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称帝,汉承秦制

Posted 刘邦

篇首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刘邦称帝,汉承秦制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刘邦称帝,汉承秦制

2、历史秘闻 既然拿了人家的皇位,就得放开自己的祖宗

刘邦称帝,汉承秦制

   刘邦称帝,定都长安 >   汉五年(前202年)正月,诸侯王和文武大臣联名上书刘邦,请求刘邦称皇帝:“楚王 韩信、韩王信、淮南王英 布、梁王彭越、故衡山王吴芮、赵王张敖、燕王臧荼,共同请求大王陛下:秦王朝因行无道之政而被天下人推翻。大王先入关中,得秦王子婴,平定三秦,功盖天 下,安定万民,救败继绝,功大德厚,又施恩惠于有功劳的诸侯王,使他们能设立宗庙社稷。现在对天下诸侯的分封已结束了,而大王您与诸侯王的位号相同,没有 上下的区别。因此,大王的伟德就无法广布于后世。请求大王称皇帝尊号。” > >   面对诸侯王的上书请求,刘邦推让说:“据说帝是贤者的称号, 只是徒有虚名并无其实者,不能用。现在诸侯王都推选我,这怎么敢当呢?”于是,一帮诸侯王再次上奏说:“陛下以一介平民起义,灭乱秦,声威震动海内;又从 僻陋的汉中之地出兵,行威德,诛灭不义之人,平定四海,立下大功。大王的恩德已广传四海,诸侯王的王号已不足道之,愿大王登皇帝之位,以顺应民意,造福百 姓。”刘邦说:“诸侯王既然以为称帝号有利于天下百姓,那就这样定了吧!”诸侯王、卢绾等大臣三百余人,与博士叔孙通一起选择良辰吉日,定于二月甲午日, 拥戴刘邦加皇帝尊号。公元前202年二月,汉王刘邦在汜水之阳(今山东定陶境)即位,定国号为“汉”,史称西汉。汉王刘邦称了帝,王后 吕雉便被尊称为皇 后,太子刘盈被尊为皇太子,刘邦已经死去的母亲被追尊为昭灵夫人。 > >   刘邦被尊为皇帝,立即行使权力逐步巩固自己庞大的基业。他发布的第 一道诏书就是封吴芮和无诸为王,以稳定广大的南方。他下诏说:“前衡山王吴芮与两子一侄,带领着南方百粤之地的兵马,佐助诸侯,诛暴秦,伐无道,立有大 功,诸侯共议应立他为王,而 项羽却加以侵夺,剥夺其王号,称为番君。现在以长沙、豫章、象郡、桂林、南海之地册立番君吴芮为长沙王。”再下一诏说:“前粤 王无诸世代尊奉粤祀,秦侵夺他们的地盘,使他们社稷不得祭祀。诸侯伐秦,无诸亲自率领闽中的兵力佐助灭秦,项羽却忽视他而不立无诸为王。现封无诸为闽粤 王,封以闽中之地。” > >   吴芮长期为官江南,深得人心;无诸为越王勾践之后,在闽越地区有相当的号召力。刘邦封吴芮、无诸为王,为汉皇朝取得了一个稳定的南方,为以后对异姓诸侯王的斗争打下了基础,这充分显示了刘邦在政治上的深谋远虑。 > >    刘邦在汜水之阳即皇帝位以后,就率领文武百官西至洛阳,决定以洛阳为都城。五月,刘邦遣散士兵回家,以恢复和发展生产,安定社会。他下诏说:“诸侯士卒 在关中的,免除十二年不征徭役,回归本土的,免除六年不征徭役。有的老百姓以前在山泽之间聚居以求在乱世自保,脱离了户口名数。现在,天下已定,应回归原 籍,恢复原来的爵位田宅,地方官吏应以文法教育说服而不要鞭笞他们。百姓因为饥饿自卖为奴婢的,一律赦免为庶人。军吏卒逢大赦,无罪的,失去爵位的,及爵 位不及大夫的,一律赐爵为大夫。原来是大夫的,一律再加赐一级。凡爵位在七大夫以上的,都让他们食邑,不是七大夫以上的,一律免除他自己及家庭的徭役。” 又说:“七大夫、公乘以上,都属于高爵。诸侯将士及从军归乡的,很多有高爵。我曾数次下诏官吏,先给予他们田宅,对官吏有所求的应尽快满足。有高爵的人, 也属人君,皇帝尚且尊重他们,而地方官吏却藐视他们,这是很没规矩的。先前的时候,秦代爵位至公大夫以上的,县令、县丞都为之行礼。现在,我对于爵位并不 轻视,官吏又怎敢这样!况且法律规定,论功劳赏赐田宅,而未曾从军的小吏都已满足,有军功的却反而顾不上,这是守尉长官教导无方。现在命令官吏要善待高 爵,以称吾意。有不按诏书办事的,从重论处。” > >   刘邦登基后的这一诏书,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的恢复、社会秩序的稳定,为新建立的王朝的安定稳固打下了牢固的基础,这也显示出他身为开国帝王的不同寻常的政治远见。 > >    刘邦移驻洛阳以后,派官员修缮宫室,加固城垣,打算长期以此为都城。这时候,齐地人娄敬被征发到陇西戍守,正好经过洛阳,见洛阳大兴土木,知道刘邦想长 期定都洛阳。他放下小推车,穿着老羊皮袄,让同乡虞将军代为引见,只说要禀报要事。虞将军劝娄敬换一身新衣服,娄敬坚决不肯,他说:“我穿帛衣,就帛衣见 刘邦;穿褐衣,就褐衣见刘邦,绝不会换衣服的。” > >   经虞将军引见以后,刘邦召见娄敬,并问娄敬禀报何事。娄敬问他:“陛下以洛阳为都, 难道是想同周代比盛大吗?”刘邦说:“确有此意。”娄敬劝刘邦说:“陛下得天下并不同于周代。周代先祖后稷,帝尧封之于邰,积德行善一直持续十余代。公刘 时避桀于豳。太王因为受到狄人攻伐,所以离开了豳,迁居于岐山之阳,百姓争相跟随。等到文王被封为西伯,决断虞芮之讼,开始受天命称王,太公望、伯夷从海 滨前来归附。至武王伐纣,有八百诸侯不约而同在孟津相会,都说商纣可伐,遂灭了商。成王继位为王, 周公之属为之傅相,才营造洛邑。因为洛邑是天下的中心, 四方诸侯纳贡述职,路途远近平均。有德者则容易为王,无德者也极易灭亡。凡是占据此地的,务必效法周代以德政召致天下诸侯,而不能凭借险阻,使后代骄奢淫 逸,以致残害百姓。周代全盛时,天下和洽,四夷宾服,仰慕 周朝仁德而争相臣服周天子,不屯一卒,不战一士,八夷大国之民没有不归附的,都竭力为其效命,到 了周代衰败的时候,周朝一分为二,天下不从,周天子不能控制,并不是因为恩德菲薄,而是因为形势变化,力量变弱了。陛下从丰沛之地起兵反秦,收拢士卒三千 人,以此卷蜀汉,定三秦,与项羽战于荥阳,争夺成皋,大战七十,小战四十,使天下百姓连遭兵祸,父子暴骨于原野,哭喊之声绵延不绝,身体伤残者未得康复, 而想同周代成、康之时相比盛大,臣私下里以为不相配。” > >   然后,娄敬提出了立都关中的建议。他说:“秦地有山河之险,关塞之固,猝然事 情紧急,百万大军可立待而成。借用秦人的故业,占据肥美膏腴之地,这就是人说的天府之地。陛下若入关而建都于此,关东虽乱,而秦的故地可以保全。与人打 架,不扼住喉咙,控制背部,就不可能获胜。若陛下入关而立都,凭借秦代旧地,也就是扼住了天下形势的喉咙而控制住了后背。”

历史秘闻 既然拿了人家的皇位,就得放开自己的祖宗

皇帝这个称号是秦始皇创立的,秦王政自称始皇帝,幻想着子孙后代一代代传下去,以至于大秦万代,结果大秦二世而亡,刘邦赢得楚汉争霸胜利后,在秦朝的废墟上建立了西汉。 汉承秦制,很多秦朝没能实现的政治设想,都由汉朝来完成,这个朝代,也成了一个民族永恒的名字。 在许多方面,汉朝都跟秦朝有所不同,比如说谥号和庙号制度,这两项在秦朝都没有,西汉可以说是摸着石头过河,以至于一开始就把太祖高皇帝搞成了高祖,汉太祖刘邦成了汉高祖。汉朝也遇到了许多秦朝没有遇到的问题,比如说皇帝绝嗣后小宗入继,如果子婴,秦朝都是有机会遇到这事,可子婴没撑住,这事就只能由汉朝皇帝来探索了。 汉朝皇帝第一次绝嗣属于人为事故,汉惠帝的儿子全部被杀,群臣拥立其弟刘恒为帝,也就是汉文帝,这次绝嗣非常好办,官方认证惠帝的儿子不是他儿子,文帝属于兄终弟及,在祭祀刘邦的问题上并无冲突。 可第二次绝嗣就不好办了,汉昭帝英年早逝后,霍光先是给他找了个儿子——汉昭帝侄子刘贺,不到一个月又给废了,再找一个孙辈人物刘病已,也就是汉宣帝。 汉宣帝是汉昭帝哥哥刘据的孙子,刘据是汉武帝的长子兼太子,汉昭帝是幼子,按照一般规律,皇位是从汉武帝传给刘据,但刘据死在了武帝晚年的巫蛊之祸中,一大家子只剩下孙子刘病已,武帝只得另选幼子为继承人。 这样,汉宣帝的皇位并不是从同辈人手中得来的,中间多了个叔公汉昭帝和可以忽略的汉废帝,正是因为汉昭帝无后去世,汉宣帝才有机会登上皇位。 汉宣帝不是以汉武帝曾孙的身份继位的,而是以汉昭帝后嗣的身份继位的,在宗法上,汉昭帝是他的先祖,刘据是他先祖的哥哥,这就决定了,在礼法森严的汉朝,汉宣帝很难给亲生父祖非常高的地位。 其实在继位的第一年,汉宣帝就开始提尊崇父祖的事。 《汉书·武五子传》载:帝初即位,下诏曰:「 ”故皇太子在湖,未有号谥,岁时祠,其议谥,置园邑。”有司奏请:「 ”《礼》‘为人后者,为之子也’,故降其父母不得祭,尊祖之义也。陛下为孝昭帝后,承祖宗之祀,制礼不逾闲。谨行视孝昭帝所为故皇太子起位在湖,史良娣冢在博望苑北,亲史皇孙位在广明郭北。谥法曰‘谥者,行之迹也’,愚以为亲谥宜曰悼,母曰悼后,比诸侯王国,置奉邑三百家。故皇太子谥曰戾,置奉邑二百家。史良娣曰戾夫人,置守冢三十家。园置长丞,周卫奉守如法。” 有关部门的报告说得很清楚,一切按照《礼》来,陛下从昭帝那里继承了皇位,总不能还尊自己的父母为帝而把昭帝丢到一边吧?经过商量,有关部门报出了他们定的谥号——刘据谥号「 ”戾”,加上他生前的尊位是皇太子,称戾太子,汉宣帝的祖母史良娣称戾夫人;汉宣帝生父刘进谥号悼,汉宣帝生母称悼后。 在礼法的压制下,汉宣帝同意来这个报告,不过在给祖母墓园取名的时候,他称之为戾后园。其实他不可能尊祖父为皇帝,别说没有这个先例(第一个被追封皇帝的是魏武帝曹操),汉宣帝也没这个想法,他之所以一上台就提尊崇祖父的事,无非是想让大臣们回忆起,在二十年前,他的祖父才是大汉的太子、皇位继承人,他这一脉才是正统,尽管他的皇位从汉昭帝手中来,但那不过是意外罢了。 至于祖父的谥号,从《谥法解》:"不悔前过曰戾;不思顺受曰戾;知过不改曰戾。"来看,戾的确是恶谥。不过东汉的许慎在其《说文解字》中解释戾字:「 ”戾,曲也。从犬出户下。戾者身曲戾也。”戾指身受冤屈,更加符合刘据的冤死结局。 究竟汉宣帝选择的是恶谥意义以掩饰曾祖汉武帝之过,还是选的冤屈意义以概括祖父结局呢?又或许,他就是特意利用这种多义性模糊对祖父的评价吧。 在继位两年后,汉宣帝还提议给曾祖汉武帝上庙号,在强力压下反对声音后,他给汉武帝上庙号曰世宗,但那两个激烈反对的官员夏侯胜和黄霸只是被关起来,两年后又被放了出来,还被汉宣帝委以重任,估计汉宣帝对曾祖是有所怨气,只是为了巩固地位才上的庙号。 汉宣帝定祖父的谥号,可能还要考虑一下霍光的意见,在继位八年后,霍光已经去世,霍氏家族也已经被处理,汉宣帝正式尊祖母为戾后,同时有关部门还在《礼》里边挖出一条:「 ”父为士,子为天子,祭以天子”的记载,于是刘进夫妇可以名正言顺地享受天子待遇了,可终究,他们的名分不是天子,在那个时代,汉宣帝做不到像嘉靖帝那样光明正大地尊生父为皇帝。

相关参考

汉朝却能历经四百年? 同样的制度为何秦朝二世而亡

...汉高祖建立的汉朝基本上沿袭了秦朝的制度,所以有着“汉承秦制”的说法。但是,既然是汉承秦制,为什么秦朝二世而亡,汉朝却从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维持了四百年多年的统治呢?秦朝是一个崇尚武力,采用法家思想...

丹江口市民俗文化

市情简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确定之后,湖北省丹江口市就成了名副其实的“中国水都”。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丹江口市,春秋战国史称均陵,秦灭楚国置县武当,汉承秦制,隋唐改称均州;宋、元、明、清历代皆为重镇;民

秦朝的官吏监督和法律制度

 秦朝的官吏监督和法律制度   秦统一后,始皇帝在中央建立了一套与专制集权统治相适应的官僚制度。但由于文献资料对此缺少明确的记载,又因汉承秦制,故后人多以汉朝的官制来推断秦朝的中央

浅谈两晋南北朝时期的 ”护军制”的变迁及其发展

「”护军”在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极其常见的职位,在南北朝时期的军队当中承担着很重要的角色。它出现于秦朝时期,「”汉承秦制”,所以这个职官被汉朝统治者保留了下来。东汉末年,曹操从各地大大小小的军阀之中脱

清朝为什么不设宰相一职

朝代名称备注秦丞相一人或二人,二人时加左右字样,以右为上。二世时一度有中丞相。一称相国,李斯曾为丞相。西汉丞相初承秦制中书令大司马大将军武帝起,设中书令分行丞相职权。昭帝时起,常以重臣、外戚,加“大司

刘邦称帝萧和被杀了,刘邦称帝后,萧何被囚、韩信被杀,为何只有张

刘邦称帝后,萧何被囚、韩信被杀,为何只有张良得以善终?秦末浩浩荡荡的起义军中,涌现了无数“草根”英雄,最终刘邦凭借自己突出的才能取得了天下。汉朝的建立当然不是刘邦一个人的功劳,在一次宴会中,他曾经着重

48岁造反54岁称帝 刘邦是如何做到在短短6年中就称帝的

作为一位骨灰级的无赖,说勇武,说智谋,说才华,汉朝开国皇帝刘邦还真就一样也没占到,但是这也没什么可惊讶的。不过刘邦还是在48岁的时候造反了,54岁就称帝了,建立了汉朝。前面说的几样他是一样也占不到,这

曹操盖世豪情,为何比不了李渊刘邦,穷尽一生无法称帝

一般我们说大汉盛唐,说的是刘邦的豪迈李渊的骁勇,很少我们会把曹操与这两人拿来相提并论。但同样是在乱世中开创事业的三个人,曹操一代枭雄,到底比李渊刘邦差在哪了呢?为什么他就没能开创一个朝代,登基称帝呢?

刘邦称帝后第七年有什么历史故事

白登之围白登之围,是公元前200年(汉高祖七年)汉高祖刘邦被匈奴围困于白登山(今山西省大同市东北马铺山)的事件。公元前201年(汉高祖六年),韩王信在大同地区叛乱,并勾结匈奴企图攻打太原。汉高祖刘邦亲

刘邦称帝后去拜见老爹刘太公,后者却拿着扫帚倒退而走,为何

文/格瓦拉同志作为史上唯一一位没做过皇帝的太上皇,刘太公跟儿子刘邦一样,因为出身过于微贱,并没有真正的名字(刘邦本名刘季,「”季”是兄弟辈中「”老四”之意),因为「”太公”只是世人对老年男子的尊称,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