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的人口数量 南北朝的人口迁移
Posted 人口迁移
篇首语:临文乍了了,彻卷兀若无。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南北朝的人口数量 南北朝的人口迁移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南北朝的人口数量 南北朝的人口迁移
南北朝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统治最为分裂和动荡的一个朝代。在这样一个时期,人们为了躲避战乱自然会四处逃奔和迁移,但尽管如此,南北朝的人口统计工作依然做得很出色。那么,南北朝的人口数量是多少呢?南北朝有多少人呢?
南北朝人口统计
年代:西晋太康元年(280年)
数量:2,459,84016,163,863
备注数据出自《晋书·卷十四》,今学者估算实际人口达三千余万[3]
年代:西晋太康三年(282年)
数量:3,770,00024,768,900[63]
备注:数据出自《三国志·卷二十二》
年代:前燕建熙十一年(370年)
数量:2,458,9699,987,935
备注:数据出自《十六国春秋·前秦录》注:仅包括前燕原境
年代:前秦建元十九年(383年)
数量:4,000,00020,000,000
备注:数据出自王育民版《中国人口史》
年代:东晋太元二十一年(396年)
数量:3,350,00017,000,000
备注:数据出自王育民版《中国人口史》
年代:刘宋大明八年(464年)
数量:906,8704,685,501
备注:数据出自《通典·食货七》,据今学者考证,实际人口达两千余万人。
年代:北魏正光元年(520年)
数量①5,000,000②6,000,000①30,000,000②35,000,000
备注:①号数据出自《文献通考·卷十》,②号户数出自王育民版《中国人口史》,②号口数出自葛剑雄版《中国人口发展史》
年代及数量:六世纪二十年代北魏人口达600万户、3500万人,加上南梁的两千余万,南北总人口超过五千万。
年代:北魏永熙三年(534年)
数量:3,375,36820,252,208
备注:数据出自《文献通考卷十》
年代:北齐隆化二年(577年)
数量:①3,302,528②3,032,528①20,006,886②20,006,880
备注:①号数据出自《周书·卷六》②号数据出自《通典·食货七》,因学者考虑逃避沉重赋役而避于寺庙的僧尼人口而认为北齐河清三年(564年)人口峰值达2200多万,后因北齐后主的残暴统治及齐末战乱,齐亡时人口锐减回两千万。
年代:南陈太建九年(577年)
数量:①500,000②600,000①2,000,000②2,400,000
备注:①号数据出自《北史·卷十一》,②号数据出自《隋书·卷二十九》,据学者考证南陈实际人口达1500万
年代:北周大象二年(580年)
数量:①3,599,604②1,599,604,9,009,604
备注:数据出自《通典·食货七》,仅含北周旧地,因学者考虑未纳入统计的军户、隐户、少数民族等人群而认为北周至少有1250万人。
年代:北周大定元年(581年)
数量:4,622,52829,016,484
备注:数据出自《十六国北朝人口考察》,因考虑到隐匿户口,学者路遇、腾泽之认为北周灭齐后有3250万人。
年代:隋朝大业五年(609年)
数量:8,907,53646,019,956
备注:数据出自《通典·食货七》,因学者考虑到依附于世家门阀的浮客、部曲、奴婢、客女以及官户、匠户、乐户、佃农等大量未纳入户口统计的人群,因此学者认为隋朝人口峰值约达5032万 。
南北朝人口迁移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人口大量频繁地迁徙,从迁移方向上看,周边少数民族是以由沿边向内地迁徙为主;黄河流域、中原地区的汉族是以由北方向南方的迁徙为主。
北方地区迁徙的主要和基本的形式是民族迁徙。而南方的人口迁徙主要是为了政治、军事的需要而强制迁徙本民族和其他民族人口集中于都城或军事重镇,或者因为南北朝之间的战乱原因而迁移进相对比较和平、经济发达的区域。但总的来说,南北朝时期,人口大都向南方的长江流域迁移。
南北朝人口迁移的原因
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都是处于动乱时期,大小战争不断。三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人口南迁的规模了。如诸葛氏原是北方的大姓,却因为北方战事频繁而南迁荆州。一直到南北朝时期,更是中国史上人口南迁规模最大之一,具体原因就是因为五胡乱华,北方完全是一锅乱粥,胡人大肆屠杀汉人,仅到冉闵建立后魏政权时,北方汉人仅剩400~600多万,而当时北方的胡人业已达到600万以上。北方汉人要么被杀要么逃到南方。
湖广填四川,四川历史上的人口大迁移不只这一次
「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作为一个蜀人,李白对蜀地的历史自然是有研究的。他的《蜀道难》中的这段文字,不仅生动形象的表现了蜀道之艰险难阻,更为我们展示了蜀地的一段古老的历史。——引言 近期,飞扬在研究四川的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有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发现——由于四川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在这样的自然条件下,人口的迁移对蜀地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和根本性的影响,从远古到近代,四川的历史就是一部移民史。 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观点?四川的历史上有过可哪几次重要人口迁移,又对蜀地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飞扬的这篇文章将围绕以上两个问题展开,从人口迁移这一独特的角度为你展现四川的历史发展。 下面请先看飞扬对四川历史上几次重要人口大迁移及其对蜀地发展所产生的影响的综合分析,看完后,或许你也会惊呼:原来四川的历史真的就是一部移民史! 第一次人口大迁移:上古文明古蜀国——氏族迁徙带来的政权更迭 先秦时期,由于巴蜀尚未纳入华夏文明的核心圈子,因此对于四川地区上古历史的可信文献记载少之又少,仅有少量成书于秦朝之后的史料记载了关于蜀地的历史和传说(如东晋常璩的《华阳国志·蜀志》)。 所以,飞扬只能依靠各种史书中对古蜀国的零星记载,结合现代四川地区的考古研究成果,来描述上古时期的四川历史。 古蜀国三星堆遗址青铜面具 大约4千多年前,四川地区进入了上古传说时期,这一时期蜀地存在着一个古蜀国。古蜀国延续了一千七百多年,大约同中原的夏、商、周时期相当。《华阳国志·蜀志》记载: 「 ”有蜀候蚕丛,其目纵,始称王。次王曰柏灌,次王曰鱼凫。”「 ”后有王曰杜宇,教民务农。"「 ”会有水灾,其相开明决玉皇山以除水害。帝遂委以政事,法尧舜禅授之义,禅位于开明……开明位号曰丛帝。" 通过这些史料,古蜀国的朝代延续基本上可以确定了:蚕丛氏——柏灌氏——鱼凫氏——杜宇朝——开明朝。但其实,在古蜀国的这一朝代延续的背后,飞扬还发现了另一条更为清晰的脉络——氏族迁移带来的政权更迭: 上古时期,古羌族生活在青藏高原,他们当中的一支向东迁徙,到达了呈南北向横贯在甘肃南部、四川北部的岷山地区。在广大的岷山山脉及岷江上游河谷地区,这个迁徙过来的羌族游牧部落诞生了一位杰出的首领,他教族人学会养蚕和耕种,使得部落生存状况大大改善,进入了半放牧半农耕的生活,族人称这位杰出的首领为「 ”蚕丛”,古蜀国的「 ”蚕丛氏”部落正式诞生。 后来,中原地区日益扩张的殷商王朝势力逐渐达到了岷山地区,蚕丛氏不屈服于商的压迫,多次与商王朝发生战争。在殷墟的卜辞中,还有大量关于「 ”征蜀”「 ”至蜀有事”的记载。 公元前1613年,商朝君王祖甲执政后期,商王朝集中兵力对「 ”不受控制”的蚕丛氏部落进行了一次围剿,蚕丛氏首领领导部族奋起反抗,结果弱不胜强,战死岷山。蚕丛氏只得顺岷江南迁避难。 蚕丛氏部众顺岷江一路南下,来到了四川盆地中的成都平原,果敢的首领下令族人停下脚步就在此定居,他带族人捕鱼打猎、引水灌溉农田,伤亡惨重的部落很快恢复了元气,族人将这位首领尊称为「 ”柏灌”。 不久柏灌氏发现,在成都平原的南部有一条大河,这条河宽三百六十丈,水深看不见底 ,而河的南岸生活着另一个更庞大的氏族——「 ”鱼凫氏”。这个氏族是成都平原的土著居民,他们以渔猎为生,水性好,作战勇猛,号称「 ”鱼凫氏”。 柏灌氏与土著鱼凫氏因为地盘的争夺,很快又发生了战争,鱼凫氏凭借强大的部族力量,打败了初来乍到的柏灌氏,统一成都平原,建立起鱼凫王朝。如今,地处成都平原东北部的四川广汉市三星堆遗址中,有大量与「 ”鱼”和「 ”凫(鸟)”相关的青铜器,基本上可以确定为鱼凫王朝的都城。 三星堆遗址鸟造型 时间到了商朝末年,杜宇从云南昭通一带率领部众进入成都平原打败了鱼凫氏,建立起了一个更为广大而强盛的杜宇王朝,自号望帝,建都于陴(成都西郊)。如今在成都西郊的金沙遗址,很可能就是杜宇王朝的都城。 杜宇王朝国力强盛,还参与了周武王伐纣的战役,《尚书》记载:「 ”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后来杜宇年老后传位于治水有功的同族人宰相杜灵,杜灵建立起更为强大的开明氏古蜀国,疆域「 ”东接于巴,南接于越,北与秦分,西奄峨嶓” ,成为中国西南的强国。直至公元前316年,秦惠王派张仪、司马错等率大军伐蜀,用计骗得末代蜀王开明氏杜芦打通了金牛道,灭亡了古蜀国。 古蜀道示意图 纵览古蜀国一千七百年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从蚕丛到柏灌,是败退下的南迁;从柏灌到鱼凫,是迁入部族与土著氏族的融合;从鱼凫到杜宇和开明氏王朝,是氏族大迁移带来的疆土扩张。 总之,蜀地上古时期的文明古蜀国有一条非常清楚的脉络——由氏族迁移带来的政权更迭。然而,这还是只是四川历史上的第一次人口大迁移,随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新一次人口大迁移将会马上到来。 第二次人口大迁移:秦汉时期的天府之国——秦灭古蜀国后,古蜀国贵族的逃离与「 ”秦民万家入蜀” 秦国灭亡古蜀国,是为了吞并巴蜀之地以壮大自身实力,所以秦国并未对蜀地的百姓进行大屠杀。但是因为秦国这个强势政权的入主,蜀地还是发生了一次人口大迁移,主要是古蜀国灭亡后,土著部落贵族的外逃,以及其后秦国为开发蜀地而迁「 ”秦民万家入蜀”。 古蜀国灭亡后,蜀人、巴人、氐人,羌人等蜀地的土著部落的贵族纷纷外逃: 氐人向西北迁徙到青海高原,部分融合而成今天的白马藏族一支; 羌人向西迁徙至川西高原(冉人最初的居住地),部分融合而成今天的羌族人一支; 巴人则向东回缩至川东及重庆一带,部分形成今天的土家族一支; 古蜀国的开明氏蜀人仅存的一位王子杜泮(蜀泮)率部众南逃到交趾(今越南北部),灭掉了文郎国,建立起瓯雒国,自称安阳王朝,持续了一百年后被秦末将领赵佗所灭。 古蜀国土著贵族的外逃使得蜀地原有的政权体系解构,而秦国设巴郡、蜀郡管理四川,迁「 ”秦民万家入蜀”则将巴蜀从此纳入了中华文明的核心圈落。 秦灭巴蜀后,设巴、蜀两郡管理四川,并且迁「 ”秦民万家入蜀”,长期地、大批地向巴蜀移民,将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和技术传入四川,对四川的发展与繁荣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如将世代以冶铁为业的赵人卓氏、山东人程氏迁至蜀地,使得蜀地的铁器很快行销各郡,蜀郡成为全国的冶铁中心之一。 都江堰 另一方面,秦国派李冰父子建都江堰后,成都平原,水旱从人,农业得到飞速发展,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从此四川地区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在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都赶上并达到全国的先进水平。 四川「 ”天府之国”在汉代到达了一个繁荣的顶峰。蜀郡太守文翁创办官学,大力推行文教,同时蜀地的社会经济也快速发展,整个汉代,四川都呈现「 ”世平道治,民物阜康”的繁荣气象。 天府之国成都平原 秦灭巴蜀,一方面巴蜀土著部落贵族外逃,蜀地原有政权体系解构;另一方面,秦国迁「 ”秦民万家入蜀”,派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极大地推动了四川的发展,使得四川社会历史达到了一个繁荣高峰,而这一高峰直到数百年后的盛唐才被超越。人口的大迁移,又一次主导了四川历史的发展。 第三次人口大迁移:「 ”扬一益二”——魏晋南北朝的混乱与汉族迁入后唐宋的再繁荣 东汉末年到魏晋南北时期,整个中国都处在混乱中,和平年代极为稀少,四川亦是如此,甚至可以说比中原更为混乱和动荡: 从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至隋开皇元年(581年)四川并入隋朝版图,短短360年间,四川地区先后受蜀汉、西晋、成汉、东晋、前秦、樵纵、南朝的宋、齐、梁,北朝的西魏、北周共11个政权的统治。 五胡乱华 如此频繁而集中的战乱给四川带来的损失是可想而知的,这一时期,大量的蜀地百姓为了躲避战乱或流民而外迁,四川人口最少时甚至减少到了20-30万户。精英人口的外迁,导致四川的社会经济发展基本上处于停滞甚至倒退状态,这是四川历史发展中的一次大低潮。 进入隋唐后,五胡乱华的局面结束,中国开始了一个政局相对稳定的时期,沃野千里的蜀地吸引了大批汉族人口的迁入。这些高素质的入迁人口为蜀地带了充足的劳动力和先进的文化技术,直接推动了四川地区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 ,四川又迎来了秦汉后的第二次发展高峰。 盛唐时期,四川也随全国的繁荣而经济文化发展到全盛,当时天下盛传「 ”扬一益二”的说法。扬指江南地区,益指的就是四川,也就是说当时的四川是全国仅次于江南的繁荣富庶地带: 玄宗天宝元年(742年),四川地区人口发展到约200万户,1000万口左右。成都平原成为当时全国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农业、手工业、商业、交通乃至文学艺术都可以与最繁荣富庶的江南地区相媲美。 蜀地走出的大诗人李白 唐末五代,割据蜀地的前、后蜀政权都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未卷入中原的混战,四川的社会经济得到了最大的保护,一进入相对稳定的宋朝,四川立即迸发出蓬勃的生命力,特别是在商业上,几乎达到了极盛: 一方面是汉族人口的持续迁入,另一方面是本土人口的快速增长,南宋嘉定十六年(1223年),四川人口达到259万户,约1295万口。这个数字是19世纪初期以前四川历史上人口的最大值。 四川是当时经济最发达的地区,纺织业、茶马贸易、造纸印刷业驰名天下,更诞生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益州交子。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宋代益州交子 魏晋南北朝的战乱和动荡,使得秦汉繁荣时期培育出的四川本土的高素质人口大量逃散,四川社会经济发展一度陷入停滞。进入隋唐时期后,在政局相对稳定的条件下,大批汉族人口来到沃野千里的蜀地,高素质的入迁人口为蜀地带了充足的劳动力和先进的文化技术,直接推动了四川地区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 ,四川又迎来了秦汉后的第二次发展高峰——唐朝的「 ”扬一益二”和宋代的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益州交子”。 第三次人口大迁移,以高素质人口的迁入和迁出为主导,再次决定和控制了四川历史的发展方向,停滞倒退还是蓬勃向上,社会动荡不安还是经济文化达到极盛,这些,都取决于人口的迁移。 第四次人口大迁移:湖广填四川——数十年战乱下的人口锐减与十几个省份人口迁入后的新生 明末清初长达30多年集中在四川的连续战乱,使得蜀地几乎遭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先是明末农民起义张献忠攻入四川,与南明军队作战,后来南明军队又困守四川与清军战斗。清初吴三桂等「 ”三藩起义”又攻入四川,清廷灭三藩又将四川卷入战火。 明末清初,巴蜀大地上,连续的三十多年里,地主杀起义农民,农民杀反动地主,满人杀汉人,汉人杀满人,「 ”杀得鸡犬不留”。清初的《四川通志》记载:「 ”蜀自汉唐以来,生齿颇繁,烟火相望。及明末兵燹之后,丁口稀若晨星。" 顺治十八年(1661年),四川全省人口仅16090户。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仍只有18090户,估计全省在籍人口不足10万人。四川的土地大量荒芜,顺治年间全省耕地仅一万多顷。 明末清初长达30年的动乱使四川人丁稀少、土地荒芜 人丁的缺乏使得四川即使沃野千里、资源丰富也再无法迸发出发展的活力,幸而,中国历史上一次规模巨大的人口迁移活动的到来使得几近荒芜的巴蜀大地重获新生——湖广填四川。 在飞扬看来,「 ”湖广填四川”应该定义为,明末清初四川连续三十年的战乱人口急剧锐减后,一次长达数十年的、大规模的中国人口由湖广(湖南湖北)等十几个省份向四川的迁移过程。以「 ”湖广”命名其实只是因为往四川的移民主体是湖广人,陕西、贵州、江西等十几个省份也同时参与了移民四川,且所占比重不小。以成都为例,清末《成都通览》有记载: 「 ”现今之成都人,原籍皆外省人。其中,湖北15%,湖南10%,河南、山东5%,陕西10%,云南、贵州15%,江西15%,安徽5%,江苏、浙江10%,广东、广西10%,福建、山西、甘肃5% 。” 在这数十年间,各省向四川移民的人口总量至少在100万以上,这一批移民成为了四川人民的先祖,奠定了四川近现代的人口组成和历史文化基础。但是在飞扬看来,这次大规模人口迁移的意义,远不仅仅是这么简单——可能谁也没有想到,湖广填四川这次人口大迁移,将在一两百年后在中华民族的面临亡国灭种之际,发挥出难以替代的作用。 百万以上数量的人口补充,使得四川的人丁和社会经济在清朝中后期得到了最快速的恢复,而这一恢复,直接为抗战时期四川成为大后方打下了物质与文化基础。对抗战时期,四川所起到的作用,请大家直接看数据: 整个抗战时期,四川共输送了大约350多万青壮军人和8500多万石的粮食,占同期全国征兵总人数五分之一和全国征粮总数的三分之一 。全国约有15万知识青年登记从军,四川一省有4万人以上,居全国第一。八年全面抗战国家总计支出14640亿元(法币),四川就负担了约4400亿元。 在今日回望那一段历史,难以想象,倘若没有那一次数量过百万级的湖广填四川这样人口大迁移,就势必没有,四川人丁和社会经济的快速恢复,抗战时期就会没有了一个撑起整个抗战的大后方,将会缺少350万保家卫国的战士以及8500万石粮食。那个时候,中国将会危急窘迫到什么地步?谁也不敢假设! 湖广填四川,四川历史上的最后一次人口大迁移,这一次,不仅深刻地改变了巴蜀大地,更彻底地影响了中国的历史走向和中华民族的命运。 总结:四次人口大迁移,四川的历史就是一部移民史 以上,飞扬深入地分析了四川历史上的四次人口大迁移及其对蜀地历史发展的影响,可以简单的概括如下: 第一次人口大迁移:上古文明古蜀国——氏族迁徙带来的政权更迭 第二次人口大迁移:秦汉时期的天府之国——秦灭古蜀国后,古蜀国贵族的逃离与「 ”秦民万家入蜀” 第三次人口大迁移:「 ”扬一益二”——魏晋南北朝的混乱与汉族迁入后唐宋的再繁荣 第四次人口大迁移:湖广填四川——数十年战乱下的人口锐减与十几个省份人口迁入后的新生 相信大家在阅读的过程中也已经深刻地感受到,这四次人口大迁移直接主导了四川历史的发展,自然地将四川的历史分为几个大的阶段。从上古时期的文明古蜀国直到近现代的四川省,四川这四千多年的历史就仿佛是一部移民史。在过往的岁月中,因为各种原因,一群又一群的人们迁出、迁入,导致了政权变更,造就了天府之国,促成了经济文化的极盛,使得巴蜀大地重获新生……而巴蜀大地始终张开她温暖的怀抱,用自己的乳汁哺育着这一代又一代的川人,这群勤劳勇敢、乐观上进的生灵。 那么,四川的历史为什么会呈现出移民史的特点,人口迁入和迁出的背后是什么因素在主导着这一切?我认为,这些疑问要从四川的独特地理位置与地形地貌中寻找答案。而飞扬作为一个学习地球科学的理工男,将结合本身所学的地球科学知识,以地理承载历史与人文,从一个独特的角度为大家解读这一切。 参考文献: 《华阳国志》;《尚书》;《最应了解的四川历史》;《四川历史考古文集》徐鹏章;《大迁徙「 ”湖广填四川”历史解读》陈世松;《「 ”古蜀文明”之古蜀人的后裔都去哪了?》蜀山笔侠;《古代四川历史发展的高潮和低潮》等 想知道经常霸占运动步数排行榜、翻山越岭、用脚步测量祖国大好河山的「 ”地质学家”们到底在干些什么,了解四川、湖南、江西等各个省份或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中所承载的历史与文化底蕴,与飞扬还有众多小伙伴们一起从地理的角度解读历史与人文。点击下方或进入飞扬的主页加入「 ”画地为史”圈子。相关参考
公元755年冬季,安禄山及其部将史思明率军发动了大规模叛乱,整个黄河南北都陷入战乱。虽然叛军在8年后被唐朝扑灭,但造成的战争创伤却永远难以弥补。随之引发的大规模人口流动,也再次将中原以外的地区作为逃生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作为一个蜀人,李白对蜀地的历史自然是有研究的。他的《蜀道难》中的这段文
春秋时期,战争频繁,对当时人口数量造成一定影响。春秋初年人口数较西周强盛时期密度有所下降。公元前660年,狄人攻破卫国,卫之遗民男女七百有三十人。益之以共、滕之民为五千人。卫为春秋初年之大国,人口总数
战国时期,铁器和牛耕普遍使用,大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各诸侯国在兼并战争中推行广土众民的人口政策,使得战国时期人口数量大大增长。战国时总人口,据范文澜先生和杨宽先生推测,秦统一中国前夕,七国人
唐末五代十国时期,唐末到五代十国时期人口迁徙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唐末到五代十国时期人口迁徙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战乱。中国古代历史上三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浪潮是从东汉末年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从东汉末年以来,中国西部和北部周边地区的少数民
中国古代的人口分布与现在有较大差异。唐朝以前一直是北方人多,南方人少。南北朝时,北方有近3000万人,而南方只有400多万。但是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在五代、宋朝以后,南方人口逐渐增多。而福建人口的变化
民族2010年2000年0合计133281086912426122261汉族122084452011373861122壮族16926381161788113回族1058608798168054满族10
一、中国历史上的人口流向那边呢由人口稀少的荒漠草原向黄河流域迁移。如东汉以后的五族内迁;元朝时女真和蒙古人的南下。(2)北方人民南迁。即中原人民南迁到江淮地区,其主体是原先居住在黄河流域的汉人。如西晋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正是大动荡时期,人口大幅度减少,人口上百万的城市出现的可能很低,曹操占领冀州后,《崔琰传》记载::太祖破袁氏,领冀州牧,辟琰为别驾从事,谓琰曰:“昨案户籍,可得三十万众,故为大州也。
土家族的人口数量土家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世居毗连湘、鄂、渝、黔的武陵山地区。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土家族人口数量约为8,353,912人,在中国的55个少数民族中排名第七位,仅次于壮族、回族、满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