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失足千古恨

Posted 皇帝

篇首语:愿你成为自己喜欢的模样,不抱怨,不将就,有自由,有光芒。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一失足千古恨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一失足千古恨

2、世人只知“一失足成千古恨”的恨,卻少有人知後一句的苦,都是淚

一失足千古恨

李斯是个天分很高的人,佐助秦始皇统一天下彪炳千秋。不过再聪明的人只要贪图利益,往往也会受辱。即使如李斯这样的人,也会被人忽悠的无可无不可。

故事是这样的:当时秦始皇刚死,赵高想让胡亥做皇帝,但是又害怕丞相李斯不答应。

于是对李斯说:“始皇去世,赐给长子扶苏诏书,命他到咸阳参加丧礼,并立为继承人。我不想让扶苏继位。皇帝赐给长子的诏书和符玺都在胡亥手里,立谁为太子只在于你我的一句话而已。元芳,你怎么看?”

李斯当然不赞成,说这是亡国之论。赵高一看小样,我还治不好你,就问:你想不想长久荣华富贵,说:“您自己估计一下,和蒙恬相比,谁有本事?谁的功劳更高?谁更谋略深远而不失误?天下百姓更拥戴谁?与长子扶苏的关系谁更好?”

接着又说:“我本来就是一个宦官的奴仆,有幸能凭熟悉狱法文书进入秦宫,管事二十多年,还未曾见过被秦王罢免的丞相功臣有封爵而又传给下一代的,结果都是以被杀告终。

皇帝有二十多个儿子,这些都是您所知道的。长子扶苏特别有本事,即位之后一定要用蒙恬,很显然,您也会被罢免。

不过如果是胡亥,那就不一样了,我是他的老师,我了解这个人,他聪明仁爱,轻财重士,心里聪明但不善言辞,竭尽礼节尊重贤士,在秦始皇的儿子中,没人能赶得上他。”李斯还是不答应。

赵高说,我看你不想活了,继续冷冷地说:“现如今天下的权力和命运都掌握在胡亥手里,我赵高能猜出他的心志。更何况从外部来制服内部就是逆乱,从下面来制服上面就是反叛。顺者昌逆者亡,您怎么连这些都没看到呢?”

李斯语重心长地说:“废长立幼,是天下不安定的因素。我听说晋代换太子,三代不安宁。我李斯还是人啊,怎么能参与这些阴谋呢!”赵高说:“上下齐心协力,事业可以长久,内外配合如一,就不会有什么差错。

您听从我的计策,就会长保封侯,并永世相传,现在放弃这个机会而不听从我的意见,一定会祸及子孙,您到底想怎么办呢?”

李斯仰天长叹,挥泪叹息道:“唉呀!偏偏遭逢乱世,既然已经不能以死尽忠了,将向何处寄托我的命运呢!”于是李斯就依从了赵高。

后来李斯和赵高共同尊胡亥为皇帝,并且杀死了长子扶苏和大臣蒙恬等。当然还有秦始皇的其他儿子女儿。正在李斯窃窃自喜的时候,屠刀再一次架在了他的脖子上。

二世二年七月,李斯被判处五刑,判在咸阳街市上腰斩。李斯出狱时,跟他的次子一同被押解,他回头对次子说:“我想和你再牵着黄狗一同出上蔡东门去打猎追逐狡兔,又怎能办得到呢!”于是父子二人相对痛哭,三族的人都被处死了。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李斯是一个著名的政客。他没有想到其实政治家的话是不算数的,有的只是说说而已。

只因为盲目相信了赵高的言论,李斯曾经看不起赵高,因为自己是大秦朝的功臣,而赵高不过是刀笔小吏,甚至是个不长胡须的假男人,如此岂能和自己相提并论。

不过在赵高的威逼利诱之下,李斯一步步划入万恶的泥潭,最终不能自拔,终于得到了不愿看到的结果。可见人不能有贪欲,更不能做坏事,否则,必然被别人俘虏。最后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

世人只知“一失足成千古恨”的恨,卻少有人知後一句的苦,都是淚

古詩詞的世界裏,有許多出了名的悔恨,而且不少是一悔就驚豔了千年。先有李商隱《嫦娥》中的一悔,“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嫦娥的悔恨到了李商隱筆下,化爲了夜夜的悽美;後有無名氏所作,杜秋娘所唱的“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此話一出,世人的執行力立馬就起來了;還有王昌齡的“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這個悔到底是真還是一時相思的賭氣話,不得而知,但確實說中了不少女子的心思。

然這些悔恨與當年明代最強段子子唐伯虎的驚世一悔相比,還是少了點兒味道。說唐伯虎是段子手,是因爲一生不羈的他確實是金句頻出,從“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到“冤家宜解不宜結,各自回頭看後頭”,他總是能用最俗的語句,道出最深的道理。

而關於悔恨,唐伯虎也是自有一番感觸,他說自己的悔是“一失足成千古恨”,這7個字的恨世人皆知,卻少有人知道後一句的苦,後一句就是:再回頭是百年人,可謂字字都是淚。這兩句詩也是唐伯虎最出名的兩句,雖沒寫完只有14個字,卻流傳了千年,至今仍常被我們所用。

這兩句詩後來被清代才子魏子安在小說《花月痕》中一改,便成了一句: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頭已百年身。用來比喻一個人一生中若是犯了一個嚴重的錯誤,就無法回頭,終將成爲一生的遺憾。

那麼到底是什麼事讓唐伯虎有如此的體會,連用了“千古”和“百年”兩個極限量詞?這要從他29歲那年的鄉試說起。唐伯虎出生於蘇州吳縣,父親在當地開了個酒館,供他上學,而他也是少年有才,16歲時就以州內第一的成績入省求學,29歲時得了鄉試第一,未來對他來說本是一片美好。

可是高中解元的他,卻在此時在因科場舞弊案被抓。後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考官被抓,一干人等都紛紛下獄,而唐伯虎的解元之名也被取消。過了幾日,因爲沒有證據證明他直接參與了舞弊案,他被放了出來,出來後他便說了這句: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頭是百年人。這段傳奇被心錄在《明史·文苑列傳·唐寅》中。

被放歸後的唐伯虎失去了鬥志,再加上家裏的一系列變故,讓他流落江湖,成了一個以詩畫爲生的天涯漂泊人,可以說這一樁舞弊案毀了他的一生。雖然後世不少文史學者對當年這是否爲一樁冤假錯案分析不斷,但畢竟事隔500多年,是是非非或許已不重要。重要的是當年那位“江南四大才子”之首的唐寅,已經在民間成爲了一代畫師,這就夠了。

“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頭是百年人”,有許多悔恨並非是自己的選擇,只願當選擇權在我們自己手上時,我們能做出讓自己10年,20年後都不後悔的決定。願這14個字,大家永遠都不會用在自己身上。

相关参考

代善一失足成千古恨,因听信妻子谗言,丢了到手的太子之位

天命五年(1620年)九月,后金军政要员中间,传播着一条令人震惊的秘密消息:太子被废了。这个太子指的是谁呢?他就是功勋卓著的古英巴图鲁代善。这起事件的发生关系到后金的政局问题,因此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思

世人只知“一失足成千古恨”的恨,卻少有人知後一句的苦,都是淚

古詩詞的世界裏,有許多出了名的悔恨,而且不少是一悔就驚豔了千年。先有李商隱《嫦娥》中的一悔,“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嫦娥的悔恨到了李商隱筆下,化爲了夜夜的悽美;後有無名氏所作,杜秋娘所唱的

贪官恨他入骨 若不是他清朝200年前就亡了

说起清朝,被电视剧洗脑的我们最先想起的就是康熙和乾隆,他们在我们眼中,光芒四射,号称开启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康乾盛世,尤其是康熙,被称为千古一帝,但今天我们要说的是另一位皇帝——雍正,如果你接着往下看,就

三国被羞辱致死的曹魏大将是谁

自古以来,将军战死沙场都是一件成全名节之事,马革裹尸还更是一种英勇和壮烈。当然,能够建功立业,受赏封侯从而终生得享尊荣也是一名战士所愿。然而,有的人立有赫赫战功,也被拜将封侯,却由于一失足成千古恨而没

千古一帝冉闵帮汉人度过亡族之灾却被曲解千年

...虽只要2年,却使汉人躲过了一场亡族灭种的浩劫。可谓千古一帝

千古一帝冉闵帮汉人度过亡族之灾却被曲解千年

...虽只要2年,却使汉人躲过了一场亡族灭种的浩劫。可谓千古一帝

曹魏手下一猛将,因做错一件事,使自己身败名裂,令曹操彻底寒心

古人云:“一失足成千古恨。”有些人英明一世,却只因一时的糊涂而遗憾终身,甚至下场非常凄惨。三国时期,曹操手下人才济济,不论是文臣还是武将,都远超刘备和孙权。其中有一位猛将,他位列五子良将之一,深得曹操

溥仪不恨孙中山,不骂袁世凯,唯独对一个人恨得咬牙切齿

  爱新觉罗·溥仪是满清的末代皇帝,也是最年幼,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在继承皇位三年之后,还没有成年的他,就不得不接受末代皇帝的命运了。虽然自己的江山是孙中山和袁世凯联合推翻的,但是

努尔哈赤“七大恨”指什么

努尔哈赤“七大恨”指什么?“七大恨”有何意义?  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以十三副甲胄起兵,统一女真,后又以“七大恨”誓师伐明,开始征伐明朝之路。后来这一壮举在他孙子顺治帝时期实现,“清”入主中原,

“扶不正的阿斗”临终恨快乐没有一百年

>>  西晋泰始七年(公元271年)洛阳城外一个不算豪华的庭院里,有一个六十六岁的老头行将就木了。很少有人知道这个默默无闻的老头竟是蜀汉的皇帝刘禅。他在奄奄一息的时候,很庆幸自己能够得享天年,虽是亡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