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因商鞅变法而强盛 其他诸侯国却不效仿
Posted 诸侯
篇首语:时间会告诉我们,简单的喜欢,最长远;平凡中的陪伴,最安心。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秦国因商鞅变法而强盛 其他诸侯国却不效仿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2、商鞅变法让秦国强盛,但为何秦王要车裂他,百姓也对他毫不怜悯
秦国因商鞅变法而强盛 其他诸侯国却不效仿
秦国在战国前期还比较弱小,经济、文化、军制等各方面都很落后,以致被东方诸侯视为戎狄。秦国在战国前期,经常被魏国吊打。最惨的一次,要属前389年吴起以未有军功者五万,兼车五百乘,骑兵三千匹,而大败秦军五十万,尽夺秦国河西之地。
秦孝公继位之后,痛定思痛,重用商鞅而实行变法。开阡陌、行县制以加强中央集权,并实行“奖励耕战”、“利出一孔”的政策,驱使秦人必须以敌军的头颅换取功名富贵,以刺激秦人对战争的渴望。自此,秦军出关征战天下,便鲜有败绩。致使东方诸侯畏秦如虎,皆谓秦军为虎狼之师。
那么,秦国因商鞅变法而强盛,而商鞅变法的措施又不是机密。为何其他诸侯,却不效仿秦国的商鞅变法呢?
其一,商鞅变法的核心思想是“利出一孔、奖励耕战”。而这种变法措施也只适宜秦国那种社会结构较为简单、经济较为单一的国家。而魏、齐、韩等诸侯国的手工业及商业等都极为繁荣,其变革的方向就不可能是“利出一孔”。比如“利出一孔”的思想最早见於管仲的《管子 · 储蓄》篇,其中写道:利出于一孔者,其国无敌;出二孔者,其兵不诎;出三孔者,不可以举兵;出四孔者,其国必亡”。
但是,管仲的改革措施却是通过一系列“通货积财”的手段,以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甚至将娼妓行业都纳入了官营。齐国在管仲的治理之下,商业昌盛、百姓富足,而齐地也是我国先秦两汉时期最为富裕的地区。而富裕的地方,其谋生的渠道就比较多,故而对战争就失去了很大程度的兴致与依赖。
商鞅正是利用秦国的贫穷落后,将“斩敌首与功名富贵”相挂钩,才激发了秦人的战争热情。而东方各诸侯国,其手工业及商业等都较为繁荣,就不可能自断经脉而实行“利出一孔”的政策。
其二,效仿商鞅变法会动摇东方诸侯的统治基础。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都纷纷实行不同程度的变法,以加强中央集权。而加强中央集权是以打压宗族力量为代价的,而宗族的力量原是各诸侯国的统治基石,各诸侯国都是在两者之间寻求一种平衡。而秦国的商鞅变法对宗族力量打压最为彻底,这固然极大地加强了君权,但也使得失去宗族力量拱卫的“君权”变得更加脆弱。秦朝后来过早灭亡,亦与此有很大的干系。
其三,商鞅变法是以对外掠夺为基础的。任何变革都是对利益的重新调整与划分,其必然会触犯既得利益者,而既得利益者本身又往往是实权者,这就是变革的最大阻力所在。就像一块蛋糕,你无论怎么分,都会有人不满。唯一能安抚各方的办法,就是将蛋糕做大,以让各方都尽量满意。而商鞅变法的成功,正是与秦国对外战争的胜利是相辅相成、互为促动的。假使,商鞅变法之后的秦国,接连几场战役都以惨败收场,那么,商鞅变法也就自然夭折。
而秦国实行变法之后,接连几场大胜,也与秦国的地理优势及其抓住了机遇密切相关。秦为四塞之国,易守难攻。正好趁魏、齐两国争霸,魏国惨败,其西线力量防卫空虚。秦国又以欺诈之术大败魏国,才奠定了秦对魏的军事优势。而东方诸侯都是四战之地,不允许存在某国超强的局面,而很容易遭到他国围攻,五国伐齐便是例证。所以,秦国后来的成功,也并不足以证明秦国的商鞅变法就优於东方六国的变法。
而商鞅变法还有一个弊端,就是对掠夺颇为依赖。其兼并天下的过程,就如同不断地并购资产,其资产是累积的过程。而一旦天下一统之后,情形就倒置了,秦国本身过於残暴而与六国故地结怨颇深,且秦国较东方六国落后,商鞅那一套措施并不适宜东方六国的土壤。以致秦国起初并购过来的良性资产全转化为公司坏账,而秦帝国却不能再通过战争的手段以获得利益,反而要燃烧帝国的脂肪去各地平叛,结果连原本没有起义的秦、巴蜀之地也被六国故地的起义所吞噬。
商鞅变法让秦国强盛,但为何秦王要车裂他,百姓也对他毫不怜悯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侯商周。 五霸七雄闹春秋,秦汉兴亡过手。 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 前人播种后人收,说什么龙争虎斗。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国家,而秦国之所以能够一统六国,商鞅功不可没,正是因为商鞅变法,才让秦国逐渐强大起来,最终横扫六国。但是,作为秦国崛起的功臣,商鞅的下场却很凄惨——被人诬陷,最终五马分尸。而被他得罪的贵族们欢欣鼓舞,就连老百姓也对其没有丝毫的怜惜之情,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我们先来介绍一下商鞅这个人。 大约公元前390年,商鞅在卫国降生了,姓公孙,名鞅,可以叫他公孙鞅或者卫鞅,后因在秦国变法有功,被封为商君,所以后世之人多称他为商鞅。 在现代看来,商鞅也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官二代了,她的母亲是卫国国君的姬妾,所以他有一个当国君的爹,另外从血缘关系上来说,商鞅和周天子还是亲戚呢。因为是庶出,所以商鞅是士,虽然在战国时期,士阶层结构变得复杂,地位不高,但仍然属于贵族阶层,所以商鞅的出身比一般人还是要高的。 从小,商鞅就喜欢法家学说,对李悝和吴起的变法深有研究,也深受其影响,但当时的卫国只是一个很小的诸侯国,为了施展抱负,商鞅就去了中原最强盛的魏国,在丞相公叔痤门下做中庶子。 这正是「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真实写照啊。虽然公叔痤很赏识商鞅,知道商鞅满腹经纶,但最后商鞅却没有得到魏惠王的重用。终是郁郁不得志,天下之大,国家众多,哪里才能实现抱负呢? 公元前361年,这一年秦孝公继位后广发求贤令,商鞅入秦。通过多次的互相试探,终于,秦孝公与商鞅达成了变法的共识。 接下来,我们就介绍一下商鞅变法的内容。而这也正是权贵痛恨商鞅以及老百姓不怜悯商鞅的真正原因。 简单地讲,商鞅变法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1、废除旧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禁止私斗,颁布按军功赏赐的二十等爵制度。 将全国民众分为20个爵位等级,每个等级都有不同的田地、仆从数量等。只有有军功才能进行封赏,提升爵位。并且在军队中,爵位不同,吃的饭也不同,普通士兵能填饱肚子就已经很不错了,二级爵位只能吃粗米,而三级爵位就可以吃精米,有菜羹等。 而军功,则是按照敌人的头颅来计算的。商鞅规定:秦国士兵只要斩杀敌人甲士(军官)一人,就可以获得一级爵位「 ”公士”、田一倾、宅一处和仆人一个。斩杀敌人甲士2人,就可以免除父母的罪名(如果有的话),如果他妻子是奴隶,也可以转为平民。如此一来,就是对战争的激励,在战场上军功越多,也就能得到更多的爵位和封赏。 另外,禁止私斗,一旦发生私斗,双方都要受到惩罚,因为私斗被杀的老氏族不在少数。 2、颁布实行魏国李悝的《法经》,增加连坐法法律,轻罪用重刑。 商鞅规定:将老百姓每五家分为一保,十保相连。如果其中有一家做了坏事,其余的必须要告发他,如果不告发,就要连坐。 民众要「 ”告奸”,如果不「 ”告奸”,就要被腰斩。也就是说,如果甲的邻居做了坏事,甲看到了,就必须去告密,如果不告密,甲就要被拉出去腰斩,其他连坐的邻居也要被腰斩。如果敢窝藏犯人,那就跟降敌同罪,不光本人要诛杀,还要抄家灭门。 告发了邻居的,跟战场上杀敌是同样的功劳,也就是说告发一人,就可以升一级爵位。 这个法令实行后,老百姓们必须互相监督,于是,全国都陷入了极度的恐怖当中,每个人都提防着邻居和周边的人,一旦有状况,就赶紧去告密,不然下场就会很惨。我们不难想象,在这种情况下,被冤杀的估计也有很多,老百姓根本没法安心过日子,生怕哪天就被告密了或者错过了告密。 3、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特别奖励垦荒。 商鞅规定: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可免除本人的劳役和赋税,以农业为「 ”本业”,以商业为「 ”末业”,并且限制商人经营的范围,重征商税。 法令一出,老百姓就不得不努力耕种,为国家贡献粮草、布匹等。 除了这三条,商鞅还颁布了很多其他的法令,致使秦国经济繁荣、军力强大,曾经丢掉的河西地区也被收复,秦国终于一跃成为战国时期最先进的强国。但是,这些法令也都在一定程度上触及了秦国老氏族的利益,并且让老百姓恐慌,全完沦为国家的机器。 商鞅变法之所以能够在这种情况下继续推行,完全是因为秦孝公的鼎力支持。然而,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秦惠文王继位。曾经因为商鞅变法怨声载道的老氏族开始反扑。 当年,太子犯错,但不能对他用刑,商鞅便对太子的老师公子虔(秦孝公的哥哥)用刑,割去了他的鼻子,而另一位老师公孙贾则被脸上刻了字。所以,太子是痛恨商鞅的。于是,公子虔等人诬告商鞅想要造反,秦惠文王派人捉拿商鞅,最后,商鞅被车裂而死,下场很是凄惨。 其实,总结起来,商鞅被杀的原因有三点: 1、商鞅在实行变法时,损害了太子还有其他老氏族的利益。 2、商鞅的变法太过残酷,老氏族以及百姓都对他恨之入骨。 3、商鞅本身权势太大,影响到了秦惠文王的位置。 商鞅虽死,但是变法却并未废除,世人皆说商鞅变法是残酷的,但是也不可否认,商鞅变法拯救了秦国,并为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对以后各朝的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相关参考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侯商周。五霸七雄闹春秋,秦汉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播种后人收,说什么龙争虎斗。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国家,而秦国之所以能够一统六国,商鞅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秦国商鞅变法为何能六代不断,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是的。这个问题,相信很多朋友会
战国初期由于秦国相比中原各大诸侯国在经济、政治和文化都要落后,加之其地处西陲,所以一向为中原各大诸侯国所轻视,蔑称其为「”夷狄之邦”。战国初期秦国在秦国的国家安全方面,同样由于秦国在军事方面的落后,
公元前339年,即秦惠文王元年,主导秦国改革变法的商鞅因谋反罪被政府军击杀,尸体被车裂。作为一个改革者、政治家,商鞅对秦国的强大,可谓功不可没。商鞅先后于孝公6年(公元前356年)和孝公12年(公元前350年)在秦国主持...
公元前339年,即秦惠文王元年,主导秦国改革变法的商鞅因谋反罪被政府军击杀,尸体被车裂。作为一个改革者、政治家,商鞅对秦国的强大,可谓功不可没。商鞅先后于孝公6年(公元前356年)和孝公12年(公元前350年)在秦国主持...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商鞅变法为什么这么厉害?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从周孝王六年(前905)秦非子因养马有功而被封到秦邑一带,成为天子的附庸国,到周平王元年(前770)秦襄王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被正式册
导读:在战国七雄中,秦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比中原各诸侯国落后。贴邻的魏国就比秦国强,还从秦国夺去了河西一大片地方。 公元前361年,秦国的新君秦孝公即位。他下决心发奋图强,首先搜罗人才。
商鞅变法的目的战国时代,各诸侯国为了巩固本国政权,纷纷启用人才,进行变法运动。魏国李悝变法的成功,引起了秦孝公极大的兴趣。秦孝公认为只有通过变法运动,才能使秦国变得更加强大,于是在秦国广纳贤才,希望能
商鞅,中国战国时期顶顶有名的人物,其凭借变法而闻名诸侯国,虽说商鞅最后的下场挺惨的,但是,细看历史先贤们哪一个因变法而有下场好的,就算有也是微乎其微,只不过,商鞅的下场更惨而已,被诛全族。公元前338
喜好刑名之学的商鞅,在"诸侯卑秦,丑莫大焉"的秦国,推行了破除奴隶制度的地主阶级的改革,顺应了封建制度发展的历史趋势。商鞅虽被"车裂"而死,而"秦法未败","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商鞅变法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