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汤的典故故事

Posted 商汤

篇首语:欠伸展肢体,吟咏心自愉。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商汤的典故故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商汤的典故故事

2、商汤问棘讲述什么内容

商汤的典故故事

  商汤(约公元前1670年—公元前1587年),即成汤,子姓,名履,又名天乙(殷墟甲骨文称成、唐、大乙,宗周甲骨与西周金文称成唐),河南商丘人,汤是契的第十四代孙,主癸之子,商朝开国君主。
  汤有七名
  汤又名履,古书中说:“汤有七名”。见于记载的有:汤、成汤、武汤、商汤、天乙、天乙汤。甲骨文中称作唐、成、大乙、天乙。金文和周原甲骨文中称作成唐。天乙、大乙、高祖乙是商族的后人祭祀汤时所称的庙号。在古书中还被尊称作武王。
  汤见伊尹
  商汤去见伊尹,叫彭氏的儿子给自己驾车。彭氏之子半路上问商汤说:“您要到哪儿去呢?”商汤答道:“我将去见伊尹。”彭氏之子说:“伊尹,只不过是天下的一个曾做过奴隶的人。如果您一定要见他,只要下令召见而问他,这在他已蒙受恩遇了!”商汤说:“这不是你所知道的。如果现在这里有一种药,吃了它,耳朵会更加灵敏,眼睛会更加明亮,那么我一定会喜欢而努力吃药。现在伊尹对于商国,就好像良医好药,而你却不想让我见伊尹,这是你不想让我好啊!”于是叫彭氏的儿子下去,不让他驾车了。
  解网施仁
  商汤有一次外出,看见在一处茂盛的林子里,一个农夫正在张挂捕捉飞鸟的网,东南西北四面挂的都有。待网挂好后,这个农夫对天拜了几拜,然后跪在地上祷告说,“求上天保佑,网已挂好,愿天上飞下来的,地下跑出来的,从四方来的鸟兽都进入中的网中来。”汤听见了以后,非常感慨说:“只有夏桀才能如此网尽矣!要是如此的张网,就会完全都捉尽啊!这样做实在太残忍了。”就叫从人把张挂的网撤掉三面,只留下一面。商汤也跪下去对网祷告说:“天上飞的,地下走的,想往左跑的,就往左飞,想往右跑的,就往右飞,不听话的,就向网里钻吧。”说完起来对那个农夫和从人们说,对待禽兽也要有仁德之心,[39]不能捕尽捉绝,不听天命的,还是少数,中们要捕捉的就是那些不听天命的。诸侯听说这件事以后,都称颂说:汤真是一个有德之君。那个农夫也深受感动,就照汤的做法,收去三面的网,只留下一面。这就是流传到后世的“网开三面”的成语故事。cctop.
  左右贤相
  商汤的左相仲虺和右相伊尹是两个身世和经历完全不相同的人。
  仲虺是个奴隶主,从他先祖起就世代在夏王朝做官。伊尹是个奴隶,从他少年时代起就过着流浪生活,后来成为商汤妻子陪嫁的奴隶。
  汤是个识才之君,任用了二人为左右相。商汤有了仲虺和伊尹的辅佐,首先是治理好内部,鼓励商统治区的人民安心农耕,饲养牲畜。同时团结与商友善的诸侯、方国。在商汤的仁义以及仲虺、伊尹的鼓动下,一些诸侯陆续叛夏而归顺商,归商的诸侯很快地就增加到四十个,商汤的势力也愈来愈大。
  桑林祷雨
  汤十九年至二十四年,连续五年的大旱,粮食绝收,汤亲自在国都亳(今商丘)东部的桑林祈祷,以自身作牺牲来祈雨,剪发及爪,自洁,作在柴上,准备自焚以祭天。火将然,即降大雨。另有传说,说成是宋景公祷雨。《艺文类聚》卷六六引《庄子》云:“昔宋景公时,大旱,卜之,必以人祠乃雨,景公下堂顿首曰:‘吾所以求雨,为民也,今必使吾以人祠乃雨,将自当之。’言未卒而大雨。”杨宽认为,“商汤”与“宋景”古音相近,可能是口传过程中的传讹。(载《古史辨》第七册上)
典故

商汤问棘讲述什么内容

商汤问棘

商汤问棘这个典故最早出现在庄子的《逍遥游》之中,这是庄子著作《庄子》的开篇文章,讲的是鲲鹏的故事,故事以鲲鹏自比,表明自己的志向像那鲲鹏一样,扶摇而上九千里。这里的“棘”是古代大贤的名字。

商汤王像

相传,商汤是一个喜爱学习,不懂就问的人,他曾经向大贤棘请教问题:“上下四方有极乎?”当时的人们认为,天地是四方形的,上下左右四方有四根天柱支撑。商汤的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上下天地四方之地,它有没有穷尽呢?”。

大贤棘的回答翻译成现代文是这样的,“天地的无极之外,还是无极,是没有极限的。天地最北面是一望无际的海洋,那里生活着一种大鱼,名字叫做鲲,它的身体有着几千里的长度,宽也有好几千里。鲲落在水中是一条大鱼,它只要脱离海水,就会化作一只名字叫鹏的大鸟,鹏鸟展翅一飞就是九千里。但是却有小雀嘲笑他。说它飞的太高没有什么作用,鲲鹏的回答是‘燕雀安知吾之志’”。

棘是以鲲鹏的故事劝解商汤,不要做那目光短浅的燕雀,要做那拥有远大梦想的鲲鹏。这个故事在现在又有了一种新的理解,有很多人开始肯定那被骂作目光短浅之辈的燕雀。因为在现在人看来,鲲鹏虽然能够扶摇而上九千里,但是它却脱离于一般人的生活。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将关注点集中到了家庭。鲲鹏飞的太远了,太脱离实际了,还是做那燕雀,虽然不能飞的很高,但是它不脱离于实际。

商汤王

商汤王,商朝开国国君的名号,这是一个被儒、道、墨三家奉为圣人的存在。商汤王的名号是其死后,后人由他的庙号衍生而来。商汤王原名子履,是夏朝的一方伯爵,按古时的爵位制来说,伯爵在夏朝的诸侯国之内是比较高的了。

商汤帝王像

子履在推翻夏桀的统治之后,建立了商朝,子履又被称为成汤,这才有了商汤王这一称号。成汤的始祖是当年伴随夏禹治水的契佐,相传契佐由于辅佐大禹治水有功,当时的天下共主还是舜,舜为了表扬契佐就将商地分给了他,并赐姓子。相传契佐是上古五帝之一帝喾的儿子,自幼聪慧好学,后来跟随大禹治水,立下汗马功劳,后世人们也将帝喾当成是商朝的始祖。

商汤本是商族的部落之主,由于夏桀的暴虐统治,使得天下黎民百姓生活苦不堪言。此时的商汤有了反抗的想法,他先将夏朝的几个重要盟友找借口吞并掉,经过十一次的大型战役,夏朝的所有盟友已经被消灭殆尽,只剩下了一个孤立无援的夏朝。

商汤看准时机,开始发动对夏朝的战争,腐朽不堪的夏朝很快就被商汤带领大军灭亡。成汤建立了商朝政权,天下处于一个比较统一的局面。商汤王在位三十年,十三年为天下之主。商汤统治期间,重用治国贤才伊尹,商朝国力得到大幅度的发展,不仅统一了黄河中游,就连上游的一些少数民族也投靠商朝,向其纳贡。

商汤王还开创了武力夺取君王地位的先河,打破了君王永固的说法,使得后世纷纷效仿,后人将这一项变革称为“商汤变革”。

商汤灭夏

夏朝统治末年,国君昏庸无道,民众苦不堪言,那时的国君迷信于君王之位永固的说法,便不把自己的子民当回事,拼命压榨民众的财富。

商汤伐桀

夏朝最后一个国君桀,荒淫无道,残忍暴虐,民众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夏桀还以太阳自比。他说自己就是那太阳,太阳不消失,他就不会灭亡。民众为了脱离夏桀的统治,暗暗诅咒太阳,表示想和太阳一起灭亡。那时的夏朝不仅丧失了民心,也失去了周边很多的盟友和附庸自己的部族。

商汤看准了这个机会,在伊尹的辅佐之下,开始了灭夏的准备。那时的商族部落已经是黄河流域的一大霸主,是黄河流域最大的部落,当然已经建立国家的夏朝是不算部落的。商汤的既定策略是一面给夏桀进贡奇物,稳住夏桀,一面开始对夏朝的附属部族和联盟部族动手。

经过大小十一战,夏朝变成了一个孤立无援之国,反观商族附近,已经聚集了很多的盟友和附属部族。商汤看到灭夏的时机已到,开始挥师进攻夏朝,当时的夏朝已经处在崩塌的边缘,民众对于夏桀的统治已经到了无法忍受的地步。商汤的大军没有受到什么抵抗,就攻入了夏朝的国都,俘虏了夏桀。随后,商汤将夏桀流放到了南巢,即后来的安徽巢湖市。

夏朝被灭之后,商汤成为天下共主,建立了商朝的统治,商汤的称号也是由此而来。商朝建立初期,采取修养生息的政策,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商汤王为什么会成为商朝的王

夏朝统治末期,统治者夏桀的残暴使得夏朝同时失去了民心和盟友,夏朝的国君虽然过着快活的生活,但他的子民却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夏朝开始逐渐虽败,和其相反的是夏朝之前的附属小部族商族,却在这个时候逐步的强盛起来。

商汤王画像

商族发源于黄河下游地区,这也是一个古老的部族,在夏朝建立之初就已经存在,早在舜的统治时期,商族的祖先契佐就被分到了商地,商族由此而来。夏朝建立的时候,商族就依附夏朝生存着。

后来,在商族几代人的努力之下,商族开始逐步强大起来。等到了那时还叫子履的商汤手中,商族的经济已经全面的反超自己的宗主国夏朝。商族也是最早的驯养牛马的部族,早在别的部族还在使用人力的时候,商族的人已经开始尝试使用牛马来运输、生产了。

商族强大的时候,正好是夏朝没落之时,作为一个强大部落的首领,是不会甘于寄人篱下的,商汤看准了机会,有了灭夏取而代之的想法。他先做的不是和夏朝正式开战,商汤先做的是剪除夏朝的羽翼,他通过大小十一次战争,扫平了除夏朝外,所有的部族,商族已成无敌之势。

剪除了夏朝所有的羽翼之后,商汤确定了在所有部族中的君王地位,开始起兵灭夏。夏朝被灭,当时最强的商族首领商汤被推举为王,那是毋庸置疑的,那些和商族一起灭夏的部族是心服口服的。

商汤王墓

商汤,是商朝的开国之人,他也被后世的儒家和道家奉为圣人,商汤后世的名声也是比较不错的,很多民众也非常的尊重他。后世的一些朝代帝王业比较推崇商汤的治国方法,都纷纷为他建立陵墓,这也就造成了后来的商汤陵墓变得非常多。

亳州汤陵

经过几千年的风雨的冲刷,现在保存比较完整的陵墓有两处,一处是安徽亳州汤陵,一处是河南偃师汤陵。

亳州汤陵,经过考察,发现这是一座衣冠冢。我们对亳州的地理位置考察,可以肯定的是亳州距离当时的商族统治之地非常的接近,商汤死后,被葬在此也是很有可能的。亳州汤陵的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朝时期,那时的汉哀帝曾经派手下去汤陵祭奠。后来,亳州汤陵在明清时期又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修缮,民国时期又在汤陵周围建起了汤陵公园。

偃师汤陵,根据当地的县志记载,这是商汤的真身所葬之所。偃师,在商朝建立之初定都的毫州附近,商汤死后,他的子孙由于水患的原因才多次迁都,最终才定都朝歌。所以,商汤在死后,被葬于国都附近是非常有可能的。当地的历史学家,经过多年的考察研究,也非常的肯定偃师汤陵就是商汤真正的陵寝。可惜的是偃师汤陵在文革时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很多珍贵的文物都被毁去。

商汤陵墓的多,正表明了后世之人对他的尊重,对于这些文物,我们首先不要想去争论这些东西的真假,只要确定是文物,首先要做的就是去保护。

相关参考

商汤伐桀的故事 商汤是个什么样的人

  灭夏建商后施仁政德化天下,以宽治民,缓和了阶级矛盾,国家也日渐强盛起来。商汤去世后由次子外丙继位,所葬之处有六种说法,最普遍为人接受的是在今河南商丘北面。  商汤  商汤伐桀的故事  商汤伐桀,商

商汤灭夏的故事是如何展开的

商汤灭夏的故事商朝建立者是商汤,商朝的都城在洛阳。那么商汤灭夏的故事具体是怎么样的呢?商汤画像开始的时候商只是作为夏朝的一个附属部落,后来到了商汤时期部落已经壮大起来;而此时的宗主国夏王朝是国君夏桀当

商汤辨味识伊尹的故事

商汤辨味识伊尹一个贤德的君王,不仅自己拥有高尚的品格,也要会使用身边的人才,最重要的还是能够识别人才。就像一个不识货的人,你将再值钱的宝贝放在他的眼前,他都会弃之如敝履。商汤就是一个会识人的国君,他的

商朝开国功臣伊尹与商朝君主商汤有着怎样的故事

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商汤和伊尹的故事永远是热议的话题。伊尹是商朝的开国功臣,更与商朝有着渊源地历史,是商朝的三代元老。商汤和伊尹的故事你知道多少?通过下文的伊尹简介来了解一下吧!黄河下游有个部落叫商。

商汤辨味识才的故事

  为政之道,唯在人才。如何用人历来是关系社稷安危和国家治乱兴衰的根本大计。中国历史上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无不高度重视选人、用人的问题。    商汤是夏朝的属国商国的国君。夏朝末年的夏桀是历史有名的暴

商汤和伊尹的故事讲了什么内容

商汤和伊尹的故事讲了什么内容?  黄河下游有个部落叫商。传说商的祖先契(音xiè)在尧舜时期,跟禹一起治过洪水,是个有功的人。后来,商部落因为畜牧业发展得快,到了夏朝末年,汤做了首领的时候,已经成为一

商汤伐夏的故事

  夏王朝统治了大约四百多年,到了公元前十六世纪,夏朝最后的一个王夏桀(音jié)在位。夏桀是个出名的暴君,他和奴隶主贵族残酷压迫人民,对奴隶镇压更重。夏桀还大兴土木,建造宫殿,过着荒淫奢侈的生活。 

商汤祈雨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商汤是商朝的开国皇帝,也就是说商汤是商朝历史上第一位皇帝。商汤在位期间,为老百姓做了许多的事情。今天咱们来说说在3600年前,在郑州修建都城的成汤的故事,今天的故事名字叫“商汤祈雨”。相传商朝的第一个

商汤讨伐夏桀灭夏的故事

公元前16世纪,统治了中原四百多年的夏王朝已到了末日。夏朝最后一个国君名桀(jié),是个典型的暴君。他残酷剥削压迫人民,过着荒淫奢侈的生活。当时黄河下游有个叫商的部落,畜牧业发展得很快。到了汤做首领

商朝辅太甲伊尹还政的故事,太甲为什么能重新回到首都

商汤灭亡夏朝、建立商朝,有一个得力助手,就堤把他从钧台营救回来的右相伊尹。伊尹名挚,原是商汤的岳父有莘氏家里的奴隶。有莘氏嫁女给商汤的时候,伊尹作为陪嫁奴隶,到了商汤家里。伊尹刚到商汤家里,商汤并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