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问讲官

Posted 君子

篇首语:如果惧怕前面跌宕的山岩,生命就永远只能是死水一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明成祖问讲官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明成祖问讲官

2、明朝 沈一贯生平简介?沈一贯历史评价?

明成祖问讲官

  《明成祖问讲官》作者:〔明〕余继登
  这篇文章写出了君子和小人的区别,“小人逞才而无耻,君子守道而无欲。”守道而无欲则才不显也,呈才而无耻则示其能也,设天下无大碍,则以不显才之君子对示其能之小人,则似君子也作无能之辈矣,岂不悲哉!幸有道之君查之可也!
  原文:
  仁宗为太子,曾侍侧,成祖顾问讲官:“今日说何书?”对曰:“《论语》君子小人和同章。”问:“何以君子难进易退,小人易进难退?”对曰:“小人逞才而无耻,君子守道而无欲。”问:“何以小人之势常胜?”对曰:“此系上之人好恶,如明主在上,必君子胜矣。”又问:“明主在上,都不用小人乎?”曰:“小人果有才不可弃者,须常警饬之,不使有过也。”
  翻译:
  仁宗是太子的时候,曾经在成祖旁边侍奉,(一次)成祖回头问讲官说:“今天要讲解什么文章?”讲官回答说:“讲解《论语》里面的小人和同章。”明成祖问:“为什么君子做官困难而又容易被(罢免?或者退职?) ,小人则容易做官又不容易被(罢免?)呢?”讲官回答说:“(是因为)小人喜欢显示自己的才能又无耻,君子恪守道义又没有什么欲望。”明成祖又问:“为什么小人却往往得势呢?”讲官回答说:“这要看上面的人的好恶,如果执政的是个明君,那么必定是君子胜过小人了。”明成祖又问:“明君都不用小人吗?”讲官回答说:“小人如果真的有才不能舍弃的,必须常常去警告提醒他,不让他有过错就可以。”
考研逃犯古代玄武门秦王春秋司马相如卓文君韩信经典

明朝 沈一贯生平简介?沈一贯历史评价?

沈一贯,字肩吾,号龙江。鄞(今浙江鄞县)人。生于明世宗嘉靖十年(1531),卒于明神宗万历四十三年(1615)。隆庆二年(1568)中进士。选庶吉士,授检讨,充日讲官。有一次,他进入穆宗居丧之处给穆宗开讲,拱手说道:“托孤寄命,必定是忠贞不二之臣,只有这样才能使百官各司其职,听命于宰相。假若不是这样的人,那还不如回家侍奉双亲做个孝子呢!”当时张居正为内阁大学士,以为沈一贯这话是针对他而言的,十分生气。直到张居正死后,沈一贯才迁为左中允。历官吏部左侍郎兼侍读学士,加太子宾客。

万历二十二年(1594),起用为南京吏部尚书。同年五月,因内阁首辅王锡爵将谢政,神宗令推阁臣,吏部推举了旧辅王家屏及沈一贯等7人。当时神宗正恨王家屏,因此斥责了吏部尚书陈有年一顿,致使陈有年引疾而去,而沈一贯有声望,阁臣又极力举荐他,神宗乃下令让他以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参预机务。与沈一贯并命的,还有一位陈于陛。

沈一贯入阁不久,王锡爵就致仕而去,内阁中有赵志皋、张位、陈于陛及沈一贯四位阁臣,赵志皋为首辅。陈于陛位居第三,但每遇事则好行己意,而沈一贯却做事十分谨慎。万历二十四年(1596)十二月,陈于陛卒于官,二十六年(1598)六月,张位被勒令闲住,十月,赵志皋养病,沈一贯遂独当国。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二十九年(1601)九月沈鲤、朱赓入阁为止。

争国本是万历朝政治上的一件大事。神宗不喜欢乘一时之兴私幸之的王恭妃,因而也就不喜欢王恭妃为他生下的第一个儿子朱常洛。神宗宠幸的是郑贵妃,万历十四年(1586)正月,郑贵妃为神宗产下一子,名朱常洵,排行第三。神宗企图在皇位的继承权上废长立幼,立朱常洵为太子。这一不符合封建道统的设想马上遭到了群臣的极力反对,神宗也感到了群臣对自己的巨大压力,但他在立太子一事上却一拖再拖,立国本之争,从万历十四年(1586)开始,直到沈一贯入阁时仍没有定下来。

到万历二十八年(1600),皇长子朱常洛已经18岁了,朝廷请求册立太子及举行冠礼、婚礼三礼的呼声越来越高。神宗下令户部进献白银2400百万两,作为册立、冠、婚三礼的费用。沈一贯知道,神宗提出一个如此庞大的数字分明是在故意出难题。他一连两次上疏争辩,但神宗都置之不理。

朝臣的压力实在太大,这使得神宗终于于是年三月松口。他传谕内阁:“自去年以来,群臣多次奏请举行册立冠婚典礼。但皇长子现在所居之宫实在过于狭小,现将对慈庆宫进行一番葺饰,以好让皇长子移宫。待到该工程完竣,三礼大典就可挨次举行。而分封诸王之事,也都按前旨执行。”沈一贯听后十分高兴,当即拟旨:“册立冠婚依次举行,其皇三子、皇五子、皇六子、皇七子一并加冠分封。”命礼部具仪上报。

其实神宗的这次许诺,并非出于其本心。而这年十月发生的王德完上疏一事,又为神宗拖延三礼时期找到了借口。黄辉是皇长子的讲官,他从宫中探得密闻云:神宗宠郑贵妃而薄皇后及王恭妃,等皇后一死,郑贵妃即正中宫位,而其子朱常洵就令被立为太子。工科给事中王德完听说此事后,马上上了一道奏疏。这份奏疏惹得神宗十分愤怒。他马上传谕内阁:“册立冠婚之礼,本想举行,但因大小臣工沽名邀恩,屡屡滋扰,所以推迟举行。”一会儿,神宗又令太监成教到内阁口传圣谕:“大小臣工以王德完为重还是为皇长子为重?如果以皇长子为重,那就不可再来滋扰;如以王德完为重,那就请送上奏本来,那样只能再推迟日期。”沈一贯听了这话,已是无话可说。朝廷大臣们也只好缄默不语。

万历二十九年(1601)二月,皇长子移居慈庆宫,但册立冠婚之事仍不见动静。一直到了八月,沈一贯再也忍无可忍,于是就给神宗上了一份奏疏。他在奏疏中写道:“皇长子以其聪慧之性,已近强壮之年,血气既已充足,天机日益增强不是皇上至慈,又有谁能体谅他而知其衷曲呢!皇上及时结婚,所以早得贵子。皇上侍奉圣母极孝,朝夕起居,照应周到。但推念圣母真心,不如早遂了圣母含饴弄孙之愿为妙。”这份奏疏可谓抓住了神宗的心理。神宗早年丧父,其母李太后集慈母严父于一身,所以神宗对其母也是百依百顺。而其母也早就提出了要含饴弄孙的愿望。这份奏疏,终于使神宗心动。九月十八日深夜,神宗传谕内阁:“朕昨日拜见圣母,面奏举行三礼之事,圣母心中甚是高兴。卿等马上传谕礼部,查考旧典,择吉日具仪举行。”

不久,神宗并将册立典礼选定十月十五日举行。可是,不知何故,到了十一日,神宗又以各项经费不足为借口,想再拖延时日。沈一贯一改往日的老成持重与对皇上的依顺,冒险封还诏书,并在诏书上附上一份密揭:“臣入阁以来,无事不顺从陛下旨意,唯独册立太子一事为天地鬼神所鉴临,事关天下万世之公论。帝王一言,传于万古,若轻易改动,这不是将圣明的君主陷于错过吗?臣万死不敢。”神宗见此,也无可奈何,只好决定仍按前诏执行。

十月十五日,皇长子朱常洛册封太子典礼如期举行。三子常洵、五子常浩、六子常润、七子常瀛亦同时分别被封为福王、瑞王、惠王、桂王。自从万历十四年直到二十九年,一直拖了15年的时间,国本终于确立下来。国本已立,当时的舆论,对沈一贯颇多称颂。我们当然不能忽略沈一贯立下的功劳,但争立国本经历了一段漫长的时间,在沈一贯之前,已有许许多多的朝廷大臣据理力争。而神宗本人也迫于朝臣的压力,不得不做出某些让步。万历二十二年(1592)神宗让朱常洛出阁讲学,实际上是向册立太子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也就是说,在沈一贯之前,朝廷大臣已做了大量的工作。册立太子在沈一贯的请求下最终成为现实,那也只能说是沈一贯因人之业易于成功罢了。

沈一贯入阁之时,朝政已糟糕透顶。由于神宗的长期怠政,官吏的任免处于半停滞状态。在职的官吏不能正常升迁罢黜,空缺的官职又得不到及时补充,于是便出现了人滞于官、官曹空虚的现象,神宗尤其不喜欢言官,所以那些正直的言官,有的遭到罢黜,有的甚至被逮入狱。而神宗又是一个十分贪婪的主子,为了聚敛财富供其挥霍,也派宫中太监到全国各地征收矿税。这些被派往各地的太监,被称为矿监,他们无恶不作,横征暴敛,殴打民众,滥杀无辜,给百姓带来了无穷的灾难。而因百姓不满矿监的压榨而发起的民变,也层出不穷。对于以上事实对朝政的危害,朝臣们的认识是清醒的,纷纷上疏,要求神宗革除其弊,但怠于朝政的神宗均不予理会,人们不能不把希望寄托在阁臣身上。

对于矿税之害,沈一贯的认识同样是清醒的。万历二十七年(1599)正月,神宗派出太监高寀榷税京口。二月,又令太监刘成榷税浙江、李凤榷税广州。不久,又派出太监杨荣、陈奉、陈增、孙隆、鲁坤、孙朝、邱乘云、梁永、潘相到分赴云南、荆州、山东、苏州、杭州、河南、山西、四川、陕西、江西等地,征收矿税及其他特产税。一时间矿监满天飞,搞得民不聊生。

对这一现状,沈一贯深为忧虑。他在一份奏疏中指出:“太监到各地开设征税衙门,这是一个新创设,并没有旧制可循。衙门内由太监一人,而其随从可达百人,派遣到各地的税监不下十人,这十人各须一百人作为随从,那么就有上千人了。假若说每人又有十口之家,那么就有上万人了。假若说这一万人每天须供给他们一千两金子,那么一年下来就是四十万余两。而他们所征来的税,仅仅数万两。如此一来,就哪里是在征税,简直是在征集百姓的怨恨罢了!现在分遣矿监到二十多个地方征税,每年需花费八百万两黄金。这恐怕是陛下偶尔没有想到的,乞求陛下尽撤矿监。”应该说,沈一贯对消除矿监危害也做了一些努力,他对矿监的危害分析得也很透彻,可以说是一针见血。但这份奏疏到了神宗手里,神宗却不予处置。不但如此,在此后不久的时间里,神宗又下令将各省其他税种的征收权,也给了遣往各地的矿监们。

神宗怠政的另一个表现是不愿以任何方式接见大臣。沈一贯入阁辅政后,只见过神宗一面。这听起来令人难以置信,但它却是事实。沈一贯也盼望着皇帝能召见自己一次,他有许多事情需要禀告。万历二十八年(1600)十二月,杨应龙叛乱被平复,神宗在午门楼受俘。沈一贯请求神宗赐面对,他好借机奏事,但神宗不允。上下否隔竟到了如此严重的地步。

但事隔两年之后,沈一贯终于得到了一次召见而且是单独召见的机会。万历三十年(1602)二月,皇太子朱常洛的大婚礼刚刚结束,神宗就病倒了。他觉得自己好似病得不轻,于是急召群臣至仁德门。召见完大臣之后,神宗将沈一贯一人召入启祥后殿西暖阁。皇后、皇妃都因染恙在身,不能在神宗身边侍候。沈一贯惴惴不安地进入暖阁后,发现慈圣皇太后南面而立,神宗身着冠服南面席地而坐,皇太子及诸王围了神宗跪着,见此情景,沈一贯觉着全身似乎被一团凉气笼罩了。

沈一贯叩头问安。神宗态度极和善。说道:“沈先生请过来吧,朕病得很厉害。享国已久,没什么遗憾的。今日将佳儿佳妇都托付给先生,望先生辅佐他做个好皇帝。遇事还请先生谏正,让他勤于朝政。矿税一事,朕因三殿未建成,权且征取。今日可将它与江南织造、江西陶器之税收统统停止征收,所派出的矿税监,也令他们还京。镇抚司以及刑部关押已久的罪人,也都释放还职,因上疏而得罪的言官,均官复原职。朕见先生这一面之后,就要舍先生而去了!”神宗说这最后一句话时,语气极其苍凉,说完之后,便有气无力地躺在了御榻之上。这无异于临终托孤。沈一贯对此在思想一点准备都没有,听了神宗的话后,大惊失色,语无伦次地说道:“万岁!万岁!圣上万寿无疆……为何如此多虑。臣望陛下宽心静养,自然一切平安。”说着说着,竟失声痛哭起来,在场的皇太后及皇太子、诸王们受了沈一贯的感染,也随着哭泣起来,暖阁内顿时充满一种悲切气氛。

神宗召见沈一贯,大有一种临终告别的意味,但沈一贯以经验观之,神宗的圣体似乎还不成什么问题。他没有忘记自己的职责,马上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向神宗启奏大事。他说道:“六部尚书中,有三人自己请求罢职,望陛下圣裁去留。”神宗似乎已经很累,平缓地对沈一贯说道:“兵部尚书田禾,户部尚书陈蕖,均令供职。工部尚书杨一魁治黄河不利,冲了祖陵,将其削职为民。”

沈一贯慌忙叩首谢恩而退。当天晚上,他不敢回家,便同九卿一起在朝房值班。半夜时分,一名内侍来到朝房,送来了皇上的谕旨。那谕旨上所言,竟如神宗召见沈一贯时所言相同。大臣们谏争了多少次的事情,竟在一夜间准了,朝房内值班的大臣们心中十分高兴。

没想到第二天神宗的病竟奇迹般地好了起来,他对自己昨夜所作的决定后悔万分。沈一贯正在阁中办公,便有一名太监冲进内阁,传皇上口谕:“矿税不可罢,释放罪人、录用直臣两事惟卿所裁。”并声称要追回前谕。至高无上的皇上竟也出尔反尔,这真使沈一贯大惑不解。他把太监遣回,并上疏说明了拒交的理由:“昨日恭奉圣谕,当夜臣与各衙门都在朝房值班,圣谕一发下来,在朝房内的大臣们便全知道了,并马上发到各地,顷刻之间已经发到全国各地了。现在想一一追回,实在是太难了。而命令已命下达了,再收回去也是不应该的。”当时,司礼监太监田义(《明通鉴》作王义),正好在皇上身边,也据理力争。他说:“皇上的命令,怎么可以出尔反尔呢?”神宗这时内心十分急躁,见田义多嘴,并将一腔怒火向着他发泄,真恨不得一刀宰了他。

神宗决不死心,又派出20名太监来到内阁。这20名太监个个凶神恶煞似的,沈一贯心里怯了,慌忙将前谕交出。田义不为神宗之淫威所慑,仍在同神宗争吵。这时,太监们捧着前谕回来了。田义见此,顿时如同泄了气的皮球。后来的一天,田义在路上遇见了沈一贯。一见到沈一贯,他便气不打一处来,他气急败坏地将一口唾沫吐到沈一贯脸上,说道:“相公再稍微坚持一下,矿税就撤了,你怕什么呢!”

第三天,神宗又给内阁下了一道谕旨,谕旨中写道:“朕前天有些头晕,召卿面谕之事,特别是矿税一项,因为两宫三殿尚未完工,而国库空虚,难以支付,权且征用。现在国家入不敷出,矿税难以停止,还是照旧执行。”沈一贯还想上疏请求,但神宗不再理会。朝臣大臣们也一再谏诤,但神宗仍然我行我素,矿税之害,遂终神宗世。沈一贯在关键时刻发生了动摇,丧失了最好的时机。从此以后,沈一贯在朝臣中的威望就越来越低了。

万历二十九年(1601)九月,内阁首辅赵志皋病逝,沈一贯成为首辅。这时,内阁中只有沈一贯一人,亟需增设阁臣。神宗对大臣们之间存在的党争已有所察觉,所以这次新增阁臣,他恐怕大臣之间结党营私,便决定起用林间居士及久被黜废者。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在家闲居了十几年的沈鲤以及朱赓同时被命以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参预机务。朱赓与沈鲤接旨后,分别于第二年的四月和七月到职。

神宗本人也料想不到,新增阁臣的入阁竟是事与愿违。首辅沈一贯,虽然在争立国本等问题上,与朝臣们站在了一边,但是那是形势所迫,从本质上讲,他这个人是对皇帝大率依违其间的,他对时弊虽小有救正,但基本上是个无所作为的人,朝臣们对他有许多不满。新入阁的沈鲤,原来曾做过神宗的讲官,神宗十分敬重他,他自己也因此十分自得。他入阁办事,又不是受了沈一贯的提拔,所以也用不着对他感恩戴德。而沈鲤为人又是十分耿直,遇事又秉公处理,为此在朝臣之中威望很高。沈鲤入阁后,沈一贯对他十分妒嫉,两人渐渐产生了矛盾。一些正直派的官吏,像礼部尚书郭正域、左都御史温纯等,站到了沈鲤一边。而沈一贯也另外拉拢了许多官吏作为自己的心腹。他们在沈一贯的主使之下,千方百计地对沈鲤等正直派官吏进行打击排挤。

楚恭王朱由㷿是朱元璋六子朱桢(封为楚昭王)之后,因病于隆庆五年(1571)年死去。其夫人胡氏,在楚恭王死后产下孪生遗腹子朱华奎、朱华壁。万历八年(1580)年,华奎嗣楚王位,华壁被封为宣化王。万历三十一年(1603),楚府中宗人朱华趆约楚府中29人上疏告状,声称华奎非楚宗,而是一异姓子,不应立为楚王。

华奎十分害怕,连忙用重金贿赂沈—贯。沈一贯受了华奎的贿赂后,乃嘱咐他的心腹通政使沈子术压扣了华趆等人的上疏。可是过了不长一段时间,华奎弹劾华趆及其宗人的奏疏传到了神宗手上,直到这时,关于楚宗的争论才反映到神宗那里,神宗便令院部大臣讨论此事。当时郭正域正以侍郎署礼部事,便主张此事应令抚、按公审。沈一贯心中有鬼,便以亲王不当公审为由,提出只要体访一下就可以了。

可神宗却采纳了郭正域的意见。这可吓坏了华奎,他马上捧了一百两黄金为郭正域祝寿,并许诺如郭正域不追查此案,事后将以馈送给沈一贯者馈送给郭正域,但遭到了郭正域的严辞拒绝。

沈一贯对郭正域心向沈鲤早就心怀不满,便想借此机会打击排挤他。关于楚宗案的公审结果很快送到了京城,均说查无实证。神宗再让大臣们讨论。当时参加讨论的共有37人,几乎是各执一辞。郭正域本想将各人的意见一一抄录,但左侍郎李廷机以太繁琐为由主张摘其要者进上。这可让沈一贯抓到了把柄,他马上支使其心腹给事中杨应文、御史康丕扬弹劾礼部遮掩事实,没有实录。

郭正域知道这是冲自己来的,马上上疏为自己辩解,并将沈子木压扣华钱奏疏、沈一贯受华奎重贿之事给抖落了出来。这使得沈一贯感到十分难堪。

沈一贯决计对郭正域进行报复。他马上命令心腹趆梦皋、杨应文等上疏弹劾郭正域,声称郭正域只所以主张令抚、按公审楚宗案,是因为他父亲想当年曾受过楚王的笞打,所以他借机报复。郭正域马上上奏辩解,他说道:“恭王在隆庆时病逝,那时臣父正以举人任知州,是什么原因遭到楚王笞打的呢!”但这份奏疏却被留在宫中没有发下来。

正在双方争论的越来越激烈的时候,神宗决定停止这场争论。他下了一道谕旨,道:“楚王继位都二十年了,怎么到现在才发案?况且是丈夫告发,妻子(指华趆之妻)作证,何足为凭?”于是,华趆因诬告被降为庶人。郭正域连上四疏,请求罢职。而摆脱困境的华奎,也趁机诬告郭正域,并请皇上将郭正域罢职。神宗又令院部大臣讨论。李廷机说道:“郭正域已自请罢职,可以不再苛求。”而给事中张问达也说:“藩王进退朝廷大臣,事不可行。”在这种情况下,郭正域才未被治罪。

万历三十一年(1603)十一月十一日早晨,朝房及勋戚大臣家的门口,均发现了一帙题名为“国本攸关”的妖书。明神宗知情后大怒,急令锦衣卫从速捉拿制造妖书者。沈一贯马上意认到这又是一个打击沈鲤及郭正域的好机会,他嗾使他的心腹,将与沈鲤、郭正域有点关系的人,逮捕入狱。数日之间妖人皦生光、僧人达观、医者沈令誉、仆人毛尚文、荆门人胡化等均先后被逮入狱。

不但如此,沈一贯还指使心腹诬告沈鲤、郭正域。按着沈一贯的授意,钱梦皋首先上疏,他在疏中说道:“妖书的刊行散布,不偏不后,正好是在楚王上疏之时,大概郭正域是沈鲤的门徒,而沈令誉是郭正域的食客,胡化又是他的同乡同年,正是群奸结成死党。乞陛下追根问底,定郭正域首恶之罪,勒令沈鲤停职闲住。”神宗为此所惑,竟下令郭正域还籍等候审察。

沈一贯还控制法司,令其心腹对所押囚犯刑逼供,企图让他们承认沈鲤、郭正域是妖书案的主谋。僧人达观被拷打致死,沈令誉也差点被打死,但他们都没有承认。他们又对胡化用刑,但胡化宁死不从,他大声喊道:“郭正域举进士,二十年来我与他不通音讯,怎么会同作妖书?至于沈鲤,我就更不知道他是谁了!”见从胡化身上没有捞到什么,他们又严刑拷问妖人皦生光。没想到皦生光却大义凛然,冲着沈一贯的心腹钱梦皋、康丕扬斥骂道:“死就死吧!怎么教我迎合沈一贯,诬告郭正域呢!”

见严刑拷问达不到目的,沈一贯又指使其心腹对所捕之人进行利诱。京营巡捕陈汝忠对毛尚文说,如果告发郭正域,就可授与你锦衣卫官。在这种利诱下,毛尚文竟昧着良心一口应承了下来。会审的那一天,司礼监秉笔太监问道:“刊印妖书是在哪一天?”毛尚文根本不知此事,便信口说道:“十一月十六日。”陈矩一听,便知道这是毛尚文胡乱编造的。陈矩又问陈汝忠带来做证的沈令誉家奶妈龚氏十岁的女儿:“你看到妖书的印版有多少?”小女孩不知道妖书只有两三张纸,便随口说道:“满满一大屋子呢!”这使审案的人都忍不住笑出声了。陈矩是个正直之人,他主持了公道,所以才没酿成冤案。

没有达到目的的沈一贯并未善罢甘休。他得知郭正域已由京返乡,马上派兵堵截。在杨村,沈一贯派出的士兵包围了郭正域乘坐的座船。郭正域没有被慑服,大声说道:“大臣有罪,应当死在都市,怎么能死在野外呢?”

郭正域曾做过太子朱常洛的讲官,因在做讲官时对朱常洛非常关心,故深受朱常洛敬重。妖书案发后,朱常洛无时不关注着事态的发展。他曾多次对他身边的人说:“为何要杀掉我的好讲官?”他还传语东厂:“饶了我,便饶郭先生吧。”太子的一番话起了很大的作用,从此之后对郭正域的审讯也就不了了之了。这一案件最后的结局是妖人皦生光被凌迟处死,而郭正域则得以顺利返回原籍。

明朝制度,每隔六年,就要对在京的官吏进行一次考察,此谓之京察。万历三十三年(1605)为乙巳年,按例要进行京察。主持这次京察的是吏部侍郎杨时乔和左都御史温纯等,他们都是正直派官吏,且都同沈一贯发生过冲突。这使得沈一贯对主持京察的人选大为不满,他企图让他的心腹兵部尚书萧大亨主持,但遭到了沈鲤的坚决反对,只好作罢。

京察是从这年正月开始的,杨时乔、温纯把这次京察看作是铲除沈一贯心腹,清除邪恶派势力的一次好机会。在他们所上的关于这次京察结果的奏疏中,沈一贯的心腹如给事中钱梦皋、钟兆斗,御史张似渠、于永清等,均在被察之列。

这一结果使沈一贯非常愤怒,他便伙同他的心腹极力活动,企图进行抵抗。沈一贯给神宗进密言,使皇上将奏疏留在宫中长达半年之久都没有发下。这年二月,钱梦皋又上疏弹劾杨时乔、温纯,诬称他们为郭正域所主使。三月,沈一贯又借口科道乏人,攻击这次京察所列不称职的官员太多,并将京察中被列为浮躁与不及者继续留用,而其心腹钱梦皋、钟兆斗也继续弹劾杨时乔、温纯,诬告他们徇情贪赃。神宗为沈一贯及其心腹所惑,竟准许温纯致仕,杨时乔亦上疏求罢,神宗不予追究。

沈一贯及其心腹们的所作所为,激起了正直派官吏的强烈不满。一些正直派官吏,不为沈一贯的权势所吓倒,纷纷出来与他抗争。就在沈一贯密言神宗扣压京察奏疏之时,就有主事刘元珍、庞时雍等人上疏指出:“大明建国二百年来,从没有京察奏疏不发下的事。”五月,刘元珍又上疏弹劾沈一贯,他在疏中写道:“自从沈一贯秉政以来,亲昵小人,勾结奸邪,假借至高无上的皇权以达到个人的目的,窃取朝廷的恩德以获取自己的威望,欺君罔上,不忠不义,哪里比这还大的?近来发现钱梦皋的奏疏中,往往以朋党强加于人。自古以来,没有一个小人不是以朋党来排挤好人的。这是关系到社稷安危的大事,并非区区小事。”至七月,庞时雍更将沈一贯之罪归结为期罔者十误国者十,将一份重重的奏疏传到了神宗手上。

但神宗为沈一贯所迷惑,不但不听正直派官吏的意见,还将刘元珍、庞时雍革职为民。沈一贯本人对正直派官吏对自己的弹劾不能无动于衷,他知道自己已为公论所不容,便闭门谢病不出。

但这并没有使正直派官吏对他的弹劾停歇下来。因多次攻沈一贯之短而遭到沈一贯忌恨的李三才,万历三十四年(1606)七月,又以沈一贯没有在罢矿税、补缺官、释系囚三事上尽到自己的职责而极力攻击他。神宗非常愤怒,严辞斥责了李三才,并夺其五月俸。可是事过不久,给事中陈嘉训、御史孙居相又交章弹劾沈一贯奸贪。这使得沈一贯坐立不安,因此上疏求去。神宗罢黜了陈嘉训,夺了孙居相的俸禄,同时也允许沈一贯归籍。

但诡计多端的沈一贯在回籍前仍然心事重重。他知道,他走后沈鲤必然成为内阁首辅,到那时,沈鲤再倾轧自己,自己就毫无办法了。想到此,临走之前的沈一贯又在神宗面前,说了沈鲤的一大堆坏话。神宗对沈鲤的过份耿直也有些不满,凑巧的是,沈鲤这时也正好提出罢职的要求。神宗求之不得,便马上准了。于是在这年的七月,内阁两沈并致仕而去,内阁中只留下了朱赓一人。

沈一贯入阁,是由王锡爵、赵志皋推荐的。他辅政13年,独相4年。在这期间,他排挤正直派官吏,好同恶异。在楚宗、妖书、京察三事中,犯有大过,故为正直派官吏所弹劾,即使是回籍之后,对他的弹劾仍没有停止。沈一贯在职期间,累加少傅兼太子太傅、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万历四十三年(1615),沈一贯卒于家中。赠太傅、谥文恭。

相关参考

宋宁宗赵扩有何人生经历?宋宁宗赵扩生平简介

...张10人的名单,对彭龟年说:“朕读的书太少了,打算把讲官增置到10名,每人各专讲一书。”他选定的讲官中,既有原嘉王府的黄裳等人,更有他仰慕

宋宁宗赵扩有何人生经历?宋宁宗赵扩生平简介

...张10人的名单,对彭龟年说:“朕读的书太少了,打算把讲官增置到10名,每人各专讲一书。”他选定的讲官中,既有原嘉王府的黄裳等人,更有他仰慕

宋宁宗赵扩有何人生经历?宋宁宗赵扩生平简介

...张10人的名单,对彭龟年说:“朕读的书太少了,打算把讲官增置到10名,每人各专讲一书。”他选定的讲官中,既有原嘉王府的黄裳等人,更有他仰慕

清朝历史概括,清朝历史大致概括

概括清朝文化的时代特点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文化交流。顺治帝为了吸取历史上的治国经验,发奋阅读汉文书籍,深受汉文化熏陶,对于儒家“文教治天下”的道理有深刻的领悟。康熙帝更是注重对汉文化的学习,他请经筵讲官(

明成祖与诛十族案

在我国古代著名的帝王当中,和明成祖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是郑和下西洋、奴儿干都司、《永乐大典》等等。此外,明成祖五征漠北,80万大军下安南,浚通大运河,大规模营建北京。但是,他的名字也和“诛十族”、“瓜蔓

明成祖朱棣的儿子?朱棣的儿子都是谁?

明成祖朱棣的儿子?朱棣的儿子都是谁?  据说明成祖朱棣一共有4个儿子,他们分别是: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朱高。  明仁宗——朱高炽  朱高炽是明朝第四位皇帝,明成祖朱棣的长子,生于1378年,死于1

元顺帝是明成祖朱棣的父亲

  元顺帝  元顺帝是元朝末期皇帝,元朝对全国的统治在他手中结束,而关于他本人的传闻也很多,有人说他是汉人,有人说他是明成祖朱棣的父亲。  元顺帝是明成祖朱棣的父亲?  蒙古史籍记载,元顺帝北逃时,有

明成祖朱棣赐名“天津”

1404年12月23日,明成祖朱棣赐名“天津”,即天子渡口之意,筑城设天津卫。天津位于华北平原,东临渤海,北依燕山,有海河在城中蜿蜒而过。金朝在三岔河口设立军事重镇“直沽寨”,“直沽”之名始见史籍,是

明成祖五征蒙古

蒙古

明成祖朱棣的生母是朝鲜人

明成祖朱棣是我国历史上一位备受争议的皇帝。他曾经五征漠北、三讨安南,安抚了新疆、西藏、海南等地区,并下令编纂《永乐大典》,派遣郑和七下西洋,加强与海外诸国的交流;同时他又凶狠残暴、滥杀无辜,曾经残忍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