是云贵总督李侍尧贪纵营私案,三是嘉庆帝立诛和珅案。这三个大贪案均发生在乾隆朝,王亶望后来被乾隆下令杀头,和珅被新皇上嘉庆所杀,而李侍尧案发

乾隆有何爱好

乾隆二十二年十二月,皇帝传旨两广总督李侍尧和粤海关监督李永标,说:此次所进镀金洋景表亭一座甚好!嗣后似此样好看者多觅几件,再有大而好者,亦觅几件,不必惜价。如觅得时,于端阳进贡几件来!皇帝如此直接地向

乾隆有何爱好

乾隆二十二年十二月,皇帝传旨两广总督李侍尧和粤海关监督李永标,说:此次所进镀金洋景表亭一座甚好!嗣后似此样好看者多觅几件,再有大而好者,亦觅几件,不必惜价。如觅得时,于端阳进贡几件来!皇帝如此直接地向

急求历史上经典的有关贪心的例子要真实人物要有名

和珅。和珅在清朝的外交事务担任重要职位,连英特使马戛尔尼也对和珅的外交手法十分赞赏。和珅初为官时,精明强干,为政清廉,通过李侍尧案巩固自己的地位。乾隆帝对其宠信有加,并将幼女十公主嫁给和珅长子丰绅殷德

乾隆写诗有多烂,看了一眼不忍再看

你知道,我国留存诗作最多的诗人是谁吗?李白、杜甫,白居易、陆游……NO!!!他是大清CEO乾隆皇帝。乾隆一生写下四万三千多首诗,这是个什么概念。要知道,唐诗是我国诗歌发展的巅峰,《全唐诗》收录两千多位

乾隆寫詩有多爛,看了一眼不忍再看

你知道,我國留存詩作最多的詩人是誰嗎?李白、杜甫,白居易、陸游……NO!!!他是大清CEO乾隆皇帝。乾隆一生寫下四萬三千多首詩,這是個什麼概念。要知道,唐詩是我國詩歌發展的巔峰,《全唐詩》收錄兩千多位

为什么不杀他? 乾隆明知道和珅贪赃枉法

说起清朝,那必然会想起康乾盛世,当然,在历史上,清朝有名的大臣们也不少,但是在这些有名的大臣当中,最有名的莫过于乾隆的大臣――和坤了。说起和坤,对于不了解历史的人来说,那第一印象肯定是来源于家喻户晓的

子孙不能杀他,乾隆视而不见,刚登基就下令处决

皇帝,作为古代的九五之尊,一直都是不可侵犯的存在,毕竟他掌握着生死大权,得罪他,一不小心就会把自己给搞死的。然而,在清朝有个叫曾静的秀才却是个例外,他是个汉人,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平时就以教书为生,主

和珅所聚敛的财富约十一亿两白银 乾隆为什么不杀他

和珅(1750年5月28日—1799年2月22日,即乾隆十五年——嘉庆四年正月十八日),原名善保,字致斋,钮祜禄氏,满洲正红旗二甲喇人。曾兼任多职,封一等忠襄公,任首席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兼管吏部、

这个人想造反,雍正发誓后代不准杀他,可乾隆一上台就杀了此人

在古代帝王的话语具有非常大的能力,而如果皇帝的承诺是用旨意颁布的话,那么这个话的分量就又重了。而除了普通的诏书之外,有一种皇帝说的话叫做谕旨,在历朝历代的传统中,只要是谕旨的内容,其后的帝王是必须要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