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帝国称雄欧洲五百年

Posted 王朝

篇首语: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阿拉伯帝国称雄欧洲五百年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阿拉伯帝国称雄欧洲五百年

2、英国历史 打败荷兰 称雄欧洲

阿拉伯帝国称雄欧洲五百年

   世界第一大半岛——阿拉伯半岛位于波斯湾南面、红海东面,其南为阿拉伯海,总面积约320万平方公里。半岛上大部分地区为沙漠,其间夹杂着些可进行农耕的小绿洲。半岛西南面为也门地区,雨水相对充沛,有较发达的农业文明。公元前数世纪,这里先后出现塞白人和希米亚人。濒临红海西部的希贾兹地区一直是欧亚非商贸重镇,而沿着这一商路,渐渐形成一些城市,其中麦加城为宗教祭祀中心。

  阿拉伯半岛的文明出现得远比其北边的两河流域文明要晚得多——直到公元初几个世纪依然远落后于地中海沿岸文明,可以说是处于文明世界的边缘。  由于沙漠气候及人口压力,阿拉伯半岛以游牧为主的贝杜因人被迫渐渐往外迁徙,并因水源等因素,各种部落陷于相互攻伐,长期如此,养成了尚武精神。  随着拜占廷(东罗马帝国)和波斯两个庞大的欧亚非帝国势力大打出手,阿拉伯人的生存空间被压缩——公元525年,拜占廷盟邦埃塞俄比亚人攻占半岛西南门户也门地区。公元575年,波斯王库斯鲁发兵也门,这彻底摧毁了阿拉伯半岛半部的农业文化,逼着这里的人往北迁。而国际商路往北转移到波斯湾和两河流域,等于是断了麦加商人的财路。  此时的阿拉伯社会,已经处在文明世界的门槛上,社会矛盾加上民族生存环境矛盾,照这样发展下去,要么是阿拉伯各部落自相残杀,走向种族灭绝,要么就是像东方的中国一样最终形成统一的民族。  阿拉伯人没有走向前面那个结果,在各种矛盾之下,催生了信仰的改变——公元610年,宗教先知穆罕默德开始在麦加传教,逐渐组织起以宗教为主导的军事力量,并于公元627年挫败麦加大军的剿杀。公元630年,穆罕默德率万人陷麦加城,半岛诸部落纷纷归顺,阿拉伯半岛上最强大的军事力量自此形成,半岛从一盘散沙的部落文明走向了统一的宗教社会。  甚至,穆罕默德还向波斯、拜占廷、巴勒斯坦等国家派出使节,要求他们皈依伊斯兰教。这时的波斯、拜占廷帝国虽然实力大不如前,但哪里将这个阿拉伯半岛上的游牧民族放在眼里。  公元632年,62岁的穆罕默德死去,他虽然娶了12个妻子,但却没有继承人。  穆斯林内部一番争斗后,协商由穆罕默德最早的信徒出任首领,与之后三位首领皆号“哈里发”。阿拉伯社会自此进入“四大哈里发时期”。  第一任哈里发时期很短暂,仅不到三年,主要把时间花在统一阿拉伯半岛诸部。  第二任哈里发为奥巴尔,也是穆罕默德的岳父之一。  阿拉伯游牧民族的主要武器有弯刀、好马、好骆驼,当然,离不开好战的民族性格。  此时,波斯湾对岸的第二波帝国,已经在几百年的战争中奄奄一息。拜占廷帝国虽占领着地中海东岸的西亚地区,但此时的军力已大不如巅峰期。  奥巴尔哈里发领骑兵25000人,北上叙利亚,拜占廷守军根本挡不住。  陷叙利亚后,阿拉伯人兵分两路:一路杀奔小亚细亚,打算直捣拜占廷心窝;另一路往东杀入两河流域。  波斯人一路撤退,直到国都泰西封城下。  波斯人也是无法招架,步步后退,被人一直打到泰西封城下,波斯皇帝望风而遁,公元637年,泰西封陷落。阿拉伯4万铁骑一路横扫波斯国境,波斯皇帝集结兵力于公元642年死战,大败,萨珊王朝再无回天之力。末代皇帝于公元651年在木鹿被一个磨坊主杀死,波斯国灭亡。阿拉伯铁骑攻下印度河西边的呼罗珊,以及亚美尼亚、阿塞拜疆等地。  波斯末代王之子往东逃亡至唐朝境内,后任唐高宗朝的右武卫将军。其后代曾在唐调露元年(679年)在唐军护送之下回国,欲兴复国之业。唐兵行至碎叶城而还,这位波斯王子不敢单独回国,二十载后,部下离散,于公元707年再回长安,拜左武卫将军,不久病死,葬骨大唐。  面对横扫叙利亚、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拜占廷调兵5万,不敌,整个西亚几乎全部并入阿拉伯版图。公元642年,阿拉伯人南下攻入埃及,成为亚历山大里亚的新主人,整个埃及以及利比亚皆被纳入阿拉伯。拜占廷帝国在亚洲的土地仅余小亚细亚。  随着阿拉伯骑兵的攻城略地,伊斯兰教传入各占领区。不过,非伊斯兰教徒并没有被强迫改变信仰,不存在宗教迫害。耶路撒冷被列为伊斯兰教的第三大圣地,因此成为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三教的圣地。公元661年,第四任哈里发阿里被杀,叙利亚总督穆阿维亚即位,以大马士革为都,建立倭马亚王朝。哈里发自此改为世袭制。  但拥护第四任哈里发的一派,并不承认倭马亚王朝,拥兵自重,穆斯林自此分裂为逊尼派和什叶派——至今如是。  而在倭马亚王朝,阿拉伯人的军事扩张达到了又一个高峰。  对话大唐  倭马亚王朝崇尚白色,中国史籍称之为“白衣大食”。在此王朝期间,阿拉伯社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分为四大等级:一是阿拉伯上层家族,包括统治阶层及武士;二是平民,即非阿拉伯血统但已经皈依伊斯兰教的穆斯林,多为被征服的叙利亚、伊朗高原人;三是迪米阶层,即帝国征服范围内未改宗教信仰的异教徒,属主要剥削对象;四是奴隶阶层。  因为阿拉伯内战,“倭马亚王朝”的“太祖爷”穆阿维亚跟拜占廷签订一纸停战协议。但内战一结束,尚武的阿拉伯人就撒掉协议,全面进攻拜占廷。  公元678年,阿拉伯终于对君士坦丁堡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多达10余万众的阿拉伯军队,从海陆两边围攻君士坦丁堡——在四大哈里发时期,阿拉伯人已经建立了自己的强大海军,不过,久经实战考验的拜占廷海军在实力上明显比阿拉伯海军要强,并且拥有已经失传的海战利器“希腊火”——这是可以在水上燃烧的液态燃烧剂,(欧洲历史 www.cha138.com以石油为基本原料,据称在公元668年被带到君士坦丁堡,拜占廷人自称为“野火”、“海洋之火”。  当时的世界最大城市君士坦丁堡的防守系统在冷兵器时代可谓一绝,这也是其屹立于黑海岸数百年不倒的主因。在拥有“希腊火”的强大海军以及牢固的城墙面前,阿拉伯军队竟致溃败,海军几乎全军覆没。公元717年,阿拉伯人再度兵分两路攻拜占廷,陆军10万余,跨过达达尼尔海峡,从色雷斯方向封锁了君士坦丁堡与欧洲的陆上联系。水路有近2000艘战船,团团围住君士坦丁堡海港。  吸取了上一次的失败教训,阿拉伯人决定用封锁法,把君士坦丁堡变成一座死城。  阿拉伯人的一支舰队企图封锁金角湾,但几乎被“希腊火”烧尽。此后因惧怕“希腊火”的攻击,阿拉伯舰队再也不敢突入金角湾,坐视拜占廷运粮船向君士坦丁堡运去补给,封锁法宣告失败。  公元718年春天,利奥三世在得到了准确情报之后,伺机出兵,再度使用“希腊火”摧毁了阿拉伯舰队。在这次围城战中,阿拉伯军队一共使用了2560艘船只,回到叙利亚和亚历山大港的却只剩下5艘。此战阿拉伯军队损失惨重,10万兵力与上千战舰化为乌有。  此后阿拉伯陷入内讧之中,一直受歧视、受压迫的非阿拉伯穆斯林不断起义。阿拔斯的后裔联合什叶派,于公元750年推翻了倭马亚王朝的统治,建立了阿拔斯王朝。几年后,倭马亚王朝在伊比利亚半岛上独立。  因阿拔斯王朝旗帜尚黑,中国史书称该王朝为“黑衣大食”——这是阿拉伯帝国的黄金时代,从公元750年持续到1258年。  阿拔斯王朝建立后,为了控制政权,镇压了帮助自己翻盘的呼罗珊人民起义军——过河拆桥的事,在历史上发生得实在太频繁,主要原因无非是怕尾大不掉。新王朝很快迁都底格里斯河畔的巴格达,之后,巴格达成为与中国的长安、拜占廷的君士坦丁堡齐名的世界超级大都市。在阿拔斯王朝内,倭马亚王朝时期的社会地位等级稍有变化,除原阿拉伯贵族外,被征服地区的封建主也开始进入统治阶级,帝国从贵族政治转变为官僚政治。  阿拔斯王朝充分借鉴了罗马帝国和波斯帝国的优劣,为防地方总督权势过大,将地方细分为24个行省,将地方司法系统收归中央直属。军队建设也与前期有所不同,由全民皆兵的部落兵制,发展成为职业军人制。  在阿拔斯王朝之初,阿拉伯人便控制了中亚的大部分地区——直接涉及了唐朝在中亚的利益。  唐朝在公元630年,即穆罕默德灭麦加城那一年,开始有力打击不断扰边的突厥人,一路高歌猛进,以投降的突厥军队为先锋,进入西亚。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灭高昌国,建立安西都护府,此后连灭焉耆、龟兹、疏勒、于阗等20余西域小国,建立了以安西四镇为核心的西域统治体系。  这时能和大唐在西域地区对话的,一个是青藏高原的吐蕃帝国,以及崛起于中东的阿拉伯帝国。吐蕃于公元670年开始与大唐争夺西域,此时阿拉伯帝国刚刚灭了波斯。公元692年,唐将王孝杰与阿史那忠节破吐蕃,此后双方消停了一阵。至雄主李隆基时代,阿拉伯帝国已经接触到安西都护府势力范围。公元715年,即唐开元三年,吐蕃与阿拉伯发兵攻打大唐属国拔汗那,为安西都护吕休所败。  公元717年,吐蕃和阿拉伯联军攻打安西四镇,未果。阿拉伯的东方最高长官志在向东征服,允许两个大将谁首先踏上中国的领土,就任命谁做中国的长官。二将征服了塔里甘、舒曼、塔哈斯坦、布哈拉等大片中亚地区,并打下印度边疆地区,但都没能进入大唐。唐朝此时忙于在青藏地区对付吐蕃,无暇西顾,主要由被安抚的突厥部落来阻止阿拉伯势力的东进,数十年间,阿拉伯人被挡在安西之外。  突厥首领败亡后,高仙芝于开元末任安西副都护、西镇兵马使。其任内连破吐蕃,声名大振,大唐在西域的势力达到巅峰,成为塔里木地区、伊犁河流域和伊塞克湖地区的占有人和塔什干的宗主,控制了帕米尔山谷地区,成了吐火罗地区、喀布尔和克什米尔的保护者。高仙芝驻库车,俨然是大唐的西域总督。  高仙芝任内,阿拉伯帝国于公元750年走进了阿拔斯王朝。高仙芝破石国之举,实际目的便是打击阿拉伯势力。石国灭,高仙芝入朝,献所擒突骑施可汗、突厥酋长、石国王、师王,玄宗大悦,加封高仙芝开府、仪同三司。  石国破,阿拉伯必然要反击,以夺回中亚霸权,而唐朝欲长期染指中亚,就必须打败阿拉伯人。此时的阿拉伯人征服了吐蕃,正在极盛时期。  两强相遇,大打出手。  阿拉伯人为防止高仙芝继续西进,联合了其中亚地区所有属国,准备对安西四镇下手。对此,高仙芝打算先发制人。公元751年,他从安西出发,翻过葱岭,于7月抵达阿拉伯势力范围内的怛罗斯,并且开始围攻怛罗斯。  靠着强弓硬弩,唐军一度压制阿拉伯骑兵。战斗进行到第五天,葛逻禄雇佣兵突然叛变,切断中国步兵与骑步联系,唐兵大乱,损兵万余。此后,阿拉伯人陷于内乱,无心东征,而大唐方面很快陷于安史之乱,国内大损,只能放弃在中亚地区与阿拉伯人的争夺。  这一场战争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战争中阿拉伯人俘虏了造纸工匠出身的大唐士兵。阿拉伯人组织这些俘虏传授造纸方法,并在撒马尔罕建起棉花造纸厂。之后,造纸术渐渐一路往西,传往欧洲各国。与此类似的是,侵入印度的阿拉伯人掳走了印度数学家,创造出来了影响深远的阿拉伯数字。  公元9世纪中叶后,为了巩固边防,阿拔斯帝国先后册封藩王驻守边疆——遵照中国的历史经验来看,这绝对是乱象的开始。不久,各地封建主拥兵自重,独霸一方。阿拔斯王朝进入割据时期;北非的伊德利王朝于公元789年独立;阿格拉布王朝于公元800年独立;公元868年,埃及总督宣布独立,建立图伦王朝;东方各省相继于公元867年出现撒法利王朝、公元874年出现萨玛尼王朝等。  下层人民受到越来越重的剥削,导致反抗斗争不断地爆发——如公元8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的蒙面者起义、公元816年至公元837年的巴贝克起义,以及公元869年至公元883年的黑奴起义(阿拔斯王朝不断从东非输入黑奴),均给阿拔斯王朝以沉重的打击。公元890年,卡尔马特于伊拉克南部起义,于公元899年在波斯湾西岸建国。到10世纪中叶,阿拔斯王朝实际统治区域仅限于巴格达及其周围地区。  1055年,塞尔柱突厥人占领巴格达,阿拔斯国王失去了一切行政权力,只保留了宗教领袖的地位。阿拔斯帝国已名存实亡,不过,彪悍的塞尔柱人很尊重阿拔斯传统,基本承袭了帝国以往的各种典章制度,使得帝国一度出现统一局面。西方史学家把这个时期的哈里发称为“巴格达教皇国”。但很快,阿拉伯世界又被手握重兵的封疆大吏分裂成10余个邦国。13世纪中叶,东方草原来的蒙古铁骑冲入西亚。1258年,蒙古人攻陷巴格达,杀死哈里发,延续数百年之久的阿拉伯阿拔斯王朝,连同绝大多数塞尔柱小国终于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之中。  塞尔柱帝国  10世纪时,中亚有三支突厥力量:定居于天山的回纥突厥,定居于喀什噶尔的葛逻禄突厥,以及定居于呼罗珊、里海、马鲁的乌古斯突厥。  公元956年,阿拉伯人在中西亚的势力已经四分五裂。在塞尔柱的统率下,一部分乌古斯人由咸海东部南下,进入阿拉伯藩国内,定居于咸海南部的花剌子模,这支突厥人信奉的是逊尼派伊斯兰教。  塞尔柱的后人于1040年攻入呼罗珊,成为古波斯核心地区的控制者。1043年继续西进,并吞米迪亚,陷两河上游东面的雷伊、哈马丹。1051年,攻占伊斯法罕,并迁都于此。此时,阿拉伯的阿拔斯王朝已经被挤压到两河流域的一小块地区。  1055年,应阿拔斯王朝哈里发之请,塞尔柱之孙图格鲁勒领兵进入巴格达,废黜在这里占据了110年的布韦希王朝末代王,成为阿拔斯王朝之摄政王——哈里发仅是象征性的宗教领袖。  图格鲁勒及其继任者阿尔斯兰、马里克三位在位时期,是塞尔柱乌古斯突厥人统治穆斯林东方的最灿烂的时代。这支野蛮的突厥势力屡屡推倒曾经威风于中西亚的阿拉伯政权,然而他们在脚踩着教徒的同时,又信奉着被征服者的宗教,从而变成伊斯兰教的拥护者,这使得伊斯兰社会在政治上极黑暗的时期,于宗教方面却得到了辉煌的胜利。  1064年,塞尔柱后人占领拜占廷亚美尼亚省首府阿尼。1070年,阿尔斯兰率兵攻占阿勒颇,其势力扩张到耶路撒冷和大马士革,并从什叶派法蒂玛王朝手中收复了圣地麦加和麦地那。  1071年,阿尔斯兰在凡湖以北打败拜占廷军队,俘虏拜占廷皇帝,占领小亚细亚东部。大量塞尔柱人相继迁往小亚细亚,伊斯兰教在小亚细亚得以传播。11世纪末,塞尔柱人的版图,东起中亚并与中国接壤,西至叙利亚及小亚细亚,南达阿拉伯海,北至基辅罗斯边境,形成强大的军事封建帝国。  11世纪90年代,塞尔柱人发生内讧,一些伊斯兰教清真寺被破坏,但从海路来的朝圣者只要缴纳为数不多的税后仍可去圣城耶路撒冷。然而罗马教皇和教廷却借此煽动宗教对立情绪。同时,拜占廷帝国失去小亚细亚后,被塞尔柱帝国逼到欧洲东南隅的狭小地区。1091年,塞尔柱帝国兵临君士坦丁堡,皇帝阿历克塞一世向罗马教皇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求援,著名的十字军东征由此爆发。  剽悍的塞尔柱王朝在1092年后陷入皇族内讧,各地军事力量割据称雄,帝国开始解体,分裂成多个王国。存续时间最长的是小亚细亚的罗姆苏丹国,西北与拜占廷为邻,两国结成同盟;东南则有十字军在叙利亚建立的基督教国家,以至与东方日益隔绝。但与意大利商人之间的贸易却很兴旺。  1243年,蒙古军入侵小亚细亚,罗姆苏丹国从此沦为蒙古人的藩属,于1308年灭亡。不过,原先依附于他们的一支西突厥人,却越过海峡,征服了塞尔柱帝国和阿拉伯帝国都没能打下来的君士坦丁堡,进而建立起一个跨三洲帝国——奥斯曼帝国。

 

英国历史 打败荷兰 称雄欧洲

 英国崛起之路(六):打败荷兰 称雄欧洲

  (一)海上马车夫的崛起

  英国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后,资本主义蓬勃发展,实力逐渐雄厚的英国资产阶级不断扩大对外贸易,积极向印度和美洲渗透和扩张,16世纪初,英国先后在苏拉特、冈比亚、马德拉斯建立了商站。仅在1605——1627年的短短20多年时间里,英国就先后在巴已多斯、弗吉尼亚、新英格兰和圭亚那建立了殖民地。英国政治家、探险家兼诗人沃尔特。雷利爵士(1552——1618年)道出了英国人的座右铭:“谁控制了海洋,即控制了贸易;谁控制了世界贸易,即控制了世界财富,因而控制了世界。”英国、法国和荷兰为了争夺海洋、贸易和殖民地,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荷兰原是西班牙的属地,1609年才彻底独立。它的造船业极负盛名,仅在首都阿姆斯特丹就有几十家造船厂,全国可以同时开工建造几百艘船,而且船只造价比技术先进的英国还要低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所以荷兰很快就成为欧洲的造船中心。那时,世界各国间的贸易交往主要依靠海上交通。荷兰的商船队拥有1.6万余艘船只,占欧洲商船总吨位的四分之三,世界运输船只的三分之一,被戏称为“海上马车夫”。这些商船队在世界各大海洋中游戈,几乎把欧洲的全部贸易都集中在自己手中。贸易上的垄断必然导致大规模的海上扩张。荷兰商人从葡萄牙人手中偷来了远航东方的航海图,旋即组织商船到达印度的果阿、爪哇和摩鹿加群岛等地。1602年,荷兰的商人和贵族联合建立东印度公司,在南亚迅速扩张,建立起一批武装商站。1603年在爪哇,1606年在马六甲,先后打败西班牙和葡萄牙海军。1619年在爪哇建立巴达维亚城(今雅加达),后又到了苏门答腊、锡兰(今斯里兰卡)和苏拉威西。1621年,荷兰成立西印度公司,把势力扩展到美洲。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占中国的台湾(后于1661年被中国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1642年,荷兰航海家塔斯曼发现了澳大利亚东南的塔斯曼尼亚岛。1648年,荷兰占领了好望角,在非洲南端建立起一个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的殖民据点。荷兰人大肆扩张之时,英国正陷于国王与国会之间的剧烈冲突。冲突引发内战,并最终导致资产阶级革命。1649年2月,英吉利宣布为共和国,成立了克伦威尔为首的护国政府,护国政府的重要使命之一就是对外消除外国竞争者,使资产阶级的英国变成称霸世界的海上商业强国。

  然而,此时荷兰到处排挤英国商人。在俄国和波罗的海各国,在北美殖民地和东亚各国,在地中海和西非沿岸地区,荷兰人倚仗资本雄厚,基本土垄断了各国的贸易。1649年,又与丹麦签订条约,获得了货船免税通过松德海峡的权利,从而掌握了这一地区的贸易优势。最令英国人不能容忍的是,荷兰竟然在英国水域肆意捕捞鱼虾等水产品,甚至还把这些水产品拿到英国市场上高价出售,牟取厚利。这些情况早已激起英国资产阶级的愤怒。

  (二)克伦威尔的海军改革

  英国意识到只有打击荷兰的海上势力,才能获得充分的贸易自由,使英国人变成世界上最富裕的民族。当时,位居欧洲一流强国的荷兰建立了庞大的海军舰队,其海军数量比英、法两国海军的总和还要多。为了改变落后面貌,护国主克伦威尔决心实施规模巨大的海军建设计划。他出售没收来的贵族财产,筹资建造装炮80——l00门、排水量1000多吨的大型战舰,而荷兰海军最大的战舰装炮也只有40——50门。他改组并加强了海军机构各个部门,成立了专门负责海军事务的海军委员会,他加强海军训练,提高水兵的薪金和伙食标准,实行俘获和击沉敌船的奖金制度。到战争爆发时,英国海军的实力大大超过了荷兰海军。

  有了强大的舰队做后盾,英国的态度逐渐变得蛮横起来,0165l年2月,英国议会派出两位特命全权大使出使荷兰,提出两国应该结成更紧密、更真挚的同盟。什么是“更紧密、更真挚的同盟”呢?荷兰人犹如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于是英国政府明确指出,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在国际条约和国际同盟中,两国应该像一个统一的国家那样采取行动,在某些场合下,甚至在内政问题上,荷兰三级会议应服从英国议会的决定。英国政府还说,如果这个建议被接受,还有“更重要的、将对两个共和国的幸福具有更重大后果的条文要提出来”。

  这个建议自然遭到了荷兰三级会议的断然拒绝。克伦威尔遂于次年颁布了《航海条例》。《航海条例》是重商主义的典型产物。根据这个条例,自1的1年12月1日起,亚洲。非洲和美洲生产的任何商品,只能从原产地直接运人英国,且必须由英国船只运输。违反条例的船只将被连船带货一并没收。同年,英国政府又宣布:凡从欧洲运到英国的货物,必须由英国船只或原商品生产国的船只运送;在欧洲以外各地生产的商品,必须用英国船只运人;运人英国的鱼类必须为英国渔船所捕,且只有英国船只才能运鱼出口。这样,主要从事转口贸易的荷兰便被排斥在之外。两国关系急剧恶化。

  (三)第一次英、荷战争

  1652年5月,英国海军将领布莱克率领20多艘舰船在多佛尔海峡巡逻,迎面碰上荷兰海军上将特罗普率领的42艘为商船护航的军舰。英国海军要求荷兰海军向英国国旗致敬,遭到拒绝。于是双方展开了4个小时的激烈炮战。结果,荷兰人损失了2艘战舰,布莱克的旗舰“詹姆斯”号被射穿了70多个弹孔。第一次英、荷战争爆发了。

  英国海军统帅罗伯特·布莱克,于1599年出生在英格兰西部的一个富商兼船主的家庭,他曾就读牛津大学。刀岁时,子承父业从事于海上贸易。内战中,由于精明强于、学识渊博、屡建战功,受到克伦威尔的器重并名噪国内。就任海军统帅后,他潜心研究海军战略,精心实施作战指挥,大大促进了英国海军的发展和海军学术的繁荣。

  布莱克深知,海上贸易和渔业生产是荷兰人的“命根子”。于是率领战舰大肆洗劫荷兰商船,甚至远离军港到北海袭击荷兰的捕鲱船队,去苏格兰北方拦截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运宝船,人波罗的海破坏荷兰与北欧的海上贸易。沉重的打击深深震撼了荷兰人成千上万只满载货物的商船躲在港内,急切地盼望着海军把他们护送出港。

  1652年12月、日,荷兰海军统帅特朗普率78艘战舰(几天后,又有四艘战舰编入)出海,护送300余艘商船前往大西洋。12月10日,布莱克率领犯艘战舰在邓杰尼斯附近与之展开激战。结果,荷兰的300艘商船安然通过海峡驶往大西洋,英国却有3艘战船被击没,2艘被俘,6艘被打的遍体伤痕。

  回到英国后,布莱克总结经验教训,认为纪律涣散是导致失败的主要原因。他把6名临阵逃脱者(包括他的弟弟本杰明)撤职查办,并制定了英国海军的第一个纪律条令。条令共分三十九条,其中有二十五条是要判处死刑的。例如,条令第七条规定:“每一名舰长和军官,都应该以身作则,并按其职位激发、鼓励水手和兵员英勇作战,不得表现怯懦、临敌逃跑、祈求饶命,如有违犯者应判处死刑或类似的其他惩罚”。第十四条规定:“在任何应及时作战的情况下,或逃脱、或后退、或不投入战斗,以及不尽力俘敌、射击、厮杀或致伤敌人的”判处死刑。纪律条令对英国海军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英国海军著作家戴维·豪沃恩写道,正是布莱克“奠定了海军的传统,这些传统在以后数世纪中,一直是英格兰国家荣誉的柱石”。竭,工厂倒闭,乡村到处是乞丐,城镇的街道长满了荒草,昔日的闹市阿姆斯特丹竟有1500所房子空元一人。荷兰彻底垮川英格兰打赢了第一次英、荷战争。1654年4月15日,荷兰被迫缔结《威斯敏斯特和约》。根据和约,荷兰承认了《航海条例》,并保证赔偿从1611年起给英国东印度公司造成的损失。这次和约标志荷兰将海上霸权让位于英国的开端。

  第一次英、荷战争并没有根本解决两国的经济矛盾。

  (四)《航海条例》和“四日海战”

  l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在英国复辟。英王查理二世一上台,就授予英国海军“皇家海军”的称号。他继续执行重商主义政策,争夺和扩大殖民地。为了独占海上运输业和殖民地市场,增加税收,大量销售英国工业品,英国政府于1660年再次颁布《航海条例》。新条例规定:殖民地不论输出和输入商品,都必须用英国船只装载。条例还指定了许多物品,如烟草、糖、原棉、靛青、染木等,只能运往英国和英属领地,首先满足英国工业生产的需要,多余的产品再从英国转销欧洲各地。1663年,英国政府又颁布了《主要产物法令》。法令严格规定:凡在欧洲各地出产或制造的物品,都必须先输送到英国,再用英国船从英国海港启程,才可以转运到美洲殖民地。《航海条例)和《主要产物法令)严重损害了荷兰人的利益。

  第二次英、荷战争于:1665年爆发。战争刚刚开始,荷兰就吃了一次败仗。1665年6月13日,英国约克公爵指挥137艘军舰在英国东海岸的洛斯特夫特海面与121艘荷兰军舰展开大战。荷兰的30艘战船被击沉,删名官兵葬身鱼腹,英国只损失了2艘战船和800人。荷兰认为败局已定,请求媾和。英王查理也以为胜券在握,下令大部分舰只退役,水兵复员,岂料这一目光短浅的行动,使英国遭到屈辱的失败。

  1666年6月,英国收到一份错误情报:法国舰队已抵达英吉利海峡,准备进攻英国。(该年1月,法国路易十四国王已对英宣战)。英王查理决定,把舰队分为两路:由其表兄鲁伯特亲王率24艘战舰南下海峡,迎战法国人;由阿尔比马尔公爵率舰56艘充当鲁怕特亲王的支援兵力。11日,阿尔比马尔率舰扬帆驶向佛兰德海岸,不料遭遇了米歇尔·艾德里安森·德,路特率领的拥有85艘战舰的荷兰舰队。路特是一位行伍出身的将军。他1607年3月生于西兰省一位老水手的家庭。11岁时,小路特就随父亲上船当了实习水手,后来逐级提升。路特足智多谋、勇贯三军,但又平易近人,体恤士卒,一直是荷兰海军的灵魂和象征。阿尔比马尔不顾力量悬殊,英勇迎战。结果,英军伤亡巨大,几乎每艘战舰都挨了炮弹。12日,阿尔比马尔发表了慷慨激昂的讲话:“即便情况最坏,我们一同勇敢战死,也比落在荷兰人手中受羞辱要光荣。战败是战争命运的注定,而逃跑则是懦夫的行为。”在阿尔比马尔的鼓动下,英军将士勇气倍增,顽强作战,但终因寡不敌众,被迫撤退。13日,在撤退途中,英军旗舰“皇家查理”号带领数艘战舰一头扎进沙洲。吨位最大,吃水最深的“太子”号也深深陷入了泥沙。荷舰蜂涌而上,纵火将,“太子”号烧毁。傍晚时分,荷军渐渐逼近了英舰。危急时刻,鲁伯特亲王率舰队回师增援。荷军未敢轻举妄动。14日,两位英军将领决定再次迎战荷兰舰队,挽回丢掉的面子。激烈的海战从清晨一直延续到下午4点。每艘英舰都被打得遍体伤痕,荷兰人却越战越勇。眼看皇家海军就要彻底灭亡。关键时刻,真是上帝保佑,荷军的弹药告磐,路特只好下令转舵返航。这次海战被称为“四日海战”。英国皇家海军有17艘战舰被打沉海底,5000多人战死,3000余人被俘,而荷兰海军仅仅损失了6艘战舰,2000名官兵死亡。

  (五)《布雷达条约》和第三次英、荷战争

  1667年7月21日,英、荷政府签署了《布雷达条约》。英国放宽了《航海条例》的限制条件,承认了荷兰在东印度群岛的势力范围,荷兰人也承认西印度群岛为英国势力范围。英国把普洛兰岛(摩鹿加群岛)和南美洲的苏里南转让给荷兰、荷兰则把哈得孙河谷和新阿姆斯特丹(即纽约)的殖民地割让给英国。第二次英、荷战争终于结束了。

 

  第二次英、荷战争结束后不到3年,又爆发了第三次英、荷战争(l672——1674年)。这次战争是法、荷战争的一部分。法王路易十四企图并吞荷兰,进而称霸欧洲大陆。他向英王查理许诺,打败荷兰后,将荷兰的瓦尔海伦岛、布里尔城和卡赞德城并入英国。查理经不往诱惑,于1672年借口荷兰的一幅画侮辱了英国人,突然袭击荷兰海军,从而拉开了第三次英、荷战争的序幕。这场战争从一开始就遭到英国议会的反对。英国资产阶级认为,按照大陆均势原则,与日趋衰弱的荷兰相比,实力膨胀的法国才是英国真正的敌人。

相关参考

蒙古帝国第二次西征,铁骑踏入东欧,饮马伏尔加河,称雄俄罗斯

公元1227年8月25日,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病逝。不久,窝阔台即位,成为蒙古大汗。在他父亲的影响下,雄心勃勃的窝阔台也想做一个如他父亲般的伟大人物,征战四方,让世人敬仰。因此,在即位后不久,他决定进攻欧

历史回顾五百年来各个世界大国

《大国崛起》各国的崛起原因,经过(重大事件),结果,影响,衰败115世纪,欧洲最早诞生的两个民族国家葡萄牙和西班牙,在国家力量支持下进行航海冒险:在恩里克王子的指挥下,葡萄牙一代代航海家们开辟了从大西

发动对西罗马的战争

   匈奴帝国曾称雄欧洲  公元1世纪中叶,活泼于蒙古高原的匈奴被中国东汉王朝屡次击败,又遭到蒙古高原新式的鲜卑族的挤压,不得不向西搬迁。尔后300年的史书中很少说到匈奴人的去向,公元4世纪

孙策霸江东称雄

核心提示:欢迎访问本站网中华上下五千年孙策霸江东称雄的故事。  孙策的父亲是长沙太守孙坚。孙坚死后,孙策带兵投靠袁术。袁术看他少年英俊,很喜欢他,对别人说:“要是我能有像孙郎那样的儿子,我死了也安心。

秦朝将青铜兵器发挥到了极致

公元前221年,雄才大略的秦王嬴政扫平了华夏大地上纷争不已的各诸侯国,车同轨、书同文,度量衡归一……中国从此进入了封建大一统的帝国时代。战国晚期,随着铁制兵器的发展,称雄数百年之久的中原青铜兵器开始逐

有数百年历史的欧洲“性都”如何脱胎换骨

 揭秘:有数百年历史的欧洲“性都”如何脱胎换骨?  阿姆斯特丹的“红灯区”已有数百年历史。2000年时,宽容的荷兰人立法让“橱窗女

弑父立威的冒顿单于称雄草原 匈奴狼王

世界历史中,匈奴是最早横跨欧亚大陆,对中国、波斯、罗马三大帝国都造成过威胁的游牧民族。尽管匈奴很早就活跃在中国北部,但其民多以氏族部落的形式散居,事迹多已不可考。秦朝统一天下后,曾经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

黑死病是如何肆虐欧洲数百年的

  600多年前,黑死病在整个欧洲蔓延,这是欧洲历史上最为恐怖的瘟疫之一。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先驱薄伽丘在1348-1353年写成的《十日谈》就是瘟疫题材的巨著,引言里就谈到了佛罗伦萨严重的疫

欧洲第一位女皇帝—拜占庭帝国的圣伊琳娜

欧洲第一位女皇帝—拜占庭帝国的圣伊琳娜  中国第一位女皇帝是武则天,那么欧洲第一位女皇帝是谁呢?她就是拜占庭帝国(东罗马帝国)伊苏里亚王朝(IsaurianDynasty)的末代皇帝圣伊琳娜(St.I

蒙古人和维京人谁更厉害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小编带来的蒙古人和维京人谁更厉害?在世界历史当中,欧洲的维京人和亚洲的蒙古人,都是两个相当厉害的存在,一个给欧洲造成了长达数百年的黑暗时期,一个驰骋在欧亚大陆上打造出了空前庞大的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