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孝公图强――轻儒崇法商君入秦

Posted 公孙

篇首语: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第二节 孝公图强――轻儒崇法商君入秦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第二节 孝公图强――轻儒崇法商君入秦

2、明朝时期的 ”抢人头”,战斗民族的悲哀

第二节 孝公图强――轻儒崇法商君入秦

  秦献公在位之时所实行的改革,虽然使秦国走上了富强之路,但他还没有完全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公元前361年,年仅21岁的公子渠梁继承君位,是为秦孝公。 >    秦孝公即位之时,虽然秦在与魏的争战中有所斩获,但魏强秦弱的态势并未完全改变,魏国仍然占据着关中东部及北部一带,楚国占据着关中南部的汉水一带,秦 人偏居关中西部,地少人稀,生产落后,文明程度较低,所以很为当时关东六国所轻视。年轻气盛的秦孝公深以“诸侯卑秦”为耻,认为“丑莫大焉”,决心继承先 父遗志,“复穆公之故地,修穆公之政令”。同时,他从父亲的改革实践中深深地体会到,改革是通往富强的唯一选择,而要进行改革,取得成功,就必须要有杰出 的人才。于是,他在登上君位之后,就发出一系列惠民的政令,同时赈济贫穷困顿的穷人,招募愿意从军的壮士,赏罚分明,激励士气。为了招徕各国有为之士,他 发出这样一道招贤令。其令曰: > >   “昔我缪公自岐雍之间,修德行武,东平晋乱,以河为界,西霸戎翟,广地千里,天子致伯,诸侯毕贺,为后 世开业,甚光美。会往者厉、躁、简公、出子之不宁,国家内忧,未遑外事,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献公即位,镇抚边境,徙治栎阳,且欲 东伐,复缪公之故地,修缪公之政令。寡人思念先君之意,常痛于心。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史记·秦本纪》) > >    这道招贤令,虽然文字简约,但意思却很明白,内涵极为丰富。在这道召贤令中,秦孝公追述了近百年中秦国的兴衰历史,表达了继承先王未竟事业的决心,明确 提出了自己的奋斗目标是继续发愤图强,恢复秦国的霸业。最后,也毫不隐讳地表达了自己求贤若渴的心情,并且许下了可能当时所有国君都无法开出的优厚条件: 与贤能之士裂土而王天下。 > >   这道招贤令一下,在整个中原大地上引起的反响之巨大,可想而知。其时,六国人才如过江之鲫,纷纷向西涌入秦国。当时,正在魏国追求功名的卫国人公孙鞅(yān)也带着李悝(kuī)写的《法经》,踌躇满志地来到了秦国的国都栎阳,也就是现在的西安市阎良区武屯乡。 > >     商鞅的本名叫公孙鞅,他原来是卫国的庶公子,祖先本为姬姓,名鞅,以公孙为氏,所以人们又叫他公孙鞅,由于他是卫国人,所以也叫卫鞅。公元前340年, 因有功于秦,秦孝公封卫鞅于商(今陕西省商县东南),因此号为商君,故称商鞅。商鞅从小就喜欢刑名之学,深受李悝、 吴起等法家学派学者的影响。特别是李悝 的《法经》对他影响最大。 > >   商鞅志向高远,但屡遭不遇。在魏之时,李悝已经在魏变法取得成功,所以年轻的商鞅就很难引起魏王的注意和重 用。商鞅无奈,只得屈就在魏惠王的相国公孙痤手下,做得一个叫做“中庶子”的小官。公孙痤身为相国,一生阅人无数,尽管商鞅其时默默无闻,但他却坚信商鞅 是一个难得的人才,多次向魏惠王推荐,但一直得不到魏惠王的重用。公孙痤临死的时候对魏惠王说:如果不用卫鞅,就把他杀掉,决不能让他离开魏国。魏惠王把 公孙痤的话当成耳边风,既不重用商鞅,也没有杀他。商鞅在魏国一直郁郁不得志,听说秦孝公下令招贤,就悄悄地逃出魏国来到秦国。 > >   商鞅 来到秦国之后,由于聚集在栎阳的人才特别多,因此一时难以见到秦孝公。于是,商鞅就千方百计结识秦孝公的宠臣秦寺人景监,通过景监的引见,他终于见到了秦 孝公,并与孝公面谈了三次。但是,前两次商鞅并没有把他的主张全盘托出,而是先讲道家的学说,再讲 儒家的学说,大讲所谓的“帝道”和“王道”。秦孝公认为 儒家和道家的这些学说对解决秦国的问题根本没有用,对商鞅的话题不感兴趣,听着听着就睡着了。两次之后,秦孝公认为商鞅不堪重用,就责备景监荐人不当,生 气地对景监说:“你的客人太迂腐了,我哪里能用他呢!” > >   难能可贵的是,景监始终认为商鞅是难得的人才,劝秦孝公再听听商鞅的见解。第 三次,商鞅摸准了秦孝公心之所想,所以就大讲特讲自己最擅长的“霸道”——也就是法家学说中的富国强兵之术。秦孝公认为商鞅讲得好,很有用,所以就特别喜 欢听,听着听着,不知不觉把席子向前移了好多。就这样,秦孝公一直听了好几天,觉得好像还没有听够。经过多次长谈,秦孝公认为商鞅所讲的,恰恰就是秦国最 需要的,而且是切实可行的,于是就准备任用他变法图强。 > >   上面所讲的商鞅刚到秦国时游说秦孝公的经过,是《史记·商君传》里的说法,但 这种说法也有与情理相悖之处。因为商鞅原来喜好的就是刑名之学,而且《魏书·刑法志》里也有“商君以李悝《法经》六篇入说于秦”的说法,所以说商鞅初次见 秦孝公,用帝道、王道之说来游说他,似乎不大可能。此外,商鞅是看到了秦孝公的召贤令而下决心来到秦国的,他当然知道秦孝公想做的就是使秦国强大,以恢复 秦穆公时的霸业,光大秦之声威,那么,他为什么又会不明事理,迂腐到用数十、百年之后才能使秦国强大的道理来说服秦孝公?还有,那就是商鞅明明知道“三代 不同礼而王,便国不法古。汤武不循古而王,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的道理,为什么一开始见秦孝公,便谈五帝三王,如此 自相矛盾?因此,关于商鞅刚 入秦时,以帝道、王道游说秦孝公的记载,似乎不可能是事实。 > >   不过,《史记·商君传》、《商君书》等史籍上所记的商鞅和秦国贵族们关于 变法的论战,倒是真实可信的。根据史籍记载,秦国的贵族大臣们听说秦孝公要任用商鞅变法,就忍不住跳出来反对,一个个说得蛮有道理,弄得秦孝公没了主意。 不过,那时有一个“国际”惯例,就是当有君主不能决断的大事时,大家都可以在朝堂之上公开争论,以便于国君作出最后的选择,即便是讲错了,也不治罪。秦国 人把这种方法叫做“廷议”。于是,秦孝公就在栎阳宫的大殿里召集众臣,让有意见的大臣们与商鞅进行面对面的讨论。 > >   公元前359年,秦孝公在栎阳宫里召集群臣商讨变法大事。 > >   廷议刚开始,秦孝公就开门见山地告诉大家,他想要“欲变法以治,更礼以教百姓”,大家有什么意见和建议都可以提出来,让大家讨论讨论。

明朝时期的 ”抢人头”,战斗民族的悲哀

春秋战国时期,商鞅入秦,助秦孝公改革变法,重农抑商,奖励耕战,首创首级军功制,即为其变法中的「 ”奖军功”。《汉书》载:「 ”商君(商鞅于秦有功,被尊为商君)为法于秦,战斩一首赐爵一级,欲为官者五十石”。在规定下军功如何获取后,商鞅又大力加强军功在秦国的作用,《史记》中载,在秦国,「 ”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古人称头为首,后因商鞅创首级军功制,中言:「 ”一首一级”,故久而久之,人们就把人头称为首级) ▲商鞅辅佐秦孝公,变法改革,史称「 ”商鞅变法”。在商鞅的努力下,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最为富裕强大的国家之一,秦军也自此成为纵横天下的虎狼之师。 在战国这个大争之世,各国之间战事不断,商鞅以首级为功,对于秦军的士气有很大帮助,可在一定程度上激励士兵杀敌,令秦军在日后得以横扫六合,助秦国一统天下。 但,凡事有利必有弊,所谓「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因军功的重要性,故战场上的士兵为得取军功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战国时,战事频发,士兵们还能靠着杀敌,或是追杀逃兵、俘虏等来获取首级,但在之后,历经秦、汉、隋、唐等一统之世后,战事不及战国之盛,故得取军功就成为一件难事。为此,士兵们在战场上相互争抢人头,自相残杀的现象并不少见,甚至还有杀掠乡民,以充军功的,三国时期的董卓就是一个。 ▲董卓暴虐,祸国殃民,是大汉倾覆的罪魁祸首,刘知几曾言:「 ”汉之有董卓,犹秦之有赵高。” 因首级制度的所造成的恶劣影响,在军中甚巨,宋仁宗时,北宋名将狄青所辖军营中,曾有为一首级之功,而导致数百将士互相残杀,引发暴乱的案例。为此,狄青就上书宋仁宗,陈述首级制度现如今的种种弊端,建议废除,宋仁宗从之,沿袭千年的首级制度自此断绝。 ▲首级制度之弊端,一是在战场上割取首级麻烦,影响军队行进,二是为首级争功,下至士兵,上至将领,所行极为恶劣,影响国家纪律。 然而,一个延续千年的制度,不是这么容易消除的,且去除首级军功制后,宋朝并未给出新方案代替,故后至明朝时,首级军功制又一次盛行。《大明会典》中,就对各种人头明码标价,「 ”迤北(漠北的蒙古残存势力)为大,辽东(女真,即是日后的后金和清朝)次之,西番(吐蕃)、苗蛮(云南苗疆)又次之,内地反寇又次之。” ▲元末之时,朱元璋起义反元,立明称帝,后北伐元廷,攻占北京。此后,元朝残存势力退居漠北,史称北元。 明朝对于残元势力十分重视,对于他们的人头也非常热切,明成化十四年时,明廷还专门为蒙古人的首级开出新价,战场上,只要砍下一个蒙古人的首级,那么该士兵、将领即可升一级,如果砍下三个,那就升三级。为避免军中争功,又规定如是两人砍下一首级,那么两人不分功劳高低,皆可升一级,就算是四人、六人组队拿下的首级,也可以得到五十两赏银平分。当然,如若是不想升官晋爵的,明朝也有换算现金的赏赐,一首当在百两之上。 ▲除斩首外,为方便,中国古代也有割鼻子、割耳朵来代替人头请功的案例。 一首一级,别看明朝和战国时初创时的奖励没两样,但在明朝中,一首一级已经是极高的功勋,在当时,辽东女真、吐蕃、云南苗疆等地的外虏,至少也要两至三首一级,内地的反贼就更价低,三十首才可得一级。 蒙古人的首级之所以如此价高,一是因为蒙古势力对明朝的威胁最大,二就是蒙古军队进退如飞,极难对其进行歼灭战,而且蒙古人对遗体十分看重,都是要带回草原的。昔年永乐大帝朱棣五征漠北,战果亦不过是「 ”获虏一人”、「 ”生擒数人”及「 ”杀首贼数十人,斩馘其余党无算”,可见蒙古首级之难取。后至正德年间,甚至还有规定,不管几人,得获蒙古小孩之首,也算功劳。在此之前,四个蒙古幼童、妇女的人头才等于一名蒙古人首级。 ▲朱棣颇有其父朱元璋之风,擅于用兵,万斯同曾赞其:「 ”帝刚果善断,能决大谋。用兵常以少击众,开阖如神。身先士卒所向克捷。「 ” 蒙古人首级难取,但功勋丰厚,故如何取得蒙古首级在明朝时还掀起一股热潮,明朝陆容的《菽园杂记》中记有一个小故事,说道:「 ”凡军前纪功,南蛮首三级为一功,北狄首一级为一功,凡妇人首级受赏而已,不升官。北狄妇人面与男子无须者不异,故报功者多杂以妇首充数,莫能辨也。尝遇都督马仪谈及此,仪云:「 ”辨之亦有法,纪功多文臣,不知此法耳。第投水中,仰者妇人,俯者男子。”予尝闻水中浮尸,男俯女仰,此阴阳定体之妙。虽人力翻覆之,终归其旧,未知人首亦然。仪在边最久,必尝试知其然也。” 从《菽园杂记》中的这个故事可以看出,明朝时对蒙古首级的狂热,为得此功还以妇人之首替代,真是花样百出。而从后面都督马仪的应对方法中,可见当时这种情况的普及,连都督都已经见惯不怪。 ▲明朝成化年间的权宦,总领京兵精锐「 ”十二团营”,开明代禁军掌于内臣之先河的汪直,就是因为贪功去剿灭蒙古势力失败,而在二十几岁时就被贬往南京,再不复出。 因着人头值钱,明军中的蒙古人,对自己的同胞也是毫不留情。在草原上,甚至还有一些强大的蒙古部落,将弱小部落剿灭,用他们的人头来向明朝边军买卖,可见当时蒙古首级的价值,已经足以令人疯狂。

相关参考

求十个世界重大历史事件的概括每个不少于200字

1.商鞅变法商鞅变法是指战国时期秦国的秦孝公即位以后,决心图强改革,便下令招贤。商鞅自魏国入秦,并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和郡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任他为

第二节 平定叛乱,收复失地

  康熙认定,平叛战争中的最主要敌人是吴三桂,湖南是主要战场。他曾说其他战场报捷“朕不为喜……吴三桂乃贼渠,惟破岳州、澧州方可喜耳”。因此,自战争爆发以来,康熙帝一直把主要精力投入湖南战场。>>  康

第二节 垦荒屯田,兴修水利

  历代两朝衔接之际,都必有战乱的过程,明末清初之时的两族之战更是异常激烈,使中国的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满汉族人民的生活都十分困苦。康熙在位期间,平定三藩、收复台湾、抗击沙俄、征讨噶尔丹及安定西藏,

第二节 历法辩论,数学盛世

  数学在我国古代称为古算。在世界领域内,我国的数学水平也曾占据数一数二的地位。但是时至明代,古算几近成为绝学,卓有成就的数学家也是寥寥无几。>>  明朝末年,西方传教士将他们的数学理论带人中国,我国

第二节 盛世显赫,出征金川

  金川,两条河流即大、小金川的合称,地处四川省西北,大渡河上游,以临河山有金矿而得名。早在隋代,始置金川县,唐属维州地;明时,隶属杂谷安抚司。此地处万山丛矗之中,汹涌的溪流环绕其中。地形十分险恶,气

第二节 历代治国,首重吏治

  吏员清廉与否,实关国家安危。清入关伊始,就以明朝亡国为借鉴,从严从速整顿吏治,不断打击贪官污吏,吏风已见好转。圣祖承其后,以整肃吏风为要务,不仅施之于法,尤重“宽仁”,伴之教化、培育,倡导儒家修身

第二节 历法之狱,康熙平反

  我国自十三世纪以后一直到明代,均采用元代郭守敬之《授时历》,由于时日渐长,误差不断增大。利玛窦看到中国历法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开始着手制定新历法。明朝末年,中国士大夫徐光启、李之藻,采用西方科学方法

第二节 英使来华,入朝觐见

  清王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认为自己是天朝大国,只有他国对自己有所求,而自己则对外无任何需求。由于这种思想,清政府对外的政策都是以政治需要为先导,随政治形式的变化而变更的。>>  清初,郑成功占据台湾

第二节 出兵征战,噶尔丹败

  雍正八年(1730年),清军与准噶尔部发生冲突,导致了大规模的激战。雍正九年(1731年)七月,傅尔丹率领的部队在进军的路上中了敌军的埋伏,打了一个大败仗。清朝政府任命顺承郡王锡保为靖边大将军,于

第二节 青史留名,纪大烟袋

  根据历史记载,自纪晓岚上推七世,纪氏家族多读书人。祖先纪坤,虽然科举不顺,却很有诗名,著有诗集《花王阁剩稿》。纪晓岚的曾祖父纪钰,有幸进入太学,才学受到过皇帝褒奖。而纪晓岚的祖父纪天申做过县丞,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