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为什么会有立子杀母这种规定
Posted 汉武帝
篇首语:沉舟侧畔千帆进,病树前头万木春。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北魏为什么会有立子杀母这种规定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北魏为什么会有立子杀母这种规定
北魏为什么会有立子杀母这种规定?北魏历史
北魏虽然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立子杀母的朝代,但却成为制度化了。“立子杀母”始于汉朝,在北魏的时候有比较明显的体现,按前朝的规矩,立了皇子的必须杀母,防止其篡权。那么是谁首创了“立子杀母”这个规矩呢?是在什么情况下立的呢?
“立子杀母”为汉武帝刘彻首创,因汉武帝晚立幼年的儿子作太子,因担心太子年少,日后登基,其母钩代夫人会摄政,使外戚独揽朝政,所以汉武帝晚立幼年的儿子作太子同时赐其母钩代夫人死。北魏立子杀母是效仿汉武帝。
自此以后便多有沿袭此制者。如鲜卑族拓跋氏建立的北魏政权,就比较典型地沿用了这个制度。拓跋圭以前的百年之中拓跋族是“母强子立”的局面,新君继位往往依靠母舅族的力量,拓跋圭自己之所以取得政权便在于取得了母族贺兰部落的支持。而为了使日后新君的继立不受外族干扰,维持拓跋族至尊无上的地位,道武帝才不得已立下了如此严酷的制度。道武帝的宠妃刘贵人生太子拓跋嗣后即被赐死。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立储制度是政治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立子杀母”虽然是一种非常残酷的做法,但是对于加强皇权和推进封建化进程,对于稳定内部和维护皇位传承秩序,确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历史上的封建王朝在王位继承过程中,母以子贵固然多有,立子杀母的现象也曾存在过,主要流行于北魏建国初期,其实此种作法滥觞于西汉之武帝。
“立子杀母”历史由来
汉武帝是汉朝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个皇帝,其做了五十四年皇帝,然而他在晚年却疑心病很重。在佞臣江充制造的巫蛊事件中,逼得戾太子最后自杀身亡。汉武帝虽有六个儿子,但戾太子死后,因此为嗣君问题伤透了脑筋。最后他只能把眼光锁定在晚年所得的非常像自己的幼子刘弗陵身上,但其时刘弗陵还只有五、六岁,因此他又担心刘弗陵的母亲会专权而动摇刘氏的天下,于是就盟生了这个立子杀母的念头。汉武遗嘱,令立太子刘弗陵,是为昭帝,而杀其生母钩弋夫人,当时有人提出疑问,汉武帝说,往古国家所以变乱,往往是由于主少母壮。女主独居骄蹇,淫乱自恣,没有什么力量可以制约,你们没有听说过吕后事件吗?对此,早有论者指出“自古帝王遗命多矣,要未有如汉武之奇者。”(明人张燧《千百年眼》)
钩弋夫人赐死后,有人对杀母立子的做法不能理解,《资治通鉴》记载了武帝的一段解释:“是非儿曹愚人所知也。往古国家所以乱,由主少母壮也。女主独居骄蹇,淫乱自恣,莫能禁也。汝不闻吕后邪!故不得不先去之也。”
“立子杀母”后世沿袭
北魏
鲜卑族拓跋氏建立的北魏政权,就比较典型地沿用了这个制度。当时的后妃都不愿生太子,因为母以子贵成了母以子死。道武帝的宠妃刘贵人生太子拓跋嗣后即被赐死。然而孝明帝母胡太后(亦称灵太后),居然能使宣武帝在去世之前立七岁的元翊为太子时,废了这个传统(有人说是因为宣武帝信佛,不忍杀生而废的。)。元翊继位后,胡太后便以太后的身份临朝称制,专擅国政,与内宠结党营私,并与其小叔子清河王元怿等人淫乱宫帏,最终竟与人合谋鸩杀亲子孝明帝。真的被汉武帝说中了。
清朝
清朝咸丰也差一点行立子杀母之事。咸丰六年,清文宗宠妃那拉氏生子载淳,当立为太子。大臣肃顺等人担心那拉氏一旦成为太后就会恃势专权,劝咸丰效法汉武故事以绝后患。咸丰帝犹豫未决。虽临终时给了皇钮钴禄氏一道密诏,若那拉氏真有越轨行为,即可立即赐死,以绝后患。咸丰不能自己在生前绝此后患,却把难题留给了东宫,东宫哪里是西宫的对手呢?所以十九世纪的中国真是祸乱丛生啊!又一次被汉武帝不幸而言中了。
钩弋夫人成牺牲品 汉武帝开立子杀母先河
封建王朝在王位继承过程中,母以子贵固然多有,立子杀母的现象也曾存在过,主要流行于北魏建国初期,其实此种作法滥觞于西汉之武帝,北周未进行。
公元前95年,刘彻往北部巡视,有谄媚者向他奏报,此地有祥云袅绕,必有奇女显现。尝言“能三日不食,不能一日无妇人”的刘彻,立即命令逐家逐户地搜查,终于在赵家找到赵钩弋,此女美艳照人,秀色可餐。刘彻看到后龙心大悦,召赵钩弋回宫,起造巨厦,置之于内,名之为“钩弋宫”。那年,刘彻50多岁,赵钩弋只十七八岁,老夫少妻,视之如宝。
赵钩弋怀孕了。但凡女人都是“十月怀始,一朝分娩”,可是,赵钩弋却怀了14个月的胎,才产下一男儿。他便是汉昭帝刘弗陵。刘彻老年得子,乐不可支,他说:“唐尧帝便是怀14个月才出生的。”于是,又把“钩弋宫”改名“尧母门”。
自从“巫蛊之狱”后,刘彻一直未立太子,他喜欢赵钩弋所生的儿子,遂在其七岁的那年将其立为太子。这年,刘彻已近古稀之年,性格多疑,而赵钩弋正当青春年华。公元前88年,刘彻有意找茬,给赵钩弋安了个莫须有的罪名,将她处死。
汉武帝害怕因为汉昭帝年纪小而出现吕后专政那样的事情,临死前,还将所有为自己生过孩子的后宫女子,全部处死。
汉武帝赐死钩弋夫人后,曾问左右随从如何看待此事。随从不解地说:“陛下既然要立她的儿子为太子,为什么一定要杀了太子的母亲?”汉武帝叹息,郑重其事地说:“这种大事,不是一般愚鲁的人所能了解的。历代国家变乱,多由主少母壮所致,盛年的女主独居难耐,往往淫逸乱政,结果弄得国家危亡。所以,立了她的儿子,就得忍痛杀了她。”
人们常言的古训是“母以子贵”,在汉武帝这里,“母以子贵”被终结了,换来的是“母因子祸”。
在汉朝历史上,外戚干政是有先例的,并企图改朝换代,汉武帝的老祖宗吕后在位时,大封吕氏,让吕禄、吕产分掌南北军,大权在握使得吕氏产生了代刘氏而自立的野心,这样必然会遭到汉初立国功臣和刘姓王的强烈反对,吕后是清楚这一点,所以她在死前告诫吕禄等说:“高祖已定天下,与大臣约,曰'非刘氏王者,天下共击之'。今吕氏王,大臣弗平。我即崩,帝年少,大臣恐为变,必据兵卫宫,慎毋送丧,毋为人所制。果然,在吕后死后,太尉周勃、丞相陈平等汉初功臣和刘姓王集团就诛产、禄,”悉捕诸吕男女,无少长皆斩之。
汉武帝创造的这种“立子杀母”制,被后来的一些朝代仿效,竟一直延续了下去,成为封建时代的一大奇闻。在封建时代正统史学家的眼中,曾经主政的吕雉、武则天,虽也有泼向她们的污水,但因为她们在政治上的出类拔萃,也是可以与男性皇帝一样被写入“本纪”的。而汉武帝“立子杀母”,被盛赞的却是汉武帝,因为他是为了社稷。同样是对女性,评价为何有如此大的不同?说明他们看重的是政治,是治国之术,而对人的生命价值丝毫不看重。
吕雉、武则天主政后有所作为,所以可以赞扬;而钩弋夫人,不过是汉武帝晚年的一个嫔妃,只是一个生儿育女的工具而已,她为汉武帝生下了储君,她的任务也就完成了,生命便可有可无。这样的道理,当然是混账道理,但却也是那个时代的真实写照。
钩弋夫人被处死后,葬在云陵。汉武帝心中还是很哀伤,便造了一座通云台,希望钩弋夫人能升天成仙,这多少还是说明他心中存有内疚。后来汉武帝病死,刘弗陵即位,是为汉昭帝,追封其母赵钩弋为皇太后。
“立子杀母”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残酷的制度,一个又一个年轻母亲的生命就此被葬送了;但不立子杀母,却又真的造成了女主专权乱政,给国家带来了祸害。“立子杀母”究竟是耶非耶?恐怕凭一个简单的“是”或“非”是很难断言的。
相关参考
封建王朝在王位继承过程中,母以子贵固然多有,立子杀母的现象也曾存在过,主要流行于北魏建国初期,其实此种作法滥觞于西汉之武帝,北周未进行。公元前95年,刘彻往北部巡视,有谄媚者向他奏报,此地有祥云袅绕,
北魏一直有立子杀母的祖制,也因这一祖制很多北魏妃嫔不敢身孕,导致北魏常常江山无继,这样的状况直到宣武帝时期才得到改善,但侥幸逃过立子杀母的胡太后最后却还是惨遭毒手这是为什呢?“恭喜皇上,胡充华有喜了。...
对北魏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了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北魏有一项比较残忍的制度,即杀母立子,也就是说一旦确定某位皇子是皇位的继承人时,他的母亲就会被赐自尽。孝文帝赐死自己的皇后,难道也是这项制度?
大家都知道一些历史上掌权的太后,比如吕雉、武则天、慈禧。使用其实,还有一位太后,并不常被人提起,她就是北魏孝明帝元诩的母亲胡充华。在南北朝时期,曾有残酷的「”立子杀母”制度,也就是说,孩子一旦被立为太
据《清史稿》,咸丰六年,咸丰宠妃那拉氏(也就是后来的慈禧)生了一个儿子,这个名叫载淳(后来的同治帝)的娃娃,也是皇长子,当立为太子,可是大臣肃顺等人担心其母将来专权,劝咸丰学学汉武帝,「”立子杀母”以
先说安国君之死,在位时间很短,先是为父亲服丧一年,正式即位后仅仅三天便死了。有人说是吕不韦暗中下手,杀死安国君,好扶立子楚登位,以便掌握大权。我认为这种说法是不对的。安国君登位后,虽然立子楚为太子,但
...少主刘弗陵继位,主少而母壮,钩弋夫人牝鸡司晨,所以立子杀母。在褚少孙的补记中这样说,当时汉武帝
...少主刘弗陵继位,主少而母壮,钩弋夫人牝鸡司晨,所以立子杀母。在褚少孙的补记中这样说,当时汉武帝
核心提示:「立子殺母」為漢武帝劉徹首創,因漢武帝晚立幼年的兒子作太子,因擔心太子年少,日後登基,其母鉤代夫人會攝政,使外戚獨攬朝政,所以漢武帝晚立幼年的兒子作太子同時賜其母鉤代夫人死。北魏立子殺母是效
核心提示:「立子殺母」為漢武帝劉徹首創,因漢武帝晚立幼年的兒子作太子,因擔心太子年少,日後登基,其母鉤代夫人會攝政,使外戚獨攬朝政,所以漢武帝晚立幼年的兒子作太子同時賜其母鉤代夫人死。北魏立子殺母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