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的竞争和秦国的统一

Posted 诸侯

篇首语:积极思考造成积极人生,消极思考造成消极人生。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春秋战国的竞争和秦国的统一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春秋战国的竞争和秦国的统一

2、历史秘闻 唯一由武林高手建立的国家,国土仅一座城,却让战国七雄闻风丧胆

春秋战国的竞争和秦国的统一

  文化是从一个中心点,逐渐向各方面发展的。西周以前所传的,只有后世认为共主之国一个国家的历史,其余各方面的情形,都很茫昧。固然,书阙有间,不能因我们之无所见而断言其无有,然果有文化十分发达的地方,其事实也决不会全然失传的,于此,就可见得当时的文明,还是限于一个小区域之内了。东周以后则不然,斯时所传者,以各强国和文化较发达的地方的事迹为多,所谓天子之国,转若在无足重轻之列。原来古代所谓中原之地,不过自泰岱以西,华岳以东,大行以南,淮、汉以北,为今河南、山东的大部分,河北、山西的小部分。渭水流域的开发,怕还是西周兴起以来数百年间之事。到春秋时代,情形就大不然了。当时号称大国的,有晋、楚、齐、秦,其兴起较晚的,则有吴、越,乃在今山西的西南境,山东的东北境,陕西的中部,甘肃的东部,及江苏、浙江、安徽之境。在向来所称为中原之地的鲁、卫、宋、郑、陈、蔡、曹、许等,反夷为二三等国了。这实在是一个惊人的文化扩张。其原因何在呢?居于边地之国,因为和异族接近,以竞争磨砺而强,而其疆域亦易于拓展,该是其中最主要的。  “周之东迁,晋、郑焉依。”见《左传》隐公六年。即此便可见得当时王室的衰弱。古代大国的疆域,大约方百里,至春秋时则夷为三等国,其次等国大约方五百里,一等国则必方千里以上,已见第三章。当西周之世,合东西两畿之地,优足当春秋时的一个大国而有余,东迁以后,西畿既不能恢复,东畿地方,又颇受列国的剥削,周朝自然要夷于鲁、卫了。古语说“天无二日,民无二王”,这只是当时的一个希望。事实上,所谓王者,亦不过限于一区域之内,并不是普天之下,都服从他的。当春秋时,大约吴、楚等国称雄的区域,原不在周朝所管辖的范围内,所以各自称王。周天子所管辖的区域,因强国不止一个,没有一国能尽数摄服各国,所以不敢称王,只得以诸侯之长,即所谓霸主自居,这话在第三章中,亦已说过。所以春秋时代,大局的变迁,系于几个霸国手里。春秋之世,首起而称霸的是齐桓公。当时异民族杂居内地的颇多,也有相当强盛的,同族中的小国,颇受其压迫。(一)本来古代列国之间,多有同姓或婚姻的关系。(二)其不然的,则大国受了小国的朝贡,亦有加以保护的义务。(三)到这时候,文化相同之国,被文化不同之国所压迫,而互相救援,那更有些甫在萌芽的微茫的民族主义在内了。所以攘夷狄一举,颇为当时之人所称道。在这一点上,齐桓公的功绩是颇大的。他曾却狄以存邢、卫,又尝伐山戎以救燕。这个燕该是南燕,在今河南的封邱县。《史记》说它就是战国时的北燕,在今河北蓟县,怕是弄错了的,因为春秋时单称为燕的,都是南燕。即北燕的初封,我疑其亦距封邱不远,后来才迁徙到今蓟县,但其事无可考。而他对于列国,征伐所至亦颇广。曾南伐楚,西向干涉晋国内乱,晚年又曾经略东夷。古人说“五霸桓公为盛”,信非虚语了。齐桓公的在位,系自前685至643年。桓公死后,齐国内乱,霸业遽衰。宋襄公欲继之称霸。然宋国较小,实力不足,前638年,为楚人所败,襄公受伤而死,北方遂无霸主。前632年,晋文公败楚于城濮,今山东濮县。楚国的声势才一挫。此时的秦国,亦已尽取西周旧地,东境至河,为西方一强国,然尚未能干涉中原之事。秦穆公初和晋国竞争不胜,前624年,打败了晋国的兵,亦仅称霸于西戎。中原之地,遂成为晋、楚争霸之局。前597年,楚庄王败晋于邲,今河南郑县。称霸。前591年卒。此时齐顷公亦图与晋争霸。前589年,为晋所败。前575年,晋厉公又败楚于鄢陵。今河南鄢县。然楚仍与晋兵争不息。至前561年,楚国放弃争郑,晋悼公才称复霸。前546年,宋大夫向戌,善于晋,楚的执政,出而合二国之成,为弭兵之会,晋、楚的兵争,至此才告休息。自城濮之战至此,凡87年。弭兵盟后,楚灵王强盛,北方诸侯多奔走往与其朝会。然灵王奢侈而好兵争,不顾民力,旋因内乱被弑。此时吴国日渐强盛,而楚国政治腐败,前506年,楚国的都城,为吴阖闾所破,楚昭王藉秦援,仅得复国,楚国一时陷于不振,然越国亦渐强,起而乘吴之后。前496年,阖闾伐越,受伤而死。前494年,阖闾子夫差破越。夫差自此骄侈,北伐齐、鲁,与晋争长于黄池。今河南封邱县。前473年,越勾践灭吴,越遂徙都琅邪,与齐,晋会于徐州,今山东诸城县。称为霸王。然根基因此不固,至前333年而为楚所灭。  此时已入于战国之世了。春秋时代,始于周平王四十九年,即鲁隐公元年,为公元前722年,终于前481年,共242年。其明年为战国之始,算至前222年秦灭六国的前一年为止,共259年。春秋之世,诸侯只想争霸,即争得二三等国的服从,一等国之间,直接的兵争较少,有之亦不过疆场细故,不甚剧烈。至战国时,则(一)北方诸侯,亦不复将周天子放在眼里,而先后称王。(二)二三等国,已全然无足重轻,日益削弱,而终至于夷灭,诸一等国间,遂无复缓冲之国。(三)而其土地又日广,人民又日多,兵甲亦益盛,战争遂更烈。始而要陵驾于诸王之上而称帝,再进一步,就要径图并吞,实现统一的欲望了。春秋时的一等国,有发展过速,而其内部的组织,还不甚完密的,至战国时,则臣强于君的,如齐国的田氏,竟废其君而代之,势成分裂的,如晋之赵,韩,魏三家,则索性分晋而独立。看似力分而弱,实则其力量反更充实了。边方诸国,发展的趋势,依旧进行不已,其成功较晚的为北燕。天下遂分为燕、齐、赵、韩、魏、秦、楚七国。六国都为秦所并,读史的人,往往以为一入战国,而秦即最强,这是错误了的。秦国之强,  起于献公而成于孝公,献公之立,在公元前385年,是入战国后的96年,孝公之立,在公元前361年,是入战国后的120年了。先是魏文侯任用吴起等贤臣,侵夺秦国河西之地。后来楚悼王用吴起,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亦称雄于一时。楚悼王死于公元前381年,恰是入战国后的100年,于是楚衰而魏惠王起,曾攻拔赵国的邯郸。今河北邯郸县。后又伐赵,为齐救兵所败,秦人乘机恢复河西,魏遂弃安邑,徙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县。秦人渡蒲津东出的路,就开通了。然前342年,魏为逢泽之会,在开封。《战国·秦策》称其“乘夏车,称夏王,此“夏”字该是“大”字的意思。朝天子,天下皆从”,则仍处于霸主的地位。其明年,又为齐所败。于是魏衰而齐代起,宣王、湣王两代,俨然称霸东方,而湣王之时为尤盛。相传苏秦约六国,合从以摈秦,即在湣王之时。战国七雄,韩、魏地都较小,又逼近秦,故其势遂紧急,燕、赵则较偏僻,国势最盛的,自然是齐、秦、楚三国。楚袭春秋以来的声势,其地位又处于中部,似乎声光更在齐、秦之上,所以此时,齐、秦二国似乎是合力以谋楚的。《战国策》说张仪替秦国去骗楚怀王:肯绝齐,则送他商於的地方600里。即今商县之地。楚怀王听了他,张仪却悔约,说所送的地方只有6里。怀王大怒,兴兵伐秦。两次大败,失去汉中。后来秦国又去诱他讲和,前299年,怀王去和秦昭王相会,遂为秦人所诱执。这种类乎平话的传说,是全不足信的,事实上,该是齐,秦合力以谋楚。然而楚怀王入秦的明年,齐人即合韩、魏以伐秦,败其兵于函谷;在今河南灵宝县西南,此为自河南入陕西的隘道的东口,今之潼关为其西口。前296年,怀王死于秦,齐又合诸侯以攻秦;则齐湣王似是合秦以谋楚,又以此为秦国之罪而伐之的,其手段亦可谓狡黠了。先是前314年,齐国乘燕内乱攻破燕国。宋王偃称强东方,前286年,又为齐、楚、魏所灭。此举名为三国瓜分,实亦是以齐为主的,地亦多入于齐。齐湣王至此时,可谓臻于极盛。然过刚者必折。前284年,燕昭王遂合诸侯,用乐毅为将,攻破齐国,湣王走死,齐仅存聊、莒、即墨三城。聊,今山东聊城县。莒,今山东莒县。即墨,今山东平度县。后来虽藉田单之力,得以复国,然已失其称霸东方的资格了。东方诸国中,赵武灵王颇有才略。他不与中原诸国争衡,而专心向边地开拓。先灭中山今河北定县。又向今大同一带发展,意欲自此经河套之地去袭秦。前295年,又因内乱而死。七国遂惟秦独强。秦人遂对诸侯施其猛烈的攻击。前279年,秦自起伐楚,取鄢、邓、西陵。明年,遂破楚都郢,楚东北徙都陈,后又迁居寿春。鄢,即鄢陵。邓,今河南邓县。西陵,今湖北宜昌县。郢,今湖北江陵县西北。吴阖庐所入之郢,尚不在江陵,但其他不可考,至此时之郢,则必在江陵,今人钱穆、童书业说皆如此。直逃到今安徽境内了。对于韩、魏,亦时加攻击。前260年,秦兵伐韩,取野王,上党路绝,降赵,秦大败赵兵于长平,坑降卒40万,野王,今河南沁阳县。上党,今山西晋城县。长平,今山西长平县。遂取上党,北定太原。进围邯郸,为魏公子无忌合诸国之兵所败。前256年,周朝的末主赧王为秦所灭。前249年,又灭其所分封的东周君。前246年,秦始皇立。《史记·秦本纪》说,这时候,吕不韦为相国,招致宾客游士,欲以并天下。大概并吞之计,和吕不韦是很有关系的。后来吕不韦虽废死于蜀,然秦人仍守其政策不变。前230年,灭韩。前228年,灭赵。燕大子丹使荆轲刺秦王,不中,秦大发兵以攻燕。前226年,燕王喜奔辽东。前225年,秦人灭魏。前223年,灭楚。前222年,发兵攻辽东,灭燕。前221年,即以灭燕之兵南灭齐,而天下遂统一。  秦朝的统一,决不全是兵力的关系。我们须注意:此时交通的便利,列国内部的发达,小国的被夷灭,郡县的渐次设立,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本有趋于统一之势,而秦人特收其成功。秦人所以能收成功之利,则(一)他地处西垂,开化较晚,风气较为诚朴。(二)三晋地狭人稠,秦地广人稀,秦人因招致三晋之民,使之任耕,而使自己之民任战。(三)又能奉行法家的政策,裁抑贵族的势力,使能尽力于农战的人民,有一个邀赏的机会。该是其最重要的原因。

历史秘闻 唯一由武林高手建立的国家,国土仅一座城,却让战国七雄闻风丧胆

战国中期,各国纷争,世界混战不休。在战国七雄中,唯齐国与秦国最强。是以,齐王和秦王离别自立为东帝和西帝,而齐国和秦国也成为统一世界的有力竞争者。但到了战国中期,齐秦争霸的事态却陡然发生改变,而始作俑者是一个特别的小国――薛国。薛国固然仅有一座城,但特别的是,此城群集了整个世界的武林高手,而他们的管辖更是著名世界,他就是战国四令郎之一――孟尝君田文。

田文是齐国宗室,乃是战国霸主――齐威王的孙子。他的父亲田婴是齐威王的少子,在齐闵王年间被封到薛邑去当领主。

田文由田婴贱妾所生,是其四十多个儿子中最不起眼的一个。一起头,田婴并不喜欢他。然而到了某一天,田婴却对这个儿子另眼相看。

其时,田文问父亲:“儿子的儿子叫什么?”田婴回覆:“孙子!”田文接着问:“孙子的孙子叫什么?”田婴答道:“叫玄孙。”田文又问:“玄孙的孙叫什么?”田婴说:“我不知道了。

于是田文说道:“父亲在齐国当了十一年宰相,领土没增加几多,咱家的金银珠宝却已聚积如山。咱们家的贤良之士一个也没有,美貌的姬妾布满门庭。没有贤良之士,国不克强,家亦不克兴。你集聚财富,想留给那些连称谓都叫不上来的人,却忘怀咱家在齐国一天天失势。等我家碰到变故,这些财富不知为谁而守?”

听了田文的话,田婴悚然变色,他立刻发现,这个身体不高、看起来很不起眼的儿子具有超常的才能。于是他将田文录用为家宰,让其住持家政。随后,田文不惜财帛,四处招揽世界异能之士。跟着宾客的增多,田婴、田文父子的名声也威震诸侯。厥后,列国皆派出来使,进展田婴废嫡立庶,将田文立为继续人。而在田婴临死前,他果真将家业悉数交给了田文。此后今后,田文便成为了薛邑的主宰,成为了名震世界的孟尝君。

孟尝君统治薛邑后,仍持续招揽世界宾客。在宾客中,孟尝君稀奇青睐那些好勇斗狠、作奸犯科的亡命之徒。战国时期,这种“以武犯禁”的士人被称为侠,而薛邑也就此成了一个侠客之国。

因为孟尝君名声在外,是以列国均想招揽他。齐闵王二十五年,孟尝君受秦昭王邀请,去往秦国担当宰相。然而,秦国的臣僚并不喜欢这位空降的干部,是以他们纷纷向秦王供献诽语,说孟尝君是齐国宗室,凡事都先齐国尔后秦国,如许会对秦国晦气。受奸臣诽语影响,秦昭王拘系了孟尝君,意欲将其处死。

然而孟尝君手下强人异士浩瀚,首先他派一个披着狗皮,擅长伪装成狗的宾客,偷走了秦宫内一件珍贵的白狐裘。厥后,孟尝君又将白狐裘送给了秦昭王的宠妻,让她为本身说情,使他得以返回齐国。谁知孟尝君到了半路,秦昭王反悔了,又派人来追。而在此时,孟尝君却受阻于函谷关,离逃出生天只有一步之遥。其时函谷关守将划定,只有鸡叫时,才放客商出关。情急之下,孟尝君派一位擅长进修鸡鸣的宾客,引得全关雄鸡一路啼叫。就如许,孟尝君凭借手下鸡鸣狗盗之徒,终于逃回了薛邑。

在逃亡的路上,孟尝君经由赵国的一个县城。为了目睹孟尝君的风貌,公民们倾城而出。然而看到孟尝君五短的模样,世人皆笑道:“我们认为孟尝君是个魁伟的男子,没想到是个三寸丁谷树皮!”其时,孟尝君正在气头上,于是他拿着兵器,和宾客们一路跳下车来,将全县公民悉数杀尽。

经由了秦国的变故,孟尝君成了一个嗜血且欠好惹的人。为了报复秦国,孟尝君于公元前298年,率齐、魏、韩三国联军大举伐秦。在函谷关前,孟尝君大破弗成一世的虎狼秦军,强制秦国割地屈膝。

孟尝君破秦,使他的名声震动诸侯。史书记载:“世界只知有薛,不知有齐。”孟尝君的名声,很快便引起了他的君王――齐闵王的惧怕。于是他随便找了个来由,预备将田文废掉。谁知田文新闻灵气,带着宾客逃到了魏国,被魏王录用为丞相。

为了报复齐闵王,孟尝君竟将屠刀伸向了本身的母国。他行使本身的名声四处联络诸侯,构成了燕、秦、魏、韩、赵五国联军,并由燕国名将乐毅统一批示。在济水之战中,五国联军大破齐军主力,齐国七十二城被攻破了七十城。若非即墨守将田单力挽狂澜,齐国生怕就此消亡。然而齐秦并立的局势,也此后不复存在了。

齐闵王败身后,田文的薛邑完全成了自力王国,不受任何国度统治。随后孟尝君四处招揽宾客,将城内子口增进到了六万户,成为世界第二的大城。因为城内武林高手云集,再合营孟尝君壮大的人脉和号召力,薛邑成为插在战国七雄中的一个硬钉子,成为一个欠好惹的存在。连齐闵王的儿子――齐襄王也被迫与他息争。

孟尝君作古后,他的几个儿子为了争夺爵位继续权,睁开了激烈的内讧。齐国和魏国见此机会,构成联军夹击薛邑,灭掉了孟尝君的薛国,也屠光了他的子孙。此后孟尝君绝嗣无后。但尽量如斯,薛邑人尚武好斗的风气并未是以消散。司马迁曾说,他在游览世界时,曾经由了薛地,而本地多暴桀后辈,和齐、鲁敦朴的习俗格格不入。能够说,即使到了汉朝,孟尝君仍有相当的影响力。

相关参考

唯一由武林高手建立的国家,国土仅一座城,却让战国七雄闻风丧胆

战国中期,各国纷争,世界混战不休。在战国七雄中,唯齐国与秦国最强。是以,齐王和秦王离别自立为东帝和西帝,而齐国和秦国也成为统一世界的有力竞争者。但到了战国中期,齐秦争霸的事态却陡然发生改变,而始作俑者

春秋五霸之晋国,如果不三分成韩赵魏,是否能阻止秦国统一天下

春秋时期,晋国三分之前,晋国的综合国力是非常强的,虽然说那时候天下主要分为五个强大的诸侯国,但是在这五个霸主中晋国维持了很长时间的霸主地位,因此在晋国三分之后,韩赵魏还都能够被列为战国七雄,在晋国和秦

春秋战国时期赵国的崛起,为何无法从根本上动摇秦国的统一霸业?

春秋战国时期赵国的崛起,为何无法从根本上动摇秦国的统一霸业?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当战国历史到了中期的时候,随着战国第一强国魏国的衰弱。整个战国时期,进入了一个列国激烈角逐的时代,在这个

春秋战国为什么统一天下的是秦国 而不是楚国呢

约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的五百多年时间,属于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春秋战国阶段。自春秋初期到战国末期,能够一直存在的强国主要就齐楚秦这三家。其中,在中原国家看来,深居荆蛮地区的楚国被认为是“暴发户”

楚国各方面都比秦国强 为啥没统一中国

春秋时期(前770年―前476年)或称春秋时代,简称春秋。东周的一个时期。春秋时代周王的势力减弱,群雄纷争,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一说是齐桓公、晋文公、楚

战国时期最强的一个小国,远胜战国七雄,全部由武林高手组成

战国时期,中原大地动荡不安,七雄相争。在战国七雄中,以秦国和齐国为最强。秦王与齐王各自立为东帝和西帝,但一山不容二虎,齐国与秦国都想一统天下,因此两国也在竞争。可是这中途齐国内部却出现了问题,而这一切

因举鼎而死的君王,在位仅3年,却为秦国的统一立下汗马功劳

提起春秋战国,那就不得不提到秦国。无论是春秋时期还是战国时期,秦国都能稳稳当当地位列几大巨头一。而在之后,更是能横扫六合,统一天下。当然这之中,功劳最大的当属秦王嬴政,也就是后来的秦始皇了。此外,位列

因举鼎而死的君王,在位仅3年,却为秦国的统一立下汗马功劳

提起春秋战国,那就不得不提到秦国。无论是春秋时期还是战国时期,秦国都能稳稳当当地位列几大巨头一。而在之后,更是能横扫六合,统一天下。当然这之中,功劳最大的当属秦王嬴政,也就是后来的秦始皇了。此外,位列

秦国统一中国的人口因素有哪些

战国群雄纷争,一统天下势在必然。最终统一天下的,不是强大的楚国,也不是殷实的齐国,而是起初很不起眼的秦国。历史学者众说纷纭,但是却有意无意地忽略了最重要的因素―人口。战国初期的中国的秦国类似于后面欧洲

秦国能统一六国靠的是商鞅变法还是善用人才

秦国能统一六国靠的是商鞅变法还是善用人才?  秦国能够最终实现一统华夏,是因为它有先进的社会制度和雄才伟略的君王。  韩赵魏三家分晋之后,天下进入了战国,魏国首先开始变法,经过魏文侯和魏武侯两代人的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