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位执掌大权的宦官赵高

Posted 诏书

篇首语:没有口水和汗水,就没有成功的泪水。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第一位执掌大权的宦官赵高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第一位执掌大权的宦官赵高

2、执掌朝政的何进为何被宦官所杀?犹豫不决最要命

第一位执掌大权的宦官赵高

赵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秦朝时期的太监。赵高是赵国人,出身卑微。他的父亲因犯重罪,不仅自己被处以宫刑,而且也连累赵高的母亲被罚为官家奴婢,后来赵母与人野合生下了赵高。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大规模充实后宫,嫔妃多达万人。庞大的后宫需要众多的太监来服务,阉割去势的太监由此广泛使用于宫廷,太监制度逐步完善。

当时为了补充后宫服役者的队伍,一些战败国的太监也与宫中美女一样作为战利品归入秦朝宫廷。赵高就是在秦灭亡赵国后,作为阉宦被掳入秦的。由于他身体强壮,又粗通法律,很快得到了秦始皇的信任,被任命为中车府令。

秦始皇三十六年(公元前211年),东郡落下一块陨石,上书"始皇帝死而地分"几个大字。不久,秦始皇的使者从关东夜经华阴时,又有人持玉璧拦住使者说:"秦始皇今年将死!"连续发生的不测之事,使秦始皇深感不安,急忙命人占卜,卦辞说只有外出巡游方可化凶为吉。

秦始皇听信了术士之言,于秦始皇三十七年出京巡游,次子胡亥及丞相李斯陪同左右,赵高以负责皇帝乘舆的中车府令身份随驾出行。

当车驾行至平原津时,秦始皇突患重病。他自感时日无多,急令赵高给长子扶苏发诏书,让其把所属部队交由大将蒙恬掌管,然后迅速赶往咸阳办理后事并继承皇位。

诏书尚未送出,时年五十岁的秦始皇即病亡于沙丘平台。丞相李斯认为宣布秦始皇的死讯恐怕会引发全国的混乱,决定秘不发丧,而命令车骑加快向咸阳进发。

李斯的这一策略为赵高实施偷梁换柱的计划创造了难得的机会。他深知为人正直的长子扶苏对自己不屑一顾,手握兵权的大将蒙恬又与扶苏关系亲密。

相反,次子胡亥却跟随自己学过书法与法律,一旦胡亥继位,自己必将得到重用。赵高决定冒险扣留秦始皇遗诏,进而谋划胡亥继位,以保住自己的政治地位。为了达到目的,赵高首先争取到大权在握的丞相李斯的支。

然后与李斯、胡亥一道,诈称始皇遗诏,立胡亥为太子,并恶毒地伪造了令扶苏与蒙恬自杀的遗诏。为人忠厚的扶苏与三代功臣蒙恬接到诏书后先后被迫自杀,成了赵高"沙丘之谋"的牺牲品。

阴谋得逞后,赵高以胜利者的姿态回到了咸阳,随后向天下宣布了秦始皇驾崩的消息,宣布胡亥即皇帝位,史称秦二世。赵高作为拥戴秦二世上台的头号功臣,自然受到了胡亥的宠信,被任命为中书令,身居列卿之位,成为朝中的实权人物。

为了堵住众大臣与诸皇室公子对矫造诏书的怀疑与不满,赵高与胡亥对众人展开了残酷无情的诛杀。继扶苏、蒙恬之后,蒙毅、右丞相冯去疾、将军冯劫等功臣纷纷以莫须有的罪名被处死,还有难以数计的人被株连。

同时,赵高对皇室诸公子、公主也不放过,十二位公子"戮死咸阳市","十公主死于杜",公子将闾在被逼自杀前仰天大呼无罪,然后与其兄弟三人流着眼泪拔剑自杀。

执掌朝政的何进为何被宦官所杀?犹豫不决最要命

公元189年,以大将军何进为首的外戚势力,已经和以蹇硕、赵忠为首的宦官势力到了难以共存的时候。就在这一年汉灵帝死去,少帝刘辨即位,由少帝之母何太后听政,少帝之舅大将军何进辅政。在当时,何进手握天下大权,已经有了出兵剿杀宦官的权势,并且有少帝刘辨在手,可以依据自己的需要编造所谓诏令。加上当时以袁绍为首的贵族集团都团结在何进周围,支持何进除掉宦官集团。可是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下,何进为什么还犹犹豫豫,难以下定决心,以至于最终被宦官集团抢先下手,身首异处呢?

何进并非不想除去宦官,他也知道宦官集团和自己已经是水火不容,二者只能有一生存。何进和蹇硕的竞争,不仅仅是两人之间的争权夺利,更是以少帝刘辨和少帝之弟渤海王刘协为首的政治集团之间的斗争。在汉灵帝晚年,因为多个儿子都连续死去,于是,当何皇后生下刘辨之后,就没有在皇宫抚养,而是放到了宫外秘密抚养。而王美人生了一个儿子,则由汉灵帝之母董太后亲自抚养。两位皇子一个有何皇后支持,一个有董太后支持,让汉灵帝左右为难。经过一番考察之后,汉灵帝觉得刘辨举止轻浮,没有作为皇帝的威仪,就想让刘协继任太子。不过还没有最后确定。当时,何进担任大将军,保护着自己的外甥刘辨,汉灵帝为了包拯刘协的安全,就把孩子交托给当时担任西园新军首领的蹇硕。继承人的事情还没有最终搞定,汉灵帝就撒手而去了。

于是,谁能够抢先即位,谁就在这场皇权的争夺中占据了控制权。蹇硕身在皇宫,得知汉灵帝死去的消息之后立刻封锁宫门,禁止消息传递,然后派人召唤何进入宫。何进不明真相,就驾车前往。来到皇宫附近,何进看到前方有许多士兵,皇宫仿佛已经有大变发生。当时,蹇硕为了打消何进的疑虑,派遣自己的几个心腹去迎接何进,其中就有他的司马潘隐。没想到潘隐这个人和何进的私交不错,两人见面潘隐就一个劲的使眼色,何进立刻明白此去皇宫,必定是个陷阱。何进立刻调转马车,抄近道奔往自己率领的军营,并且派军队将各郡国在京城的官邸全部都控制起来,严防诸侯王和蹇硕勾结。刘辨是皇后之子,属于嫡出,在皇位继承上自然具有优先权,何况此时朝廷公卿都投靠了何进的怀抱,于是何进率领兵马,拥入皇宫,武力拥立刘辨登基。但是,蹇硕手中拥有西汉最强大的西园新军,校尉基本上是蹇硕的亲信。只要蹇硕有新军在手,何进就不敢贸然行事。但是,蹇硕不除,何进难安。

就在何进苦恼的时候,宦官集团内部却出现了分裂。宦官集团可以分为两大派,一派是以蹇硕为首的西园新军势力,控制京城禁军;一派是以赵忠为首的中常侍势力,控制皇宫。当刘辨即位之后,中常侍郭进因为与何进是老乡,平常关系也不错,就劝说首领赵忠,他们认为刘辨即位了,何进有大义在手,左右朝政,要正面交锋,自己一方胜率不高;而何进真正痛恨的只有蹇硕,只要蹇硕死了,何进就会放过其他宦官了。于是,在中常侍赵忠等人与何进的联手进攻下,蹇硕被捕杀。何进接管了西园新军。蹇硕一死,董太后就孤掌难鸣,于是何进又除去了董太后一党,使得刘协成为光杆司令,因为是刘辨仅有的弟弟,并且没有什么势力,刘协得以苟延残喘,活了下来。此时的何进,志得意满。袁绍在这时提出,希望何进趁着大好形势,把宦官全部诛杀,何进自然就有些犹犹豫豫了。

袁绍给何进讲了汉灵帝初年外戚窦武的例子,窦武曾经说过要诛杀宦官,可是行事不够谨慎,被宦官抢先下手杀了。而现在呢,何进要除去宦官的消息早就天下皆知,到了这种地步还不下决断,只会贻误战机,误身误国。何进提出,我去问问妹妹何太后吧,看看她的意思如何。何太后和蹇硕的关系自然也是水火不容的,不过和赵忠、郭进等人还算过得去。都在皇宫里,就算是在以前汉灵帝在世时期,赵忠等人对自己也算客气。当董太后倒台,赵忠等人更是整天都围着何太后转,表示忠心,献上财宝。加上何进的弟弟何苗与何进关系一向不好,何进掌权之后也确实没有加封弟弟,于是何苗怀恨在心,就和赵忠等人联手。赵忠等人每天都在何太后面前说何进的坏话,主要是说何进如何如何目无太后,妄自尊大,同时纷纷称赞何苗如何如何谦虚谨慎,尽心国事,堪为大用。

于是,何进向何太后建议全部撤换所有中常侍和高品阶宦官首领的时候,何太后就很不高兴了。何太后认为,祖宗之法不可变,汉朝从来都是宦官掌握宫廷,先皇刚刚去世,怎么能够罢黜先皇喜爱的一些中常侍呢?何太后的观点冠冕堂皇,何进也不好辩驳。何进和何太后,本来就是一条绳子上的两个蚱蜢,彼此依存,既然何太后认为中常侍不会危害到何家,那就暂且等等吧。时间一天天过去,那些曾经向何进进言诛杀宦官的官员坐不住了。只要赵忠等中常侍在政权更迭的巨变中活了下去,那么自己就注定了死路一条。于是以袁绍为首的官员整天在何进面前嘀咕,何进又是一个耳根子软的人,听到那么多人都来劝说自己,又有点心动了。看到何进还是下不了决心,袁绍干脆假传何进的命令,下令天下郡县抓捕中常侍的亲属,何进和中常侍的矛盾立刻变得尖锐起来。何进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于是想在八月的戊辰日正式宣布诛杀所有中常侍。

当时中常侍的另一位首领张让的儿媳妇是何太后的妹妹,得到了这个消息。所有宦官头目都聚集起来,放下彼此之间的矛盾,共同商议对策。他们家传何太后的命令,宣召何进入宫。何进自以为天下军权都在自己手中,毫无戒心的入宫了。入宫之后,张让等人命令几十个人拿着兵器,埋伏在皇宫里的官员办事处。等到何进一进门,就抓了起来。张让等人关上宫门,责问何进:“现在天下确实大乱,可又不是我们几个人就能造成的。何况当日先帝曾经与何太后有矛盾,不是我们从中调解,哪有你们今天的富贵。你现在却想把我们赶尽杀绝,你也太过分了吧!”

张让等人杀掉何进之后,下达命令,任命自己的心腹担任负责京畿安全的官员,一些官员觉得奇怪,张让等人就把何进的脑袋扔了出来。何进本来可以不死。他既有皇权在手的政治优势,又有朝廷众臣支持的资源优势,袁绍、曹操、荀攸等人可都曾经在何进的手下讨生活。可是有如此大好形势,却落得身首异处。

何进出身贫贱,没什么文化,更谈不上什么政治修养,登上高位只是因为命好,当然还有杀人保命的生理本能。但是一旦遇上稍微有些脑子的政客,何进就玩不转了。看蹇硕之死,本是因为宦官内部斗争,何进却以为是自己威名所致,可谓不智。有贤才辅佐却不能任用,曹操多次建议诛杀宦官,且不同意调外兵入京,何进却不能合理采纳,可谓不明。面对妹妹何太后的劝说,优柔寡断,可谓妇人之仁;面对郭进、赵忠等人的谄媚言辞,陶然自醉,可谓小人之见。如何何进被杀,实在是毫无意外,理所当然。其实整件事情当中,袁绍倒是个狠角色。不过狠虽然狠,却依旧是政客面目。假托何进命令诛杀宦官,看似为了国家,其实为了自保,袁绍的小在此一览无余。

相关参考

一胜一败细节相似 诸葛亮侄子诸葛恪两次与魏作战

...掌大权。新上台的都是绝顶高手,隔江相望,谁才是天下第一呢?诸葛恪始终有个梦,就是建功立业,称霸天下。251年,魏国司马懿病逝,儿子司马师执掌大权。252年,孙权去世,诸葛恪执掌大权。新上台的都是绝顶高手,隔江...

赵高并非宦官 而是赵国后裔计划灭秦主谋

赵高是第一流的书法家、文字学家,也是精通法律的专才,他体魄高大强壮,骑术车技精湛,武艺非同寻常,是秦帝国宫廷中不可多得的文武双全的人材。赵高是沙丘之谋的主谋,也是未来毁灭秦帝国的主要人物,有关赵高的身

是灭秦的主谋 赵高不是宦官而是全才

   赵高是第一流的书法家、文字学家,也是精通法律的专才。他体魄高大强壮,骑术车技精湛,武艺非同寻常,是秦帝国宫廷中不可多得的文武双全的人材。  赵高是沙丘之谋的主谋,也是未来毁灭秦帝国的主

不是宦官而是全才

赵高是第一流的书法家、文字学家,也是精通法律的专才。他体魄高大强壮,骑术车技精湛,武艺非同寻常,是秦帝国宫廷中不可多得的文武双全的人材。赵高是沙丘之谋的主谋,也是未来毁灭秦帝国的主要人物。有关赵高的身

计划灭秦的主谋赵高并非只是单纯宦官,还是赵国的后裔

赵高是第一流的书法家、文字学家,也是精通法律的专才,他体魄高大强壮,骑术车技精湛,武艺非同寻常,是秦帝国宫廷中不可多得的文武双全的人材。赵高是沙丘之谋的主谋,也是未来毁灭秦帝国的主要人物,有关赵高的身

全因诸葛亮执掌大权

有一句话叫做“扶不起的阿斗”,是说一个人怯懦、没主见、没骨气、没作为,是一滩扶不上墙的烂泥,不值得人们寄予希望,更没有必要把心思花费在这样的人身上。阿斗名字叫做刘禅,是三国时期蜀汉政权的第二代皇帝,在

揭秦丞相赵高灭秦之谋指鹿为马政权

秦始皇死后,宦官赵高想趁机图谋不轨,篡夺朝中大权。他先是隐瞒秦始皇的死讯,假传圣旨,命皇长子扶苏自杀,扶持年幼的皇次子胡亥当上皇帝。随后,他以阴谋手段杀害了丞相李斯,自己当了丞相,掌握了秦朝廷的实权。

一代宦官赵高

赵高出生于赵国,是赵国贵族的后代,可以说生活上无忧无虑,可惜好景不长,公元前228年,秦兵灭掉赵国,赵国的王公大臣及贵族也都沦为俘虏,赵高也不例外。从此,赵高结束了他的悠闲生活,过上了备受折磨的囚徒生

赵高的故事:宦官小人赵高乱秦政

  从古到今,君子与小人都是永远对立的冤家。君子人人景仰,小人则人人痛恨。孔子曾经说过“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按理说,只有像君子这样人格高尚的人,才能成就大事,而小人就该越沉论。但是,在传统社会里

差点谋朝篡位成功 中国第一位外籍太监朴不花

太监是古代中国的特殊产物,在皇宫中是牺牲品,这是一种极不人道的做法,也体现出封建王朝的极端残忍。一些贫苦出身的百姓为了生存,不惜伤害自己的身体,进入皇宫中服侍皇上以及皇亲。但在历史上,也出现过多位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