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景帝的是非功过
Posted 王朝
篇首语:无私是稀有的道德,因为从它身上是无利可图的。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明景帝的是非功过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明景帝的是非功过
明景帝朱祁钰受命于危难之时,是在瓦刺入侵,其兄英宗蒙尘塞外,大明王朝面临生死存亡之际,被太后、于谦扶上皇帝宝座的。因此,他的即位有其特殊性。年轻的景帝不同于英宗。即位后一改过去胆小怕事的性格,大明王朝的复兴在他的统治时期落下了深深的烙印。他在位时间虽只有短短八年,却将大明王朝推向了繁荣。作为一个帝王,他有才魄、有胆识、知人善任,改革图强,不失为一代明君。
景帝即位时的大明王朝已风雨飘摇,在这样的情形下,他临然不乱,果断地任用于谦、石亨等人与瓦刺展开了一场又一场生死决战。他的智慧与雄心这时显露无遗,最终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皇位得到巩固,个人声望与日俱增。
景帝效法历代明君,不顾朝中阴力,极有力地支持于谦推行一系列政治、军事上的重要改革。正是由于他的坚定意志和于谦的呕心沥血,使得大明王朝的气象为之一新,天下大治,四海承平。
景帝与于谦协力治国的亲密君臣关系也是历史上不多见的,成为历史美谈。这也是景帝难能可贵之处。
然而,作为一个帝王,景帝又有诸多局限性。他心胸狭窄,对英宗诸多刁难凌辱,将他囚禁于南宫。他目光短浅,草率地废立太子酿成祸根。他过于自负,以他的聪明,对石亨等人的异心不可能没有丝毫察觉,而他自以为能驾驭他们,没有及时除去这些朝廷隐患,是他将这些人推向了英宗一边。在抗击瓦刺时立下赫赫战功的石亨,此时已成为大明王朝最大的隐患。由于景帝对他的猜忌,君臣之间已产生裂痕。而徐有贞因主张南迁一事使景帝一直耿耿于怀,得不到景帝的重用的徐有贞便心有怨言。于是他们便开始串通一气,阴谋推翻景帝,让英宗复位。景帝于是祸及自身,也连累了对他忠心耿耿的于谦。
关于朱祁钰的死因,历来人们也存在着不同的说法。一种观点认为,朱祁钰是因病而死。在《英宗实录》里就记载了有关朱祁钰身体疾病的很多事实,并认为朱祁钰最终是因为病情恶化而不治身亡的。另一种观点认为,朱祁钰是被朱祁镇害死的。明朝陆N《病逸漫记》中有这样的记述:“景泰帝之崩,为宦官蒋安以帛勒死”。这种观点应当说比较可信。历史上,清乾隆皇帝曾为景泰陵立碑题词,也认为朱祁钰是被人害死的。
朱祁镇复辟后,积恨难平,在复辟诏书中严厉指斥朱祁钰,“岂期监国之人,遽攘当宁之位”。不久,又假借皇太后制谕,宣布他的罪状:贪天位,用邪谋,废黜皇储,私立己子,变乱彝典,纵肆淫酗,不孝、不弟、不仁、不义,秽德彰闻,等等,可以说把自己七年来被幽禁在南宫的愤懑尽情地发泄了出来。即使这样,朱祁镇似乎感到还不够解气,在朱祁钰死后,又宣布废其帝号,赐谥号为“戾”,称“J戾王”,意思是朱祁钰终生为恶,死不改悔。
当然,这仅仅是朱祁镇自己的观点。朱祁镇死后,他的儿子、曾经被朱祁钰废过太子的明宪宗朱见深,倒是不记皇叔当年之过,承认了朱祁钰对于明皇室的扶危功绩,恢复其帝号,改谥号为“恭仁康定景皇帝”,对其陵墓也给予了帝王的礼遇。到了南明政权时代,弘光帝朱由崧大概是在风雨漂泊之中,与景泰帝朱祁钰找到了共同语言,所以赐庙号为代宗,而这时历史已经过去了187年。也许“代宗”的庙号,表明他不过是代替他人当皇帝。
史家曾评论朱祁钰说,“视天位也过于重,而视天亲也过于轻”。景帝虽然在当时没有受到礼遇,但在后世却找到了知音。明史专家吴晗称赞景帝是一位难得的好皇帝,并且曾与郑振铎一起在西山找到了景帝墓,加以修葺,辟成公园供人纪念。
无论如何,朱祁钰一生既曾力挽狂澜,救大明王朝于危难之中,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重用正统朝被迫害的忠直大臣,并对明朝战后的恢复做出了贡献,也曾因心胸狭窄而没能最终坐稳皇位,含恨而薨,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景泰帝是大明继建文帝之后又一个悲情帝王。
明景帝是有疾而终还是被害身亡?
明景帝朱祁钰是明宣宗朱瞻基次子,与朱祁镇是同父异母兄弟。正统元年(1436年),长子朱祁镇即皇帝位,是为英宗。英宗封朱祁钰为J王。正统十四年(1449年)七月,也先发动瓦刺军侵明,宦官王振挟英宗亲征。结果发生“土木之变”,英宗成为也先的阶下囚,国不可一日无主。留在北京的众臣请J王朱祁钰监国,未久即皇帝位,是为代宗,年号景泰。代宗即位后,对政治、经济、军事等着手进行改革,励精图治,景泰朝出现一片兴旺景象。景泰元年(1450年),英宗还京师,尊为太上皇,居于南宫。
代宗虑英宗与外人通谋议,对南宫限制很严,实际上将英宗软禁起来。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初,代宗生病。十六日夜间,将军石亨、宦官曹吉祥发动了蓄谋已久的政变。他们在南宫迎出英宗后,即簇拥英宗往东华门。东华门卫士拒不开门,英宗大声呼曰:“吾太上皇也。”卫士确认是英宗,遂打开大门。行至奉天门,英宗再次上前叱退守卫。政变人马几乎未受阻挠,进入皇宫。第二天早朝,英宗重新登上皇帝宝座。这一次政变,史称“南宫复辟”或“夺门之变”。
英宗重新上台后,改元天顺。他对失去帝位、软禁南宫8年的生活耿耿于怀,积恨难消,屡次下诏指斥代宗“不孝、不悌、不仁、不义,秽德彰闻,神人共愤”。宣布废为J王。
代宗在病中虽遭此巨变,身体却渐渐康复。不料二月十七日(一作十九日)癸丑,代宗竟死于宫中。代宗是有疾而终还是被害身亡?史书记载下一,给后人留下了一个历史之谜。
从《英宗实录》看,代宗之疾,日渐沉重,终于不治身亡。景泰七年(1456年)十二月癸亥,代宗因疾不起,遂罢朝贺。石亨至病榻前探视时,见帝病沉重,即退出与太监曹吉祥谋变,以邀不世之功,从景泰七年十二月癸亥起至代宗去世,《英宗实录》有近20处记载代宗疾病状况。
对代宗之死,明代人多有忌讳。李贤《天顺日录》、杨u《复辟录》、尹守衡《明史窃》仅记代宗“薨”,而不言何以“薨”。参看《英宗实录》,人们只能得出有疾而终的结论。
陈建《皇明从信录》、《皇明资治通纪》及薛应旗《宪章录》亦不记代宗死因,但记载了唐妃等殉葬事。
代宗死后,追谥为“戾王”,其生前所营造之昌平寿宫,令拆毁,转葬于金山(一说西山),与|殇诸公主坟相属。英宗并赐红帛若干,令代宗妃嫔唐氏等殉葬。诸妃中仅一汪妃因曾被代宗所废而幸存。
民国时期,孟森在北京大学讲授明清史,说“J王薨”并唐妃殉葬事,不述J王死因。
从史书看,只有陆N《病逸漫记》对代宗的死因作如是记:“景泰帝之崩,为宦官蒋安以帛勒死。”
代宗即位后,废英宗原立之皇太子朱见深,而将自己的儿子朱见济立为皇太子,但朱见济在景泰四年死去。代宗卧病之时,群臣请建太子,代宗不允,说:“偶有寒疾,十七日当早朝,”然十六日“南宫复辟”,十七日早朝的竟是英宗!英宗能有复辟之日、乃代宗贻患而成。英宗以其自身的教训,决定反其道而行之。二月十七日,代宗病已向愈,英宗为防止再次发生“复辟”、“夺门”事件,命太监蒋安用帛将代宗活活勒死。为斩草除根,又赐红帛令唐妃等殉葬。明成化十一年(1475年),明宪宗朱见深复代宗帝号,谥景帝。cctop.
乾隆十四年(1769年),清高宗弘历为景泰陵立碑题辞,题辞中说代宗“子亦随死,终于杀,礼西山,实所自取耳。”认为代宗系遇害身亡。
青蛙小牛鸭子鹦鹉狐狸灰狼考研逃犯古代玄武门
功过是非争议300年
导读:施琅—一位三百多年来争议不断的人物,再次引起社会舆论关注。有人认为,施琅成功荡除台湾割据政权,将其纳入中华行政版图,是一位了不起的爱国英雄;也有人认为,施琅两次投降清政权,甘愿为外族统治者卖命,是民族败类。孰是孰非,莫衷一是。我们不妨拂去历史的尘埃,一起走入施琅的坎坷人生……
两度降清,与郑氏家族始恩终仇
施琅1621年出生在福建晋江衙口一个较为殷实的农民家庭。他自幼力气惊人、见识出众,家人对他寄予厚望,本想让他谋取功名,光宗耀祖。无奈他好武不好文,对仕途兴趣不大。后来随着家道日渐败落,施琅弃文从武,拜师苦练武艺,精习兵法。当时,正逢明末清初,遍地狼烟。施琅有个叔叔叫施福,是明朝总兵郑芝龙的亲信。施琅在17岁那年,离开家乡投奔叔叔加入郑芝龙的队伍。因战功突出,施琅很快就晋升为游击将军。1646年11月,时任南明太师平国公的郑芝龙眼见大势已去,于是秘密派人联络降清。清平南大将军博洛许诺郑芝龙投降后让他任闽粤总督。郑芝龙不顾儿子郑成功的苦劝和阻拦,率领包括琅在内的部众赶赴福州降清。然而,投降后的郑芝龙才发现自己上了当,非但没有当上闽粤总督,反而被博洛挟持进京软禁起来。随郑芝龙来降的官兵被强行分配到清军军营,施琅也被编入攻打南明政权的清军中。1648年,施琅获悉郑成功起兵抗清,于是率领弟弟施显和一些部将投奔到郑成功麾下。
比施琅小三岁的郑成功当时起兵不久,力量弱小,因此非常器重施琅的军事才华,任命他为左先锋,视其为自己的左膀右臂,每遇大事都要和他商量。施琅也一心一意为郑成功效劳,还率军队攻下漳浦、揭阳等地,提高了郑成功的威望和势力。然而,时间一长,有些恃才傲物的施琅与年轻气盛的郑成功之间不断发生摩擦,二人的关系渐渐恶化。
1652年4月,曾德事件终于导致施琅和郑成功二人分道扬镳。曾德是施琅手下一名标兵,一次违背军法犯了死罪,因害怕受到施琅惩处,便投奔郑成功寻求庇护,郑成功把他提拔为自己的亲随。施琅听到消息后大为愤慨,派人把曾德捉回斩首。郑成功勃然大怒,下令逮捕施琅及其父亲施大宣和弟弟施显。后来,施琅用计逃脱,郑成功盛怒之下处死了施琅的父亲和弟弟。施琅遂对郑成功恨入骨髓,决心投靠清朝,誓报郑成功杀父诛弟之仇。听说施琅主动来降,清军闽浙总督李率泰喜出望外,立即报奏朝廷,清廷很快批复,任命施琅为清军同安副将,不久又把他提升为同安总兵。施琅的旧部得知他降清后,不少也追随而来。就这样,施琅由郑成功的亲密战友变成强大的敌手。
三次攻台失利,内大臣郁闷13年
1662年,郑成功利用浓雾作掩护,率兵收复了被荷兰侵略者侵占的台湾。在台岛,郑成功奉明朝为正统,梦想有朝一日实现反清复明大业。可惜的是,这位民族英雄不久英年早逝,郑氏集团发生分裂,为争车郑成功的延平郡王王位而大动干戈。在台湾的郑军将领拥护郑成功的弟弟郑袭继位,在厦门的将领推举郑成功的长子郑经继位,双方各不相让。最后,郑经平息矛盾,掌握大权。但他公然背叛其父,竟然宣称台湾远在海外,不属中国的版图,意图割据一方,与清廷隔海对峙。郑经的倒行逆施引起了世人的极大愤慨。当时已经升任福建水师提督的施琅,建议乘机攻取金门和厦门。清廷采纳了施琅的建议,让他同靖南王耿继茂、总督李率泰合谋剿贼。一战下来,清军成功收复了金门和厦门,郑经逃往东山岛。1664年3月,施琅又率军攻占东山岛,使郑军在福建沿海经营达20 多年的据点全部丧失。紧接着,施琅又提出进军台湾的主张,建议乘郑经军心不稳,发兵进攻澎湖,然后直捣台湾,谋求实现四海归一。踌躇满志的少年康熙欣然接受了施琅的建议,并任命他为靖海将军,负责统领水师,寻机对台用兵。
1664年11月,施琅选择冬天偏北风的季节,率领清军水师首次出征台湾。不料进军途中,在台湾海峡的清水洋突然遭遇台风,风云翻滚,恶浪滔天。任凭施琅航海经验丰富,依当时的船舶制造水平,根本无法抵御那样的狂风巨浪,只好下令返航。从1665年3月到次年4月,施琅又发动了两次攻台行动,但都因遭遇台风而搁浅。接连三次出兵都无功而返,引起了朝中许多满族官员对施琅的非议,有人甚至怀疑他对台用兵不是真心。之后几年间,清廷内部反对武力征台的呼声占了上风。年幼的康熙虽非常支持施琅的主张,但无奈自己尚未掌权,只好听从鳌拜等主抚派的意见。1668年,康熙下令撤销福建水师,焚毁了全部战船,朝廷不再商议武力征台之事,还把施琅调进京城改任内大臣。内大臣只是一个闲职,一心武力平定台湾的施琅因而感到十分苦闷。不过,他并没有气馁,而是继续关注福建沿海动向,认真总结失败教训,慢慢等待东山再起的时机。谁知道,这一等就是整整13年。
东山再起,恩威并施收复台湾
1681年,主政台湾的郑经去世,郑氏子孙为了争夺王位,再次发生严重内讧。而此时清廷已经平息了三藩叛乱,康熙皇帝也稳固了自己的宝座,于是下定决心以武力统一台湾。这时已年届花甲的施琅终于等来了梦寐以求的机会。在福建总督姚启圣和施琅的同乡、大学士李光地的极力举荐下,康熙力排众议,重新任命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并加太子少保衔,让他立刻返回福建,准备出兵。临行前,康熙专门赐宴施琅。席间他语重心长地说:在用武力平定台湾问题上,只有朕赞同你的方案,希望你能尽心而为,不要辜负了朕的希望!感激不尽的施琅豪情万丈地表示:老臣今年虽然已经六十有二,但血气尚未衰竭,还可以报效皇帝和朝廷。如果我此行再次失利,我甘愿领罪。施琅一到厦门,便夜以继日地进行出征前的准备,几乎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他一面操练水师、制造军械、选配将领,一面搜集郑军情报、策反郑军将领、制定攻台方案。经过半年努力,终于万事俱备,只等出兵。
相关参考
导读:施琅—一位三百多年来争议不断的人物,再次引起社会舆论关注。有人认为,施琅成功荡除台湾割据政权,将其纳入中华行政版图,是一位了不起的爱国英雄;也有人认为,施琅两次投降清政权,甘愿为外族统治者卖命,
武则天剧照 武则天为什么选择出家?女皇武则天出家的真实原因是什么?历史上武则天的功过是非该如何评说?下面为你解答。 武则天出家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曾经有很多的皇帝都因为各种原因出过家,比
秦始皇的功过是非,永远是一个说不尽争不完的话题。两千年前,他创建了一套中央集权制度,不知什么原因,竟触怒了今天的一些学者,又再次被指责为暴君,并扣以新制的大帽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始作俑者。当然,
秦始皇的功过是非,永远是一个说不尽争不完的话题。两千年前,他创建了一套“中央集权制度”,不知什么原因,竟触怒了今天的一些学者,又再次被指责为“暴君”,并扣以新制的大帽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始作俑者
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中国汗青上最后一个由汉族竖立的大一统王朝,共传十六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明代是中华继汉唐之后的又一黄金时期。无汉之外戚、唐之藩镇、宋之岁币,皇帝守国门,君王死社稷。1、
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中国汗青上最后一个由汉族竖立的大一统王朝,共传十六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明代是中华继汉唐之后的又一黄金时期。无汉之外戚、唐之藩镇、宋之岁币,皇帝守国门,君王死社稷。1、
对历史人物的解读和评论是一件冒险的事,我们极易囿于时代的偏见或误判,或谬托知己。比起孙中山、黄兴等开国之父,黎元洪被矮化、丑化了。如果我们能够客观地考察他的一生,其实可以看到:他虽缺少崇高和壮美的风采
明朝自朱元璋建国到清兵入关,将近三百年的时间,历经十六位帝王,是非功过我们不予评判,但是每一个都独具特色,让人印象深刻。其中明熹宗朱由检校更是一个让人无法忽视的存在。短短二十多年的人生历程中,就有诸多
再论秦始皇的功过是非:有三大功劳两大错误 秦始皇的功过是非,永远是一个说不尽争不完的话题。两千年前,他创建了一套“中央集权制度”,不知什么原因,竟触怒了今天的一些
没错,汉景帝就算杀了建议削藩的晁错,吴王刘濞等七国的叛乱,也不会停下脚步。这一点,汉景帝在杀晁错之前,他就已经知道是这个结果了,可他依然还是杀了晁错,而且用「”腰斩”这样一种残酷的刑法来杀晁错。那么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