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衍,历史上唯一出家又还俗的皇帝,还折腾了四次

Posted 皇帝

篇首语:情况是在不断地变化,要使自己的思想适应新的情况,就得学习。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萧衍,历史上唯一出家又还俗的皇帝,还折腾了四次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萧衍,历史上唯一出家又还俗的皇帝,还折腾了四次

2、萧衍为什么要出家

萧衍,历史上唯一出家又还俗的皇帝,还折腾了四次

梁武帝是一个很特殊的皇帝,他的文功武艺都不错,运气也不错,在位时间竟长达48年。他曾四次出家又还俗,这在历代皇帝里绝无仅有。

为了钱,他在佞臣左光禄大夫朱异的合作下,发明了敲竹杠:借出家再还俗来勒索大臣。据史书记载,梁武帝先后于527年、529年、546年和547年四次舍身同泰寺,每次都装模作样脱下皇袍,穿上僧服,短的只有4天,最长的也不过37天,最后都由群臣用钱将他赎出,脸皮也真够厚的。

按当时规矩,和尚还俗,要出一笔钱向寺院赎身,地位越高身价也越高。皇帝当了和尚,自然也不能例外,而且钱比一般人要得还多。于是,朱异就以国事难离为名,带领众臣要迎皇帝还俗。群臣无奈,只得咬牙每次给他捐了一万万钱的还俗费。这钱名曰捐给寺院,实际由梁武帝来掌握。每次,梁武帝用这笔钱,装模作样重修了几座寺庙,还给自己的嫔妃们分发了丰厚的脂粉钱,剩下的都装进了小金库。

四次赎身的四万万钱,究竟多少装进了小金库,谁也说不清了,只有他自己知道。平心而论,梁武帝还是真心重佛的,他不仅著有《涅萃》《大品》《三慧》等数百卷佛学著作,还把儒家的礼、道家的无和佛教的因果报应糅合在一起,创立了三教同源说。

本站网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萧衍为什么要出家

   萧衍为什么要出家?梁武帝萧衍是南北朝时期最有名的皇帝。作为南梁政权的开创者,萧衍一生有很多传奇之处。他多才多艺,是中国历史上最博学的开国皇帝;他在位四十八年,是南北朝时期执政时间最长的皇帝;他活了八十六岁,是仅次于干隆的第二高寿皇帝。最值得一提的是,萧衍在有生之年不仅推崇佛教,广建寺庙,发展僧徒,而且还频繁地往寺庙里跑,甚至曾三次撇下皇位舍身为寺奴,由此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在位时出家的皇帝。

  萧衍为何老往寺庙里跑?有人说他一心向佛,是个虔诚的佛教信徒;有人说他看破红尘,不再留恋皇帝宝座;还有人说他敛财有方,通过赎身捞取好处。其实,这三种观点都经不起推敲。萧衍如果真心皈依佛门,他完全可以退位出家,没必要来回折腾;如果他真要敛财,堂堂皇帝根本用不着耍这点心眼。笔者认为,萧衍此举有着不可告人的政治原因。  萧衍能成大事,既出于他的非同寻常的雄才大略,也归功于僧侣势力的舆论支持。无论是出于论功行赏,还是出于个人信仰,萧衍即位后,于公于私,都要扩大佛教声势,将佛教地位抬到一个新高度。所以,把君权和佛教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实行政教合一,在佛教上大做文章,是萧衍政治的一大显著特色。萧衍频频往寺庙里跑,一再出家舍身,一再扶持寺院经济,一再像《御讲(摩诃般若经)序》所说的“皇帝(萧衍)舍财,遍施钱、绢、银、锡杖等物二百一种,直一千九十六万”,甚至利用权力将佛教定为国教,应该是为了争取佛教界支持所做出的一种含有政治意义的努力,目的是获得僧侣势力的信服与支持,以巩固南梁统治。  任何宗教,对广大被压迫人民而言,都是麻痹、欺骗群众的精神鸦片。萧衍对儒、道、佛都有过深入研究,在他看来,儒学教导人们恪守礼法伦常;道学劝说人们不要计较争夺;佛学讲究六色皆空,引导人们向往极乐净土,三者的共同点是要人们安于现状,不去反抗斗争,都可以作为执政者欺骗、麻痹、统治人民的思想武器。三者比较,萧衍认为佛学理论和佛教修行方法对人民更具吸引力,也更具欺骗性。萧衍一贯擅长心理战术,在早年领兵打仗时,萧衍就总结道:“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次之;心战为上,兵战次之”(《梁书》)。他带头舍身,大兴佛教,无疑是为了凭借佛教征服人心,加强思想意识统治,大造自己的声威。  大凡统治者,都有一个通病,即年龄越大,猜忌心就越重,就越觉得别人对自己不够忠诚,萧衍也不例外。萧衍一次次地往寺庙里跑,一次次地舍身为寺奴,一次次地赖在寺庙里不走,绝非单纯地为了讲经诵佛,也绝非真心实意地位众僧执役,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通过玩弄统治权术,借以检验皇子王侯、文武百官对自己是否忠诚,看看臣属们是不是有诚意赎回他这位快要过时的皇帝,是不是真心希望让他回宫执政。萧衍突出个人,唯我独尊,制造对佛教的宗教迷信,正是要为臣属制造对自己的个人迷信。通过这种厚脸皮的政治表演,萧衍意在进一步树立和加强自己的权威,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不论是出于何种目的,信仰、提倡佛教已成为萧衍时代上层社会的传统习惯,而萧衍也成为人们顶礼膜拜的“皇帝菩萨”,其性格也变得内倾、封闭、保守、刚愎起来。萧衍晚年喜欢别人阿谀奉承,听不得半点逆耳之言,《魏书·岛夷萧衍传》称“衍好人佞己,末年尤甚”。朝中大臣知道他这一特点后,争相奉承,莫敢正言,谁也不敢在他面前说一句真话。萧衍尽管佞佛,整日沉溺于佛学精神世界,但佛祖并没有保佑他,以致招来“侯景之乱”,他也落得个饿死台城的悲惨结局。萧衍被困后,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梁朝天下“自我得之,自我失之”(《梁书》),似乎流露出了些许悔恨的意思,可惜为时已晚。

相关参考

梁武帝萧衍为何三次出家做和尚

  梁武帝萧衍是南北朝时期最有名的皇帝。作为南梁政权的开创者,萧衍一生有很多传奇之处。他多才多艺,是中国历史上最博学的开国皇帝;他在位四十八年,是南北朝时期执政时间最长的皇帝;他活了八十六岁,是仅次于

一生四次出家,朝廷为了赎他花费好几亿

佛教起源于古印度,在两汉时期传入我国,因为佛门教义有利于统治者统驭百姓,教化众生。因此,历代王朝对佛门极为推崇,佛教在中原的发展也变得扶摇直上。历史上信佛的皇帝很多,但真正出自佛门的皇帝并不多见。比如

梁高祖武帝萧衍 历史上唯一被饿死的开国皇帝

萧衍(公元464-549年),字叔达,南兰陵中都里人(今江苏省武进县西北)。南北朝梁开国君主。父萧顺之,母张尚柔。迫使齐和帝禅位于己,时年39岁,在位48年(公元502-549年)。年号天监,普通、大

梁高祖武帝萧衍 历史上唯一被饿死的开国皇帝

萧衍(公元464-549年),字叔达,南兰陵中都里人(今江苏省武进县西北)。南北朝梁开国君主。父萧顺之,母张尚柔。迫使齐和帝禅位于己,时年39岁,在位48年(公元502-549年)。年号天监,普通、大通、中大通、大同、中大同、太清。...

梁高祖武帝萧衍 历史上唯一被饿死的开国皇帝

萧衍(公元464-549年),字叔达,南兰陵中都里人(今江苏省武进县西北)。南北朝梁开国君主。父萧顺之,母张尚柔。迫使齐和帝禅位于己,时年39岁,在位48年(公元502-549年)。年号天监,普通、大通、中大通、大同、中大同、太清。...

皇上出家

  南朝梁武帝萧衍当了皇帝后,天下太平,他不思改进朝政,却一心信佛,请了几个高僧为他讲演佛经。久而久之,这位皇帝心血来潮,竟要出家当和尚。  萧衍在京城中建了一个同泰寺,非常华丽。寺建好后,他来到寺中

不爱江山爱佛寺的梁武帝萧衍,究竟是个怎样的人

英国有个不爱江山爱美人的皇帝爱德华。中国有个不爱江山爱佛寺的梁武帝萧衍。他四次舍身同泰寺,脱掉皇袍,改穿袈裟,立志皈依佛门,但每次都被大臣们花巨款赎回;他大肆修建佛寺,宏杨佛法,却又纵容臣下贪污挥霍;

顺治出家,顺治皇帝出家哪个寺庙

顺治皇帝出家哪个寺庙在历史上没有明确的记载说顺治皇帝出家哪个寺庙。顺治十七年(1660年)八月十九日,董鄂妃病逝于承乾宫,福临陷入了痛苦之中,而政治上的苦闷也困扰着他。这时只有佛法使他还有所寄托,所以

顺治“死”是假,“出家”则为真

清世祖顺治,名爱新觉罗·福临,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也是清朝历史上唯一公开皈依佛门的传奇皇帝。作为一位少年天子,顺治帝在同反对汉化的勋旧大臣的较量中,由于周围始终没有形成以自己为主导的政治势力,常

顺治皇帝是怎么死的?是出家了还是死于天花?

顺治皇帝,在大清一代十二帝中,创下了不少“第一”,算得上是一位有“特色”的人物。他是第一个在紫禁城里称帝的满人,他也是清朝历史上唯一公开皈依禅门的皇帝。尽管他的祖、父都有过这种入主中原的宏志,但直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