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狱神皋陶――传说时代秦人的英雄始祖
Posted 部落
篇首语: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第三节 狱神皋陶――传说时代秦人的英雄始祖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第三节 狱神皋陶――传说时代秦人的英雄始祖
上文说过,在秦人远祖的神话传说中,秦人的始祖母女吞食了玄鸟的卵而生下了秦人的始祖大业。 > 那么,这个大业是谁呢? > > 根据《史记·秦本纪正义》和《诗·秦风疏》里的说法,大业就是秦人和赵人都奉祀的第一个男性远祖——皋(āo)陶(yáo)! > > 不过,要给朋友们说明的是,关于大业和皋陶是不是同一个人,学术界一直就存在着争论,比如 清代人梁玉绳在他撰的《史记志疑》里就始终认为,把大业和皋陶 合为一人有些牵强。笔者认为,大业和皋陶应该是一个人。理由呢?一是除过《史记·秦本纪正义》和《秦风·疏》里的史证外,沈长云等著的《赵国史稿》,也认 为大业是赵氏第一个记得清名字的男性祖先,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古代圣贤皋陶。二是传说“皋陶生于曲阜”,偃(yǎn)姓,偃、嬴一声之转,古时相通,这 说明皋陶出身于东夷人的少昊部落。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这个大业,一定是在舜和禹时代都很有名的人,一定是作出了很大贡献的人,否则,史书上就 不会记下他的名字,也不会记下其母亲女的名字。 > > 好了,讨论大业与皋陶是否是同一个人,也不是这本小册子的任务。既然史料上有这个说法,我们还是姑妄从之吧! > > 现在我们还是先来看看这个皋陶都做了些什么了不起的事情! > > 传说皋陶生于今天的山东曲阜,是尧舜时代一位和禹齐名的人物,活跃在豫鲁冀一带。根据《淮南子》、《抱朴子》等古文献资料的记载:“皋陶之状,色如削瓜”、“皋陶面如蒙箕”。 > > ……“皋陶马喙(huì)”。 > > ……“皋陶马口,其项若 孔子”。 > > ……“皋陶喑(yīn),为大理,天下无虐刑”。 > > 从上面的描述来看,这个皋陶长得实在不怎么样。“色如削瓜”,也就是脸的颜色如同削去皮的青瓜,青得发绿,“面如蒙箕”,就是脸拉得很长,像蒙了一个簸 箕一样,“马口”和“马喙”呢,就是说他的嘴巴长得很大很长,像马一样,“喑”,就是不大喜欢说话。想想看,这该是怎样一副令人望而生畏的奇特相貌啊! > > 今人刘宝才先生认为,人们之所以把他设计成这种奇特的形象,与他的执法形象及传说有关。传说皋陶聪明正直,能够洞察人情,善于断狱。他不但制定了我国最 初的刑法,而且还亲自担任了掌管司法和执法的“士”这一官职,断案决疑,非常公正。据说他断狱决讼的时候,手里总会牵着一只长着独角的名叫“獬(xiè) 豸(zhì)”的神羊,等到打官司的双方说完自己的理由之后,他便让神羊用角去顶那个理曲的人,被触的那个人就会被判败诉,而且从来没有出现过冤假错案。 > > 皋陶除了用这种奇特的方法办案之外,还创造了一种“画地为牢”的监禁犯人的方法。“画地为牢”就是用木棍在地上画出一片地方,让犯了罪的人待在里面服 刑。不知道是那时的人生性朴实呢,还是皋陶手中的木棍法力无边,倒也不曾听说过有“越狱”的事件发生。从此,“皋陶造狱,画地为牢”的传说就流传了下来。 > > 说到皋陶造狱,大家千万不要用现代人的司法理念和监狱的概念去想象皋陶造狱的情景,也不要把皋陶想象成封建时代里威风凛凛的大法官,动不动就把惊堂木一 拍,把犯人吓个半死。为什么呢?因为在皋陶那个时代,还处于族邦联盟时期,盟主族邦与联盟成员各族邦之间是一种松散的联盟关系,没有后人所想象的那种中央 与地方、天子与诸侯的臣属关系。也就是说,各个联邦成员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兄弟关系,如果合得来呢,彼此多走动走动,合不来呢,各走各的,谁也不求谁,谁 也不靠谁,套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离开谁都能活! > > 大概是皋陶断讼决狱公平公正,在族邦联盟中享有很高的威望,或者是担任仲裁者,或者 调停人时间很长,积累的断讼决狱的经验很丰富的缘故吧,当舜之时,为了解决当时邦国(也可以看做是城邑、邦、村落)之间的矛盾纠纷,和联盟部族内部之间的 矛盾纠纷,舜就命皋陶“作士”(做调停人、仲裁者),并且为当时的社会起草制定法律条文。皋陶受命之后,就依据“办案”经验和当时的社会习俗,很是认真的 制定了一些规则,作为“办案”的依据,当然,也就成了族邦成员要遵守的“刑法”。 > > 那么,皋陶为当时的氏族社会制定了哪些“法律”呢? > > 根据《尚书》里的记载,皋陶兴“五教”,定“五礼”,创“五刑”,立“九德”,亲“五族”。这些名目繁多的法律,现在看来也很简单,所谓五教即“父义、 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礼”即“吉、凶、宾、军、嘉”。吉礼即祭祀之礼;凶礼乃丧礼;宾礼是部落与部落联盟之间、部落与部落之间以及联盟之外的友 好部落之间的聘享之礼;而军礼就不同了,它是为组织氏族、约束大众的成军之礼;嘉礼为“饮食男女”之礼。“五教”、“五礼”的内容大都文质彬彬,属于文明 礼仪范畴,而“五刑”,就有点血淋淋的味道了。所谓“五刑”即“甲兵、斧钺(yuè)、刀锯、钻笮(zuó)、鞭扑”。甲兵,即对外来侵犯和内部叛乱的讨 伐;斧钺,系军内之刑,属军法;刀锯,系死刑和重肉刑;钻笮,是轻肉刑;鞭扑,是对轻罪所施行的薄刑。 > > 《史记·五帝本纪》载皋陶所作 的五刑是:“象以典刑,流宥(yòu)五刑,鞭作官刑,扑作教刑,金作赎刑。”据刘宝才先生《皋陶制刑研究》一文观点,象刑是皋陶在各族邦联盟成员共同遵 守的习俗基础上制定出的一种警诫性的图形,我想大概就是把受刑人的惨状画成图形公布出来,使人们有所惊棘,不敢贸然违犯,与我们现在的“交通事故画展板” 的功效相似;所谓“流宥”,就是用流放之刑代替死刑或肉刑,看来,流放三千里之类也是古已有之了;所谓“鞭”,就是刚才讲过的,至今仍然在使用的鞭刑; “扑”要比鞭刑要轻,但方式一样,想来打在屁股上滋味也不好受;“赎”就是用金,也就是铜来赎罪。由此看来,“以钱买刑”这一臭招由来已久。但不管怎样 讲,皋陶在习惯法的基础上整合出“五刑”,开我国刑法之先河,无疑是一大进步。 > > “九德”即宽而栗(lì)(秉性宽弘而有原则)、柔而 立(性情温良而能立事)、愿而恭(质朴而能尊贤)、乱而敬(有才而能敬事)、扰而毅(谦和而有主见)、直而温(正直而不傲慢)、简而廉(具大略而能务 实)、刚而塞(果敢而不鲁莽)、强而义(刚强而不任性违理)。皋陶制定的“九德”,内涵包括人的禀赋、气质、品德、才干等许多方面,是目前所知的我国历史 上最早考察、选拔公务员的标准。 > > 皋陶所谓的“九族”指的是处于氏族部落联盟核心地位的亲属部落。应该给朋友们说明的是,这时的“九 族”和封建时代的“九族”是不一样的。为什么要亲“九族”呢?因为那时的部落联盟是一个松散组织,联盟的权威没有可靠力量作后盾是维持不下去的,所以亲 “九族”也是当时历史条件下一项重要的政治策略。 > > 应该特别说明的是,从立法的基础上来讲,皋陶的“九德”、“五刑”也不是他自己一拍 脑袋想出来的,而且也肯定不是他一个人的智慧所能达到的,极有可能来自于当时的“精英”人物们的共同智慧,来源于氏族社会固有的风俗习惯,也就是说,皋陶 是参照当时氏族部落共同认可并且遵循的风俗习惯来制定刑法,所以,他制定出来的刑法,就具有自然性和普适性,因此上极容易为各族邦及其宗族成员所认可和赞 同,达到了立法的目的。从执法的实践来看,皋陶能够坚持法理人情兼顾,符合当时人类摆脱生存危机走向发展的需要。 > > 皋陶生活的年代是我 国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的最后阶段,正处于文明时代的门槛。皋陶对联盟制度和文化方面的改革作出了顺应社会历史发展潮流的重大贡献。那时,部落林立,号 称“万国”,信仰、习俗不一。他倡导并施行的“五教”、“五礼”、“五刑”、“九德”、“九族”,对于加强部落、部族间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和融合,促 进国家的产生,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皋陶的“五教”、“五礼”、“五刑”、“九德”、“九族”等成了春秋 儒家学说的重要源头之一,为儒学的 创始人孔子及其弟子奉为圭臬。正因如此,他才与尧、舜、禹一起,被后人尊为“上古四圣”。 唐玄宗当以李氏始祖皋陶为荣,在天宝二年(743)追封其为“德 明皇帝”。 > > 根据《史记·夏本纪》记载,禹根据皋陶的品德和功劳而举他为继承人,并且授政于他,让他实习做部落首长。但是,皋陶未能继 位就去世了,据说活了106岁,这在平均年龄只有30多岁的原始时代,的的确确是老寿星了!据说,禹为了表彰和昭显皋陶的功德,便把英、六一带封给了皋陶 的后裔。英,就是英山,即今天的湖北英山县,古代隶属于六安国(今安徽省六安市)。从此,皋陶氏后人宗族支系,在六安、英山乃至江淮大地一带繁衍。现在, 安徽省六安市城东七千米处的小庙村六合公路北侧遗存的就有皋陶的墓冢(zhǒn)。第三节 平准噶尔,进军新疆
从圣祖初年始,经世宗,在长达半个多世纪中,西北地区准噶尔部不断发生动乱,祸及西藏和北部蒙古。各部族、各派政治势力拥兵自立,相互争夺、兼并,进 而引发同清朝的大规模战争,构成了当时最严重的“边患”。前述噶尔丹、罗卜藏丹津、噶尔丹策零、策妄阿拉布坦等人,皆是西北边区风云一时的人物。他们发动 叛乱,制造动乱,无不遭到清朝的强有力的反击,他们都以失败告终。但是,清并没有从根本上彻底解决问题。特别是世宗时,与准部的斗争以罢兵和解结束,其分 裂势力得以保存下来。至高宗初年,尚维持和平来往的局面,不久,就被准部内乱、叛乱所打破。在准部上层王公贵族中,当力量重新聚集起来时,又死灰复燃,重 蹈覆辙。因此,战争再次不可避免。> > 长期以来,准噶尔内部纷争不已,强凌弱,骨肉相残,为争夺政治与财产的继承权,攻杀无休止,造成西北地区分合不定,难以安定下来。高宗时,因西北动乱,清朝被迫出兵干预,是为解决准部问题做出的又一次努力。> > 前叙雍正十二年(1734)秋,清朝与准噶尔部噶尔丹策零议和;乾隆三年(1738)冬,双方达成了协议,划分了准噶尔、喀尔喀蒙古各自牧地界限。但这 一和平局面维持未久,至乾隆十年,噶尔丹策零病死,准部陷入内乱,各王公贵族为争夺珲台吉(总汗)的最高权力,展开了残酷的厮杀,愈演愈烈,国家的安宁再 次受到破坏。> > 原来,噶尔丹策零有三子,他一去世,首先就在三子中爆发了争夺继承权的斗争。一部分贵族主张拥立其长子喇嘛达尔扎,但他 是庶出,不得立,而次子那木扎尔(勒)以母贵嗣汗位。因为年幼,由其同母姐姐乌兰巴雅尔辅政。这位新统治者虽然才12岁,却很残暴,随着年龄的增长,更加 狂肆,不听姐姐一再劝阻,反而下令将她囚禁起来,进而任意杀戮诸宰桑(办事大臣),引起诸台吉不满。于是,便合谋起兵,将那木扎尔(勒)废掉,立其庶兄喇 嘛达尔扎为汗。达尔扎一登上汗位,就把其弟那木扎尔(勒)处死了。同族台吉、已故名将大、小敦多卜策零两部后裔则谋立那木扎尔(勒)之弟策妄达什。事发, 达尔扎又把策妄达什与达什达瓦(小敦多卜策零之子)杀害。达什达瓦的部分属从被迫投向清朝。大敦多卜策零之孙达瓦齐因反对达尔扎而受到追捕。兵败后,达瓦 齐与同党阿睦尔撒纳逃入哈萨克。达尔扎遣兵三万前往搜捕,以除后患。达瓦齐等潜回故地塔尔巴哈台,组织精锐1500人,突袭伊犁,将达尔扎杀死,达瓦齐遂 夺取了汗位。这时,又有小敦多卜策零之孙济噶尔争汗位,达瓦齐逃出伊犁,“两酋争立,各征兵于诸部,诸部落莫知适从,国中大乱。”阿睦尔撒纳继续帮助达瓦 齐除掉了济噶尔,拥他回伊犁,重登汗位。> > 不久,阿睦尔撒纳与达瓦齐因争权而不相容,遂以兵戎相见。阿氏不敌,即于乾隆十九年(1754)秋,率部众2万余人、兵5000投入清朝。高宗准其内附,做了妥善安置。> > 准部内乱,已近十年。开始,高宗密切关注西北形势的发展,迟未出兵干预。当阿睦尔撒纳率辉特、和硕特、杜尔伯特三部之众请求庇护时,高宗断定时机成熟, 利用准部内乱,进取西北。自圣祖首战噶尔丹、再战策妄阿拉布坦,世宗三战噶尔丹策零,到乾隆十九年出兵前,已长达半个多世纪。清朝虽然在军事上取得了一系 列胜利,但在政治上仍然处于准噶尔王公贵族的统治之下,实际上,清朝并未真正取得对西北的统治权。准部作为一股强大的独立的军事政治势力,是动乱不已的重 要根源。高宗看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坚决主张:“宜乘机大举,雪两朝(指圣祖、世宗)之愤。”他强调:“此从前数十年未了之局,朕再四思维,有不得不办之 势。”> > 乾隆二十年二月,高宗命北、西两路出师,兵力共5万余,备马近17万匹、骆驼2万余头。阿睦尔撒纳被封为亲王,作为“向导”随大军出征,命为“定边左副将军”。> > 处于四分五裂的准部,难以集中整体力量对抗清军,特别是受到达瓦齐逼迫的诸台吉纷纷率众归服,还有原属达瓦齐的部众也在清进军途中先后脱离达瓦齐而向清 军投降。达瓦齐已呈分崩离析状态。清军西与北两路推进至伊犁西南180里的格登山(新疆昭苏境内)下,与达瓦齐所率万余兵马相遇。未及会战,清仅出动不足 30骑,乘夜突入,达瓦齐部迅即大乱,不战自溃,达瓦齐仓皇逃跑,其部万余人投降。> > 达瓦齐率残部逃到南疆。但清军统帅之一定北将军班第早已遣使南疆各城,通令他们捉拿达瓦齐。他逃到距乌什40里处,就被乌什城主维吾尔族人霍集斯擒获,于六月十四日献给了清军。班第命押往北京。清军仅以四个月,以最小的代价,迅速平定准噶尔全境。> > 十月,达瓦齐至京,高宗采取最为宽大的政策,予以特赦:封达为亲王,赐住宅一处,将圣祖第三子允祉的孙女嫁他为妻。高宗命他为御前侍卫,“终优容之。” 清朝对内地发动叛乱或参与叛乱的首要及骨干分子,必处以极刑。但对边疆少数民族中有叛逆行为的人,一般都采取宽大为怀的政策,即不杀不辱,甚至结为姻亲。 这就是化敌为友,化干戈为玉帛,收到了巨大的政治效果,影响深远。清代边疆保持长久安定,与清优惠的民族政策有直接关系。这不仅是清帝个人文化素养之高的 体现,而且也是他们对历代所行民族政策经验的深刻总结。> > 擒获达瓦齐,准噶尔部刚刚安定,岂料追随清军平叛达瓦齐的阿睦尔撒纳又图谋叛 乱,准部再次陷入战乱之中。阿是原西藏和硕特拉藏汗的孙子,实为拉藏汗长子丹衷之子,其母为策妄阿拉布坦之女博托洛克。当她怀阿时,其夫丹衷已死于伊犁, 其便改嫁给辉特部台吉韦征和硕齐,遂生下阿,阿便成为韦征名义上的儿子。及长,阿娶噶尔丹策零之女敦多布巴勒桑为妻。阿出身高贵,非一般台吉可比。他之所 以投清朝,积极参与平定准部之乱,实另有图谋。他为达瓦齐所败,无立足之地,不得不投清,而藉清军之力消灭达瓦齐,以谋取汗位。他的政治目标是取得对厄鲁 特四部的统治权即辉台吉(总汗),实质还是独立于清朝之外,保持以往的藩属关系。他的这一图谋却与高宗的政治主张背道而驰。高宗总结了圣祖、世宗两朝的政 治经验教训,已准备在解决达瓦齐的问题之后,“仍众建而分其力”。这就是:“各部各有汗,非有君臣之分也。”阿睦尔撒纳根本不理会清廷的政治方针,一意孤 行,力图重现先辈们根本无法实现的政治梦想,“必欲为四部总台吉专制西域”。他不待中央指令,俨然以“总汗”自居,“擅诛杀掳掠,擅调兵,不服赐衣翎顶, 不用副将军印,自用浑(辉)台吉菊形篆印”。他暗中指使哈萨克、布鲁特散布流言:非他“总四部,边不得安。”阿与其党羽,日夜谋划,已被发现。高宗密令班 第捉拿,就地正法。此前,高宗已命阿于九月至热河避暑山庄朝觐。班第密奏,请示在阿入内地时擒拿更易。班第遂催促阿速起程,并令喀尔喀亲王额林沁多尔济陪 伴同行。阿不得已起程,中途迁延。他曾私下托付额驸色布腾巴尔珠尔,代他上奏,请封以总统四部之意。约定七月下旬可得确信,现已到八月中旬,尚无任何信 息,“疑事已变,入境且得祸”,遂阴招其部众,叛逃而去。在他的煽动下,其同党呼应,已降清的部众又叛清,重镇伊犁失陷。班第处叛军包围之中,众寡不敌, 拔剑自刎而死;参赞大臣即原两江总督鄂容安以力弱不能自毙,命仆从用刀刺其腹死。巴里坤以西地区,得而复失;统领将士的重要统帅和参赞大臣或自杀,或被 害,或被俘,损失十分惨重。相关参考
从圣祖初年始,经世宗,在长达半个多世纪中,西北地区准噶尔部不断发生动乱,祸及西藏和北部蒙古。各部族、各派政治势力拥兵自立,相互争夺、兼并,进而引发同清朝的大规模战争,构成了当时最严重的“边患”。前
康熙帝即位同年——顺治十八年(1661年)的二月至十二月,郑成功命其子郑经留守金门、厦门等地,他亲自指挥大军进攻台湾,赶走了荷兰殖民者,收复了台湾,是为中国在历史上立下不朽的功勋的人。但由于郑氏政
清入关后,凭借其强大的武力确立起对整个中国的统治,同时实行剃发、圈地、逃人、迁海等民族高压政策,导致清初民族矛盾空前尖锐。康熙继位之后,南明最后一个政权永历政权也被清军消灭了,清王朝开始出现一统天
到了清圣祖康熙当政的中期,天下太平,国力强盛,为了加强对各级官员的控制,及时了解地方情况,康熙帝特别命令他的亲信官员用密折方式奏报情况。开始出现了清代特有的奏折制度。它是由皇帝特别指定的官员,将上
为了在顺治身后留下的一片狼藉中建立起一个足矣令世人所臣服的王朝,康熙帝采取了前文提到过的各种手段与措施,甚至亲自六下江南,开启清代帝王巡游江南的序幕。>> 李自成领导的农民大起义导致了朱明王朝的
雍正十三年(1735年)九月举行即位大典之时,他即焚香告天:“昔皇祖御极六十一年,予不敢相比,若邀穹苍眷佑,至乾隆六十年乙卯,予寿跻八十有五,即当传位皇子,归政退闲。”他的这种念头,部分原因是受儒
上蔡东门狡兔肥,> 李斯何事忘南归;>> 功成不解谋身退,>> 直待咸阳血染衣。>> 这是唐人胡曾的一首《上蔡》诗,大意是说像李斯这样智商一流的人居然不懂得功成身退的道理,一直等到大难临头
前面讲过,秦灭六国之心,自秦昭王时便已昭然若揭。从范雎向秦昭王献远交近攻的战略方针之日起,秦国君臣便把统一天下作为既定方针,一切攻战杀伐、外交计谋、人才去留无不“唯此为大”。范雎向秦昭王献策之时,
也许有的读者会问,秦人的始祖母真的会在这群年青俊美的少女中间吗?她姓什么,叫什么呢?你怎么知道她就是秦人的始祖母呢?> 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各位,秦人的始祖母真的就在这群年青俊美的少女中间,而且
秦国的始祖是秦非子,有人说秦非子乃是东夷人和戎人的后裔,善于养马,因此才被周孝王分封秦地,成为秦国的始祖。有些史籍也模模糊糊的,比如说《史记》中记载周孝王想分封秦非子为附庸专门养马,征求申候的意见。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