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消除封建割据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措施

Posted 皇帝

篇首语: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我就是靠这个方法成为科学家的。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秦始皇消除封建割据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措施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秦始皇消除封建割据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措施

2、秦国一统天下多少年后灭亡历史

秦始皇消除封建割据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措施

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是他统一六国后采取的一项空前的措施。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原封建割据的国家组织机构,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于是,他采取了一系列调整、完善和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的措施。

首先改“王”为“皇帝”。春秋战国时期的最高统治者一般都称为“王”,但秦统一中国以后,秦始皇觉得自己是“德迈三皇,功过五帝”,“王”已不足以显示其尊贵,便令臣下议帝号,诸大臣博士商议的结果认为“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因此上尊号为“泰皇”。然而秦始皇仍不满意,单取一个“皇”字,同时又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自此“皇帝”就代替“王”而成为最高统治者的称谓。而秦始皇就成了中国历史了第一位皇帝。始皇又下令取消谥法,不准下一代皇帝给上一代皇帝起谥号,自称为“始皇帝”,并安排好自己死后儿孙继位,“后世以计数”,称为“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为显示皇帝的威尊和与众不同,从秦代开始规定了一套制度,如皇帝的命为“制”,令为“诏”,文字中不准提起皇帝名字。皇帝自称“朕”,印章称“玺”,而一般民众再不许使用“朕”、“玺”二字。此外,还制定了一套服饰制度。

第二,加强中央政权组织。秦王朝的中央政权是秦国原来的中央政权的延续和扩大,但官职的名称和权力有许多变化:最高统治者是皇帝,皇帝以外,中央最重要的官职是三分,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丞相:战国时秦国原有相、相国,统一全国后,称作丞相,李斯为第一位丞相,乃百官之首。“金印紫绶,掌丞天子,助理万机。”

太尉:原称尉、国尉,统一全国后称太尉,“金印紫绶,掌武事”,“主五兵”,乃武官之长。

御史大夫:秦国原有御史,后置御史大夫“以贰于相”。

御史大夫掌监察,“银印青绶,掌副丞相”,其位略次于丞相。

在“三公”之下,有所谓“九卿”,而实际之数并不止九个,大部分为秦原有,少数是统一后新设的:

奉常:掌宗庙礼仪,有丞。

郎中令:负责皇帝的保卫和传达,下属有大夫、郎中、谒者。

卫尉:掌皇宫的警卫部队,有丞。

太仆:掌皇室东马。

廷尉:掌刑罚,全国最高司法官,有正、左、右监。

典客:主管秦王朝统治下的少数民族。

宗正:掌宗室亲属事务,有两丞。

治粟内史:掌谷货,有两丞。

少府:负责供应皇室用之山海池泽之税,有六丞。

中尉:负责京师保卫,有两丞。

主爵中尉:掌列侯。秦始皇统治时期,中央集权的重要特点是军政大权独揽于皇帝一人手中。为使大权不致旁落,使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掌政、军和监察大权,互不统属。如丞相总领朝廷集议和上奏,协助皇帝处理日常事务,并收阅各地的“上计”。

但统兵之权却属于太尉,而且御史大夫也有权复查大臣的上奏和地方的“上计”。太尉虽名为最高军事长官,但实际只有带兵权,而无调兵权。由于三公互不统属,所以最后决断只能归皇帝一人。

第三,调整地方政权组织。统一后的地方政权组织,主要是推行郡、县、乡、亭四级行政组织。

刚统一时,秦分天下为36郡,以后,随着边境的开发和郡治的调整,总郡数最多曾达46郡。郡置守、尉、监,守治民,尉典兵,监御史则负责监督百姓及官吏,职务类似于中央的御史大夫。郡守、郡尉和监御史明确分职,是与中央政权的“三公”明确分职的原则相一致的。

郡下为县,县的长官为县令(长),属官有丞。

县以下以乡、亭为单位,“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徼。”乡三老、啬夫、游徼的职责大致与郡的守、尉、监相仿,“三老掌教化;啬夫职听讼,收赋税;游徼徼循禁贼盗。”

乡以下为亭,亭为秦时重要的地方基层组织。亭有亭长、亭父、求盗各一人,任务是平时练习五兵,接待往来官吏,兼管为政府输送、采购、传递文书等。

秦王朝所推行的封建官僚制度,是中国政治制度史上的一大进步,它不仅改变了世袭制,而且取消了“食邑”、“食封”制,规定了每一个官吏俸禄,自丞相至下层官吏皆有定秩,由“二千石”至“斗食”不等。这种制度自秦统一后在全国实行,历封建社会2000年之久而基本未变。

第四,以“五德终始说”为加强统治的思想武器。秦统治者为了欺骗人民,为自己的一统天下寻找正当的理论根据,采用“五德终始说”,宣扬秦代周是水德代替火德。根据“五德”说,“更命河曰德水,以冬十月为年首,色上黑,度以六为名,音上大吕,事统上法。”“衣服旄旋节旗皆上黑”,“数以六为纪,符、法冠皆六寸,而舆六尺。六尺为步,乘六马。”

将六神秘化并与“五德”说联系起来,使它渗透到政治措施、典章制度和文字记述中去,成为统治人民的重要思想工具

第五,颁布保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律令。秦始皇三十一年(前216年),发布“使黔首自实田”的律令,令占有土地的地主和自耕农,按当时实际占有的田数,向国家呈报,这就意味着秦王朝承认他们的私有权,并给予保护。又实行重农抑商政策,“上农除末”,打击非生产性活动,鼓励从事农业、手工业生产的政策。这一措施对保护封建土地所有制、发展封建经济起了重要作用。

第六,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秦统一前,货币很复杂,不但形状、大小、轻重不同,而且计算单位也不一致。大致有布钱、刀币、圆钱和郢爰四大系统。除郢爰流行于楚国外,布钱流通于韩、赵、魏;刀币流通于齐、燕、赵等国,圆钱流通于秦、东周、西周和魏、赵等国,秦统一后,秦始皇下令统一全国货币,以黄金为上币,镒为单位;以方孔有廓圆钱为下币,以半两为单位,称为“半两”钱。这种,圆钱一直沿用了2000多年。

秦在统一全国前,度量衡方面的情况与货币也差不多,非常混乱。秦已于商鞅变法时就对度量衡的标准作过统一规定。

全国统一后,秦政府即以秦国的制度为基础,下令统一度量衡,并把诏书铭刻在官府制作的度量衡器上,发至全国,作为标准器。

秦国一统天下多少年后灭亡历史

1.秦国统一天下,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多少年的分裂局面

、结束了长期以来的封建割据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统一后秦朝又采取许多消除分裂因素的措施,这些措施为我国以后历代王朝所继承,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2、.有利于加快封建经济发展的步伐。此前,各诸侯国之间政治上的严重对立和军事上频繁战争,以邻为壑,壁垒森严,从而出现了不同的度量衡和货币等不利于全国性经济发展的因素。秦灭六国,结束封建割据分裂状态,加强了全国各地区间经济联系,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政治条件。

3、秦的统一符合人民的要求和愿望。在频繁的战争中,劳动人民深受其害。统一后,战争减少,社会日趋安定,使人民能在比较和平的客观环境生产和生活。

4、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建立,能够有效地抵抗外来的侵略,维护国家民族的尊严和独立。

5、.有利于中国的民族融合,到西汉时,华夏族与周边的戎夷蛮狄终于融合成为汉族。它成为今天我们中华民族的核心。

6、促进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当然,由于秦朝统治十分短暂,以上这些积极影响(特别是第2、第3点)要等到西汉时或更长时期以后才得以充分显示。

2.秦朝一统六国,完成了天下一统,它到底延续了多少年

秦朝(前221—前207)是由战国时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国祚共十四年。

秦朝皇室为嬴姓,所以史书又称嬴秦。秦朝源自周朝诸侯国秦国。公元前905年,秦非子因善于养马,得到周孝王的赏识,受爵获封秦地,成为秦国始封君,建立秦国。号称秦嬴。

前770年,秦襄公在东周周平王东迁时有功,受封于关中平原,成为一方诸侯。战国时期,秦国根据礼记推行车辆统一道路,书籍统一文字,行为统一伦理,并在政治、军事、经济、交通方面,实施商鞅变法,成为天下第一强国。

前230年至前221年,到秦王嬴政陆续攻灭其他六个主要诸侯国,一统中原,史称秦朝。

扩展资料:

秦王政建立秦朝后自称“始皇帝”(即秦始皇),从此中国有了皇帝的称号,并且发起一系列的改革以巩固帝国。而后南征百越、北伐匈奴,使得领土约等同中国本土。疆域为东起辽东,西至临洮,北抵长城,南达象郡(今越南北部)。

虽然秦朝外表十分强盛,但由于秦始皇集权、过度发展、严重劳役百姓,所以秦朝之统治不免带有苛急、暴虐之特点,让天下百姓饱受苛政之苦而想要叛变。秦二世继位后,秦廷被掌权的赵高掌控而混乱不堪。

此时秦末民变爆发,六国有力的军人各自复国,虽然秦将章邯努力平乱,但秦将王离于钜鹿之战被楚将项羽击败,秦军主力投降。前207年十月,新任秦王子婴于咸阳向刘邦投降,后项羽率军抵达关中,杀死秦王子婴,焚烧咸阳宫,秦朝于秦始皇死后3年灭亡。

而后至西汉统一全国之期间称秦汉之际,又称西楚时期。西楚霸王项羽重建封国制体系,分封十八诸侯。但项羽分封不公,刘邦、田荣等诸侯继而起兵反抗,演变成楚汉战争。前202年汉王刘邦击灭项羽,受诸侯拥戴为皇帝,开启汉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秦朝

3.秦国一统天下后 六国诸侯后来都是什么下场

韩国

秦灭六国大致是按照先易后难和先北后南的顺序开始的。战国末期,山东六国势力最弱小的就是韩国,所以,秦国从韩国开始了扫平六国的行动。公元前230年,秦始皇派内史腾率军攻灭韩国。公元前226年,在新郑的前韩国贵族发动叛、乱,后被平定,而韩王安也在这年被处、死。

赵国

在山东六国中,赵国曾经是匹敌秦国的强国。不过,在长平之战后,赵国的实力急剧下滑。对此,秦国在消灭韩国后,自然将注意力放在了旁边的赵国上。公元前228年,王翦大破赵军,俘获了赵王迁,占领赵国全境,赵国灭亡。对于赵国的末代君主,秦国选择将其流放到房陵,赵王迁到房陵后,住在城北一个茅屋里,不久,赵王迁饿死在茅屋里。

燕国

和韩国一样,在东方六国中,燕国的实力也相对弱小。在灭亡赵国后,秦国大军投入到消灭燕国的战役中。公元前226年,秦兵夺取了燕地,燕王东迁到了辽东。公元前222年,燕王被俘虏。对于燕王喜的结局,正史上说秦始皇没有为难他,放了他一马。不过在野史上,有说法认为燕王喜后来上、吊自、杀而死。

魏国

在春秋战国历史上,魏国和赵国、韩国一样,都出自晋国这个大国。在韩国、赵国相继被灭亡的背景下,魏国显然也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公元前225年,秦始皇派大将王翦的儿子王贲率领10万大军大举进攻魏国。这次王贲采用的水攻,魏国都城大梁的城墙被泡崩塌,秦军攻入大梁后。魏王假投降,不久被、杀。

楚国

对于楚国来说,地方辽阔,兵力雄厚。所以,在秦始皇消灭六国的战争中,楚国被放到了靠后的位置上。元前224年,秦始皇亲自请老将王翦率领60万大军伐楚。王翦战败并杀害了楚国大将项燕,占领大片楚国领土。公元前223年,秦军占领江南,俘获楚王熊负刍 。楚王熊负刍以弑君(哀王)之罪,废为庶人,不知所踪。

齐国

最后,在春秋战国这一历史阶段,齐国是传统强国。早在春秋初期,齐桓公就成为春秋五霸之首。到了战国时期,虽然姜氏齐国被田氏齐国取代,不过在齐威王、齐宣王等君主的努力下,齐国一度让秦国都感到畏惧。公元前221年,秦国灭掉最后一个强大的对手齐国,齐王建也死于流放之地。

4.秦国灭亡后是那个国家统一天下

是汉朝。

汉朝(前202—8年,25—220年),分为西汉和东汉,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共29位皇帝,享国405年。汉代因尚火德而被称为炎汉,又因皇室姓刘故称刘汉。

公元前206年刘邦被封为汉王,后在楚汉之争获胜建立西汉,汉初在消灭异姓王和诸吕之乱后政局趋于稳定。汉文帝、汉景帝相继休养生息开创文景之治,汉武帝即位后攘夷拓土,被称为汉武盛世,至汉宣帝时期国力达到极盛,史称孝宣之治。

公元8年,王莽篡汉,西汉灭亡,不久爆发绿林赤眉起义。公元25年,刘秀称帝,建立东汉,定都洛阳,统一天下后息兵养民,开创了光武中兴。

汉明帝、汉章帝沿袭轻徭薄赋开创明章之治,汉和帝继位后开创永元之隆,东汉国力达到极盛。中后期发生了戚宦之争和党锢之祸,于公元184年爆发黄巾起义,虽剿灭民乱却导致地方拥兵自重,董卓之乱后东汉名存实亡。

公元220年曹丕篡汉,东汉灭亡后,刘备建立蜀汉延续汉室,中国进入三国时期。 汉朝和约略同时期欧洲的罗马帝国并列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及强大帝国。

两汉时期奠定汉地范围,极盛时东并朝鲜、南包越南、西逾葱岭、北达阴山。公元2年,全国人口达六千余万,占当时世界的三分之一。

汉朝文化统一,科技发达,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汉文化圈正式成立,华夏族自汉朝以后逐渐被称为汉族,两汉为华夏文明的延续和挺立千秋做出了巨大贡献。在科技领域亦颇有成就,如蔡伦改进了造纸术,成为中国四大发明之一,张衡发明了地动仪、浑天仪等。

5.秦国一统天下,灭亡六国的顺序是怎样的

韩(公元前230年)、魏(公元前225年)、楚(前223年)、燕(前222年)、赵(公元前222年)、齐(公元前221年)。

1、韩 秦王政十七年(前230年),内史腾率领秦军突然南下渡过黄河进攻韩国,一举攻克韩都新郑(今河南新郑),俘获韩王安,继而占领韩国全境,灭亡韩国。秦国遂在韩地设置颍川郡,建郡治于阳翟(今河南禹州)。

2、魏 秦始皇二十二年,魏王假三年(公元前225年),秦派兵进攻魏国首都大梁。秦战地统帅王贲认为大梁城垣坚固,很难在短期内攻拔,于是引大沟之水冲灌大梁城,经3个月战争,城垣崩塌,魏王假出降,被王贲所杀,魏国灭亡,秦以其地建为东郡。

3、楚 二十四年(前223年),王翦、蒙武率领秦军继续向楚国纵深进攻,一举攻破楚都寿春(今安徽寿县西南),俘楚王负刍,楚亡。王翦继续进军江南,占领越国土地。

秦在楚地设立楚郡,不久,又分为九江郡、长河郡和会稽郡。 4、燕 秦王嬴政派王翦与辛胜率军大举攻燕,在易水之西大败燕、代联军。

二十一年(前226年)秦军又增加兵力,王翦率军一举攻破燕都蓟城(今北京城西南),燕王喜及太子丹率公室卫军逃辽东(今辽宁辽阳)。 秦将李信带兵乘胜追击至衍水(今辽宁浑河),再败太子丹军,消灭了燕国卫军主力。

燕王杀太子丹向秦求和,秦国未允。但鉴于燕赵残余势力,已成囊中之物,为集中兵力对付魏楚,故暂停进攻。

5、赵 公元前229年(秦王政十八年),王翦乘赵地饥荒,长途跋涉派部分军队围邯郸,亲率主力东出井陉。王翦施反间计使赵王令赵葱、颜聚代李牧为将。

公元前228年(秦王政十九年),王翦大破赵军,平定东阳地区(约今河北邢台地区),赵葱战死,颜聚逃亡。 秦军南下攻克邯郸,俘虏赵王迁。

赵国公子嘉逃到代国称王。公元前222年(秦王政二十五年),王翦之子王贲灭代,俘虏公子嘉,赵国最终灭亡。

6、齐 公元前221年(秦王政二十六年),秦王以齐国拒绝秦国使者访齐为由,避开了齐国西部主力,命王贲率领秦军由原燕国南部(今河北北部)南下进攻齐都临淄(今山东淄博临淄北)。 齐军士气本不旺盛,对秦军突然从北攻来,更是措手不及。

迅速土崩瓦解。秦军一举攻占临淄,俘齐王建,齐亡。

秦王在齐设置齐郡和琅邪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秦灭六国之战。

相关参考

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

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  「王权是混乱状态下的进步因素」  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是他统一六国后采取的一项空前的措施。秦始皇统一中国以  后,原封建割据的国家组织机构,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于是,他采取了

北魏孝文帝为强中央集权采取了什么措施

魏道武帝拓跋建立北魏政权时,各地宗族坞堡林立。北魏政府利用各地“宗主”“督护”地方,实行宗主督护之制。魏孝文帝元宏改革时,为加强中央政府对人民的实际控制,采纳给事中李冲建议,于太和十年建立三长制,以取

秦始皇“焚书坑儒”之谜

  提起秦始皇,人们就会想起“焚书坑儒”这一典故,但是秦始皇到底有没有“坑儒”呢?  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以便加强中央集权。在完成政治上的诸多加强控制的举措之后,秦始皇便开始了精神

秦始皇焚书坑儒之谜

  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以便加强中央集权。在完成政治上的诸多加强控制的举措之后,秦始皇便开始了精神上的控制。公元前213年,秦始皇在咸阳宫为群臣及众多的儒生大排酒宴。在宴会上,围绕

秦始皇为何会焚书坑儒

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以便加强中央集权。在完成政治上的诸多加强控制的举措之后,秦始皇便开始了精神上的控制。公元前213年,秦始皇在咸阳宫为群臣及众多的儒生大排酒宴。在宴会上,围绕着是

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

   “王权是混乱状态下的进步因素”  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是他统一六国后采取的一项空前的措施。秦始皇统一中国以  后,原封建割据的国家组织机构,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

为保江山

秦朝十二铜人的由来秦始皇为一了巩固第一个封建王朝的政权,除了在原来政权机构的基础上调整和完善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机器,建立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严密的统治机构和封建官僚制度外还采取了一系列其它措施

只因一个噩梦

秦朝十二铜人的由来秦始皇为一了巩固第一个封建王朝的政权,除了在原来政权机构的基础上调整和完善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机器,建立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严密的统治机构和封建官僚制度外还采取了一系列其它措施

秦始皇“十二铜人”今何在

秦朝十二铜人的由来秦始皇为一了巩固第一个封建王朝的政权,除了在原来政权机构的基础上调整和完善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机器,建立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严密的统治机构和封建官僚制度外还采取了一系列其它措施

秦始皇铸造“十二铜人”幕后真相

秦朝十二铜人的由来秦始皇为一了巩固第一个封建王朝的政权,除了在原来政权机构的基础上调整和完善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机器,建立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严密的统治机构和封建官僚制度外还采取了一系列其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