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房宫究竟有多大
Posted 宫殿
篇首语:人要心强,树要皮硬。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阿房宫究竟有多大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阿房宫究竟有多大
“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这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对阿房宫庞大规模的描述。意思就是说:阿房宫覆盖地面三百余里,遮天蔽日。从骊山北建起向西折,直奔咸阳。巍颉虍和樊川,滔滔滚滚,流入宫墙。宫内是五步一楼,十步一阁。楼阁层层像蜂房,似水涡,高高耸立,不知有几千几万座,这虽未免有艺术夸张之处,但是可以想见阿房宫那宏伟壮丽的建筑规模。 秦始皇在统一中国的过程中,每征服一国,就绘制该国宫宝图,在泰国京城咸阳的巍颉虍南岸仿造宫殿,称作“六国宫殿”。相传共有宫室一百四十五处,著名的有信宫、甘泉宫、兴乐宫、长扬宫等宫殿。当年,咸阳真是宫殿林立,楼阁相属,曲廊幽径,花香景深。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征发刑徒七十余万人伐运四川、湖北等地的木材,开凿北山的石料,在渭河南上林苑中开始兴建更大规模的宫殿──朝宫。朝宫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阿房宫。 阿房宫号称“秦川第一宫”。“阿房”二字,是“近旁”的意思。秦始皇的建宫计划是以阿房宫为中心,建造众多的离宫别院。谁知,前殿尚未竣工,秦始皇便死了。他死后,秦二世即位,继续营建阿房宫前殿,后来又修建了后宫。 阿房宫究竟有多大?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他的《史记·始皇本纪》中说:阿房宫前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殿中可以坐一万人,殿下可以树起五丈高的大旗。四周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在南山的峰巅建宫阀,又修复道,自阿房宫渡过巍颉虍直达咸阳。秦代一步合六尺,三百步为一里,秦尺约0.23米。如此算来,阿房宫的前殿东西宽690米,南北深115米,占地谩颉螨8万平方米,容纳万人自然绰绰有余了。相传阿房宫大小殿堂七百余所,一天之中,各殿的气候都不尽相同。宫中珍宝堆积如山,美女成千上万,秦始皇一生巡回各宫室,一天住一处,至死时也未把宫室住遍。《汉书·贾山传》记载阿房宫整个的规模“东西五里,南北千步。”如今在陕西西安西郊三桥镇以南,东起巨家庄,西至古城村,还保存着谩颉螨约六十万平方米的阿房宫遗址。可见,阿房宫宫殿之多、建筑谩颉螨之广、规模之宏大,是世界建筑史上无与伦比的宫殿建筑。 阿房宫建于两千多年前的秦代,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量。当然,这座宫殿,是建筑在劳动人民的累累白骨之上的。阿房宫的命运和秦王朝一样,被秦末农民起义军付之一炬,变成了一片废墟。然而,阿房宫宏伟壮观的建筑规模和高超无比的建筑艺术是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的。历史人物 汉朝霍光的权利究竟有多大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汉朝霍光的权利究竟有多大?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今天跟大家聊聊汉朝第一权臣,甚至是中国第一权臣。
在民间,一些恶霸土匪往往扮演狼的角色,用来吓唬不听话哭闹的孩子。而对于熊孩子中的霸主,比如年幼的太子或者年幼皇帝,那就必须要请出这位先生了。
明朝万历初年,只要万皇小皇帝不好好读书,他的母亲就会翻开这位先生的传记,让他好好读一读。
万历一读,就彻底老实了。
妈呀,皇帝九五之尊?怎么世界上还有废皇帝的大臣!
这位仁兄当然是汉朝权臣霍光。
霍光是霍去病同父异母的兄弟。霍去病出征回来,特地把这个老弟带到了长安。
那一年,霍光不过十来岁,在霍去病的安排下,还没有成年的霍光被任命为郎官。这个官不大,但容易升迁,因为可以在宫里出入,经常在皇帝面前露脸。
有霍光这样的老哥关照,发达是迟早的事情。可过了两年,霍光就不能借哥哥太多的光了。
霍去病去世了。
哥哥没了,接下来就只有靠自己。十余岁的霍光很快明白了这一点。
怎样才能在充满诱惑又布满危机的长安城里混下去?
年少的霍光只抓了一点,守规矩。
言行举止必须在规矩之内,多余的话不说,多余的事不做,多余的动作,从来没有。
干了几年,霍光被提拔为奉车都尉光禄大夫,变成了汉武帝的随身贴,出去的时候为汉武帝管车马,进宫则侍卫汉武帝。
同事发现,霍光这小子进出宫里的时候,总在一个固定的地点下车,下车的方式,落脚的位置数年如一日,误差不超过一寸。
正是这种机械般的行为让霍光在危机四伏的汉武朝站稳了脚跟,入宫二十年,从来都没有出过一次差错。
有时候要想生存下来,不是看自己有多优秀,而是看自己能否不犯错误。
老卫家的人似乎天生都有一种低调的气质。卫青一辈子不结交文士,霍去病的匈奴不去何以为家,与其说是一种豪情,不如说是一种政治智慧。这两者的谨慎到了霍光身上达到极致。
这样的人,汉武帝很放心。在最后的时刻,汉武帝看来看去,就觉得霍光这个人可以靠得住。
于是,汉武帝专门送给霍光一幅画:周公负成王朝诸侯。
这是一个托孤式的赏赐,意思很明白,希望霍光做周公,扶新皇帝走一程。
普通人接到这样的赏赐,只怕早就跳起来了。霍光只是看了看,就收了起来。从来没有对任何人说,也不跟汉武帝商量。
汉武帝忍不住了。病入膏肓时,汉武帝召来了霍光。
汉武帝没有说话,只是看着霍光,气息微弱。
霍光哭了,不能说霍光的眼泪是虚假的,毕竟他在汉武帝的身边侍奉了二十多年,感情是有的。但最关键的是,老大还没有把话说透。
“如有不讳,谁当嗣者?”霍光终于忍不住问道。
汉武帝叹了一口气,自己不是已经给过暗示了吗?有图有真相,看图说话啊。
其实不是霍光不懂暗示,而是托孤这种大事,你搞个暗示怎么行?人家刘旦还在燕地活着,万一他厚着脸皮说自己就是指定人选呢?而且还有孙子辈的,万一哪个不开眼的孙子跳出来,非要说自己是画中主角呢?
这种事情必须说死了!
汉武帝只好再努把力,断断续续说道:“你还不明白我送你画的意思吗?立少子,你行周公之事。”
按理说,话说到这里就差不多了,但霍光还有一个小小的问题。
“臣不如金日磾。”
说起来,这位金日磾也是霍去病领回来的。
那一年,霍去病深入大漠,缴获了匈奴人的祭天小金人。具体来说,这个小金人是匈奴休屠王的。而金日磾就是休屠王的太子。
这位匈奴的太子到了长安,他怎么发迹,怎么成为汉武帝的亲信,那又是另一个故事了。
金日磾跟霍光的地位差不多,品性也差不多,这新皇帝要上来,到底听谁的呢?
这才是霍光突然提起金日磾的原因。
没等汉武帝表态 ,金日磾自己先说了,一向善于退让的他直接抛了出自己最大的短板:“臣外国人,不如光。”
汉武帝没有说话,等于默认了金日磾确实有这样的缺陷,不可能做第一托孤大臣。
霍光放心了,剩下的大臣中,没有人能够对他的地位构成直接威胁。
汉武帝也放心了,在刘据死的这三年,他该杀的杀,该留的留,总算组建出了新的团队:
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是托孤首臣。为了帮助霍光做好工作,汉武帝还给霍光安排了四位助手,车骑将军金日磾,左将军上官桀,御史大夫桑弘羊,丞相田千秋。
做完这一切的第二天,汉武帝终于离开了人间。
历史交到了新人的手里,准确的说,是霍光的手里。更准确的说,是以霍光为首的托孤团手中。
中国的规律,权利如果在一个人手上,就容易形成独裁,如果在一群人里,就容易内斗。
毫不意外,权斗的戏码随着汉武帝的去世,就将在托孤团的手中产生。
我们看一下霍光的对手。
最强劲的对手当然是金日磾。因为霍光有的,金日磾同样有。
但事情很快朝着霍光有利的方向发展。
金日磾第二年就死了。
要炼成史上第一权臣,除了实力之外,当然需要一点运气。
第二位对手左将军上官桀。
上官桀的人生完美诠释了什么叫做得好不如说得好。
上官桀,陇西人,年轻的时候混了一个羽林期门郎,官职不高,但是皇帝跟前的工作,很容易脱颖而出。
机会也来了。
有一天,上官桀跟着汉武帝到甘泉宫,走到半路碰上大风,车子的车盖很大,风阻自然不低。汉武帝下令把车盖取下来,一看上官桀在旁边站着,小伙子挺精神。
那你就捧着吧。
上官桀二话不说,捧着车盖就走,一路竟然没被落下。又走了一会,突然下雨了。
这时候,上官桀正好赶上,车盖一展帮汉武帝打上了伞。
从此,上官桀进入汉武帝的视野,汉武帝升他为未央厩令,也就是喂马中的霸主弼马瘟。汉武帝对这个工种情有独钟。想提拔什么人,总是喜欢送到这个岗位锻炼一下,大有喂不好马的将军不是好丞相的意思。
过了一段时间,汉武帝去检查上官桀的喂马工作,一看,马都瘦成马了。
汉武帝恰好处在更年期加衰老期,年老多疑,前些日子又在生病,一看马都不成样子,大为愤怒。
“你小子是不是以为我再也看不到这马了?”
这是一个要命的质问。
上官桀只用一句话就让汉武帝转怒为喜。
“我听说陛下你身体不适,日夜为陛下担心,哪里还顾得上看马。”
高,实在是高。为了配合这段金句,上官桀还奉送眼泪若干。
靠着这个应对,上官桀一路升官,最终也成为托孤团的元老。
这是个厉害角色,以后霍光的主要对手必然是他,但霍光目前倒不用担心。因为上官桀的儿子上官安娶的老婆就是霍光的女儿。
都是儿女亲家,那自然好说话。
第三位田千秋,这位仁兄属于捡漏的,原本只是一个小小的高寝郎,就是替刘邦守寝墓的,只是察觉的察觉到汉武帝要给前太子刘据平反,就编了一个故事。
他告诉汉武帝,我在守高祖陵的时候,突然碰到一个白头的老人,他跟我说儿子调派父亲的兵,父亲可以用鞭子抽。天子的儿子有过失杀了人,这又算什么呢。
汉武帝一听,很高兴,说我就知道我的儿子不是造我的反,这是高祖皇帝派人显灵告诉我啊。
就此,田千秋这个守墓人火线提拔为丞相。
可见,田千秋是一个极善于观察形势的人。不过,成为托孤团的成员后,他虽然排在最后,但并没有再进步一下的意思。
原因很简单,他清楚以自己的能力能够当上丞相,已经是中大奖了,还往前冲,实在是自寻苦恼。
所以这位仁兄从来不多事,开会就举手,发言就支持。因为年纪大,朝见时还能坐着小车进宫。人称车丞相,也号车千秋。
汉武帝死后,他还连干了十二年,一天荡秋千,干嘛嘛不能,吃嘛嘛嘛香。实在是佩服佩服。
这样的人,霍光当然不用理会他,真正让霍光脑壳疼的是第三位的桑弘羊。
汉武帝的大臣中,桑弘羊是绝对另类一个。他一不替汉武帝咬人,二不替汉武帝打仗,三不替汉武帝护卫。
他专门替汉武帝捞钱,是大汉朝的财务总监。
桑弘羊出生在洛阳的一个商人家庭。从小就接触钱粮,数学知识特别好,小时候就能把账算得门清。还是心算。
一算算出名,汉景帝特别给他开了绿色通道,召到宫里当侍中。主要工作就是陪汉武帝读书。从这个意义上说,桑弘羊就是汉武帝的同学兼发小。
等汉武帝成为皇帝,开始北击匈奴,花钱如流水,这时候就用着上桑弘羊了。
桑弘羊给汉武帝出了三个捞钱的主意。
一是盐铁酒三大支柱产业全部收归国有。那些靠着盐酒发大财的商人,以后就别想做这个生意了。
二是颁布平准令与均输令。
所谓平准令,就是由政府控制物价,政府准备基金,专门盯着市场价格,贵则卖之,贱则买之。靠囤货发财的路子就被堵死了。
均输令就是由政府统一运输物资。
这两项还好说,关键是第三顶,钱是成了,人没成。
这件事情就是算缗令。
所谓的算缗就是征财产税。
每两千钱缴纳一百二十钱。如果你还有车子这样的重资产,一辆车再交120钱,船也要交船,总而言之,交钱就对了。
此外,汉武帝推出了一个算缗伴侣:告缗。
所谓告缗,就是发动群众相互举报。只要发现有隐藏财产不申报的,家产全部充公,而抄家的一半财产归举报者。
汉朝迎来了历史上最为疯狂的举报潮,随着汉朝中产阶段的团灭,汉武帝终于凑足了北击匈奴的钱财。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要没有桑弘羊的这些财政手段,就是一百个霍去病卫青也未必能拿下匈奴。
霍光面对的就是这样的对手。这是大汉朝最高明的理财高手。而做为大汉朝最谨慎的政治对手,两人的较量,谁胜谁负呢?
始元六年,霍光辅政的六年,御史大夫杜延年突然提出开一个会,讨论汉朝要不要继续执行汉武帝时期激进的财政政策,比如盐铁专卖、均输平准。
说白了,就是桑弘羊这位汉朝财政大臣搞的这一套。
杜延年是汉武帝时期酷吏杜周的儿子,曾经在霍光手下当差。他这个御史大夫的官职也是霍光一手提拔起来的。显然,这是来自霍光的授意。
霍光为什么突然要怼一下桑弘羊呢?
别的政治斗争,多是对人不对事,而霍光找上桑弘羊,是真的对事不对人。
桑弘羊提的这些财政政策实在太过激进,大汉朝是时候调整一下。而且这种激进的政策 ,只有汉武帝这样的牛人可以实施下去。
现在霍光带着一个十来岁的孩子,平平安安把孩子带到成年,不出事就已经烧高香了,那还能继续玩汉武帝这样的总裁开边游戏?
当年汉武朝那些激进的财政政策是时候停一下了。
在霍光的操作下,桑弘羊败下阵来,虽然盐铁专卖还在,但酒的专卖被撤消了,更重要的是,汉朝重新恢复了和亲政策。
桑弘羊一生的辉煌都在汉武帝的北击匈奴里,否决征战几乎就是否定他的人生。
败下阵来的桑弘羊不甘心失败,他明白这一切都是霍光在背后操纵,如果扳倒霍光,就可以重新回到自己塑造的那个世界。
可霍光实在太强大了,他还没有露面,就已经将桑弘羊打败。自己怎么可能击败这样的对手?苦思之下,桑弘羊只好找上了一位盟友。
这位盟友是左将军上官桀。论起来,上官桀其实是霍光的盟友。因为他的儿子娶的就是霍光的女儿。一向也是站在霍光这边。可是,最近发生了一件事情,两位亲家的感情破裂了。
事实还有点复杂。
最开始是上官桀想把自己的孙儿送到宫里,给汉昭帝当皇后。
这对霍光好像是件好事,因为上官桀的孙女也就是霍光外孙女。两位大臣辅助皇帝,在宫里安排一下自己人也是好的。但霍光一口拒绝了。
因为外孙女太年轻了。
这一年,孙女才六岁,汉朝就算结婚早,也不能把小女孩往宫里送啊。
霍光不由得看了上官桀一眼,琢磨着这背后的原因。这是想再往上爬,然后替代我的位置?想了一下,霍光认为可能并没有这么复杂,应该是这老汉有点疯了。
霍光直接了当拒绝了上官桀。他以为这件事情就结束了,可没想到,刚转身就收到一个消息,皇帝迎娶上官家的孙女入宫,一个月就封为皇后。
于是,史上最年轻的皇后产生了,只有六岁。
霍光一打听,上官桀找到了别的门路。
上官桀找到了鄂邑长公主。
鄂邑长公主是汉昭帝的亲姐姐。汉昭帝八岁的时候,母亲就被汉武帝处死了,这位姐姐可以说是汉昭帝唯一的亲人。地位当然崇高。而由姐姐为弟弟找媳妇似乎是大汉朝的传统。
汉昭帝娶谁,鄂邑长公主长姐为母,就此拍了板。
可是,上官桀是怎么说服鄂邑长公主,把自己的六岁孙女送进宫呢?
上官桀并没有直接找到鄂邑长公主,因为他知道,自己并没有什么能够提供给鄂邑长公主。自己手里没有对方想到的东西,上门说事通常是不会成功的。
上官桀找到的人叫丁外人。
这位丁外人只是一个普通的门客,说起来不会有什么大的能量,但架不住这个平凡的男人后面站着一个不平凡的女人。丁外人是鄂邑长公主的男朋友。
上官桀找到丁外人,向他提供了一个丁外人无法拒绝的条件。
我说服长公主把上官小朋友送进宫,我帮你封个侯。
丁外人只是一个平民,汉朝的规矩,只要列侯才有可能娶公主,也就是说,丁外人要想真正成为长公主的丈夫,必须先混个侯干干。
成交!
在丁外人的枕头风下,鄂邑长公主脑子一热,真的把上官小女孩送进了宫里。
这一年,汉昭帝十二岁,上官小姑娘六岁,两位也就青梅竹马,慢慢培养感情吧。
对于这件事情,霍光也只好认了,他是一个低调的人,并不想表现得太强势,尤其是正面跟皇族发生冲突。当然,自己的外孙女成为皇后,虽然年纪轻了点,但孩子总会长大嘛。
可很快,霍光发现不对劲了。
上官桀太高调了。
自从自己的孙女当了皇后,他就不把自己当外人啦,没事就往皇宫里跑,还要跟汉昭帝喝酒,就算古代的酒度数不高,那汉昭帝毕竟还是个孩子啊。
估计看着这位丈人,汉昭帝也是觉得有些莫名其妙的。这哪来的便宜老丈人啊。
喝也就喝了,更神奇的是,这位仁兄生怕天下人不知道自己现在这么风光。
出了宫门,看到一个熟人立马就小跑过去。
“喂,你知道吗?我刚才跟我女婿喝酒,那个酸爽啊。”(与我婿饮,大乐)
“别走,别走,我刚跟我女婿痛饮三百爵,你晓得不,那滋味,不要太奢华。”
“喝酒不?跟皇帝喝的那种!”
上官桀在宫里喝酒。他的儿子,正宗的国丈上官安则在家里喝,这位仁兄就更奇怪了,喜欢搞行为艺术 ,喝醉了就光着身子在家里乱窜。
人啊,给点裙带就要顺着爬上天啊。
不过,这也只是上官桀的私事跟家事,霍光也不想多管。但有一件事情,霍光不得不管。
上官桀要求给丁外人封个侯。
这是上官桀跟丁外人说好的,丁外人已经把事办妥了,轮着上官桀了。
可问题是,丁外人能够说服长公主,霍光却不想理上官桀。
原因很简单,汉朝的侯可不是随便封的。这个丁外人,霍光原本也认识,也知道他是长公主的男朋友,还特地给丁外人安排,方便他更好的跟长公主约会。
但在霍光看来,丁外人也就到此为止了。
要想封侯?想想李广吧。人家在边塞打了一辈子的仗,几次差点把命搭上,就是因为没有大功,所以没办法封侯。
你一个长公主的男朋友,就想封侯。这要是封了,汉朝岂不乱了套?
孔子老师早就说了:惟名与器,不可以假人。
侯位就是汉朝最权威的名器,当年周亚夫为维护这个名器,不惜搭上自己的性命。
而大汉朝之所以有无数的人前仆后继到万里之外去觅封侯,就是因为侯位是真的值钱。汉侯不是钱可以买来的,不是卖笑可以得到的。
今天你一个国家成就奖,明天他一个国家精神奖,这国家岂不跟着臭大街了?
所以,霍光坚决不同意。
这一下,上官桀急了,大家都是托孤大臣,凭什么都是你说了算?我家孙女进宫当皇后,你不跟着沾光?
凭什么好处你占了,一点东西都不想付出!
在以前,上官桀是唯霍光马首是瞻,那是因为大家有事好商量。但现在你既然不商量,那就不要怪我翻脸不认人了。
当然,思考了一下,自己虽然天天跟皇帝喝着二两小酒,但要扳倒霍光还是差点火侯。
正好,气愤的上官桀碰到了郁闷的桑弘羊。两人本着团结一切可以团结力量的原则,又把丁外人跟长公主拉到了倒霍联盟。
三个臭皮匠终于齐了,但发现要打倒诸葛亮式的霍光,还需要一样东西:冲锋的人。
大家不是托孤大臣,就是皇家公主,直接冲到前面去不太合适,最好找一个代理人冲到前面。
随便拔拉了两下,他们找到了一个合适的人。
从他们找的人来看,这三大集团的智商加起来可能还没有过百。
他们找的是活宝燕王刘旦。
那一年,刘旦趁着太子位子空虚,给汉武帝提了一个没脑子的请求:带兵宿卫大内,被汉武帝一顿猛削。
汉武帝还搞起了地域攻击:生子应置于齐鲁之地,以感化其礼义;放在燕赵之地,果生争权之心。
翻译过来就是,儿子还是应该放到大山东啊,送到北京去,果然就野心大了。
你还别说,要是后面的朱元璋能够看到这一句,吸取一下教训,说不定故宫这个超级吸金景点现在是在南京,而不是北京了。
刘旦就此完蛋了。但显然让他接受现实,这也不现实。汉武帝死后,刘弗陵登基,给他送去玺书,告诉他皇帝已经崩了,现在大汉换了新天子。
他拿着书检左看右看,终于发现了有点不对劲。
“咦,这上面的玺封怎么比以前小啊。不对,你们一定是忽悠我是不是。”
所谓玺封,就是在书简上盖一个泥戳,以免有人中途拆看。据说,这泥还有来头,是当年浮忻国献了一个兰金之泥。
所谓金兰之泥是从一个温泉里掏出来的,用这个泥戳章子,鬼魅不敢近。汉朝大将出征,或者出使外国以及给藩王送信,都用这个。
大概是存货不多了,大家省着点用,这泥就用得少了点,这就被刘旦发现了。
一般来说,接到报丧书那肯定是要哭的,可刘旦死活不肯哭,少了一点泥巴非要说这封印不对,一定是长安发生什么事情了。
于是,刘旦派了人到长安打听消息,还想见长公主,结果也没见过,什么消息也没打听出来。只知道汉武帝去世了,现在的皇帝八九岁。现在还没有露过面。
刘旦听了回报,越琢磨越怀疑,就给长安打了一个报告,要求在各郡国设立武帝的宗庙。
刘旦的奇葩脑回路又出现了,他总能提出让人家无法答应的请求,上一回是要给未央宫当保全,这一回是想燃高香,这当然也过不了。
汉武帝的庙可是你想拜就拜的?这是正宗接班人,也就是新皇帝才有资格立庙祭拜,你要拜,得去长安。你现在不想去长安,自己也想修个庙,你干脆说另立个新朝廷不是更直接?
对于这位刘大哥,霍光也没有别的办法,收拾他吧,毕竟是先帝的儿子,没有先帝刚死,就收拾藩王的。只好派人给刘旦送了一点钱,赐钱三千万,增邑一万三千户。
大爷,你就消停点,拿点钱走人得了。
可刘旦显然不指望这点钱,看到赏赐,勃然大怒,表示自己本来就该成为皇帝的。老子是赏人的,谁够格给老子赏赐?
你不让我当皇帝,我自己先给自己当!
刘旦在燕国搞起了半割据,没事带着一群人到外面演练兵马,把自己部下封为中书令,进出搞起了天子的仪仗。大有过一把瘾就死的觉悟。
《汉书》用八个字来形容刘旦:能言善辩,广有谋略。
我不知道汉书作者班固是想幽刘旦一把,还是对“能言善辩,广有谋略”这八个字有什么误会,难道抬杠就是能言善辩,作死就是广有谋略?
这一切,霍光是知道的,但他压根没有理会。一来,现在的藩王早就不是文景时期的藩王了,经过这么些年的收拾,藩王早就没什么实力,任他刘旦再怎么折腾也掀不起大浪。
霍光还有一个盘算。
在中国的历史上,有一句话叫多行不义必自毙。这是春秋郑国国君郑庄公收拾弟弟共叔段用的方法。
有的人要作死,先不要理他,让他在作死的大路上狂奔一下,等闹到不可收拾时,再来收拾他,这时候舆论就好控制了。
霍光不理他,上官桀却把刘旦当成了金蛋,把他推到前面,对霍光发起了攻击。
很快,刘旦的第一波攻击来了,这是一封告密信,材料当然全部由上官兄友情赞助。
主要罪状有三条。
1.霍光曾经去羽林军中视察,搞得跟皇帝一样,竟然派皇帝的御厨给他做饭。
2.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了二十年而不投降,回来后,霍光只安排他做典属国。而霍光却任命自己的长史杨敞为搜粟都尉。
3.擅自选调增加大将军府的校尉。
说实话,这些都不算什么大事,比如第三条,霍光做为大将军,给自己的府里增加点官职,这有什么奇怪的?
第二条需要介绍一下了,因为牵扯到的人太有名了。自古以来,想到外交家的骨气,往往就会想到这位哥们:苏武。
苏武出使匈奴,被扣了好多年前,前些日子才回国。回来之后,当然是荣归故里了。那为什么刘旦要替苏武叫屈呢?
当然,这个罪状是上官桀提供的。上官桀为什么替苏武叫屈呢?
原因大概是两条,一是上官桀跟苏武的关系很好,是真的替朋友叫屈。
另外,也是利用一下苏武的影响力。苏武的回国是一个哄动性事件。苏武又是大汉朝的红人,群众基础好,在皇帝心中地位也高。后面,苏武的儿子陷入到叛变当中。汉昭帝依然对苏武网开一面,依然给他封侯,可见苏武的确是当朝第一网红。
那么我们看一下,霍光到底有没有打压苏武呢?
苏武回来时,享受的待遇如下:既至京师,诏武奉一太牢谒武帝园庙,拜为典属国,秩中二千石,赐钱二百万,公田二顷,宅一区。
回到长安,带着祭品祭祀汉武帝的园庙。注意是奉一太牢,所谓太牢,就是牛、羊、豕三牲全备。往下的是少牢,少牢只有羊、豕,没有牛。
中国的规矩,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
也就是说,刘旦本人想祭祀一下他爸汉武帝也只能用少牢。而苏武却特许用太牢祭拜汉武帝,这已经是顶天了。
另外,拜为典属国。这是中二千石的官。还赐钱二百万,公田二顷,房子一区。
要有荣誉有荣誉,要钱有钱,要地有地,还有分房,还安排工作,这似乎并不低了。
而上官桀主要抓住的就是典属国这个官职。
这个属于外交工作,主要负责统战,安排归降部落的落地工作。算起来,相当于外交部的一个司长。
按上官桀的看法,苏武这么高的成就,这么大的影响力,应该直接当大鸿胪,也就是外交部的部长。
看起来,确实是低了,但这也正是霍光的高明之处。苏武归国,这个事情影响力大,必须加以宣传,提高国民的爱国心。但是,又不能马上一步提到大鸿胪的位置,毕竟这个位置很重要,而且苏武是节气好,是道德水平高,他的从政能力高不高,还是需要观察一下的。如果典属国干好了再提拔不迟。如果一下到位,万一出了差别,这岂不是砸了大汉朝的榜样?
所以,这条罪状也算不上什么罪状,至于第一条就纯属虾扯蛋了。
不过,以霍光一生小心的性格,竟然还被他们找出了三个理由,说明倒霍团还是比较努力的。
那么,这一次,他们能够成功扳倒霍光吗?
说实话,这三条罪名都有点虾扯蛋,没有一个实锤的。但无奈霍光同志一生谨慎,下车的落地比体操运动员都规范,十年如一日,想搞他的材料太难了。
只好这样吧,就赌小皇帝是个傻子。
上官桀经常跟皇帝喝酒,大概觉得皇帝年纪小,还是比较容易忽悠的。
那就上吧!
可一实施还是发现了问题。皇帝确实小,但正因为小,目前还没有正式上岗,翻阅文件这种事情一直是霍光代行处理。也就是说这封告状信会最先送到霍光手上过目。
向霍光举报霍光,这不是自投罗网吗?
想了一下,上官桀淡定表示,这不是问题。
霍光虽然工作勤勉,早就是997了,但霍光毕竟不是机器人,他总要休息的吧。
没事,等他休息我们再上。
经过一番耐心等待,机会终于来了,霍光果然休假了,沐假,洗一下身上的原味气息。
收到消息的上官桀赶紧给刘旦的使者报信,让他赶紧去告状。
这时候霍光不在,朝中只有三位托孤大臣,桑弘羊早就是自己人,剩下的一位田千秋又是一个秋千型的宰相。就是投票也是霍光必死无疑啊。
但他们忘了,皇帝虽小,但拥有最终决定权。
奏疏送了上去,上官桀趁热打铁,劝自己的孙女婿赶紧把这份奏疏下发百官,让霍光的罪行暴露于天下,然后罢免霍光。
奇怪的是,跟上官桀的热心不同,汉昭帝只是淡淡说了一句,今天有点晚了,这个事情明天再说吧。
想了一下,确实不早了。不少官员都下班了,不是一个搞批判会的好时候。
那就明天!
反正奏疏皇帝已经看了,就让霍光多活一天!
上官桀退下了,显然,他并不知道夜长梦多这四个字。也没有想明白,汉昭帝为什么要拖到明天。
如果上官桀脑子能够清醒一点,就应该知道,汉昭帝在等霍光,至少在等霍光的辩解。
栽赃陷害这种事,最怕的就是对质。
霍光收到了消息,澡也不泡了,假也不休了。赶紧跑到宫里来。
奇怪的是,他并没有要求见汉昭帝去辩解,而是跑到一处偏殿,安静的在里面呆着。
这座殿是一座普通的殿,只是里面有一件不寻常的东西,殿名画堂,里面挂着一幅画,正是当年汉武帝交给霍光的《周公背成王朝诸侯图》
霍光没有采取辩解的方式,因为他并不知道对方给他罗织了什么罪名,自己没有任何的准备,这时候上朝辩解,往往会陷入对方的圈套,越辩越理亏。
于是,他采取了不变应万变的策略,不管你们说我什么,我是先帝指定的托孤大臣,先帝的画还在这里挂着!
对上官桀来,这可能是最好的机会,毕竟他找的东西不是什么硬材料,就怕霍光反击,现在霍光竟然不上朝,怎么处理还不是自己说了算。
朝中,汉昭帝往群臣中看了一眼,很容易就发现,霍光不在。
于是,他问道:“大将军安在?”
没有人回应, 上官桀站了出来。
“因为燕王告发他的罪行,他不敢入朝。”
霍光心虚了,我们给他来一个缺席审判就行了。
汉昭帝没有理会上官桀的暗示。
“让霍光进来吧。”
收到诏召,霍光明白对自己的审判到了。他来到殿上,除掉自己的帽子,顿首谢罪。
上官桀放心了,霍光连辩解都没有,铁定是认罪了。他的脸上浮现出胜利的笑容,但很快,他的笑容凝固了。
“大将军把帽子戴上吧,我已经知道密书是假的,大将军你没有罪!”
霍光也奇怪了,自己还没有申辨,怎么就被宣判无罪了?
上官桀也急了,这不按套路出牌啊,怎么都没有走流程,直接就无罪了。这是不是有什么暗箱操作。
可是,汉昭帝接下来的话让他意识到了什么叫莫欺少年郎。
“大将军检阅郎官,选调校尉,不过十来天的事情,燕王远在燕国,他是怎么知道的。再说了,大将军想要造反,根本用不着选调校尉。”
至于上官桀精心抬出来的苏武工作问题,汉昭帝压根不想理会,赏功以爵,任职以能,这有什么问题吗?
汉昭帝干脆利落宣布,这个书是谁上的,赶紧给我抓起来,看看他到底是受了谁的指使。
完了完了,本来以为这小子好糊弄,没想到跟他爹一样精明。
上官桀这才明白,平时和气陪自己喝酒的孙女婿还有这一手。
那么问题出在哪呢?
原因一是他碰上了神一样的对手,谁能想到这个十四岁的孩子也能够琢磨政治斗争这种事。
最大的原因当然是他找了一个猪队友。
也不知道上官桀是不是最近喝酒有点多,脑子酒精中毒,那么多人可以选,他偏选了最坏的一个队友:燕王刘旦。
刘旦是什么人?刘旦是天天在燕地搞事情,到处宣传汉昭帝可能是个水货的人。是一个直接跟汉昭帝对立的人。
你让他上书,难道还指望汉昭帝能够相信刘旦,把自己的大臣打下去?
你真以为孩子都不懂事啊。
更奇葩的是,这位刘旦对保全工作情有独钟。在那三大罪状后面,又画蛇添足般加了一个要求:请允许我带兵入宫宿卫。
当年他提这个要求时,就被汉武帝骂得狗血喷头,这么多年过去了,心还没有死,还要去宫里当保全。
人在一个地方跌倒不奇怪,奇怪的是跌倒之后还要往这个老坑里跳。刘旦的执着着实让人钦佩。
正所谓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对手。上官桀大概也想明白自己找错了队友,于是,他又赶紧找了另外一批代言人。可是,汉昭帝已经打过预防针,说什么都不肯相信了,被说得烦了直接把这个事情说死了。
“谁要是以后再毁谤大将军,直接送到牢里去。”
上官桀的倒霍大业就此划上句号,但上官桀是一个有追求的人。
现在霍光已经完全取得汉昭帝的信任,倒霍不行,咱们直接一步倒位:换皇帝!
相关参考
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领土范围最不确定的时代,南北朝的皇帝几乎天天在谋划着夺地盘,都没有好好的坐下来划国土界限。恐怕连皇帝自己也搞不清自己的国体面积有多大。那么,南北朝的疆域图是如何的呢?南北朝的国土面积
东吴(229年5月23日―280年5月1日),三国之一,为孙权所建立,国号为“吴”,史学界称之为孙吴,由于与曹魏、蜀汉呈鼎立之势,又位于三国之东南,故亦称东吴,孙吴是在三国之中历时最久的国家。孙吴割据
总督直接掌管的部队称为督标,相应的巡抚的部队称为抚标,这部分部队由总督或巡抚直接调配,但调动部队应通知中央的兵部或军机处,否则可能遭到弹劾。其将领由兵部任命,但总督巡抚也可直接任命,并报兵部备案。各省
魏朝(220年12月10日―266年2月4日),中国正史称为魏朝,后世史家多称曹魏,由于之后的北魏被称作“后魏”,于是曹魏也称为“前魏”或者“先魏”,是三国之中最强大的一国。东汉末年,天下扰乱,群雄逐
孔子(前551年~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之所以将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教育事业上,主要原因是因为他在政治上的不得意。然而,孔子此举却不经意间
逆商(AQ)是人们面对逆境,在逆境中的成长能力的商数,用来测量每个人面对逆境时的应变和适应能力的大小。逆商高的人在面对困难时往往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毅力,锲而不舍地将自己塑造成一个立体的人;相反,那些逆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包拯的官职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包拯(999年5月28日-1062年7月3日),或称包文正,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宋官员,以清廉公正闻名于世,仁宗
孔子(前551年~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之所以将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教育事业上,主要原因是因为他在政治上的不得意。然而,孔子此举却不经意间
西周末年,周幽王宠幸褒姒,幽王废掉正后申侯之女及太子宜臼,改立褒姒为后,改立褒姒之子为太子。宜臼逃奔申国,宜臼的母亲是申侯的女儿。申侯联合缯国和西方的犬戎进攻幽王。杀幽王于骊山之下,犬戎乘机掠走大量财
唐朝初年,都城長安發生了玄武門之變,李世民誅兄殺弟,不久又繼了皇帝之位,雖然後來有“貞觀之治”,但李世民誅殺兄弟的行為一直為人詬病,人們一直疑問的是:如果沒有玄武門之變,事情能否得到圓滿解決?殺兄逼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