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布包头髻,男人穿裙子(但是没内裤可穿)

Posted 黑布

篇首语:知识为进步之母,而进步又为富强之源泉。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黑布包头髻,男人穿裙子(但是没内裤可穿)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黑布包头髻,男人穿裙子(但是没内裤可穿)

2、古人为何认为女子穿内裤竟然是淫荡表现?

黑布包头髻,男人穿裙子(但是没内裤可穿)

士伍“奋”!如今你算是已经在秦朝住下来了,接下来的日子,你要像真正的秦人那样生活和工作。不过在此之前,想先提醒你怎么穿得像个秦朝人!

从头顶开始,最显眼的就是“冠”,这是中国古代用于标志男子身分的饰物。戴它时,要把束在一起的头发盘绕在头顶处,形成一个髻,用一块叫纚(史)的黑帛把头发包住,再戴上冠,最后用笄(忌,发簪)穿过头发,固定好。除了睡觉、洗澡等少数情况,男人们基本上都要一直戴着“冠”。

不过你这样的普通民众是没资格戴“冠”的,取而代之的是一块黑布,你要像农民大叔那样把它围到脑袋上,工作流了汗就拿它来擦,这就是“黔首”一词的由来。“黔”是黑的意思,“首”是头的意思,用唐朝学者孔颖达的话来说:“凡人以黑巾覆头,故谓之黔首。”这是秦朝统一天下后官府规定的称谓,目的是为了消弭秦人与六国人之间的心理距离,比元朝统一后将各民族划分为四等,这种做法先进多了。

然后就是衣裳了,严格来说,“衣”和“裳”是不同的,上身穿的叫“衣”,下身穿的才是“裳”。上衣分很多种:长的叫“深衣”,是士人、贵族等地位较高的人穿的;短的叫“襦”,是平民、仆役等地位较低的人所穿,原因当然是为了更方便干活。不过平民也不是不能穿“深衣”,但只会在重大场合做为礼服。“裳”相对来说没那么多讲究,就是裙子。(是的! 男人一样穿裙子。)

来,给你这件衣服,称为“褐衣”,是用麻布制成的,在秦朝是广大劳动者的普遍衣着,也是刑徒们的制服,有秦简记载了专门向刑徒发放这种衣服的规定,它的另一种称呼叫裋(束)褐。将两只胳膊伸进袖子里,再像穿睡衣一样把两边的衣领“衽”交叠起来,然后系上腰带。记住一定要左领压右领,在别人眼中形成一个“y”,这叫“右衽”;一旦穿反,成了游牧民族或死人下葬时才穿的“左衽”,必定遭到惨无人道的围观和非议。

上半身好了,该下半身了。那时没有内裤,和它最接近的只是类似短裤的“褌”(昆),也叫“犊鼻”(牛鼻子),越王勾践在吴国做俘虏时就穿着它,司马相如卖酒时也穿着它,显然是地位低下者特有的衣着。一般情况下,裙裳里面只有两条“绔”(酷),也叫“胫衣”,其实是两条套在膝盖以上的裤腿,现在你可以理解为什么先秦时人们都是两腿闭拢地跪坐了吧?(腿一岔开,就什么都露出来了呀!)

你一定听过“妻子如衣服,兄弟如手足”这句话,不过在秦朝,衣服和手足的重要性也许是颠倒的。因为当时肉刑很普遍,秦律有很多对犯人砍脚的规定,衣服反而可视为与房屋、牲畜一样的不动产。《封诊式》就有一个衣服被盗的案例,可见失主对此有多重视。北大藏秦简还有一篇〈制衣〉,是一位叫“黄寄”的裁缝记录下各种服装的形制和制作方法,例如“下(裙)”依据尺寸不同,分为三种,分别称为大(泄)、中、少;“上襦”也分为大衣、中衣、小衣三种。

正如今天有什么样的收入才开什么样的车,当时人们的衣着也与自己的社会地位相符。身为一般人,就算有钱也不能随便穿着“上等人”才能穿的华丽衣服上街,这一点甚至法律也有纪录,《法律答问》中有一条记载:“……毋敢履锦履。 ”这句话主语不明,但明确限制某类人穿织锦做的华丽鞋子上街;汉高祖刘邦也曾禁止在当时地位低下的商人穿丝绸衣服。

奇装异服更被官府所禁止。假如你穿着从某些粗制滥造的古装剧里拷贝过来、体现古典繁复之美的“古装”,招摇过市,一定会被路人扭送到官府,里典也许会让你看看《商君书.垦令》里面的规定:“靡靡之音、奇怪及奢华服饰等都不许在各地流行。”商鞅认为没有这些外来的诱惑,你就会心思专一,一心耕田。这就和家长不准孩子在考试前看电视、打电动是一样的道理。

古人为何认为女子穿内裤竟然是淫荡表现?

中国古代没有内裤这一说,这是因为古代女子们是不穿裤子的,她们大多都会穿上长袍或者上半身衣服下半身裙子,所以在古代是没有内裤的。就算是女子有穿上裤子的,也是那种没有档的宽腿裤。古代女子最讲究保守,为何会有这种习俗呢?

中国汉代以前,女人下体无衣,到了汉朝才穿上开裆裤。

《汉书·上官皇后传》说:“虽宫人使令皆为穷裤,多其带”。所谓“穷裤”,便是开裆裤。穿开裆裤的目的是方便大小便,然则不穿内裤,也顺理成章。如此情形,至少延续到了唐朝,日本人以唐装制成和服,似乎女子着和服也不穿内裤。

据野史记载,和服是“吴服”的改造,来源江南八百童男女。女人不穿内裤,保留了古代中国人“衣”的基本特点。“日本人唯一的发明,就是男人的那块兜裆布,至今还留在相扑力士硕大无比的臀缝里。”

中国古代女子穿的裙子里面有一个短的部分,相当于现在的衬裙,而男的则彻底没有,但是因总骑在马鞍上,胯下受不了,再加上身上的盔甲手中的兵刃,而且那时还没有马蹬,所以,重量全部由臀部承受,正因此,他们会穿一条类似短裤的东西,这样才能减轻一些摩擦。这便是内裤的雏形。

内裤的来源

真正的穿在裤子里的内裤,以及女士的内裤是在十九世纪末才出现在法国。在中国古代,女人穿不穿裤子是件极为重大之事,道德家们甚至把女人跟裤子的关系与国家的长治久安扯上瓜葛,认为女人穿上裤子,两条腿分立,是极其不成体统之事。正是这种观点,导致中国千年以来的女子都不穿内裤。

《易经》里有句话:“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我们的老祖宗那时候,男人们上衣下裳,女人们就只穿长袍。穿裙子的男人们撩起衣角渡河去会情人。当然,裙里面也不是光溜溜的两条腿。裙里面所谓的裤,其实要称作“胫衣”,只是遮住两条小腿。

不穿内裤的趣事

《汉书·上官皇后传》里讲了这么一个故事:大将军霍光权倾一时,他的女儿为当时的皇后。霍光为了保持权利的延续性,希望皇后独享皇帝的床笫之欢,生个皇位继承人。但是,皇帝身体不好,当时的皇后尚且年幼,皇帝对皇后没有性欲望,憋急了经常找宫女发泄。

识眼色的医官和侍从们马屁拍得恰到好处,他们劝皇帝,您身体不好应该少作运动,即使做有皇后就够了,您要实在管不住自己,也好办,让宫女们都穿上有裆的裤子,再系上几条带子。即使皇帝兽性大发,一时半会也解不开,不能随时随地行“周公之礼”了。这位不幸的皇后还是没有生下一男半女,还在15岁时成为了寡妇,一直到52岁去世。

相关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