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晋交恶的那些事儿

Posted 秦晋

篇首语: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秦晋交恶的那些事儿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秦晋交恶的那些事儿

2、明朝那些事儿具体人物,明朝那些事儿人物大全

秦晋交恶的那些事儿

  秦国应晋国政府的邀请,派兵护送公子雍回晋国继承君位。不料赵盾 出尔反尔,反倒在令狐重创秦军,使得两国刚刚缓和的局面又变得紧张起来。 >   秦康公大骂晋国人无信用可言,公元前619年,秦军发动报复性的攻击,占领晋国的武城。仅仅一年后,晋军进行反报复,占领秦国的少梁。秦军不甘示弱,在当年夏天又进攻晋国,夺得北徵。 > >   秦晋两国你一拳、我一脚地打来打去,虽然只是小打小闹,但是秦国毕竟是一匹恶狼,晋国还是不得不花费许多精力来防备这匹狼的反扑。 > >   公元前615年的冬季,秦康公亲自领军越过边境线夺取晋国的羁马城,来势汹汹。在秦军阵营中还有一位晋国人,就是逃到秦国的士会。 > >   赵盾深知来者不善,动员最精锐的部队迎战。晋军总司令由赵盾亲任,副元帅荀林父;上军司令为缺,副司令臾骈;下军司令为栾盾,副司令为胥甲。晋军抵达河曲,与秦军对垒。 > >   上军副司令臾骈对赵盾说:“秦军远道而来,不利久战。我军可以深沟高垒,坚守阵地。以逸待劳,等他们撤退时再发起进攻。”赵盾对臾骈这个建议非常欣赏,下令全军上下加强防御,不得出击。 > >   臾骈这一招相当厉害,秦康公急于跟晋军开战。可是赵盾却不想开战,随着时日的拖延,对于补给线很长的秦国军队相当不利,怎么办呢? > >   秦康公召见士会,问道:“有什么办法能让晋军出城作战呢?” > >    士会是著名的战略家,他对秦康公说:“赵盾有一名很有才干的部下,名叫”臾骈“新近出任上军副司令。这一定是他想出来的战术,目的在于削弱秦军的战斗意 志。不过晋军有个弱点,就是上军将领赵穿。他是赵盾的族弟,也是晋襄公的女婿,深得赵盾的信任。可是赵穿这个人年轻气盛,又不学无术,狂妄自大。现在臾骈 成为他的顶头上司,他一定十分忌恨,对臾骈的战术肯定嗤之以鼻。只要我们出动一支轻骑兵,对赵穿的部队发动袭击,他一定会领兵出战。” > >   秦康公听了之后惊叹不已,士会对每位将领的性格特点看得这么透,果然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不过秦康公也暗暗担心,毕竟士会是晋国人,如果哪天跑回去,那晋国岂不是如虎添翼吗? > >   秦康公使用士会的方法,派出轻骑兵骚扰赵穿的部队。果然不出士会所料,赵穿对臾骈的乌龟战术早就看不顺眼,这下秦军打到眼皮底下,他能沉得住气吗?赵穿马上命令全体士兵,出城迎战。 > >    秦军只是虚晃一枪,掉头就跑,赵穿没能追上。回到兵营后,他恨恨地说:“我们准备了粮食与盔甲,就是为了和敌人决一死战。现在敌人已经到了眼皮底下,我 们还在等什么呢?”他部下的军吏回答道:“这是为了等待最佳时机。”赵穿狠狠地吐口水骂道:“我可不懂什么战术,我只知道敌人来了,就得出去打仗。” > >   赵穿自恃是晋襄公的女婿,又是赵盾的族弟,不把军令放在眼中。拉了一队人马,私自出了兵营,准备找秦军较量。 > >   赵盾得知消息后吓了一跳,对众人说:“如果秦军在战斗中俘虏了赵穿,就是俘虏了我国一名贵族。他们就可以自称打胜仗了,可是我如何向国家交代呢?”他深恐赵穿有失,便下令全体晋军尾随出发。 > >   秦康公见状心里暗自高兴,可是双方一交手,他马上意识到晋军的战斗力太强大了。晋军采用臾骈的策略,看来是有所成效的。秦军军心有所涣散,秦康公一看不对劲,赶紧下令撤兵,赵盾也见好就收。这次交锋,双方均没有什么建树。 > >   回到兵营后,秦康公思前想后。觉得这些日子以来,秦军原来高昂的士气已经变得低落。不行,还是得撤。不过撤退之前,得先迷惑晋国人一下。秦康公派使者前往见赵盾,说道:“今天打得很不过瘾,我军士气高昂,我们明天战场上见。” > >   秦国使者离开后,臾骈对赵盾说:“秦国使者的眼神与语气,都掩藏不了对我们的畏惧,看样子秦国人是想逃跑,我们可以出击了。只要追到黄河边,一定可以在秦军渡河前击败他们。” > >    这个时候下军副司令胥甲与赵穿两人突然跳出来阻挠道:“不行!现在我军战死的士兵尸体还没有掩埋,伤者还没有得到救治。现在丢下他们不管,有违仁义。秦 军约我们明天再战,现在约期还没有到就准备将敌人逼到险境,这不是勇士所为。”赵穿等人究竟是故做英勇状呢?还是为了跟臾骈唱对台戏呢?最后赵盾放弃了对 秦军发动进攻。 > >   当天夜里,不出臾骈所料,秦军在黑夜的掩护下悄然撤退了。晋国失去了一次重创秦国的机会。 > >   经过这一战,赵盾更加意识到遏制秦军东进的必要性。他增强了咽喉要道桃林要塞的防卫力量,牢牢地把秦军压制在桃林以西的区域。 > >    令赵盾深感担心的是秦康公重用逃跑到秦国的士会。士会这个人不仅品格高尚,而且对晋军的实力了如指掌。一旦为秦国所用,对于晋国来说,是一个极大的威 胁。赵盾就此事主持召开六卿会议,在会议上赵盾发言道:“现在士会在秦国,狐射姑在狄国。这对我国乃是大隐患,大家说说该怎么办好?” > >   荀林父站起来发言道:“我看还是请狐射姑回国吧,他通晓外交事务,何况他父亲狐偃乃是晋国的大功臣。”荀林父这个人脑筋有点转不过弯,当年狐和赵斗法,好不容易赵盾才赢得胜利,狐射姑哪能说回来就回来呢? > >   缺毕竟是从政治旋涡里走出来的,他站出来反对荀林父的意见:“狐射姑兴兵作乱,犯下的罪行很重,我看还是让士会回来吧。士会这个人,不计较个人名利,知廉耻明大义。而且有智慧,况且他也没有什么罪行。” > >   六卿通过表决,最后决定争取士会返回晋国。 > >   这件事并不容易办成,秦康公岂会不知道士会是个人才呢?他又岂肯将士会拱手让给敌方阵营呢? > >   赵盾策划了一个绝密的计划,首先是必须派遣一位士会信得过的人前往秦国,而且不引起秦康公的疑心。赵盾找到了一个人,此人名为“魏寿余”,是个贵族。采邑在魏地,靠近秦国。为了迷惑秦国人,赵盾与魏寿余上演了一出双簧。 > >   赵盾找了个借口,将魏寿余的家人逮捕,囚禁起来。魏寿余在黑夜的掩护下逃出晋国,前去投奔秦国。魏寿余见了秦康公后,大骂赵盾。然后向秦康公表示,他愿意把自己的采邑魏地送给秦国。

明朝那些事儿具体人物,明朝那些事儿人物大全

明朝那些事儿人物大全

《明朝的那些事儿》人物统计

1 明太祖 朱元璋 洪武 1368~1399 郭子兴 徐寿辉 陈友谅 张士诚 常遇春 徐 达 冯国胜 朱文正 李文忠 傅友德 蓝玉 刘基叶琛 章溢 李善长 汤和 韩山童 刘福通 李贞 赵普胜丁普郎 胡大海 孙炎 邓愈 赵德胜 薛显 张定边 王保保 胡惟庸 宋濂 马皇后朱亮祖 道同 郑士利 方克勤 郭桓 袁凯 朱标 纳哈出 郭英 耿炳文 沐英 2 明惠帝 朱允文 建文 1399~1402 齐泰 黄子澄 方孝孺 李景隆 道衍(姚广孝) 张玉 朱权 平安 铁铉 高巍 盛庸 3 明成祖 朱棣 永乐 1403~1424 纪纲 解缙 郑和(马三保)陈祖义 瓦剌马哈木 鞑靼阿鲁台 邱福 王聪 霍亲 王忠 李远 朱瞻基李谦 张辅 张玉 4 明仁宗 朱高炽 洪熙 1424~1425 杨士奇 杨荣 杨溥 …… 5 明宣宗 朱瞻基 宣德 1426~1435 杨士奇 杨荣 杨溥 张辅 夏原吉 胡濙瓦剌脱欢 6 明英宗 朱祁镇 正统 1436~1449 杨士奇 杨荣 杨溥 王振 张太皇太后 张辅 胡濙 瓦剌也先 王直 邝茔 于谦 钱皇后伯颜沾木尔 7 明代宗 朱祁钰 景泰 1450~1457 于谦 喜宁 罗通 刘定之 石亨 王直 胡淡 李实 杨善 陈循江渊 徐理 曹吉祥 张轨 徐有贞 8 明英宗 朱祁镇 天顺 1457~1464 徐有贞 石亨 曹吉祥 张轨 李贤 王翱 曹钦 孙镗 吴瑾 冯益 汤序 9 明宪宗 朱见深 成化 1465~1487 万妃 韩雍 汪直 纪妃 张敏 吴皇后 梁芳 尚铭 万安怀恩 10明孝宗 朱祐樘 弘治 1488~1505 万安 怀恩 刘吉 王恕 马文升 邱浚 刘健 李东阳 谢迁李梦阳 唐伯虎 (唐寅) 祝枝山 文徵明 徐祯卿 程敏政徐经 华泉 刘大夏 杨一清 11明武宗 朱厚照 正德 1506~1521 刘健 李东阳 谢迁 刘瑾 焦芳 韩文 王岳 王华王守仁(王阳明) 方奎 张彩 张永 钱宁 杨廷和 梁储 蒋冕张钦 孙玺 小王子 王勋 魏彬 张忠江彬 朱宸濠 王琼 孙燧 刘养正李士实 戴德孺 伍文定许泰 刘晖 王冕 刘姬 蒋瑶 乔宇 谷大用 钱德洪 王畿 12明世宗 朱厚熜 嘉靖 1522~1566 杨廷和 张璁 桂萼 杨慎 蒋冕 毛纪 郭勋 杨一清 夏言杨金英(宫女) 严嵩 严世蕃 杨博 陆炳 徐阶 赵时春 唐顺之 曾铣 仇鸾 高拱张居正 鞑靼俺答 丁汝夔 王邦瑞 沈錬 赵贞吉 李春芳 殷士詹 王世贞 杨继盛张经 李天宠 赵文华 胡宗宪 俞大猷 戚继光 徐渭 汪直 徐海王翠翘 毛海峰 王本固 谭伦 李成梁 李默 鄢懋卿蓝道行 罗龙文 袁炜 海瑞王用汲 李士翱 顾磷 胡应嘉 李登云 13明穆宗 朱载垕 隆庆 1567~1572 高拱 张居正 欧阳一敬 齐康 李春芳 陈以勤 赵贞吉 潘季驯 殷正茂 王崇古 杨博 谭伦李成梁(1526-1615) 张溶 朱衡 殷士詹 冯保 高仪 程文 邵大侠 何心隐 14明神宗 朱翊钧 万历 1573~1619 张居正 李太后 申时行 王锡爵 冯保 赵用贤 吴中行 张四维 海瑞 丰臣秀吉 德川家康李如松 李如柏李如梅 祖承训 宋应昌 沈惟敬 李宁 杨元 杨镐 张世爵 查大受 骆尚志 赵志皋 董一元 麻贵 石星 刘艇 刘綎 陈璘邓子龙 李舜臣 王皇后 郑贵妃 王家屏于慎行 汤显祖 许国 张位 顾宪成 沈一贯 朱赓朱常洛 沈鲤 李三才 王时敏赵南星 叶向高 王日乾 王之寀 郑国泰 胡士相 张问达 李成梁王杲 阿台 觉昌安 塔克世努尔哈赤(1559-1626) 杜松 马林 熊廷弼 15明光宗 朱常洛 泰昌 1620 郑贵妃 崔文升 刘一璟 周嘉谟 邹元标 孙如游 杨涟 王安 方从哲 李选侍 李可灼 李进忠(魏忠贤) 16明熹宗 朱由校 天启 1621~1627 杨涟 左光斗 赵南星 高攀龙 邹元标 孙慎行 叶向高 熊廷弼 袁应泰 王化贞 罗一贯 孙得功李永芳 张鹤鸣 王在晋 毛文龙 赵率教 满桂 吴襄汪文言 于玉立 梅之焕官应震 魏忠贤 孙暹 卢受因 王安 客氏 顾秉谦 魏广微 冯铨 施风来 崔呈秀 许显纯 史可法李养正 顾大章 魏大中 袁化中 周朝瑞 周顺昌 颜佩韦 杨念如沈杨 周文元 马杰 黄尊素高第 张嫣 17明思宗 朱由检 崇祯 1628~1644 魏忠贤 皇太极 袁崇焕 赵率教 满桂 祖大寿 陆澄源 徐应元 李永贞 刘若愚 李朝钦 黄宗羲孙承宗 毛文龙 范文程 李永芳 黑云龙 梁廷栋 余大成 周延儒 温体仁 钱龙锡 钱谦益 王永光韩一良 刘懋 何可纲 张春 孙元化徐光启 孔有德 谢涟耿仲明 李成九 毛成禄 朱大典 黄龙 尚可喜 杨鹤神一魁 王左桂 高迎祥李自成 张献忠 吴三桂 洪承畴 曹文诏 左良玉 陈奇瑜 卢象升 孙传庭 贺人龙 祖宽 张凤翼 杨嗣昌 刘泽清 高起潜 熊文灿 王朴夏承德 黄道周 徐宏祖(徐霞客) 望采纳~~~~

《明朝那些事儿》中主要历史事件发生时间与相关的主要人物

第一部《洪武大帝》 

朱元璋生于乱世之中,背负着父母双亡的痛苦,从赤贫起家,他没有背景,没有后台,没有依靠,他的一切都是自己争取来的,他经历千辛万苦,无数次躲过死神的掌握,从死人堆里爬起来,掩埋战友的尸体,然后继续前进,继续战斗。    朱元璋的那个时代有着无数的厉害角色,陈友谅、张士诚、王保保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朱元璋用他惊人的军事天赋战胜了这些敌人,    可以说,在那个时代,最优秀统帅的称号非朱元璋莫属。    他几乎是赤手空拳,单枪匹马凭借着自己的勇气和决心建立了庞大的帝国。    驾崩后传位于长子朱标之子朱允炆。    后朱棣以“靖难之役”的名义夺位。

明朝那些事儿2 人物

去百度自己找吧,我复制一篇我认为好的,你自己看着办吧

明朝那些事儿》从明太祖朱元璋开篇,到万历朝结束,前后历时二百余年,共六部。书中出现的人物、事件都是作者经过精心“海选”和“PK”的,可以这么说,不是牛人不入书,不是牛事不叙述。而所有明朝的这些历史,在我看来全部围绕着一个中心——“斗争”。伟大领袖毛主席就曾说过:“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这话用来评说明朝那些人、那些事,恰如其分。 读这部书很快乐,因为作者的诙谐幽默。他开篇是这样写的:“朱重八的童年是在一间冬凉夏暖,四面通风、采光良好的破茅草屋里度过。”这位朱重八就是建立明朝的朱元璋。 作者写朱元璋的座右铭:你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寥寥数语,把朱元璋的霸道无赖刻画的入木三分。我对历史很感兴趣,我喜欢从这样的史书中不厌其烦地寻找作者所描述的一个又一个鲜活的历史人物,然后如粉丝般追随其后,看他们如何书写历史,文字就这样一页一页被翻过去,人物形象也就很清晰地被刻画在了脑子里。 说到海瑞,他受民间百姓拥戴是因为他为官正直清廉。作者有一段话是这么描述海瑞的:当然,海大人除了工作认真、生活俭朴之外,有时也会奢侈一下,比如有一次,他的母亲生日,海县令无以为贺,便决定上街买两斤肉,当他走进菜市场,在一个肉摊面前停下来的时候,现场出现了死一般的寂静,大家都目不转睛地看着这惊人的一幕。人人都知道,海县官是自然经济的忠实拥护者,自己砍柴,自己种菜,完全实现了自给自足,别说买菜,他不把自己种的菜拿出来卖,搞市场竞争,就算积德了。然而他买肉了,竟然还买了两斤,等他付完钱,接过肉一声不吭地扬长而去时,在场的人这才确信,他们刚才看到了一幕真实的场景。肉贩子激动了,他压抑不住自己内心的冲动,壮怀激烈,仰天长啸:“想不到我这辈子还能做上海县令的生意啊!”海县令竟然买肉了!如此形象的情节描写,将海大人的清廉刻画得淋漓尽致。当然,海瑞真正出名的原因还是因为他以死直谏,扶着棺材骂皇帝,充分演绎了明朝言官的官威。 一朝又一朝,一代又一代,多少叱咤风云的人物,都随历史走远。所以多一些淡定,人生便多一份精彩,笑着过,生活真的会很美!祝大家在书的世界里收获到更多的快乐!

帮忙把 明朝那些事儿出现的人物归纳一下

第一部《洪武大帝》主要讲朱元璋:

朱元璋生于乱世之中,背负着父母双亡的痛苦,从赤贫起家,他没有背景,没有后台,没有依靠,他的一切都是自己争取来的,他经历千辛万苦,无数次躲过死神的掌握,从死人堆里爬起来,掩埋战友的尸体,然后继续前进,继续战斗。

朱元璋的那个时代有着无数的厉害角色,陈友谅、张士诚、王保保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朱元璋用他惊人的军事天赋战胜了这些敌人,

可以说,在那个时代,最优秀统帅的称号非朱元璋莫属。

他几乎是赤手空拳,单枪匹马凭借着自己的勇气和决心建立了庞大的帝国。

第二部《万国来朝》:

自永乐夺位的“靖难之役”后开始,先叙述了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永乐大帝事迹——挥军北上五征蒙古,郑和七下西洋,修筑《永乐大典》,南下讨平安南等等,后来永乐于北伐蒙古归来途中病逝,明朝在经历了比较清明的“仁宣之治”后,开始进入动荡时期。大宦官王振把持朝政胡作非为,导致二十万精兵丧于一旦,幸亏著名忠臣于谦在“土木堡之变”中力挽狂澜,挽救了明帝国,但随即又在两位皇帝争夺皇位的“夺门之变”后被害身亡。

第三部《妖孽宫廷》:

接续上篇,从明英宗朱祁镇成功复辟的“夺门之变”后写起,叙述了忠奸不分的朱祁镇听信谗言,杀害曾救其于危难之际的大功臣于谦,而这也成为他继“土木堡之变”后在历史上留下的又一大污点。而在他病逝后,相继继位的两位皇帝宪宗和孝宗,一个懦弱不堪无所作为……

第四部:

从嘉靖即位、议礼之争开始。嘉靖皇帝借议礼之争清除了一批前朝旧臣,总揽大权。此后他的生活日渐腐化,一心想得道成仙,国家大事抛诸脑后,奸相严嵩因此得以长期把持大权。同时大明财政空虚,兵备废弛,东南沿海的倭寇和北方的蒙古成为明朝的心腹大患。

第五部:

内容分两大部分,一为内争,一为外战。内争写严嵩倒台后徐阶、高拱、张居正三人各施手段,你方唱罢我登场。三人都是实干家,都为中兴朝廷呕心沥血;同样又都是阴谋家,铲除异己心狠手辣。而这两者均以张居正为最:改革遗惠万民,荼毒殃及门生。外战亦即援朝抗日战争,场面波澜壮阔,运筹神鬼莫测,更塑造了李如松、李舜臣、邓子龙等一系列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英雄人物形象。

第六部:

主要讲述了晚明由“三大案”引发的党争,魏忠贤兴起及袁崇焕之奋战。自张居正去世后,便无人敢管万历,为争国本、查妖书、打闷棍,他与大臣展开拉锯战,三十年不上朝。东林党却因此发展壮大,为把持朝政,与齐、楚、浙三党明争暗斗,借国本之争,扶持明光、熹宗二帝即位,成功掌握政权。魏忠贤以平民出身,利用熹宗昏庸,又傍上皇帝乳母客氏,与东林党展开对决。在外,援朝抗日战争后,明防御线转至辽东。没落贵族之后李成梁打蒙古、灭女真,成为一代枭雄,却养虎为患,努尔哈赤借机兴起,统一后金。为抗金、守城、夺失地,在帝师孙承宗的带领下,袁崇焕从一介文人成长为边疆大将,坚守孤城,最终击败努尔哈赤。

第七部《明朝那些事儿 7: 大结局》:

对这样一段历史进行了分析梳理,引人思索:明朝最后一位皇帝,自来有许多传说。关于崇祯究竟是一个昏庸无能的皇帝,还是一个力图奋起的人,一直众说纷纭。不管怎么说,这是一个残酷的时代,也是一个精彩的时代。在这一时期,北方的后金势力崛起,经过努尔哈赤的经营,势力急剧壮大。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即位。袁崇焕就在这一时期迈上了历史的舞台。本文作者告诉我们,袁崇焕这个民族英雄,在历史上不过是个二流角色。

明朝那些事儿 1 人物评论

《明朝那些事儿》的第一部从明太祖朱元璋出生写起,直到永乐帝朱棣登基为止。算是一部朱元璋传和半部朱棣传。

朱元璋在中国历史上的皇帝中,大概是唯一的一无所有的贫农,是通过造反才拥有了天下。放牛、乞丐、做和尚、造反、做皇帝,一份十分简单的简历。没受过教育,却是个军事天才,也是个人事管理天才。 朱元璋小时候深受元朝的腐败统治之苦,因此痛恨官员的腐败。做皇帝后,对腐败官员大肆杀戮,却没有止住大明王朝的腐败。这大概就是当今社会对腐败官员大开放生之门的历史依据。 朱元璋有个座右铭:“你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靠着这样的逻辑,天下一点一点地被他收入囊中。他是成功的,他的逻辑也被很多人信奉着。 朱元璋为了保证天下是自己的,也是他的继承者的,精心、刻意地做了许多的安排,夺兵权、杀异己,却无法保证天下从他的继承者手中被夺走。 看来,无论你多么强大、多么精明,你可以将别人的东西巧取豪夺过来,却无法阻止他人又巧取豪夺走。皇帝如此,官员如此,商人如此,所有强者皆如此。 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 而历史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书写的,因此应该是生动活泼的,而我们以前面对的事枯燥的叙述和总结,根本无法引起我们的阅读欲望。下面是我认为的一些有哲理的话。 “我相信我是对的”。 在通往胜利之门的路上,你会捡到很多钥匙,这些钥匙有的古色古香,有的金光闪闪,但只有一把才能打开那扇门。 在进行决策时,会有很多人在你耳边提出他们自己的意见,将他们手中的钥匙交给你,让你去选择,但这个游戏最残酷的地方在于: 你只有一次尝试的机会 如果失败了,你将失去一切。 在战役实施中,只有一个时机是最适合的,能抓住这个时机的,即是天才——拿破仑 越接近对方的水平,就越了解对方的强大,就会越来越畏惧。当他的畏惧达到极点的时候,也就是他能与对手匹敌的时候! 每一种主张的背后,都隐藏着某种势力或者利益的群体。如房地产商一定说房价会不停的涨,电信公司一定说自己的收费很便宜一样。而农民的主张只可能是种地或者收租。 张士诚是一个有着坚强的意志的人,他白手起家,最终成就一方霸业。但他的缺点和他的优点一样突出,作为乱世群雄中的一个,他有着小富即安的心理,却并不明白,在这样的环境中进行的,只能是淘汰赛,胜利者只有一个。 人生最痛苦的地方不在于有一个悲惨的结局,而在于知道了结局却无法改变。 是的,命运之神其实并不存在,他也不会将什么宝剑和钥匙交给一个乞丐,在那绝望的日子里,并没有人去同情和可怜这个人,他的一切都是自己争取来的。 他告诉我们,坚强的意志和决心可以战胜一切困难。 他告诉我们,执著的信念和无畏的心灵才是最强大的武器。 大家应该从朱元璋的话中吸取教训,一般领导提拔你之前总是要打压一下的,所谓磨练就是这样来的,千万不要为此和领导闹意见,否则就真有可能一辈子压制下去了。 朱棣过于得意忘形了,他似乎忘记了他当年是怎样战胜比自己强大的敌人的。决定战争胜负的并不一定是先进的武器和士兵的数量,而是人的决心和智慧。 于是,当年的那个一心为民请命、为国效力的单纯的读书人死去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跃跃欲试、胸有城府的政客。 也许在很多人看来,这也并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只不过是一个人对自己人生的选择罢了,但问题在于,解缙在作出这个选择的时候忘记了一个重要而简单的原则,而正是这个简单的原则断送了他的一生。 这条原则就是:不要做你不擅长的事。 青少年时期的艰苦经历磨炼了杨士奇,使他变得老成而有心计。他为人十分谨慎,别人和他说过的话,他都烂在肚子里,从不轻易发言泄密,他是太子的忠实拥护者,却从不明显表现出来,其城府可见一斑。 而杨士奇之所以能够有所成就,其经验大致可以概括为一句话: 刚出道时要低调,再低调。 经历了那么多的波折和阴谋,自己身边的同伴不是被杀掉,就是被朱高煦整垮,为了自己的信念,杨士奇忍耐了很久,他曾经有很多机会向朱棣揭发朱高煦的不轨行为,但作为一个政治老手,他十分清楚权力斗争就如同剑客比武,一击必杀才是制胜的王道,因为一旦宝剑出鞘,就没有收回的余地。

明朝那些事儿徐阶人物评价

徐阶(1503年10月20日-1583年6月7日),字子升,号少湖,一号存斋。汉族,明松江府华亭县人。明代著名的内阁首辅,嘉靖朝后期至隆庆朝初年任内阁首辅。

纵观徐阶一生,只为“隐忍”二字。他是王守仁《心学》的完美继承者。在黑暗中寻找到了光明,最终击溃了严嵩。因任首辅多年,为两朝元老,人都称为“徐阁老”。辞退首辅前,提拔了张居正。 嘉靖欲杀海瑞,也被他以“杀身成名”之由免除。隆庆三年(1569年),海瑞任应天巡抚,勒令地方强豪退出多占土地。徐阶因是松江大地主,险遭杀身之祸,只好逃至他乡。 《明史》评价徐阶:‘‘徐阶以恭勤结主知,器量深沉。虽任智数,要为不失其正。’’[2] 朱国祯:“徐在事久家富,传言有田十八万亩,诸子嗜利,奴仆多藉势纵横。” 明人支大纶批评徐阶,“玄文入直,伛偻献谀”,政绩“碌碌无奇”,至隆庆朝,才“稍惬公论”。 王世贞:“吾心知绩溪(胡宗宪)之功,为华亭所压,而不能白其枉,……此生平两违心事也。” 钱谦益对:“负物望,膺主眷,当分宜(严嵩)骄汰之日,以精敏自持,阳柔附分宜,而阴倾之。分宜败后,尽反其秕政,卒为名相。” 当年明月:“当年的青年才俊,现在的老年首辅,当年的热血激情,现在的老到深沉。从黑发到白发,从幼稚到成熟,一切都变了,唯一不变的,是志向。 徐阶这一辈子,被人整过,也整过人,干过好事,也干过坏事,但无论何时何地,他始终没有背弃自己当年的誓言,在他几十年的从政生涯中,许多正直的官员得以任用,无数普通百姓的生活得到保障,高拱与张居正的伟大新政由他而起,我想,这已经足够了。”[3]

《明朝那些事儿》排名

答:综合实力排行:

第一:王守仁 第二:于谦 官僚排行: 第一:徐阶 第二:申时行 第三:张居正 政治家排行: 第一:张居正 . 戚继光是民族英雄,当年明月说的第二是于谦..是指综合实力..王守仁无意外是第一,而且,在书上说完于谦是第二的时候,说第一是一位——圣贤,戚继光谈不上圣贤..明朝,唯一的圣贤——王守仁 明朝(326)事儿(26)

相关参考

明朝那些事儿音频,求明朝那些事儿的MP3,全集下载

明朝那些事儿音频,求明朝那些事儿的MP3,全集下载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本站网www.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求明朝那些事儿

明朝那些事儿具体人物,明朝那些事儿人物大全

明朝那些事儿人物大全《明朝的那些事儿》人物统计1明太祖朱元璋洪武1368~1399郭子兴徐寿辉陈友谅张士诚常遇春徐达冯国胜朱文正李文忠傅友德蓝玉刘基叶琛章溢李善长汤和韩山童刘福通李贞赵普胜丁普郎胡大海

明朝那些事儿第三部概括,明朝那些事儿 主要内容

明朝那些事儿主要内容历史小说《明朝那些事儿》主要讲述的是从1344年到1644年这三百年间关于明朝的一些故事。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并加入了小说的笔法,语言幽默风趣。对明朝十七帝和其他

明朝那些事儿第2部,明朝那些事儿第二章简介

明朝那些事儿第二章简介《明朝那些事儿》是网络连载历史小说,作者当年明月,共7本。主要讲述从1344年到1644年这三百年间关于明朝的历史故事。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加入了小说的笔法,语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150字,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200字

急求《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200字《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前段时间,我们从上海书城买来了网上非常流行的《明朝那些事儿》,用了不少时间把它看完了,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朱元璋。朱元璋在元朝末期出生在

读明朝那些事儿有感,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600字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600字我最近阅读了《明朝那些事儿》这本书,十分喜爱这部书。作者对人物的刻画入木三分,对斗争的描述淋漓尽致,对情节的把握炉火纯青,真的很令我钦佩。在书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朱元璋了

明朝那些事儿第三部简介,明朝那些事儿三主要内容

谁知道《明朝那些事儿》主要内容简介《明朝那些事儿》主要讲述的是从1344年到1644年这三百年间关于明朝的一些故事。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并加入了小说的笔法,语言幽默风趣。对明朝十七帝

明朝那些事儿第四部读后感,读明朝那些事儿第四部有感450

读明朝那些事儿第四部有感450事儿》,虽说这不是某些作者的意愿。正如“郑和之后,再无郑和”一般,我认为不会再有超过《明朝那些事儿》的那些事儿了。在看书的时候,我经常在想,假如我在那种时代,那种遭遇,我

明朝那些事儿有声小说孙一第五部,求《明朝那些事儿》有声小说全集

求《明朝那些事儿》有声小说全集,孙一版~~~://ed2000/ShowFile.asp?FileID=229574明朝那些事儿有声小说都有谁播音博讲过明朝那些事的人员:(播音:木成)(播音:林兆明)

读明朝那些事儿有感800字,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600字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600字我最近阅读了《明朝那些事儿》这本书,十分喜爱这部书。作者对人物的刻画入木三分,对斗争的描述淋漓尽致,对情节的把握炉火纯青,真的很令我钦佩。在书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朱元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