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攻打匈奴胜利在望 为何放弃进攻却修长城

Posted 游牧民族

篇首语: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秦始皇攻打匈奴胜利在望 为何放弃进攻却修长城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秦始皇攻打匈奴胜利在望 为何放弃进攻却修长城

2、请问秦始皇是派谁攻打匈奴的? 秦始皇对匈奴有什么策略?

秦始皇攻打匈奴胜利在望 为何放弃进攻却修长城

公元前215年,在今天内蒙古的河套地区,秦朝大将蒙恬率领以步兵为主的秦军,与凶狠的匈奴骑兵展开了一场殊死之战,刚刚统一天下的秦军士气正旺,一举拿下了河套地区。匈奴残部望风而逃,远遁大漠。

然而,凯旋的秦军得到的命令却不是再接再厉,攻占漠北,而是转攻为守,30万大军以战国时期燕、赵、秦三国的北方长城为基础,就地修筑长城,从西北的临洮一带一直延伸到辽东,横贯东西的万里长城第一次出现在人们的眼前。

究竟是什么导致了秦始皇停止北伐,反而耗尽全国的财力、人力去修筑长城呢?因为秦始皇不仅是我国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他还是一位卓越的经济学家,他肯定算过一笔经济账。

让我们站在秦始皇的角度来思考对付匈奴的难题。首先,秦始皇统治的民众基本上都是农民,而如果要深入大漠与匈奴作战,就需要相当数量的骑兵。把平时基本不骑马的农夫转变为强大的骑兵,不仅要花费大量的时间、金钱训练,同时由于这些农民当了兵,不能再从事农耕了,还要蒙受生产上的劳动力损失。

况且即使有了强大的骑兵,要送他们到北方草原深处作战,粮草的运输和损耗也是一笔很可怕的开销。古代没有高速公路和铁路,也没有大货车,粮食运输只能靠人力和畜力,十分艰难。史记中曾经记载,从中原地区运送1石粮食抵达北方的前线,路上运输队消耗的粮食竟达到了192石!

而匈奴骑兵的作战成本却很低,游牧民族从小在马背上长大,既是放牧者,也是战士,角色转换很容易,甚至可以一边放牧,一边作战,后勤保障比农耕民族好多了。

农耕民族作战的成本比游牧民族要高,而作战的收益却很可怜。即使占领了广袤的草原,却无法耕种,中原王朝的税收是从农民的头上获取的,没有了农民,要那么大片的草原有什么用处?即使打赢了对游牧民族的战争,也要被高昂的战争成本压垮。

汉武帝雄才大略,曾经在对匈奴的战争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可是劳民伤财,大大削弱了国家的经济实力,直接导致了汉朝的衰落;明成祖朱棣的大军五出漠北,苦战多年,把蒙古各部赶得四处奔逃,但仗打到最后,先吃不消的却是明朝。

反观骑马的游牧民族,他们来去如风,掠夺农耕民族积累的财富轻而易举,收益惊人。成本低,收益高,游牧民族怎么会不热爱劫掠战呢?

得想个招儿,改变成本和收益上的巨大反差。秦始皇借鉴战国时期的策略,想到了修筑长城。有了长城这种防御工事,流动的战场将会变为固定的战线。游牧民族无法重演来了就抢、抢了就跑的闹剧,必须先在长城一线与守军打一仗。

如此一来,成本和收益就改变了。防守的农耕民族可以从附近的农田中获得粮食,进攻的游牧民族却远离了放牧的草场。而且长城一线多群山,重要的道路上又修建了坚固的关隘,农耕民族的步兵只要固守防线,游牧民族的骑兵就毫无用武之地,往往还没有抢到东西,就先挨了一顿打。

依托长城打防御战,农耕民族不用训练骑兵部队,训练成本得以降低,又因为士兵原本就是农民,有了固定的根据地,熟悉农活的士兵们在闲时完全可以就地屯垦,后勤的负担也小多了。

说句实话,农耕民族的杰出代表秦始皇虽然没有读过现代的《经济学原理》之类的著作,但他大规模修筑长城的举动,的确与经济学最基本的成本、收益规律是相符合的。修筑长城固然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在短期内经济压力很大,但从长远来看,秦始皇的这笔账算得很精明。

此后的各朝各代,只要有条件、有需要,也都尽量采取修筑长城的方式防御北方的游牧民族。比如明朝成化年间,蒙古鞑靼部常常进犯陕北、甘肃一带,皇帝于是召集大臣讨论防御事宜。大臣们算了一笔账,如果征集5万劳工,用两个月的时间修葺长城,耗银不过100万两;而派出8万大军征讨鞑靼入侵者,每年粮草、运费折合银两,总计耗银近1000万两。成本高低一目了然。而且,军人可以在长城之内屯田耕种,获得一定的粮食,这就节省了从内地调粮食到前线的巨额成本。于是,明朝的皇帝们选择了修建长城,我们今天看到的雄伟长城就是那个时期完工的,在元朝初年就来到中国的马可波罗自然是看不到明朝长城的。

请问秦始皇是派谁攻打匈奴的? 秦始皇对匈奴有什么策略?

A:秦始皇派谁去攻打匈奴?

Q:是他的将军蒙恬

***秦始皇修长城***      

   秦始皇三十二年(前215年),他来到渤海之滨的碣石,派遣燕人卢生到大海中去找寻传说中的仙人羡门、高誓,希望求取长生不老的方法。结果,当他巡视完北部边境后,卢生从海外归来,带回的图书上却说:“亡秦者胡也。”

***辽宁绥中秦皇行宫遗址、碣石*** 

   秦始皇一想,这“胡”当然就是北方的匈奴了,马上派遣将军蒙恬率领30万大军北上进攻匈奴。第二年,继续作战,一直把匈奴逐出河套,赶到阴山以北。将这一片地方新设立了44个县,修建了边塞;并开始筑长城。“因地形,用险制塞,起临挑,至辽东,延袤万余里。”

A:秦始皇有对匈奴采取什么策略ㄇ?

Q:北伐匈奴:匈奴系中国北方边境上之古老民族,分布于今蒙古大草原上,它一向从事游牧,以强悍和骑射著称。战国末年以来,匈奴时常南侵,威胁到燕、赵、秦等国人民的生命财产和安全,故北方边境诸国均各自修建长城以御防之。秦统一中国后,公元前二一五年,『始皇乃使将军蒙恬发兵三十万人,北击胡,略取河南地,……西北斥逐匈奴』(《史记.秦始皇本纪》)。接着乃在燕、赵、秦旧长城之基础上,加以增筑,连结成一条长达五千余里的所谓『万里长城』。是为古代中国及世界最伟大的建筑工程之一。

A2:秦始皇有对匈奴采取什么策略ㄇ?Q2:(补充)秦始皇为维护国家疆域统一,稳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1)秦始皇即位后,派蒙恬率兵出击匈奴,收复河南地,迫使其退往阴山以北;(2)为防其进一步侵扰,还把战国时秦,赵,燕三国北边的长城连结起来,修筑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 3)在征服百越地区后,设置桂林,象郡,南海等郡.始皇末年,秦郡数由统一之初的三十六郡增至四十余郡,其版图"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

相关参考

秦始皇为何要放弃北伐匈奴而去修长城?

公元前215年,在今天内蒙古的河套地区,秦朝大将蒙恬率领以步兵为主的秦军,与凶狠的匈奴骑兵展开了一场殊死之战,刚刚统一天下的秦军士气正旺,一举拿下了河套地区。匈奴残部望风而逃,远遁大漠。然而,凯旋的秦军得...

请问秦始皇是派谁攻打匈奴的? 秦始皇对匈奴有什么策略?

A:秦始皇派谁去攻打匈奴?Q:是他的将军蒙恬***秦始皇修长城***      秦始皇三十二年(前215年),他来到渤海之滨的碣石,派遣燕人卢生到大海

秦始皇为何要停止北伐 耗尽全国人力财力修长城

秦长城遗址公元前215年,在今天内蒙古的河套地区,秦朝大将蒙恬率领以步兵为主的秦军,与凶狠的匈奴骑兵展开了一场殊死之战,刚刚统一天下的秦军士气正旺,一举拿下了河套地区。匈奴残部望风而逃,远遁大漠。然而

揭秘秦末岭南军团50万大军为何不回援中原?

...的军队,起初是由罪犯、民夫组成的。这些人本来在修建秦始皇陵墓,却成为了镇压农民起义的主力部队。而秦国军队的主力却不知去向。秦国的主力部队有两只。一支是北方的长城军团,用于修建长城、进攻匈奴。另一支是处...

秦始皇和汉武帝谁厉害

为什么一般人都认为秦始皇暴虐无道我回顾了一下历史秦始皇修筑长城.盖自己的陵寝.建造阿房宫.统一度量衡和货币.攻打匈奴.把富豪都搬到首都可是这些事情汉武帝也都有做吧修筑长城.盖自己陵寝.统一货币.打匈奴

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康熙为何要废弃长城

当秦始皇吞并六国、大行“包举宇内”之志时,其宿敌匈奴正纵横于北方辽阔的草原上。早在战国时,匈奴铁骑不断劫掠内地,地处北方的赵、燕、秦三国深受其害,遂各筑长城防御。秦统一天下后,利用三国故长城,连为一体...

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康熙为何要废弃长城

当秦始皇吞并六国、大行“包举宇内”之志时,其宿敌匈奴正纵横于北方辽阔的草原上。早在战国时,匈奴铁骑不断劫掠内地,地处北方的赵、燕、秦三国深受其害,遂各筑长城防御。秦统一天下后,利用三国故长城,连为一体...

修长城比打匈奴更省钱

秦始皇算经济账:修长城比打匈奴更省钱[核心提示]:耕民族的杰出代表秦始皇虽然没有读过现代的《经济学原理》之类的著作,但他大规模修筑长城的举动,的确与经济学最基本的成本、收益规律是相符合的。修筑长城固然

秦朝修筑长城,阻止匈奴南下

  匈奴被驱逐后,如何建设永久性的国防保障,亦即秦始皇巩固边防的谋略,为北击匈奴的后续步骤。修筑长城,移民实边,二者为巩固边防谋略的主要内容,当然还包括修筑直道等配套工程。>  有关秦长城的工程布局,

日军为何放弃北进计划,不与德国联盟进攻苏联

我是七哥1939年5月,希特勒通过外交手段,一再向莫斯科的斯大林表示,德国绝无侵略苏联的野心,并且德国非常想与苏联建立良好的关系——这是苏德可能开始和平共处的初端。苏德互不侵犯漫画当两个意识形态完全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