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修筑长城,阻止匈奴南下

Posted 千米

篇首语:不学习历史的人注定要重复错误。——丘吉尔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秦朝修筑长城,阻止匈奴南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秦朝修筑长城,阻止匈奴南下

2、历史人物 秦始皇为什么要派蒙恬去修长城以及抵御匈奴

秦朝修筑长城,阻止匈奴南下

  匈奴被驱逐后,如何建设永久性的国防保障,亦即 秦始皇巩固边防的谋略,为北击匈奴的后续步骤。修筑长城,移民实边,二者为巩固边防谋略的主要内容,当然还包括修筑直道等配套工程。 >   有关秦长城的工程布局,专家说法不一,这里只能择其善者而从之。 > >    从战国中期开始,中原兼并战争日益加剧,游牧民族南下侵扰也日益频繁。秦、赵、燕 三国无法两面兼顾,于是各筑边墙,防备这些骑马的人。秦筑边墙始于秦惠 文王,成于秦昭襄王,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越六盘山、宁夏固原、陕西环县、榆林、神木,一直向北延伸,在内蒙古十二连城乡与黄河南岸相接。赵国边墙始 于赵武灵王,筑有阴山南北两道。燕国在秦开破东胡之后,也筑起一道边墙,西起内蒙古的化德与商都县之间,沿北纬42°往东,经辽东而到达今日朝鲜清川江入 海口,绵延1600千米。边墙,后来被称为长城。 > >   秦始皇打算先服南越,再击北胡,蒙恬受命以后的职责是侦察敌情、修缮边墙、训练军 队,为打击匈奴做准备。此时所修边墙,主要是秦国边墙,即使有新筑,也不多,与后来大规模修筑长城不同。秦始皇二十六年, 秦朝疆土“北据河为塞”,应该是 指秦国边墙北至黄河南岸而言,而不是以整个黄河为北部边界,当时的河南地还在匈奴手中。 > >   秦始皇三十二年秋,蒙恬收复河南地,在黄河南 岸过冬。来年春天,开始沿黄河内侧修筑工事,作为进退的凭据,也是秦朝大规模修筑长城的开端。这一段长城全长1000千米,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沿洮 河与黄河相依,再凭黄河东岸向北发展,一直到达黄河“几”字形的顶端,在河套地区与赵国所筑阴山南长城相接,大都借助黄河的自然天堑,沿河筑44城,差不 多20千米一城,加强河塞防御,即史书说的“城河上为塞”。主要修筑了44座城,估计还有若干烽燧,工程量似乎谈不上巨大。修这一段长城用了几年时间,现 在无法知道。 > >   秦始皇三十三年,蒙恬渡过黄河,将匈奴逐出阴山,占领整个河套,开始修筑第二段长城。这一段长城从高阙往西南延伸,直至 与流沙相连,从遗迹看,已经到达宁夏北境。流沙就是今日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的总称,当时的面积应该没有现在这么大。这一段总长400 千米,以亭障为主,很像今天的据点式工事,而不是绵延的墙体。障就是戍堡,有围墙,只驻军,不住民。城比障大,军民混住。亭就是嘹望哨,相当于岗亭,常与 烽火台并用,大都设在高处,相隔十里。工程量似乎也谈不上巨大。高阙以东,主要是利用赵国的北长城,做了大量修复工作。这一段长城逶迤于群山之中,长约 500千米,还有赵国南长城(长约400千米),匈奴占据数十年,破坏严重,即使修复,工程量也不小。 > >   第三段长城就是赵长城与燕长城的连接段,从内蒙古卓资、集宁(乌兰察布)一带往东,穿过兴和县北端,在河北围场县北部,与燕长城相连。这一段长400余公里,为厚实边墙,当是蒙恬新筑。 > >    秦始皇长城的东段,基本沿用燕国旧长城,蒙恬只做了若干修复。而燕长城的辽东段,即从辽宁阜新起,一直到朝鲜清川江入海口,似乎未加利用。考古发现证 实,燕长城东段沿线出土的遗物,全是燕国与汉代特征,没有秦文化特征。换言之,蒙恬打败匈奴之后,威名远播,东胡不敢来骚扰中国,也没有力量来骚扰中国, 所以辽东段长城就没有利用。 > >   秦始皇长城的西段,可以黄河为界,分为内、外两道。 > >   内长城在黄河内侧,以新筑44城加赵国南长城为主体,起至临洮,沿洮河与黄河相接,然后沿黄河内侧北上(即蒙恬收复河南地以后,沿黄河内侧修筑的部分),在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穿出黄河,与赵国南长城相连,一直延长到呼和浩特以东。 > >    外长城在黄河外侧,即蒙恬修筑的第二段长城,起至宁夏北境(也许起点就是贺兰山),在黄河外侧穿过乌兰布和沙漠,走在狼山之巅,在高阙塞与赵国北长城相 连,再依阴山而东,到达呼和浩特北部时,与内长城合龙,继续东去,就与蒙恬所筑的第三段长城连接起来,最终在河北围场县以北,与燕长城相连,构成一个整 体。 > >   一般认为,内、外两道长城与秦国原来所筑而经蒙恬修缮的旧长城一起,构成保卫关中的三道防线。但自内、外长城筑成之后,秦国旧长城已经失去价值,所以到 汉武帝时就弃置不用了。因此,在说及秦始皇长城时,与其说西段有三道,不如说有外、内两道,也许更符合当时的情况。 > >   不过,在西汉初年,冒顿单于建立匈奴帝国以后,他们再次南下,秦国旧长城还是发挥了作用。 > >   今天能看到的秦始皇长城已经很少,而且都是名副其实的遗迹,比断壁残垣还断壁残垣。 > >    简言之,秦始皇所修长城,名义上号称万里,其实是在充分利用赵、燕旧长城的基础上,适当增筑三段新墙,而构成一道绵延万里的新长城。增筑的三段新墙,其 中1000千米以新筑44城及烽燧为主体(黄河内侧),另400千米以亭障烽燧为主体(黄河外侧至流沙),完整增筑的厚实新墙只有400千米(赵、燕旧城 连接段),三段加起来,总长约1800千米,与“万里”相去甚远。

历史人物 秦始皇为什么要派蒙恬去修长城以及抵御匈奴

  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秦朝之后,随即开始了扩充秦朝领土的战争,他南征北越,北击匈奴,开发北疆,开拓西南,修筑长城。在这之中,有两项重要的任务都由同一个人来统率,这个人就是蒙恬,秦始皇对蒙恬如此信任,竟然敢同时将两件重大的任务交给他!根据历史资料的记载来看,秦始皇对蒙恬以及蒙家如何?

  秦朝朝臣中,秦始皇向来看重蒙氏一族。既是因为蒙家世代为将,为秦国统一六国立下了不小的功劳,又是因为秦始皇知道蒙家代代都忠于秦王室,无二心,这一点从蒙恬和蒙毅两兄弟遭到赵高陷害时就可以体现出来,这两小子愣是没有叛变,还说自己的确应该死了。

  蒙氏一族是秦朝的将领世家,但是秦朝的将领世家还有一个就是王翦家族王家,这两者都在灭六国中立下赫赫战功,两家的将才都是秦国不可或缺的人才。当年灭楚战争中,秦始皇托付王翦六十万大军,希望他能够打败楚国。这一站可谓是秦国举国之力的一站,因为当时秦国总共的士兵加起来大概就120万左右,对付楚国就用掉了一半。另一半士兵秦始皇需要他们防范其他国家的进攻,以及抵御匈奴等等。如果失败,秦国统一六国就宣告失败,如果成功,那么,连楚国这么难啃的骨头秦国都可以把它吞了,其他国家自然不在话下。这一次,王翦大败楚军,为秦国灭掉楚国立下了很大的功劳,于是王家在朝中的地位如日中天。

  王翦虽然是一个领兵作战的武夫,但是他还是有一定的政治头脑的,他知道秦始皇不是很信任他,于是他和自己的儿子在那之后就开始渐渐退出历史舞台。此时秦始皇必然要扶持另外一个武将来与王家抗衡,蒙家蒙恬就是最好的选择。

  而且朝中其他势力也需要蒙恬来平衡,比如李斯为首的法吏官僚集团,他们是文官,但是掌管整个秦朝的法律方面的事务,朝中独大。

  这以上就是秦朝的内部环境,内部环境需要秦始皇做出一个选择,挑选一位合适的人来平衡朝中的利益关系。蒙氏兄弟就是秦始皇用来对抗李斯等人的挡箭牌,也是秦始皇的忠心的保镖,有了他们,秦始皇的心算是踏实了一半。

  秦朝当时的外部环境是,游牧民族匈奴经常对秦朝边境地区进行抢掠。中国的匈奴是古代蒙古大漠,草原的游牧民族,大部分生活在戈壁大沙漠,最初在蒙古建立国家。匈奴人主要以狩猎、游牧及畜牧为主,依靠的畜牧主要有马、牛、羊三种,其中又以马最为重要。在饮食当中,肉、乳品尤为普遍,有时会食用鱼类。其生活地点常随着季节转移至其他地方。这种靠天吃饭的生活方式,常常令匈奴人在冬天的季节没法生活下去,只能对其他国家发起进攻,然后抢夺当地人的衣食。而他们的军队也很特殊,上马即是兵,下马便是民,一旦打起仗来根本就不担心粮草的问题,因为他们本来就是走到哪里就抢到哪里,粮草总是充足的。这一现象曾经让战国时期的秦、赵、燕三国头疼不已。

  战国时期,居住在中国北部的匈奴,已经进入奴隶制社会。占有今内蒙古、宁夏一带的广大草原地区。匈奴经常袭掠与其接壤的秦、赵、燕三国北部边地。可是当时中原各国都在进行着吞并的工作,根本就顾不到自己国家的边境地区。等到秦始皇终于统一了六国之后,他就开始收拾这个困扰他许久的匈奴了。秦始皇命令蒙恬率领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结果匈奴大败,秦朝就取得了河南地,并在沿河地区设置了44个县,还移民到这里进行开垦工作。但是这种效果没有起到长久的作用,匈奴依然还是要来进犯秦朝。秦始皇决定在燕、赵、秦长城基础上,修筑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

相关参考

中华第一猛将

秦始皇在平定六郡、一统中国的过程中,蒙恬可谓是其不可或缺的顶梁大将。秦朝确立后,也是由于蒙恬的存在,使得匈奴“不敢南下而牧马”,可见其威名。除了北逐匈奴,蒙恬还率军收复了河套等地,修筑了举世闻名的长城

中华猛将蒙恬是怎么死于小人之手的

秦始皇在平定六郡、一统中国的过程中,蒙恬可谓是其不可或缺的顶梁大将。秦朝确立后,也是由于蒙恬的存在,使得匈奴“不敢南下而牧马”,可见其威名。除了北逐匈奴,蒙恬还率军收复了河套等地,修筑了举世闻名的长城

三国时期为何没有游牧民族入侵

纵观历史,中原王朝和游牧民族的争斗从未停止过。秦朝之前中原处于乱世,游牧民族频频南下劫掠。秦朝统一天下之后修筑长城,游牧民族南下的成本就大了,一时间双方也安分了不少。但是游牧民族南下的心从未停止过,每

秦始皇为何要放弃北伐匈奴而去修长城?

公元前215年,在今天内蒙古的河套地区,秦朝大将蒙恬率领以步兵为主的秦军,与凶狠的匈奴骑兵展开了一场殊死之战,刚刚统一天下的秦军士气正旺,一举拿下了河套地区。匈奴残部望风而逃,远遁大漠。然而,凯旋的秦军得...

修长城比打匈奴更省钱

秦始皇算经济账:修长城比打匈奴更省钱[核心提示]:耕民族的杰出代表秦始皇虽然没有读过现代的《经济学原理》之类的著作,但他大规模修筑长城的举动,的确与经济学最基本的成本、收益规律是相符合的。修筑长城固然

秦朝的长城和明朝的长城有什么区别

1、修筑时期不同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后,秦始皇连接和修缮战国长城,始有万里长城之称 。明长城是最后一个大修的,今天人们所看到的长城多是此时修筑。 2、目的不同为了维护和巩固空前统一的大

足以比肩长城,2000年后还在使用

导读:秦始皇,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也是首次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人物,名副其实的千古一帝。秦朝建立后,秦始皇不仅开创了郡县制,统一文字和度量衡,为了抵御北方的匈奴,命人修筑了万里长城。且不说这些事迹对

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的原因

始皇32年,当燕人卢生向秦始皇献上“亡秦者胡也”的图谶时,秦始皇觉得自己大展身手消除大秦帝国外部隐患的时机来了。在秦始皇看来,如果不立即北击匈奴大秦帝国很可能会亡于日益壮大的胡人之手。于是,他果断委派

秦始皇的一个决定,不仅扩大了秦朝版图,并且开创了中国最富省份

从13岁开始继承王位,经过多年的打拼,秦始皇一统六国,建立了影响深远的秦朝。随后,废除分封制,统一文字、度量衡,实行车同轨、书同文,并北击匈奴,修筑了万里长城等,奠定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也是

秦始皇和汉武帝谁厉害

为什么一般人都认为秦始皇暴虐无道我回顾了一下历史秦始皇修筑长城.盖自己的陵寝.建造阿房宫.统一度量衡和货币.攻打匈奴.把富豪都搬到首都可是这些事情汉武帝也都有做吧修筑长城.盖自己陵寝.统一货币.打匈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