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香生平疑点考

Posted 元年

篇首语: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黄香生平疑点考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黄香生平疑点考

2、历史人物 如何评价黄香

黄香生平疑点考

   从黄香的上疏言事中得知,黄香出生于汉明帝永平十一年;史事证明黄香的卒年不是延平元年,而是延光元年;黄香救灾有功,反而被免职,是“天人感应”神学目的论与官场腐败共同作祟的结果;黄香逝世后归葬家乡江夏安陆源口,就是今云梦县义堂镇黄孝村一带。

  关键词:黄香;生年;卒年;天人感应;源口。  东汉名臣黄香,是一个以孝闻名,以才著称,以廉驰誉的复合型优秀人才,故而千百年来备受国人景仰、推崇。遗憾的是因年代久远,史籍佚亡,致使对黄香的生前身后留下了许多难解之谜。诸如他究竟出生于何年,史籍缺载;其卒年诸说不一,难判正误;他救灾有功,使“荒民获全”,反而免职,让人迷惑不解;逝世后归葬家乡源口,源口今在何处,等等。这些疑点对今人全面了解黄香,深刻认识黄香,科学评介黄香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而成为研究黄香必须突破的难点。本文通过深掘本传以觅踪,采撷佚史以补缺,旁征类事以求证等方法,对这些难解之谜进行探讨,力求找到符合历史真实的答案。  黄香出生于汉明帝永平十一年  史书中为黄香立传的并不少见,但都只字未提黄香的生年,以致今人介绍黄香时,或回避其生年,或以(?)的方式表示阙疑。人们对这样一位历史名人的生年阙如,无不引以为憾,特别是黄香后裔更不愿这种状况继续下去,于是便对黄香的生年进行了推理。有一派黄姓宗谱记载黄香出生于光武帝建武三十一年(公元55年)。这个记载显然不确。《后汉书·黄香传》载:元和元年(公元84年)后,千乘王行加冠礼,汉章帝特诏黄香到殿下,对诸王说:“此‘天下无双,江夏黄童’者也。”如果黄香真的出生于建武三十一年,那么这时的黄香已是“半老人”了,章帝怎么会称他“黄童”呢?可见此说是不能成立的。  其实黄香的生年是有迹可寻的。黄香曾说过一句话,是研究他生年的最宝贵的依据。  永元六年(公元94年)黄香累迁尚书令。后来和帝要提拔他任东郡太守,黄香为人谦虚谨慎,执意不愿当太守,便向和帝上了一道言辞极为恳切、意志异常坚决的奏疏,说道:“遭值太平,先人余福,得以弱冠特蒙征用……”这里所说“得以弱冠特蒙征用”是研究黄香生年的关键句,“弱冠”是关键词。《汉语大词典》释“弱冠”为“特指二十岁”。那么东汉时的“弱冠”是否特指二十岁呢?答案是肯定的。  《后汉书·肃宗孝章帝纪》载:章帝十九岁(虚岁)即皇帝位,翌年改元建初。建初二年他下了一道诏书,其中说道:“朕在弱冠,未知稼穑之艰难。”这年章帝的年龄为二十一虚岁,二十足岁,说明东汉时“弱冠”是特指二十岁。以此类推黄香疏中所言“得以弱冠特蒙征用”,就是指他二十岁时被和帝征用。  和帝是什么时候征用黄香的呢?就是他即皇帝位的时候。和帝即位后对诸王的封地、封号进行了大刀阔斧地调整,对朝臣实行了大换班,而对黄香却给予了特殊的恩典,留他继续在尚书台为官。所以黄香说“得以弱冠特蒙征用。”和帝即位是在章和二年,即公元88年。88——20=68,证明黄香出生于公元68年,即汉明帝永平十一年。  延平元年以后黄香依然健在  黄香的卒年,诸史记载有异。《后汉书·黄香传》载:“延平元年(公元106年),迁魏郡太守……后坐水潦事免,数月,卒于家。”而《楚师儒传·汉黄太守香》载:“延光元年(公元122年),迁魏郡太守……后坐水潦事免,数月,卒于家。”前为“延平”,后为“延光”,一字之差,却相距16年,孰是孰非?结论应在考证之后。  “延平”是婴儿皇帝殇帝的年号。这年八月殇帝夭折了,安帝即位。如果黄香卒于延平元年,那就说明黄香不曾在安帝朝为官。然而笔者发现延平元年以后黄香依然健在,安帝朝的一些重大事件留下了他的身影,最突出的有两件事:  一是《后汉书·黄香传》载:黄香“晓习边事,均量军政,皆得事宜。”意思是说黄香坚持每天拂晓就搞军事训练演习,把军事和政务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两方面的公务都做得很好。这事应该发生在安帝朝。因为黄香是文官,自有国家以来,文治国,武安邦,都有明确的分工,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朝廷是不会让文官去搞军事的。延平元年以前,东汉王朝正处在开国之盛,到和帝时西域50多国都向东汉朝廷纳质入贡,东汉帝国进入了全盛时期,根本不需要像黄香这样的文官去搞军事。但是到安帝时形势就急转直下了,原因是接替班超任西域都护的任尚对班超经营西域的成功经验不以为然,另搞一套,遭到西域各国的武力反抗,匈奴与西羌轮番进犯汉朝的边境,屠杀边民,抢掠财物,情况危急时,首都洛阳以西的三辅之地、以北的赵魏诸郡,都连遭叛军铁蹄践踏,京师处于风雨漂摇之中。只有在这危如累卵的形势下,黄香出于保卫京师的需要而“晓习边事,均量军政”,才符合事理逻辑。由此可见延平元年以后,黄香还在安帝朝为官。  二是《楚师儒传·汉黄太守香》记载安帝后期发生的一件大事中,黄香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该文载:乐成王苌骄淫不法,冀州刺史和国相向朝廷举报乐成王苌的罪行。黄香和尚书侍郎冷宏联名上书议刑,客观地分析了乐成王苌犯罪的原因,并引“周官议亲,蠢愚见赦”的规定,提出了从轻发落的意见。最后安帝将乐成王苌贬为临湖候。查阅《后汉书·孝安帝纪》,这件事发生在建光元年(公元121年),在延平元年(公元106年)后15年;而且这次与他共同议刑的是尚书侍郎冷宏,说明黄香这时还在尚书台任尚书令。下一年便是延光元年(公元122年),是黄香任魏郡太守的年份。以上事实告诉我们:黄香在安帝朝为官16年,其中15年任尚书令,1年任魏郡太守。  说黄香卒于延光元年,还可从黄香之子黄琼应征入朝的时间得印证。黄香逝世后,其子黄琼在家守丧三年,期满除服后,朝廷征召他入朝为官,但他“连年不应,”一直到“永建中”才公车应征。“永建”(公元126——131年)是顺帝的年号。永建元年(公元126年)在延光元年(公元122年)后四年。黄琼从延光元年守丧到延光三年,史称他丧满除服后“连年不应”。“连年”至少是两年以上。永建年号总共只有六年,如果是连续三年不应,不就正是“永建中”了么?所以黄琼在“永建中”应征入朝恰恰证明黄香卒于延光元年,即公元122年。联系前文考证,黄香的生卒年代应为公元68——122年,享年54岁。  黄香是“天人感应”说的受害者  《后汉书·黄香传》载,黄香任魏郡太守的当年,魏郡连降暴雨,发生了水灾,黄香为了救助灾民,把自己的俸禄和皇帝多次赐给他的奖赏全部奉献出来分发给贫苦灾民,带动丰富之家都捐献义谷,帮助官府发放救灾粮,从而使魏郡在大灾之年灾民获得了保全。然而黄香还是落得个因“水潦事免(职),数月,卒于家”的结局。《楚国先贤传校注·黄香》注释说是黄香“因发生水灾,措置未周而免官”。显然此说不能成立。我们从各种史书的记载中都看不到黄香在水涝灾害中有任何主观过失,相反,却记载他在大灾之年通过努力救灾,实现了“荒民获全”,这是功劳。我们不应用今人的理念解读1800多年前的历史事件,只有把这个难解之谜放到那个时代的文化背景下去研究,才能找到科学的答案,否则,就会歪曲历史。  通览《后汉书》,有一种被“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笼罩的氛围。原来汉朝的皇帝自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后,都奉行“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他们把所发生的灾异,如日蚀、地震、水、旱、虫、雹等自然现象和灾害,以及寇贼犯境等,都看作是执政者做了违背天意的事,招致上帝震怒而发出的警示和惩戒。东汉前期的皇帝对于灾异虽然恐惧,但姿态很高,每当发生灾异,都主动下“罪己诏”承担责任,祈祷上帝宽恕。到和帝时就开了以灾异对臣下定罪的先河。永元六年(公元94年)秋七月,京师洛阳大旱,和帝亲自到洛阳官署去“录囚徒,举冤狱”,把洛阳令下狱抵罪,(秦朝历史 www.cha138.com)司隶校尉、河南尹都降了职。也许是巧合,和帝未及还宫就下起了及时雨。到安帝时,西羌叛汉,又有四十一郡遭受雨水之灾。安帝以寇贼雨水罪罢免了太尉徐防、司空尹勤的官职。这种政治游戏到后来竟演变成了封建王朝内部权力斗争、政治倾轧的潜规则。元嘉元年,桓帝为报梁冀的迎立之恩,要给梁冀以超越制度的破格封赏。这时黄香之子黄琼任司空,他以“赏必当功,爵不越德”为由,坚决反对,迫使桓帝让步妥协。因此梁冀怀恨在心。不料正在这时发生了地震,梁冀便以地动为由要桓帝罢免了黄琼的司空之职。直到梁冀倒台后,黄琼才得以复职。  以上事实表明,凡是以灾异定罪,是不需要当事人有任何主官过失的。黄香因“水潦事免(职)”,属以灾异定罪,并非“措置未周”的主观过失,而是“天人感应”神学目的论制造的不公。有人推测有可能是黄香任魏郡太守时对官场腐败猛砍了几斧头:取消了官员们的“双份粮”,砸掉了旧官府的“黑仓库”,上任时闭门谢客等等,伤害了贪官们的利益,于是贪官们上下联手,以灾异的罪名报复黄香。这种推测不无道理,不然,立功反而罢官就无法解释。依此而言,黄香被免职是“天人感应”之说与官场腐败共同作祟的结果。  源口就是云梦黄孝村一带  黄香逝世后归葬何处?《一统志》载:“黄香墓在云梦。”明万历年间的光禄、太仆二寺少卿邹观光所著《云梦十书》载:“黄香墓在今(云梦)城北十里铺之北。”更为详尽的莫过于各派黄姓宗谱的记载。《中华姓氏通书·黄姓》引聚斯堂《黄氏宗谱》:“黄香去世后,归葬家乡江夏安陆源口,墓在今湖北云梦县北郊十五里。”全国各地以及马来西亚的黄姓谱谍,都有相同的记载。说明源口即今云梦县义堂镇黄孝村一带。现在需要弄清楚的是,黄孝村一带汉以前为何称源口。源口,顾名思义必定与水源、源头、水口、冲口等地形地貌相关。笔者带着这个问题走访了当地老人,进行了实地考察。发现源口确实是因地形地势而得名。  黄香墓遗址所在地的黄孝村,其地势北高南低,雨水自北南流,流到黄香墓址南约一公里多的地方,地势稍有隆起,挡住了北水南流。但是水往低处流的自然规律是不可改变的,就在黄香墓的正南方,大柯村的东北方,十里铺的西北方,三者之间形成了一个漏斗形的缺口,当地人称之为“冲口”,黄孝村的雨水都汇集到这个冲口再向南流去,连接冲口的是一条宽约5米、深约1—2米的冲沟,冲沟南流约2公里进入军民港,然后汇入涢水。  黄香墓正处冲口的上游,亦即源头,当地老人们说就是这个原因,古人便把这一带称之为源口。黄香归葬源口以后,这里又因黄香而得名“孝行里”,此后地名屡有变更,或名“汉孝”、或名“忠孝”、或名“黄孝”,但万变不离黄香,不离黄香的崇高美德——孝。  参考文献:  [1]刘晔。后汉书。北京:团结出版社。1996.  [2]张辅原著。舒焚校注。楚国先贤传校注。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  [3]甘云鹏。楚师儒传。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  [4]程怀璟。云梦县志略。清道光二十年版。  [5]黄育涛等。黄氏宗谱。孝感:黄氏续修宗谱理事会。2002.

历史人物 如何评价黄香

黄香 黄香出生江夏安陆(今湖北云梦),东汉时期人物,曾任尚书令、魏郡太守等职,他晓习边事,均量军政,皆得事宜。担任魏郡太守时发生水灾而被免职,不久后就去世了,他的儿孙后代都身居高官、颇有成就。 黄香是怎么死的>公元122年,黄香升任魏郡太守。同年,发生了水灾,百姓都陷入饥荒的状况,黄香把自己的俸禄以及得到的赏赐,全分给灾民,富豪大族也各自提供义谷,来补公家贷放灾民的不足,灾民因此获得保全。不久,黄香还是因水灾被免官。几个月后,便在家中去世。>如何评价黄香>京师号曰:“天下无双,江夏黄童。”>刘炟:“此‘天下无双,江夏黄香’者也。”>陶潜:“显允群士,行殊名钧。咸能夙夜,以义荣亲。率彼城邑,用化厥民。忠以悟主,其孝乃纯。”>《后汉书》:“情志既动,篇辞为贵。抽心呈貌,非雕非蔚。殊状共体,同声异气。言观丽则,永监淫费。”>杜牧:“网今开傅燮,书旧识黄香。”>《全相二十四孝诗选》:“冬月温衾暖,炎天扇枕凉,儿童知子职,千古一黄香。”>《三字经》:“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蔡振中:“南国无双土,东京第一流。风霜余孝魂,爵秩贲荒丘。姓字樵人识,笺书国史留,更行琼葬处,千载哭忠侯(黄琼)。”>张开东:“汉代黄香葬此邦,北南孺子亦心降。尚书千古传安陆,乡祀如今遍楚江。高冢路旁仍自并,令名天下本无双。我来凭吊停车望,细雨斜阳度野冈。”>鲁迅《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其中自然也有可以勉力仿效的,如‘ 子路负米’、‘ 黄香扇枕’之类。”

相关参考

黄香扇枕的故事

  黄香,字文强,江夏安陆人。父况为郡五官掾。刘设教令署香门下孝子,数占见。况举孝廉,贫无奴仆,香躬亲勤苦,尽心供养,冬无葱被,而亲极滋味。暑即扇床枕,寒即以身温席。  东汉时期,黄香九岁母亲就去世了

历史的天空疑点

一、关于《历史的天空》的问题你要是去看《白鹿原》,你该哭了,再去膜拜贾平凹的《废都》啊,莫言的《檀香刑》……额,我(女)个人推荐哈,:小说~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张爱玲:《怨女》、《小团圆》、《

揭秘三国著名美男嵇康之死的疑点

嵇康之死嵇康的死是因为好朋友吕安的事,吕安的哥哥对自己的妻子不敬,吕发要告发哥哥,反倒被恶人先告状,结果吕安的哥哥没有得到任何惩罚,自己反而被关到狱中,嵇康看不下去了,他为吕安作证但是被诬陷,把自己也

大清王朝建立者皇太极之死为何留下众多疑点

公元1641年以后,皇太极因身体不好,曾发布过大赦令,也减少了处理日常事务的负担,甚至做过祈祷。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初九日,皇太极猝死于盛京后宫,年52岁。 图片来源于网络所以,由此说来皇太极应

关于 ”曹冲称象”的诸多疑点,能否推翻《三国志》的记载

刘备、孙权、曹操三个人都是一时人杰,不过比较起来,似乎曹老板的儿子才能更高一些。有曹丕、曹植这样的大文学家;曹彰这样的猛将,还有一个命运不太好的小神童——曹冲。其实曹操本来是想立曹冲为继承人的,曹冲在

孙武简介 春秋战国孙子兵法著作者兵圣孙武生平

孙武,字长卿,后人尊称其为孙子、孙武子、兵圣、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汉族,他出生于公元前535年左右,春秋时期齐国乐安[1][2](今山东省广饶县)人,具体的生卒年月日不可考。曾以《兵法》十三

嘉庆传位密旨疑点重重,皇后为何力挺道光而舍弃两个亲儿

向敬之1事实证明,嘉庆死得突然,没有公示随带身边的传位密旨;而另一份按例藏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匾额后的传位密旨也没有找到,《清宣宗实录》中出现的「”皇太后懿旨”就是证明。按雍正最初设计密建皇储的规定,

江总简介 南北朝陈大臣文学家太常卿江总生平

江总(519~594)著名南朝陈大臣、文学家。字总持,祖籍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出身高门,幼聪敏,有文才。年十八,为宣惠武陵王府法曹参军,迁尚书殿中郎。所作诗篇深受梁武帝赏识,官至太常卿。江总(51

李世民毕生都在隐瞒的 ”第二战场”是什么

疑点一:玄武门事变的当天是原定召集太子、齐王和秦王就「”淫乱后宫”一事当面对质的日子,高祖李渊怎么有心情「”泛舟海池”?疑点二:就算李渊当时在游玩作乐,何以对玄武门的冲天杀声充耳不闻?宫内上上下下几千

古代科举考试考什么,古代的科举考试都考哪些内容

古代的科举考试都考哪些内容科举考试主要是考八股文和试帖诗等。八股文题目出自四书五经,略仿宋代的经义,但是措辞要用古人口气,所谓代圣贤立言。结构有一定的程式,字数有一定的限制,句法要求排偶,又称为八比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