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门城楼上的登基大典
Posted 奉天
篇首语:如果学习只在于模仿,那么我们就不会有科学,也不会有技术。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天安门城楼上的登基大典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天安门城楼上的登基大典
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皇帝的登基大典越来越隆重。明仁宗朱高炽是第一位在天安门城楼(时称奉天门)举行登基大典的皇帝。在他父亲朱棣去世后,会有一个由公侯、官员、德高望重的人组成的请愿团,来请求皇储登基,叫做“上表劝进”。皇储答应后,礼部就开始筹备他人生中最重要的典礼。礼部有四个机构来负责典礼的筹备工作:司设监相当于后勤部门,下设总理、管理、佥书、典簿、掌司、写字、监工等人员,掌管仪仗、帷幕等;钦天监负责观察天象,选择吉日良时;尚宝司负责安置设备,掌管符牌、印章;教坊司主管乐舞和戏曲,负责典礼上的文艺演出。
登基大典主要在奉天殿(今太和殿)举行,华盖殿(今中和殿)为新皇帝准备场所。在大典前,相关机构要布置现场,在奉天殿安置宝座、云盘(高耸入云的承露盘,古人迷信,认为服用仙露可以延年益寿,所以造盘承接)、云盖,殿外朱红色的台阶上还要设表案。教坊司在台阶上摆好乐队,但因为国家还在为先帝服丧,所以乐队只是一个礼节性的象征,而不能真正奏乐。承天门外还要设宣读案和云盖,午门外安排好云舆(皇帝乘坐的车子)。
登基当天,一大早,朱高炽先派礼部的官员祭告天地宗庙。他还要穿着孝服,在先帝和神灵的牌位前祷告。到了吉时,钟鼓齐鸣,皇帝穿上黄色衮服,登上奉天门(即天安门)开始祷告。
据《明史·礼志》记载,皇帝戴的冕有十二旒玉藻,长度及肩。所谓玉藻,指的是用五彩丝条作为垂绳,每条垂绳要贯串玉珠。衮服上要刺绣十二种图案,有日、月、星、龙、山、火等。除了内外衣,还有蔽膝、裳、大带等配件。一套传统的帝王礼服极为繁琐,也显示出了皇帝的尊贵地位。
皇帝祷告时,官员们身着礼服,由鸿胪寺的官员引导,走过金水桥进入皇宫,站在午门外的广场上。然后,他们分成文武两列,文官跪在御道东边,武官跪在御道西边,静静等待着皇帝祷告完毕。
皇帝结束了祷告,走进奉天殿就座后,文武百官才按照官职的高低依次进入。锦衣卫鸣鞭,将军卷帘后,鸿胪寺官员高喊行礼,官员们便开始行五拜三叩头的大礼。行完礼后,百官来到承天门外,等翰林官员在诏书上盖上大印。然后,鸿胪寺官员要奏请颁诏,得到允许后,翰林官员将诏书给鸿胪寺官员。鸿胪寺官员捧着诏书一路经过奉天门、金水桥,到达午门,放入早已准备好的云舆内,然后由云盖导引,送到承天门,宣读诏书。诏书读完后,整个登基大典才宣告结束。
登基
朱高炽是第一位在天安门城楼举行登基大典的皇帝
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禁地,从明永乐皇帝朱棣到清宣统皇帝溥仪,共有明朝十四帝、清朝十帝,这里曾经作为24位皇帝的家,古代中国人认定天帝住在天上的紫微垣,天子的住地因而得名紫禁城。
每逢春节、冬至及皇帝生日,或者皇帝登基、大婚,宫室都要在太和殿举办盛大的典礼。而其中最重要的典礼,莫过于登基大典,登基大典标志着旧统治者统治的结束和新统治者接管权力的开始。
那么,第一个在天安门城楼上登基的皇帝是谁呢?登基大典是怎样举行的呢?
在明代皇帝中,明仁宗朱高炽是第一位在天安门城楼上举行登基大典的明朝皇帝——从这个角度讲,他才是紫禁城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任主人。
明朝皇帝的登基仪式在《明史·礼记》中称为“登极仪”,在当时的背景下,这毫无疑问是国家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因此在封建礼制中,对此作了详细的安排和规定。
《明史·礼志》中记载:“先期,‘司设监’陈御座于奉天门,‘钦天监’设定时鼓,‘尚宝司’设宝案,‘教坊司’设中和韶乐……”
这是仪式前期的准备工作,所谓司设监、钦天监、尚宝司、教坊司,都是当时礼部的直属机关,“司设监”相当于今天的后勤部门,下设总理、管理、佥书、典簿、掌司、写字、监工等员。
“钦天监”的工作就是观察天象,推算节气,制定历法。有监正、监副等官,尚宝、教坊两个部门一个负责设备的安置,一个负责仪式中的文艺演出。这几个部门是筹备“登极仪”的主要机构。
“是日,早,遣官告天地宗社。皇帝具孝服告几筵(陈设祭品的桌子,前面列有先帝、神灵的牌位)。”这是仪式的序幕。先要由礼部的官员分别到天坛、先农坛、太庙告知祖先。
“至时,鸣钟鼓,皇帝衮服御奉天门。”明朝的皇帝只有在特别盛大的仪式中才穿黄色的衮服,他们日常所穿的是黑色绣龙形的常服。身着黄色衮服的洪熙皇帝登上天安门城楼后,登基仪式才算正式开始。
早就等在天安门前的官员都身着朝服,在“洪胪寺”官员的引导下,他们经过金水桥进入紫禁城。但这时他们还不能进入“奉天殿”,因为皇帝还在奉天门上做祷告,所以,大臣们只能留在午门外的广场上。
他们以“文东武西”的方式跪在御道的两侧,等皇帝和各路神仙沟通完毕后从“奉天门”上下来。
明仁宗从天安门城楼上下来后,进入“奉天殿”就座。大臣们这才依官阶高低鱼贯进入,对新皇帝上表道贺。然后,“司礼太监”正式宣读诏书,确认新皇帝的身份。
一届王朝就此拉开序幕。这个仪式自此就被确定下来,明代皇帝的登基都大体沿用了这套规矩。换句话说,天安门广场见证了几乎所有明王朝帝王的尊荣。
1644年4月25日上午,李自成起义军由德胜门进入皇宫,终于推翻了统治276年的朱明王朝。1644年6月3日,李自成回到北京仓皇登基,在武英殿举行登基典礼。但第二天一大早就匆忙离京,向西奔逃。自入城到离京,“大顺”政权仅存在了42天。
清朝入关后,曾举行过十次大典,这十次大典中,有两次是特殊情况,一次是顺治元年爱新觉罗·福临的登基。祟德八年(1643年)八月九日,清太宗皇太极猝死于盛京(沈阳),在一场混乱的王位之争后,年仅6岁的福临登上了皇帝的宝座。
八月二十六日,福临在大政殿登基,并向蒙古、朝鲜送去即位诏书,布告天下。第二年,福临的叔叔多尔衮,在明朝驻山海关总兵吴三桂的接引下,统帅八旗劲旅走出白山黑水,跨过山海关,大败李自成农民军,迅速攻占北京。
同年九月,福临和清皇室人员由沈阳抵达北京。十月初一,福临在臣僚的簇拥下,亲到京师南郊告祭天地,即皇帝位,正式颁诏天下,宣布清王朝对全国的统治,改年号为顺治,这一年为顺治元年。
另一次特殊的情况是嘉庆帝的登基。因为是其父乾隆亲自传位,名为授受大典,仪式隆重而又充满欢庆气氛。乾隆刚一即位,就密定了继承人。
乾隆当时选定的继承人是孝贤皇后所生的次子永琏。但是永琏在乾隆三年便夭折了。乾隆皇帝命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将藏有立永琏为嗣的密诏取出,以太子的礼仪办理永琏的丧事。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乾隆皇帝再建密诏,藏于“正大光明”匾后的铁匣中。1795年,85岁的乾隆皇帝召集所有的皇子皇孙王公及满汉大臣齐聚圆明园勤政殿,当众取下并打开了已经在“正大光明”匾后收藏多年的密旨。
35岁的嘉亲王永琰被正式册立为皇太子,改名颙琰,移居毓庆宫。在册立皇太子的同时,乾隆还决定履行自己曾经公开许下的退位归政之愿,颁布了一道禅位诏书,决定于冬至日禅位皇太子。
嘉庆元年(1796年)正月初一清晨,清王朝的唯一一次帝位禅让大典,正式在紫禁城举行。禅位之礼举行之后,嘉庆皇帝的登基大典隆重开锣。
除了这两次情况特殊之外,其余八次都是新皇帝在上一代皇帝丧期内即位的。朝廷大典,初登基、授受大典外,还有亲政,晚清的垂帘听政,上皇帝的尊号、徽号,上太皇太后、皇太后尊号、徽号等。
相关参考
2005年8月26日,“文革”中江青的第一任秘书阎长贵转给中央警卫局原副局长邬吉成两篇文章:一篇是《开国大典内卫秘闻》(摘自《中华儿女》2004年第10期);另一篇是《书报文摘》2005年4月22日登
周总理的一生,真正践行了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今天小编将给大家介绍周总理节约的故事。1938年初,蒋介石为了适应抗日需要,邀请周总理来出任国民党军队政治部的中将副部长,这时周总理的每月
原标题:开国大典为什么选择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定于1949年10月1日举行,但是,地点选在何处?在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大会上要举行阅兵式,所以,在选择地点上,首先要考虑到是否有阅兵场地。
核心提示:陈知建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开国大典时,我爸陈赓没能上天安门,那天他正率领大军在广州进军云南的路上。”陈赓资料图本文摘自:中国新闻网,作者:淮黎霞,原题:开国大将粟裕之子粟戎生忆开国大典精
近日,中央档案馆公布开国大典彩色视频,网友纷纷围观点赞。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那天,天安门城楼下,有一群「”知识分子”格外激动,十几天后,毛主席在中南海接见了他们,其中最年轻的一位名叫郑士德,那
原题:2次立特等功,5次授战斗英雄,开国大典毛主席邀请他一起登上天安门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举行开国大典,毛主席和开国勋们一起登上上天安门城楼上,毛主席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但是有位
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庄严肃穆的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今天成立了。这是上百年的屈辱后,中国人民对世界的怒喊。在此次开国大典上,出席典礼的除了新中国政府人员,还有其他党内外各界人士。其中
大型油画《开国大典》的作者是董希文。画里有两个美髯公,一为张澜一为司徒美堂,张澜穿深色长袍,带眼镜,另一位就是司徒美堂。1949年10月1日举办开国大典的天安门城楼上,有一位银须飘动、精神矍铄的八旬老
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上,新当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地宣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这一公告被后来的史学界称为《开国公告》。 《开国公告》
我国老一代著名新闻工作者李普位于北京宣武门的家里,客厅墙壁上挂着他在天安门城楼上报道开国大典时的黑白照片。照片上的李普身着无领中山装,头戴一顶帽子,在他周围站着一批开国元勋。作为老一代革命者和著名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