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嬴政是怎么统一六国

Posted 土地

篇首语:不知道自己无知,乃是双倍的无知。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秦始皇嬴政是怎么统一六国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秦始皇嬴政是怎么统一六国

2、秦国统一六国用了多少兵马

秦始皇嬴政是怎么统一六国

秦始皇建国称帝,继续执行孝公变法以来商鞅的法家政策,加强君主专制,削弱旧贵族势力,提拔由军功而上升起来的贵族,秦帝国的土地所有制基本上仍维持西周的王有土地制,而变王有为国有。

秦始皇于公元前216年命令全国农民自报占有田地的实际数额,以便征收赋税,又实行即使是平民,只要有军功也可授予土地及爵位,虽然秦国在商鞅变法时施行了授田制,农民的土地名义上是国家所有、私人耕种,但此举让全国百姓实际占有了原来王有的土地,不久之后便演变成了农民和官员们都可以自由地买卖田地,所以秦国的商鞅变法最终便利了私有土地的发展。

秦始皇废除分封制以后,建立了一套自中央到地方的郡县制和官僚制,初分全国为36郡,以后随着土地的扩大增至46郡,定咸阳(陕西咸阳市秦都区)为首都。

中央政府最高的官僚是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亦称三公。

地方郡的长官为守,县的长官为令,郡县制初步打破了血缘关系的宗法制,封建制、官僚制则代替了贵族的世袭制。

为了巩固政权,秦始皇还实行了一系列的政策,主要是:统一货币和度量衡;统一文字;修筑长城、驰道和直道;强迫迁徙六国富民和平民。

秦统一六国以后,为了防止六国贵族依持宗族死灰复燃,强迫他们迁徒到咸阳,要他们看护皇陵,或者迁徙于西南边远地区,一些平民也同时被迫迁徙,叫做迁虏,做开矿、开盐井等苦役。

前215年,秦将蒙恬夺九原河南,设置34县,建立九原郡(治所在内蒙古包头市西北)。

秦始皇称帝以前,由晋等东方各国入秦的法家很多,始皇曾经发布著名的逐客令,驱逐在秦国的六国人,前239年因李斯上书劝谏,始皇才停止了这个命令。

秦国统一六国用了多少兵马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秦国是怎么解决后勤问题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公元前221年,秦嬴政消灭了最后一个诸侯国——齐国。嬴政终于统一了天下,建立了秦帝国,成为了历史上有名的始皇帝。秦国能够统一中国不是偶然,这个虎狼国家自商鞅变法后就步入了富强之路,因此变得无敌于天下。

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21年,在这10年的时间里,秦通过大小战事一步一步地灭了韩、赵、魏等国家,最终一举拿下了整个中国。打仗是个拼硬实力的技术活。比如兵力粮食,武器装备等基本条件就不能缺少。秦国的士兵被称为虎狼之兵,战斗力极强;秦的武器装备也在当时非常先进;而秦在灭楚的时候士兵总人数足有100万人之多。这些优势也是秦能统一的优势。

春秋战国时期,所谓的士兵概念比较模糊,因为当时战争比较频繁,所以16—60岁之间的男子都在服役范围内,于是才有了秦100万士兵的说法。也许有人说,60岁的人还有啥战斗力吗?古典名著说唐里,薛仁贵不是被张士贵黑成了火头军吗?所谓火头军就是现在的炊事班后勤兵。所以秦国年龄大了的士兵就充当后勤人员,不一定上战场厮杀。不过这也有个问题,秦国的粮食问题是怎么解决的?

众所周知,中国的主要粮食产地无非就是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江汉平原、成都平原。秦国在没有灭6国时,地处西戎,还占据了巴蜀之地和河西地区,用有成都平原与关中平原。因此这2个平原成了秦国粮食的主要来源地。单巴蜀之地的成都平原就非常给力,后来的刘邦、刘备均以益州为根据地,一个靠巴蜀地夺了项羽的基业,一个凭借成都三分天下。秦国修建的都江堰就是为了保障当地粮食收成而建立的水利工程。

公元前224年,秦一口气派出了60万秦军攻打楚国。其实在看王翦伐楚的这段史实的时候,我们往往会被战争的规模而吸引,以及光看到了王翦与项燕的巅峰对决,却忽视了秦国60万人的粮食问题如何解决。当时秦出动了60万兵,家里还留了40万人分散防守,毕竟燕、齐还在。可这100万人要吃东西,而且这些人都是劳动力,现在被弄去参加战斗,家里的农田就没什么人管了。那么粮食哪里来呢?

秦采取了“鼓励迁移政策”。据史料记载,当时秦国发动了韩、赵、魏3地的居民,并鼓励他们迁移到巴蜀地区从事农耕,而且鼓励他们只要去种田就可以享受免兵役、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所以这些居民都愿意迁移到了成都平原进行了农耕。正因为有了这些人的劳作,才保证了巴蜀地区的粮食丰收,所以给了秦国的粮食保障,这才能让秦前线的士兵吃得饱饱的打仗。

正因为秦国的粮食非常充足,这才能够为其灭六国提供了保障。

相关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