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节 耀武扬威――秦武王车通三川窥周室

Posted 太后

篇首语:读书和学习是在别人思想和知识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和知识。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第十节 耀武扬威――秦武王车通三川窥周室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第十节 耀武扬威――秦武王车通三川窥周室

2、第十一节 秦人智囊――智勇兼备樗里子辅助三君

第十节 耀武扬威――秦武王车通三川窥周室

  秦武王在平定了蜀相之乱、解决了魏籍权臣集团之后,就开始着手解决秦国宗室内部的矛盾斗争。 >   秦武王当政时,秦国宗室贵族内部之间 的矛盾斗争,集中在惠文后与宣太后两股政治势力的殊死较量中。对于解决这两大政治集团的矛盾斗争,秦武王觉得非常棘手。因为,惠文后和宣太后是秦惠文王最 喜爱的两个妻子,由于惠文后和宣太后都很精明能干,两人的亲戚中都有能臣,能够起到为秦惠文王提供意见,团结大臣的作用,所以秦惠文王对这两种政治势力的 存在不但采取容忍的态度,而且还适时地加以利用。 > >   惠文后是秦武王的生母,武王即位时,惠文后的年龄还不到40岁。惠文后的参政意识很 强,她十分关注秦国的政治局势及其各政治派系的动态,在武王执政的最初的几年间,及时提醒和指点武王处理国内外的复杂情况。由于惠文后是秦惠文王的正妻, 又是秦武王的母亲,所以她在秦惠文王及秦武王时代都有着很高的威望,秦国的大臣、公子和诸侯大多投靠惠文后,尤其是在秦武王解决了魏籍权臣之后,惠文后的 势力在国内最大。 > >   宣太后是秦武王非常尊重的一位庶母,宣太后出身楚国贵族,芈姓,号芈(mī)八子。八子,是秦国为国君的嫔妃们设的 一个等级,但芈氏因为秦惠文王生下儿子侧,后来又成为秦昭王的母亲,所以人们尊称她为宣太后。芈八子见识出众,容貌秀丽,为秦惠文王所爱,但与惠文后关系 紧张。芈八子在武王当政时,也经常给武王提一些很好的意见。宣太后的两个弟弟魏冉、芈戎和武王也十分要好。本来惠文后对宣太后很有意见,一直想除掉宣太 后,但是秦武王对宣太后却一直很照顾,使惠文后不能如愿。 > >   年轻的秦武王之所以能够在处理盘根错节的宫廷斗争时 游刃有余,除了他天资聪 颖之外,还多亏了其叔父樗(chū)里疾的辅助。樗里疾是秦惠文王的异母弟弟,滑稽多智,被秦国人称为智囊,在秦惠文王朝曾立下赫赫战功,在秦国的军界有 着很高的声誉,属于秦国公室中的领袖人物,很受秦王及其宗室贵戚们的拥护。所以,秦武王当有什么事难以决断的话,都基本上听从樗里疾的意见。 > >    除樗里疾之外,秦武王在政权的运转过程中,始终坚持先王们所制定的客卿制度。在解决魏籍权臣集团后,武王并没有因噎(yē)废食,而是继续任用有突出才 能的客卿,特别是对那些非魏籍的客卿们予以特殊的关照。他倚重楚人甘茂,在甘茂平定蜀相之乱之后,以其军功而拜甘茂为左丞相。甘茂之被重用,给了非魏籍客 卿以平等待遇,彰显了凡有功于秦者皆可为卿为相的用人政策,激发了客卿们为秦效力的热情。 > >   为了防止出现某一政治集团专权,危及秦国政 局的事件发生,秦武王在惠文王改革的官制基础上又进行了调整,更加分散了军政首脑们的权力,使他们对王权的威胁更小了。秦惠文王从秦国将相合一的大良造中 分离出来的相邦,被武王进一步分割为左右二相。原来的大良造在相权分出后,成为军职的最高阶级。于是,秦武王设立将军职位,有大良造之权而无大良造之宿 威,使大良造成为一种荣誉。这样分权的结果是,在秦国的政府结构中,势力最大的惠文后派没有得到军政最高职,但却在中高级职务中占有多席。武王任命甘茂为 左相,樗里疾为右相,左相在右相之上,又任命魏冉为将军。这样,武王就很好地平衡了秦国的各种政治势力,同时使秦国的王权再次得到加强。 > >    在稳定了国内局势之后,秦武王就准备完成父亲的遗志,开始谋划进军中原。起先,秦惠文王在打通中原之路以后,也曾经几次占领过陕西以东地区,参与过中原 事务,但是因为没有根据地,所以很快就被韩、魏等国赶出了中原大地。所以,秦武王在牢牢控制住了函谷关以东地区的基础上,挥戈东向,兵锋直指三川郡一带。 三川郡因在黄河、洛水、伊水之间而得名,连接黄河北岸的上党地区和韩、魏、楚交界的南阳地区,其中还包括着韩国的商业都市宜阳和西周及东周等地区。 > >   秦武王的第一个目标是占领宜阳。秦国在突破了魏国的封锁后,急需与中原开展经济和文化交流,这就需要有一个稳固的战略支撑点,宜阳由于地近陕县,成为武王的首选目标。 > >    那么,让谁去领兵夺取宜阳呢?刚一开始,宣太后就向秦武王推荐自己的外甥向寿为将。宣太后为什么要推举自己的外甥为将呢?因为秦自 商鞅变法以来,实行的 是“利禄官爵专出于兵”,任何一个客卿要想在秦国取得较高的社会地位,进入统治阶层,都必须率兵作战,经过严峻的战争考验,取得军功,才有出将入相的资 质。但是,秦武王考虑再三,认为此次任务艰巨,向寿恐难当重任,当然,也不排除武王不愿意让外戚集团因功坐大,左右朝纲的考虑,于是就选派屡建大功的左相 甘茂为将领兵出征。 > >   宜阳是当时有名的大县,时人认为宜阳虽然名曰为县而实为郡治,由此可以想象韩国对宜阳的重视程度。正因如此,甘茂 也深感此次出征任务艰巨,意义重大,但他也担心武王受他人挑拨,中途变动,使其功亏一篑。于是,甘茂请求武王给予充分的信任,不要随便听信他人的建议。秦 武王倒也干脆,他与甘茂立下息壤之盟,发誓只要甘茂不拔宜阳决不收兵。 > >   秦武王三年(前308),甘茂率军攻打宜阳,虽然秦军英勇作 战,但历时五个月还是没有能够打下宜阳。这时,韩国用重金贿赂樗里疾,让樗里疾劝说秦武王退兵罢战。秦武王听了樗里疾的话,攻打宜阳的决心有些动摇。消息 传到甘茂那里,甘茂返回秦都,提醒武王回忆当初“息壤之盟”的誓言。武王幡然悔悟,痛下决心,再次调发大军直奔宜阳,归甘茂指挥,加大攻势。秦武王四年 (前307),甘茂终于不负秦武王所望,一举攻破宜阳,斩首六万,并且渡过黄河,在武遂筑城,作为东进据点。 > >   秦军占领宜阳,打通了东 进之路,秦武王大喜过望,私欲大张,竟然把进攻的目标定在了周王朝身上。此时,偏安洛阳的东周已经分裂为东周和西周两个小国,拥有今天河南巩义和洛阳间的 土地,四通八达,商业繁荣,是当时的膏腴之地。二周的东侧有成皋之险,守可以遏止韩魏西进,攻可以直趋韩国的都城郑、魏国的都城大梁。弱周占有如此好的位 置而没有被包围它的韩国灭掉,主要是周天子的身份在此时还能起到一定的威慑作用。 > >   秦武王十分渴望得到周这块宝地,并具有代周天子为天 下共主的野心,他曾说过,“寡人欲容车通三川,窥周室,死不恨矣”的话,但此时二周虽弱,然而周天子毕竟是天下的共主,秦武王还不敢明目张胆地兴兵灭周, 因为明攻容易给其他诸侯国家以口实,群起而击秦,得不偿失。于是,秦武王就让樗里疾率车百乘觐(jìn)见周天子,向周借路伐韩,周如不借,秦军就借机进 攻周。周赧王看出秦军的意图,于是就大开城门,作出热情迎接的姿态,但是在暗中却严加戒备,使秦军没有可乘之机。

第十一节 秦人智囊――智勇兼备樗里子辅助三君

  上文说到,秦武王虽然在位四年,但却耀武扬威,威镇诸侯,甚至连周天子也对他避让三分。秦武王在治国上能够取得如此政绩,是与他的丞相樗里子的全力辅佐分不开的。 >   樗里子何许人也?樗里子,名疾,是秦惠文王同父异母的弟弟。樗里子的母亲是韩国人,聪颖贤惠,深得秦惠文王的宠爱。樗里子继承了母亲的聪慧,待人接物非常谦和,不但能说会道,而且足智多谋,所以秦人都称他是个“智囊”。 > >    秦惠文王八年(前330)的时候,樗里子被封为右更爵位,这是秦国军爵里的第14级,不算太高。按照秦国的封赏制度,即便是秦宗室子弟,也非军功不得 “荣华”。于是,秦惠文王就设法给樗里疾以升迁的机会,派樗里疾带兵攻打魏国的曲沃。樗里疾没有辜负秦惠文王的一片苦心,他不但把曲沃地区的魏军打得落花 流水,而且还把敌人赶得远远的,占领了城邑,把曲沃周围的土地并入了秦国的版图。秦惠文王更元十二年(前313),秦惠文王又任命樗里疾为将军攻打赵国, 樗里疾率军苦战,俘虏了赵国的将军庄豹,拿下了赵国最繁华的经济重镇蔺邑。第二年,樗里疾又协助魏章攻打楚国,把楚将屈率领的楚军打得大败,一举夺取了 楚国的汉中地区。由于樗里疾立了这么多的军功,秦惠文王就重重地赏赐了他,把他封为严君。 > >   秦惠文王死后,太子武王即位,对樗里疾更是倚重有加,在驱逐了 张仪和魏章之后,秦武王任命樗里疾和甘茂为左右丞相。秦武王派甘茂进攻韩国,一举拿下宜阳,同时派樗里疾率领百辆战车进抵 周朝都城。 > >    秦武王死后,秦昭王即位。在秦昭王时代,樗里疾的地位更是尊荣,他不但注重功勋,而且更注重自己的名声。秦昭王元年(前306),樗里疾又率领秦军去攻 打蒲城,这次他没有向往常那样只是把斩敌夺城作为第一目标,而是审时度势,尽可能的“不战而屈人之兵”,为秦国赢得长远的利益。但是,正是樗里疾的“谋 略”,成就了一个并不显眼的游士。据说,当樗里疾率军攻打卫国的蒲城时,蒲城守军的官长非常害怕,就请求胡衍出主意。这个胡衍便出面替蒲城官长对樗里疾 说:“您攻打蒲城,是为了秦国呢,还是为了魏国?如果是为了魏国,那当然好了;如果是为了秦国,那就不算有利了。因为卫国之所以成为一个国家,就是由于有 蒲城存在。现在您攻打它迫使它投入魏国怀抱,整个卫国就会屈服并依附于魏国。魏国丧失了西河之外的城邑却没有办法夺回来,原因就是兵力薄弱啊。现在攻打蒲 城使卫国并入魏国,魏国必定强大起来。魏国强大之日,也就是贵国所占城邑的危险之时。况且,秦王要察看您的此次行动,若有害于秦国而让魏国得利,秦王一定 会加罪于您。” > >   胡衍这番话,把樗里疾的心说动了,他若有所思地问胡衍:“如果真如你所说的,那怎么办才好呢?”胡衍顺势便说:“您放 弃蒲城不要进攻,我就试着替您到蒲城说说这个意思,让卫国国君不忘您给予他的恩德。”樗里疾说:“好吧。”胡衍进入蒲城后,就对那个长官说:“樗里子已经 掌握蒲城困厄的处境了,他声言一定拿下蒲城。不过,我胡衍能让他放弃蒲城,不再进攻。”蒲城长官听了胡衍的话,就像是见到了救星,拜了又拜连声说:“恳求 您施恩救助。”于是献上黄金300斤,又表示说:“秦国军队真的撤退了,我一定把您的功劳报告给卫国国君,让您享受国君一样的待遇。” > >   胡衍的调停,使樗里疾退兵,蒲城得以保全,因此,两面讨好。不过,樗里疾得到的是秦国的远期利益,收的是“期货”,而胡衍收到的却是现金,他从蒲城得到许多金子,从而使自己成了卫国的显贵。 > >    秦昭王七年(前300),樗里疾积劳成疾,病死故乡,被安葬在渭水南边章台以东的地方。樗里疾临终前,给秦国人留下了一个充满希望的预言,他 说:“100年之后,这里会有天子的宫殿夹着我的坟墓。”樗里疾的家在昭王庙西边渭水之南的阴乡樗里,因此人们俗称他为樗里子。果然,到了汉朝兴起的时 候,汉王朝所建的长乐宫就在他坟墓的东边,而未央宫则在他坟墓的西边,武库正对着他的坟墓,真应了他的预言。秦国人有句谚语说:“力气大要算任鄙,智谋多 要算樗里。”神算如此,真无愧“智囊”二字啊!

相关参考

第十一节 秦人智囊――智勇兼备樗里子辅助三君

  上文说到,秦武王虽然在位四年,但却耀武扬威,威镇诸侯,甚至连周天子也对他避让三分。秦武王在治国上能够取得如此政绩,是与他的丞相樗里子的全力辅佐分不开的。>  樗里子何许人也?樗里子,名疾,是秦惠文

楚国战败丢失了大量的国土

公元前307年,秦武王入洛邑“窥周室”,与大力士孟说举鼎,折断筋骨而死。秦武王无子,国人立其异母弟稷继位,是为秦昭王。秦昭王年少,太后(宣太后))听政,以己异父长弟魏冉为将军。他们平定了“季君之乱”(

第十节 尊贤敬老――百里奚、蹇叔归秦为相

  秦穆公求贤的过人之处,除了用人之长,不责其短而外,最显著的一点就是不分地域、不分贵贱、不拘一格地选用人才。无论其人出身如何,年龄是大是小,关系是远是近,只要有真才实学,他都广为延揽,委以重任,而且

第十节 一统天下――秦制度开封建政治新篇章

  2000多年来,对于秦始皇功过是非的评价,众说纷纭,其著述文章真可谓汗牛充栋,但是总归起来,无非毁誉两种。誉之者说,秦始皇乃“千古一帝”;“虽四三皇、六五帝,曾不足比隆也”,“古先民平其政者,莫遂

第十节 造父为御――皋狼之孙助王中兴受赐赵姓

  造父有何德何能而为周穆王所宠信,而且赐姓为赵呢?>  我们先看看赵字的本义。汉代的大学者许慎在《说文解字》一书中,是这样解释“赵”字的:“趋赵也,从走,肖声。”他解释“走”说:“趋也,从夭止,夭止

赢荡举的哪鼎有多重,项羽和赢荡举的是同一个鼎

项羽和赢荡举的是同一个鼎  项羽和赢荡举的不是同一个鼎。  秦武王四年(前307年),秦国攻占韩国重镇宜阳。秦武王大喜,引任鄙、孟贲一班勇士到宜阳巡视,然后直入洛阳,以窥周室。  周赧王遣使郊迎,使者

第十二节 耀武扬威――五次出巡始皇殒命

  如前所述,秦始皇创建大秦帝国之初,为了保障秦帝国的国土安全和政权稳定,对外进行了一系列的生存性扩张战争,对内实行高度的中央集权制,强力推行货币、交通、计量器和文字的统一。从宏大的历史视角来看,这些

領兵在外,怎麽高水準的化解帝王猜忌

甘茂,是戰國中期秦國名將,被秦武王人任命為左丞相,職位比秦武王的叔叔樗裡疾還高。前308年,秦武王對甘茂說:“我想要駕車通過三川,親眼看看周國都城,這樣就算死也沒有遺憾了”。甘茂心領神會,知道秦武王攻

秦灭六国过程中最难打是哪国,你们知道吗

秦孝公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贾谊的《过秦论》开头就描述了秦人为统

第二十节 仲父摄政――吕不韦使秦国驶上统一的快车道

  嬴政虽然继承了秦王之位,但是,他还没有执掌国柄,只不过是名义上的秦王。为什么呢?因为嬴政继秦王位的时候,只有13岁。鉴于当时国内外的政治军事实际,秦国的军政大事完全取决于相国吕不韦。>  嬴政继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