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饭局与验毒的讲究
Posted 皇帝
篇首语:人生的旅程就是这样,用大把的时间迷茫 ,在几个瞬间成长。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皇家饭局与验毒的讲究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皇家饭局与验毒的讲究
关于皇帝吃饭,另有一套专业术语:是绝对不准别人说错的。饭不叫饭而叫“膳”,吃饭叫“进膳”,开饭叫“传膳”,厨房叫“御膳房”。到了吃饭的时候——并无固定时间,完全由皇帝自己决定——我吩咐一声“传膳!”,跟前的御前小太监便 照样向守在养心殿的明殿上的殿上太监说一声“传膳!”
殿上太监又把这话传给鹄立在养心门外的太监,他再传给候在西长街的御膳房太监······这样一直传 进了御膳房里面。不等回声消失,一个犹如过嫁妆的行列巳经走出了御膳房。
这是由几十名穿戴齐整的太监们组成的队伍,抬着大小七张膳桌,捧着几十个绘有金龙 的朱漆盒,浩浩荡荡地直奔养心殿而来。进到明殿里,由套上自袖头的小太监接过,在东暖阁摆好,平日菜肴两桌,冬天另设一桌火锅,此外有各种点心,米膳,粥 品三桌,咸菜一小桌。
所谓的“摆谱”,不是东北人的摆家谱,而是摆菜谱。清朝标准御膳,每顿饭有120道菜,要摆三张大桌。此外还有主食、点心、果品等。后来,有的皇帝觉得这样太浪费,菜谱变少,120道减为64道;慈禧太后的老公奕詝当皇帝时的咸丰年间,又减为32道;奕詝死后,垂帘听政的慈安太后,再减为24道。
慈安太后死后,独揽大权的慈禧太后又摆起了谱,恢复了每顿饭百道大菜的老规矩,一顿饭少说要花200两银子。称皇帝吃饭时摆谱还有一层意思,就是每道菜名叫什么,掌勺的大厨是谁,在盘子边都要标得一清二楚。这样一是保证饭菜的质量,显掌勺的手艺;二是万一饭菜出了质量问题,比如有毒,追究起来也方便。
如今上等级饭店也会这样做,不知是不是学自皇家。皇帝的餐具也是有讲究的,以金银器为主,即使是陶瓷制品,也是上好的质地。其中,金质碗、碟、盘等器皿最能显示皇家的气派,故而皇家都喜欢“金饭碗儿”。如果改用其他质地的器皿盛饭菜,会惹主子生气的。
清顺治皇帝御制《端敬皇后行状》中透露了当初废掉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情况,原因之一就是她“癖嗜奢侈”,“尝膳时,有一器非金者,辄怫然不悦”。除了金器,银器在皇帝的餐具中,也占有很大比例。如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十一月初三日《御膳房金银玉器底档》所记的餐具如下——金羹匙1件、金匙1件、金叉子1件、金镶牙箸1双、银西洋热水锅2口、有盖银热锅23口、有盖小银热锅6口、无盖银热锅10口、银锅1口、银锅盖1个、 银饭罐4件、有盖银桃子6件、银镟子4件、有盖银暖碗24件、银盖碗6件、银钟盖5件、银錾花碗盖2件。
银匙2件、银羹匙13件、半边黑漆葫芦1 个、内盛银碗6件、银桶1件、内盛金镶牙箸2双、银匙2件、乌木筷10双、高丽布3块、白纺丝1块、黑漆葫芦1个、内盛皮7寸碗2件、皮5寸碗2件、银镶 里皮茶碗10件、银镶里5寸无分皮碗1件。
银镶里罄口3寸6分皮碗9件、银镶里3寸皮碗22件、银镶里皮碟10件、银镶里皮套杯6件、皮3寸5分碟10 件、汉玉镶嵌紫檀银羹匙、商丝银匙、商丝银叉子2件、商丝银筷2双、银镶里葫芦碗48件、银镶红彩漆碗16件。
从这份档案中可看出,乾隆所用餐具中,绝大部分都是银器。如果说皇家喜欢金,那是为了显示气派和高贵,而使用银器,则有很多实际功能。在中国历史上,并不乏皇帝被人在饭菜中做手脚而毒死的事件。《资治通鉴·晋纪八》(卷86)记载,汉惠帝司马衷,“食饼中毒,庚午,崩于显阳殿 ”。
所以,皇家为了保证食品安全,过去通常有两种办法,一是在皇帝用膳前让别人先尝,这差事往往是侍膳太监的份内事,叫做“尝膳”。如果有毒,皇帝就可躲开毙命的危险。再是,餐前验毒,常用工具就是银器。过去清宫盛装御膳的器皿外会挂一个小银牌,在拿开盖罩后,太监会当着皇帝的面,把银牌放进汤菜里试一下。
溥仪证实了这一点,“每个菜碟或菜碗都有一个银牌,这是为了戒备下毒而设的”。原来,如果有毒,银牌立刻就会变黑。现代科学已证明,这种方法是简单有效的。因为 银碰到硫化物会起化学反应,生成黑色的硫化银。过去常用毒药,如砒霜(三氧化二砷)在提取时往往含有硫化物,所以银器测毒很灵验。
一场饭局给治好 宋太祖赵匡胤失眠
中国人从古到今,向来讲究请客吃饭,丧葬嫁娶,生儿添女,乔迁之喜,合作交流等等都会请客吃饭,小到农户之家,大到国家政事,办事吃饭是常事。那么请客吃饭肯定是有目的的,无缘无故的谁请你吃饭?这目的有善意的也有恶意的,有的是冲着事,有的是冲着人。
大家都知道大宋的开创者是宋太祖赵匡胤,赵匡胤没有称帝之前是后周世宗柴荣(可惜死的早啊)的将领,世宗死后,军权完全被赵匡胤掌握,后周新主年幼,相信这时候已经有人给赵匡胤吹风了吧,赵匡胤本人应该也有篡位的念头了,权力还是最高权力的吸引力相信不会有多少人拒绝的了的。
机遇来了,边境传来紧急军情(至今都怀疑这军情是真的假的,因为陈桥兵变后也没说边境抗敌的事),敌国犯我边境,需要出兵迎战!这时候的后周朝廷,满眼望去,有名气又有能力领兵的,只有任殿前都检点,归德军节度使的赵匡胤。赵匡胤领旨率兵赴前线驻扎于陈桥驿,典故出来了,“陈桥兵变”。据记载是赵匡义和赵普背着赵匡胤干的,我觉得赵匡胤肯定是知道的,假装不知罢了。随后众将涌进赵匡胤大帐,典故又出来了,“黄袍加身”的给赵匡胤穿上了一件只有皇帝才能穿的黄色袍子,在赵匡胤半推半就拉拉扯扯后同意即位。七七八八安排以后回城正式即位称帝,国号宋。赵匡胤是为宋太祖!
赵匡胤称帝后有点睡不着啊,老想着自己作为后周的将领造了后周的反,那自己大宋的将领石守信,高怀德,王申琪等会不会也造大宋的反?作为政权转变的当事人,赵匡胤是明白的,明白权力的吸引力,明白功高震主的人什么心理,更明白即使将领不动心思,也难免将领的手下为了拥护之功教唆,劝谏,甚至兵谏。赵匡胤不就是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才称帝的嘛!越想越睡不着,叫亲信赵普来聊聊谈谈心,赵普这货是个聪明人,给赵匡胤建议说:陛下可以夺他权,收他兵,给他钱啊,好言相劝嘛!太祖点赞,好主意。
找了个机会,设了一桌饭局,请来了石守信,高怀德,王申琪等将领,一起吃饭,席间赵匡胤倒也坦诚,直接就说了,各位老伙计们啊我当了皇帝以后睡不着啊,我能当上皇帝你们都有拥戴之功,我不怀疑你们的忠心,但是如果你们的手下贪图富贵和拥立之功就跟当年你们拥戴我一样也拥戴你们称帝咋办?这明里暗里都说的明白了,不管你们想当皇帝还是你们手下拥戴你们当皇帝都有可能的,我不放心,睡不着,在那王权至上的时代,皇帝虽然言语柔和,却暗藏杀机,估计当时饭桌两边都安排好刀斧手了摔杯为号吧,军队驻地也是安排好了的,一软一硬两手准备,软的不吃就来硬的!同意交权或者不同意交权应该都有预案的,当臣子的一听还不吓孬了?
众将相信也听到什么风声或者有心里防备的忙做无辜状磕头谢罪,叫皇帝出个主意,该咋办?赵匡胤说,人活着不就是图个荣华富贵么,你们都把兵权交出来,我给你们女人,给你们钱,给你们地,几辈子都花不完,再结个秦晋之好儿女亲家。好好回老家清闲过个晚年,子孙后代也不愁吃喝。皇上都说到这份上了还能拒绝不?只能谢恩了。第二天上朝石守信等将领就交回兵权,带着皇帝的赏赐回老家了。这就是杯酒释兵权,一桌丰富的酒菜,一次君臣坦诚的谈心,(一场暗藏杀机的饭局?)就这么解决了赵匡胤失眠的问题!
个人觉得相对来说,赵匡胤在这一点上还是做的不错的,篡位不杀后周幼主,称帝不杀拥戴功臣。不过以说出了“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之言的赵匡胤来说,假如石守信等将领不识时务不交兵权,怕是另外一种结局了!
相关参考
中国历来每一场饭局都有它特定的目的和意义,让我们看看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十大饭局,究竟暗藏着什么玄机? 中国历来每一场饭局都有它特定的目的和意义,让我们看看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十大饭局,究竟暗藏
饭局现在已是网红词,相比大家也看了《饭局也疯狂》就讲述了饭局上引起的的各种尔虞我诈,泱泱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不乏一些有名的饭局,今天小编带大家就去看看历史上有名的饭局。1最不辱使命的饭局——渑池之会出席人
“全体公职人员不准参加20类饭局”的规定(浙江丽水版),最近网上很火,获得点赞无数,人民日报也进行了刊发。可是也有人问了,这不能参加,那不能参加,到底还能不能参加聚餐了?会不会参加了饭局,就无意间
1、最霸气的饭局―――煮酒论英雄 出席人物:曹操、刘备、关羽、张飞、赵云、许褚、张辽 饭局始末: 东汉末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势力大;刘备虽为皇叔,却势单力薄,为防曹操谋害,不得不在住处后
按现在的市值,一两黄金大约价值1万5千元,五两黄金7万5千元。青楼名妓陈圆圆的饭局出场费应是7万5千元,在饭局上唱一首歌也是这个价钱。她被买断的身价应为1千5百万元人民币。毋庸置疑,如今“明星饭局”是
皇亲田宏遇从苏州买下陈圆圆带到北京后田就死了。有人说吴三桂“闻陈圆圆艳名,派人到京从田府将她买去,送往宁远。她到了宁远后,心情抑郁,又过不惯关外生活,不久病死”。大顺军进入北京时她已在宁远早死。也有人
饭局文化是中国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在中国社交文化非常微妙的一部分,正所谓拿人手软吃人嘴软,所以在中国没有什么事是不能用一顿饭解决的,不管是古代还是现在,只要是在人际关系中遇到的问题,很多丰功伟...
饭局文化是中国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在中国社交文化非常微妙的一部分,正所谓拿人手软吃人嘴软,所以在中国没有什么事是不能用一顿饭解决的,不管是古代还是现在,只要是在人际关系中遇到的问题,很多丰功伟...
“明星饭局”并非如今才出现,类似这样以炫富和娱乐为目的的畸形饭局古已有之。只不过现在的出场费之巨令人咂舌。这让古代即便是最美的青楼大牌名妓也难以望其项背。而一般姿色的青楼歌女就不用说了。那么,古代青楼...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改变中国历史的三场饭局,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NO.3青梅煮酒论英雄青梅煮酒论英雄可并非是小说中杜撰的事迹,而是汉朝末年真实发生的故事。根据《三国志·先主传》所载:“曹公自出东征,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