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伯来人大迁徙
Posted 希伯来人
篇首语: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希伯来人大迁徙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希伯来人大迁徙
考研逃犯古代玄武门秦王春秋司马相如卓文君韩信经典日耳曼人大迁徙与半个罗马帝国的毁灭
文/木子君侃史 公元前120年,汉武帝刘彻元狩三年,罗马建城第634年。乍看上去,这似乎是一个十分宁静的年份,罕见的和平笼罩着整个罗马城。 经过三次布匿战争和三次马其顿战争,迦太基和马其顿这两大死敌均已被罗马吞并,西班牙、山南高卢、希腊与小亚细亚尽入版图,埃及、叙利亚、努米底亚诸国莫不俯首称臣。茫茫地中海,俨然已成为罗马共和国的内湖。所向披靡的罗马将士们拔剑四顾心茫然,仿佛已经达到了独孤求败的境界。 但历史很快就将为罗马人安排一个旗鼓相当的对手了。纪元前欧洲最为惨烈的大决战已经一触即发。 强大的罗马军团控制了整个地中海 一、既然活不下去,那就侵略吧——日耳曼人大迁徙 在那遥远的北欧海面上,横卧着一座日德兰半岛,它和周围的几座岛屿构成了后来被叫做「 ”丹麦”的国度。岛上生活着三个后来被历史学家们追授的「 ”日耳曼民族”:辛布里人、条顿人和安布昂人。 这些身材高大、金发碧眼的日耳曼人此时已经进入了铁器时代,经济以农业为主,狩猎和畜牧为辅。他们用木头建造长屋,和自己养的马、牛、羊、狗等家畜一起住在里面。 在社会组织方面,他们依然处于原始社会阶段,散居在公社似的村庄里,基本上不存在蓄奴制度。各村都设有议会,负责商讨内政外交事务,并推举他们中最勇敢善战的人当酋长。 日德兰半岛的位置 铁制的标枪、长矛和双刃战斧是他们的主要武器。出于猎人的天性,他们的情绪急躁易怒。日耳曼人还有用敌人的尸体和鲜血祭祀各种自然神灵的习俗,对雷电、地震等自然现象极其敬畏。 在《日耳曼尼亚志》中,塔西佗曾经这样问道:「 ”有谁会离开四季温暖宜人的意大利、阿非利加和亚细亚,穿越未知而危险的海洋,移居到土壤贫瘠、气候恶劣、环境荒凉的日耳曼尼亚去呢?”当时的日德兰半岛也和日耳曼尼亚其他地区一样,布满了森林和沼泽,终年雨雾弥漫,「 ”十年倒有九年荒”。 也许正是由于气候变化或人口增长导致的生存压力,就在公元前120年前后,辛布里人、条顿人和安布昂人中的大多数突然离开自己的家园,扶老携幼地南下,由此揭开了日耳曼民族大迁徙最初的序幕。 辛布里人、条顿人和安布昂人 刚走出日德兰半岛(当时叫做「 ”辛布里半岛”)不久,这三个日耳曼民族就迎面碰上了一条大河,也就是发源于现在的捷克山区,向西北方流入北海的易北河。 对这条日耳曼尼亚地区第一大河,辛布里人、条顿人和安布昂人已早有耳闻,他们沿河流的右岸逆流而上,向欧洲大陆的腹地开去。 沿着河流行进是古代民族迁徙的普遍特色,这样既可以保证己方人员获得足够的淡水和食物,也不至于在森林中失去方向。当时欧洲森林的覆蓋率高达80%以上,松鼠完全可以从现在的俄罗斯蹦到葡萄牙,中间都不用从树上下来一次。没有指南针的帮助,想在这样的密林中辨清东南西北,是件根本无法完成的任务。 当时的欧洲森林覆蓋率相当高 自从日耳曼这个族群形成以来,他们的民族迁徙就周期性地影响着全欧洲各个民族的命运。它绝不是什么和平之旅、探索之旅,而是掠夺之旅、战争之旅。 辛布里人、条顿人和安布昂人的队伍所到之处,莫不十室九空,易北河沿岸的民族要么交出自己全部的财富,焚烧自己所有的房屋,与他们一起踏上南征之路,要么就将惨遭屠戮。但在易北河上游的山区里,他们却遭到了顽强的抵抗。 波吉人,一支曾经占领北意大利,建立博洛尼亚城,此时在日耳曼尼亚硕果仅存的凯尔特部落,依靠灵活多变的游击战术,最终迫使日耳曼人放弃了征服他们的念头,转向更加遥远的南方。 穿越波希米亚森林之后,宽广的多瑙河突如其来地展现在日耳曼人的面前。 日耳曼人的迁徙并不是一场和平之旅,而是一场血腥之旅 他们顺流而下,在公元前118年前后抵达了多瑙河中游平原,即现代人所说的匈牙利平原——这块南欧文明永远的伤心地。 一千年之前,多利安人、伊利里亚人和佛里吉亚人等民族就是从这块土地上出发,南下意大利、希腊和小亚细亚,埋葬迈锡尼和赫梯等古老文明的。此后,多瑙河中游平原上的居民虽然走马灯般地你方唱罢我登场,但却都严重威胁着南欧诸国的安全。 此时,居住在多瑙河中游平原上的也是一个凯尔特民族——曾经在公元前279年与伽拉太人携手入侵过希腊的斯科特斯克人。他们无法抵御日耳曼人的猛烈攻势,被迫离开故土南迁,入侵希腊,在德尔菲城下打败了一支罗马军队后才北返。 至此,辛布里人、条顿人和安布昂人终于获得了一块可以安身立命的沃土,他们立即定居下来,在今贝尔格莱德西郊建立了自己的临时首都「 ”条顿堡”。 日耳曼人南下已经威胁到了罗马帝国的统治 二、谁能阻止日耳曼人的脚步?——罗马在诺莱亚和罗讷河的惨败 好景不长,北方蛮族的异动终于传入了罗马人的耳中。 在多瑙河中游平原的西南边陲,居住着两个凯尔特民族:诺里克人和陶里斯克人。见日耳曼人步步逼近,他们感到自己的生存受到了新邻居的威胁,于是派使者赴罗马求救。 此时的罗马人还不知道日耳曼族群的存在,因此把辛布里人、条顿人和安布昂人都当作凯尔特人或西徐亚人。蛮夷相争,自古有之,罗马人起初并未特别重视此事,但意大利东北边境日益动荡的事态终于勾起了他们关于公元前387年凯尔特人攻入罗马城的不快记忆。 古罗马的政令均由元老院发出 诺莱亚战役 公元前113年春,罗马元老院遣当年的执政官卡波率领两个整编军团前往靠近多瑙河中游的北方省份诺里库姆,去「 ”安抚”那些闹事者。 当卡波抵达事发地点时,他大吃一惊。这倒不是因为对方人数众多——号称有一百万人口,能作战的成年男子超过三十万;也不是因为对方身材高大——成年男子平均身高达一米八,比罗马将士们普遍高出近一个头;而是因为对方的态度出人意料的恭顺。 罗马军团士兵 辛布里使者毕恭毕敬地听完罗马执政官的训斥,然后表示他们无意发动什么侵略战争,而只是在寻找土地;既然已经决定定居在此,他们就不会再去找邻居们的麻烦了。 卡波当面表示,他对这样友善的回复非常满意,但暗地里却打算乘对方没有做好战争准备的情况下突袭他们,以便获取军功。 他的邪恶计划很快付诸实施,但却事与愿违地演变成了巨大的灾难:在战斗初期,日耳曼人确实惊慌失色,但很快就稳住阵脚并发起反击,把罗马军杀得溃不成军。若不是战斗中突然天降雷阵雨,迷信的日耳曼人以为这是天神武丹(也称奥丁)让他们休战的指示而停止追击的话,那罗马人肯定要全军覆没了。 卡波玩火自焚 玩火自焚的执政官卡波带着几千残兵败将狼狈地逃回意大利,遭到全国上下异口同声的谴责。更加糟糕的是,他愚蠢地发动的这场「 ”诺莱亚战役”,仅仅是为罗马与日耳曼人之间长达十三年的血腥战争揭开了序幕而已。 罗讷河战役 诺莱亚战役之后,辛布里人、条顿人和安布昂人突然无法在多瑙河流域生活下去了,这也许是因为罗马人在公元2世纪陆续击败马其顿王国和塞琉古王国,导致希腊地区经济衰退,多瑙河流域也无可避免地受到波及的缘故。 他们并未乘胜追击罗马的残兵败将,向南方的意大利开进,而是折向西方,先逆多瑙河而上,再顺内卡河而下,于公元前110年前后渡过莱茵河。现在该轮到居住在这里的高卢人做噩梦了,而他们也都是罗马的盟友。 北非的努米底亚也曾给罗马帝国带来麻烦 高卢盟友的求援让罗马人颇为头痛,因为就在不到一年前,身为「 ”国际警察”的他们刚刚向北非的努米底亚国王朱古达发动了战争,此刻实在分身乏术。 偏偏朱古达国王深通兵法,战事久拖不决。而与此同时,辛布里人、条顿人和安布昂人日益深入高卢地区,有把战火燃烧到罗马行省山南高卢的意向,实在不能等闲视之。 罗马元老院经过深思熟虑,决定避免两线作战,先试图与朱古达讲和,撤兵回来对付北方蛮族。可是朱古达野心膨胀,很快撕毁和约,占领了整个努米底亚。 是可忍,孰不可容,罗马元老院只得在公元前109年命两位执政官分路出兵:梅特卢斯率两个军团南下增援北非,希拉努斯率领四个军团北上迎战辛布里人、条顿人和安布昂人。 希拉努斯战前根本没有将野蛮的日耳曼人放在眼里 执政官希拉努斯率领两万余罗马军和数量相等的高卢盟军抵达罗讷河上游,迎面正碰上辛布里人的主力部队。 和诺莱亚战役之前一样,日耳曼人还是先礼后兵,主动派使者来请示罗马人,能否考虑在这附近划给他们一块适宜生活的土地,而且他们已经向罗马派去了使团解释此事。希拉努斯将对方的请求一口回绝,还补充了几句「 ”汝等蛮族人面兽心,我罗马绝不可做出独坐穷山,放虎自卫的蠢事”之类的话。 辛布里使者败兴而归,同日下午,两军合战于罗讷河谷,希拉努斯当场阵亡,四万多罗马-高卢联军将士无一生还。 希拉努斯战死 虽然在战场上所向披靡,但日耳曼人最大的问题并没有解决:他们的社会组织形态过于落后,缺乏政治经验,既无雄才,也无大略,小富则安。 此时他们本应离开高卢,南下直捣防卫空虚的罗马城,将其夷为平地。但在罗讷河战役之后,他们却在当地定居下来,给了罗马人以喘息之机。 可能是由于歉收导致粮荒的原因,公元前105年春天,辛布里人、条顿人和安布昂人突然又离开了罗讷河上游,沿着河岸向南推进。估计他们此时并不知道,有史以来规模最为庞大的罗马野战军正在不远处等着他们。 日耳曼人再次教育了罗马人 三、半个罗马帝国的毁灭——阿劳西奥的血腥屠杀 自从罗马城诞生以来,它还从未集结过六位数字的大军,即便是在布匿战争中面对汉尼拔这样的劲敌时也没有过。但在连续遭到毁灭性的军事失利,国际威信丧失殆尽,又接到蛮族威胁高卢南部行省,逼近意大利本土的报告后,罗马已经被逼入了绝境。 值得庆幸的是,此时朱古达战争已吿结束,朱古达本人也已经被俘虏,这就使得罗马可以完全忘却两线作战的烦恼,能够倾举国之力与对方决一雌雄。 公元前105年10月初,欧洲历史上空前规模的两支军队在里昂城南的罗讷河中游河谷相遇了。 日耳曼方面总人数号称30万,其中能够战斗的成年男子约有15万,主帅是辛布里国王波伊奥里克斯,副将是条顿国王条顿伯德。 罗马方面投入了8万正规军,加上联盟部队及随军仆役,总数超过12万人,主帅是执政官马里乌斯,副将是代执政官凯皮奥和斯考卢斯。 日耳曼人与罗马人展开决战 为了树立统帅的权威,马里乌斯和凯皮奥事先均被元老院授予元帅军衔,这在此前还绝无仅有。但凯皮奥为人狂傲,与马里乌斯、斯考卢斯之间的关系十分糟糕。 为了对付敌人著名的「 ”条顿式的疯狂冲锋”,罗马军被分为三部,摆出一个「 ”品”字形阵势:斯考卢斯突前,列阵于维埃纳城郊,在他的后方,集结着罗马军主力:凯皮奥负责左翼,列阵于罗讷河西岸的普里瓦城郊;主帅马里乌斯负责右翼,列阵于罗讷河东岸的阿劳西奥(现名奥朗日)城郊。 但我们从现代地图上可以看到:由于兵力过多,而战场又过于狭窄,罗马军摆的这个「 ”品”字阵实际上几乎变成了「 ”一字长蛇阵”,从维埃纳拖到奥朗日,南北绵延足有180公里长。以当时的通讯能力,消息从前锋传到后卫起码要花上整整两天时间。 在装备上罗马人是胜出的,然而罗马军团内部不和,且过于轻敌 10月初的某一天,斯考卢斯的军营遭到了日耳曼人的突然袭击。奇怪的是,他对此完全没有准备,也毫无招架之力,而只能赶紧派信使去下游向马里乌斯和凯皮奥要救兵。可惜的是,使者中午出发,太阳还没有落山,斯考卢斯就全军覆没了。他本人「 ”从马上摔了下来”,被辛布里士兵生擒活捉,并带到波伊奥里克斯国王面前。 波伊奥里克斯对自己又一次轻松地击败罗马军队的辉煌战果并不感到意外,却对战俘斯考卢斯桀骜不驯的态度颇为吃惊。这位满头银发的代执政官坚毅地昂着头,一言不发,也全无乞求被释放的表示。他显然认为,与其在马里乌斯和凯皮奥这两个政敌面前遭到当众羞辱,还不如就这样在敌营中了结自己已经长达六十余年的人生。 日耳曼军队消灭斯考卢斯军团 在晚餐会上,波伊奥里克斯挥舞着手中的长剑,向斯考卢斯宣称自己将直捣意大利,摧毁这罗马文明的心脏。斯考卢斯此时终于开口了:「 ”野蛮人的国王啊,永远不要把你的双脚踏上意大利的土地!罗马人民是不可战胜的,而且全世界都会乐意帮助我们!觊觎那神圣的国度,对你来说只能是自取灭亡!”波伊奥里克斯丧失了耐心,下令将斯考卢斯扔进柴堆,活活烧死。 斯考卢斯战败被杀的消息在处于下游的罗马将士中引起了极大的震动,但他们的两位元帅却没有因为大敌当前而停止争吵。 马里乌斯深感局势危急,立即决定放弃两翼合围的计划,给凯皮奥写信,以上级的身份要求对方把西路军调到罗讷河东岸来与自己会师。 身为代执政官及山南高卢行省总督的凯皮奥是名门之后,一向看不惯出身低微的马里乌斯对自己指手画脚,于是回信说:「 ”你管你的,我管我的。” 马里乌斯当然不愿妥协,经过信使数次往返,凯皮奥终于同意执行命令。 罗马军团内部不和,两位主帅互相掣肘导致最终失败 但就当西路军中的一部分已经渡过罗讷河,并且开始在对岸安营扎寨时,凯皮奥突然又改变了主意,大呼叫停。事情很快演变成一场两位元帅隔河对骂的闹剧,马里乌斯指责凯皮奥反复无常,凯皮奥指责马里乌斯胆小如鼠,连随军的多位元老们都劝不住,他们的十余万部下更是被迫目瞪口呆地充当观众。 正在此时,「 ”条顿式的疯狂冲锋”突然开始了,毫无秩序的罗马军队被日耳曼人死死地夹在河谷里,原本清澈的罗讷河水瞬间化作殷红,情景恐怖得无人能够加以描述…… 与战斗本身相比,日耳曼人在战后对待战利品的行为更加令人发指。如前所述,他们此时还处于原始共产主义社会阶段,对奴隶制度完全不理解,自己不想当奴隶,也不要别人给自己当奴隶。 因此,所有罗马战俘,乃至于随军的奴隶,不分贵贱,均被就地处决,他们的内脏和鲜血被用来祭祀日耳曼人的战神武丹;更有甚者,日耳曼人连罗马人的武器装备和金银财物都不要,反而把它们一律扔进罗讷河里祭祀河神,河水为之断流。由于日耳曼人古怪的宗教信仰,即便罗马人的随军牲畜都无法幸免:在方圆数十里的树林中,树干上遍钉着罗马人的首级,树枝上挂满了从马、驴、骡身上扒下来的皮毛,鬼哭狼嚎之声直上云霄。 历史应永远记住公元前105年10月6日。 仅仅一天之内,辛布里人、条顿人和安布昂人就在阿劳西奥战场上全歼了16个罗马军团,可怜12万罗马将士里竟然仅有10人生还。正如伟大的德国史学家蒙森所说,这是「 ”一场双倍于坎尼惨败的军事毁灭” 。 奇怪的是,战败的罪魁祸首马里乌斯和凯皮奥却有幸名列幸存者名单之中,大概是因为他们的坐骑比其他战马跑得更快吧。他们后来都受到军事法庭审讯,马里乌斯被流放,凯皮奥则很不体面地死在监狱里。 但历史已经无数次雄辩地证明:寻找出色的统帅,要比处罚无能的统帅困难得多,而且这并不是罗马共和国此时必须解决的唯一问题。 日耳曼人展开屠杀,罗马16个军团全灭 四、战后影响 阿劳西奥战役对罗马共和国的打击是毁灭性的。111年前的坎尼战役消灭的更多的是罗马的意大利盟友军队,汉尼拔在布匿战争中也从未真正进入罗马的统治核心——拉丁地区进行破坏。结果,坎尼战役反而加强了罗马在意大利原本并不牢靠的统治地位。 而阿劳西奥战役导致的拉丁人口损失却如此之大,以至于整个罗马社会均为之破碎。半个政府、半个元老院都已经不复存在,元老阶级和骑士阶级全部加在一起,也无法再组建起一支像样的军队来保卫家园,更无法再像从前那样压制平民和奴隶阶层。 意大利本土的许多民族都蠢蠢欲动,打算联合日耳曼人推翻罗马的统治。为了罗马的生存,一场你死我活的根本性体制革命已经迫在眉睫。国难当头,罗马呼唤民族英雄,而民族英雄也很快就应运而生了。 日耳曼人、斯拉夫人、凯尔特人,谁是欧洲真正的主人? 参考文献: 爱德华.吉本 《罗马帝国衰亡史》 塔西佗 《日耳曼尼亚志》 吴于廑 《世界历史上的游牧世界与农耕世界》 张淑清 《日耳曼人大迁徙及其深远影响》 野蛮与文明的碰撞:日耳曼人大迁徙与半个罗马帝国的毁灭 更多精彩请关注「 ”木子君侃史”,如有不足之处还请批评指正,敬请留言,必定认真回复!谢谢! 文中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相关参考
文/木子君侃史公元前120年,汉武帝刘彻元狩三年,罗马建城第634年。乍看上去,这似乎是一个十分宁静的年份,罕见的和平笼罩着整个罗马城。经过三次布匿战争和三次马其顿战争,迦太基和马其顿这两大死敌均已被
融合是指不同个体在碰撞之后认知感情等方面倾向为一体的过程。作为欧洲文明的两大来源的古希腊文明和希伯来文明,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呈现出矛盾冲突和互补的融合之势,两者能够彼此影响相互融合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希伯来神话希伯来神话是西方四大神话体系中对现实世界影响最大的一支,然而现实生活中我们却几乎不会听到这个词语,这是由于直到今天,希伯来神话依旧被相当一部分人当作是“历史”,而非神话。希伯来神话孕育于公元
旧约是基督教对《圣经》前一部分的常用称呼,是用希伯来语写成的。后一部分称为新约。《圣经》旧约部分原是犹太教主要经籍《塔纳赫》,是希伯来民族文学遗产的总集。简介从摩西(梅瑟)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时开始撰写
欧洲历史上三次大规模反犹排犹活动 犹太人远祖是古代闪族的支脉希伯来人。公元前13世纪末从埃及迁居巴勒斯坦,曾创立了犹太教。公元前11世纪建立了希伯来王国。公元前935年分裂成北部以色列国
1.基督教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其发展演变过程楼主你好:基督教发源于公元1世纪巴勒斯坦(旧称:迦南地)的耶路撒冷地区犹太人社会,并继承希伯来圣经为基督教圣经旧约全书(希腊语:Παλαι?Διαθ?κη、拉丁
Abby是Abigail(Abbyabbie)的昵称。人们认为abby是娇小可爱的女人,文静,令人喜爱,个性甜美。原为古希伯来名,意思是"最初的欢乐"或"欢乐之本"。在圣经撒母尔记上篇第二十五章中,讲
一、小黄人大眼萌里面的道理是什么小黄人大眼萌里面的道理:1、不管老爸是正义的化身还是邪恶的化身,还是正邪之间,他们对家庭都是有责任的,对自己的孩子都是充满着爱的。2、美国的家长对子女是有管束的,特别是
唐末五代十国时期,唐末到五代十国时期人口迁徙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唐末到五代十国时期人口迁徙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战乱。中国古代历史上三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浪潮是从东汉末年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从东汉末年以来,中国西部和北部周边地区的少数民
目前所知道的是建设三峡大坝的提案是历史上反对票最多的一次。1997年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高检报告时,反对票加弃权票最多,高达1099票,占40.4%。从解放前的“豆选”到现在的电子表决,人大表决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