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道与王道・秦汉帝国》十三、三十六方齐俱起

Posted 百姓

篇首语:知道如何活用知识最重要,知道知识的来龙去脉次之,拥有知识再次之。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霸道与王道・秦汉帝国》十三、三十六方齐俱起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霸道与王道・秦汉帝国》十三、三十六方齐俱起

2、《霸道与王道・秦汉帝国》十一、昭君自有千秋在

《霸道与王道・秦汉帝国》十三、三十六方齐俱起

  穷变巧于台榭兮,民露处而寝湿。消嘉谷于禽兽兮,下糠秕而无粒。 > >  ――[东汉]蔡邕《述行赋》 > >  东汉中后期以后,随着地主豪强势力的壮大,封建大土地所有制不断发展,使大批农民失去了土地,沦为农奴或流离失所。到了桓、灵之时,统治阶级更加腐朽,外戚宦官专权,加上水旱蝗灾连年不断,人民更无法生活。在这种情况下,百姓们只好起来反抗。中平元年(184),终于爆发了黄巾大起义,揭开了推翻汉王朝的大幕。这次起义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利用原始的宗教来号召各地百姓起来反抗封建统治,最后,终于推翻了腐朽的东汉王朝。 > >  天下乱纷纷 > >  在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农民大起义一触即发之际,原始道教中的两个著名教派正在民间流行,这就是太平道和五斗米教。这些教派是如何出现的、出现于何时至今仍是人们谈论的话题。有人认为,东汉时期的原始道教与汉代社会信奉迷信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西汉初期,上层社会的人们追求长生不死,到处寻找长生不死之药以及长生不死之法。在这种情况之下,一些方士和巫师则受到他们的尊敬。据史料记载,顺帝之时,一个叫宫崇的人来到京城洛阳,向朝廷献上一部神书。他对皇帝说,这部神书是他的老师于吉得到的,共一百七十卷。此书装潢十分精美,名字叫做《太平清领书》。书的内容十分庞杂,主要是讲述天地、阴阳、五行和巫觋杂语,也有一些反映下层百姓生活的篇章,同时也包括治理国家、繁衍子孙的方法等。书被献上之后,统治者认为这是一部“妖妄不经”之书,没有重视它,不过,它却在民间深受欢迎,逐渐传播开来。此后,信奉太平道的人多了起来,太平道的形成也就有了群众基础。 > >  于吉又是如何得到这部神书的呢?这里有一个传说。据说于吉患有癞疮,不知治了多少次,吃了多少药,却怎么也治不好。一次,他遇到了一位名叫帛和的卖药老人,听说这个卖药的老人有些小本领,便和这位老人闲聊,问自己这病是否能治好。帛和告诉他说,你这病可以治好,只是明天清晨鸡叫之时,你一定得到大桥北面的一棵木兰树下,到时我会教你如何治病。于吉一听,十分高兴,第二天清晨鸡刚一叫,他就急忙来到木兰树下,却发现帛和早已站在那里了。他见到于吉,大怒,斥责他说,你为何来得这样晚,你就不想治好自己的病吗?如果想治好自己的病,那么请你明天再来吧。说完老人就走掉了。这一次于吉不敢怠慢,第二天一大早,提前来到木兰树下等候。帛和来到后,并没有给于吉什么药,只是送给他两本书,并且对他说,你回去后,依照这两部书再写,使它增加到一百七十卷,不但病可以治好,而且可以长生不老。于吉再三向老人道谢,回去之后,他就依照帛和所嘱去做了。于吉重著的这部书就是被称为神书的《太平清领书》,又称为《太平经》。 > >  一些学者研究认为,《太平经》一书并不是一人一时之作。早在西汉成帝时齐人甘忠可就著有《天官历包元太平经》一书,主张“易姓受命”,后来甘忠可被判处死刑。不过他生前把这部书传授给夏贺良、丁广世、郭昌等人。当时郭昌任长安令,他串通了黄门待诏李寻,由李寻上书哀帝,说“汉历中衰,当更受命”,“宜急改元易号,乃得延年益寿,皇子生,灾异息矣”。汉哀帝于是下诏大赦天下,以建平二年(前5)为太初元年,号曰“陈圣刘太平皇帝”。在这里汉哀帝把以尧为祖先的汉皇室,改为“陈圣刘”,陈即田,指齐国的田氏,传说是舜的后裔。也就是宣告以哀帝为代表继承了的舜德。很显然,这是依附了战国时期阴阳五行家邹衍的五德终始说,来了一次自我改朝换代,免得被别人夺取政权。不久,这一办法也为 王莽篡汉提供了理论根据。可以说,这些都是以《太平经》作为理论依据而进行的。只是,《太平经》一书在当时还不十分完整,直到甘忠可之时才定型为一部巨著。有人认为于吉是琅琊人,有人说是北海人,还有学者怀疑是否有此人,说不定是宫崇故神其说造出来的。而于吉与甘忠可的姓氏同音,或许是流传多年,讹读成为了两人。 > >  不管怎样,后来这部书落到了张角手中,张角就根据这部书进行传道,故称其道为太平道。张角宣称太平道是黄帝、 老子所创,所以太平道又被称之为“黄老道”。张角之所以利用这部书来当做传教的工具,是因为这部书中还反映了下层百姓的要求和观点。如其中的“积财亿万,不肯救穷周急,使人饥寒而死,罪不除也”。还有“天生人,幸使其人人自有其筋力,可以衣食者”等等。意思很明显,就是表达了均贫富、人人都要自食其力的观点,其中还有一些企图变革乱世、建设太平盛世的美好愿望。因此,在后来的农民起义中起到了一定的号召作用。 > >  五斗米道主要流传于巴蜀(今四川一带)地区。其创始人张陵是沛国丰(今江苏丰县)人。东汉晚期他在蜀郡(今属四川)鹄鸣山修道,假托太上老君(指道家创始人老子)授予他道法,作道书二十四篇。后来,又自称自己遇到了老子等五人,被授予“国师”称号。从此,他就把老子的《道德经》奉为经典,并加以注释,写成《老子想尔注》一书,来向信道的人们宣传道法。 > >  张陵在注释这部书时,把自己的思想融入其中。他认为作为人间的君主,如果能够按照道去治理国家,那么国家就会太平;如果作为统治者遵循道去爱护民众,那么民众就会长寿。在当时社会状况下,百姓衣食无着,尤其是那些身有重病而又无钱医治的人,十分容易相信此说,于是便纷纷跟随他学习道法。张陵规定凡是入道的人都要交纳五斗米,所以人们便称其道为“五斗米道”。后来,由于入道者众多,张陵就按地域来进行管理。 > >  张陵在最初传道之时,主要是借助鬼神符。所谓的“符”,是一种笔画屈曲、似字非字的图形,又称为“符字”、“墨”、“丹书”等。古代的方术士就曾使用过。他们都声称符是天神的文字,可用来祭祀、祈祷、治病和驱逐鬼神。 > >  张陵去世之后,他的儿子 张衡继续在蜀地传道。他在传道的时候,设立了“静室”,让病人在其中反省过错。还叫人学习《老子》,并设有祭酒和鬼吏等职位。祭酒主要的职责是向信道的人传授老子的《道德经》;而鬼吏的职责主要是为病人祈祷。祈祷的办法是写好三份文书,上面写有病人姓名、过错及悔过服罪的意思。一份放到山上,表示上交于天,一份沉入水中,一份埋在土中,称之为“三官手书”。因为在古代有一种传说:天官赐福,地官赐罪,水官解厄。五斗米道就是运用这一办法来为病人治病的,病人家要出五斗米作为酬劳。 > >  张衡的儿子张鲁在传道的时候,又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为了使组织更加严密,他自称“师君”,把初来学道的新人称作“鬼卒”,把入道时间较早并已受者称作“祭酒”,又称之为“鬼主”。鬼主手下拥有一批小徒弟,具有一定的权力。而其中一些徒弟较多的鬼主,则称之为“治头大祭酒”。张鲁后来得到益州(今四川境内)官府的信任,担任了武官。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张鲁便与道徒首领之一的张修在初平二年(191)攻取了汉中(今陕西汉中)。 > >  张鲁在占据汉中之后,实行了一种不同于中原地区的统治方式,就是政教合一的统治方法,把政权与教权合二为一,在自己的统治区域内不设官吏,由祭酒来管理社会。张鲁令人在大道旁设置公共宿舍,供给过路人食宿,不收取任何费用。教徒中谁隐瞒了自己的小过小失,就会被罚修路一百步。对于那些犯法者,以说服教育为主,先不给予处罚,如果胆敢再犯,才给予处罚。张鲁还下令,春、夏两季不准杀害生物,同时还禁止酿酒。因为春、夏两季正是生物生长旺盛的季节,此时杀生会得不偿失。至于不许酿酒,原因可能酿酒会消耗大量粮食,且饮酒会误大事,也有可能是五斗米道本身就有禁酒戒律。 > >  东汉末年,由于统治者的腐朽统治,使得社会更加黑暗,大批农民破产,流离失所。而张鲁在汉中所施行的一些措施,深受百姓的欢迎和支持,因而汉中社会局面相对安定,百姓皆能 安居乐业,而东汉朝廷对这一 世外桃源也无能为力,眼睁睁地看着张氏政权存在于汉中。就这样,张鲁统治巴蜀几近三十年,直到 曹操于黄初六年(225)亲率十万大军进攻汉中,张鲁才不敌而降。曹操对张鲁十分宽容,仍然给予他很高的地位和待遇。 > >  苍天已死去 > >  东汉末年朝政腐败不堪,下层百姓生活在 水深火热之中,阶级矛盾日益尖锐。黄巾大起义的领导者张角是巨鹿(今河北平乡)人,他看到这一切,同时也看到信奉《太平经》的人较多,于是,便决定利用《太平经》创立一个教派,并把这个教派定名为太平道。 > >  张角作为太平道的首领,被教徒称为“大贤良师”,他以画符祈祷的方法为人治病。其办法是叫病人跪拜并检查自己的过失,然后饮下经过画符念咒的水。实际上,张角事先让自己的徒弟把一些常用的药煎制好,配成现成的药水,在病人跪拜检查自己的过失后,张角对药水装腔作势地画符念咒,再让病人把水喝下。有的病人喝下后病就好了,教徒们便说这人信道;有的病人由于病情较重,或者药不对症,没有治好,便说这人不信道,所以医治无效。尽管如此,由于当时下层百姓无论是生活上还是精神上皆无着落,而张角的宣传与他所采取的一些手法,毕竟给了百姓一丝希望,所以许多贫困无告的百姓还是虔诚相信太平道的。 > >  张角在为人治病的同时,还不断地宣传太平道的教义。他自称“太平道人”,向人们宣传“人人无贵贱,皆天之所生”的平等思想,提出要建立一个财产公有的太平世界。为了扩大太平道的影响和势力,张角派遣他的八名大弟子四出传道,辗转发展信徒。在十多年间,太平道徒众达到了数十万人,遍布于青、徐、冀、幽、荆、扬、兖、豫等八州,面积覆盖了今长江中下游以北直到黄河中下游的广大地区,声势浩大,官府也有所闻。 > >  汉灵帝光和四年(181),司徒杨赐上书指出:张角等势力越来越大,如果下令州郡长官将他们逮捕,恐怕不会起到好的效果,只会增加骚乱,加速祸患的发生。最好的办法是令各地长官有区别地分散流民,然后遣送回原地。这样就会大大分散削弱他们的党羽,然后再派官兵捕杀其首领,这样平息骚乱就轻而易举了。但对于当时的东汉政府而言,杨赐的上书只是一纸空文,不可能实现。两年以后,又有人指出:张角的党羽已经不计其数,听说他们曾经派手下到京城打探消息,图谋不轨。而地方官害怕上司怪罪下来,都不敢上报实情。朝廷应下达诏令,以封侯重赏等劝募或捉拿张角等人,地方官瞒而不报则与张角同罪论处。但是,昏庸无能的灵帝仍是没有放在心上,这一建议也同样搁置未议,而太平道的势力也趁此机会迅速发展壮大起来。 > >  为了把教徒更好地组织起来,张角又按军事编制把几十万徒众分成三十六方。方有大有小,大方有一万多人,小方有六七千人,每方都是独立的部队,由张角任命的首领来管理和领导,最后的统治大权掌握在张角一人之手。经过长期的部署酝酿之后,张角又亲自到洛阳观察形势,最后决定于灵帝中平元年(184),即甲子年的三月五日,在全国同时起义。 > >  在起义之前,张角让部下在道徒中间宣扬“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意思是汉王朝的天命已经走到了尽头,太平盛世就要到来,到甲子那年,天下就会太平了。这实际上是宣布汉家天下已经灭亡,农民自己的天下该建立了,要变地主阶级的天为农民的天。张角还派人在洛阳及各州郡的官府大门上,用白粉写上“甲子”两个大字,作为进攻的目标。由此可见,他们起义的目的十分明确,就是要推翻腐朽的东汉统治政权。 > >  但是,在距离起义只有一个月的时候,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张角的一个弟子向官府报告了起义的消息。事泄后,负责洛阳地区起义的大方首领马元义被捕牺牲,洛阳的一千多名道徒被杀。朝廷同时下令到冀州搜捕张角。张角得到消息后,马上派人传令各地提前起义。 > >  各地农民起义队伍接到张角的命令之后,三十六方同时宣布起义。数十万农民同时拿起了武器,人人头裹黄巾,所以被称为黄巾军。张角自称“天公将军”,他的两个弟弟张宝称“地公将军”,张梁称“人公将军”。起义之后,黄巾军于各地烧官府,杀长吏,摧毁豪强地主的田庄,没收他们的土地和财产,打开官府的仓库赈济当地的贫苦百姓。由于起义军人数众多,铺天盖地,就像蚂蚁一样密密麻麻,不可胜计。因此,黄巾军被统治阶级称之为“蚁贼”,引起社会各阶层的极大震动。 > >  但是,起义军毕竟是由种地的纯朴农民组成,缺乏战斗经验,尽管具有了方的组织概念,但实际上,他们仍处于一种散漫状态。而且从他们的内心深处,并不想背井离乡,走上所谓的“贼寇”的道路。可以看出,农民起而反抗,只是在无法生存的状况下进行的,只是为了解决自己最基本的生活问题,其实从内心深处他们并不想起来造反。 > >  张角在发动起义之后,并没能很好地控制全局。各地发起的自卫战,貌似强大,实际上是分散活动于各地的若干支队伍,缺乏必要的军事联合与协调作战。广阳郡(今北京)黄巾军杀死幽州刺史郭勋和广阳太守刘卫占据幽州;颍川郡(今河南禹县)有波才领导的黄巾军;在陈国(今河南淮阳)和汝南郡有彭脱领导的黄巾军;东郡(今河南濮阳南)有卜己领导的黄巾军;南阳郡(今河南南阳)有张曼成和赵弘领导的黄巾军;扬州、安凤(今安徽霍丘南)等各地也均有黄巾军队伍在活动。此外,五斗米道首领张修在汉中也乘机发动起义。由此,掀起了全国性的武装斗争的高潮。 > >  面对来势凶猛的农民起义大军,统治阶级十分恐慌。东汉统治者急忙选派何进为大将军,调集各路军队防守洛阳周围的八大要塞。同时,任命皇甫嵩、朱□为左右中郎将,率主力镇压对洛阳威胁最大的颍川黄巾军。为了加大对农民军的压迫,统治阶级还解除了党锢,动员一切力量前往镇压起义军。经过激战,双方互有胜负。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东汉统治者开始采取分割起义军力量的办法,以便各个击破。在这种形势下,波才领导的颍川黄巾军被皇甫嵩、朱□和曹操等击败。由此,解除了起义军对洛阳的直接威胁。从此开始,东汉政府军队开始转入全面进攻,而各地黄巾军则处于不利的形势。正在这时,张角又不幸病逝,其后,张梁、张宝先后牺牲,给起义军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冀州黄巾军主力失败。这年十一月,南阳黄巾军也被镇压下去。 > >  黄巾军的主力经过九个月的激烈战斗先后失败,东汉政府对起义军进行了血腥的报复。但是,分散在各地的起义群众并没有被这种血腥的镇压所吓倒,仍在不断地举行起义,继续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 > >  张角领导的黄巾大起义被镇压下去之后,统治阶级宣布太平道为非法,禁止传播。此后,太平道衰落,只在民间秘密流传,而五斗米道则逐渐演变成为天师道。 > >  可以看出,早期的道教在其形成过程中,一直与政治斗争紧密联系在一起,并且受到下层百姓的欢迎。早期道教尽管带有浓厚的迷信色彩,但它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有着相当的影响。张角以太平道作为组织形式,并利用《太平经》中的“太平”、“平均”等作为口号发动起义,使得道教在下层群众中的社会影响变得非常广泛和深刻。道教活动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下层群众中施治予药、救济贫困,并为其提供精神支柱,对广大群众有非常大的吸引力。在社会黑暗混乱时期,极易形成庞大的道教民间组织。道教信仰也因而渗透到广大群众的生活(如许多民俗的形成)及心目中,对社会生活产生了广泛、深刻的影响。 > >  另外,早期道教所继承的古代巫术、神仙方术中,包含有不少数学与天文历法方面的内容。道教所尊奉的神仙中,有许多已经家喻户晓,许多神话、传说和神仙形象,后来逐渐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创作的源泉。道教音乐也成为民乐和民歌的一部分。所有这一切都是早期道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贡献。 > >  总而言之,道教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既涵摄了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方方面面,同时也渗透、辐射到众多的思想文化领域之中。对社会生活、历史发展、思想文化、民族心理都有着广泛深入的影响,在传统文化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 > >  张角领导的这次黄巾大起义,借助于道教的力量,联合大量下层民众,前后至少延续了二十多年,给东汉王朝以致命的打击。它基本上摧垮了腐朽的东汉政权,使其名存实亡。 > >   三国鼎立现 > >  大规模的黄巾起义被镇压下去以后,东汉王朝的统治并没有向好的方向发展,而是进一步走向衰落。地方豪强和州郡牧守势力的膨胀,使国家面临割据混战的严重危险。外戚和宦官矛盾的再次激化,又加速了这一混乱局面的到来。 > >  经过黄巾大起义的打击,东汉的中央集权力量大大削弱。而另一方面,在镇压黄巾军起义的过程中,一些州郡官吏和豪强大地主的力量却在不断地壮大。他们不仅握有重兵,而且还掌握着地方大权,逐渐发展成为半割据的军阀。尤其是在中平五年(188),东汉政府接受了太常刘焉的建议,把一些地方上的州刺史改为州牧,总揽一方的军政大权,由此使得地方力量更加强大,形成了一种内轻外重的局面。在这种形势下,地方势力势必走向中央政权的对立面,公开与中央进行对决。 > >  中平六年,大将军何进杀上军校尉宦官蹇硕,为了进一步消灭宦官势力,他召当时的并州牧 董卓带兵入京。此事为宦官知晓后,宦官张让等谋杀何进。但最终宦官集团却被 袁绍等诛杀殆尽。只是随后董卓率兵进入洛阳,立即废掉少帝刘辩,立刘协为皇帝,也就是汉献帝。而董卓自称相国,控制了东汉中央大权,这引起了一些地方州郡刺史太守们的强烈不满。 > >  董卓是一个十分暴戾骄横之人,他所率的军队也是军纪不整,自由散漫,在进入洛阳之后,公开抢夺百姓财物,掳掠良家女子。董卓还令手下挖掘汉灵帝的坟墓,盗窃其中珍宝。更有甚者,董卓下令坏五铢钱,改铸小钱,使得一石粮食价值数万钱,物价昂贵,民不聊生。搞得整个洛阳乌烟瘴气,一片狼籍。很快董卓便成了众矢之的,而当时的一些实权人物,如袁绍、袁术、曹操等人纷纷逃回东方,图谋反抗董卓。 > >  献帝初平元年(190),东方各地的一些州郡刺史太守为了争夺土地和权利,以讨伐董卓为名,组成了以袁绍为盟主的关东(指潼关以东地区)联军起兵。除了勃海太守袁绍、河内太守王匡等五支队伍外,其余六支全部都来自兖州(今山东中部和西南部)。可以看出,在讨伐董卓的斗争中,山东地方武装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 >  董卓迫于关东军的压力,慌忙挟汉献帝西去长安,不久被杀,关中大乱。董卓死后,关东军并没有收兵,又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军阀混战。当时的齐鲁大地成了各派军阀割据势力激烈争夺的主要地区之一。同时,也是为数不下百万人的黄巾起义军余部继续坚持斗争的一个重要地区,二者交织在一起,使当时的山东地区形成了极为错综复杂的形势。 > >  军阀混战给百姓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董卓离开洛阳时,纵火焚烧,使得洛阳及其周围二百里之内皆变成了一片废墟。关中粮价也是飞涨,谷一斛值五十万钱,豆麦一斛值二十万钱。据史料记载,当地的数十万户百姓除被屠杀和逃亡外,“二年间,相啖食略尽”。整个关中地区荒无人烟,一片凄凉。 > >  曹操在攻陷彭城(今江苏徐州)后,坑杀男女数万口于泗水,结果“水为不流”,以至于尸体堵塞了河道,使得河水断流。同时,在今山东一带出现了大旱和蝗灾。严重的自然灾害也迫使曹操和 吕布各自退兵,到别处求食以维持生计。为了度过饥荒,曹操不得不采取裁减兵员的措施,“罢吏兵新募者”。曹操率兵过东阿(今山东东阿)时,由于新失兖州,军粮又尽,竟曾一度考虑接受袁绍的劝说,投靠袁绍,后来在其谋士东阿人程昱的极力劝阻下才打消此念。曹军在当地大肆搜刮,勉强凑足了三天的粮食,据说其中还夹杂着不少人肉干。 > >  东汉时涿郡有十万余户,鄢陵县有五六万户百姓,但是在兵祸之后,前者剩三千户,后者仅剩数百户。当时人仲长统曾说:“名都空而不居,百里绝而无民者,不可胜数。”也就是说,由于战争以及自然灾害,辽阔富饶的黄河流域变成了一片荆棘丛生的荒原。 > >  经过一段时间的混战和兼并,到建安四年(199),全国的割据势力便剩下袁绍、曹操等几股较大势力。曹操在占据兖州后,又进一步占据了幽、冀、并、青四州,基本上统一了北方,一跃成为北方最大的割据势力。 > >  曹操统一北方后,想乘胜统一全国,结果于建安十三年(208)与 孙权、 刘备联军在赤壁(今湖北蒲圻西北)激战。大败后曹操率领残兵败将逃回江陵。此后,曹操命曹仁守江陵,乐进守襄阳,自己退回北方。建安二十五年(220),曹操死,他的儿子 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立为帝,国号魏,都洛阳。次年,刘备在蜀称帝,都成都,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接着,孙权于东南称吴王,七年之后,正式称帝,都建业(今江苏南京),国号吴。由此,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霸道与王道・秦汉帝国》十一、昭君自有千秋在

  闺阁堪垂世,明妃冠汉宫。一身连朔漠,数代靖兵戎。若以功名论,几与霍卫同。人皆悲远嫁,我独羡遭逢。纵使承恩宠,怎能保始终。至今青冢在,绝胜赋秋风。 > >  ――[清]彦德《咏 王昭君》 > >  在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郊外大黑河以南,有一座高三十多米的沙土堆。据说它是距今两千多年的一座古墓,墓主就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友好的使者王昭君。在墓的前面建有亭子,旁边有碑碣,上面记录着这位友好使者的动人故事。昭君出塞,为汉匈两族的友好、团结和亲睦贡献了力量,在我国民族关系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 >  宫中多怨女 > >  王昭君名王嫱,字昭君,西汉南郡秭归(今属湖北)人。晋时为避司马昭讳,时人也称她为明君或明妃。相传她是齐国王襄的女儿,才貌出众。竟宁元年(前33),年方十七岁的她被选入宫,时在元帝刘当政时期(前48-前33)。 > >  在中国古代,皇帝的妻妾众多,所谓有“七十二妃”,或“粉黛三千”,这些说法有一定道理。据《礼记》记载, 周朝的制度是“天子后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这说明,早在我国周代,天子的妻妾就有夫人、嫔、世妇、御妻等名号,数量也相当惊人。秦统一六国后,改天子为皇帝,以后“六宫”数额,均一脉相承。汉代亦是如此,当时被汉元帝选入宫中的女子很多,汉元帝本人是按画工所画的像来选择的。“宫中多怨女”,在封建社会里,多少青年女子被关进宫内,终生不得自由。尤其是那些失宠了的女子,只好在宫中禁室里等死,遭际更为悲惨。所以,深居后宫的宫女们,想尽种种办法以得到皇上的幸召。而汉元帝依照画像来取舍,所以,宫内女子们不惜以重金、财物贿赂宫中的画工,以此来换取被皇上宠幸的机遇。 > >  宫中一个叫毛延寿的画工,有高超的技艺,能把中人之姿画得十分姣好。因此,宫女们都暗中给他钱帛财物以求其以笔修饰。王昭君初入宫廷,并不懂得这些约定俗成的规矩。同时,她也自恃貌美,天真地以为皇上不会不宠幸召见,所以,在毛延寿为她画像时,她竟一个钱也没给。 > >  据说毛延寿在给王昭君画像画到眼睛时,对王昭君说,这画人的功夫全在这点睛之处,真是一点千金呀!王昭君明白毛延寿借机索贿之意,但她非但不买他的账,反而讥讽了他几句便离去了。毛延寿见她如此傲慢,便把那点睛之笔画到了脸上,就这样,王昭君便被遗弃在宫中,虚度年华。 > >  出宫西行去 > >  就在王昭君于宫中孤单生活之时,汉朝和匈奴族的关系发生了重大转折。这一转折改变了王昭君今后的命运,也使得王昭君成为了民族友好的使者与和平的象征。 > >  前57年,匈奴内部发生分裂。原来, 汉武帝时期,随着反击匈奴的战争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匈奴的力量被大大削弱了,无力再大举南下。同时,匈奴族人民和其他被奴役的各族人民反抗匈奴贵族的斗争也日益强烈,许多被奴役的少数民族也趁机脱离了匈奴贵族的统治。在这种情况下,匈奴贵族统治集团内部发生了内讧,出现了五单于争立事件,随之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甘露三年(前51),南匈奴呼韩邪单于降汉,北匈奴被迫西迁,后被汉西域都护甘延寿等所杀。呼韩邪单于在汉朝的帮助下,重新统一了匈奴。 > >  就在这一年,呼韩邪单于来到长安,朝见 汉宣帝。汉宣帝十分重视这次朝见,用最隆重的礼仪接见了呼韩邪单于,并赏给他一套非常华丽的衣服,一口上等的宝剑,一把精致的佩刀,一辆用珠玉装饰的车子和十五匹拉车的马,还有大量黄金钱币和绸缎丝绵。呼韩邪单于回归之时,宣帝还派一万六千名骑兵护卫护送。两年之后,呼韩邪单于第二次来长安朝见宣帝,宣帝还是用最隆重的礼节招待了他。 > >  为了感谢汉朝的军事支援,呼韩邪单于在前33年第三次来到长安。这时的皇帝已经是元帝,呼韩邪单于真诚地向元帝提出,他愿意实行和亲,当汉家的女婿。 > >  和亲并非是此时才出现的,在汉初高祖之时就已经出现了。汉朝刚刚建立之初,力量相对薄弱,无力对抗强悍的游牧民族,时常遭受他们的骚扰。汉高祖 刘邦为了稳定与匈奴的关系,采取了和亲政策,即以宗室的女儿为公主,嫁给匈奴单于。在当时,采取这一政策虽然是迫于形势不得已而为之,但毕竟带来了相对和平的局面,有利于汉、匈两族间的友好往来和发展。到了汉武帝之时,汉朝国力逐渐强大起来,向匈奴展开了大规模的军事进攻,以至于断绝和亲达八十年之久。所以当呼韩邪单于提出和亲后,汉元帝当即答应下来。 > >  把谁许配给呼韩邪单于呢?元帝决定在宫女中进行挑选,并下了一道命令,谁愿意嫁到匈奴去,就把她当做亲生女儿看待。按照常理,即使是皇帝将其当做亲生女儿对待,那也不会有人愿意去,因为匈奴远离长安,气候恶劣,生活在中原的人到了大漠深处的草原上,生活之不适应就可想而知了,且和亲之事,万无反悔之可能。因此,谁也不愿主动提出去匈奴。只有王昭君听说匈奴前来求亲,主动提出要求离宫去匈奴。元帝只知她缺少姿色,便答应了她的请求。 > >  到了呼韩邪单于临别那天,汉元帝亲自送行。当汉元帝见到王昭君时,才发现她是宫中最漂亮的女子,而且举止文雅,应对自如,和画像上的模样完全不是一回事。他真想把她留下来,但又怕失信于人,只好忍痛割爱,把她嫁了出去。据传说,在王昭君出嫁之后,汉元帝迁怒于画工毛延寿,将其处死。 > >  王昭君离别长安去匈奴之日,元帝又特设盛宴为他们送行。文武百官一直送到十里长亭。一路上,王昭君手抱琵琶,骑在高头大马之上,心情十分复杂,自己的选择是对还是错呢?她一面向前行走,一面低声唱起了自己所谱的曲子,来诉说心中的苦衷。此曲就是著名的《昭君怨》,又称为《明妃曲》。 > >  王昭君到了匈奴后,被封为“宁胡阏氏”。“阏氏”是对匈奴单于正妻的称呼,相当于汉朝的皇后。“宁胡”,意思是为匈奴带来了安宁。王昭君和呼韩邪单于相处得非常融洽,夫妻恩爱。后来生儿育女,尽到了贤妻良母的责任。可是好景不长,没几年,呼韩邪单于去世。其子继位。按照匈奴习俗,王昭君嫁给他为妻。 > >  王昭君出嫁匈奴,把汉族先进的文化介绍给了匈奴,帮助匈奴族百姓发展了生产,也改革了游牧民族一些落后的生活习俗。据说经过王昭君的努力,匈奴人学会了使用从汉朝输入的农业生产工具,逐渐发展了农业生产,基本上解决了百姓的吃粮问题,不再到汉族居住地抢夺粮食和其他物品,也不再需要依靠汉朝的救济。由于农业生产的发展,牲畜的饲料也有了可靠的保障,畜牧业变得发达起来。 > >  可以说,昭君出塞,结束了百余年来汉、匈之间的武装冲突。此后约半个世纪,在北部边境出现了“边城晏闭,牛羊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亡干戈之役”的和平景象。 > >  汉匈恩与怨 > >  和亲是西汉时期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长期以来,对此政策的实施也是褒贬不一,但大多数学者还是能实事求是地来分析和评价。 > >  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匈奴是我国北部一个古老的游牧民族,社会发展相对落后,他们依靠畜牧、狩猎和劫掠为生,对开发我国北部地区作出了重大贡献。匈奴人民跟中原人民间有着悠久的历史关系。 > >  战国时期(前475-前221),匈奴贵族时常带兵南下掠夺人口和牲畜,为了防止匈奴人的进入,秦、赵、燕 三国先后修筑长城,派兵驻守。秦统一以后,秦将蒙恬率领三十万大军夺回河套地区,在那里修城设县,并把内地百姓迁去实边。 秦始皇后来把三国长城连接起来,并向东西扩展,修筑了著名的万里长城。 > >  在秦汉之际,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匈奴势力空前强大,随即建立了一个奴隶制军事政权。匈奴冒顿单于乘楚汉战争之机,南征北战,东破东胡,西攻月氏,北征丁令和坚昆,南灭楼烦和白羊等,占领了河套地区,控制了中国北部、东北部和西北部广大区域,拥有骑兵三十多万,势力强盛一时,并常常侵扰西汉的北部边境地区。 > >  在前201年,冒顿单于发兵围攻马邑(今山西朔县东北),韩王信无力抵挡,只得投降,次年,匈奴军队攻陷晋阳(今山西太原)。第二年,汉高祖刘邦亲率大军三十二万前往迎战,结果,刘邦自己和先头部队被匈奴四十万骑兵围困于平城白登山(今山西大同东南)达七天七夜,与主力部队失去了联系,后来采用 陈平的计谋,向单于阏氏进献贿赂,才勉强得以脱身。这就是著名的“平城之围”。平城之战的失败,说明当时西汉政府还没有足够的实力来与匈奴交战。 > >  出现这样的状况并不足奇,西汉政权刚刚建立,由于农民起义和楚汉战争的破坏,社会经济残破到不能再残破的地步。“齐民亡盖藏,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即当时的西汉百姓没有任何的积蓄,皇帝 老子竟然连拉车的马也找不到四匹颜色一样的,而那些王公大臣们有的只好乘牛车了。可见当时的局势是什么样子。总之,西汉政权刚刚建立,经济亟待发展,政权尚未巩固,无力与强大的匈奴贵族相抗衡。在这种情况之下,汉高祖只好采纳娄敬“和亲”的建议,把汉室公主嫁给单于,每年送去大量的金钱、丝绸、粮食、酒和布帛等,还互通“关市”,交换产品,与匈奴约为兄弟,以缓和与匈奴的关系,以此来换得和平与稳定。 > >  从那时起,直到汉武帝(前140-前87年在位)初年的七十年间,汉朝一直奉行和亲政策,先后跟匈奴冒顿单于、老上单于、军臣单于结为姻亲。和亲和互市在客观上加强了汉与匈奴族人民的友好往来,促进了双方经济文化的交流,匈奴奴隶主贵族对汉朝的攻掠也曾一度缓和。 > >  但是,和亲政策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一方面刚刚建立政权的西汉政府,无论是在军事力量,还是在经济实力等各方面都不是匈奴的对手;而另一方面匈奴奴隶主贵族的本性是不可能改变的,他们本来是以对外掠夺为目的的。处于这样一种不平衡的状态下,是不可能和平共处的。事实上也是这样,和亲政策并没有阻止匈奴贵族的南侵和掠夺。每当秋高马肥之时,他们仍旧不断进袭西汉边郡地区。匈奴骑兵甚至两次深入到长安附近,使得西汉都城一度战云密布,情况十分严重。文帝、景帝之时,尽管也多多少少地采取了一些措施,做了一些防御准备工作,但仍是无济于事。经济实力不强,导致军事力量薄弱,汉朝军队在两军交战中常常处于下风,被动挨打。由此也使得西北边郡各地经常遭受匈奴骑兵的蹂躏,百姓的生命财产没有保障,生产受到严重的破坏。 > >  到了汉武帝之时,经过六七十年的努力奋斗,生产发展,政治一统,国家的经济实力空前雄厚,军事上也有了充分的准备,反击匈奴的条件已经成熟。 > >  元光二年(前133),汉武帝决定对匈奴进行大规模的军事反击。从此,和亲中断,战争频仍,到元狩四年(前119),先后与匈奴进行了一系列大规模的战争。经过这些战役,汉朝不仅收复了河套失地,占领了河西走廊,开辟了通往西域的交通要道,而且还打败了匈奴军队主力。匈奴力量被大大削弱,无力再大举南下,匈奴王庭不得不迁到大漠以北,从此之后,“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汉武帝反击匈奴的战争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制止了匈奴贵族的残暴掠夺,保护了封建经济的发展,使北部边境地区得到了进一步的开发,便利了汉与西域的交通。此后,西汉王朝在新辟地区设立亭障,修筑城堡,屯田垦边,加强防御。 > >  战争给匈奴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人口和牲畜大量减少,匈奴势力大减。在这期间,匈奴族又遭受了几场大的自然灾害,如宣帝地节二年(前68)的大饥荒,人口和牲畜死亡达十之六七,社会经济濒于破产。紧接着,匈奴贵族内部又起纷争,几个单于之间互相争夺统治权,使得匈奴族百姓死亡无数,牲畜损失达百分之八九十。再后来又形成了呼韩邪单于与郅支单于之间南北对立的局面。宣帝五凤四年(前54),呼韩邪单于被郅支单于打败。 > >  呼韩邪单于才华出众,受到匈奴各阶层的尊敬与爱戴。宣帝甘露元年(前53),匈奴左伊訾王建议呼韩邪单于向汉朝称臣,以便在汉朝的援助下,重振匈奴。呼韩邪单于采纳了这一建议,便率众南移,准备同汉朝结好。第二年,呼韩邪单于亲自到五原塞(今内蒙古包头西北),要求朝见汉宣帝。汉宣帝表示欢迎,决定以贵宾之礼相待,派车骑都尉韩昌远道迎接,沿途派两千骑兵充当仪仗与护卫。汉与匈奴的关系得以进一步的巩固和加强,而王昭君出塞就是这友好关系进一步加强的象征。 > >  汉匈两亲睦 > >  王昭君离开长安,辞别故土,渡过滔滔黄河,翻过莽莽群山,来到了大草原上。她把自己带去的贵重礼品全部分赠给匈奴同胞,得到了他们的热情欢迎、爱戴和信任。 > >  在塞外,王昭君克服种种困难,逐渐习惯了那里的环境。据史料记载,王昭君在那天寒地冻、风沙蔽日的气候当中,整日过着住毡制帐篷、穿皮裘、食牛羊肉、饮乳浆的游牧生活。她经常教给当地的妇女织布、缝衣和农业生产技术,与当地人民和睦相处,关系十分融洽,深受人们的爱戴。后来,她生了一个儿子,后来长大后成为了匈奴右日逐王。 > >  成帝建始二年(前31),呼韩邪单于去世,大阏氏的长子雕陶莫皋被立为复株累若单于,依照匈奴旧俗,王昭君应当“从胡俗”下嫁复株累若单于。这与汉族当时的封建伦理道德是相悖的。所以王昭君上书成帝,要求归汉。成帝没有答应她的请求,而是下令她从胡俗。王昭君体会到成帝的用意,于是打消了归汉的念头,做了复株累若单于的阏氏。可以看出,王昭君还是十分珍惜汉匈之间关系的,并为两族间的友好作出了自己应做的一切。王昭君人在匈奴,但心却一直念念不忘自己的家乡。据说她常常派人送信回去,并不时地让单于派遣使者向汉朝皇帝馈赠匈奴的土特产品。 > >  自王昭君出塞到匈奴,匈奴和汉朝之间就一直和睦相处,此后六十多年没有发生过战争。昭君出塞,播下了汉匈两族间和平友好的种子。王昭君死后,她的女儿须卜居次云,女婿须卜当,都能秉承她生前的遗志,继续致力于汉匈两族的友好。匈奴单于多次朝汉,并派侍子入朝。在汉平帝时,太后临朝,汉政府曾邀请须卜居次云访问长安并朝见太后,太后赐给她很多珍贵的物品。 王莽执政后,对匈奴采取了错误的政策,使得汉与匈奴之间的关系一度紧张。发展到始建国三年(11),匈奴单于发兵进扰北方地区,王莽也动员三十万大军准备进行反击,战争一触即发。此时,王昭君的女儿、女婿挺身而出,设法弥合。始建国五年,乌珠留单于去世,在须卜居次云和须卜当的积极努力下,立乌珠留的弟弟咸为乌累若单于,并劝其与汉和亲。王莽天凤元年(14),须卜居次云派人到西河塞(今内蒙古准格尔旗)下求见和亲侯王歙。王歙是王昭君的侄儿,也就是须卜居次云的姑表兄弟。王莽于是下令王歙、王飒(即王歙的弟弟,封展德侯)出使匈奴,会见须卜居次云,祝贺乌累单于新立,并送去众多礼品。次年,王歙再次出使匈奴。天凤五年(18),单于再次派王昭君的长女及其女婿、外孙等出使长安。新朝皇帝王莽把自己的庶女陆逯公主嫁给了王昭君的外孙须卜奢为妻。不过,尽管王昭君女儿、女婿做了不少努力,使得汉与匈奴的关系出现了一丝光明。但终因“其后莽复欺诈单于,和亲遂绝”。 > >  汉与匈奴之间的长期和睦亲善及友好往来,与王昭君出塞是分不开的。在呼韩邪单于归汉以后的五六十年间,汉与匈奴之间出现了一个“边城晏闭,牛羊布野”的和平局面。此间,战争烽火熄灭,长城内外,牛肥马壮,炊烟冉冉,不时传来阵阵欢歌笑语。匈奴百姓用自己的马、牛、羊和骆驼,换取汉族人民的农副产品、铁制工具及手工业制品,互通有无,频繁交往,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 > >  自有千秋在 > >  王昭君年老的时候,立下一个遗嘱,希望在自己死后能安葬在归化(今内蒙古呼和浩特)郊外,坟墓要坐北朝南,以便死后仍能遥望自己的家乡。她去世之后,她的子女在那里选择了一块向阳并且水草丰茂的山坡地,修建了坟墓。这就是人们常常提及的“青冢”。之所以称之为“青冢”,是因为每到秋凉之时,塞外草木皆已枯黄,但独昭君墓上草色青青,没有枯黄之色,远远望去黛色溟蒙,故有“青冢”之称。 > >  墓前立有一通石碑,上面镌刻着蒙、汉两种文字的题词:“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词客各抒胸臆懑,舞文弄墨总徒劳。”这是董必武同志于1963年10月参观昭君墓时所题。园内有介绍王昭君身世和经历的文物陈列室,并陈列着 清代以来许多有关王昭君墓的碑刻。 > >  如今,在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出现了十几座昭君墓,各地都在为争夺真正的王昭君葬地而力争。怎么会出现这一奇特现象呢?这也不奇怪。这是因为王昭君出塞,下嫁匈奴单于,在匈奴生活了几十年,为当地匈奴族百姓带来了生活和生产的安定和繁荣。因此,在人们的心目中,王昭君成了女神,人们对其生前身后事多有渲染之处。 > >  后来,还留下了许多美好的传说。牧民们说,早先这里常年兵荒马乱,是王昭君至此平息了胡汉之间的干戈,带来了民族间的和睦。也有人说,埋葬昭君的地方,原来是一片穷山恶水,当昭君随呼韩邪单于到来后,用一曲琵琶止息了漫天飞舞的大雪,用一把金剪刀裁出了满山遍野的牛羊和骏马,用一捧种子种出了塞外的一片青葱,无限春色。完成了这一切后,她伴随着雷鸣,披着霞光,返回天界。这座被后人称为昭君墓的小山,是她临返天界时留下的标识,也是赐给草原百姓的幸福吉祥。据传说如果谁家丢失了羊羔,只要到那青青的小山上去找,就一定会找到,并且比以前长得更大、更肥。如果谁家无子,媳妇只要到青冢上和衣睡上一夜,梦到身边的青草中开出许多芬芳的花朵,当年就会怀孕生子。 > >  总之,在秦汉时期,尽管匈奴贵族和汉族政权之间经常发生大规模的军事冲突,但是,汉族与匈奴族之间却保持着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双方在边境地带互通关市,建立了亲密的关系。匈奴的马匹、牲畜大量运往内地,先进的养马技术也传到中原。汉族人民的凿井技术、筑城技术等也传到匈奴地区。这不仅仅丰富了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原内地百姓的经济文化生活,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匈奴族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当时,匈奴部分地区已经出现了农业和定居生活,有了城郭等。从匈奴族的文化遗存中发现的房屋、砖瓦以及各种丝织品,说明了匈奴人在与汉族人民接触后,经济文化有了很大的进步。而王昭君出塞可谓是汉和匈奴人民交流史上最灿烂的一朵奇葩。

相关参考

《霸道与王道・秦汉帝国》八、受命于天寿永昌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有谁知?>>  ――[唐]白居易《放言》>>  汉武帝之后,强盛的西汉王朝开始走下坡路。宣帝时还出现短时“中兴”,还能够处于一个相对平稳的状

《霸道与王道・秦汉帝国》十一、昭君自有千秋在

  闺阁堪垂世,明妃冠汉宫。一身连朔漠,数代靖兵戎。若以功名论,几与霍卫同。人皆悲远嫁,我独羡遭逢。纵使承恩宠,怎能保始终。至今青冢在,绝胜赋秋风。>>  ――[清]彦德《咏王昭君》>>  在内蒙古自

《霸道与王道・秦汉帝国》一、天下奇观兵马俑

  分明三鸟下储胥,一觉钧天梦不如。争那白头方士到,茂陵红叶已萧疏。>>  ――[唐]崔涂《读汉武内传》>>  汉初儒学兴>>  前202年二月,刘邦于定陶(今山东曹县北)附近的汜水之南即皇帝位,是为

《霸道与王道・秦汉帝国》十四、丝绸之路贯东西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唐]张籍《凉州词》>>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和制造丝绸的国家。据史料记载,我国利用蚕丝织成布料,已有五千年的历史。早

《霸道与王道・秦汉帝国》三、富丽堂皇阿房宫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唐]杜牧《阿房宫赋》>>  堂皇阿房宫>>  唐代诗人杜牧在著名的《阿房宫赋》中写道:“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五步一楼,十步

《霸道与王道・秦汉帝国》十二、泰山封禅报天功

  芙蓉万仞插丹梯,海上群峰莫与齐。九点清烟看野马,五更红日候天鸡。云封峭壁松多古,藓积残碑字未迷。冉冉岭头笙鹤下,仙坛曾此降金泥。>>  ――[清]雍正《岱顶》>>  泰山封禅是一种祭祀仪式,是中国

《霸道与王道・秦汉帝国》五、楚河汉界两相争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西汉]刘邦《大风歌》>>  前207年十月,刘邦率大军攻破咸阳,俘获秦王子婴,秦王朝灭亡。刘邦推翻秦王朝,只是一个最后结果,而实际

《霸道与王道・秦汉帝国》七、司马忍辱著史记

  汉庭文章萃君门,良史犹称司马尊。七十卷书终始备,三千年事是非存。李陵设若无先见,王允何由有后言。古庙风霜香火冷,白云衰草满平原。>>  ――[后金]完颜《司马太史庙诗》>>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

《霸道与王道・秦汉帝国》四、孟姜女哭倒长城

  秦之无道兮四海枯,筑长城兮遮北胡。筑人筑土一万里,杞梁贞妇啼呜呜。上无父兮中无夫,下无子兮孤复孤。一号城崩塞色苦,再号杞梁骨出土。疲魂饥魄相逐归,陌上少年莫相非。>>  ――[唐]贯休《杞梁妻》>

三國曹劉之爭的實質是王道與霸道之爭

核心提示:劉備與曹操之爭,並不是簡單的爭天下,更是王道與霸道之爭。這也是諸葛亮、關羽等傑出人才,之所以矢志不渝地跟隨初期幾乎一無所有的劉備的原因所在,他們並不是為了自己的榮華富貴而跟著劉備,而是為了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