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北魏简介及北朝北魏历史概述

Posted 鲜卑

篇首语: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北朝北魏简介及北朝北魏历史概述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北朝北魏简介及北朝北魏历史概述

2、南北朝历史 北魏的政治有着怎样的改革及意义

北朝北魏简介及北朝北魏历史概述

 北朝北魏简介及北朝北魏历史概述

  中国南北朝时期,北朝第一个王朝。又称后魏、拓跋魏、元魏。鲜卑拓跋氏建立。北魏,自公元386年,拓跋圭称王建国,至534年魏孝武帝兵败逃往长安投奔宇文泰,历经十四帝,凡一百四十九年。初,建都云中,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398年,迁都于平城(今大同),439年,拓跋焘统一北方。拓跋宏493年起迁都洛阳,大举改革。534年,分裂为东魏与西魏。

  道武帝建立北魏和北魏的崛起

  鲜卑族拓跋部,原来居住于今黑龙江、嫩江流域大兴安岭附近,过着游牧生活。东汉以前,北匈奴被打败西迁后,拓跋部在酋长拓跋诘芬的率领下,也逐步向西迁移,进入原来北匈奴驻地,即漠北地区。到酋长拓跋力微时期,拓跋部又南下游牧于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一带,后又迁居到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与曹魏、西晋发生往来,但这时,拓跋部仍处于氏族部落联盟阶段。公元338年,首领什翼犍建立代政权,都于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逐渐强大起来。

  公元376年,前秦苻坚攻代,什翼犍战死,代灭。

  淝水之战后,前秦统治瓦解。公元386年,鲜卑拓跋圭(什翼犍之孙)恢复代政权,后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

  公元395年,后燕攻北魏,拓跋圭在参合陂(今山西大同东南)大败后燕军,并乘胜南下,夺取中山(今河北定州市)、邺(今河北临漳西南)等重要城镇,拥有黄河以北地区,成为北方的强大势力之一。

  公元398年,北魏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拓跋圭称皇帝--即北魏道武帝。拓跋圭击败后燕进入中原后,奖励农业生产,其奴隶主贵族也逐渐汉化转化为封建地主。拓跋圭招纳汉族大地主参加统治集团,加快了鲜卑拓跋部的汉化进程。

  北魏太武帝马踏漠北,一统北方

  拓跋圭死后,其子拓跋嗣(魏明元帝)、孙魏太武帝拓跋焘承其前业,擢用汉族大地主范阳卢玄、博陵崔绰、赵郡李灵、河间邢颖、渤海高允、广平游雅、太原张伟等数百人担任官职,形成了拓跋贵族与汉人世家豪族的联合封建政权,国势大盛,拓跋嗣死后,16岁的拓跋焘即位,即位之初就以少胜多,顶住了当时北方大漠政权——柔然的疯狂入侵。拓跋焘开始主动反击柔然,先后13次出兵柔然,以429年战果最为辉煌(参见百科北魏破柔然之战)征服了漠北一带,柔然臣服,为日后统一北方又迈出重要一步。另外,在对柔然的作战中,俘获的牛羊骆驼等牲畜也为北魏缓解了后来的饥荒。

  于公元427年,用3万骑兵攻破了坚不可摧的统万城,从此北魏统一北方的形势已经不可逆转。

  于公元431年灭夏,平山胡,西逐吐谷浑,又于436年灭北燕,439年灭北凉,使北方长期的分裂割据局面复归于统一,南北朝对峙局面正式形成。

  拓跋焘马踏漠北,击败柔然,避免了又一次的中原混战。

  拓跋焘统一北方,结束了长达一百五十年的中原混战,同时为以后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孝文帝的汉化改革创造了较为安定的环境。

  北魏孝文帝的卓越改革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是一位很有作为的帝王,在位期间,进行了许多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改革,最重要的是实行均田制和改革鲜卑旧俗、实行汉化政策。

  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北魏统治者力求限制地方豪强势力,加强中央集权,使鲜卑贵族进一步封建化,并与汉族地主紧密结合,更有效地共同统治各族人民。因此冯太后和魏孝文帝元宏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①首先整顿吏治。延兴二年(472),政府规定,地方牧守治绩好的可以久任,满一年升迁一级;治绩不好的即使就任不久,也要受到处罚,甚至降级。②延兴五年,为改变过去州、郡、县争收租调的混乱局面,政府确定只能由县一级征收,征收时禁止使用大斗、长尺、重秤。③太和八年(484)颁布俸禄制,申明俸禄以外贪赃满一匹绢布的处死。次年颁行的均田令中,又规定地方守宰可以按官职高低给一定数量的俸田。所授公田不准买卖,离职时移交下任。④九年十月,颁布了均田令,对不同性别的成年百姓和奴婢、耕牛都作了详尽的受田规定。授田有露田、桑田之别。露田种植谷物,不得买卖,七十岁时交还国家。桑田种植 桑、榆、枣树,不须交还国家,可以出卖多余的部分,买进不足的部分。还授土地时对老少残疾鳏寡都给予适当的照顾(见均田制)。⑤九年或十年初,以三长制取代宗主督护制,采用邻、里、党的乡官组织,抑制地方豪强荫庇大量户口。⑥十年,孝文帝对租调制度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新租调规定以一夫一妇为征收单位,每年交纳帛一匹,粟二石。十五岁以上的未婚男女,从事耕织的奴婢每八人,耕牛每二十头的租调,分别相当于一夫一妇的数量。⑦十八年,孝文帝排除穆泰、元丕及太子恂等鲜卑旧贵族和保守势力的反对,把都城从平城迁至洛阳。⑧孝文帝改革鲜卑旧俗,主要是禁着胡服,改穿汉人服装;朝廷上禁鲜卑语,改说汉话;规定鲜卑贵族在洛阳死后,不得归葬平城,并改他们的籍贯为河南洛阳,改鲜卑姓为汉姓;鲜卑贵族门阀化,提倡他们与汉族高门通婚。⑨太和中,议定百官秩品,分九品,每品又分正、从。从品为北魏之首创。十九年,又按照家世、官爵等标准,将代北以来的鲜卑贵族定为姓、族,姓为高,族次之,其中穆、陆、贺、刘、楼、于、嵇、尉八姓,“皆太祖已降,勋著当世,位尽王公,灼然可知者,且下司州、吏部,勿充猥言,一同四姓。”所谓四姓,一说为中原汉族高门崔、卢、李、郑,一说为汉族甲、乙、丙、丁四种郡姓,后者似为确。班定姓族,使鲜卑贵族与汉士族得以进一步结合。

  均田制政策。北方广大地区由于战乱,户口流徙,田园荒芜,大量土地无人耕种。北魏政权为增加财政收入,稳定社会秩序,颁行均田制。先审定户籍,再按户口分配土地,实行新的租调制。奴婢和牛都可受田。均田制在当时地旷人稀的前提下施行,在不损害地主阶级既得利益的前提下施行,有益于生产发展和稳定的。北方大量的荒地被开垦,耕作技术也有了提高,农业的发展,使养蚕、牧畜、酿造等农村副业也发展起来,改变了北方荒凉残破的景象。

  汉化政策。北魏统治下的中原,以汉族为主,具有较高的封建文化,魏孝文帝在政治和社会风俗方面进行了大胆改革,消除鲜卑与汉族之间的隔阂与矛盾,加速了鲜卑族的汉化--即封建化,在服饰、语言、丧葬、通婚、吏治、门阀等制度方面都有相关的汉化规定。这些改革促进了北方各少数民族进入封建社会,适应了各族人民间的自然融合趋势,对当时社会经济发展和民族的大融合起了积极推动作用。

  社会经济的发展

  西晋末年,拓跋力微之孙拓跋犄卢,曾因帮助西晋并州刺史刘琨与匈奴族刘聪、羯族石勒相对抗有功,被西晋政府封为代公,进而封为代王。东晋咸康四年(338),拓跋什翼犍即代王位,设官分职,制定刑法,国家机构逐步完备。什翼犍频繁进行大规模战争,掳掠数以万计的牲畜和人口。他把这些战利品的一部分,按功劳大小赏赐臣下,牲畜变成了私产,俘虏变成了奴隶。这说明,拓跋部在西晋时期,已经成功地进入奴隶主占有制的阶级社会了。

  在北魏王朝一个半世纪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社会生产力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中国北方自西晋永嘉之乱(310)以后,经过十六国时期的战争破坏,百姓死于兵革,毙于饥馑,幸存的人口不足50%。中原地区一派凋敝景象。北魏统一北方后,经过各族人民长期的辛勤劳动和共同斗争,生产关系得到了调整,生产有明显的发展。特别是孝文帝改革后,自耕农民显著增加,孝明帝正光以前,全国户数已达五百余万,比西晋太康年间增加一倍多。农业、手工业都有显著的发展。《洛阳伽蓝记》称北魏后期百姓殷富,年登俗乐,衣食粗得保障。在手工业方面,北魏后期炼钢技术有新的成就,相州牵口冶(在今河南安阳)制成锐利的钢刀。商业也逐渐活跃起来,太和以前,北方商业几乎处于停顿状态,钱货无所周流。孝文帝时,元淑为河东太守,当地许多百姓弃农经商。随着商业的发展,货币恢复流通,太和十九年,又重新铸造“太和五铢”钱,规定此钱在京师及全国诸州镇都可通行。宣武帝时,洛阳的商业相当繁荣,成为国际性的商业大城市。

  公元520年北魏人口调查显示,北魏大约有500万户,3000万口居民。

  北魏的衰亡

  随着生产的发展和鲜卑贵族汉化的加深,北魏统治者日趋腐化,吏治逐步败坏。高阳王元雍富兼山海,其住宅、园囿像皇宫一样豪华,僮仆多达六千,青楼女子五百,一餐费数万钱。他与河间王元琛斗富,奢侈豪华程度超过西晋的石崇、王恺。被称为饿虎将军的元晖作吏部尚书时,卖官鬻职都有定价,人们称吏部为卖官的市场,称这些官吏为白昼的劫贼。地方州郡的刺史、太守也聚敛无已。他们征收租调时,恢复长尺、大斗、重秤。繁重的兵役和徭役使大批农民家破人亡。破产农民纷纷投靠豪强,重新沦为依附农民,或逃避赋役,入寺为僧尼。

  北魏控制的编户日益减少,影响了政府的收入。北魏统治者除加重剥削未逃亡的农民外,多次检括逃户,搜捕逃亡的农民。因而引起农民的反抗。延昌四年( 515)冀州僧人法庆领导的大乘教起义,公开宣称“新佛出世,除去旧魔”。北魏政府动员了十万军队才镇压下去。

  北魏初年,为了阻止柔然南下的威胁,东起赤城(今属河北),西至五原修筑长城;在沿边要害处设置军事据点,即沃野等六镇。六镇镇将由鲜卑贵族担任,镇兵多是拓跋族成员或中原的强宗子弟。他们被视为“国之肺腑”,享有特殊地位。但迁都洛阳后,北方防务逐渐不被重视,镇将地位大大下降,被排斥在“清流”之外,升迁困难。因而他们对北魏政府严重不满,镇兵的地位更是日趋低贱,与谪配的罪犯和俘虏为伍,受到镇将、豪强残酷的奴役和剥削,加之塞外的柔然不时进扰掠夺,也加深了士卒生活的困难。正光四年(523),终于爆发了六镇起义。关陇、河北等地各族人民也陆续起义。激烈的阶级斗争使北魏政权摇摇欲坠。边镇豪强集团利用当时的混乱局面,各自发展势力。肆州秀容(山西朔县北)的尔朱荣,聚集了北镇豪强和流民,势力发展最快。武泰元年(528),胡太后毒死孝明帝,自居摄政,尔朱荣以给孝明帝报仇为借口,进军洛阳,在河阴将胡太后及大臣两千余人杀死,控制朝政。此后,内乱不止。534年,北魏分裂成由高欢控制的东魏和宇文泰掌握的西魏,北魏灭亡。

  残酷的母死子贵制度

  北魏的宫廷为了避免外戚干政实施残酷的母死子贵制度,即后宫女性只要生下男孩就得被赐死以避免母以子贵的情况发生。但幼子还是需要人照顾, 因此就有所谓的保太后,即当保姆照顾太子新君继位后被封为太后。北魏有三种皇太后,一种是皇帝的生母,另一种是皇帝的保姆,还有一种是前任皇帝运气好没生儿子活下来的皇后。

  北魏还出现了一位伟大的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

  郦道元,字善长,范阳涿鹿 (今河北省涿县)人,大约出生在公元465年或公元472年。他和他的父亲都在南北朝时期的北魏政权中做过官。他的父亲做过山东青州刺史,他自己也先后在北魏首都平城 (今山西大同)和洛阳(公元493年北魏迁都洛阳)做过中央官吏,在冀州 (今河北冀县)、鲁阳(今河南鲁山县)、东荆州(今河南唐河县)做过地方官。据史书记载,郦道元为官素以严猛著称。他在地方做官时,对于地方的治安和文教事业做了许多好事,很有成绩。他执法很严,官吏都怕他,不敢为非作歹,盗贼也都逃到其他地方去了。在中央政府做官时,他不畏避权势人物,敢于揭露他们干的坏事,因而不少权势人物都憎恨他。公元527年,雍州(今陕西西安一带)刺史肖宝夤企图反对北魏政权,憎恨郦道元的人为了达到除掉他的目的,玩弄了借刀杀人的阴谋,故意怂恿北魏政权派郦道元去西安一带任关右大使。肖宝夤果然怀疑郦道元是要去与他作对,于是派部下半路劫杀。当郦道元赴任行至阴盘驿亭 (今陕西临潼县东)时,受到肖部的围困。建在山冈上,而食用的水井在山冈下,被围困后吃水断绝。郦道元一行虽然在山冈上打井,寻找水源,但打井十几丈深,仍然没有水,最后水尽力穷,郦道元和他的一个弟弟、两个儿子同时被杀害。临死的时候,郦道元还怒目厉声呵斥叛贼,表现了至死不屈的精神。

  科学文化

  北魏时期,科学文化取得了新的成就。北魏末年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最古、最完整的农书。贾思勰,益都(今属山东)人。出生在一个世代务农的书香门第,其祖上就很喜欢读书、学习,尤其重视农业生产技术知识的学习和研究,这对贾思勰的一生有很大影响。他的家境虽然不是很富裕,但却拥有大量藏书,使他从小就有机会博览群书,从中汲取各方面的知识,为他以后编撰《齐民要术》打下了基础。成年以后,他开始走上仕途,曾经做过高阳郡(今山东临淄)太守等官职,并因此到过山东、河北、河南等许多地方。每到一地,他都非常重视农业生产,认真考察和研究当地的农业生产技术,向一些具有丰富经验的老农请教,获得了不少农业方面的生产知识。中年以后,他又回到自己的故乡,开始经营农牧业,亲自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和放牧活动,对农业生产有了亲身体验,掌握了多种农业生产技术。大约在北魏永熙二年(533年)到东魏武定二年(554年)期间,他将自己积累的许多古书上的农业技术资料、询问老农获得的丰富经验、以及他自己的亲身实践,加以分析、整理、总结,写成农业科学技术巨著《齐民要术》。

 

  魏末郦道元以《水经》为纲,写成地理名著《水经注》。文学方面,北朝民歌充分体现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特征,风格刚健,语言质朴,感情真挚。《敕勒歌》、《折杨柳歌》、《木兰诗》就是当时民歌的代表。杨炫之的《洛阳伽蓝记》,既是一部地理名著,又是一部文学作品,同时又是一部佛教著述,提供了北魏迁都洛阳40年间的佛教史料。《水经注》从文学角度看,也不愧为一本文字优美的游记。北魏雕塑艺术,集中表现在当时的石窟寺中。它继承了秦汉以来中国的艺术传统,也受到国外特别是古代印度艺术的影响。摩崖石窟分布很广,西起今甘肃,东至今辽宁,保存至今的著名的有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敦煌石窟,以及甘肃天水的麦积山石窟、永靖的炳灵寺石窟,山西太原的天龙山万佛洞,河南巩义的石窟寺等。在这些石窟寺中有古代艺术工匠所塑造出来的数以万计的佛像,代表了当时中国雕塑艺术的最高水平,是驰名世界的艺术宝库。

南北朝历史 北魏的政治有着怎样的改革及意义

1、 混一戎华政策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帝王,他以一个鲜卑族一部的君主统一了北部半个中国,并能巩固其统治长达一百余年,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他的统一,号称混一戎华,把中国早已形成并正在发展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一伟大事业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他初统一时所采取的主要政策就是从有利于混一戎华出发的。

发展经济文化 拓跋焘为促进北方内迁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巩固混一戎华大业,他采取了如下两项重要措施。

一、分土定居,发展农业——为了适应对黄河流域的统治,鲜卑族拓跋部需要改变其以狩猎、游牧为主的生产、生活方式,而转向以农业为主。此政策早在道武帝时即已提出并开始实行。《魏书·外戚传·贺讷传》曰:太祖(拓跋)平中原,……其后离散诸部,分土定居,不听迁徙,其君长大人皆同编户。对被征服的地区或民族,也以组织或安排农业生产为主。拓跋焘统一北方,亦很重视发展农业生产,还在京师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一带倡行有牛家与无牛家变工互助,一般是有牛家出牛一头,为无牛家耕种二十或二十二亩;无牛家出人,为有牛家耘锄七亩以为报偿。北魏统治者这些政策措施在促进鲜卑族和其他北方民族转向农业生产方面起了巨大的作用。

二、设立太学,重用士人——拓跋复国后,很重视用儒学以培养官僚,以便巩固拓跋氏的统治。复国之初,即于平城建立太学,置五经博士,有太学生一千余人。天兴二年(399年),增国子太学生至三千人。此后,国子学、太学都有发展,乡学也有很大发展,郡学都置有博士、助教和学生。于是,人多砥尚,儒林转兴。此外,北魏统治者还令各州郡荐举有才学的人,委以重任。当时中原知名的士族、儒学家如高允、卢玄等都被征用,对北魏制度、法律的建立和文化的发展,都起了巨大的作用。

宗主督护制宗主原称坞主或壁帅,是在五胡十六国时期未南逃的大地主。他们拥有众多的宗族、部曲,修有坞壁,缮制甲兵,是一些大大小小的封建地主武装首领。其依附农民往往有数百家、上千家,乃至万家,为其私家人口。

北魏统一北方以后,要将其在广大汉族地区的统治稳定下来,并长期统治下去,实现混一戎华的理想,单纯依靠武力来压服上述这些地主是无法办到的。唯一可行的办法是与这些地主取得妥协,即首先承认他们的根本利益为合法,以获得他们的合作。

于是,北魏统治者就任命他们为宗主,以督护百姓。这就是宗主督护制。宗主督护制是北魏当时的地方基层政权组织,曾为北魏统治的稳定及赋税徭役的征调起过一定的作用。可是,宗主毕竟是些大大小小的割据势力。宗主控制下的苞荫户多数没有户籍,国家不得征调。苞荫户仍为宗主的私家人口,任凭宗主剥削和奴役,国家亦不得干预。《魏书·食货志》曰:魏初不立三长,故民多荫附。荫附者皆无官役,豪强征敛,倍于公赋。可见这种制度只对大地主有好处;对广大农民没有好处,对封建国家来说,只是一种权宜之计,对征徭征税的帮助并不大。

九品混通九品混通是北魏前期实行的赋税制度。当时,民户的赋税负担,正税为每户平均纳调帛二匹、絮二斤、丝一斤、粟二十石。此外,另有附加税,每户平均纳帛一匹二丈,以供调外之费。按照国家规定,在征收赋税时,不是这样平均分摊给各户,而是由县令和乡吏计赀定课,分为三等九品。九品是赋税高低的品级。三等是按不同等第将赋税送到不同地区。即上三品户入京师,中三品入他州要仓,下三品入本州。这就是九品混通。可是实际在征收赋税时,并不按此规定办事。主要由于官吏们畏于权势,多与地主勾结,纵富督贫,避强侵弱。地主们所缴纳的不多,而广大劳动人民却负担沉重。此外,北魏临时的赋税征收和徭役调发是很多的,主要也是强加到劳动人民的头上。所以九品混通虽有其名,而流弊是严重的。

各族人民的反抗斗争北魏统一北方以后,对于汉族地主阶级有所优容,但对于各族劳动人民的剥削和压迫是残酷的。许多自耕农贫困破产,就投靠地主,作为苞荫户,以避赋役。也有卖身为奴或流亡异乡的。社会一直动荡不安,各地不断发生农民起义。

公元445年(太平真君六年),卢水胡人盖吴在杏城(今陕西黄陵)领导起义,纷起响应的有羌、氏、汉等族人民,起义军很快发展到十余万人,盖吴自称天台王。次年,魏太武帝亲率军队镇压起义军,盖吴又自称秦地王。后盖吴战死,起义军被镇压下去。

此后,农民起义仍不断发生。据不完全统计,自孝文帝即位的那年(公元471年),到480年,仅在关东地区就发生农民起义九次,甚至就在北魏的首都平城也发生了反抗北魏统治的斗争。

上述情况说明了北魏统治继续使用原有的制度和办法进行统治是很困难的,于是在一些比较有作为的统治者中产生了进行政治和社会改革的要求。

2、孝文帝改革

孝文帝拓跋宏即位时(471年)才只有五岁,由他的祖母冯太后辅政,孝文帝改革主要由冯太后主持。这次改革的大事有六项,其针对性和现实意义都是很强的。

整顿吏治北魏前期,地方行政区划为州、郡、县三级制。其长官州为刺史,郡为太守,县为令长(亦称县宰)。但吏治混乱,地方守宰不论治绩好坏,任期都是六年。这时没有俸禄制度,官吏到任以后,任意搜刮人民。

这次改革,首先整顿吏治。规定守宰的任期要按治绩的好坏决定,不固定年限。又制定俸禄制度。俸禄统一由国家筹集,按品第高低发给官吏;不许官吏自筹。为了杜绝贪赃枉法,又制定了惩治贪污的办法。凡贪污帛一匹及枉法者,一律处死。就在这年秋天,朝廷派出官吏到各地巡察,检举犯法的守宰,有四十多人因贪赃被处死。经过这样的整顿,吏治改善,贪赃枉法之事大大减少。

均田在宗主督护制下,官府对辖区内的户籍、田数都无从掌握,徭役、赋税亦无从征调。太和九年(485年),孝文帝下均田令,主要内容有如下四点:

一、男子十五岁以上,受露田四十亩,桑田二十亩;妇人受露田二十亩。露田加倍或加两倍授给,以备休耕。年满七十岁,还田于官。桑田为世业,不还官。桑田按照规定,种植一定数量的桑、榆、枣树等;不宜蚕桑的地区,改授麻田,男子十亩,妇人五亩。

二、露田不得买卖,桑田亦不得买卖。但盈者得卖其盈,不足者得买所不足。

三、奴婢受田数量和办法与农民相同。壮牛一头,受田三十亩;每户限受四牛之数,不再给桑田。

四、地方官吏各随在职地区给予公田,刺史为十五顷,太守十顷,治中、别驾各八顷,县令、郡丞六顷。新旧任相交接,不许出卖,后代谓此公田为职公田或职分田。

均田制名为均田,实际是基本上保持原有的土地占有不均的状况不变。因为大族地主除了继续用隐瞒土地的手段以对付官府之外;他们又拥有众多的奴婢,还有耕牛,按均田制的规定,应分到许多土地。这样,足以保住他们的产业。但均田制在当时还是有积极意义的。如规定每户占有土地的数量,并不准买卖,这些规定在一定的时间内和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豪强大家兼并土地。国家公开授田,可以招徕流民和豪强大家控制下的依附农民,有助于开垦荒地,发展生产。自耕农增多,户口滋殖,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调发徭役。

三长制继实行均田制之后,于486年,又下令实行三长制。三长就是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这是用来代替宗主督护制的基层政权制度。这是符合中央集权制要求的新的制度。三长要挑选乡里中能办事而又谨守法令的人担任,其职责是掌握乡里人家的田地、户口数量,征收赋税(户调),调发徭役,维持治安。废除宗主督护制和实行三长制,是对世家大族地主的一次沉重打击。所以有不少守旧派反对。冯太后曰:立三长,则课有常准,赋有恒分,苞荫之户可出,侥幸之人可止。何为而不可?冯太后的态度是坚决的。

户调废除九品混通制,实行定额租税制。即一夫一妇的家庭,纳户调帛一匹、粟二石。民年十五岁以上未娶妻的,四人出一夫一妇之调。能从事耕织的壮年奴婢,八口出一夫一妇之调。耕牛二十头,出一夫一妇之调。产麻之乡,以布代帛,数同。这一新的户调制度的实行,改变了过去赋税征收的混乱现象,对于自耕农来说,户调减轻了很多;对于大地主来说,由于户调征收到奴婢和耕牛,虽然比率较低,毕竟加重了他们的负担。

迁都洛阳公元490年,冯太后死,孝文帝亲政,继续进行改革。公元494年(太和十八年),把都城由平城迁到洛阳,改变了过去对中原遥控的形势,有利于统治整个国家;也解脱了一百多年来在平城形成的鲜卑贵族保守势力的羁绊和干扰,有利于继续进行改革。迁都本身虽不属于制度的改革,但却是孝文帝改革的总体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改易习俗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后,开始第二期改革,改革的重点,是改变鲜卑族内迁者原有的生活习俗,促进鲜卑族积极接受汉文化。主要内容有如下四点:

一、易鲜卑服装为汉服——公元495年十二月,孝文帝在先极堂会见群臣时,班赐冠服,这是易鲜卑官服为汉官服的具体实行。

二、规定在朝廷上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称鲜卑语为北语,称汉语为正音。孝文帝曰: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三十岁以上的鲜卑官吏,在朝廷上要逐步改说汉语。三十岁以下的鲜卑官吏在朝廷上要立即改说汉语。如有故意说鲜卑语的,要降爵罢官。

三、迁洛阳的鲜卑人,以洛阳为籍贯,死后不得归葬平城。

四、改汉姓,定门第等级——改变鲜卑贵族原有的姓氏为汉姓。所改汉姓,以音近于原鲜卑姓者为准。拓跋氏为首姓,改姓元氏,为最高门第。丘穆陵氏改姓穆氏,步六孤氏改姓陆氏,贺赖氏改姓贺氏,独孤氏改姓刘氏,贺楼氏改姓楼氏,勿忸于氏改姓于氏,纥奚氏改姓嵇氏,尉迟氏改姓尉氏,这八姓贵族的社会地位,与汉族北方的最高门第崔、卢、李、郑四姓相当。其他稍低一些的贵族姓氏亦改汉姓,其等第与汉族的一般士族相当。孝文帝还设法使皇族和鲜卑贵族与汉族的主要士族通婚,以此为光荣。

相关参考

拓拔弘简介 南北朝时期北魏献文帝拓拔弘介绍

   拓拔弘简介:悲情皇帝北魏献文帝拓跋弘(454-476),文成帝拓跋浚长子,南北朝时期北魏第六位皇帝。  拓跋弘,文成帝拓跋浚长子,母李贵人(后追封为元皇后)。兴光元年(454年)六月初

高允简介 南北朝时期北魏大臣中书博士高允生平

高允(390年487年),字伯恭,渤海县(今河北景县)人,南北朝时期北魏大臣。历仕郡功曹、中书博士、侍郎,修国记,以经授太子,以修史暴露国恶罪将受极刑,太子营救获免。后拜中书令、封咸阳公。高允历仕北魏

郦道元简介,北朝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生平

郦道元(约470—527),字善长。汉族,范阳涿州(今河北涿州)人。北朝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仕途坎坷,终未能尽其才。他博览奇书,幼时曾随父亲到山东访求水道,后又游历秦岭、淮河以北和长城以南广大地区,

北朝北魏名将征南大将军杨大眼生平 杨大眼简介

杨大眼,中国北魏名将。世居仇池(今甘肃西和县西南),生卒不详。其祖父杨难当,为氐豪,先称蕃于南朝宋,封冠军将军、秦州刺史、武都王,因与宋梁、南秦二州刺史甄法护不和,遂投北魏,拜征南大将军、秦、梁二州牧...

北朝北魏名将征南大将军杨大眼生平 杨大眼简介

杨大眼,中国北魏名将。世居仇池(今甘肃西和县西南),生卒不详。其祖父杨难当,为氐豪,先称蕃于南朝宋,封冠军将军、秦州刺史、武都王,因与宋梁、南秦二州刺史甄法护不和,遂投北魏,拜征南大将军、秦、梁二州牧...

郦道元简介,北朝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生平介绍

郦道元(约470—527),字善长。汉族,范阳涿州(今河北涿州)人。北朝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仕途坎坷,终未能尽其才。他博览奇书,幼时曾随父亲到山东访求水道,后又游历秦岭、淮河以北和长城以南广大地区,

李冲简介 南北朝时期北魏大臣内秘书令李冲生平

李冲(450-498),原名思冲,字思顺,北魏陇西郡狄道(今甘肃临洮)人。西凉李皓之曾孙,敦煌公李宝之子。李冲好交游,北魏孝文帝初年,任秘书中散、内秘书令、南部给事中。迁中书令,加散骑常侍,仍兼给事中

侯景简介 南北朝时期北魏自立为王的侯景生平

侯景(503~552),字万景,北魏怀朔镇(今内蒙古固阳南)鲜卑化羯人。因左足生有肉瘤所以行走不稳,但是擅长骑射,因此被选为怀朔镇兵,后又被提升为功曹史、外兵史等低级官职。北魏末年边镇各胡族群起反抗鲜

崔鸿简介 南北朝时期北魏著名史学家崔鸿生平

崔鸿(478―525),字彦鸾,齐州清河(今山东临清市东)人,北魏著名史学家。祖上曾徙居青州之时水(今山东淄博市临淄一带)、东清河g(今山东夏津县)和南平原贝丘(今山东平原县恩城)。崔灵延之孙,崔敬友

贾思勰简介,南北朝北魏杰出农学家贾思勰的生平

贾思勰(jiǎsīxié),北魏时人,汉族,北魏末期和东魏(公元六世纪),益都(今今山东省寿光市西南)人,曾经做过高阳郡(今山东临淄)太守,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农学家,所著《齐民要术》系统地总结了6世纪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