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接班人问题的神秘解读
Posted 先帝
篇首语: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秦始皇接班人问题的神秘解读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秦始皇接班人问题的神秘解读
秦始皇接班人问题的神秘解读
接班就是接气,接不上班就接不上气,一个政权到接班人阶段就是到了接气阶段,一口气接不上,帝国就窒息了,完蛋了,秦王朝就是这样的。我们来看看秦始皇父子的案例。
秦帝国的灭亡,据说是管理方面接不上气,古人总结:“仁义不施。”所谓仁义,就是一套用来接气的新管理思路,新管理措施,结果没接上,导致“攻守之势异也”,最后走向灭亡。
作为秦帝国的第一代领导人,秦始皇是不是未曾想过换一口气,改变秦历来奉行的暴力统治措施。然而,“暴”在某个历史阶段其实是一种合理的管理制度,秦始皇作为统一王朝的第一代管理者,六国刚刚灭亡,而秦对于他们而言,完全是一个外来的武装政权,民间反抗情绪持续发酵,反抗武装也相当活跃,在这个坐稳江山的关键阶段,对异己力量实施暴力打击,实施暴力管制,是每一个想要立足的新生政权都不得不去做的,虽然暴力可能导致统治危机,但没有适度的暴力更会连统治都谈不上。
问题在于,维系一个政权的可持续发展,在稳固下来之后,就得实行管理转型,要换一口气,第一代国家元首嬴政,有没有这个打算?从历史的记载来看,是找不到蛛丝马迹的。但有一点迹象表明,秦帝国内部对于秦的暴力政策,并非铁板一块,而是有分歧的,而这个分歧的代表就是公子扶苏。始皇三十五年,即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坑杀术士,也就是史上所传说的坑儒,管理层内部就出现不同的声音,公子扶苏向父亲提出抗议:“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这是秦管理层内部对暴政管理制度发出的第一个反对的声音。秦始皇对这种政治诉求的态度是:“怒”。
扶苏姑且算是一个改良派,秦始皇对这一派人的代表实施了政治流放,扶苏被派遣去北部军区当“政委”,辅助总司令蒙恬开展守边工作。秦始皇的这种安排应该是颇具用心的,他可能意识到秦一贯实行的暴力政策还有很大的惯性,而且在他手上还会达到巅峰,不可能在他任上结束,嬴政必须利用这股政策的力度和惯性,奠定一个国家的法制基础,打造好政治框架,乃至一切的经济基础。
而当时执行暴力高压政策的,不止是秦始皇一人,还有一个集团,这类人占据政权的高地,覆盖全国的行政司法军事领域,扶苏在他们眼里无非是一个异类。秦始皇也许觉得有必要将扶苏保护起来,而最好的保护就是边缘化,安排到边疆地区去,而且在流放扶苏后,一直没有确定新的接班人,这其实是秦始皇为实行管理转型而下的重要一步棋。
还有重要的一点,扶苏到边疆地区不是纯粹的文职人员,而是和秦帝国最强大的军团结合,等于给了他一个利器,方便他适当的时候操作。
而在完成这个政治小动作的同时,秦始皇的政策似乎没有松动,但他的心态似乎在改变,有一个这样的细节:
就在流放扶苏的第二年,秦始皇收到一块玉璧,同时还收到一条信息:“祖龙明年死”,这是民间对暴力政策的一种情绪反弹,希望管理者第二年就死。奇怪的是,秦始皇并没有像往常那样组织各种力量在民间实施搜索和屠杀,他的反应是“默然良久”,他可能是在反思现有政策了。一代暴君的非暴力反应,说明当时的暴力政策在疲软,执行人的心态也在疲软。
对于扶苏的保护和重视,不是笔者的猜测,历史上还是揭示了答案,秦始皇死于视察工作的专列上,最后指令就是:长子扶苏回咸阳主持丧事。这点睛一笔把所有谜团都解释清楚了,在秦始皇心里,扶苏其实就是真正的接班人。
而赵高对此的解读也说明了问题:丧事主持人当然是新的国家领导人。以赵高为首的官僚,是暴政政策既得利益者,从他们的恐慌反应来看,秦始皇确实想更换管理作风了。因为扶苏是当时众所瞩目的仁义政治路线执行人,是政治路线的转换者,民间对扶苏将来改变管理路线有着相当的期待,以至于后来的陈胜吴广还要打着他的旗帜。
政治政策将会大变,对于原有的班子,有着发展眼光的先帝,是没有兴趣去保护的,先帝注重的是发展规律,而不是老友情谊,该牺牲的就牺牲吧,也许先帝早就做好让原有班子陪葬的打算,这引起了旧有官僚机构的恐慌。扶苏一旦回归,出于自保,他们必须出手,因此导致灵位前矫诏,拉拢立场不稳的李斯,扑杀前一代元首指定的接班人。
老臣李斯的心态极其复杂,在先帝的眼里,他应该是新班子的成员,然而,老李在某个时候是个很不聪明的人,他把自己和旧有班子捆绑得太紧了,缺乏一点超然的姿态。在关键的时候只想到自保,而不是想到开创政治新局面,他居然屈从了,一个政治人物自私到这个地步,充分暴露了他是政客而非政治家的面目。老李的格局还是没有跳出仓库老鼠的境界。
有人可能奇怪,秦始皇指定一个政策风格完全和自己相左的人继位,为什么呢?政治这玩意很奇妙,上一代元首眼中的接班人,不一定是忠实执行他路线的人,有智慧的元首不一定注重自己政策的顺延,而是注重政策的自然转换,他可能会找一个能改变的人,而不是找一个坚定继承的人。因为有些事情在先帝任上不方便做,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任务,要给后来人空间。瞧瞧叶利钦指定普金,你就明白了。
赵高的得逞,秦帝国没有及时完成转型,一者因为秦皇的猝死,还来不及动手给扶苏开路;二者因为缺乏沟通,无法断定扶苏有没有领悟父亲流放他的政治动机。倒是北部军区司令蒙恬点明了,当朝廷赐死扶苏的矫诏到来时,蒙恬制止说:“皇上让你监管一支三十万人的精锐军队,肯定不偶然,再等等看。”话讲得很明白,扶苏为什么还选择听命自杀呢?这说明始皇父子处于一种信息未能沟通的状态,从公元前212年流放到公元前210年的三年当中,帝国的管理者和接班人:嬴政扶苏父子,可能没有进行过任何交流,扶苏没有从父亲那里得到任何有效的指示或暗示。因此,扶苏也就没有任何信心去确认这是一次假命令。
很可惜,如狼似虎的数十万北部军团,秦始皇给儿子扶苏的一手好牌,却因为其仁义懦弱的个性给浪费了,这是怎样的坑爹啊?
胡亥没有接上秦帝国的气,或者说在秦帝国要从深水区走上来的时候,他没能换上一口气,于是帝国玩完,而能接上这口气的,则是刘邦。
秦始皇为什么不立皇后 解读秦始皇不立皇后之谜
秦始皇做的一大怪事,就是他终身不立皇后。而且连皇后墓都没有修过,也就是说,他从来就没有打算过立一个皇后。本人才疏学浅,不知中国历史上还有哪个皇帝这样做过。因为最近在考虑秦始皇立储的问题,对这个事情,我想到了一个解释。
很多人有个预设观点,认为秦始皇最喜欢的是扶苏,最终还是要立扶苏为继承者,把他放逐边疆其实是一种一般人不能理解的高深做法,目的是曲线培养他。我不明白一点,秦始皇凭什么就一定要那么费劲心思的维护扶苏的地位呢?就因为他是最早出生的儿子吗?
其实帝王往往并不喜欢长子。中国历史上因为帝王废长立幼搞出宫廷乱子的事情可以说数不胜数。秦始皇前后的赵武灵王,刘邦就都有这个倾向。其实这个想想也并不奇怪。帝王往往有几十个儿子,秦始皇也有20刚出头数目的儿子。即使扶苏不做任何让秦始皇不高兴的事情,他成为秦始皇最喜欢的儿子的几率也只有20几分之一,更何况他表现出来和秦始皇政见不同。胡亥就不一样了,他是20几个儿子当中选出来的,最符合秦始皇心意的一个。:“始皇二十余子,少子胡亥最爱。”(资治通鉴》
从这个角度看,秦始皇不立皇后就意味深长了。按照中国的政治传统,即使不是长子,也要正妻生的儿子才有资格继承皇位。皇帝的正妻就是皇后。胡亥只是秦始皇的第18个儿子,排名上是倒数的。甚至有人认为他是秦始皇最小的儿子。他的排名这么低,说明两点。
一,他和年龄最大的扶苏极不可能是同一个母亲。因此如果立了扶苏的母亲为皇后,按照传统怎么也轮不到他。
二,这个排名也说明他的母亲接近秦始皇的时候比较晚,也说明他母亲的等级和地位很可能是比较低的,甚至可能低到了卑贱的程度。胡亥说过,自己‘少失先人’,他的母亲死的很早。不仅秦始皇始终没立他的母亲为皇后,胡亥即位后也没有追封她为太后。如果她的地位比较高贵,他们不用搞的这么隐秘,连追封都不敢做。
以后胡亥把秦始皇的后宫全部殉葬,而且杀掉很多自己的兄弟姐妹,正是为了掩盖这个最明显的弱点。因为在理论上,绝大部分兄弟都比他有资格当皇帝。把知道内情的人和有威胁的人都杀掉,是一种预防措施。
立皇后就是立太子,秦始皇想立的皇后等级身份太低而且死的早,所以他干脆终身不立皇后,这个历史上少见的事情是对胡亥有利而对扶苏极为不利的证据。所以,我认为秦始皇让胡亥做继承者的打算,是比较早就有了的。他费劲心思维护的不是扶苏,是胡亥。
立皇后正妻生的长子为储是一种传统的政治习俗。而帝王是习惯惟我独尊决定所有事物的。历史上,大部分时候立长子其实都是违背帝王本人意志的。在这个重要的问题上屈服于传统。让不是他最喜欢,他认为最适合继承自己政治主张的人继承皇位,这个肯定会让帝王心里不舒服。越是性格强势自信的帝王心里会越不舒服。儒家极其重视传统习俗,他们认为除了极少数弥天大罪如造反以外,都不应该废除长子的储君位置,在历代都有因为维护长子地位而不惜触犯帝王龙鳞的儒生。因此,身为少子的胡亥亲近法家,而扶苏亲近儒家就一点不奇怪了。
很多人认为,扶苏被贬是受到了儒生的牵连,我认为其实是互相牵连。儒生们始终顽固维护扶苏的储君位置,一样会让秦始皇反感,让儒生们在秦始皇心目中的地位下降。而扶苏帮儒生说话其实也就是帮自己的储君位置说话。
法家思想不同,他们忽略或者反对传统习俗对帝王个人意志的约束。主张法后王,一切都由帝王本人决定。秦朝是法家政治,秦始皇以此为依据,可以比较心安理得的扶持胡亥。而且帝王的爱护往往都不是纯粹的私人感情,秦始皇和那些想废长立幼的帝王一样,他觉得胡亥更能把他的政治路线在未来继续下去。
事实也证明胡亥当政后表现的思想行为政见都和秦始皇很象。
比如,胡亥相当推崇法家思想,能【熟练】搬用韩非之言或封堵臣下的劝谏,或要求臣下迎合自己。再比如,他们当政时候都特别的宠信赵高。
相关参考
了解东汉历史的人都不会忘记一段历史隐秘:到西汉末年,王莽篡汉,之后进行改革,倒行逆施,天下动荡。这时候,有一个南阳穰(今河南邓州市)人蔡少公宣称「”刘秀当为天子”,后来又有一部《赤伏符》流传天下,里边
了解东汉历史的人都不会忘记一段历史隐秘:到西汉末年,王莽篡汉,之后进行改革,倒行逆施,天下动荡。这时候,有一个南阳穰(今河南邓州市)人蔡少公宣称「”刘秀当为天子”,后来又有一部《赤伏符》流传天下,里边
秦始皇做的一大怪事,就是他终身不立皇后。而且连皇后墓都没有修过,也就是说,他从来就没有打算过立一个皇后。本人才疏学浅,不知中国历史上还有哪个皇帝这样做过。因为最近在考虑秦始皇立储的问题,对这个事情,我
...不多的人物,全书着墨也很少,这位人物就是三国时期的神秘大隐水镜先生司马徽。在全书一百二十个章回中,司马徽是在第三十五回《玄德南漳逢隐沦单福新野遇英主》中才出现的。当时刘备被荆州刘表收留后,驻守于新
...不多的人物,全书着墨也很少,这位人物就是三国时期的神秘大隐水镜先生司马徽。在全书一百二十个章回中,司马徽是在第三十五回《玄德南漳逢隐沦单福新野遇英主》中才出现的。当时刘备被荆州刘表收留后,驻守于新
核心提示:据毛泽东的秘书叶子龙回忆:当年斯大林逝世后,毛泽东到苏联驻华使馆吊唁,“在返回的路上,车子行到长安街府右街口时,毛泽东突然说他不想再任国家主席了,想尽早从这个位子上退下来”。这是毛泽东鉴于斯
秦二世胡亥继位真相:秦始皇接班人怎么是胡亥? 胡亥,即秦二世(前230年——前207年),嬴姓,名胡亥,在位时间前210年―前207年,也称二世皇帝。是秦始皇第十八子,公子扶
秦始皇的一生,迷雾重重。重重迷雾当中,隐藏得最深的疑案之一,就是他的后宫是谁?中国历代王朝的皇帝,后宫都有记载,特别是皇后,那是母仪天下的第一夫人,在制度上有专门的规定,是必须大书特书,树碑立传的。秦
1.古代皇帝都有三妻四妾,问五则天也有类似问题么日前,一本名为《解读十大历史另类面孔:历史密码Ⅱ》的书出版后,立即吸引了很多读者的目光。此书对武则天的私生活做了细致而另类的研究,介绍了武则天与她的几位
(西游系列解读第20期)文/牵着蜗牛散步一在系列文章上一期,蜗牛给人人深挖了一下沙僧牛逼的曩昔。本期,给人人介绍一位神秘的女神:黎山老母。在《西纪行》中,她曾两次显现。一次是四圣试禅心,观音请她当主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