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道与王道・秦汉帝国》十二、泰山封禅报天功
Posted 汉武帝
篇首语:有学问和有知识的人是不同的。记忆造成了前者,哲学造成了后者。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霸道与王道・秦汉帝国》十二、泰山封禅报天功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霸道与王道・秦汉帝国》十二、泰山封禅报天功
芙蓉万仞插丹梯,海上群峰莫与齐。九点清烟看野马,五更红日候天鸡。云封峭壁松多古,藓积残碑字未迷。冉冉岭头笙鹤下,仙坛曾此降金泥。 > > ――[清] 雍正《岱顶》 > > 泰山封禅是一种祭祀仪式,是中国古代帝王在东岳泰山举行的一种祭祀天地神的宗教性活动。封,就是在泰山极顶筑坛祭天,“报天之功”;禅,就是在泰山脚下的梁父山除地为坛祭地,“报地之功”。先祭天,后祭地,二者是一次大典中的两个关键步骤。封禅带有明显的政治目的。从史料记载和泰山的文物遗存来看,最早到泰山进行祭祀活动的皇帝是 秦始皇。而在秦汉时期,泰山封禅影响最大的是秦始皇、 汉武帝和光武帝。后世帝王封禅泰山虽也有所变化,但其基本思想显然是受秦皇汉武的影响。 > > 秦始皇封禅 > >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封禅泰山的皇帝,但不是到泰山封禅的第一人,封禅传说远古时期就已经有了。传说远古时期到泰山封禅的有七十二君。 司马迁认为,封禅始于伏羲氏以前的无怀氏。春秋时期, 齐桓公称霸诸侯后,欲行封禅之举,却遭到 管仲的阻止。此前,封禅泰山知名者有无怀氏、伏羲氏、神农氏、 炎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禹、汤、周成王等,“皆受命然后得封禅”。 > > 秦始皇泰山封禅亦和从前古人封禅一样,一方面是为了炫耀;而另一方面是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秦始皇在战国纷争的条件下,消灭东方六国而统一天下,从而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建立了前所未有的统一大帝国。尽管建立了一个这样的帝国,但是,秦始皇并不能高枕无忧。夺取了政权,建立了统一的帝国,并不等于巩固了政权,更不等于自己的政权能够像他所想像的那样万世永存下去。这其中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东方六国贵族的残余势力试图 东山再起;二个是东方六国百姓不堪沉重压迫而起兵反抗。 > > 在司马迁所著《史记・留侯世家》中,讲述了留侯 张良在韩灭亡后为韩报仇的故事。张良本不姓张而姓姬。秦始皇灭掉韩国,他为韩报仇,散尽家财寻求刺客来刺杀秦始皇。结果刺杀未果,自己不得不隐名埋姓流亡他乡。最后张良逃到江苏下邳,聚集百余人,投奔 刘邦,举行起义。张良属于东方六国贵族,这就说明了东方六国残余旧贵族势力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仍然具有较强的势力。 > > 秦始皇统一东方六国之后,残酷地压迫和剥削下层百姓,使得统治者与下层百姓之间矛盾十分尖锐复杂。秦始皇北修长城,于咸阳大修宫殿和陵寝,再加之戍边征发大量人口,这一切都给百姓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和灾难。据史料记载,当时全国人口约有两千万左右,而被征发修造宫殿陵墓者约有一百五十万人,戍守五岭者约有五十万人,于北方防守匈奴者约有三十万人,修筑长城者约有五十万人,再加之其他服杂役者,总数不下于三百万人。占当时总人口的百分之十五。如此无休止地使用民力,使得大多数百姓离开家乡,劳作于他乡,到了秦始皇末年,农民起义已经接近了爆发点。可以想见,当时的阶级矛盾已经到了怎样的地步。 > > 以上两种矛盾的存在,就足以使秦王朝毁于一旦。作为最高统治者的秦始皇不会不知道这一状况的存在。所以他必须要随时随地加强对东方六国地方的控制,严防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可以说,这就是秦始皇东巡于泰山封禅最主要的目的之一。他要借助东巡泰山封禅来考察东方六国之形势,以便采取相应的对策,来加强自己的统治。不过,从另外一个角度而言,泰山封禅也有秦始皇迷信的一面,他相信封禅能得到上天的眷顾。 > > 始皇二十八年(前219),秦始皇完成了统一大业,他认为自己完全符合封禅的资格,即受天命、现符瑞、致事功、平天下,所以便在称帝的第三年,率领浩浩荡荡的东巡大军来到泰山,准备举行封禅大典。 > > 当时,秦始皇在泰山脚下,召集儒生博士七十余人,向他们询问封禅的礼仪。儒生们各抒己见,发表不同见解。有的引经据典,根据古代先贤封禅的做法,说古代的天子封禅乘坐蒲车,以免损伤泰山的土石草木。有的高谈阔论,说封禅时要扫地而祭,铺地的席子要用茅草编织。秦始皇认为这都是一些琐碎的事情,便对儒生们的办法不予采纳,而下令开山修道,建筑祭坛,并参照秦国祭祀上帝的礼仪,设计了一套典礼仪式。他亲率随行大臣,乘车自泰山阳坡登上极顶,设坛祭天,并“立石颂秦始皇帝德,明其得封”。其后,秦始皇率随从由阴坡下山,至梁父祭地。秦始皇是第一个举行封禅大典的封建皇帝,这次封禅也是中国历史上有可靠文献记载的首次封禅大典。由于 秦朝统治者对这套礼仪严加保密,所以世人并不知其详细情节。 > > 秦始皇泰山封禅的具体路线不为外人所知,后世记载又有众多不确定之处,所以,其具体情况直到如今都是一个谜。只是,秦始皇泰山封禅,留下来许多传说,为后世所传颂。其中之一是关于五大夫松的。 > > 传说秦始皇登山这一天,晴空万里,艳阳高照。秦始皇率大队人马爬至半山腰,虽乘轿坐车,却也已热得汗流满面。突然,乌云骤至,眼看暴风雨就要下来,可是,半山腰中无处躲避,只有前面不远处有一棵松树,高达数丈,枝叶繁茂,树冠如棚,风雨不透,于是秦始皇就率众跑到树下避雨。不一会儿,风云飘过,雨过天晴。秦始皇为赏松树遮雨之功,当即封它为“五大夫”。五大夫是秦朝二十一级官爵中的第九级,可是一个不低的官阶。 > > 据说,秦始皇封松树为五大夫的圣旨刚下,就听到树上有人大声说道:天下一统,你不以社稷为重,大兴土木,修阿房宫,筑骊山墓,大增赋税,乱派夫役,无德无仁无礼,妄受帝命,凭什么乱封?秦始皇随从大臣皆听到此言,而不敢妄语。秦始皇自然是闷闷不乐,感到实在是败兴。 > > 不管怎样,秦始皇圣旨已下,把此树封为五大夫,此后,人们便将此树称之为“五大夫松”。据说,当地的老百姓认为泰山松为秦始皇所封有损于泰山松的美名,于是将五大夫松北侧山崖上的一株松树命名为“处士松”,以处士松的清高来对抗五大夫松的权势。还传说在明 万历三十年(1602),由于山洪暴发,五大夫松被水冲走。 > > 我们今天在中天门上侧所见到的三棵松树名为五大夫松,已不是秦松,而是 清代雍正年间钦差大臣丁皂保补栽的。 > > 除了五大夫松之外,秦始皇泰山封禅所留遗迹尚有无字碑和泰山刻石等。无字碑又称“泰山石阙”,现存泰山极顶玉皇庙山门前八米处,高六米,宽一点二米,厚零点九米,形制古朴,石质淡黄、光洁,因通体无一字,故俗称“无字碑”。相传秦始皇焚书黜字,故立石不刻字,以示对文字的蔑视。至今当地人还有“秦始皇的碑――一字不錾”的说法。由于石阙上面没有一字可考,故立石人及立石年代亦无法确定。在清代以前多传为秦始皇立。只是到了明末清初,大儒顾炎武力辟众说,认为此石阙不是秦始皇所立,而是汉武帝所立。直到目前仍然是两说并存,并无定论。秦泰山刻石是花岗岩石质,是泰山现存最早的刻石,相传为丞相 李斯的篆书,被誉为天下第一名刻。当时李斯倡导的“书同文”被秦始皇采纳,在大篆的基础上创造了小篆体,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了文字,使中国成为政令统一的大一统天下。 > > 如今秦泰山刻石仅存十字,据学者考证认定这十字残碑是原石的一部分,不是复制品。在司马迁所著《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秦泰山刻石的全部内容,主题是歌颂秦德,声讨六国罪恶;认为秦统一有理,六国灭亡应该;推行秦的法令,宣扬中原文化人伦;力求社会稳定,有序运转。可见,其文辞皆是政治性的,是秦始皇的政治文告。秦始皇以为,他不断地东巡,不断地发布政治文告,就可以消除东方六国的反抗和隐患,使自己的天下得以万世永存。 > > 有学者认为,秦始皇东巡泰山封禅,是当时政治的需要。他东巡的目的是镇服东方六国百姓及旧贵族的反抗,维护政权的统一。但事实上,秦始皇并没有解决好这一问题。为他殉葬的骊山兵马俑,严阵以待,面向东方,足以证明直到去世,秦始皇还是对东方耿耿于怀,放心不下。那时的秦始皇不懂得,以武力得天下,并不能以武力来治理天下,一味地实行严刑峻法,是不可能维护和巩固政权的。要想使得这一政权巩固和发展,就必须稳定百姓之心,尤其是东方六国百姓之心,否则,就会适得其反。 > > 还有学者认为,秦始皇的泰山封禅,给秦王朝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效应,埋下了秦王朝灭亡的祸根。其一,封禅大典是一个消耗性政务,对于刚刚统一的秦王朝而言,应该是付出了一笔不小的开支。其二,封禅为秦始皇之后的骄奢淫逸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也正是封禅的成功,使得秦始皇日后洋洋自得,干出了一系列好大喜功的事情来。其三,封禅之时儒生们的无能表现,使秦始皇开始轻视儒生和 儒家经典,以至于后来做出了“焚书”的决定,逼得儒生和 孔子后代走向了造反的道路。其四,封禅诱发了大规模的寻仙求药活动。秦始皇不可能不迷信,也不可能不想长生不老,而东方六国尤其是盛行于海、岱之域的方仙道和神仙学也就自然而然地传入秦始皇的耳中,于是,他多次派出方术士到海中仙山求取仙药,消耗了大量的财富,随后,也酿出了“坑儒”的悲剧。这所有的一切,都是由封禅所带来的恶果。这一恶果所导致的最终结果,就是秦王朝的灭亡。 > > 总之,秦始皇封禅泰山,并没有为后人留下什么。留下来的仅仅是五大夫松、石阙和石刻这些遗迹。但秦始皇开创了帝王封禅泰山的先河,使得后世一些帝王心系泰山,将泰山正式引入帝王生活的政治圈,在历代王朝的历史上起过不大不小的作用。与此同时,秦始皇封禅泰山也给百姓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据史料记载,当时“男子疾耕不足于粮饷,女子纺绩不足于帷幕,百姓靡敝,孤寡老弱不能相养,道死者相望”。残酷的现实给百姓带来的并不是“男乐其畴”、“女修其业”,也不是“黔首安宁”、“黔首是富”,而是“输者偾于道”。 > > 汉武帝封禅 > > 前141年,汉武帝刘彻即位。西汉到汉武帝即位之时,经过六七十年的休养生息,已经达到了一个空前繁荣的时期。 > > 汉武帝亦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他在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继续打击地方割据势力。元朔二年(前127),他采用中大夫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除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诸子都在王国内分封,成为侯国。这样,各地侯国势力经过层层分封,使得其“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数十里”,无法与中央政府相抗衡。此后,汉武帝又“作左官之律,设附益之法”,严禁封国的官吏与诸侯王串通,结党营私,以达到孤立诸侯王的目的。元鼎五年(前112),汉武帝又以诸侯王所献助祭用的“酎金”成色不足或斤两不足为借口,大作文章,被夺爵、削地者达一百零六人,占当时列侯的半数以上。至此,在全国范围内的王、侯二等封爵制度虽存,但所封王、侯只能“衣食租赋”,不得过问和干涉封国的政事,封土而不治民。 > > 在削弱诸侯王势力的同时,汉武帝还对地方豪强进行了打击。西汉前期,随着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地方豪强势力有所膨胀。他们利用封建宗法关系,结成强宗大姓,以强凌弱,以众暴寡,兼并土地,横行乡里,独霸一方。汉武帝对他们采取了限制和打击措施。一方面是把他们迁徙到关中,置于中央政府的控制之下;另一方面则利用酷吏诛杀豪强。元封五年(前106),分全国为十三部(州),每部(州)设刺史一人,于每年的秋天巡行郡国,以便监督和限制地方豪强。 > > 在经济上,汉武帝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把铸币大权收归中央,严禁郡国及私人铸币。对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盐、铁、酒等实行国家垄断。这一切都使得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加强。此后,汉武帝通过征匈奴、派 张骞出使西域、唐蒙联络西南,先后与周边各国建立了友好关系,使得一个新兴的大汉王朝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可以说,汉武帝尽管不是西汉开国皇帝,但是,却开创了西汉政权的辉煌时代。 > > 汉武帝刘彻也和其他皇帝一样迷信,也曾幻想自己长生不老;同时,汉武帝是好大喜功之人。因此,以往人们议论汉武帝封禅泰山,都认为汉武帝是想长生不老,欲成仙升天。但据史料记载,汉武帝封禅泰山,是由多方面因素共同促成的。既有自己幻想长生不老的迷信色彩,也有其政治目的,同时也是其好大喜功的体现。 > > 据《史记・孝武本纪》载,汉武帝刚一即位,就有人提出过泰山封禅一事。以为当今“天下安”,可以通过封禅来改变一下国家制度。汉武帝于是令赵绾、王臧等人议论封禅之事。但当时武帝刚刚即位,窦太后掌握着实权,她对赵绾、王臧等人的主张十分不满,不同意泰山封禅。结果,赵绾、王臧二人自杀身亡,封禅之事不了了之。 > > 汉武帝正式封禅泰山,是在元封元年(前110),而起始是在六年前的元鼎元年(前116),据说,这年的夏天,在汾阴一个叫锦的巫从地下挖出了一个大鼎,汉武帝把鼎迎置在甘泉祀奉,并下令改元“元鼎”,以示纪念。方士公孙卿上书说,今年得到宝鼎,正与黄帝当年登天成仙的日子相同,并且说黄帝正因封禅,才与仙通。所以公孙卿劝武帝举行封禅大典。武帝听罢公孙卿的一番话后,深有感慨地说道:唉!我如果能像黄帝一样上天,离开妻子儿女就如同脱去鞋子一样容易,人间,还有什么值得留恋的呢?此后,武帝与公卿儒生对于封禅之事进行了讨论,一些儒生就连封禅礼仪都讲不清楚,于是,汉武帝罢斥了他们,自行其是。 > > 元封元年三月,汉武帝东幸河南,登中岳嵩山,随从人员向武帝汇报说,在山上听到有人大喊“万岁”。武帝询问左右,左右皆不作声,显出十分神秘的样子。武帝以此为祥瑞,大悦,于是下令拨三百户人家专供祭太室用。随后,汉武帝兴致勃勃,东上泰山。到达泰山之时,泰山草木尚未发芽。武帝派人上山立石于山顶。自己去东巡海上。四月,汉武帝返回泰山,于泰山脚下梁父山进行封禅,首先在泰山下东方作坛,坛宽一丈二尺,高九尺,于封土下埋藏玉简,也就是玉牒书。举行的封礼,与郊祀上帝的礼一样。武帝在泰山脚下封土之后,随身只带侍中霍嬗登上泰山极顶。霍嬗字子侯,是当时著名将领 霍去病的儿子。据说,霍嬗在封泰山之后,随汉武帝去东海寻蓬莱等仙山时得暴病而去世。汉武帝到达泰山之巅后,在山顶举行了封礼。次日,武帝从泰山北道下山,来到梁父,身穿黄衣举行禅礼,禅礼与祭后土的礼相同。礼毕,随从官员放出了从各地搜集来的珍禽异兽。禅礼结束后,汉武帝在泰山下周代遗留下的古明堂遗址上,接受了文武百官的朝贺,并颁下诏书,宣布按照古代天子五年一巡狩的制度,用事泰山,“令诸侯各治邸泰山下”。下令把山下的奉高作为东方驻节的陪都,借祭泰山考察各地诸侯及州郡官员的政绩。汉武帝在泰山封禅结束后,又复巡东海,到达碣石,自辽西历北边九原,最后回到甘泉宫。 > > 事实上,汉武帝泰山封禅,并没有按照古代旧制五年一巡狩,我们从《汉书・孝武本纪》可以看出,从元封元年(前110)至汉武帝死前二年(前89),共二十二年时间,汉武帝到泰山举行封禅祭祀共八次,平均不到三年一次,实在引人注目。 > > 元封二年(前109)春天,汉武帝又经河南的缑氏(今河南偃师东南)巡游至东莱(今山东莱州),然后还祠泰山。离开泰山后,汉武帝亲临瓠子(今河南淮阳)口工地视察,下令随从官员自将军以下“皆负薪决河”。由于武帝亲临现场,使得官兵与民工信心倍增,终于塞住了决口,从此,梁、楚一带没有水患,得到了安宁。就在这一年,汉武帝命令在泰山东侧汶上重新修建一座明堂,以备将来朝见大臣,议论政事。 > > 元封五年(前106),汉武帝从长安出发,先巡游至南方的九嶷山(在湖南南部)祭祀虞舜,然后登上霍县(今安徽霍县)的天柱山祭祀山神,再北上至琅琊入海。然后,汉武帝又从琅琊行至泰山,举行封禅仪式。封禅结束后,汉武帝在明堂中接见了诸侯王列侯,并接受了郡国的上计。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汉武帝出巡,除了祭祀、观光外,考察地方长吏的政绩,了解全国的政治、经济状况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目的。 > > 太初元年(前104)冬十月,汉武帝行幸泰山。十一月,于明堂祭祀上帝。十二月,东巡渤海,望祠蓬莱。太初三年(前102),春正月,汉武帝东巡海上,夏四月,还,修封泰山。天汉三年(前98),汉武帝又行幸泰山,修封,祀明堂。同时,还接受了郡国的上计。太始四年(前93),汉武帝行幸泰山,先后祀高祖、孝景帝于明堂,以配上帝。然后于泰山上举行了封禅大典。征和四年(前89),汉武帝最后一次来山东,先至东莱,观看了大海,然后回到泰山进行封禅。 > > 汉武帝封禅泰山,下达封禅诏书,其言辞较之秦始皇的封禅泰山刻辞不同。秦始皇态度严厉,以为自己至高无上,具有绝对的权威,下诏训示天下臣民,要遵循秦王朝的法律制度,否则,就会遭到严惩。而汉武帝却与秦始皇不同,他是以一种谦虚虔诚的态度,小心谨慎地表明心态,努力自新,以求更好的未来,并且屡屡向百姓施以恩惠。汉武帝与秦始皇之所以有如此的区别,原因也十分简单,是因为汉朝建立之后,君臣都知道秦王朝二世而亡的历史教训,认为秦王朝灭亡的直接原因,就是仁义不施,威严过苛造成的。因此,汉代统治者一改秦王朝的做法,以谦恭仁义的态度对待天下臣民,这一变化是富于启迪性的。 > > 汉武帝第一次泰山封禅,留下了一块无字碑。据史料记载,当汉武帝到达泰山极顶,看到以往多有帝王在此树碑立传,为自己歌功颂德,他甚是不屑,以为自己功德盖世,万民俯首,一块小小的石碑并不能把自己的功德表述清楚。于是,他别出心裁,命臣下取来他山之石,立于山巅,以显示自己的功德至高无上。这块石碑世称“汉石表”,方柱体,由趺座、削身、帽盖三层迭递而成,以表示高上加高之意。现在一般称之为“无字碑”,据说碑内封藏有金简玉函,故又称“石函”。如今无字碑矗立在玉皇殿门外,虽经百世露浸雨湿而不生苔藓。相传在立碑之时,岱顶瑞云飘忽,四面霞光。传说在艳阳高照之时,石碑熠熠发光,碑中就会显露出“事天以礼,立身以义,事亲以孝,育民以仁。四守之内,莫不为郡县,四夷八蛮,咸来贡职,与天无极,人民蕃息,天禄永得”几行篆字。只是有一点,这些篆字,据说远看则有,而近看则无,十分神奇,可谓泰山一绝。但现在看来,其中有许多值得考证的地方。 > > 在二十余年的时间里,汉武帝九巡山东,八封泰山,说明当时的山东在汉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生活中都占据了极其重要的位置,是仅次于关中的一个重要地区。当然,汉武帝的频繁出巡和封禅也给山东一带的百姓带来了极其沉重的经济负担,沿途“所过赏赐用帛百余万匹,钱金以巨万计”,所费更远远超过了秦始皇。财富不会从天上掉下来,只能出于劳动人民之手。汉武帝虽然名义上曾减免所过郡县的正赋,可最终还是把各种负担转嫁到下层百姓身上,从而使得农民大量破产流亡。元封四年(前107),关东(指潼关以东地区)流民达二百万口之多。就连汉武帝本人也不得不承认是“官吏征求无已,去者便,居者扰……官旷民怨,盗贼公行”所造成。此后不久,一些地区便爆发了农民武装起义。 > > 光武帝封禅 > > 继汉武帝之后,东汉光武帝刘秀也举行了盛大的泰山封禅。刘秀建立了东汉王朝,被人们看作是中兴之主。刘秀建国后,鉴于西汉时期权臣当道、外戚篡权,以及地方权重、尾大不掉等历史教训,极力加强皇权,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首先,刘秀着意防范功臣、宗室诸王及外戚专权,让他们享受优厚的待遇,而不参与政治。这样他们又都成为了新贵,以这些新贵族、官僚为核心,联结地主、豪商,形成了强大的豪强地主阶层。东汉王朝对豪强地主的利益倍加保护。不但在经济上维护豪强地主田庄的大土地占有制,而且在政治上通过“察举”和“征辟”的选举制度,保障他们从政的特权,使豪强地主牢牢控制住了中央和地方各级政权。 > > 光武帝封禅的政治目的与秦始皇、汉武帝不同。光武帝与全国各地的豪强地主之间的关系应该说是比较融洽的,因为东汉政权实际上就是为豪强地主服务的,不必担心他们威胁东汉政权。但这只是事情的一个方面,还有其他诸多原因。而促成光武帝泰山封禅的最主要因素就是光武帝刘秀的迷信。 > > 光武帝封禅是在他晚年,而在他当政前期就没有想到封禅吗?封禅大典如此隆重,如此光耀,光武帝刘秀还不知道吗?其实他心底很明白。刘秀于公元25年称帝,公元57年去世,在位三十三年。关于刘秀封禅泰山,还有一个戏剧性的变化。 > > 刘秀建立东汉政权,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国家政治局面基本稳定,经济也有了比较明显的恢复和发展。 王莽末年,国家衰败的景象大大改观。由此,光武帝刘秀以封禅的形式向上天报功,在当时的一些大臣看来是很有必要的。于是,在建武三十年(54),大臣张纯、赵“上书刘秀,建议封禅泰山。从张纯、赵”的奏章来看,他们都认为刘秀举行封禅报功的时机已经成熟,刘秀应该通过封禅来进一步巩固自己的统治。因为在一些大臣看来,东汉此时已经是兴旺发达之际,达到了鼎盛时期,这也是光武帝刘秀“治世之隆”功成名就之时。可以看出,张纯、赵的议论,较之秦、西汉之时儒生们的见解要高明得多,更具有政治伦理价值。 > > 我们知道秦始皇封禅泰山刻石纪念,观其辞意,是对臣下百姓而言,所以是一封告民书,而不是告天书。而汉武帝的封禅诏书,一片诚惶诚恐的样子,也是对臣下所言,虽然有对天说话的含义,但其意在检讨,而不是告成功。秦始皇、汉武帝都不是在“报天之功”。张纯进一步论证说,封禅虽然是“报天之功”,但对于社会人事之治有极大的益处。光武帝在王莽改制和群雄纷争这样恶劣的历史条件下,最终完成统一大业,又兼承刘家正统,自然是天下最大的英雄豪杰。张纯认为光武帝的成功,是振兴了汉王朝,维持了刘汉王朝系统,劳苦功高。 > > 张纯还提出了皇位继承问题,即“今摄提之岁,仓龙甲寅,德在东宫”,就是关于太子的事情。一般说来,古代太子居住于东宫。建武三十年,太岁在东,所以说“德在东宫”。张纯以为趁这一大好时机,就光武帝本人而言,是“明中兴,勒功勋,复祖统,报天神”。而对于下一代而言,则是“祀地,传祚子孙,万世之基”。可谓对上对下都十分适宜,两全其美。 > > 可是,刘秀对举行封禅大典,却持一种非常慎重的态度,不肯轻易举行,结果拒绝了张纯等人的建议。刘秀下诏说,虽然我已经即位三十年,但是,老百姓依然是怨声载道,用孔子的话说,就是我能欺骗谁呢?难道说要我欺骗上天吗?孔子说过泰山之神不如鲁人林放懂礼的话,又为什么要去玷污七十二代封禅的先圣呢?刘秀认为虽然经过自己三十年的统治,但是,国家距离国泰民安还是有差距的。他认为老百姓还很苦,并没有富裕起来,对自己还不满意,在这种情况下举行封禅大典,是不合时宜的,因而拒绝了大臣的建议。并且说,今后谁再胆敢提起封禅,一定要处以剃去头发的刑罚,同时还要罚以屯田,接受劳动改造。 > > 刘秀起兵建国之时形势困难,到他统治晚年,国家形势大体好转。刘秀确实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使国家走向了中兴繁荣的局面。如果真的不举行封禅大典,对刘秀而言,确是一大憾事。像刘秀如此精明的皇帝,对于封禅的重要性,自然不会不知道。至于他为何一口回绝了众大臣的提议,是有其原因的,其中,最为关键的原因就是刘秀此时尚未找到封禅的谶纬根据。我们知道,即使不能说刘秀一生十分相信迷信,但至少从他起兵之日起就开始信奉图谶了。了解他一生经历后就会明白,几乎他所办的任何事情都要从图谶那里寻找理论根据,否则,他就不会去办这件事。不论这个图谶是成心创造的,还是无意找到的;也不论这图谶是他自己找到的,还是别人为他找到的,都是如此。 > > 事实上就是这样,刘秀为了泰山封禅,又求助于自己极端迷信的图谶。据史料记载,建武三十二年(56)正月的一个晚上,刘秀读到《河图会昌符》一书。上有“赤刘之九,会命岱宗”之语。刘秀认为“赤刘之九”是指刘秀本人。按照汉代传说,汉高祖刘邦是赤帝之子的化身。按照阴阳五行说解释,汉为火德,火为赤色,赤刘,即是指刘邦。刘秀又称自己是刘邦的九世孙。“岱宗”即是指泰山。再从整个《河图会昌符》来看,意思就是说赤帝刘邦的九世孙刘秀,际会天命于泰山;如果不及时完成这件事,于皇位继承没有好处;若能很好地完成,一切奸谋都可以防止。刘秀看罢这些,兴奋不已,这不是要自己赶快到泰山去举行封禅大典吗?于是,刘秀对封禅的态度在一夜之间出现了戏剧性的变化。 > > 刘秀马上下令,命梁松等人收集整理《河图会昌符》中有关赤汉九世当封禅的谶文,而梁松等人也自然很快地找到了有关实例三十六条。于是,司空张纯等复奏请封禅泰山,刘秀遂准其奏。 > > 建武三十二年(56)正月二十八日,刘秀的车驾从洛阳出发,前往泰山。诸侯王、列侯以及京城中的文武百官都随同前往,声势浩大。二月九日,到达曲阜,汉王朝的宗室和孔子的后裔皆前往朝见刘秀并表示祝贺,刘秀也亲自到孔子故居向孔氏后裔赐酒肉。十一日,从曲阜出发,十二日,到达泰山奉高。于泰山脚下,刘秀与众位随行人员一边斋戒,一边做封禅的准备工作。经过精心准备,于二十二日晨开始举行封禅大典。这次封禅仪式先在山下,后在山上。在山下举行“燎祭”,就像皇帝通常举行的郊祀。然后在上山之前用“一特牲”,也就是用一牛或一猪来告祭泰山。山下一切进行完毕,开始登山祭祀。更衣,升坛,封玉牒,发坛石,藏玉牒,覆盖,封石检,礼节仪式完毕,皇帝再拜,群臣山呼万岁。此后命人立所刻石碑,皇帝等一干人马下山。二十五日,于梁父祭地。封禅大典举行完毕后,刘秀下令,把建武三十二年,改为中元元年。 > > 刘秀举行了封禅大典,这了却了他心中的一大心事。然而,他的身体状况却越来越不好。一年后,即中元二年二月,刘秀在洛阳南宫前殿去世,时年六十二岁。从刘秀封禅到他去世,仅仅一年时间,所以,刘秀此次封禅泰山的刻石文字便成为了对他自己一生重大活动和贡献的总结。刻石中引用了大量的谶语,来证明自己继承皇位的合理性,同时,将自己一生中如何统一中国,恢复经济,整顿吏治,发展文化等功绩,都明确记载下来。尽管当中有许多虚美之辞,可至少也体现了刘秀一生重大的作为。 > > 今天我们到泰山,还能看到许多与封禅有关的文化遗迹。如泰山南麓的岱庙,是历代帝王泰山封禅、举行大典的重要场所。泰山最早称岱山,又名岱宗,春秋之时才称泰山。据史料记载,岱庙始建于秦代,当时就作为祭祀天地的处所,经过汉唐两代的修缮和 宋代的扩建,成为了一座宫殿式的建筑。岱庙现存有珍贵石碑四十二块,年代最早的是秦丞相李斯篆书的秦二世诏书石刻。 > > 历代帝王到泰山封禅的政治目的是非常明显的。通过封禅活动,可以给自己的统治披上“君权神授”的外衣,表示自己的所作所为是上天的旨意,是代天行使统治权,当然也要求臣下和天下百姓像崇拜上天一样来崇拜自己。同时,也借机宣扬了本朝的太平景象,歌颂了自己的功德。所以帝王们纷纷在泰山刻石立碑,以树立自己的威望。除此之外,帝王们还幻想借封禅通天成仙,因此这种活动带有浓厚的迷信色彩。《霸道与王道・秦汉帝国》十一、昭君自有千秋在
闺阁堪垂世,明妃冠汉宫。一身连朔漠,数代靖兵戎。若以功名论,几与霍卫同。人皆悲远嫁,我独羡遭逢。纵使承恩宠,怎能保始终。至今青冢在,绝胜赋秋风。 > > ――[清]彦德《咏 王昭君》 > > 在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郊外大黑河以南,有一座高三十多米的沙土堆。据说它是距今两千多年的一座古墓,墓主就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友好的使者王昭君。在墓的前面建有亭子,旁边有碑碣,上面记录着这位友好使者的动人故事。昭君出塞,为汉匈两族的友好、团结和亲睦贡献了力量,在我国民族关系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 > 宫中多怨女 > > 王昭君名王嫱,字昭君,西汉南郡秭归(今属湖北)人。晋时为避司马昭讳,时人也称她为明君或明妃。相传她是齐国王襄的女儿,才貌出众。竟宁元年(前33),年方十七岁的她被选入宫,时在元帝刘当政时期(前48-前33)。 > > 在中国古代,皇帝的妻妾众多,所谓有“七十二妃”,或“粉黛三千”,这些说法有一定道理。据《礼记》记载, 周朝的制度是“天子后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这说明,早在我国周代,天子的妻妾就有夫人、嫔、世妇、御妻等名号,数量也相当惊人。秦统一六国后,改天子为皇帝,以后“六宫”数额,均一脉相承。汉代亦是如此,当时被汉元帝选入宫中的女子很多,汉元帝本人是按画工所画的像来选择的。“宫中多怨女”,在封建社会里,多少青年女子被关进宫内,终生不得自由。尤其是那些失宠了的女子,只好在宫中禁室里等死,遭际更为悲惨。所以,深居后宫的宫女们,想尽种种办法以得到皇上的幸召。而汉元帝依照画像来取舍,所以,宫内女子们不惜以重金、财物贿赂宫中的画工,以此来换取被皇上宠幸的机遇。 > > 宫中一个叫毛延寿的画工,有高超的技艺,能把中人之姿画得十分姣好。因此,宫女们都暗中给他钱帛财物以求其以笔修饰。王昭君初入宫廷,并不懂得这些约定俗成的规矩。同时,她也自恃貌美,天真地以为皇上不会不宠幸召见,所以,在毛延寿为她画像时,她竟一个钱也没给。 > > 据说毛延寿在给王昭君画像画到眼睛时,对王昭君说,这画人的功夫全在这点睛之处,真是一点千金呀!王昭君明白毛延寿借机索贿之意,但她非但不买他的账,反而讥讽了他几句便离去了。毛延寿见她如此傲慢,便把那点睛之笔画到了脸上,就这样,王昭君便被遗弃在宫中,虚度年华。 > > 出宫西行去 > > 就在王昭君于宫中孤单生活之时,汉朝和匈奴族的关系发生了重大转折。这一转折改变了王昭君今后的命运,也使得王昭君成为了民族友好的使者与和平的象征。 > > 前57年,匈奴内部发生分裂。原来, 汉武帝时期,随着反击匈奴的战争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匈奴的力量被大大削弱了,无力再大举南下。同时,匈奴族人民和其他被奴役的各族人民反抗匈奴贵族的斗争也日益强烈,许多被奴役的少数民族也趁机脱离了匈奴贵族的统治。在这种情况下,匈奴贵族统治集团内部发生了内讧,出现了五单于争立事件,随之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甘露三年(前51),南匈奴呼韩邪单于降汉,北匈奴被迫西迁,后被汉西域都护甘延寿等所杀。呼韩邪单于在汉朝的帮助下,重新统一了匈奴。 > > 就在这一年,呼韩邪单于来到长安,朝见 汉宣帝。汉宣帝十分重视这次朝见,用最隆重的礼仪接见了呼韩邪单于,并赏给他一套非常华丽的衣服,一口上等的宝剑,一把精致的佩刀,一辆用珠玉装饰的车子和十五匹拉车的马,还有大量黄金钱币和绸缎丝绵。呼韩邪单于回归之时,宣帝还派一万六千名骑兵护卫护送。两年之后,呼韩邪单于第二次来长安朝见宣帝,宣帝还是用最隆重的礼节招待了他。 > > 为了感谢汉朝的军事支援,呼韩邪单于在前33年第三次来到长安。这时的皇帝已经是元帝,呼韩邪单于真诚地向元帝提出,他愿意实行和亲,当汉家的女婿。 > > 和亲并非是此时才出现的,在汉初高祖之时就已经出现了。汉朝刚刚建立之初,力量相对薄弱,无力对抗强悍的游牧民族,时常遭受他们的骚扰。汉高祖 刘邦为了稳定与匈奴的关系,采取了和亲政策,即以宗室的女儿为公主,嫁给匈奴单于。在当时,采取这一政策虽然是迫于形势不得已而为之,但毕竟带来了相对和平的局面,有利于汉、匈两族间的友好往来和发展。到了汉武帝之时,汉朝国力逐渐强大起来,向匈奴展开了大规模的军事进攻,以至于断绝和亲达八十年之久。所以当呼韩邪单于提出和亲后,汉元帝当即答应下来。 > > 把谁许配给呼韩邪单于呢?元帝决定在宫女中进行挑选,并下了一道命令,谁愿意嫁到匈奴去,就把她当做亲生女儿看待。按照常理,即使是皇帝将其当做亲生女儿对待,那也不会有人愿意去,因为匈奴远离长安,气候恶劣,生活在中原的人到了大漠深处的草原上,生活之不适应就可想而知了,且和亲之事,万无反悔之可能。因此,谁也不愿主动提出去匈奴。只有王昭君听说匈奴前来求亲,主动提出要求离宫去匈奴。元帝只知她缺少姿色,便答应了她的请求。 > > 到了呼韩邪单于临别那天,汉元帝亲自送行。当汉元帝见到王昭君时,才发现她是宫中最漂亮的女子,而且举止文雅,应对自如,和画像上的模样完全不是一回事。他真想把她留下来,但又怕失信于人,只好忍痛割爱,把她嫁了出去。据传说,在王昭君出嫁之后,汉元帝迁怒于画工毛延寿,将其处死。 > > 王昭君离别长安去匈奴之日,元帝又特设盛宴为他们送行。文武百官一直送到十里长亭。一路上,王昭君手抱琵琶,骑在高头大马之上,心情十分复杂,自己的选择是对还是错呢?她一面向前行走,一面低声唱起了自己所谱的曲子,来诉说心中的苦衷。此曲就是著名的《昭君怨》,又称为《明妃曲》。 > > 王昭君到了匈奴后,被封为“宁胡阏氏”。“阏氏”是对匈奴单于正妻的称呼,相当于汉朝的皇后。“宁胡”,意思是为匈奴带来了安宁。王昭君和呼韩邪单于相处得非常融洽,夫妻恩爱。后来生儿育女,尽到了贤妻良母的责任。可是好景不长,没几年,呼韩邪单于去世。其子继位。按照匈奴习俗,王昭君嫁给他为妻。 > > 王昭君出嫁匈奴,把汉族先进的文化介绍给了匈奴,帮助匈奴族百姓发展了生产,也改革了游牧民族一些落后的生活习俗。据说经过王昭君的努力,匈奴人学会了使用从汉朝输入的农业生产工具,逐渐发展了农业生产,基本上解决了百姓的吃粮问题,不再到汉族居住地抢夺粮食和其他物品,也不再需要依靠汉朝的救济。由于农业生产的发展,牲畜的饲料也有了可靠的保障,畜牧业变得发达起来。 > > 可以说,昭君出塞,结束了百余年来汉、匈之间的武装冲突。此后约半个世纪,在北部边境出现了“边城晏闭,牛羊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亡干戈之役”的和平景象。 > > 汉匈恩与怨 > > 和亲是西汉时期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长期以来,对此政策的实施也是褒贬不一,但大多数学者还是能实事求是地来分析和评价。 > > 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匈奴是我国北部一个古老的游牧民族,社会发展相对落后,他们依靠畜牧、狩猎和劫掠为生,对开发我国北部地区作出了重大贡献。匈奴人民跟中原人民间有着悠久的历史关系。 > > 战国时期(前475-前221),匈奴贵族时常带兵南下掠夺人口和牲畜,为了防止匈奴人的进入,秦、赵、燕 三国先后修筑长城,派兵驻守。秦统一以后,秦将蒙恬率领三十万大军夺回河套地区,在那里修城设县,并把内地百姓迁去实边。 秦始皇后来把三国长城连接起来,并向东西扩展,修筑了著名的万里长城。 > > 在秦汉之际,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匈奴势力空前强大,随即建立了一个奴隶制军事政权。匈奴冒顿单于乘楚汉战争之机,南征北战,东破东胡,西攻月氏,北征丁令和坚昆,南灭楼烦和白羊等,占领了河套地区,控制了中国北部、东北部和西北部广大区域,拥有骑兵三十多万,势力强盛一时,并常常侵扰西汉的北部边境地区。 > > 在前201年,冒顿单于发兵围攻马邑(今山西朔县东北),韩王信无力抵挡,只得投降,次年,匈奴军队攻陷晋阳(今山西太原)。第二年,汉高祖刘邦亲率大军三十二万前往迎战,结果,刘邦自己和先头部队被匈奴四十万骑兵围困于平城白登山(今山西大同东南)达七天七夜,与主力部队失去了联系,后来采用 陈平的计谋,向单于阏氏进献贿赂,才勉强得以脱身。这就是著名的“平城之围”。平城之战的失败,说明当时西汉政府还没有足够的实力来与匈奴交战。 > > 出现这样的状况并不足奇,西汉政权刚刚建立,由于农民起义和楚汉战争的破坏,社会经济残破到不能再残破的地步。“齐民亡盖藏,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即当时的西汉百姓没有任何的积蓄,皇帝 老子竟然连拉车的马也找不到四匹颜色一样的,而那些王公大臣们有的只好乘牛车了。可见当时的局势是什么样子。总之,西汉政权刚刚建立,经济亟待发展,政权尚未巩固,无力与强大的匈奴贵族相抗衡。在这种情况之下,汉高祖只好采纳娄敬“和亲”的建议,把汉室公主嫁给单于,每年送去大量的金钱、丝绸、粮食、酒和布帛等,还互通“关市”,交换产品,与匈奴约为兄弟,以缓和与匈奴的关系,以此来换得和平与稳定。 > > 从那时起,直到汉武帝(前140-前87年在位)初年的七十年间,汉朝一直奉行和亲政策,先后跟匈奴冒顿单于、老上单于、军臣单于结为姻亲。和亲和互市在客观上加强了汉与匈奴族人民的友好往来,促进了双方经济文化的交流,匈奴奴隶主贵族对汉朝的攻掠也曾一度缓和。 > > 但是,和亲政策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一方面刚刚建立政权的西汉政府,无论是在军事力量,还是在经济实力等各方面都不是匈奴的对手;而另一方面匈奴奴隶主贵族的本性是不可能改变的,他们本来是以对外掠夺为目的的。处于这样一种不平衡的状态下,是不可能和平共处的。事实上也是这样,和亲政策并没有阻止匈奴贵族的南侵和掠夺。每当秋高马肥之时,他们仍旧不断进袭西汉边郡地区。匈奴骑兵甚至两次深入到长安附近,使得西汉都城一度战云密布,情况十分严重。文帝、景帝之时,尽管也多多少少地采取了一些措施,做了一些防御准备工作,但仍是无济于事。经济实力不强,导致军事力量薄弱,汉朝军队在两军交战中常常处于下风,被动挨打。由此也使得西北边郡各地经常遭受匈奴骑兵的蹂躏,百姓的生命财产没有保障,生产受到严重的破坏。 > > 到了汉武帝之时,经过六七十年的努力奋斗,生产发展,政治一统,国家的经济实力空前雄厚,军事上也有了充分的准备,反击匈奴的条件已经成熟。 > > 元光二年(前133),汉武帝决定对匈奴进行大规模的军事反击。从此,和亲中断,战争频仍,到元狩四年(前119),先后与匈奴进行了一系列大规模的战争。经过这些战役,汉朝不仅收复了河套失地,占领了河西走廊,开辟了通往西域的交通要道,而且还打败了匈奴军队主力。匈奴力量被大大削弱,无力再大举南下,匈奴王庭不得不迁到大漠以北,从此之后,“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汉武帝反击匈奴的战争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制止了匈奴贵族的残暴掠夺,保护了封建经济的发展,使北部边境地区得到了进一步的开发,便利了汉与西域的交通。此后,西汉王朝在新辟地区设立亭障,修筑城堡,屯田垦边,加强防御。 > > 战争给匈奴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人口和牲畜大量减少,匈奴势力大减。在这期间,匈奴族又遭受了几场大的自然灾害,如宣帝地节二年(前68)的大饥荒,人口和牲畜死亡达十之六七,社会经济濒于破产。紧接着,匈奴贵族内部又起纷争,几个单于之间互相争夺统治权,使得匈奴族百姓死亡无数,牲畜损失达百分之八九十。再后来又形成了呼韩邪单于与郅支单于之间南北对立的局面。宣帝五凤四年(前54),呼韩邪单于被郅支单于打败。 > > 呼韩邪单于才华出众,受到匈奴各阶层的尊敬与爱戴。宣帝甘露元年(前53),匈奴左伊訾王建议呼韩邪单于向汉朝称臣,以便在汉朝的援助下,重振匈奴。呼韩邪单于采纳了这一建议,便率众南移,准备同汉朝结好。第二年,呼韩邪单于亲自到五原塞(今内蒙古包头西北),要求朝见汉宣帝。汉宣帝表示欢迎,决定以贵宾之礼相待,派车骑都尉韩昌远道迎接,沿途派两千骑兵充当仪仗与护卫。汉与匈奴的关系得以进一步的巩固和加强,而王昭君出塞就是这友好关系进一步加强的象征。 > > 汉匈两亲睦 > > 王昭君离开长安,辞别故土,渡过滔滔黄河,翻过莽莽群山,来到了大草原上。她把自己带去的贵重礼品全部分赠给匈奴同胞,得到了他们的热情欢迎、爱戴和信任。 > > 在塞外,王昭君克服种种困难,逐渐习惯了那里的环境。据史料记载,王昭君在那天寒地冻、风沙蔽日的气候当中,整日过着住毡制帐篷、穿皮裘、食牛羊肉、饮乳浆的游牧生活。她经常教给当地的妇女织布、缝衣和农业生产技术,与当地人民和睦相处,关系十分融洽,深受人们的爱戴。后来,她生了一个儿子,后来长大后成为了匈奴右日逐王。 > > 成帝建始二年(前31),呼韩邪单于去世,大阏氏的长子雕陶莫皋被立为复株累若单于,依照匈奴旧俗,王昭君应当“从胡俗”下嫁复株累若单于。这与汉族当时的封建伦理道德是相悖的。所以王昭君上书成帝,要求归汉。成帝没有答应她的请求,而是下令她从胡俗。王昭君体会到成帝的用意,于是打消了归汉的念头,做了复株累若单于的阏氏。可以看出,王昭君还是十分珍惜汉匈之间关系的,并为两族间的友好作出了自己应做的一切。王昭君人在匈奴,但心却一直念念不忘自己的家乡。据说她常常派人送信回去,并不时地让单于派遣使者向汉朝皇帝馈赠匈奴的土特产品。 > > 自王昭君出塞到匈奴,匈奴和汉朝之间就一直和睦相处,此后六十多年没有发生过战争。昭君出塞,播下了汉匈两族间和平友好的种子。王昭君死后,她的女儿须卜居次云,女婿须卜当,都能秉承她生前的遗志,继续致力于汉匈两族的友好。匈奴单于多次朝汉,并派侍子入朝。在汉平帝时,太后临朝,汉政府曾邀请须卜居次云访问长安并朝见太后,太后赐给她很多珍贵的物品。 王莽执政后,对匈奴采取了错误的政策,使得汉与匈奴之间的关系一度紧张。发展到始建国三年(11),匈奴单于发兵进扰北方地区,王莽也动员三十万大军准备进行反击,战争一触即发。此时,王昭君的女儿、女婿挺身而出,设法弥合。始建国五年,乌珠留单于去世,在须卜居次云和须卜当的积极努力下,立乌珠留的弟弟咸为乌累若单于,并劝其与汉和亲。王莽天凤元年(14),须卜居次云派人到西河塞(今内蒙古准格尔旗)下求见和亲侯王歙。王歙是王昭君的侄儿,也就是须卜居次云的姑表兄弟。王莽于是下令王歙、王飒(即王歙的弟弟,封展德侯)出使匈奴,会见须卜居次云,祝贺乌累单于新立,并送去众多礼品。次年,王歙再次出使匈奴。天凤五年(18),单于再次派王昭君的长女及其女婿、外孙等出使长安。新朝皇帝王莽把自己的庶女陆逯公主嫁给了王昭君的外孙须卜奢为妻。不过,尽管王昭君女儿、女婿做了不少努力,使得汉与匈奴的关系出现了一丝光明。但终因“其后莽复欺诈单于,和亲遂绝”。 > > 汉与匈奴之间的长期和睦亲善及友好往来,与王昭君出塞是分不开的。在呼韩邪单于归汉以后的五六十年间,汉与匈奴之间出现了一个“边城晏闭,牛羊布野”的和平局面。此间,战争烽火熄灭,长城内外,牛肥马壮,炊烟冉冉,不时传来阵阵欢歌笑语。匈奴百姓用自己的马、牛、羊和骆驼,换取汉族人民的农副产品、铁制工具及手工业制品,互通有无,频繁交往,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 > > 自有千秋在 > > 王昭君年老的时候,立下一个遗嘱,希望在自己死后能安葬在归化(今内蒙古呼和浩特)郊外,坟墓要坐北朝南,以便死后仍能遥望自己的家乡。她去世之后,她的子女在那里选择了一块向阳并且水草丰茂的山坡地,修建了坟墓。这就是人们常常提及的“青冢”。之所以称之为“青冢”,是因为每到秋凉之时,塞外草木皆已枯黄,但独昭君墓上草色青青,没有枯黄之色,远远望去黛色溟蒙,故有“青冢”之称。 > > 墓前立有一通石碑,上面镌刻着蒙、汉两种文字的题词:“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词客各抒胸臆懑,舞文弄墨总徒劳。”这是董必武同志于1963年10月参观昭君墓时所题。园内有介绍王昭君身世和经历的文物陈列室,并陈列着 清代以来许多有关王昭君墓的碑刻。 > > 如今,在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出现了十几座昭君墓,各地都在为争夺真正的王昭君葬地而力争。怎么会出现这一奇特现象呢?这也不奇怪。这是因为王昭君出塞,下嫁匈奴单于,在匈奴生活了几十年,为当地匈奴族百姓带来了生活和生产的安定和繁荣。因此,在人们的心目中,王昭君成了女神,人们对其生前身后事多有渲染之处。 > > 后来,还留下了许多美好的传说。牧民们说,早先这里常年兵荒马乱,是王昭君至此平息了胡汉之间的干戈,带来了民族间的和睦。也有人说,埋葬昭君的地方,原来是一片穷山恶水,当昭君随呼韩邪单于到来后,用一曲琵琶止息了漫天飞舞的大雪,用一把金剪刀裁出了满山遍野的牛羊和骏马,用一捧种子种出了塞外的一片青葱,无限春色。完成了这一切后,她伴随着雷鸣,披着霞光,返回天界。这座被后人称为昭君墓的小山,是她临返天界时留下的标识,也是赐给草原百姓的幸福吉祥。据传说如果谁家丢失了羊羔,只要到那青青的小山上去找,就一定会找到,并且比以前长得更大、更肥。如果谁家无子,媳妇只要到青冢上和衣睡上一夜,梦到身边的青草中开出许多芬芳的花朵,当年就会怀孕生子。 > > 总之,在秦汉时期,尽管匈奴贵族和汉族政权之间经常发生大规模的军事冲突,但是,汉族与匈奴族之间却保持着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双方在边境地带互通关市,建立了亲密的关系。匈奴的马匹、牲畜大量运往内地,先进的养马技术也传到中原。汉族人民的凿井技术、筑城技术等也传到匈奴地区。这不仅仅丰富了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原内地百姓的经济文化生活,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匈奴族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当时,匈奴部分地区已经出现了农业和定居生活,有了城郭等。从匈奴族的文化遗存中发现的房屋、砖瓦以及各种丝织品,说明了匈奴人在与汉族人民接触后,经济文化有了很大的进步。而王昭君出塞可谓是汉和匈奴人民交流史上最灿烂的一朵奇葩。相关参考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有谁知?>> ――[唐]白居易《放言》>> 汉武帝之后,强盛的西汉王朝开始走下坡路。宣帝时还出现短时“中兴”,还能够处于一个相对平稳的状
闺阁堪垂世,明妃冠汉宫。一身连朔漠,数代靖兵戎。若以功名论,几与霍卫同。人皆悲远嫁,我独羡遭逢。纵使承恩宠,怎能保始终。至今青冢在,绝胜赋秋风。>> ――[清]彦德《咏王昭君》>> 在内蒙古自
分明三鸟下储胥,一觉钧天梦不如。争那白头方士到,茂陵红叶已萧疏。>> ――[唐]崔涂《读汉武内传》>> 汉初儒学兴>> 前202年二月,刘邦于定陶(今山东曹县北)附近的汜水之南即皇帝位,是为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唐]张籍《凉州词》>>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和制造丝绸的国家。据史料记载,我国利用蚕丝织成布料,已有五千年的历史。早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唐]杜牧《阿房宫赋》>> 堂皇阿房宫>> 唐代诗人杜牧在著名的《阿房宫赋》中写道:“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五步一楼,十步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西汉]刘邦《大风歌》>> 前207年十月,刘邦率大军攻破咸阳,俘获秦王子婴,秦王朝灭亡。刘邦推翻秦王朝,只是一个最后结果,而实际
穷变巧于台榭兮,民露处而寝湿。消嘉谷于禽兽兮,下糠秕而无粒。>> ――[东汉]蔡邕《述行赋》>> 东汉中后期以后,随着地主豪强势力的壮大,封建大土地所有制不断发展,使大批农民失去了土地,沦为农
汉庭文章萃君门,良史犹称司马尊。七十卷书终始备,三千年事是非存。李陵设若无先见,王允何由有后言。古庙风霜香火冷,白云衰草满平原。>> ――[后金]完颜《司马太史庙诗》>>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
秦之无道兮四海枯,筑长城兮遮北胡。筑人筑土一万里,杞梁贞妇啼呜呜。上无父兮中无夫,下无子兮孤复孤。一号城崩塞色苦,再号杞梁骨出土。疲魂饥魄相逐归,陌上少年莫相非。>> ――[唐]贯休《杞梁妻》>
从炎帝时代起,就有七十二王封泰山的事迹,这种典礼是一种祭天仪式,是远古时代活动在泰山周围的部落或氏族自然崇拜的表达。到了春秋时代,封泰山被视作人间的天下霸主得到了天帝的承认的表现,届时便能人人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