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皇帝为何热衷于“打屁股”
Posted 廷杖
篇首语: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明朝皇帝为何热衷于“打屁股”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明朝皇帝为何热衷于“打屁股”
鲁迅先生曾说:“身中间脖颈最细,古人则于此砍之;臀肉最肥,古人则于此打之。”看来,古人尤其是古代皇帝对人体的生理结构,拿捏得还是非常精准的。砍头,不过是一刀下去,血溅三丈,一命呜呼。而打屁股,尤其是在朝堂之上,在众目睽睽之下,被当场摁倒,脱下裤子,抡起板子,皮开肉绽,血肉横飞,受刑者除了感受肉体痛苦,还要忍受精神羞辱,这份生不如死的折磨,恐怕要比砍头还要难受得多。 把大臣按在朝堂上公开打屁股,这种极其野蛮的所谓“廷杖”,最早可以追溯到东汉的汉明帝,隋唐皇帝也偶尔小试牛刀,但也只是做做样子,直到金、元等野蛮的少数民族皇帝执政时才开始流行开来。高呼“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口号的朱元璋,在接手华夏政权的同时,也把蒙古人偏爱的酷刑保留了下来。于是,朝堂之上公开打屁股,竟成为明朝皇帝教训大臣们的一道特色风景。 明朝的廷杖,始于朱元璋鞭死开国元勋永嘉侯朱祖亮。朱亮祖父子倚仗功勋,作威作福,“所为多不法”,罪不可恕,直接砍头不就完了。可朱元璋却下令将其一下一下的活活鞭死,之后还假惺惺地以“念其有功,将其保留全尸”自我标榜。从此,明朝皇帝拉开了廷杖大臣的序幕。从开国皇帝朱元璋起,到亡国之君朱由检止,明朝的每位皇帝执政期间都无一例外的有过“廷杖”记录。 明代前期,皇帝对于被打屁股的大臣们,多少还存了点体面,允许他们穿着裤子,还要拿一块毡子裹起来再打。被打者伤势不太重,一般养上几个月也就痊愈了。后来到了明武宗的时候,在太监刘瑾的教唆下,就开始在打屁股的时候扒下他们的裤子,让他们在众目睽睽之下,趴在地上,光着屁股“通过皮肉触及灵魂”。没有了“厚绵底衣,重诺”的隔层保护,只有板子和身体恶狠狠的亲密接触,很多被打者吃不消,在朝堂之上就断了气。 明朝场面最壮观的两次廷杖,一为正德十四年的“谏南游”事件,两次共打了一百六十八人的屁股,打死一十五人;二为嘉靖四年的“争大礼”事件,一次就打了一百三十四人的屁股,打死十七人。而之后廷杖的起因更是五花八门、无所不有。大臣们弹劾奸臣当道要廷杖,上言后宫干政要廷杖,阻谏元夕观灯要廷杖,就连劝谏嘉靖勿服金丹也要廷杖。到了崇祯皇帝,廷杖的花样更上层楼。某次,一个大臣拒不承认错误,崇祯大怒,下令索性就在金銮殿上用刑。几个内阁大臣连忙奏道:“在殿上用刑,是三百年没有的事!”崇祯皇帝说:“这家伙也是三百年没有的人!”几打死。 明朝是一个打屁股的朝代。没有哪一个朝代像明朝皇帝那样热衷于打臣子的屁股。朱元璋出身贫农,早年要过饭、放过牛、撞过钟,受尽了欺辱和虐待,由此心灵也扭曲变态,总怕别人瞧不起他。当上皇帝以后,为了证明自己是“皇帝”,为了让那些权贵适时“体验”民间疾苦,朱元璋早把“刑不上大夫”的观念抛到九霄云外,对出身高贵的士大夫的恶意侮辱,往往从最见不得人的私处(屁股)开始。朱元璋运用廷杖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威吓镇压,折辱士气,剥丧廉耻。”看到士大夫们在血肉淋漓之中,一个个俯首帖耳,如犬马牛羊,他这才满足。草莽皇帝式的报复狂、虐待狂,在朱元璋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和淋漓发挥。 朱元璋的子孙皇帝们继承了他的基因和衣钵,大都残忍、暴虐,没有人性,视臣属为粪土,这固然是明朝廷杖盛行的主要原因。但也有不少士大夫文人硬着头皮主动找打,这则是明朝廷杖蔚然成风的另一重要原因。主动找打是傻子都不去愿意做的事情,但挨打之后能够被人“顶礼膜拜”,能够立即以“敢于廷争面折”而声名天下,能够得到贤良的美名和热烈的追捧,甚至只是屁股上挨几板子就可以名垂青史,在这种“屁股效应”的巨大诱惑下,那些善于投机取巧、乐衷沽名钓誉的知识分子,也只好让自己的屁股受些委屈了。 张居正不用守父丧,留在京城继续当差,那是万历皇帝的意思,谁让年幼的皇帝须臾离不开他呢。可有些御史偏偏要挺起脖子较真,结果遭到了皇帝的白眼。皇帝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于是板子又派上了用场。受廷杖的那些大臣,屁股上挨了板子,精神上却得到了空前荣光,整个京城都在向他们致敬。因为他们坚持是纲常,是伦理,是道德,是礼教,是国之基石,是民之根本,好像只有他们才是明朝的中流砥柱,才是封建礼法的坚强I卫者。当时,吴中行、赵用贤等五人一起受杖,时称“五贤”,而领袖人物吴、赵二人,竟成为举世景仰的“一时之直”,成了当时再红不过的“政治明星”。于是,群起仿效,不惜生命,抵死上奏,触犯天颜,冒险以求得一杖,想通过这种捷径,这种屁股开花的特殊方式,达到“一鸣惊人”的无上境界。 中国的知识分子,在那个打屁股成风的年代里,其讨揍之发贱,其挨打之窃喜,其冒死之投机,其求名之卑鄙,其心灵之扭曲,已很难以正常人视之了。而尤为反常的是,赵用贤竟然把这种靠屁股挨打来邀名节的游戏,不知廉耻的推向了极致。据史书记载,赵用贤“体素肥”,臀部脂肪丰富,虽被打得“肉溃落如掌”,但命还是保住了。在奄奄一息之际,他居然让妻子把他屁股上那坨打烂尚未掉的臭哄哄的肉,割下来“腊而藏之”,并当作一次荣誉,一份荣耀,一种资本,一座丰碑,永久保存了下来。每次读《明史》至此,想到他这块风干人肉,免不了就要恶心一番。中国文人之丑陋,之下贱,就在于撅了屁股挨打以后,还如数家珍地加以炫耀,恐怕是最让人作呕,最下三烂的事情了。这,也能怪皇帝对他下狠手吗?皇帝明朝
蒙古大军为何惯于屠城?为什么热衷于这种屠杀?
虽然现在的蒙古族只是偏安一隅,仿佛憨厚的黄牛一般,但是在历史上,这一民族拥有极其耀眼的时刻,甚至就连统治中原时间最长的汉族,都从来没有达到过的境界。而且他们的交战风格极其剽悍,一旦攻城成功,就是惨无人道的屠杀,甚至一整座城池,都会被他们屠戮一空。
当时的蒙古人,虽然没有现在花样繁多的热武器,但是他们的目标就是要征服天下,一旦开始,蒙古铁骑的脚步就不会停下,要么胜利,要么战死。就是凭借这种精神,他们一直从位于草原的大本营,向西打到了东欧和中东等地,在他们的战胜地与大本营之间,相隔的距离非常遥远。显然,他们明白不能将异族安排到自己进攻的路线后方的常识,因为一旦在他们大军离开后,这些人突然发动突袭的话,就很可能切断了自己的所有后路,虽然他们民风剽悍,但是也不想白白送死。
正是因此,屠城的行动就应运而生了出来。俘虏的立场很难确定,他们这类人反水的概率很大,但是如果带着一起上路的话,又会对整个大军的行进速度产生影响。如果遣送回大本营的话,他们不仅没有什么用处,还会平白消耗无数的粮食储备,在那个食物匮乏的时代,他们当然不会做出这种决定。
综上所述,似乎也没有什么比将这群人尽皆杀死更加妥当的方式了,既有安全保障,又环保经济。
除此之外,屠城还能够对其余的城池产生恐吓力,使蒙古铁骑对他们充满威慑。因为关于他们的讯息讨论最多的就是屠城,或者是鲜血淋漓,总之任何一种,都在说明蒙古人的凶悍。这也就导致有很多城池,干脆的山前投降,拒绝与之交手。
而蒙古人此时也膨胀到了一定的时候,他们对待敌人只有两个态度,要么屠城,要么受降。针对于前车之鉴,主动投降的人数越来越多,这类俘虏由于没有遭受战争的洗礼,所以反叛之心不强,算的上是比较让人省心的一种,蒙古人心里自然也就有了一定的保险。
除此之外,屠城给他们所带来的坏处几乎没有,要知道蒙古人当时之所以会西征,并非是为了掠夺资源,更多的其实是为了占领疆土。既然是处于这样简单的目的,完全不需要那么多人参与,更何况他们原本就属于游牧民族,完全不需要太多人看守或者是维持城池的正常运转,所以说,屠城对于他们来说,益处绝对是远远大于弊端的。
屠城,在很多情况下,是一种为求自保的方式,如果己方占据很大优势的话,在不担心对方报复的前提下,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是可以尽可能的减少己方势力的损耗。就比如说是美国用原子弹对付日本,最直接的目的就是避免日本仍旧有闲暇的时间来应对美国对日本所做的一切,而且还可以很好的宣传他们所拥有的原子弹的威力。这与屠城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为了告诉那些蠢蠢欲动的人,不要再做无谓的挣扎,否则就只有被屠城这一个下场。
蒙古人屠城,是不需要任何理由的,有一次铁木真将中亚的乌孜别克布哈拉市攻陷,然后将当地的居民全部聚集到了一起,他气势汹汹的宣布了死刑,原因就是他们犯下了无法弥补的错误。而当问及他们犯有什么错误的时候,铁木真却立即反驳道:他就是天道灾祸的化身,之所以说他们有罪,就是现在灾祸已经降临到了他们头顶,既然灾祸已至,就说明他们是没有被冤枉的,天意如此,屠城似乎也就变得理所应当的了。
不过,随着他们的实力越来越强悍,他们的胜利次数也越来越多,他们应对这方面问题的能力也越来越强。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他们终于有能力管理整座城池,因此慢慢的屠城行动就减少了很多。
那么他们为什么会有烧杀掳掠的想法?
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当时的环境太过恶劣,他们原本就生活的很艰难了,生活方式特别不稳定,因此在能够实现自给自足之前,他们只能凭借抢掠来维持生计。为了满足最基本的生活,必要的饭食是他们身体能量的来源,如果不抢掠的话,他们很可能连饭都吃不饱,这是他们最不想看到的局面,可以说是被迫之下,对此我也只能选择赞同。
相关参考
有关蒲松龄的生平,我先介绍他的祖上,现在所知道的有两个人,一个是蒲鲁浑,一个叫蒲居仁,这两个人都做过元代的般阳路总管。因为他们在般阳路这个地方做官,所以他们的后代子孙就在山东淄川居住下来了。他的祖父叫
皇帝作为中国封建王朝最重要的人物,其身体自然也是贵不可言。平时千万人小心地伺候着他,碰着伤着都不允许,棍棒相加则更是不可想象的事情。然而,凡事总有例外,金国第二任皇帝金太宗完颜吴乞买就曾被大臣们从龙椅
中国封建王朝有很多位皇帝,他们分属于不同的朝代,但是却有一个共同点:出生时都天有异象。这个现象在中国古代几乎屡见不鲜,但是这个现象的背后是什么呢?第一,所有皇帝的共同点如果大家随意的打开一本古代的史书
明熹宗朱由校是明朝倒数第二个皇帝,也是明朝最富传奇色彩的一个皇帝,为何这样说呢?因为他并不像其他帝王那般贪财好色,或热衷求仙问药,却独独有个做木工的癖好,而且技术堪比祖师爷鲁班。贵为天子却好做“贱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今属淄博)人,清代文学家。出身于一个逐渐败落的地主家庭,广读经史,学识渊博。代表作《聊斋志异》,是我国文言文短篇志怪小说中成就
正是由于皇帝的诞生地是一个尚未猜破的谜,因而难免后世对他的生母为何人作捕风捉影之谈。> 关乾隆生母之谜> 近世以来,有关乾隆生母的传说异闻纷纷而出,而人们尤热衷于谈论乾隆生母为避暑山庄宫女李氏
明朝王爷热衷生孩子,一个王爷的子孙有近千人,家人见面互不认识
大明弘治五年底,山西巡抚向明孝宗汇报了一个令人吃惊的消息:居住在山西的庆成王又一次刷新了朱氏家族的生育纪录,截至这年八月,他已生育子女共94名。明孝宗览奏苦笑摇头。他有点好奇,这些王爷能记清自己的儿女
编者导读自古君臣多CP,有道是「”明忠搭配干活不累,昏奸搭配老百姓遭罪”。明朝后期,万历皇帝与大臣张居正的组合无疑是情感最为复杂的一对,他们曾携手力挽狂澜,造就了「”万历中兴”,后来又因种种因素走向决
数据显示,18世纪的法国人对政治读物鲜有关注,反而热衷小道消息,且对这些消息乐此不疲,远超过欧洲其他国家的法语读者。此外,哲学启蒙书籍也有不小的销售量,此前一些历史学家认为这类书籍所涉内容过于晦涩
网友竟也是:这个问题让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等一干猛人陷入了深深的沉思,难道朕金戈铁马打下的不是疆土,是他娘的寂寞吗?如果说历史上的我国不热衷于开疆拓土,那一定是对「”开疆拓土”这个词有什么误解。作为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