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实的陈桥兵变
Posted 禁军
篇首语:没有伞的孩子必须学会努力奔跑。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上真实的陈桥兵变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历史上真实的陈桥兵变
“陈桥兵变”,就是赵匡胤发动兵变,取代了后周,自己黄袍加身的这么个过程,因为赵匡胤是武将,因此称为兵变。倘若看了宋史,大家都会觉得赵老板这事做的实在是体面,没有阴谋,没有流血,找老板在上班的时候一不小心就被别人把黄袍穿上了,就当了这个皇帝,是众望所归啊。实际上是否如此呢?要知道有句话这么说的,历史都是胜利者书写的,因此我们在此聊聊陈桥兵变的前因后果。
五代末期,后周出了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周世宗柴荣,但是天妒英才,这位有可能和唐太宗、康熙大帝等君主其名的君主却英年早逝了,留下了幼子寡妻,朝中政权落在了丞相范质等几个顾命大臣的手上。
俗话说,趁你病,要你命,北汉就是这么干的,它联合辽国想要乘着周世宗新丧的局面,一举灭掉后周。后周皇位继承人只有七岁,其母付太后也没有主见,于是大权在手的丞相范质思前想后只有赵匡胤能解决这个问题,于是委任委赵匡胤最高军权,升任殿前都点检统帅全国兵马。
这赵匡胤何许人也?赵匡胤在周世宗时候是中央禁军的总司令,很受周世宗看重,为什么呢?因为赵匡胤能打,号称“一条哨棒等身齐,打下四百座军州都姓赵”。当然还有个原因就是赵匡胤这人会做人。
五代十国,大家都知道,那是中国历史上最乱的时代至一,骄兵悍将,飞扬跋扈,奉行有奶便是娘的时代。因此很多将领把军队看成了私人的财富。赵匡胤身处这样的世道,当然免不了俗,但是他会做人,和禁军各个首领关系处的特别好。很多人和他成了拜把子的兄弟,号称“义社十兄弟”。
但是这根本不足构成造反的条件,因为后周以来,政策和发展势头都很好,禁军首领们也都身处高位,造反毕竟是个有风险的事,很少人愿意干。况且还有个不利的因素就是,这赵匡胤就是个武将,冲锋陷阵可以,你说联络人脉,搞政治活动不是他的专长。虽然他自己没能力,但是身边却有这样一个能人,正好弥补了他这个缺点,这个人谁呢?就是赵普。
赵普事赵匡胤的首席智囊。在五代这个乱世中,文人地位特别低,但是赵匡胤却非常尊重赵普,对他可以说是言听计从。这赵普还是个有野心的人,周世宗驾崩之后,他一看机会来了,就私下为赵匡胤串联人脉,坚定不移的支持赵匡胤上位。
这位赵先生就勾结了当时的丞相范质,两人达成了战略合作关系,趁着皇帝小,皇太后头发长见识短,瓜分了朝廷的文武权利。然后就经过了一系列的人事调动,赵匡胤把自己的人都安排到了禁军里头,把禁军经营的铁板一块。
公元960年春,前面说的北汉想落井下石,联合辽国攻打后周,这正是给了“范赵利益集团”借口,于是得到了全国兵马总司令的赵匡胤干了三件事:一,利用自己的权利,让自己手下的人接管了京城的防务权,整个京城落入自己手中。
二,以攻打辽国为名,派了一支心腹部队监视当时除了“赵氏集团”之外最大的地方军阀势力:河北藩镇,防止河北派兵过来搅和接下来的计划。
三,自己领着部队跑到陈桥这个地方,在那里上演了一场黄袍加身的戏码。
这就是陈桥兵变的全过程,相对于历朝历代那种严密的勾心斗角,这次就这么简约:大军哗变,兵将们拥到了帅府的寝帐门口。异口同声地向里面高声大叫:“诸将无主,愿册太尉为天子!”并冲进屋里来,把一件黄袍,强行套在了赵匡胤的身上。然后大军开拔,辽军也不打了,就此返回京城。
有人被绑架着去做地位最高的那个人,千古恐怕也没几个。更可笑的是,兵变这事,范质根本不知道,直到赵匡胤到了京城,他才知道被赵普老贼摆了一道,但是木已成舟,悔之晚矣。
赵匡胤回京之后,找到小皇帝和太后痛陈自己的无奈——不是哥们我要反,实在是人民的心声我难以拒绝。小皇帝和太后孤儿寡母的能有什么辙,就顺水推舟了呗,万幸的是赵匡胤还算仁慈,许下了优待后周皇室的诺言,并且还说话算话了。
皇帝和太后的思想工作做通之后,大家掏出事先准备好的禅位诏书和仪仗火急火燎的为赵匡胤办理了入职手续,由于赵匡胤任节度使的地点是宋州,因此国号就被定为了大宋。
这就是陈桥兵变的前因后果,可见并不是《宋史》上说的那样,而是一次有目的有规划的,并且预谋已久的政变。虽然过程简约,但是效果非常好,没有流血,没有牺牲,甚至老百姓正常赶集的时候就把这事给办了,不得不说赵普之能,其实不下诸葛孔明、明朝刘基。
真实兵变
陈桥兵变是什么意思
陈桥兵变是什么意思?陈桥兵变是什么事件 陈桥兵变介绍陈桥兵变是怎么回事?公元960年,赵匡胤在陈桥驿(今河南封丘东南陈桥镇)发动兵变取代后周,建立大宋王朝的事件,历史上称为陈桥兵变。
陈桥兵变介绍
公元959年,后周世宗柴荣病死,年仅七岁的柴宗训继位,史称恭皇帝。先皇刚刚去世,继位的新皇帝年纪又太小,后周的政局开始陷入不稳定状态。公元960年正月初一,后周邻国辽国联合北汉进攻后周。主政的太后毫无主见,眼前国家政局动荡不安,听到这个消息,四下无措。再加上新皇帝年幼,不得不依靠辅政大臣——宰相范质。范质将朝中所有武将都过了一遍,只有时任归德军节度使、检校太尉的赵匡胤才能解救后周于此次危难之中。
那么陈桥兵变是谁发动的呢?与众臣商议之后,决定派赵匡胤出兵击退辽国和北汉军队。谁知,赵匡胤以兵少将寡为由,拒绝出战。周世宗没去世之前,赵匡胤掌握着禁军。周世宗去世之后,后周政局极度不稳定,朝中大臣谏言削减赵匡胤的权利,不能让他再继续掌握禁军,因为他是整个后周不稳定的最大因素之一。
给不给赵匡胤兵权,变成了一场博弈。不给兵权的话,辽国和北汉的军队就要攻进都城。给了兵权,后周的江山怕也是要易主了。权衡之下,宰相范质还是给了赵匡胤最高军权,调动全国兵马来解决这场战争。
赵匡胤摔着大军到达陈桥驿,在此驻扎夜宿,与此同时,他的兵变计划也开始了。赵匡胤的亲信先是散布消息,“今皇帝幼弱,不能亲政,我们为国效力破敌,有谁知晓;不若先拥立赵匡胤为皇帝,然后再出发北征”。”出征的将士们或许也感觉到了后周将不久已,情绪很快就被带动,纷纷响应。赵匡胤的亲信们眼见着时机成熟,就将事先准备好的黄袍披在假装醉酒醒来的赵匡胤身上,伏在地上大呼“万岁”。于是,“醉酒醒来”的赵匡胤就这样当上了皇帝。
赵匡胤随即班师回朝,仗也不去打了,直接奔回都城开封,逼迫恭皇帝禅位,将后周的政权夺走,建立宋朝。
相关参考
陈桥兵变后周显德七年(公元960年)正月之初,陈桥这个小小的驿站裏,发生了一件震动全国、长远影响後世的大事件,三军拥戴殿前部点检赵匡胤为天子.回戈东京,建立北宋,史称“陈桥兵变”.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长
陈桥兵变是什么事件怎么回事_陈桥兵变是谁发动的 陈桥兵变是怎么回事?公元960年,赵匡胤在陈桥驿(今河南封丘东南陈桥镇)发动兵变取代后周,建立大宋王朝的事件,历史上称为陈桥兵变。 陈桥兵变介绍
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什么意思,史上著名的“陈桥兵变,黄袍加身”讲的
史上著名的“陈桥兵变,黄袍加身”讲的是什么事?拥立之声震荡原野,赵匡胤在酒醉酣睡中猛醒。赵普、赵光义已带领武装将领破门而入,对赵匡胤说诸将无主,愿立殿前都点检为天子。并不由分说便把象征皇位的黄袍加在赵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陈桥兵变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河南陈桥小镇,因为一千多年前的陈桥兵变而闻名,这场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军事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成为宋朝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表面看
陈桥兵变,是赵匡胤顺应民意的举动,还是蓄谋已久的骗局?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河南陈桥小镇,因为一千多年前的陈桥兵变而闻名,这场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军事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成为宋朝开国皇帝
陈桥兵变赵匡胤建立宋朝的政变。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借口北汉与辽联合南侵率军出大梁(今河南开封)至陈桥驿(今开封东北)授意将士给他穿上黄袍拥立他为帝。赵匡胤即回师大梁逼后周皇帝让位建立宋朝。陈桥兵
宋太祖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的典故陈桥兵变又称陈桥驿兵变,是赵匡胤发动的取代后周,建立宋朝的兵变事件,此典故又称黄袍加身。后周显德七年正月初一,久无战事的边境忽然传来了辽国大举进犯的消息,原来是北汉联合辽
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什么意思,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陈桥兵变是赵匡胤策划的夺取后周政权的军事政变。 959年(后周显德六年),后周世宗病死,子柴宗训即位,年方7岁,主少国疑。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赵匡撤与石守信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陈桥兵变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今天小编给大家要讲的历史故事是关于“陈桥兵变”的故事,这个典故又称为“黄袍加身”,是赵匡胤推翻后周建立宋朝的兵变事件。建隆元年(公元960年)
陈桥兵变又称陈桥驿兵变,是赵匡胤发动的取代后周,建立宋朝的兵变事件,此典故又称黄袍加身。 959年,周世宗柴荣崩,七岁的周恭帝柴宗训即位。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与禁军高级将领石守信、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