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何血海深仇

Posted 血海

篇首语:一盏一直亮着的灯,你不会去注意,但是如果它一亮一灭,你就会注意到。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有何血海深仇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有何血海深仇

2、战国思想家韩非简介,韩非和李斯有何深仇大恨

有何血海深仇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比较动荡的时期,南朝包括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在南朝的众多皇帝中,关于谁是南朝第一英主恐怕有争议,也许很有人会认为是刘裕,但自古以来很多人却认为是陈朝的建立者陈霸先。明人归有光就曾评价陈霸先“恭俭勤劳,志度弘远,江左诸帝,号为最贤”。现代历史学家卞孝萱也曾经评价道:“陈霸先是南朝难得的英主。他从一个村官成长为将军,又由将军黄袍加身,承担下了一片支离破碎的江山。可以说他和他所建立起来的陈朝虽然短暂却非常重要,而陈霸先本人堪称南朝的第一英主。”

陈霸先出身贫寒,但他勤奋好学,“涉猎史籍,好读兵书,明纬候、孤虚、遁甲之术,多武艺”。他最初担任乡间里司,凭借自己的一步步努力,进入仕途。后来陈霸先率军积极作战,平定侯景之乱。557年10月,陈霸先称帝,是为陈武帝。他在位虽然只有三年,但却积极抵御落后势力摧残,维护社会稳定,恢复南方社会经济。谁也不曾料想到这样一位君王死后竟被人破棺焚尸,挫骨扬灰,这又是一段怎样的一段历史呢?究竟是谁竟然有如此大的血海深仇?

589年1月,隋朝51万大军渡过长江,陈后主被俘,天下重归一统。陈国灭亡后,有个叫王颁的军官召集数千名士兵,手持锹锸,趁着夜色赶往陈霸先的陵寝所在万安陵,一夜之间,将陵墓打开,奇怪的是他们对陪葬金银珠宝并不贪恋待。劈开棺椁后,王颁见陈霸先的胡须尚未脱落,就将出陈武帝尸体取出,鞭尸后挫骨扬灰,还把骨灰放进水里,一饮而尽。这王颁是是何许人也呢?他为何对陈霸先做出如何的报复行为?原来王颁的父亲名叫王僧辩,此人与陈霸先一道平定侯景之乱,可以说王僧辩、陈霸先是梁元帝的两大柱石。后来梁元帝被西魏军俘杀,王僧辩的次子当时也一道被俘虏,留在荆州。

梁元帝死后,王僧辩、陈霸先成为国家政权的实际执掌者,但一山难容二虎。555年,陈霸先以王僧辩另立新帝为借口,从京口起兵,率军10万,水陆齐发,进袭建康。最终擒获王僧辩并将其杀死。当王颁得知父亲被杀后“号恸而绝,食顷乃苏,哭泣不绝声,毁瘠骨立”。在三年服丧期满后,王颁还时常“布衣蔬食,藉藁而卧”。隋朝建立后,王颁献上取陈之策,隋文帝十分欣赏,立即召见,王颁说完话后扔欷不已,隋文帝为之动容。隋朝伐陈时,王颁自请率数百旧部为先锋,率军力战。灭陈后,他召集父亲旧部,很快就来了上千人,夜掘万安陵。

事后,王颁命人把自己绑起来,向晋王杨广负荆请罪,杨广不敢自专,于是上表请示隋文帝杨坚。隋文帝下诏“朕以义平陈,王颁所为,亦孝义之道也,朕何忍罪之!”于是没有追究。有司录王颁的战功,准备加封他为柱国,赐物五千段,王颁上书坚决推辞:“臣缘国威灵,得雪怨耻,本心徇私,非是为国,所加官赏,终不敢当。”就这样一段因权力而上演的恩怨,演变成34年后一场疯狂的报复。时至今日,万安陵早已不复存在,唯有一对南北相对而立的石兽,依然屹立在风雨中,似乎诉说着1500多年前的尘封往事。

战国思想家韩非简介,韩非和李斯有何深仇大恨

韩非简介

韩非,战国末期杰出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早先师从荀子,得其儒学真谛,后又追本溯源于黄老之术,将老子的辩证法、朴素唯物主义与法融为一体,对老子的《道德经》有相当大的研究,又精于刑名法术之学,是法学思想的集大成者。

战国时期法学集大成者韩非

著有《韩非子》一书,共五十五篇,十万余字,在先秦诸子百家的散文中独树一帜,呈现出韩非极为重视唯物主义与效益主义的思想,积极倡导君主专制主义理论,目的是为专制君主提供国富强兵的思想。

韩非出身于韩国王贵家族,对自己的国家极为深爱,立志助韩国复兴图强,但韩非的政治主张始终为能得到韩王的认可,机缘巧合之下,穷兵黩武的秦王嬴政极为赏识韩非以刑止刑的法家思想,为了得到韩非如此人才,遂出兵攻打韩国,然而最终秦王对于韩非并未有伯乐之恩,当时在秦国谋事的李斯极为妒忌韩非的谋略,不念及当年同窗情谊,设计陷害韩非,令秦始王对韩非起疑心,导致韩非囚禁于秦狱之中,自杀身亡。

韩非生前虽未能亲眼见证自己的政治主张的到推行,但在其死后,秦王极为重用韩非的法家思想,实现了秦国统一六国的大业。韩非的思想深刻又极为超前,对后世的统治者影响深远,是毛主席极为欣赏的中国古代思想家。

韩非和李斯

战国时期,混乱的社会局势孕育出了一群特殊人群,他们就是说客,他们各个善于权谋和雄辩,凭借过人的智慧和三寸不烂之舌,游走在各个诸侯国之间,演绎者战国风云。他们各为其主,斗智斗勇,上演了一场场说客之间的生死较量。

韩非画像

韩非与李斯便是一对死对头,他们师出同门,却因各自利益不同,挑起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韩非与李斯都曾是儒学大师荀子的学生,二人皆为荀子门下的得意弟子,意气风发,指点江山,学生时期的他们亦敌亦友,在唇枪舌剑的辩论之中也培养出了深厚的战友情谊。但现实往往事与愿违,结束学生时期后,出身贵族的韩非心念故国,毅然投身于报效韩国的漫漫长路之中。而李斯没有显赫的家室,仅凭自己的执念四处游说,望得此赏识之人的引荐。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李斯有幸得到秦王的重用,官拜丞相。相比此时身处韩国的韩非来说,仕途并非如此顺利,当时的韩国国力薄弱,局势每况日下。韩非将其所学的治国之道结合韩国的实际国情写成奏书呈给韩王,却并未能得到韩王的重视,屡次上书,皆石沉大海。

当年并肩作战的同窗却是南辕北辙,各自分散,若是历史没有跟韩非与李斯开玩笑的话,这两人可能再也不会有见面的机会,这个玩笑就是秦王嬴政,秦王极为欣赏韩非的才能,不惜以出兵攻打韩国为代价,也要逼迫韩王将韩非派遣至秦国,于是,韩非与李斯之间的战争就在秦国的政治场上拉开了帷幕。

相关参考

战国思想家韩非简介,韩非和李斯有何深仇大恨

韩非简介韩非,战国末期杰出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早先师从荀子,得其儒学真谛,后又追本溯源于黄老之术,将老子的辩证法、朴素唯物主义与法融为一体,对老子的《道德经》有相当大的研究,又精于刑名法术之学,是

司马绍与王敦有何深仇?在王敦死后还要辱尸

晋明帝司马绍,出生于公元299年,卒于公元325年。他是晋元帝的长子,母亲位份比较低,是宫人荀氏,同父异母的兄弟是晋简文帝。晋明帝司马绍是东晋的第二位皇帝,不过他的在位时间非常短,只有公元322年到公元325年三年而...

司马绍与王敦有何深仇?在王敦死后还要辱尸

晋明帝司马绍,出生于公元299年,卒于公元325年。他是晋元帝的长子,母亲位份比较低,是宫人荀氏,同父异母的兄弟是晋简文帝。晋明帝司马绍是东晋的第二位皇帝,不过他的在位时间非常短,只有公元322年到公元325年三年而...

司马绍与王敦有何深仇?在王敦死后还要辱尸

晋明帝司马绍,出生于公元299年,卒于公元325年。他是晋元帝的长子,母亲位份比较低,是宫人荀氏,同父异母的兄弟是晋简文帝。晋明帝司马绍是东晋的第二位皇帝,不过他的在位时间非常短,只有公元322年到公元325年三年而...

马超如何与曹操结下这血海深仇的

历史上有“曹操遇马超――割须弃袍”的故事,而马超与曹操更是三国时代最著名的一对死对头,不过曾在曹营中效力过并有建功的马超,到底是如何与曹操结下这血海深仇的?初显身手袁绍死后,袁尚继续跟曹操对峙。袁尚一

20年血海仇

明朝年间,倭国多次进攻明朝属国高丽,不臣之心已昭然若揭。这一年,倭国派遣使臣来明朝进贡,实为试探虚实。倭国使臣除了带来奇珍异宝之外,还带来了一张奇怪的古琴。使臣说:「”这是一张无声之琴,普通人弹奏不出

曹操与马超有什么深仇大恨吗

曹操马超三国中,马超的实力可以排的上前几,但他并不是其中一方势力的人,他是大汗朝的将军,自幼能征善战,但后面却和曹操成仇,而说到底马超之所以和其叔父攻打曹操,是因为他的父亲马腾。马腾是西凉刺史,此人刚

秦始皇因何深仇大恨而 ”坑儒”

见海市,求仙药,修长城看始皇一生,你绝不能说他不是一个励精图治的皇帝。他整日为国事操劳,所有政事都由他一人决断,其劳累程度可想而知。这次漫长的巡游,一方面是他想要实地了解全国情况,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的

李莲英真的与光绪帝有着深仇大恨吗

如今只要一谈到慈禧太后,那么必然就会提到她身边的红人李莲英了,毕竟他是慈禧生前最信任、最依赖的人了。李莲英的原名叫做李美泰,祖籍是浙江绍兴人。明朝末年的时候,家族开始北迁,后来移居到了直隶河间府大城县

左宗棠与曾国藩之间到底有什么深仇大怨

除了进士,左宗棠还喜欢骂曾国藩。国藩生前,已知宗棠“朝夕诟詈鄙人”,然而自觉“拙于口而钝于辩”,即欲回骂,“终亦处于不胜之势”,只能“以不诟不詈不见不闻不生不灭之法处之”,求个清静。国藩逝世,宗棠撰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