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红巾军失败的原因

Posted 起义军

篇首语:你今天的日积月累,早晚会成为别人的望尘莫及。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元末红巾军失败的原因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元末红巾军失败的原因

2、屠城将军常遇春屠城概况 常遇春早死原因

元末红巾军失败的原因

  元末农民战争,北方红巾军之所以功败垂成,主要是三路北伐缺乏统一指挥,各路大军互不协调,没有明确的战略思想。加之主力远离中原,后方空虚,汴梁为元军袭取,使形势急转直下进入低潮。刘福通所领导的北伐虽然未取得预想目的,但其横扫元统治的北部广大地区,沉重打击了元军主力,为南方各起义军的发展以及最后推翻元王朝创造和奠定了条件和基础。朱元璋趁元军疲于对付北方红巾军,无暇南顾之机,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逐渐发展壮大起来。采取先西后东,先强后弱的战略,在具体作战中,稳步推进,集中优势兵力,先剪枝叶,然后动摇其根本,从而削平群雄统一了江南,为北上灭元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军事基础。
  元末农民起义的主要问题有:
  1、起义军内部不团结。红巾军旗号虽多,但是大都不服调遣,就像徐寿辉,张士诚,名义上是起义军,但是只顾自己抢地盘,根本不配合北方军的行动北伐,各自为战的结果是只有北方红巾军迎战元军,甚至还相互攻打;
  2、起义军发展太快,没有自己的地盘。尤其是北方起义军虽然占了江淮一带,但是根据地不稳固,而且南方的起义军不支援他们,等于是以江淮之力对抗北方元军,实力上受了影响;
  3、北方军有白莲教背景,被儒家视为异端。所以之后朱元璋把白莲教称为异教这有很大原因。
  北方起义军是失败了。但是南方以朱元璋陈友谅的起义军还没失败,当时他们两大势力是南方的主要势力,不管谁战胜都将一统南方,以南方之力对抗当时四分五裂的北方元军都将统一天下,之所以朱元璋胜利那是军事上的战术问题了。本来朱元璋只在应天府江苏江西一带,但是打败陈友谅,两湖在其手中,本来他是兵精,如今粮也足了,南方已在其手,之后抓准时机,乘北方元军内部自相残杀之即,假道山东,直取大都水到渠成了,这其中很大的缘故在于,南方当时已经是中国经济的重心,南方包括江淮在朱元璋手中、元军已经没了粮饷的来源,尤其当时明军已经拥有火器和大量的骑兵,本来北方对南方最有利的骑兵优势也不复存在了。加上民族矛盾,元朝之灭在所难免。
失败原因

屠城将军常遇春屠城概况 常遇春早死原因


  常遇春,元末红巾军杰出将领,明朝开国大将,出生于1330年安徽。字伯仁,号燕衡,南直隶凤阳府怀远县,今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人。常遇春世代务农,家庭条件不好,常遇春自小习武,望有朝一日能出人头地。元末农民起义爆发后,他先是投靠刘聚,但刘聚是个强盗,并没有雄图大志,1355年他便投身于朱元璋,从此追随朱元璋南征北伐十四年。

  他作战勇猛异常,据传一生从无败仗。朱元璋称其为“虽古名将,未有过之”,“计其开拓之功,以十分言之,遇春居其七八。”。这样一个开国名将,威武将军,人们提到他时,总离不开“屠城”、“早死”的字眼。人们都说他早死,是因为杀了太多的人,遭了报应。

  那么常遇春到底杀了多少人,屠了多少城呢?据说他,几乎每占领一座城池就忙着屠城,杀降更是常有的事儿。一次在睡梦中梦到平民们极力反抗自己,并被平民侮辱,于是愤怒的喊道“此地刁民,是在该杀”,当时手下的将士以为这是常遇春下达的命令,立刻进行了屠城。等他醒来,发现军士都不在军中,常遇春马上惊出一身冷汗,急令收兵,这时大军已屠城20里,戮杀平民无数,血流成河,满城尸横遍野。后世说,朱元璋与陈友谅的大战导火索就是因为常遇春活埋了陈4000人。

  另传1359年,常遇春在攻克九华山时,陈友谅军队近4000人被常遇春生擒。当时常遇春违背了徐达的意愿,私自将降兵杀了,埋在大坑里。他这样屠城、杀降的做法还曾遭到过朱元璋的劝告。据说,朱元璋曾劝过常遇春,如果每到一个城池都进行大规模的杀戮,那就算这个城市再多的人口,再广阔的土地,里面没有人,这也只能是一座废城。常遇春有没有将这些劝告听下去,就不得而知了。

  常遇春为什么屠城、杀降呢?也许是因为他生性好杀,也许是因为为了摧毁敌军的军心,加速战争胜利。但是我们有一点能够明确的是,常遇春的确英年早逝,甚至还来不及享受政局稳固后的成果便在战争途中死去。

  有人说他是因为四处征战,拖垮了身体,最终暴病而亡风,也有人猜测他是被朱元璋杀害的。还有人说,他相比于其他将领,死的如此之早,是因为他太过嗜杀,造下了严重的杀孽。纵观一部中国史,不管是白起也好,项羽也好,胡宗宪也好,都杀过投降之人,最终死的都很奇怪,所以民间有他的早死是报应的说法。

相关参考

红巾军起义为何功败垂成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红巾军起义为何功败垂成?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元末农民战争,北方红巾军之所以功败垂成,主要是三路北伐缺乏统一指挥,各路大军互不协调,没有明确的战略思想。加之主力远离中原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八大不败战将,看看有自己家乡的吗

第八位:常遇春常遇春,字伯仁,号燕衡,南直隶凤阳府怀远县(今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人。元末红巾军杰出将领,明朝开国名将。元顺帝至正十五年,归附朱元璋,自请为前锋,力战克敌,每战必先,屡立战功,十七年,攻

红巾军领袖刘福通起义究竟遭遇了什么重大挫折

...英雄,在此社会动乱之下,开始涌现出众多起义军将领,元末刘福通也开始走上历史舞台。刘福通的家乡在颍州,身处富康之家,但其人豪爽,又有才智,绝非一般的富家子弟可比。元朝末期,处于国家统治阶层的蒙古贵族作风...

红巾军领袖刘福通起义究竟遭遇了什么重大挫折

...英雄,在此社会动乱之下,开始涌现出众多起义军将领,元末刘福通也开始走上历史舞台。刘福通的家乡在颍州,身处富康之家,但其人豪爽,又有才智,绝非一般的富家子弟可比。元朝末期,处于国家统治阶层的蒙古贵族作风...

和明教有何关系? 朱元璋为何立国号为明

朱元璋出身贫民,于元末动乱之际投奔红巾军,开始了他的发迹之路,最终凭借个人高超的智慧一步步登上皇位,并建立了大明,那么朱元璋立国号为大明是不是和明教有关系呢?元末的红巾军主要由明教和白莲教组成,朱元璋...

和明教有何关系? 朱元璋为何立国号为明

朱元璋出身贫民,于元末动乱之际投奔红巾军,开始了他的发迹之路,最终凭借个人高超的智慧一步步登上皇位,并建立了大明,那么朱元璋立国号为大明是不是和明教有关系呢?元末的红巾军主要由明教和白莲教组成,朱元璋...

明玉珍

  明玉珍(?~1366),元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元末大夏政权的创建者。随州随县梅丘人(今湖北随县),22岁时参加徐寿辉领导的天完红巾军,被授“统兵征虏大元帅”。作战勇猛,右眼因流箭所伤而致失明。  1

从元朝四等人制度入手,看红巾军起义,为什么蒙古人反成了配角

曾经叱吒亚欧大陆的蒙古人,最终在汉人的地盘翻了车,因为黄河泛滥,朝廷应对失策,加上腐败盛行。「”石人一只眼,搅动黄河天下反”,韩山童和刘福通一声呐喊,声势浩大的红巾军起义正式拉开帷幕。但是我们看这段历

韩林儿

  韩林儿(?~1366),中国元末大宋红巾军领袖。栾城(今河北栾城西)人。祖辈因从事白莲教活动被徙永年(今河北永年东南),父韩山童仍以白莲教组织群众。至正十一年(1351)五月,韩山童与刘福通、杜遵

刘福通

  刘福通(?~1366),中国元末农民起义领袖,大宋红巾军领导人。颍州(今属安徽)人。至正十一年(1351)五月,与栾城(今河北栾城西)人韩山童等以白莲教组织群众,在颍州颍上发动起义,事败,韩山童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