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莺温情曲”与弹劾丘吉尔

Posted 希特勒

篇首语: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夜莺温情曲”与弹劾丘吉尔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夜莺温情曲”与弹劾丘吉尔

2、诸葛亮与李严的“弹劾”之战

“夜莺温情曲”与弹劾丘吉尔

  蹊跷的是弹劾活动刚掀起就无缘无故地偃旗息鼓了,再也没有声息,丘吉尔继续留任首相。这场弹劾首相未遂的风波就此成了一个隐藏了长达60 多年跨世纪之谜。
  直到21世纪的今天才由英国国家情报局解密。英国报告文学作家迈克尔撰写了一篇真实的报道,披露了这个弹劾首相未遂的谜底。从而使所有关心与熟悉这段历史的人们,对丘吉尔首相更加钦佩与崇敬了。更有那些白发苍苍的当事人扶老携弱来到丘吉尔的坟墓前,痛哭流涕地忏悔自己)枉了丘吉尔这么久……
  这是一段怎样的往事呢?
  “夜莺温情曲”
  1940年11月12日晚,英国谍报人员将一份破译的电报急急地送给了首相丘吉尔。丘吉尔接过电报后飞速地看了一遍,不由吓了一大跳。电文告知:48小时内德国飞机将空袭英国城市考文垂,行动计划代号为“夜莺温情曲”。
  “夜莺温情曲”计划是希特勒自以为得意的计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希特勒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苦心研制出来了一台名为“英尼格玛”的密码机。这台密码机能随意组合字母,无限度加密,而且还能一天一换,绝对不会失误与重复。为此希特勒非常得意,他曾不止一次对部下们夸下海口,这世界上除了德国的那几位发明者与使用者,谁也无法破译它。
  事实确也如此,自从德国军队有了这台“英尼格玛”后更嚣张了,他们发布的密码谁也无法破译,所以他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发布命令,让他们的一个又一个屠杀掠夺他国的计划随着电波在空中飞扬。
  但是丘吉尔决非庸碌之辈,他不肯任希特勒宰割。他组织本领高强的间谍于1939年8月间搞到了一台“英尼格码”密码机后,就立即组织了一支英国军事科学家们组成的万人研究大军,没日没夜地轮流忙碌,专门破译它的密码。
  功夫不负有心人,几个月后英国的专家终于破译出了“英尼格玛”电报。从此英国皇家空军扭转了处处被动挨打的局面。他们往往根据准确的情报主动出击有的放矢,迎头痛击德国的空军,致使德国空军损失惨重。
  多次失败使希特勒怀疑是否他那视为掌上明珠的“英尼格玛”密码机泄密了,为此他决定布置一次空袭作试验一探虚实。如果这次行动再次遭到英军的有准备的反击,则说明英军确已掌握了“英尼格玛”密码机的密码,急需立即研制更新的密码机。
  希特勒把这次试探性的空袭行动取了个“夜莺温情曲”的代号……
  被希特勒猜中,果然当他的“夜莺温情曲”的行动计划变成电波发向德空军基地的同时,英国谍报人员也立即截获并破译了这可怕的屠杀令,摆放到了丘吉尔的办公桌上。
  将计就计
  面对案头上的“夜莺温情曲”,丘吉尔的心在颤抖,他跌坐在沙发里,叉开五指用力按揉着太阳穴,心中充满了剧烈的矛盾。他心明如镜,保护了考文垂便等于告诉希特勒“英尼格玛”已经被破译曰不保护更不行,这座美丽的城市很可能会被德军战机夷为一片废墟。怎么办?怎么办?如何既能粉碎希特勒的阴谋又能避免敌机的轰炸?如何保护整个考文垂近十万市民的生命?
  经过一个多小时痛苦的抉择,丘吉尔终于想到了一条两全其美的不是计策的计策。丘吉尔无可奈何地长叹口气,决定为了整个大战的利益,更为了整个大英帝国的利益,作出了将计就计丢卒保车的决定。
  决定一旦作出,丘吉尔就跳了起来,立即调动整整一个师的兵力飞奔考文垂市,然后像水一样地渗入到整个考文垂市中,与那里的所有地方武装一起夜以继日,挨家逐户叩开市民的家门,不厌其烦地向市民宣布:据可靠预测,考文垂在近两天内将面临一场毁灭性的地震,请所有市民立即撤离考文垂,暂时到其他地方躲避一下,等这场可怕的地震一过再重回家园。
  然而还是留下了遗憾,尽管将士们会同考文垂的地方武装民兵们一户不漏、挨家逐户地进行了通知,但还是有不少故土难离、怕麻烦的市民,以及一些自以为能躲避地震的人,哪怕上门动员的将士们说破了嘴皮,就是不配合不服从,留在了考文垂市中。其中一部分人划着自家的船到了湖泊中,在那里安了一个临时的家。他们认为在那宽阔的湖泊中,纵然是十级地震也不会影响到他们的生命安全的。等大地一停止擅抖,他们就可以在第一时间里回到自己的家中。
  有人会问,丘吉尔既然派出了那么多的人挨家逐户地上门通知,那为何不说实情呢?因为只有说出实情市民们才会积极配合、主动撤离家园,躲得远远的。
  其实这就是当时丘吉尔接到那纸密码后左右为难的地方,也是后来丘吉尔差点被议员们弹劾的关键之处。
  没日没夜的挨门逐户的通知,整整折腾了两天一夜,直到“夜莺温情曲”即将行动前的一个小时,军人们才最后撤离了考文垂市。果然军人们刚一撤出考文垂,大批的德军轰炸机像乌云似的席卷而来,一路上无任何阻拦,如入无人之境,怪叫着光临了考文垂上空,炸弹像冰雹一样从空中甩下,砸落在考文垂城市上。一阵持续10小时的狂轰滥炸,考文垂到处浓烟翻卷,火光冲天。五万户住房被炸成了废墟堆。
  幸好十多万市民撤离得及时,所以才幸免于难。但还是有600多位市民丧生于烈焰火海之中。这600 多人就是不肯听取军人的疏导,怀着侥幸心理留下来的,其中400 多人是在船舶中丧生的。
  弹劾未遂
  考文垂市的毁灭,使希特勒彻底解除了疑虑,原来英国人还是睁眼瞎,他们根本没有破译我们神奇无穷的密码,“英尼格玛”仍然天下无敌。
  殊不知,希特勒高兴得太早了,他还是中了丘吉尔英明的计策。考文垂城市上空的硝烟还没散尽,丘吉尔已在首相会议室里紧锣密鼓地亲手策划一场声势浩大的正义反击。在发起正义还击的命令时,丘吉尔激动地拍案而起:“既然我们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接下来我们就要把耶秘密武器爷用在刀口上,给法西斯强盗们以重创。这就是中国人的那句话,耶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爷。”
  于是,轰动世界的阿拉曼战役打响了。
  阿拉曼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着名战役。1942年10月23日,在埃及阿拉曼地区,英国第八集团军在蒙哥马利指挥下对隆美尔统率的德、意联军“非洲军团”发起突然攻击,激战13天,英国军队在此给德意法西斯军队以沉重打击,英军阵亡将士达7000多人,而德意军伤亡及被俘人数近6万,500 辆德军坦克成了英军的战利品。这场出色的战役迫使德、意军退到突尼斯边境。英军以胜利告终,扭转了北非战争的格局,成为法西斯军队在北非覆灭的开端。
  阿拉曼战役是北非战局的转折点,此后德意法西斯军队开始在北非地区节节败退,直至1943年5月被完全逐出非洲。
  丘吉尔和指挥官都清楚,在战役拉开帷幕的第一天,这德国人发明的“英尼格玛”便发挥了重要而又关键的作用,使德军陷入了时时被动挨打的困境。德军指挥官隆美尔与希特勒之间的每一份绝密的电报,都及时地被英国方面所破译,甚至英军指挥官蒙哥马利要比德军先看到秘密电文。
  这场涉及北非战局成败的战役胜利了,但胜利的秘诀也随之公开了。当人们知道这制胜的秘诀竟是丘吉尔早在德军轰炸考文垂市就已掌握了的消息后,这绝大多数的人们乃至参议员们都愤怒了,尤其是那600多个丧生于这场“夜莺温情曲”中的家属与亲友,更是怒不可遏,一致上书参议:强烈要求弹劾严重失职的丘吉尔,让他马上下台。
  英国最高层当然知道这个秘密,弹劾自然没有成功。
  但当时为了国家的利益和未来军事的需要,英国所有的媒体乃至军界都没有把丘吉尔这个秘密决策公开,而是根据国家情报局的规定把它列为了国家一级机密。
  直到60 年后的今天这个英国国家一级机密才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自然解密,公布于世。
温情夜莺丘吉尔

诸葛亮与李严的“弹劾”之战

刘备临终托孤有两位大臣,一位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丞相诸葛亮,另一位是尚书令李严(又名李平)。当时刘禅是十七岁,诸葛亮与李严托孤辅政,丞相诸葛亮在成都执政,而尚书令李严加中都护,统内外军事却留在永安镇守。李严受遗诏统内外军事,刘备让他和诸葛亮分掌政治和军事,可是后来的情况明显是李严在朝廷中没有发挥重要影响,军权也主要由诸葛亮主持。

在魏蜀吴三国中,只有蜀吴设立了权力最高的丞相,在蜀国众多将领服从丞相,而刘备任命负责军事的李严,只有东部军队归他指挥。建兴元年,李严封都乡侯,加光禄勋,四年任前将军,与他辅政大臣的身份极不相称。但是此时他和诸葛亮的关系依然是合作的,并且极力推崇诸葛亮,诸葛亮准备北伐,让李严移驻江州统后事,没有让他在成都。李严给诸葛亮写信,劝他受九锡,进爵称王。诸葛亮回答:“吾与足下相知久矣,可不复相解!足下方诲以光国,戒之以勿拘之道,是以未得默已。吾本东方下士,误用于先帝,位极人臣,禄赐百亿,今讨贼未效,知己未答,而方宠齐、晋,坐自贵大,非其义也。若灭魏斩保帝还故居,与诸子并升,虽十命可受,况于九邪!”诸葛亮也接受了李严的观点,只表示要在灭亡了曹魏以后再做,两人的关系达到顶峰,两人在给孟达的信中称赞对方,李严说:“吾与孔明俱受寄托,忧深责重,思得良伴。”诸葛亮说:“部分如流,趋舍罔滞,正方性也。”史称:“其见贵重如此。”

但不久两人也出现分歧,后来诸葛亮弹劾李严的上书中说,诸葛亮让他帅军到汉中,李严推托不往,要担任巴州刺史。建兴八年,李严被提升为骠骑将军,在曹真伐蜀时,诸葛亮任命李严子李丰留守,让李严统帅两万人支援汉中。曹真遇雨退兵后,李严就留在汉中。李严传建兴九年诸葛亮北伐,让李严为中都护留守汉中,督粮草,李严表示希望象司马懿那样开府,遭到诸葛亮拒绝,只提升他的儿子李丰江州督军。以后在诸葛亮北伐祁山战役失利后,有的人把责任加在李严头上。在《三国志》的后主本纪、诸葛亮传都明确记载了诸葛亮是因为粮草耗尽退兵的,“九年,夏六月,亮粮尽退军。”

那么这与李严有多大关系呢?陈寿在李严传中说在夏秋之际,天降大雨,粮食运输困难,李严让部下把诸葛亮叫回来的。随后推托自己的责任,被诸葛亮弹劾罢免。可是诸葛亮和众臣弹劾李严的上表中,说“闻军临至,西向托疾还沮、漳,军临至沮,复还江阳,平参军狐忠勤谏乃止。”似乎李严也在祁山前线,而诸葛亮与司马懿首先在卤城(今礼县盐关)交战,沮、漳在前线西南,李严先称病退到沮、漳,等战线到了沮,他又要退回江阳,被部下劝阻。李严是骠骑将军不负责后勤,蒋琬传称是蒋琬负责军队后勤,“琬常足食足兵以相供给。”李严因从前线称病后退被罢免,后撤的原因不详,他的部队有两万人,不是主力,也许在粮食供应少的情况下,甚至是被剥夺了军权的情况下,独自称病后撤。作为骠骑将军,托孤大臣的李严就这样被罢免,他的儿子李丰也不再督军江州,后来只担任了朱提太守。

建兴九年诸葛亮与司马懿交战粮尽退军的责任不是李严,负责后勤的是蒋琬,他虽然经常能保证供给,但是这次却没能有充足粮草。因为如果真象李严传说的,只是因降雨暂时中断补给,还有充足粮食,那么秋冬诸葛亮依然会出兵,就象在建兴六年的春季、冬季两次北伐那样。建兴九年这次北伐主要是因为粮草断绝退兵的,李严后撤对战局的影响多大史书没有记载,可是从蜀军最后撤兵是井然有序的,甚至设伏击杀魏国大将张A看,李严后撤没有对蜀军造成严重军心动摇。他给刘禅上表说“军伪退,欲以诱贼与战”应该是在替自己辩解。诸葛亮与李严两人的矛盾在蜀汉政权中产生了部分消极影响,但是两人之间的权力争夺也表现了蜀汉政权的不稳定,各政治集团只维护自身利益。李严被废黜以后,听说诸葛亮病逝,也忧郁而终,陈寿称李严知道诸葛亮人品,希望他能重新起用自己,认为诸葛亮的继任者不会任用他。

相关参考

诸葛亮与李严的“弹劾”之战

刘备临终托孤有两位大臣,一位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丞相诸葛亮,另一位是尚书令李严(又名李平)。当时刘禅是十七岁,诸葛亮与李严托孤辅政,丞相诸葛亮在成都执政,而尚书令李严加中都护,统内外军事却留在永安镇守。

宋美龄拒绝与丘吉尔会晤,是否能保全自己与民族的尊严

宋美龄决定取消访英计划不久,适逢丘吉尔再次访问美国,准备和罗斯福举行第五次会谈,并召开太平洋会议。蒋介石希望宋美龄乘此机会与丘吉尔会晤,他致电宋子文说:“三妹既不访英,则乘丘在美之机,最好与之会晤一次

敦刻尔克大撤退成功的原因 敦刻尔克大撤退与丘吉尔演讲

  敦刻尔克大撤退  敦刻尔克大撤退挽救了英国也挽救了整个欧洲大陆,为日后的战略反攻保留了一大批骨干精英力量,在敦刻尔克大撤退发生后的一个月,丘吉尔发表了历史上著名的演讲。  敦刻尔克大撤退成功的原因

杨继盛弹劾严嵩

青蛙小牛鸭子鹦鹉狐狸灰狼考研逃犯古代玄武门

吵架弹劾是常事

文|魏敬群山东议会大厦民国元年(1912)9月,北洋政府公布了《省议会议员选举法》,各省先后成立了省议会,作为省级立法机关。山东省议会自1913年成立,至1928年结束,共经历了三届。其间,执掌军政大

慈禧太后为何下令30年不许弹劾左宗棠

慈禧太后为何下令30年不许弹劾左宗棠?事情真相却令人潸然泪下  在很多时候,本事跟脾气是成正比的。没本事的人不敢有脾气,而有本事的人难免有点脾气,当然有大本事的人却往往没有脾气。清末名臣左宗棠,则是属

刘罗锅弹劾乾隆

  刘墉跟和|虽然同朝为官,而且都是大学士,但刘墉对这个只知弄权和贪赃的奸相却经常看不起。和砷对刘墉也是恨得牙根儿痒痒,常想找茬儿把他除掉。但两人表面上还保持着官场的派头,见面后彼此打躬问安。  这一

曾国藩弹劾翁同书,李鸿章添上24个字让其死罪难逃

1861年,两江总督曾国藩做了一件永生难忘的事情:弹劾安徽巡抚翁同书。曾国藩为什么要弹劾翁同书呢?翁同书是在1858年出任安徽巡抚的。咸丰皇帝命他为钦差大臣胜保帮办军务,驻守定远(今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

曾国藩弹劾翁同书,李鸿章添上24个字让其死罪难逃

1861年,两江总督曾国藩做了一件永生难忘的事情:弹劾安徽巡抚翁同书。曾国藩为什么要弹劾翁同书呢?翁同书是在1858年出任安徽巡抚的。咸丰皇帝命他为钦差大臣胜保帮办军务,驻守定远(今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

亲自弹劾曾经提携自己的李鸿章

袁世凯,字慰亭,亦作慰廷,尉亭,号容庵。1916年6月6日因病不治身亡,终年57岁。曾任清朝巡抚、总督、军机大臣、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洪宪皇帝,所有的这些官职都属于一个人;受李鸿章保举、光绪皇帝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