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何又进行一场大战

Posted 士兵

篇首语:不要等待机会,而要创造机会。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何又进行一场大战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何又进行一场大战

2、秦始皇灭六国时为何独留下卫国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何又进行一场大战

公元前221年,奋六世之余烈的秦始皇,利用十年时间陆续消灭了齐楚燕魏赵韩这六大国。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秦王朝建立后,秦始皇陆续在政治制度、文字、货币等进行全面统一。不过,对于刚刚建立的秦王朝,统一战争并没有就此结束,因为在大秦帝国的南方,也即百越之地仍然没有被纳入到秦朝的统治范围内。

秦朝建立两年后,面对南方不愿意臣服的百越政权,秦始皇决定用战争来解决问题。其中,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因为当时的西瓯国是百越土著部队的首领和主力军队,因此这场战争也被称之为“秦瓯战争”。为了打赢这场战争,秦始皇前后发动了50多万人的士兵。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适应南方雨林、丘陵等相对特殊的地理环境,秦始皇征召了原先楚国的十万大军。其次,对于秦始皇交战的西瓯国,因为相关史料记载的匮乏,具体的部队数量很难确定。但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南方地区经济落后,农业等没有得到开化,其人口数量和中原地区相差甚远。由此,即将整个百越地区的国家全部联合在一起,其军队数量也很难超过10万人。更为重要的是,当时的大秦帝国的军事装备、战术素养,在整个世界范围内都是处在领先地位。而南方分散的百越军队,则是全面落后于秦军。然而,南方特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还是让北方为主的秦朝士兵吃尽了苦头。在丛林战争中,秦军的进度和预期存在着天壤之别。

当战争持续了一年后,秦朝军队早已是疲惫不堪,士气低落,而百越军队在首领桀骏的指挥下,不仅将秦朝的大将屠睢斩杀,甚至让大秦帝国直接和间接伤亡了30多万士兵。在遭到致命打击后,余下的20万大军只能不断后撤,和百越士兵保持对峙的状态。不过,对于获胜的百越来说,损失同样惨重,根本没有力量再对大秦进行反攻。

由此,在公元前214年,南征百越的第五年,秦始皇全面疏通灵渠粮道,继续投入兵力和物资给养。同时,对于南方的气候和地理环境,秦朝士兵也适应的差不多了。在此前提下,百越士兵再也抵抗不了了大秦的推进,或是投降,或是继续向南迁移。于是,获得胜利后的秦始皇,在原先越国后代的土地上设置了南海、桂林、象郡等三郡。

最后,这场持续了多年时间,双方投入兵力超过六十万的大型战争,最终以大秦帝国的胜利而结束。自此之后,整个中国的基本疆域得到进一步完善,两广地区成为中国统治区域的一部分,大一统成为此后历代皇帝必须遵循的宗旨。不过,秦朝末年,天下大乱,而南越国一度独立了出来,甚至在汉朝初年击退了汉高祖刘邦的入侵。当然,在汉文帝时期,整个南越还是彻底归顺了大汉王朝。至此以后,两广地区再也没有和中原王朝失去联系。

秦始皇灭六国时为何独留下卫国

导读

:秦灭六国之战,既是战国末期最后一场诸侯兼并战争,又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场封建统一战争。战国末年,在七雄中日益强大的秦国在秦王嬴政的领导下,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国用了10年的时间,相继灭掉了北方的燕、赵,中原的韩、魏,东方的齐和南方的楚六个国家,结束了春秋以来长达500余年的诸侯割据纷争的战乱局面,并建立起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大一统的君主制王朝――秦朝。秦王政改号称皇帝,即赫赫大名的秦始皇,中国历史从此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战国末年,在七雄中日益强大的秦国在秦王嬴政的领导下,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国用了10年的时间,相继灭掉了六个国家。建立起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大一统的君主制王朝――秦朝,然而在这一时期却有一个国家躲过了秦国的魔爪。

这个国家就是卫国,是周王朝的姬姓诸侯国,位于今河南省鹤壁、新乡一带,康叔为第一代国君,秦始皇灭六国,卫国因为弱小而得以保存,秦二世贬卫君角为庶人。

灭和废应该是两个概念,战国后期各大国争霸,卫国日渐式微,到了最后就只剩下了濮阳城这个弹丸之地了。公元前242年,秦国置东郡,公元前241年秦取濮阳等地,卫君角被迫迁往野王,卫也就名存实亡了。但是一直到公元前209年卫君角被废为庶人,卫国才彻底灭亡。

在众多曾经声名赫赫的诸侯国纷纷被灭国的春秋战国时代,卫国却奇迹般地躲过无数次灾难,生存到了秦国统一天下之后,到秦二世时才灭亡。

秦灭六国之战

相关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