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最长寿大臣历经九朝活到九十八
Posted 吏部
篇首语: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明代最长寿大臣历经九朝活到九十八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明代最长寿大臣历经九朝活到九十八
生于洪武七年(1374年),卒于成化七年(1471年),明人魏骥历经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正统、景泰、天顺、成化九朝,官至南京吏部尚书,活了九十八岁,这在有明一代乃至中国历史上都是一个奇迹。魏骥是浙江萧山人,自幼好学,永乐三年(1405年)中举,次年参加会试,中得进士副榜,授职松江训导,从此步入仕途。此后,魏骥历任《永乐大典》编修、太常博士、吏部考功员外郎、南京太常寺少卿、吏部左侍郎、礼部左侍郎、南京吏部侍郎、南京吏部尚书。景泰元年(1450年),七十七岁的魏骥退休。
看官职履历,魏骥倒有些平淡无奇,也无甚显赫事迹;不过,在退休后,魏骥却有大作为。大概是受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感召吧,回乡的二十多年间,魏骥没闲着,“家居,忧国忧民,老而弥笃。萧山故多水患,有宋时县令杨时湖堤遗迹。骥倡修螺山、石岩、毕公诸塘堰,I江潮,兴湖利”,通过倡导兴修水利,达到了造福一方的功效,并赢得了极佳口碑,“乡人赖之”。
成化七年(1471年)正月,魏骥忧国爱民、发挥余热的事迹,最终传到了明宪宗耳朵里。明宪宗惊讶之余,表示赞叹,并急忙派出使者前去慰问,“赐羊酒,命有司月给米三石”,想好好慰劳魏骥,传达朝廷温暖。不过,使者还没赶到萧山,魏骥就老死了,享年九十八岁。使者回报后,明宪宗越发敬佩魏骥这位老臣,给了他一个“文靖”的美谥,并答应萧山百姓的要求,为魏骥立祠。
翻阅《明史》列传,纵横比较,魏骥是明代最长寿的大臣。三十三岁入仕,为官四十五年,官至南京吏部尚书,退休后又奉献了二十一年,感动朝廷,并得到皇帝的肯定和褒奖,魏骥的一生非常完满。但是,有一点,在“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古代社会,魏骥为何如此高寿?他靠什么活了九十八岁?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秘诀吗?让笔者通过几个事例,带您了解一下魏骥的长寿之法。
其一,体恤贫贱,富有爱心。魏骥初入仕途时,官居松江训导,协助县令抓教育工作,顶多是个从七品,俸禄少得可怜。即便这般条件,魏骥还是要释放爱心。期间,魏骥就“常夜分携茗粥劳诸生,诸生感奋,多成就者”,自己掏钱为贫困的学生提供茶水、粥食,无私帮助他人,他人受益,自己也会开心。再者,回乡后,魏骥倡导兴修水利,帮助百姓解决饮水灌溉问题,也是一种大爱。
其二,性格随和,待人宽厚。正统年间,太监王振擅权,欺凌公卿,众臣与王振水火不容。魏骥也看不惯王振,但考虑到明英宗对王振亦师亦友,且对其听之任之,如果反对王振,就是跟明英宗叫板,这无疑是自讨苦吃,故对王振宽厚待之。王振也非常尊重魏骥,不但没对他进行迫害,反而“独严重骥,呼先生”。连王振都能容忍,其他人就更别说了。心里少了愤怒和计较,自然安静平和。
其三,不恋权位,急流勇退。魏骥三十三岁入仕,正统八年(1443年),七十岁时尽管身体硬朗,政治上还处于上升期,但他不贪恋权位,毅然选择急流勇退,“以老请致仕”,后“复以老辞”,最终在七十七岁那年“致仕”回乡。回乡后,魏骥造福一方,有着那么大作为,却很少自我标榜和宣传,他的事迹直到临死才传到皇帝耳朵里。权位名声都是浮云,做有意义的事才是真道理。
其四,粗茶淡饭,恬淡度日。魏骥犯乡后,立即调整心态,从容回归田园生活,“布衣粝食,不殖生产”,身着布衣,粗茶淡饭,不仰仗影响力经商牟利、攫取钱财,且为人低调,从不招摇,还经常“戴笠行田间”,一副老农民的打扮,勤于稼穑,以至于很多官员都不认识他。回归故里,家人团聚和睦,呼吸乡野气息,过着百姓生活,无欲无求,恬淡度日,也是他长寿的重要因素。
《明史》中用了几个词来形容魏骥的性格,一是为官时“务大体”,二是返乡后“端厚祗慎”;三是在家“虽耄益恭”。在官场上,不为鸡毛蒜皮的琐屑之事所劳神劳心,凡事抓方略,抓框架,不像诸葛亮那样事无巨细,身心自然轻松;在家乡,放下官架,放平心态,与乡人多交流谈心,且不失端庄、宽厚、恭敬、自律之品行,是为养生之法;在家中,听从兄长的教诲,年纪越大越恭顺,没有一点臭脾气。气顺了,血通了,病远了,人也就长寿了。(文/刘秉光)
大臣历经明代
元朝历史 元朝怎么灭亡的
相比较中国其他更短命的统一亡朝,如二世而亡的秦朝与隋朝,历经九十八年才灭亡的元朝其实不算太短,但如果跟所谓历经八百年的堪称中国古代史中最长寿的周王朝,则可如此说。
看这意思,应是元朝灭亡的原因吧。
对于一个王朝的覆灭,原因肯定是错综复杂的,如我历时三年写就的新角度新系统从朱棣入手解读明朝灭亡的目前已全面上市的《是谁玩了大明王朝:朱棣与明朝灭亡的十个玄机》就涉及到了明朝灭亡的系列原因。
在我看来,究其元朝灭亡,有两大不得不说的主要原因:
第一大主要原因,大搞藩属国制度,致使政权分化。
跟西周的分封制很接近,类似今美国的联邦制度,属众星拱月,可时间一长,随着血缘的淡化与距离的存在,就日益分离。其中,威胁最大的则应是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伊利汗国。
第二大主要原因,大搞人种歧视,即四等人制,致使汉蒙矛盾激化。58015易物传奇。
分为,蒙古、色目、汉人、南人四等。作为统治阶级的蒙古人最高贵,色目人次之,原南宋地区的南人最没地位,最受打压,获得最憋屈。这样为元末南方百姓起事埋下一大伏笔。
至于其他原因,不在这里赘述,在我梳理元朝看来,以上这两点最为重要。但多的是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相关参考
此妃子历经五朝皇帝,一天只吃一顿饭,一个习惯坚持40年,活到90多岁
长寿是许多人的梦想,也是许多人的追求。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平均寿命也越来越长。但是在古代,由于医疗水平较低,以及战乱、灾荒等原因,历来有“人生七十古来稀”的说法,可见长寿是非
本站网:小编整理了一些关于“耄耋之年是多少岁,八十到九十岁的老人被称为耄耋老人”的详细内容,方便你详细了解!在古代时候,对不同年龄段的男女,都有不同的年龄称呼,比如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那么
可能一:古代人根本都不刷牙古代人的刷牙方式用树枝刷牙曾是人类古老的习俗,古代中国也以嫩柳枝为牙枝,所以杨枝又叫[齿木]柳枝沾盐巴活到九十八指的就是把柳枝当牙刷把盐当牙膏最初,这种牙刷是僧侣在奉祀以前用
...到了89岁,在平均寿命39岁的皇帝中排在第一位,堪称最长寿。纵观乾隆帝的一生,也是好色成性,纵情声色的风流皇帝。不仅拥有三宫六院,六下江南也是留下不少风流佳话。晚年与香妃的故事也让我们领略了他的风流好色。...
长寿,是所有人的梦想,但是古人能活到50岁以上,便已经很了不起了,现代人,能活到80岁以上的也并不多。关于长寿之人,民间有很多传说,如长寿始祖彭祖,相传活了800岁。网上流传最广的,有一清朝人物,叫李庆远,据...
在过去,古代人通常寿命很短。我们现代人随便活就可以活个六七十岁,而对于古代来说却是活的很长时间了。古代的人寿命很短,古代后宫中的女人寿命更短,她们很少能够长寿,可能是因为她们整天都在后宫中计算自己的寿
朱元璋无疑是历史上最为优秀的皇帝之一,他将元朝的蒙古族入侵者打败了,让汉人有了出头之日。在元朝的时候,汉人是受到歧视的,其次在元朝来说,由于文化的不同,中原文化没有得到发展,可是到了明朝时期,中原文化
明太祖朱元璋不仅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君主之一,而且生育能力也很强。根据历史记载,朱元璋有二十六个儿子十六个女儿。朱元璋的儿子除了太子朱标和第二十六子朱楠早夭没有被封王外,其余诸子皆被分封到了地方成了藩
康熙和乾隆都是清朝历史上比较长寿的皇帝,他们一个活到了68岁,一个活到了88岁,可以说是死神的宠儿。但在清朝历史上,活的最长的是康熙的一个妃子--定妃,瓦琉哈氏。勾心斗角的后宫中有不少妃嫔,但最后能安
清朝乾隆皇帝活到89岁好色的男人为何更长寿? 干隆放到现在,那就是种马小说里的标准男主角形象,现在是个人都知道干隆皇帝好色。而另一方面呢,干隆又是出了名的长寿皇帝。 有句话说:&l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