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嬴秦地望――山东泰莱为秦初肇之迹

Posted 部族

篇首语:在任何情况下,你都要学习——以更换学习内容作为你的休息。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第六节 嬴秦地望――山东泰莱为秦初肇之迹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第六节 嬴秦地望――山东泰莱为秦初肇之迹

2、晋朝历史 第六节 政归武帝

第六节 嬴秦地望――山东泰莱为秦初肇之迹

  上一节说到伯益和他的部族因为“调训鸟兽”有功,因此获得了部落联盟首领舜“嬴”姓的赏赐。其实,除了受赐得姓之外,伯益的部族还被封之于“秦”。所谓封之于“秦”,就是在“秦”那个地方,划给伯益部族一块地方,让他们在那里 安居乐业,生息繁衍。 >   不过,有的史书上只是笼统地记载着帝舜封土给伯益,有的史书上记载着帝舜封给伯益的土地为70里,但都没有载明,“秦”这块封地的地望到底在什么地方。以致几千年来,史学家们对于伯益受封的“秦”地到底在什么地方,聚讼不已。 > >   那么,嬴姓秦人最初的受封之地“秦”的地望到底在哪里呢? > >    根据陕西省历史博物馆研究员杨东晨先生的考证,伯益受封的“秦”地地望,应该在今河南范县东南故范县城一带,古属山东省。近年来山东省泰山学院青年学者 周郢先生也著有长文《泰莱秦史探踪》考证,认为伯益之“嬴秦”在山东的聚族之地更可指实为泰莱一带。他认为伯益受“赐姓”虽仅属传说,但是秦人姓“嬴”, 被封于“秦”这个地方则是真实可信的。 > >   周郢(yǐn)先生的依据是,虽然古代的史家没有明确记载嬴秦部族的受封之地在什么地方,但 遍考古籍,先秦这一时期,用“嬴”这个字作为地名的,只有一个“嬴邑”。这个“嬴邑”的地望,在现在的莱芜城西北40里的城子县村。依据三代之世,古代的 部族有的以地名作为氏族的名称,有的以封国的国名作为氏族名称的习惯成例,所以“嬴邑”之名一定与嬴族有关。此外,何光岳、苏廷光先生也都推考其邑为伯益 部族受封的所在地。 > >   根据周郢先生考释,嬴族之国号“秦”,也与泰山附近地域有关。“秦”之称号远出非子之前,商代甲骨卜辞中已多有 “秦”之记录。“秦”于封甘肃秦地之前,应有更早的故基。 民国学者卫聚贤先生也认为,山东的“秦亭”,实际上就是“嬴秦”最早的地望;李江浙先生在其所撰 的《秦人起源范县说》中,更是力主此说,认为“秦亭”在泰山以南的古东原中(今属河南省范县), 唐代诗人高适《东平旅游》一诗中有:“汶上春帆渡,秦亭晚 日愁”,即是对这一遗迹的凭吊吟咏。 > >   “嬴”、“秦”两处古地名的遗存说明了什么呢? > >   它说明如今的泰莱一带,就是 嬴秦氏族的发祥地,“泰山”是“嬴秦人的故乡”,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东巡至海,封禅泰山,大概也有祭告远祖、以求佑护之意。事实上,大约在殷商之时,嬴 秦部族的一支为商人“保西垂”(今陕西省渭水中游为商之西界),由此开始了部族西迁的漫长行旅。等到殷商覆亡之后,忠于殷商王朝的山东秦族沦为顽民,被周 王朝的东征大军击溃,其中一部分被驱逐到黄、淮流域一带,而另一部分则被迁往西方。被迁往西方的一支与戍守西陲的旧嬴族会合,形成当时最大的一支嬴姓部 族,成为日后秦国的前身。 > >   需要说明的是,嬴秦氏族虽然在商周之际大部向西迁移,但故里仍有族人繁衍传宗,绵延不绝。《汉书·儒林传》 载,西汉时有个经学家就叫做嬴公,在汉昭帝时担任过谏大夫,专门研究《公羊春秋》。这位嬴公,便为“东平人”。这表明直至西汉,在嬴秦故地,仍然有嬴氏的 直系子孙。 > >   “秦嬴”与赵城大骆、非子族居于西垂(泛指今甘肃省天水及陇南地区,具体指今礼县与西和县),与沦亡于那里的嬴姓胥轩余民 一起为周王朝戍守边疆。甘谷县毛家坪西周秦墓出土文物说明,这一时期的秦人部族当时过着半耕半牧的生活。秦人的首领非子因为善于养马而声名远播,被周孝王 召于“渭之会”(今陕西省宝鸡县千河乡魏家营村)主持养马、驯马业,立下功劳,被封于秦,成为附庸小国,恢复嬴姓。这个漫长、曲折的历史过程十分复杂。 待后我们再一一详细讲述。

晋朝历史 第六节 政归武帝

  名士们一向依附于曹氏,反对司马氏集团。自从司马氏集团掌握了曹魏的实权后,许多名士仍然采取一种不合作态度,他们由于怕遭杀身之祸,不敢直接反抗。 于是,轻蔑礼法、纵酒放达、玩世不恭,企图逃避现实斗争。被称为“能林七贤”的阮籍、嵇康、山涛、王戎、刘伶、阮咸、向秀即为其代表。在司马昭的分化瓦解 和威胁利诱之下,七贤中的阮籍、山涛、向秀等人投靠了司马昭,只有嵇康因与曹魏的宗室联姻,不肯屈从于他。> >   阮籍在司马懿父子执政期 间,做过从事中郎、散骑常侍等官,表面上与司马氏集团的关系还不错。但实际上,他对司马氏的专权不满,又不敢公开反对,只好不声不响,有时借酒浇愁,发泄 自己的愤懑。一次,司马昭派人到阮籍的家中说亲,让阮籍的女儿嫁给他儿子司马炎,阮籍不同意,却不敢说,于是,喝得酩酊大醉,一连六十多天不省人事,那个 来说亲的人只好回去交差作罢。但这种办法却不能永远使用。景元二年(公元261年),曹奂再次封司马昭为晋公、相国,司马昭不接受,于是其亲信纷纷劝进, 他们找阮籍写劝进表,阮籍不能再用老办法了,只好写了一道,这反映了他政治上的软弱。因他没有公开反对司马氏集团,所以未遭杀身之祸。> >    司马昭辅政以后,阮籍从容对司马昭说:“我生平曾经到过东平游历,喜欢那里的风土人情。”当时高贵乡公把阮籍任命为散骑常侍,那是皇帝的侍从亲信,阮籍 不敢与皇帝走得太近,而司马昭也不愿意看到阮籍被皇帝收买,当然很爽快地就任命阮籍为东平相。阮籍骑着小毛驴,来到东平衙门,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衙门 周围的墙都给拆了,让里面和外面相互都能够看见,并且,治理当地的法令很简明扼要。在东平待了十来天,他又乘驴归来,被司马昭引为大将军从事中郎,经常跟 随司马昭左右。执法机关汇报一个杀害母亲的案件,阮籍说:“哎!如果是杀害父亲还说得过去,竟然把自己的母亲也杀了啊!”同座的人都以为阮籍说错话了,司 马昭也问道:“杀害父亲,是天下最大的恶行,你却认为可以吗?”阮籍回答:“禽兽只知道母亲而不认识父亲,杀害父亲,那是像禽兽一类的行为。而杀害母亲, 那就连禽兽都不如。”阮籍这样一说,大家才心悦诚服。> >   阮籍与人说话都是“发言玄远”,从来不评价一个人的好坏、是非,但是,他的内心 是苦闷的,他不拘礼教的行为,却一再宣泄着内心的孤独和痛苦。自己步兵校尉军营里,有一个士兵的女儿长得既聪明又美丽,还没嫁人就死了,阮籍也不认识这个 女孩的父亲、兄弟,直接就到人家家里,哭着为人送葬,哭完就离去了;邻居家一个美丽的少妇卖酒,阮籍曾经喝醉了,就睡在少妇的旁边,阮籍自己不避嫌,少妇 的丈夫见到了也不以为不正常;他经常随着性子独自驾车,不管有没有道路,随便前行,等到走得没有路了,在人迹罕至的地方,总是大哭一场,才驾车回来。阮籍 曾经来到荥阳,登临汉高祖刘邦和项羽交战的地方,叹息道:“当时没有英雄,才使这些小子们成名!”他还曾经登上虎牢山,望着洛阳叹息,于是,就写下了一首 《豪杰诗》,有人认为该诗已不存,有人认为他的咏怀诗第39首就是,存疑。> >   打败了诸葛诞以后,曹髦要加司马昭以九锡,经过反复的推 让,直到曹奂上台以后的景元四年10月,司马昭才接受了九锡。而为了配合司马昭的推让,公卿大臣们要劝说司马昭接受,即所谓的“劝进”,而司马昭的爪牙却 让阮籍来写这篇《劝进表》,如果写了《劝进表》,就等于阮籍支持了司马昭篡位。这当然与阮籍的思想格格不入,但是不写又不行,阮籍大概又想到了以酒醉推 脱,《世说新语》记载,司空郑冲派信使到阮籍那里,而阮籍在袁孝尼家,晚上喝醉酒还没醒。人们把他扶起来后,他提笔就写,丝毫不作修改就给了信使。当时人 们认为他是神笔。他写的语言优美,被当时人们所称道。> >   可是,又有谁知道写完《劝进表》的阮籍,内心是何等的痛苦!> >    阮籍的这篇《劝进表》,引起了后世不少人的非议。叶适说:“今《文选》载蒋济‘劝进表’一篇,乃籍所作。籍忍至此,亦何所不可为。籍著论鄙世俗之士,以 为犹虱处乎中。籍委身于司马氏,独非中乎?观康尚不屈乎钟会,肯卖魏而附晋乎?世俗但以迹之近似者取之,概以为‘嵇阮’,我每为之太息也。”(《石林 诗话》)> >   仅仅过去两个月的景元四年冬。天,作为一代风流名士的阮籍,终于在彷徨和苦闷中离开了这个丑恶的世界,终年54岁。> >   山涛在两种势力之间移动,把官位看得比较重。司马昭投其所好,景元二年(公元261年)任命他为吏部郎。晋时继续做官,保全禄位以终。> >    只有嵇康公开反对司马氏的专权。嵇康因与魏国宗室谯王曹林的女儿结婚,成为曹家的女婿,对司马氏集团的专权极为不满。对司马氏集团的官员表现出极端的轻 蔑。一次,司马昭集团的官员钟会,听说嵇康文才出众,前去拜访。当他骑着肥马赶到嵇康家中时,看见嵇康正在打铁。他装出一副高贵的样子,等着稽康前去迎 接。不想,嵇康只是低头打铁,连瞧都不瞧他。钟会非常恼火,正打算走,稽康忽然开口问道:“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钟会愤愤地回答说:闻所闻而来,见 所见而去。”从此,对嵇康怀恨在心。他还向司马昭进谗言:嵇康好比一条卧龙,千万不能放过他。> >   他们寻找一切机会对付嵇康。景元二年 (公元261年)山涛被任命为吏部郎,他举荐嵇康代替自己的职务,结果被嵇康拒绝,而且写了一篇有名的《与山巨源绝交书》,文中说:“人伦有礼,朝廷有 法,自惟至熟,有必不堪者七,甚不可者二。”必不堪者一“是表示蔑视虚伪礼教,”甚不可者二“更是公然对抗朝廷法制。所谓”每非汤武而薄周孔正是揭穿司马 氏争夺政权的阴谋。司马昭知道此事后,起了除掉嵇康的念头,于是,由钟会出面,诬告:嵇康曾经打算帮助毋丘俭谋反,而且言论放荡、败坏名教。司马昭遂将嵇 康押到洛阳东市刑场斩首。反对司马氏集团的名士也不存在了。> >   司马昭在平蜀和争取了名士的支持后,篡位的条件已经成熟,便于景元五年 (公元264年)三月,以皇帝名义给自己进爵为晋王。当了晋王以后,自然就要立世子,也就是法定的王位继承人。按照常规,应当立长子司马炎,但司马昭却特 别喜欢次子司马攸。司马攸为人孝顺,多才多艺,平易近人,名望超过司马炎。因而,司马昭想立他为太子,并且经常公开地对大臣说:“我死之后,大业应当归于 攸。”司马炎当然不愿意。这位长子有一副奇特的相貌,头发长得拖到地上,两手垂下来可以过膝。有些人相信他这副相貌,认为必是大福大贵,便有意投靠他,帮 他出谋划策,留心政事得失,商议好对策,以便司马昭问到时,能够对答如流。他们当然竭力反对立司马攸。于是山涛说:“废长立少,违背礼制,是不吉利的。贾 充说:中抚军(司马炎)有为人君的品德,不可改立他人。”何曾、裴秀说:中抚军众望所归,又有天生异相,不是当人臣的样子。太尉王祥说:前代立少子,造成 国家混乱。听了这些劝谏后,司马昭决定还是立司马炎为世子。

相关参考

第六节 徙都平阳――秦宪公灭亳荡杜三父专权

  前文说过,秦文公死了之后,葬在西垂。那么,秦文公去世之后,是谁接任秦文公继任秦国的国君呢?>  接任国君的不是秦文公的儿子,而是他的孙子宪公。>>  为什么不是他的儿子而是孙子呢?>>  因为秦文

秦昭襄王嬴稷为什么要拜范雎为秦国客卿

...昭襄王出生于公元前325年,死于公元前251年,他又被称作为秦昭王。在秦国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名字永远被历史所铭记,他为秦所做的贡献,为中国的发展做的贡献都是举足轻重的。秦昭襄王姓嬴,属于赵氏,...

秦昭襄王嬴稷为什么要拜范雎为秦国客卿

...昭襄王出生于公元前325年,死于公元前251年,他又被称作为秦昭王。在秦国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名字永远被历史所铭记,他为秦所做的贡献,为中国的发展做的贡献都是举足轻重的。秦昭襄王姓嬴,属于赵氏,...

秦惠文王嬴驷是怎么死的

公元前311年,秦惠文王因病去世,享年四十六岁。秦惠文王为秦孝公的儿子,原名为嬴驷。后人在评价秦惠文王之时,都认为他是位大有作为的秦国君主。后人将嬴驷评价为秦国四雄主之一。嬴驷在位时,将秦国的国土面积

秦昭襄王嬴稷儿子是谁?秦昭襄王死后谁即位

...争位;赵武灵王与秦国的魏冉等大臣合谋,于是得立,是为秦昭襄王,简称秦昭王。秦昭襄王五十六年(公元前251年),在位五十六年的秦昭襄王去世,时年七十五岁。那么秦昭襄王嬴稷是怎么死的呢?他的儿子是谁?秦昭襄王嬴稷...

工农运动的蓬勃发展

中国大革命史第三章大革命的高潮第六节工农运动的蓬勃发展一、湘鄂赣三省工人运动的发展随着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湘鄂赣三省的工人运动迅速高涨起来。在湖南,北伐军占领长沙后,9月1日,湖南全省工团联合会改组为

春秋时期秦国的兴起和壮大

  ■秦国的兴起>>  一、周王室对秦国的影响>>  秦国的兴起与周王室是有很大关联的。其中有一个原因很简单,因为如果周王室不让嬴姓立国于秦地,那么秦国也就不存在了。也就是说,周王室对于秦国的首要影响

第十六节 范雎为相――一场冤狱逼出来的奇迹

  已往的历史学家们谈论起秦国之所以能够战胜六国,大多数人都是偏重于对秦军战略和战术的探讨,虽然有人也注意到了秦国的外交政策在统一战争中的作用,但对此的认识还不够深入。我认为,秦国一直是在两条战线上作

北京政变和国民军的成立

中国大革命史第一章大革命的酝酿第六节北京政变和国民军的成立一、第二次直奉战争和北京政变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以直胜奉败告终,直系军阀从此单独控制了北京中央政权。英、美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势力随之占了优势

揭秘秦始皇身世之谜:秦始皇的父亲是秦庄襄王吗

秦始皇的父亲秦始皇父亲为秦庄襄王,也称作秦庄王,本名嬴异人,后来改为嬴楚。秦庄襄王为战国末期的秦国君王,其父亲为秦孝文王。早年间嬴楚在赵国做人质,后来经过吕不韦的帮助回到秦国成为秦王,秦始皇嬴政小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