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节 一统天下――秦制度开封建政治新篇章

Posted 郡县

篇首语: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第十节 一统天下――秦制度开封建政治新篇章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第十节 一统天下――秦制度开封建政治新篇章

2、第十节 造父为御――皋狼之孙助王中兴受赐赵姓

第十节 一统天下――秦制度开封建政治新篇章

  2000多年来,对于 秦始皇功过是非的评价,众说纷纭,其著述文章真可谓汗牛充栋,但是总归起来,无非毁誉两种。誉之者说,秦始皇乃“千古一帝”; “虽四三皇、六五帝,曾不足比隆也”,“古先民平其政者,莫遂于秦”;“秦皇尽灭六国,以开一统之局”;“中国版图之恢廓,盖自秦时已奠其规模。近世言秦 政,率斥其专制。然按实而论,秦人初创中国统一之新局,其所努力,亦均为当时事势所需,实未可一一深非也。”毁之者说,秦始皇“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 智”,“以暴虐为天下始”;“始皇刚毅戾深,乐以刑杀为威,专任狱吏而亲幸之,海内愁困无聊”。诸如此类,嚣嚣不已。公平而论,无论是毁者誉者,大家对秦 始皇完成统一及巩固统一的诸多举措,却都给予了充分肯定。历史已经证明,秦始皇对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彪炳史册的伟大贡献。 >    关于秦始皇的历史贡献,学者们一致认为,秦始皇最为杰出的历史功绩,首推顺应历史发展趋势,完成统一大业,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中央集权国家,在 思想和制度建设层面上奠定了中华民族的心理结构和封建社会的政治框架。中国秦汉史学会会长王子今在发表于《光明日报》的长文《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论 秦始皇 嬴政的统一功业》中说,战国之时,以“天下”作为管理的对象,管理统一的“天下”,已经是许多政治家的最高追求。儒、法、道、墨诸子都对“一统天 下”有过诸多议论,谋求统一,谋求对“天下”的统治,已经成为十分明确的政治目的,成为战国社会十分急切的政治要求。而秦的统一,就是在这样的政治文化背 景下实现的,并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赞同。 > >   事实确如当代史学家何兹全所说,“秦始皇统一大帝国的建立,是顺应历史发展和符合人民利益 的。”应该看到,秦始皇个人在推动社会历史进步过程中所做的历史贡献,还是非常显著的。秦始皇“续六世之余烈”,“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衡 而斗诸侯”,“因利乘便,宰割天下”,成为战国政治舞台上的主角,担当起了统一天下的重任。从22岁亲自主持国政开始,秦王嬴政坚持秦国既定的以武力兼并 诸国的策略,坚定果敢,夙兴夜寐,“以天下为事”,期望“得志于天下”,亲自谋划并且指挥了逐一翦灭六国的战争。从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几乎 是以一年一国的速度消灭了山东六国,其速度之快,战事之顺利,超越以往任何一次大的攻伐战争,充分体现了秦始皇完成统一的气魄和胆识。在统一战争过程中, 秦始皇曾经不顾个人安危,三次出行前方,激励士气。《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王政十三年(前234),秦军大破赵军,斩首10万,嬴政亲临河南(今河 南省洛阳);秦王政十九年(前228),秦军俘获赵王,又欲进击燕,嬴政亲临邯郸,后从太原、上郡返回咸阳;秦王政二十三年(前224),秦军大举攻楚, 俘获楚王,秦王又亲临郢陈(今河南省淮阳)。嬴政的出行除了耀武扬威之外,更有着特意移置最高指挥中心临近统一战争前线的意义。 > >   除此 而外,秦王嬴政对统一作出的贡献,还在于善于用人和勇于改过。秦始皇虽然没有亲自指挥统一战争的具体战役,但是,他在选将用人、采言纳谏方面为战争的胜利 进行提供了人才保证。如除逐客令,任用 李斯、尉缭,求 韩非,以郑国主持水利工程等都是统一进程中的重要举措。平定韩、赵、魏、燕、楚、齐战事,多有秦王嬴 政亲自决策的记录。比如商议攻取楚国战略时,李信说“不过用二十万人”, 王翦以为“非六十万人不可”,嬴政说:“王将军老矣,何怯也!李将军果势壮勇,其 言是也。”李信受命攻楚,楚人大破之。嬴政亲自“见谢王翦”,决意“空秦国甲士”而专委于王翦,“使王翦将兵六十万人,始皇自送至灞上。”后世有学者评 价,嬴政“怀并吞之志”,虽“遇人寡恩”,依然能够令“王翦空秦国之士以专征”。嬴政作为秦政最高主宰和秦军最高统帅选将用兵时处心积虑,甚至克己违心的 历史表现,确实非同寻常。 > >   秦始皇对于中国社会历史发展所做的最大贡献,除上节所列的开拓疆域,为后来中华帝国版图的主体部分确定了基 本格局之外,就是构建了中国封建社会政权组织的基本架构。秦帝国初创之期,随着版图的扩大,用什么样的政治体制管理国家,就成为最棘手,而且急需要解决的 问题。秦始皇采取中央集权、设立郡县的政权组织形式,分天下以为四十六郡,郡置守、尉、监诸官职,分别负行政、军事、监察。 > >   秦始皇 “改诸侯置郡县”,是中国古代行政制度史上的重大变化。秦制度的这一特点,对于中央强化对地方的控制表现出积极意义。 明代思想家李贽在《史纲评要》卷四 《后秦纪》中曾经称李斯倡行郡县之议是“千古创论”,又就“置郡县”之举赞誉道:“此等皆是应运豪杰、因时大臣。圣人复起,不能易也。”王夫之说:“郡县 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秦始皇能够清醒而坚定地以“制”顺“势”,其历史判断力和行政意志都值得赞 许。 > >   其三,秦始皇创新土地政策,“上农除末”,统一货币和计量单位,实行车同轨,书同文。秦国自 商鞅变法起,就承认并保护封建土地私 有制,统一中国后,秦始皇发布“使黔首自实田”的律令,让占有土地的地主和自耕农如实上报占有的田数,这就意味着秦王朝承认并保护土地的私有权。为了使国 家强盛,人民富足,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实行“上农除末”政策,打击非生产性活动。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琅邪刻石上有“皇帝之功,勤劳本事,上农 除末,黔首是富”的记载。秦始皇三十二年(前215)的碣石刻石上又称:“天下咸抚,男乐其畴,女修其业。”这一鼓励从事农业生产、手工业生产的政策,无 疑为发展封建经济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 >   现在,我们再看看秦始皇统一货币和文字的历史贡献吧!秦统一前,六国的货币形制非常复杂。为 了维护统一,便于经济流通和发展,秦始皇确定以“半两”钱为全国通行货币。这种代替了战国时期各国使用的布币、刀币、圆穿圜钱、铜贝和金钣的统一货币,流 通地域空前辽阔。“半两”钱的形制,由于铸造、流通和储藏的方便,对以后历代钱币都产生了长久的影响。除了统一货币之外,秦始皇还统一了全国的度量衡,即 秦始皇琅邪刻石所谓的“器械一量”。现存秦代文物多见铭刻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诏的统一的衡器和量具。诏文强调“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 云梦睡虎地秦墓竹简《工律》还规定,县和工室由官府有关机构校正其衡器的权、斗桶和升,至少每年应校正一次。《工律》中又有这样的内容:“为器同物者,其 小、大、短、长、广亦必等。”要求制作同一种器物,其大小、长短和宽度必须相同。

第十节 造父为御――皋狼之孙助王中兴受赐赵姓

  造父有何德何能而为周穆王所宠信,而且赐姓为赵呢? >   我们先看看赵字的本义。汉代的大学者许慎在《说文解字》一书中,是这样解释 “赵”字的:“趋赵也,从走,肖声。”他解释“走”说:“趋也,从夭止,夭止者屈也,凡走之属,皆从走。”他又解释“肖”说:“骨肉相似也,从肉小声。” 依据许慎的考证,“走”与“肖”二字结合为“”字(今简化为赵),“赵”的含义就是亲近的随从仆人。 > >   由此看来,造父是周穆王最喜欢的亲信随臣。那么,造父为什么会受到周穆王的宠信呢? > >   一是因为他祖父孟增的缘故,造父的祖父孟增深受周成王的宠信,成为周成王的股肱之臣,那么孟增的子孙及其族人的政治和社会地位很自然就得到了提高。周穆王继位后,对待孟增及其子孙的态度,自然也就很不一般。 > >    其二,造父不仅擅长御马,而且还能够从驯马、御马的实践经验中,悟出治人治国的道理来。《列子·汤问》里就记载着造父学习驾车本领的故事。造父的老师叫 泰豆氏,造父最初开始学习驾车,对泰豆“执礼甚卑”(就是非常恭敬谦逊),而“泰豆三年不告”(也就是还不教给他驾车的诀窍)。造父对泰豆“执礼愈谨” (也就是越发谦逊与恭敬),泰豆氏于是就向造父传授了驾车御马的方法,造父悟性极高,只用了三天的时间就学会了泰豆传授的技巧,以至泰豆感叹造父太聪明 了,学得太快了,我的技术全被他学完了。 > >   《 韩非子》一书也多次提及造父的事迹。并举一事说明造父御马之神技:有一天,造父正在耕地, 有父子俩驾车经过,马因受惊而停止不前。儿子下车牵马,父亲推车,他们又请造父帮忙。造父收拾农具搭载在车上,接过儿子手里的缰绳,然后整理辔头,手执马 鞭,还没有用鞭,拉车的马便飞快地跑了起来。 > >   造父不但善于御马,而且对马十分爱惜。当他看见延陵卓子乘骑的马,前有金属笼头,后有锐利马刺,马前进后退均受制约,只能横着跳时,竟然伤心地流下了眼泪。 > >    其三,造父与周穆王岁数相近,又有着共同的喜好,都喜爱收养天下的名马。据《管子·形势解》篇介绍,造父具有让马跑很远的路途而不疲惫的本领,周穆王于 是就封造父为御马官,专管天子车舆。有一天,造父在潼关马市上发现了六匹毛色无杂的骏马。其时,周天子的车乘为八匹骏马,并且品种统一,毛色一致。造父为 了给周穆王配齐车所需的八匹骏马,就亲自深入东南山桃林去找寻同一毛色的骏马。 > >   据《史记》中的《赵世家》正义所云:桃林之地,“广 阔三百里”,树木参天,遮天蔽日,捕获千里骏马,谈何容易。造父在三百里桃林之中,风餐露宿,入蛇蟠之川,闯虎穴之沟,终于获得同一毛色的千里骏马两匹。 造父将所得之八匹千里骏马送给周穆王。周穆王万分喜悦,立刻更换新的车驾,并赐造父深入桃林亲自捕获的两匹千里骏马名为“骅骝”、“耳”。从此以后, “骅骝”、“耳”(一名绿耳)就成为赞美千里骏马的代名词。 > >   周穆王姓姬名满,是西周王朝的第五代君王。据说他最喜欢四处巡游,堪称为我国古代的一位大旅行家。《竹书记年》、《穆天子传》等古籍中,就记载着“穆王西行”的故事。 > >    在《穆天子传》的记叙中,西王母居住在一个叫做(yǎn)山的地方,也就是神话传说中太阳落下的地方。这个西王母国,在神话传说中和中原的各个部落都 有过交往,据说舜的时候,西王母国还进献过玉环,禹也来到过西王母国,那个力大无穷的射日英雄后羿还跟西王母讨要过不死之药。周穆王让造父赶车,带着大批 随从和金银财宝,由国都镐(hào)京出发,一路西行,经过了犬戎、赤乌、曹奴等许多少数民族地区。据说在旅途中,周穆王还会见了水神河伯,游览了昆仑之 巅的轩辕皇帝的宫殿,在黑水这个地方遇到了七日七夜的大雨,经过千难万险来到了太阳落下之外的山。在这里,周穆王与造父一行得到了西王母的热情款待。西 王母见到周天子不远万里而来,心里很是感动,于是就屠龙脍凤,做出珍馐百味,鼓瑟吹笙,歌舞侑(yòu)觞(shān),招待周穆王。周穆王见西王母如 此盛情,心里高兴万分,就和西王母频频举杯对饮,作歌酬唱,周穆王与造父都乐而忘归。在酒宴上,西王母歌唱的是: > >   白云在天,山陵自出。 > >   道里悠远,山川见之。 > >   将子无死,尚能复来。 > >   歌词的大意是: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缭绕青山高,路途万里遥,山隔水又阻,愿君能长寿,再为座上客。 > >   这充满深情的歌声自然使周穆王感动不已,他也情不自禁地和歌一曲,其词为: > >   予归东土,和治诸夏。 > >   万民平均,吾顾见汝。 > >   比及三年,将复尔野。 > >   歌词的大意是:我这就要回到东方去治理华夏了,等到人民 安居乐业时,我一定会来与你相会,三年之后,我一定会出现在你的眼前。 > >   可以想象,那一幕难舍难分的场景是何等的动人。据说,西王母还陪周穆王登上山之巅,周穆王即兴写下“西王母之山”留作纪念,还栽下一棵槐树,作为友谊的象征。 > >    据说,周穆王此次西行往返行程达35000里,历经陕西、河南、山西、内蒙古、宁夏、甘肃、青海、新疆等省区,然后跨过昆仑山脉达到中亚细亚,可谓壮 举。当然,在交通条件恶劣,依靠马拉车行的旅行中,御手的作用极为重大,也可以说重任在肩。造父为周穆王御车,使其顺利往返30000余里,其功可谓大 矣。因而,造父深得周穆王宠爱,奠定了赐姓的基础。 > >   此外,还有一说,即周穆王在西行途中,得到了徐国(在今江苏省泗洪县南)徐偃王造 反的消息,周穆王非常着急,在这关键时刻,造父驾车日行千里,使得周穆王迅速返回镐京,及时发兵打败徐偃王,平定了叛乱。由于造父立了大功,周穆王便将赵 城(在今山西省洪洞县赵城镇)之地赐给他。 > >   造父接受了周穆王的封赐以后,他的后裔就以封邑为氏,称为赵氏。造父死后,他的后代继承了他御车和养马的技艺,传至六世孙奄父时,这位名为公仲的孙子,也做了周宣王近御,帮助“宣王中兴”,并立有功劳,成为赵姓始祖上一位有名的人物。 > >   造父受封的赵城,在今山西省洪洞县赵城镇, 春秋战国时为赵简子的封地,赵城原为县治,1954年并入洪洞县。不过,现在赵城镇一带,已经看不到关于造父及赵简子的任何遗迹了。

相关参考

第十节 尊贤敬老――百里奚、蹇叔归秦为相

  秦穆公求贤的过人之处,除了用人之长,不责其短而外,最显著的一点就是不分地域、不分贵贱、不拘一格地选用人才。无论其人出身如何,年龄是大是小,关系是远是近,只要有真才实学,他都广为延揽,委以重任,而且

第十节 造父为御――皋狼之孙助王中兴受赐赵姓

  造父有何德何能而为周穆王所宠信,而且赐姓为赵呢?>  我们先看看赵字的本义。汉代的大学者许慎在《说文解字》一书中,是这样解释“赵”字的:“趋赵也,从走,肖声。”他解释“走”说:“趋也,从夭止,夭止

第二十节 仲父摄政――吕不韦使秦国驶上统一的快车道

  嬴政虽然继承了秦王之位,但是,他还没有执掌国柄,只不过是名义上的秦王。为什么呢?因为嬴政继秦王位的时候,只有13岁。鉴于当时国内外的政治军事实际,秦国的军政大事完全取决于相国吕不韦。>  嬴政继立

秦始皇坐拥天下却为何终身没有皇后

立后和立太子是中国古代后宫制度乃至君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战国时期秦孝公始,立后之事便已制度化了。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更明确规定皇帝的正妻为皇后,皇帝的母亲为皇太后。但是历史却跟人们开了一个玩笑--秦

始于五十里地,没有政治地位,连军队都没有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起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大一统王朝秦朝,大秦帝国依靠勇猛善战的黑甲军团开疆拓土,纵横八方。秦朝全盛时期的疆域东起辽东、西抵高原、南据岭南、北达阴山,大秦帝国之威

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鲁教版快啊

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笔记第一课1、秦隋朝的共同点:A.秦、隋朝结束了长期分裂割据的政治局面,建立了大一统的国家。B.秦、隋朝的各项制度,对后来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C.秦、隋朝不惜民力,连年大兴土木,

同样是王位世袭制的夏和商,他们的政治制度有什么区别

中华民族5000年的历史,都是尊崇禹的儿子夏启开创的家天下的制度,也就是王位世袭制,同样都是王位世袭制,夏朝和商朝的政治制度有什么区别?夏商的政治制度夏启开创家天下的制度(王位世袭制)世袭制就是古代皇

简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历程和特点求答

演变历程:中央集权脉络: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秦(郡县制)——西汉(推恩令、刺史制)——唐(节度使)——宋(收精兵、文官制)——元(行省制)——明清沿用(明废行中书省、设三司、厂卫制)。君主专制脉

驿站制度和过所制度

秦始皇建立了第一个大一统帝国,在当时人看来,如此大的帝国治理难度一定很大,为了稳定帝国边界,秦始皇多在各地修路以确保秦军可以迅速抵达各地,及时控制帝国。许多年后,唐王朝建立,唐王朝是一个版图远远大于秦

大清过于可惜,德意志咎由自取

当世界走进现代史的篇章,帝国也鸣起了丧钟。帝国的发展甚至灭亡都对全球产生着重要影响,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世界现代史上灭亡的五大帝国。清帝国大清的封建制度固然落后,但从中国历史上看,清朝的的政治制度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