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之役”后建文帝可能去过的八个地方

Posted 明史

篇首语:志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靖难之役”后建文帝可能去过的八个地方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靖难之役”后建文帝可能去过的八个地方

2、历史人物 是李景隆造成靖难之役的最终失败吗

“靖难之役”后建文帝可能去过的八个地方

“靖难之战”一役,建文帝是生是死,他的结局到底怎样?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成为明史第一谜案。因为建文帝在太祖(朱元璋)严苛统治之后,力行宽政,所以他的遭遇引起了无数人的同情,他的下落就格外引人好奇,在各种野史、戏剧里可以看到人们无尽的猜测和演绎。下台后的建文帝下落,却又成了千古疑案,众说纷坛。  据《太宗实录》中记载,燕王进入金川门后,建文帝也想出来迎接燕王,然而又自叹道:“我何面目相见耶!”,不得已下令焚宫,顿时火光熊熊,建文帝携皇后马氏,跳入火中自焚,妃嫔侍从等,大都亦随其蹈火而死。燕王朱棣入宫后,清宫三日,搜查建文帝下落。宫内侍人都说建文帝已自焚,并从火堆里扒出一具烧焦的尸体证明之。燕王见到尸体,分不清男女,惨不忍睹,朱棣不胜悲戚,抚尸痛哭,说他只是前来帮助皇帝学善,你又何必自寻死路呢?其继位称帝后,只得以天子“礼葬建文皇帝”,事后,燕王朱棣遣官致祭,辍朝三日。《明史·成祖本纪》及《明史·方孝儒传》均持此说。近人孟森等学者也持建文帝自焚说。 《太宗实录》的可靠性为人们所质疑,因为朱棣就曾经三次修改《太宗实录》,目的就是要美化自己,为自己夺取皇位寻找冠冕堂皇的理由。《太宗实录》所记载建文帝自焚一事,就有很多人持怀疑态度。由于永乐朝的政治高压、文网严密,对建文帝出亡之事没有留下记载。天顺、正德朝之后,严峻的政治环境有所好转,关于建文帝出亡说的史料开始多起来。 我们发现,越是早的史料越是含糊,越是晚的史料越是具体。万历二年十月,13岁的神宗曾向张居正问及建文帝下落一事,张居正回答:“国史不载此事,但先朝故者相传,言建文皇帝当靖难师入城,即削发披缁,从间道走出,后云游四方,人无知者。”可见首辅张居正也倾向于建文帝出亡之说。值得注意的是,民间传闻已经入天子耳中,而且这时谈论建文帝出亡已经不再是禁忌话题。 关于建文帝出亡一事,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中的记载最具有代表性。他认为建文帝并未自焚,而是在大臣的保护下由密道逃出南京。 建文四年夏六月乙丑,建文帝知金川门失守,燕军破城后,长吁短叹,无可奈何,遂想一死了之。此时少监王钺告诉他:你祖父临死时,给你留下一个铁箱子,让我在你大难临头时交给你。我一直把它秘密收藏在奉先殿内。群臣急忙把箱子抬来,打开一看,里边有三张度牒,就是做僧人的身份证,上面写好了建文帝等三个人的名字。还放着三件僧衣、一把剃头刀、白金十锭、遗书一封,书中写明:“建文帝从鬼门出,其他人从水关御沟走,傍晚在神乐观西房会集。”据此,建文帝三人剃了头,换上了僧衣,只带了九个人来到鬼门。鬼门在太平门内,是内城一扇小矮门。仅容一人出入,外通水道,建文帝和其他八人弯着身子一起出了鬼门后,就看见水道上停放着一只小船,船上站着一位僧人,僧人招呼他们上船,并向建文帝叩首称万岁,建文帝问他怎么知道我有难,僧人答道:“我叫王升,是神乐观住持,昨夜梦见你祖父朱元璋,他本是出家之人,叫我在此等候,接你入观为僧。”乃乘舟至太平门,等到黄昏时才到观里。不久杨应能、叶希贤等13人同至。 上面这段文字的真实性的确让人有所怀疑,可谷应泰偏偏讲得栩栩如生,至此,建文帝似削发为僧,这令人真假难辨。清代名人吕安世和近人蔡东藩等则采信之。建文帝到底是自焚而死呢,还是由密道逃离南京?史学家对此各持一说,尚无定论。当年清朝编修《明史》之时,明史馆中诸史臣即对此意见不一。撰写《明史·恭闵帝本纪》的徐嘉炎认为建文帝未死于火,而是逊国外逃。而同在明史馆的著名学者朱彝尊则相信《明实录》的记载,认为建文帝已死于火。于是,正如我们所见,《明史·恭闵帝本纪》便有如下的表述:“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看来当时谁也拿不出证据证明自己的观点,只好选择这种折中的意见。 现在,随着对建文帝出亡问题研究的不断深入,对史料掌握的不断增多,相信建文帝未自焚而是出亡的人渐多。那么,明成祖朱棣礼葬的是建文帝吗?有人认为当时下葬的并不是建文帝而很可能是建文帝的皇后马氏。朱棣在废墟中找到的尸身面目全非,难以分辨真伪。而且,史料没有发现安葬马皇后的记载。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在明朝中后期竟然没有人知道建文帝葬于何处,可见当时的人也都不认为真的安葬过建文帝,因此不用祭奠扫墓,时间久远就变得无人知晓了。其实,朱棣本人也可能知道礼葬的并不是建文帝本人,但这并不影响举行礼葬仪式,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遮蔽天下人耳目,才可以名正言顺地坐上皇帝的宝座。 另外的一个疑点就是城破时没有发现建文帝的长子。当时建文帝有两个皇子:长子朱文奎,7岁,次子朱文圭,2岁。朱文圭,史称建庶人,被成祖幽禁在广安宫,直到英宗天顺年间才被放出来,当时已经57岁了。由于一直被关在宫内,出来时连牛马都分辨不清。然而作为建文帝长子的朱文奎却一直下落不明。《明史》中说“燕师入,七岁矣,莫知所终”。既然朱文奎可以逃脱,没有理由相信建文帝不能出亡。而且,所谓的“靖难之役”长达4年,并非朝夕之间,建文帝有充分的时间准备。朱棣进入南京时,江南、西北、西南、东南等大部分还都不在朱棣的控制之下,建文帝有能力组织有效的反攻。 也有人指出,建文帝自焚身亡是历史真实,因为当时燕军兵临城下,把紫禁宫团团围住,建文帝想逃也来不及了,更何况经考查也无鬼门、御沟逃路。建文帝也深知他的四叔是个贪权无厌、残暴无情的武夫,落在他手里绝无好下场,不如以死了之为上策。燕王朱棣也绝不会让建文帝活下去,否则,他就不能当皇帝。 那么,既然建文帝有可能逊国出亡,他又去了哪里呢?综合各种资料,有如下八种说法: 一、逊国为僧,云游四方。正如《明史纪事本末》记载,建文帝从南京逃出后,带着杨应能、叶希贤、程济两比丘一道,隐名易服,云游天下。学者根据地方志、遗迹、遗址等资料考证,认为建文帝曾流亡于云南、贵州、四川、湖北、江浙、广东等地,《明史纪事本末》说他为逃脱追捕,“西游重庆,东到天台,转入祥符,侨居西粤,中间结庵于白龙,题诗于罗永,两入荆楚之乡,三幸史彬之第”。
建文帝

历史人物 是李景隆造成靖难之役的最终失败吗

  靖难之役是明朝初年,爆发的异常中央权利和地方藩王权利的碰撞,并最终以藩王权利获得大胜的战争。战争的双方,分别是明朝的第二位皇帝建文帝和明朝的第三位皇帝永乐帝。事情的开端,则是以建文帝削藩而起的。

  建文帝登基之后不久,就下定决心要削藩,加强中央集权。以燕王朱棣为首的藩王势力,为了保证自己的权利,起兵反抗,挑起靖难之役。这场战争,最后以建文帝的失败而告终。建文帝被推下皇位,明成祖朱棣继位。

  靖难之役的失败有很多的原因,李景隆也是其中一个。李景隆的确是建文帝势力失败的关键人物,但说是李景隆造成了靖难之役的最终失败并不准确。

  李景隆的确是靖难之役失败的一个很大的原因,正是因为他在战场上的无能,才使得建文帝一方攻守之势逆转。以天下之力对抗一个藩王势力,建文帝是占很大优势的。但是经过李景隆的带领,每次都被朱棣打败,白白消耗兵力物资。他的失败,使得明军瞬间处于弱势,让朱棣逮准机会,一举攻下南京城。

  建文帝先后两次,对李景隆寄予希望,但是李景隆始终都没有扛起大旗。第一次的时候,建文帝给了他五十万大军,甚至还给了他便宜行事的特权。但是在面对朱棣的时候,李景隆却在郑村坝被朱棣大军打败。

  此战失败之后,李景隆下令撤退。撤退过程中,物资全部被抛弃,大军也毫无章法可言,纪律不严。第二次建文帝给了他六十万大军,李景隆照样给败了个精光,中央力量再次削弱。

  尽管李景隆数次失败,但是却不能完全的说靖难之役的失败就是李景隆造成的。因为大家还忽略了另一个非常重要的人,那就是建文帝朱允。

  李景隆先后两次失败,建文帝却对他毫无处置。甚至在黄子澄要求诛杀李景隆以谢天下之时,对此毫不理会,就连夺职夺权都未曾有。这也就造成了后来最大的败局,金川门之变。

  建文四年,朱棣率军绕过山东千里大奔袭,直接兵临南京城下。在大家都在思考如何据城死守,静候勤王军队到来之时,李景隆已经与谷王一道,打开城门,恭迎燕王入城了。南京城破,建文帝大势已去。

  如果不是建文帝对李景隆无条件的信任,不是他的识人不清,不是他未曾给予李景隆应有的处罚,如何会有李景隆开城门,迎燕王入城一事。就算南京城被围,也绝对不是建文帝的末路。因为朱棣到底是奔袭,胜算不见得有多大。可惜的是,就是建文帝的无能,最终导致了自己的大溃败。

  李景隆在靖难之役中表现的实在太渣,期间又存在很多巧合,最后还是他迎燕王入城,所以很多人对此都表示疑问。甚至很多人质疑,实际上李景隆是朱棣埋在建文帝身边的妻子。李景隆是朱棣的内应,里应外合之下,才有了靖难之役的胜利。这个说法,虽然本人不能给于完全的否定,不过个人是不同意的。

  朱棣在之后说过李景隆失败的原因在于:“军纪不明,威令不行,一也;北平严寒,南卒柔脆,不能犯霜冒雪,二也;士无嬴粮,马无宿藁,不量险易而深入,三也;寡谋而骄,色厉而馁,智勇俱无,四也;刚愎自用,不听忠直,专喜佞谀,部曲离心,五也。”

  从这儿可以看出,李景隆是真没什么军事才华,本人骄傲自大,军中上下不能齐心。除此之外,他要真是内应,也不至于在朱棣登基之后的第二年就被朱棣削职夺爵了。虽然看似是各位大臣的弹劾,但是若没有朱棣的认可,如何能那么快的倒台幽闭?所以本人不认为李景隆是朱棣的内应,靖难之役的失败的确是因为他的无能。

 

相关参考

靖难之役”后,朱棣五次亲征蒙古有何实质意义

明成祖朱棣是明朝第三位皇帝,在「”靖难之役”后夺取了侄子、建文帝朱允炆的皇位,但是在后世对朱棣评价时却并没有过多的苛责他的「”篡位之举”,而是称赞其为「”永乐大帝”,主流意见认为他留给后世四大功绩——

靖难之役

  靖难之役,中国明代初年,燕王朱棣以“靖难”为名而发动的争夺皇位的战争。始发于建文元年(1399)。四年,朱棣攻陷南京,建文帝朱允炆失踪,朱棣即位,是为明成祖。  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期间,曾两次分封诸

他是靖难之役第一功臣,为何却不得善终,朱棣连他家人都不放过

朱元璋的长子朱标去世后,他悲痛欲绝,为了让皇位继续传于朱标一脉,朱元璋最后立了朱标次子,朱允炆为皇太孙。朱元璋去世后,朱允炆正式即位,是为建文帝。朱允炆少不更事,对于国家大事毫无主张,在黄子澄等大臣的

竟在十几年前就去世了? 靖难之役时的功臣

1399年,已经连削五蕃的建文帝朱允炆开始准备下一个下手的目标,找来找去,找到了握有一定兵权的燕王朱棣,其实早在去年,建文帝就想拿这位四叔下手了,因为朱棣是少数几个握有兵权的封王之一,而且才能出众,包袱远...

在靖难之役后,朱棣是怎样对待朱标的妻儿们的

朱棣的靖难之役,相信熟悉历史的朋友们都不陌生,作为燕王的朱棣不满侄子建文帝朱允炆的“削藩”政策,在和尚姚广孝的谋划下,举起了“清君侧”的大旗,由北京浩浩荡荡的出发,准备攻入当时的首都南京,最后的结果是

靖难之役后,朱棣是如何对待大哥朱标妻儿的

明太祖朱元璋在建立明朝后,为了培养一个合格的接班人,真的是煞费苦心。不仅为太子朱标打造了最豪华的班底,而且在外出时还时常让朱标监国。朱标与父亲杀伐果断的性格不同,礼贤下士、温文尔雅,所以在群臣和兄弟间

朱棣取得靖难之役胜利是因为能打吗

说起「”靖难之役”,这是古代王朝中少有的藩王凭一己之力推翻中央政权而取得胜利的战争,而且此战还发生在大明王朝刚立国不久。按说新的王朝建立之初,其军队战斗力是相当高的,而且明朝还是大一统王朝,怎么会以举

性格决定命运—浅析靖难之役朱允炆失败的原因

一说起明朝靖难之役就不得不提到本文的另一主人公朱棣。朱棣我先简单介绍一下朱棣吧,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也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明成祖。朱棣出生时朱元璋还在骑着战马挥舞刀剑在战场上浴血奋战,他的生母是朱元

靖难之役朱允下令不准杀朱棣

  坐拥大明朝天下的朱允,竟然在短短几年内就输给了只有北京一隅的,这确实有点费解。更神奇的是,朱棣亲冒矢石,永远冲在前线,但在整个战争中几乎从未受伤,这到底是为什么?清修《明史》上说,这是因为“诸将以

朱标是谁的儿子 朱标如果没有死朱棣会造反吗

...月初五,雄踞一方的明太祖第四子燕王朱棣起兵反叛侄儿建文帝朱允炆,此次战役被称为“靖难之役”。这是一场明朝上层统治者的内战,在这场战争中,建文帝朱允炆因为缺乏谋略,任用主帅不当,以及过于求成等原因,最终...