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上北齐与北周的对峙

Posted 北齐

篇首语: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史上北齐与北周的对峙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中国史上北齐与北周的对峙

2、北齐 ”常平五铢”与北周 ”三品”,皆篆书臻品也

中国史上北齐与北周的对峙

北齐继承东魏版图,于550年由齐文宣帝建国。齐文宣帝先后击败库莫奚、契丹、柔然、山胡(属匈奴族)等族,并攻下南朝梁的淮南地区。在经济方面,农业、盐铁业、瓷器业都相当发达。北齐大致上同北魏,持续推行均田制。这些使得北齐的国力在初期均胜过北周及南朝陈。然而齐文宣帝在后期荒淫残暴,并为了维护鲜卑贵族,屠杀汉人世族。他对人民的压迫更重,使得北齐国势衰落。齐废帝继立后,由其叔高演辅政。但高演不久即篡位杀帝,是为齐孝昭帝。齐孝昭帝在位期间,国力渐渐复元,还亲征库莫奚。但于两年后去世,由其弟长广王湛继立,即齐武成帝。齐武成帝昏庸好色,北齐国力大衰,不久去世,由后主高纬继立。高纬同其父昏庸好色,国政混乱,还诛杀名将斛律光。之后北齐被南朝陈攻下淮南,并在577年亡于北周。北周继承西魏版图,于556年由周孝闵帝立国,但朝政由堂兄宇文护掌握。周孝闵帝意图联合赵贵、独孤信推翻宇文护。然而被其发现,赵及独孤二人被杀,周孝闵帝于隔年先废后杀。宇文护改立宇文毓为帝,即周明帝,但于560年又毒死周明帝改立宇文邕,即周武帝。周武帝采韬晦之计,在十二年后成功杀死宇文护,亲掌朝政。周武帝为人英明雄伟,在他任内推动多方面的改革,使北周国力更盛。577年周武帝东征昏庸混乱的北齐,于隔年攻克邺城,北齐亡。周武帝统一华北后又获得李德林等关东世族的归附,声势浩大。他立即南征南朝陈,但于同年逝世,而后北周发生内乱,使得南朝陈得以维持下去。

隋朝建立与统一

杨坚为北周开国元勋杨忠之子,他的女儿为太子妃。578年周武帝去世后,由太子宇文继立,即周宣帝。他荒淫昏庸,迷信佛道二教,立五位皇后并夺人妻子。他杀宗室功臣宇文宪并大撤诸王就国。这些皆为杨坚的篡位铺好路。杨坚开始集结周廷文武诸臣,形成一股庞大的集团。周宣帝去世后,其子宇文阐继位,即周静帝,由外戚杨坚专政。尉迟迥、司马消难等人不满杨坚专权,起兵反杨。杨坚得李德林策划,以韦孝宽等人平定。581年杨坚篡位自立为帝,即隋文帝,建国隋,北周亡。587年隋文帝废西梁后主萧琮,西梁亡。588年隋文帝发动隋灭陈之役,以杨广为主将,同贺若弼和韩擒虎等名将发兵攻陈。隔年隋军攻陷建康,南朝陈亡,中国再度统一。自永嘉风暴以来,中国分裂近三百年之久,至此「南北朝时期」结束,进入「隋朝」。历经民族混成后的新汉族,不久即开创隋唐盛世,在世界史留下不朽的伟业。

北齐 ”常平五铢”与北周 ”三品”,皆篆书臻品也

北齐铸币 547年,东魏权臣高欢病死。550年,其子高洋废魏自立,国号"齐",史称北齐。由于长期的内部权力斗争,削弱了国力,北齐于577年被北周所灭。北齐初建国,沿用北魏的永安五铢钱。 北齐文宣帝天保四年(553年),因为民间使用的永安五铢钱轻重不ー,且多滥铸,于是开始铸造新钱,名为"常平五铢",流通至北齐灭亡。常平五铢钱,钱径一般2.4~2.5厘米,重3.4~3.6克,面文篆书,对读。" 常平一词有人说是借用当时囤积粮食的仓库"常平仓之名。常平源于战国时李悝在魏所行的平籴,即政府于丰年购进粮食储存,以免谷贱伤农,歉收年卖出所储粮食以稳定粮价。汉宣帝时,大司农中丞耿寿昌在全国各地设立的粮仓,名为"常平仓"。 汉以后,常平仓置废不用。晋武帝泰始四年(268年),复立常平仓,丰年则籴,岁俭则粜。文宣帝为自己铸造的钱币取名"常平",钱文不用年号,大概是希望钱币和常平仓一样有调节市场之意,流通不匮。虽然朝廷铸造的常平五铢钱成色甚佳,"重如其文。其钱甚贵,且制造甚精",可是仍未能够改变自东魏以来流通领域中币制混乱的局面。 因常平五铢钱流通不畅,私铸盛行。北齐后期人们甚至用生铁铸钱并杂有铅锡薄钱,以致货币流通状况愈加混乱。 如《隋书》记载:"至乾明、皇建之间(560年),往往私铸,邺中用钱有赤熟、青熟、细眉赤生之异,河南所用,有青薄铅锡之别。青、齐、徐、衮、梁、豫州,辈类各殊。武平(570~576年)已后,私铸转甚,或以生铁和铜。至于齐亡,卒不能禁。" 这是北齐各经济区域整合尚缺乏一体性的显著表现。北齐末年,私铸越来越重,各个州县私铸泛溢。常平五铢钱铸造非常精良,文字流畅优美、版式划一,玉箸体钱文构架匀称笔画圆润。"平"字上横与面穿下廓合一,设计讲究,铸造精良,是中国货币史上制作精美的方孔圆钱之一。 1971年9月,在河南安阳许家沟公社清峪村发现高洋妃颜氏墓,出土常平五铢钱2枚;1979年4月,在山东博兴陈户公社崇德大队发现北齐窖藏,出土常平五铢12.5斤;1984年10月,在山东济南马家庄发掘一座北齐墓葬,出土常平五铢钱1枚。 北周铸币 557年,宇文觉代替西魏建立北周。北周实行均田制,吏治比较清明,北周武帝时,"民役稍希,租调年增,兵师日盛"、遂灭北齐,统一了北方,北周国力达到了立国以来的鼎盛时期。这在历史上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它结结束了北方政权自东西魏分裂以来近半个世纪的割据局面,使人民免受战争苦难,得以重建家园,恢复生产,从而促进了整个北方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广泛交流和发展,为隋统一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北周初期中原地区仍使用北魏铜钱,而"梁、益之境,又杂用古钱交易。河西诸郡,或用西域金银之钱,而官不禁"。为了保障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发展,武帝宇文邕迅速统一了货币和度量衡。 武帝保定元年(561年),"七月戊申,更铸钱,文曰・布泉\',以一当五,与五铢并行"。钱径般2.6~2.7厘米,最小者2.3厘米;大者3~4.3克,最小者2.1克。面文"布泉"二字玉箸篆书体书写,横读。制作精整,内外廓齐整,古朴端庄。"泉"字中竖不断线贯底,是与新莽布泉钱除钱文书体之外的又一显著区别。 武帝建德三年(574年)六月,铸五行大布钱,钱文可能取五行相生、连绵不断之义,以示钱货无尽,广泛流通。以一当十,与布泉钱并用。面文"五行大布"四字篆书,对读钱币大小轻重不ー。大型者,钱径一般2.7厘米重3~4克;小型者,直径一般是2.3厘米,重2.1克。制作亦十分精细。为推行五行大布钱的使用,北周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建德四年(575年)七月,朝廷"以边境之上,人多盗铸,乃禁五行大布,不得出入四关,布泉之钱,听入而不听出"。 建德五年(576年)以"布泉渐贱而人不用"为名"遂废之"。齐国故域内曾出土一方五行大布钱范,现藏淄博市临淄区齐国故城遗址博物馆。钱范长23.8厘米,宽12厘米,厚1.8厘米,滑石质。钱模两行,每行6枚,钱模径25厘米,穿径0.7厘米,有内外廓。1983年12月,在河南洛阳涧水东岸发掘1座北周墓,出土五行大布钱2枚,钱径2.5厘米,重3克。 《隋书》中说五行大布钱的铸造是"大收商估之利"。其实五行大布钱的铸造,与当时的文化、经済、政治等诸多方面有着直接的关系。北周初期,佛教僧尼多达百万,占全境人ロ十分之一,寺院占有大量土地。佛教势力控制了大量的佛图户、僧祇户等劳动力,这使得国家的土地和户口受到威胁,赋税得不到保证。寺院的和尚们不当兵,不纳税,实际上已成为当时社会不劳而获的寄生虫。而且他们还趁天灾时吞并人口和土地,使衣民生活更加困苦。加上当时的战事、蝗灾旱灾等因素,加速武帝下令灭佛的决心。 建德三年(574年),武帝下诏:"断佛道二教,经、像悉殴,罢沙门、道土,并令还民。"\'武帝最终强制灭佛,罢佛、道两教势力。在这次运动中,佛像全都被毁铸钱,寺庙被收为国有,寺僧均被勒令还俗。武帝这次灭佛较为彻底,北方佛教势力为此几乎禁绝。通过这次灭佛运动,社会经济得以一定程度的恢复有利于当时政权的巩固。北周灭北齐后,虽有北周新币发行,但原属北齐的"山东之人,犹杂用齐氏旧钱"。有鉴于此,北周静帝宇文衍大象元年(579年)十ー月,铸永通万国钱,以一当十,与五行大布钱并行,直至周亡。钱径一般3~32厘米,重6~6.1克之间。面文书,对读。"永通"寓意为永远通行,"万国"表示天下万国皆可通用。字廓深峻,形体厚重,钱文和铸工均妙臻境。 北周铸造的这三种钱币,都是虚价大钱,如一枚布泉当五枚五铢钱并行流通已经是货币减重;后又以一枚五行大布当十枚布泉钱并行使用,而实际上这两种钱的重量差不多,这等于又减重成十分之ー。 在这种情况下,必然会引起民间私铸的盛行。当时政府曾颁布禁止私铸的命令,朝廷对私铸钱者和协从者都处以严刑,如《周书》记载武帝下令"铸钱者绞其从者远配为民"。但还是无法制止私铸盗铸的现象。上述这三种钱铭文均为玉箸篆,丰满,刚劲,篆法绝工,美冠六朝,俗称"北周三品"。 玉箸篆又称玉筋篆,就是秦统一六国后,丞相李斯所创制的篆书,亦称小篆。元代刘有定注释《衍极》一书曾曰:"玉筋篆,秦小篆也,李斯等作。"北周三品钱铸造精美,钱文端庄,圆润平和,柔中有刚,笔线如玉骨似流水,其精整亦臻于观止,是当时书法水平及造型艺术的典范作品。其制作之精湛,是南北朝铸币工艺水平及造型水平显著提高的反映。 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争连年,社会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铜业同样未能幸免。这一时期的采铜量总体上是比较少的,甚至连政府和皇宫中用铜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而北周钱币在此情况下却能铸造得如此精整,更可见当时工艺技术水平的发展和朝廷的重视。 邱思达先生在《古钱百咏》中云:"世称王莽、宋徴宗、金章宗三个朝代的钱为"铸钱三绝"。我为北周三泉无论是钱文和铸造,都可与三绝相比美,故合称为"铸钱四绝"。 这一点充分说明北周铸币工艺和书法水平已达到了相当的高度。统观北朝时期全部的金属铸币,从根本上继承了汉魏五铢钱的形制特征,并以此作为天下钱制的标准。从北魏太和五铢、永平五铢、永安五铢,再到北齐常平五铢等钱币,都是五铢钱。 就如顾炎武所说,"自汉五铢以来,为历代通行之货","南北朝皆铸五铢钱"。但只有北周一朝铸币的钱文没有标明重量,有学者指出这说明此时正处于金属货币由标明重量到不标明重量的过渡时期;也有学者认为这是因国家财政问题而聚敛财富的手段。 南北朝时期政权林立,大都存在时间不长,产生了多种多样的钱币,昭示了朝代的频繁更迭和经济的极其不稳定。这些形式多样的钱币对唐朝以后货币类型产生了深远影响。因为地域间题,南北朝货币经济存在一定差距,北朝的货币经济明显不如南朝发达,实物货币色彩浓厚,绢帛使用比较广泛。如北魏建国后的百多年间,实物货币在流通领域一直占有支配地位;北齐时,"冀州之北,钱皆不行,交贸者皆以绢布"。实物货币的使用,直接原因是政权交替频繁、社会经济动荡,因为这些问题导致了币制混乱,致使实物货币,特别是绢帛这种量轻价高的必需品,可以充当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相关参考

对周武帝两次伐齐之战的介绍

公元六世纪中叶,东、西魏先后被权臣高氏建立的北齐和宇文氏建立的北周所代替,于是北方成为齐、周东西对峙的局面齐、周二朝大体以弘农(今河南灵宝北)为界,北齐占有弘农以东,北周占有弘农以西。从实力上说,北齐

北齐 ”常平五铢”与北周 ”三品”,皆篆书臻品也

北齐铸币547年,东魏权臣高欢病死。550年,其子高洋废魏自立,国号"齐",史称北齐。由于长期的内部权力斗争,削弱了国力,北齐于577年被北周所灭。北齐初建国,沿用北魏的永安五铢钱。北齐文宣帝天保四年

北齐兰陵王高长恭在邙山之战中的表现如何

北周北齐邙山之战发生在564年,战争一共持续了两个月的时间。北周派出的主要将领是宇文护,北齐派去的主要将领是高长恭。北周与北齐之所以会发生这场邙山之战是因为起初北周和少数民族一起攻打了突厥,但此时北周宇文...

北齐兰陵王高长恭在邙山之战中的表现如何

北周北齐邙山之战发生在564年,战争一共持续了两个月的时间。北周派出的主要将领是宇文护,北齐派去的主要将领是高长恭。北周与北齐之所以会发生这场邙山之战是因为起初北周和少数民族一起攻打了突厥,但此时北周宇文...

“玉体横陈”的典故来自哪里?原来说的是冯小怜

...有点作为的帝王还好,可惜的是历史把她嫁给了白痴皇帝北齐后主高纬。这两个人放在一起,那可绝对不是简单的一加一等于二的效用。首先我们还是先介绍一下时代背景吧。当时是天下三分,北魏分裂为东西两魏,没过几年,...

北齐尽占中原沃土,军马鼎盛,为什么反被北周灭亡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历时最长的分裂时期,南北朝时期北方曾经最强势的政权为鲜卑人拓跋氏建立的北魏政权。不过后来由于推行汉化政策的脚步太快,引起了其边镇鲜卑将领的不满。致使出现了六镇起义,虽然大将尔

北齐尽占中原沃土,军马鼎盛,为什么反被北周灭亡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历时最长的分裂时期,南北朝时期北方曾经最强势的政权为鲜卑人拓跋氏建立的北魏政权。不过后来由于推行汉化政策的脚步太快,引起了其边镇鲜卑将领的不满。致使出现了六镇起义,虽然大将尔

从陈朝、北齐、北周三国的外交风云,论隋朝的统一

陈朝的「”联周灭齐”政策正确吗?(单选)0人0%正确0人0%错误0人0%说不好投票开皇九年(589年),隋文帝杨坚派遣五十一万大军南下灭陈,自此分裂长达三百年的中国重新归为一统。南北朝末年,尽管北方统

兰陵王高长恭在邙山之战中的表现如何

北周北齐邙山之战北周北齐邙山之战发生在564年,战争一共持续了两个月的时间。北周派出的主要将领是宇文护,北齐派去的主要将领是高长恭。邙山之战图片北周与北齐之所以会发生这场邙山之战是因为起初北周和少数民

寺庵自由便于淫乐

北朝时众多皇后爱出家内情北朝指的是三国之后中国历史上一连串统治北中国的政权,主要包括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中除北齐外,都是由鲜卑族建立。北朝与南朝分立的局面,被合称为南北朝。在北朝的中后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